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山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
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
玉: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般来说,文字的出现被各国学者公认为是文明的起源,但红山遗址出土的文物使专家发现,玉器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诞生。因为这里出土的玉器比文字出现的时间还早。
人为什么会在距今5000年到6000年的时候突然进入了文明社会,而不是在距今4000年或是更晚?因为玉器在生活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从1979年在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村发现的一组专门供作大型祭祀活动用的石砌建筑遗址中所出土的玉器,一为双龙首玉璜,另一为绿松石鹗就说明这个问题。
远古的祖先,他们找出了部落中最有智慧的人,任命他为整个部落的巫师。每当需要出征战斗、早天祈雨甚至是每逢大型的祭祖活动,巫师会穿上缝制上玉器的法衣,于是这块玉被称为通神的工具,上天将神的旨意传达给玉,而巫师又通过玉接受到了上天的旨意。他或许是嘴里默默自语,又或是像癫痫病发作一般,最后焕然清醒将神的旨意告诉部落的子民:是否应该出征:是否会有雨等等。
久而久之巫师通过这项活动控制着自己部落的子民,而玉正是起到对内产生凝聚力、对外达到统一的作用。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用玉来通神?早期的玉是透闪石,这种石头的物理性质使人们产生了敬畏。
北京大学玉文化研究中心于明认为:早期人们是用石头,石头的选取是因为它既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容易开采,经过加工后还能出现一种美感,而最早的玉就是一种透闪石。这种透闪石的硬度很高,不便于加工,而它又长在山顶上,因此人们认为这种石头可以通天。由于硬度高,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加工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打磨出一种动物的雏形,于是部落里就出现了一个制玉部落。玉器的制作工艺就这样和神圣的神权结合了起来,成为了特权阶层的“神器”。因此,被统治阶层作为神器的玉器才被专家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红山文化晚期的玉器已非一般性装饰品,也非个别性礼器,而是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志墓主人级别高低的用玉制度。玉礼制系统形成,这也是目前所能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礼制形态,对夏商周三代用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红山文化玉龙的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底蕴深厚,存在着共同的信仰基础。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龙的实物形态之一,与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遥相呼应。这一南一北相距数千千米之遥的史前文化中,大约同时出现具有龙的形象的玉器。这种体呈卷曲的龙成为了后来中华民族的信仰中地位最高的灵性动物,这一点颇耐人寻味。这种情况可能暗示出当时在相当广阔的地域之中,存在着龙的神话传说和对龙的崇拜,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基础。
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粮食
从2001年至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发掘时,提取了1500多个土样,到实验室进行识别、鉴定,发现了1500多粒碳化谷粒,一是糜子,占90%;二是谷子,占10%。经过碳14鉴定,这些谷物距今7700-8000年,这比中欧地区发现的谷子早2000-2700年。根据这一发现,专家提出两个推断:其一,这里很可能是这两种谷物的起源地:其二,西辽河上游很有可能就是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
于是一个消息在2006年被公布:经过精确测定和准确种属鉴定,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糜子、谷子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被发现。专家认为,世界上最早的谷子、糜子在赤峰发现,对进一步探讨深层次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搞清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研究信息资料,正像各大农业起源中心孕育了人类文化和文明一样,西辽河上游地区也孕育了中国古代北方农业文明。
金字塔型祭坛的发现
2001年6月,一次重大发现将红山文化起源说的论断又推向一个新的,一座距今5500多年前的“金字塔型建筑”在内蒙古敖汉旗四家子镇东草帽山后的山梁上被发现。这座“金字塔型建筑”远看是一个梯形的小山包,近看是3层石砌的塔形建筑,最底层长约30多米,宽约15米,往上逐渐变小,这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红山文化“金字塔型建筑”,约比埃及金字塔早500年左右。
如此之大规模的祭坛以及积石冢,在远古极其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冢群是如何挖掘?就在最近一次的牛河梁的挖掘工作结束后,于明再一次来到了实地,他在这个依山而建的积石冢的周围发现有火烤的痕迹。他认为,“很显然他们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地表炸开。山是属于火山岩,古老的先人用火烧制这片土地,随后洒入凉水,地表被炸裂,于是他们在炸裂的缝隙中插入木棍,再一次用火烤然后用水浇,直到地被炸开,然后他们用石头与石头的摩擦细细打磨每个墓冢,社会的分工再一次得到论证。”
位于牛河梁第二地点的三号祭坛是一个中间呈圆形的祭坛,部落祖先的冢群分两排整齐地排列在祭坛周围,当巫师进行祭祖时,部落的子民都相拥在祭坛周围,并且等级地位越低的人则站得越低。这种所体现的以一人独尊为主的等级观念,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化并以宗教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且充分反映出当时社会礼制的成熟程度。
红山文化历史年代的判定
玉猪龙
我国古代对发现于红山等地的一种玉器的称呼,又名玉兽玦。被认为是龙的最早雏形。但由于外形特殊,考古界对于该玉器定义为猪还是龙争议颇多,还有人认为这是熊。其用途尚不明确,多认为是宗教礼器。
大量红山玉器的造型反映出很多很多动物如蝉,鸟。鸭嘴兽,鱼,龟,及四肢动物均和玉猪龙共同出现,如此表达出玉猪龙是各种动物的最早期胚胎,包括人类,即人和动物最早期胚胎。也就是说玉猪龙是胚胎而且非某种特定动物
玉猪龙是熊龙?
“玉猪龙”又称“玉兽形”,学术界为取名曾有争论,有人认为是猪,有人认为是龙,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才定名为玉兽形,“玉猪龙”是俗称,还有叫猪母龙的,叫龙胎的,不一而足。有人说它不像猪不像龙却像熊。理由如下。
红山文化玉器在内蒙古的发现
东南部与辽宁西部地区同为红山文化中心地区所在,是研究红山文化玉器的重要区域。根据已发表的发掘结果和调查材料,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分布在该区东南部的赤峰市和通辽市境内。经正式调查和发掘的地点主要有:克什克腾旗南台子、石板山,巴林左旗葛家营子、尖山子,巴林右旗那斯台、羊场、查日斯台、苏达勒,林西县南沙窝子,宁城县打虎石水库,翁牛特旗海金山、三星他拉、黄谷屯、五分地乡南窝铺,以及敖汉旗境内的一些地点。其中所出玉器,以调查、采集所得者居多。
内蒙古出土红山文化玉器的分类
据已发表的资料统计,内蒙古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约有一百二十余件之多,有“C”形龙、玉猪龙、鸟首龙、勾云形玉佩、箍形器、钩形器、连璧、方缘圆孔器、人面形玉饰、玉、玉环、兽形器、兽面形饰、玉蝉、玉、玉鸟、玉鱼、玉熊、玉钺、玉斧、玉凿、纺瓜、棒形器、玉管、玉坠饰等。以下分类述之,未发表图片的玉器不在探讨之列。
玉龙九件。根据玉龙的动物造型形态,可将玉龙分为三个类型,即“C”形玉龙、玉猪龙和鸟首玉龙。
“C”形玉龙两件,形制基本相同。
其中一件(图1)为1971年群众在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北山岗地表以下50~60厘米深挖出。高26厘米,鬃长21厘米,颈部孔径0.3~0.95厘米。墨绿色,龙体弧曲呈“C”形,首尾明显分开。吻部前噘,嘴紧闭,鼻端截面呈椭圆形,有对称双洞,表示鼻孔,双目呈菱形,未见双耳,颈后竖起一道弯勾状长鬃,尾端呈圆尖状,器体中部略偏上有钻孔。
另一件(图2)为1986年群众在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黄谷屯遗址发现。高16.8厘米,鬃长7.5厘米,颈部孔径0.7~0.8厘米。黄绿色,龙体弧曲呈“C”形,首尾明显分开。吻部前噘,略向上翘,嘴紧闭,双目凸起,呈菱形,颈部竖起一道长鬃,下颚底部有阴刻线纹,尾端呈圆弧状。器体的中部略偏上有一钻孔。通体抛光。
玉猪龙六件。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A型和B型。
A型:一件(图3)。通高16.8厘米,宽11.5厘米,厚2.8厘米。首部肥大,约占整个玉龙的三分之一。宽大耳,吻部与面部之间平直前伸。首尾间的外侧有缺口,而内侧相连,出自巴林右旗羊场乡额尔根勿苏村。墨绿色玉,其中夹杂较多黄褐色斑点,整体厚重。额头隆起,眼较大,睛呈横水滴形,首尾间开三角形口。
B型:五件。首尾断开。其中,1件(图4)出自巴林左旗尖山子遗址。通高8.5厘米,宽6.2厘米,厚3.4厘米。灰白色玉,背部有两个刻划符号。
一件(图5)出自敖汉旗牛古吐乡大五家村西。高5.1厘米,宽5厘米,中心孔径1.3厘米,颈部孔径0.5厘米。碧绿色,夹杂较多白色斑点。头部较大,体卷曲如环,首尾相距较近。双耳后扬,顶部磨平,双目较大,呈圆形,吻部较长,颈后部对穿一圆孔。通体抛光。
一件(图6)出自敖汉旗下洼镇河西。高7.1厘米,宽5.9厘米,中心孔径1.6~1.9厘米,颈部孔径0.2~0.6厘米。有红褐色斑沁。头部较大,体卷曲如环,首尾相距较近。双耳硕大,呈圆弧状竖起,双目略凸,呈菱形,头尾缺口处留有明显的切割痕,颈部对穿一孔。通体抛光。
一件(图7)出土于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高6.74厘米,宽5.2厘米。黄绿色玉。首部约占整个玉龙的五分之一,额头隆起,尾端平齐,与头部很近。
一件(图8)出自敖汉旗萨力巴乡干饭营子。高7.5厘米,宽5.8厘米,厚2.7厘米。墨绿色玉。两立耳上部残,额部前凸,眼部下凹,圆晴凸出,两圆鼻孔前凸,嘴部短,尾端平齐。
鸟首玉龙一件(图9)。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高5.5厘米,宽4.9厘米,中心孔径2厘米,颈部孔径0.3厘米。白色,石质。头部似鸟,体卷曲如环,首尾相距较近。额头隆起,浮雕圆眼,喙尖凸出,尾端呈圆弧状,身部光素,外伸两个翅尖,颈部有一对穿圆孔。通体抛光。
勾云形玉佩四件。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A型和B型。
A型:三件。器体略呈矩形。
一件(图10)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长18.2厘米,宽10.58厘米,厚0.64~0.7厘米。浅黄绿色。器体偏薄,呈长方形,中心部位镂空,作一勾云状卷角,主体部分上、下侧各外伸三个小凸,靠近上侧边缘中部有两个圆形钻孔。
另一件(图11)出自巴林右旗巴彦塔拉苏木苏达勒遗址。高11.8厘米,宽12.5厘米,厚0.8厘米。墨色,掺杂有白色和褐色云片状和块状斑点。表面磨制得十分光滑,磨刻的纹饰线条整齐而流畅,四周圆润且向外翻卷,周边外缘圆钝抹斜,中心镂作盘卷勾云形。上侧边沿有一钻孔,正、反两面均按器物的造型和纹饰琢磨出凹凸分明的装饰线。
还有一件出自巴林右旗。器体通长15.2厘米,宽10.7厘米。呈方圆形,左右两侧外伸四个勾角,其中三个按顺时针方向弯勾,另一个方向相反。主题部分上侧边缘微弧,外伸四个小凸;下侧边缘平直,外伸三个小凸。
B型:一件(图12)。敖汉旗出土。长12厘米,宽4.5厘米,孔径0.3~0.5厘米。器体略呈椭圆形。灰黄色,夹杂有红褐色的沁斑。器体偏薄,呈长条形,上侧平直,左、右两侧圆弧外鼓;下侧中段呈四连弧状,两侧及中部共有五个尖状小凸,匀称分布。靠近上侧边缘中部有一个圆形钻孔。
玉箍形器七件。依据形制不同,可以分为A、B、C三型。
A型:五件。扁圆筒状,一端为平口,一端为斜敞口。其中,两件出自巴林左旗葛家营子遗址。高6.7厘米,最大腹径4.4厘米,壁厚0.2~0.4厘米。墨绿色。1件出自敖汉旗敖音勿苏乡烧锅地遗址。高15.2厘米,最大腹径9.4厘米,壁厚0.2-0.3厘米。绿色,夹杂有红褐色沁斑。器体呈扁圆筒状,通体抛光。腹壁略外敞,下端为平口,上端为斜敞口,边缘局部破损。一件(图13)出自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高12.5厘米,最大腹径7.63厘米,壁厚0.62厘米,黄绿色,夹杂有红褐色沁斑。一件出自巴林右旗巴彦查干苏木。高19厘米,最大腹径8.67厘米,壁厚0.6~0.75厘米。墨绿色。
B型:一件(图14)。克什克腾旗天宝同墓葬出土。高9.3厘米,最大腹径9.3厘米,壁厚0.3~0.4厘米。黄绿色,夹杂有红褐色沁斑。圆筒状,两端皆为平口。
C型:一件(图15)。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出土。高3.8厘米,最大腹径7厘米,壁厚0.2~0.3厘米。白色,局部呈浅绿色。器体呈簸箕状,腹壁较矮,略外敞,下端为平口,上段为斜敞口。
玉钩形器五件。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A型和B型。
A型:三件。器体呈长条形,前端略弯,作尖钩状。
一件(图16)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长6.79厘米,宽2.45厘米。绿色,器体呈长条形,前端略弯,作尖钩状,近后端琢出两道平行的凸脊,后端两面对称减薄,偏中钻一小圆孔。通体抛光。
另一件林西县南沙窝子遗址出土。长17厘米,宽3.5厘米。首端呈卷勾状,两边磨出薄刃,勾内侧一端也刻出一尖锐的齿状突,双栏明显,器柄很长,至尾端收成尖峰。
还有一件出自奈曼旗。长10厘米,最宽4.4厘米。黄绿色玉质,首端作卷勾形,宽而较短,弯勾内侧多出一尖状突齿,正背两面磨出与勾体走向一致的隐凹槽,勾体下端有横行双栏,再下为柄部,甚短,末端有一对钻孔。
B型:两件。器体弯曲如钩。翁牛特旗海金山遗址出土。一件(图17)长2.7厘米,宽2.4厘米,孔径0.1~0.2厘米。黄绿色。器体偏薄,顶部平直,尖部凸出,呈弯勾状,靠近顶部两侧各有一个小圆孔。通体抛光。另一件弯如钩,横断面呈椭圆形,上端钻一孔,下端收为尖状。
鸟形玉器4件。根据鸟形玉器的动物造型形态,可将之分为两个类型,即玉鸟和玉。
玉鸟2件。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A、B两型。
A型一件(图18),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高2.48厘米,宽3厘米,厚0.68厘米。黄绿色。头部呈三角形,双目微鼓,脊背隆起,作展翅奋飞状,双翅及尾部各有三腹部偏中有一横道凹槽,内留细密的竖线纹,近头部有一组斜穿洞孔。
B型一件,出自巴林右旗沙布尔台遗址。通高3.4厘米,宽3.8厘米,厚0.6厘米。淡绿色。玉鸟首尾上下两端平齐,双耳与长喙呈三角形向上凸出,双翅刻三道竖向凹弦纹。
玉两件。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两件形制基本相同。其一,高4.4厘米,宽4.6厘米,厚1.7厘米。黄绿色。头顶齐平,有外凸双耳,双眼用复线刻出,三角形长喙下凸,双爪作攀附状,背面有两组交叉洞孔。通体抛光。其二(图19),高6.1厘米,宽6厘米,厚1.8厘米。黄绿色。双耳呈圆弧状外凸,耳下浮雕圆眼,双翅展开,尾端平齐,其上均用凸线纹饰表示羽毛。尾部加饰三角形,双爪并列置于其上,作攀附状。背面平整,有三组交叉洞孔。通体抛光。
玉蝉四件。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A、B两型(图20)。
A型:两件。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通长9.3厘米,直径3.9厘米。黄绿色。略呈圆柱状,顶端较平整,双目略外凸,呈圆形。器身上半部施以规整的凸弦纹,下半部光素,尾端朝上略翘,呈圆尖状,两侧有一对穿而成的圆孔。
B型:两件。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通长7.3厘米,直径3.3厘米。黄绿色。面部用阴刻法雕琢成一圆形复眼,下端边沿处雕琢有一对乳状凸纹,上缘额头刻出扁平小三角。颈部雕琢有方向相反的弯曲凸棱纹。整器中部有一个两侧对穿孔。
人面形玉饰两件。依据形制不同,可分为A、B两型。
关键词:红山文化;人物造像;功能;祖神像;巫神像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006-05
人物造像是红山文化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神本社会的重要实证。根据人物造像的材质、造型和表现手法等可把红山文化的人物造像分为祖神像和巫神像两大系统。
一、红山文化祖神像系统
祖神像是以祖先形象为模型,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造像,其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躯体特征明显。祖神像系统主要包括孕妇像、口部做呼麦的人像和口部闭合的人物像。经过考古发掘和调查发现的红山文化祖神像很多,从材质上看有陶质、泥质、石质之别;从造型特点上看,有口部张开、吻部前突的,有口部闭合、面带微笑的;也有腹部圆鼓的孕妇像,根据面部特征和躯体造型特点,红山文化祖神像可分为A、B、C型。
A型,主要为女性特征明显的孕妇像,出土于牛河梁、东山嘴和西水泉等遗址。比较完整、典型的有牛河梁第一地点泥塑女神头像和牛河梁第五地点陶塑女性人像、东山嘴孕妇像和西水泉遗址陶塑女性人像。牛河梁女神像(图1―1)出土于第一地点女神庙中,为泥塑人像。人像头顶残,额头顶部有箍饰,眼部镶嵌玉石为睛,睛面圆鼓磨光,宽鼻翼、阔嘴厚唇,右耳完整,左耳残缺,近耳垂部有一穿孔。牛河梁第五地点上层二号冢(N5SCZ2)出土一件女性塑像(图1―2)[1],位于该冢东南N5Z2M1东北侧,通体磨光,双乳凸出,双臂贴于隆起的前腹部。塑像头部和右腿残缺,左脚穿高靴,立像。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出土陶塑人像4件[2],其中孕妇像2件,均,女性特征明显。头、臂均残,腹部凸起,臀部宽大,左臂弯曲,左手护腹。TD9②:5出土于圆形祭坛东北侧黄土层,上体前倾,下肢弯曲,足部残缺,表面未磨光。TD9②:7出土于圆形祭坛东侧黄土层,身体肥硕,腹部圆鼓,下肢弯曲,下身残缺。塑像通体磨光,似涂陶衣。TD9②:9出土于圆形祭坛东南侧黄土层,上身残缺,只剩手臂和腔腹部,空腔。双手交叉于腹部中间,左手似握拳,右手握左手腕部,右手手指修长。TD9②:10出土于圆形祭坛东南侧黄土层,盘膝正坐,右腿搭在左腿上,左足足趾,右足残缺,空腔,左膝部一圆孔通空腔内,下身底部饰席纹。赤峰西水泉遗址陶塑人像(图1―5)[3]出土于居住址,头部残缺,突起,为女性。下部刻划竖线条纹一周。敖汉旗西台遗址F4出土陶塑人像1件,,双乳突出,女性特征明显。
林西大半砬山石雕人像为胎质泛红的滑石,质地软。大眼三角形鼻,嘴柳叶型,无耳朵,右前额角对钻一孔,当为系绳穿挂之用。
B型,口部闭合、面带微笑,该型人像有泥质、陶质和石质之别。主要出土于牛河梁、半砬山、草帽山和那斯台等遗址。牛河梁第三地点陶塑人像(图1―6)面部残件出土于环沟内,在西北下部的堆积中。鼻梁平,鼻头宽。嘴微微闭合,上下唇写实性非常强。辽宁朝阳半砬山石雕人像(图1―7)[4]头顶盘绕发髻,浓眉大眼,眼球外凸,高额头,凸颧骨,神态自然。草帽山遗址石人像ASCZ1:1(图1―8)出土于祭坛旁,为红色凝石灰岩雕琢而成。头部完整,头戴冠饰,方脸高鼻,双目微闭,嘴唇略突,嘴角微扬,头部后方雕琢出凸棱纹,神态安详。那斯台遗址人像(图1―9)左眼、双臂残,额头从眉弓向上有一道隆起的脊,至头顶形成两个尖状小角,高鼻梁、双耳前照,双腿弯曲蹲坐。
C型,一般均为残头部,口部张开、吻部前突,似做呼麦。该型人像一般为陶质。标本主要有4件,出土于牛河梁、兴隆沟、半砬山和铁匠炉遗址,均已经正式发表。牛河梁第一地点出土小型人体陶塑头部残件1件(图1―10)。额上以一道阴刻线表示箍形饰,头顶刺小圆坑10余处,颈后部3道压印阴刻线。眼窝大而深,鼻直,嘴部张开向前突出,似在呼喊[5]。敖汉旗兴隆沟陶人像(图1―11)[6]出土在第二地点房址F9中,双腿盘坐,双臂弯曲,右手在上握住左手放在双脚上,头部戴冠,发髻盘起,用条带捆扎,形成横向发髻,头部正中有一圆孔。人像神态逼真,特别是嘴部张开,唇部向前隆起,右侧脖筋明显,锁骨清晰,似在呼喊。耳垂钻有圆形小孔。微微凸起,背部微驼,似男性。半砬山陶人像(图1―12)[7]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尹杖子村半砬山山顶积石冢。人像细眉小嘴,高鼻梁,头顶发髻盘绕。翁旗广德公镇铁匠炉遗址出土的陶塑人像(图1―13)方脸、细眉、细眼,鼻子微凸,头部戴冠残[8]。
二、红山文化巫神像系统
红山文化巫神像最突出的特征是面部为兽面,明显不同于祖神像的人面,且多为跪坐式和倚坐式。巫神像大多为采集和收藏品。那斯台出土的巫神像[9]是仅有的一件见于报道的红山文化跪坐像。虽然缺少地层关系的直接证据,但是很多学者依据器物造型和类型学比对推断为红山文化时期遗物。此外,还有故宫博物院、英国剑桥大学菲兹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瑞典远东博物馆各收藏玉人一件[10]。“这类玉人多为倚坐式,姿态与东山嘴遗址出土的陶塑孕妇像像相同,臀下应另有依托物,也是将其归为红山文化的依据之一。”[11]
那斯台出土的石雕巫神像[12]头顶为3层圆饼型装饰,面部为菱形,双目下斜成八字,鼻梁为三角形凸起,下颌前伸。曲臂合掌放于胸前,双腿弯曲跪坐,通高19.4厘米,宽6.25厘米,厚5.29厘米(图2―1)。
故宫博物院玉人,有耳有角,头部双角高耸,角间网格纹,面部窄,长耳塌鼻,细腰长腿,上肢短变粗,颈背部有对穿的孔,隐约可见人的眼睛,应是戴动物冠的人坐像,动物应为鹿类(图2―2)。
英国剑桥大学菲兹博物馆玉人像为蹲踞式人物坐像,,三角形脸,尖下颌,弯眉,长菱形眼,三角鼻,小嘴。双首按膝,无脚,小腿下踩一弯月形台。前胸未表现性别特征,但是双腿间浅浮雕凹纹和不规则的坑洞表现的应是女性特征。头上前肢上举,头向上仰,似熊首。两腋旁有凸起。玉人高12.2厘米,推测应是一个头戴熊首帽的女巫(图2―3)。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玉人,体形也是蹲踞式,双手按膝,足底踩半月形台,兽面似牛,有凸出生物额和上翘的口部,有两个大长耳与两对尖端秃钝上翘的长角。玉人身高11.2厘米,应是头戴牛首帽的巫(图2―4)。
瑞典远东博物馆玉人为蹲踞式人物坐像,双手按膝部,兽面似牛,面部模糊,有3个大长耳与一个尖端秃钝上翘的长角,推测原有4耳双角,现缺一耳与一角,腿部无半月形台。也应是头戴牛首帽的巫(图2―5)。
三、兴隆洼、赵宝沟文化与红山文化人物造像系统源流关系
纵观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人物造像,大致可以勾勒出祖先崇拜习俗的发展演变过程。
兴隆洼文化时期无单独的祭祀区,所出土的石雕人像多出于居住址,几乎完全是孕妇形象的女性祖神。兴隆洼遗址石雕像在约10厘米高的椭圆形花岗岩石柱上阴刻,表面光滑,头尖底平,头、眼特大,肩平于头顶,双臂抱拢,双腿箕踞前伸,应是女性阴刻浮雕像(图3―1)[13]。白音长汗出土的石雕像通高36.6厘米,胸阔10.8厘米,腹背轴15.7厘米,头呈上削下阔的三角形,颅顶尖削,前额突出,双眼大而深陷(图3―2)[14]。林西县西门遗址出土两尊人像[15]。一件通高约67厘米,最宽处21厘米,最厚处17.3厘米,圆头、五官明显,手臂交叉于腰腹间(图3―3)。另一尊高约46厘米,最宽处18.5厘米,颅顶尖耸,小臂分开向上弯曲,颈胸前凸雕半圆形项饰(图3―4)。两尊石雕像重点都是突出女性性别特征。现藏于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克什克腾旗万合永乡山前村出土的石雕人像双臂抱拢,腹部圆鼓,女性特征明显,高40厘米,宽15厘米,厚19厘米(图3―5)。这一时期人物造像主题单一,几乎全是石质孕妇像,突显女性特征;双手护于胸前,一般为垂座式。
赵宝沟文化时期出现了独立的祭祀区,祖神像以石雕为主,并出现了陶质人物造像。滦平后台子遗址6件石人像[16]类似于红山文化A型女祖神。采:14,孕妇形象,蹲坐,眉粗隆,鼻略凸,呈三角形;耳外凸,眼睛以一阴刻线表示,微睁;吻部略隆,闭口。曲肘,手抚腹,二乳,腰腹宽肥,小腹与后腰隆鼓。臀部与尖形小石座相连,腿向内曲、脚相对(图3―7)。采:15,孕妇形象,通体磨蚀较严重,头、身与采:14相似。两手相对抚腹。手指已磨蚀不清。大腿平直,小腿自然下垂(图3―8)。采:17,胸、腹、脸部及右耳残损。为孕妇形态,表现手法较采:14趋近写实。体修长,头无发,眉粗隆,与鼻梁相连,鼻残。眼睛以柳叶形沟槽表示。耳长圆,耳间刻一柳叶形沟槽。体表磨光,面部精磨,肌肤感较强,倒圆台形座(图3―9)。采:18孕妇形象,蹲坐姿,雕法写实。体端正,比例适中。颈后部有一条凸起的发辫,以人字形阴刻线表示辫花,辫长5、宽2厘米(图3―10)。乳隆,腰腹粗肥,曲肘,手指伸直上下交错抚腹。有凹坑,臀部发达,大腿平伸,小腿下垂略向内曲,两脚皆残,背脊有沟槽。体磨光,制作精细,肌肤感很强。座为圆柱形,未经细磨。采:19,女性,端坐式。无发,眼部内凹,颧骨略凸,小口微张。胸腹较平略内凹,刻划出竖沟。两臂自然下垂,手扶膝。无底座(图3―11)。赵宝沟遗址陶塑人像F103①:6[17]类似于红山文化B型祖神像,手制捏塑,脑后塑空。口、鼻、眉、目、耳均凸出,耳靠口,较小,双眉相接,并做有两鼻孔,口部未分上下唇,脸形消瘦。从后部残断情况看,来应属某种器物的装饰(图3―12)。赵宝沟遗址陶塑人像F103①:5[18]类似红山文化C型祖神像,人面呈近圆形,唯一下领口部略凸出,人面扁平,刻有眉、目、鼻、口,不见耳(图3―13)。赵宝沟文化时期孕妇像多为石质,腹部更加圆鼓,双手护于胸前,和兴隆洼文化祖神像形制相似,当有着亲缘关系。所不同的是赵宝沟文化时期还出现了口部闭合的陶塑人像和口部做呼麦状的陶塑人像。这3种类型的祖神像在红山文化时期均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不同的是红山文化时期A型孕妇像多为泥质和陶质,B型口部闭合的祖神像多为石质。总之,从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到红山文化可以看出祖神像系统发展演变关系十分明显。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祖神像是红山文化祖神像的源。
巫神像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可以上溯到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时期。巫神像共同的特点是一般后背都有对穿的双孔,应为穿系佩戴之用。白音长汗遗址AT27②:7石巫神面像,平面椭圆形,正面微凸,正面上部磨出一对月牙形凹槽,两侧各有一向下弧线,代表双目。下部磨出一横向凹槽,表示口部,其上下各两道凹槽,内嵌蚌壳表示牙齿。背面上部磨出一横向凹槽,两端向侧斜边斜向钻孔,用于穿系(图3―6)[19]。巴林右旗博物馆藏玉巫神面像背部也有一对对穿的孔,当用于穿系[20]。其特殊之处是嘴部到下颌雕以网格纹,类似于“中华第一龙”鼻端的网格纹,据此推断应为赵宝沟文化时期(图3―14)。二者虽然均有人面特征,但从口部观察,白音长汗遗址AT27②:7和巴林右旗博物馆藏玉巫神面像均有兽牙,当是巫的面具,不同于祖神像系统。红山文化时期这种巫神面像少见,但却出现了跪坐和踞坐的兽面巫神像。二者形制相差甚远,是否具有发展演变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