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科如何升本科

专科如何升本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科如何升本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科如何升本科

专科如何升本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

本科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足度普遍下降,是导致就业难题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由于缺乏实践与创新发展能力,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能有效服务于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障事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立足于专业特点,脚踏实地地积累和提升就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根据对口职位的要求,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

从专业人才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专业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与专业对口岗位群的特点相契合的关于如何协调不同岗位的职位要求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以及专业人才开发职业素质、发展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机结合的一种能力体系,这种能力体系的构建应该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依据。通过对宾果求职网、新职业网等专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信息的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对口职位要求可以汇总为:(1)熟悉国家和单位所在地区的社保政策和人事政策。(2)精通与社保、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续签,员工档案落户等手续的办理;善于处理员工纠纷。(3)熟悉社保管理流程,包括员工社保的申请、转入、转出、提取、退保,每月的社保缴费及与社保机构的对账,公司员工社保数据库建立与更新等;并能为员工提供社保咨询、查询服务。(4)了解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熟悉劳务派遣业务。(5)熟练使用office、Excel等各类办公软件和社保相关办公软件。(6)系统掌握社会保障专业理论知识。(7)热爱劳动保障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8)热爱基层工作,自愿从事基层公共服务事业。(9)能够适应经常外出的工作。(10)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11)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感与服务意识。(12)普通话标准,会公文写作,具有良好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13)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14)积极努力,不怕吃苦,心态良好,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15)领悟能力强,执行力强。(16)工作认真,仔细,耐心,踏实,稳重。(17)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8)工作有条理性、计划性,原则性强。(19)具备良好自我学习能力。(20)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在这些职位要求中,(1)-(10),是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打造专业技能,是进入相关岗位群的“敲门砖”。而(10)-(20)是对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要求,职业教育界称之为“关键能力”或“通用能力”。通用能力是保住岗位和晋升职务的筹码;从职业角度来讲,通用能力是所有职业均可适用的能力,是对职业适应和流动具有普适性的、可迁移性的能力要求,是一种“可携带的”、跨职业的综合能力。打造通用能力,既是获得自身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在劳动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以不变应万变的必要途径。

具体来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应该打造如下就业能力:

1.掌握社保理论知识和精通社保实务操作技能

学习社保理论知识和社保实务操作技能,有助于形成本专业人才特有的积累性学识。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理论性和共性教育过度、实践性和个性教育不足的弊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近年来,各高校在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针对,在加强实践教学上下工夫,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把职场的环境引到学生身边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开发。如在实验室,大学生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进行工作流程的模拟仿真操练;在职场情景再现的系列实验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可以体验相关职位的工作要求和方法;在实习基地,大学生参与实际的业务操作,可以获得社保实务操作技能的实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的学校成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协会,在校内开展面向师生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大学生医疗保险、大学生就业劳动保障等政策和实务的咨询服务,在校外开展面向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的公益活动,本专业大学生可以借此获得实战经验。因此,大学生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提高实务操作技能。同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也是大学生提高技能创新、理论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增强了解社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加入社保实务专业论坛,不失为自主学习社保实务的一条便利途径。例如,由我国社保实务界知名人士余清泉创建的“我要社保网”就是一家有影响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交流论坛,它同时提供免费的社保实务难点热点问题的咨询服务和社保实务教材,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自学很多社保实务知识与技能。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据学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分析,接近80%的毕业生去了企业。他们大多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薪酬管理、社保专员、劳动关系专员等岗位工作,也有少数人是在企业的行政管理岗位。因此,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本专业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系统把握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掌握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实务操作技能。在课余时间,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下载一些实务手则,进行自学,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岗位竞争的角度看,由于去企业的本专业大学生主要是在人力资源部门寻求就业机会,所以,必然面临着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竞职挑战。为了化解竞争压力,本专业大学生应该报考“人力资源师”,通过人力资源师的培训与考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加上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特色,能形成独特的综合竞争优势。

3.增强计算机运用技能

社保经办与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从事社会保障工作要求具有较高的计算机运用技能。例如,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是网络管理员兼劳动保障咨询员岗位,要求工作人员精通计算机软件硬件维护,熟悉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对各种常见的安全产品,如在防火墙配置、防病毒、入侵检测等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精通局域网、服务器的维护,熟悉宽带技术原理,熟悉使用路由设备,精通共享技术,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网络故障的能力。因此,本专业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强自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4.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相对于小企业内部分工不够细化而言,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岗位设置上一般都有较细的分工,它们大多设置了社保管理员或劳动关系专员等直接与本专业对口的职位,因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本专业大学生把握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5.提升综合素质

学者对综合素质有不同的理解。从打造核心竞争力出发,笔者认为本专业大学生应该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在IQ方面,关键是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自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掌握有效的方法;在AQ方面,关键是学会心理调适和身体调理,增强抗压能力;在EQ方面,重点是学会与人相处,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6.积累工作经验

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有工作经验者一般是优先录用的。因此,大学生要有计划地积累工作经验,可以利用寒暑假做兼职,也可以应聘用人单位的实习生岗位。

二、摆正就业心态和掌握求职技巧

大学生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摆正就业心态,才能找准就业层次定位,也才能根据就业层次定位,积极乐观地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从而缓解就业焦虑,使自身潜力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大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完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精英”走向“大众”,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能够处于岗位金字塔的顶端,而其余的大部分毕业生将在“非精英”岗位层面就业,进入普通劳动者的序列。在劳动与社会保障职业领域,人才缺口最大的也是在社区和企业。所以,本专业大学生要培养自身对基层工作和普通岗位的职业热情。

求职技巧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一起构成就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因而大学生要掌握简历的写作、面试的准备、面试的技巧性回答等求职技巧。这些技巧既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而习得,也可以从网络或书本自学,关键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学来的技巧在运用中显得自然而贴切,从而受到招聘方的欢迎。

三、通过报考研究生提高就业层次

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高级管理人才、社保基金投资与决策人才、社保基金精算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据专家估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超过万人。我国社会保险精算师是奇缺的,不少高校的保险精算课程教学甚至因师资不够而大打折扣。近两年,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在招聘本行业人才时,也逐步提高了对学历层次的要求。这些社会急需的高级人才需要通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的教育来培养。因此报考研究生,是本科生提高就业层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专科如何升本科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 病理生理学 教学效果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病理生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程,是一门涉及多项基础与临床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1]。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护理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业护理人才。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目的在于掌握护理临床工作中常见病理过程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疾病时患病机体出现的各种变化、并初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护理学的临床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2]。但是由于病理生理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的归纳推理性,对于很多中医院校来说其教学时间有限,短时间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每一位病理生理学教师都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近几年在护理学专业讲授病理生理学的经历,谈谈增强护理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的体会。

1.根据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并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具有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发展潜力的高级护理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病理生理学教学时既要保证学生学到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又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后的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当前护理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课时普遍被压缩了,这就使很多病理生理学教师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其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内容需要讲授、讲多少内容比较合适;学生要自学哪些内容;什么内容是应该掌握的、什么内容是应该了解的等。因此,在现有情况下,我们对教材的选择必须以够用为原则,以适应需要为教学重点,选择适合护理本科专业的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重新修订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大纲,体现护理本科专业的特点。病理生理学的总体知识点包括总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论三个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环环相扣,具有连贯性。在讲授总论即疾病概论时,学生初次接触病理生理学,因此,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此时我们可以选择举例法讲解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但应注意,此时学生只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对临床还很陌生,教师在联系临床的时候,应避免过于专业和单调。比如,在讲病因学中的发病原因时,生物性因素涉及病毒、细菌、真菌等,我们可以2013年上半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为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病因,明确其是最常见的病因。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指的是在多种疾病中都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热,缺氧等都属于基本病理过程的内容,是后面各论学习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我们不仅要重点讲述,而且要讲透彻,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比如休克,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理过程,医护人员只有正确认识休克、掌握休克分期特点和各期表现,才能及早发现休克,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病人生命。对于各论,即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它往往是前面基本病理知识的综合,所以在讲授时要结合临床实践特点,并兼顾之前基本病理过程知识的复习,讲授速度可以加快。

2.注重病理生理学与护理学的联系、注重中医理论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新的结合。

病理生理学是护理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由医学基础课向临床学习的过渡,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难懂,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今后护理工作中应如何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病理生理学时,应当注重病理生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认识病情变化的本质和演变规律,从而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更好地协助医生工作。同时,鉴于中医院校本身的特点,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会学习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所以在病理生理学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中医基本理论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新的结合。如在讲到休克这一基本病理过程时,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变化可以分成: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这三个时期,血压的变化情况往往是病人的主要体征,其次像尿量、患者的皮肤、患者的意识等症状和体征也会有所改变,这就强调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密切注意患者血压,注意患者其他体征、症状的变化等,从而将病理生理学的知识与护理工作联系起来,令学生切实感受到病理生理学对护理工作的理论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中医认为休克属于“厥证”、“脱证”等范畴,我们在讲授休克时,可以对学生讲述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对其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西医基本知识。

3.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的融合,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设备。

传统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过多地注重传授病理生理学知识,多采用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手段。这一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病理生理学教师更多地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图示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及P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及教师自身运用教法的能力而定。如讲授休克之前,可以先放几张临床上常见的休克图片,给学生以直观认识;接着讲到休克概念时,可以从人们对休克的最先认识再到微循环学说等讲起,复习微循环的组成及其意义,强调其功能变化对人体的可能影响,从而明确休克的概念。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促使学生思考、探索、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最终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此教学法体现出了很大的时空开放性,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在新知识认构过程中,可以有机地将课内外、校内外、直接与间接经验联系起来。在问题解决中,学生综合各部分知识,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建构起与此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炼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3]。结合病理生理学的特点,可以在很多内容讲授过程中应用该教学法,比如肝性脑病。讲授之前,我们可以给学生出示仿真病例及相关问题,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知识点与病例结合起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进入病理生理学的日常教学中。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最为广泛,在病理生理学的授课前,我们需要制作符合护理专业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切记不能把过多的信息引入课件,避免课件内容多而繁杂,而导致学生理解力下降。BB网络教学平台现在已被很多学校应用,通过BB平台可以定向而有目标地对某个学生进行辅导,实时交流,实现因材施教。在我校的BB教学平台创建后,我们放入部分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其他功能如布置作业、在线练习等,有效增强了护理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增强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过程。对于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专业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来讲,我们需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临床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淑秋.临床医学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1):2254.

专科如何升本科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专升本;现象研究;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59-02

一、院校“专升本”现象产生的原因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等专科院校以合并、并入以及单独的形式升为本科院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市场的需要。市场机制的发展导致“文凭时代”的到来,企业和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是以文凭为要求,多数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如公务员考试,多数岗位都面向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高等专科毕业的学生空有一身武艺却没有用武之地,最终高等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没有将自己的专业实力发挥出类,造成了专业的浪费。“文凭时代”促使高等专科学校迫不及待的升格成本科院校,以提高学校的就业水平。第二,生源的缺失。受就业水平的影响,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宁愿选择复读或者高学费的三本,也不愿意去上高等专科学校。尤其是近些年,参加高考学生的不断减少,各个本科院校还不断扩招,高等专科学校的生源逐年在减少,学校招不到学生,迫使许多学校因此关门倒闭。第三,政策的支持。根据教育部的文件,允许办学实力较好的高等专科学校按比例地向本科院校升级。这就加大了高等专科向本科院校转型的步伐。另外,国家对本科院校的大力支持,也成为高等专科学校升本的催化剂,“本科教学工程”等一系列的财政支持,将本科教学作为最基本、最根本工作的政策倾斜,都促使高等专科学校向本科院校转型。

二、“专升本”院校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高等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层次,扩大了办学规模,也优化了我国的教育布局调整,对于学校和我国教育的长期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的。但是,新升级的本科院校也面临着种种的困难,如何从一个层次走向另一个层次,是学校转型的重要挑战。首先,教师结构变化难。学校由专科升级为本科,学校的教师却还是专科时期的从教人员,这样的外部升级,内部无变化的现象,在许多新升本科中屡见不鲜。教师队伍的扩充与完善是新升本科院校不可避免的事情。不仅要从数量上调整教师比例,更要在质量上增加高水平教师的数量,但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吸引优质人才成为许多升本院校的难题。其次,培养模式转变难。学校升级为本科后,教育形式要发生变化,如何由培养专科生的教育计划,向培养本科生的教育计划转变,成为新升本科院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问题不解决,会导致学校教学能力的低下,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再次,管理模式改进难。学校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上,受到专科办学期间经验的影响,以专科教学的眼光看待本科教学,这就导致学校在行政管理方面容易出现滞后性。最后,教育资金增长难。新升的本科院校,虽然进入了本科的行列,拥有了国家在资金上的支持,但是升本院校要新建更多的校舍,引进更多的优质人才,改善学校的校园环境,这些种种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完成,仅凭国家的资金补助还是远远不足的,所以多数新升本科院校因为资金的缘故发展缓慢。“专升本”院校不仅仅是简单的更改校名,升级学校级别。学校机制与各个部门都要有所升级与发展,只有学校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才是真正实现学校转型。

三、“专升本”院校未来的发展路径

专科升本的院校比起传统的本科院校是有自身的优势的,这些新升本科院校一般都是专科里排名较前,教学质量以及就业率都很高的学校,所以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优势学科,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去向有着很大的帮助。新升本科院校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独特的教学工作。

1.学校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完善教师队伍。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好坏的关键因素,对于新升本科的院校,要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要积极吸引优质人才,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引进学业骨干教师。也可返聘一些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和名誉教师,补充优秀教师的空缺,与优质师资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要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入手,对于教学要制定教学责任制,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完善监督与评价机制,开展行之有效的听课、教师比赛等,加大对优秀教学教师的奖励,形成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同样要营造良好的教师科研氛围,只有有了科研的基础,这所学校才能更具有学术氛围与气息。教师通过科研掌握最前沿的知识,以更好地运用在教学工作当中,为学生带来炙手可热的研究成果,在科研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促进科研的展开。要求教师多多投入到科研中,鼓励教师申请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对那些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2.发展原有优势学科,转变学生培养机制。这些从专科升级上来的本科院校,都保留着专科时期的优秀学科,在晋升为本科院校后,不要丢弃这些专科学科,要大力地保留、发展、提升。因为在这些学科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教学与研究,所以在此基础之上,对专科学科进行转变,在保留原有的基础之上,探索更适合本科的教学计划,发扬自身的特点。尤其是近些年,许多专科师范学院,因着教师素养要求的提高,这些师范专科纷纷跻身本科行列,在完成学校的转型以后,原本应该保留原有的师范优势,大力开展教师培养工作才对,但是一些学校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开办艺术、体育等高价学科,丢弃了原先的师范特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学校还是以师范为主,但是师范的氛围已荡然无存。新升的本科院校不要急于完成向学术型大学转变,可以结合自身特色,将技能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出既拥有理论基础也可以操作自如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例如一些商学院,专科时期可能更注重学生某项技能的发展,再升级为本科学院以后,在加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校创业,对于那些有良好表现的学生给予嘉奖,激励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3.转变学校管理机制,持久性发展。要求一所新升的本科学校在一夜之间建造校园,完善学校体系是不可能的。面对学校发展的新态势,要积极面对并做好持久发展的心理准备。安排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培训,到优秀的本科院校取经学习,到与自己情况相近的兄弟院校考察探访,吸取其他学校的办学优点,建立更加完善的学校体系。加强与其他学校或者企业的联系,开展合作办学,将自己的优势与企业、单位、科研院所的优势结合起来,创建特色专业,提高这些专业的毕业分配机制,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同时也可开展与国外学校的联合办学,开展学生留学机制,有条件的可开展交换生等工作,没有条件的就为学生提供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走出去的机会。也吸引外来留学生或交换生,吸收新鲜血液以激活学校氛围。

参考文献:

[1]颜烨,贾树江,任月梅.“专升本”院校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3,(6).

[2]古祖雪.尽快实现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实质性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01,(23).

[3]牛薇薇.“专升本”院校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J].科技信息,2008,(22).

专科如何升本科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

一、高职“专升本”教育现状

为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人们对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近几年,重庆市面向高职专科开展“3+2”模式的“专升本”教育,即招收对象是三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择优选拔学生升入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三年级继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

重庆邮电大学的应用技术学院是重庆市仅有的几所高职本科院校之一,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其他专科学校的学生升到应用技术学院的本科专业。由于招生比例仅占当年毕业人数的5%,因此,升到各个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少,一般为40人左右。鉴于此种情况,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节约办学成本,学院沿用本科三、四年级现成的计划,将专升本的学生编入相应年级,按原本科统一要求和原有几个班级合成大班同步授课,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也就是说,学院对专升本学生没有单独设立培养方案、没有实行分班教学。在这本科两年的学习中,专升本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而且由于不能突出他们的长处、优势,最终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现行教育模式难以保障专升本教育质量

(一)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指导专升本教育,加重学生学习任务,目标不明确

由于生源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已完成了一段完整地、独立的专科教育,他们的知识背景与能力结构参差不齐。面对这些学生,使用同样的课程设置进行合班教学,教师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不可能在同一堂课中各取所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问题,教师和学生反映各种问题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一现象将成为我国高职“专升本”教育在未来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应用技术学院各个年级专升本学生的情况看,英语是他们的弱势。专科学校毕业不需要通过CET四级,作为本科生则必须完成这一硬性指标,这与学位证书紧密相连。然而三四年级已经不再开设英语课程,能否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最终成了部分专升本学生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且相对于高职本科的要求而言,他们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较浅显,高职本科虽然仍是以技术应用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教育,但对学生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求更高。一般来讲,三年级主要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如果缺乏相应的先修基础课程知识,对这些核心技能的掌握会变得相当吃力。实际上,专升本学生只有三个学期在校学习,由于没有单独设置培养方案,他们在本科阶段所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出现了重复或脱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专升本学生必须不断努力弥补缺失的基础、跟上课程的进度,同时又要备战英语四级考试,导致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效率不高,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影响教师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指导,我们的高职教育也在不断努力探索专升本特殊的教育模式,力求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然而,目前专升本学生和原本科生合班上课,由于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给任课教师备课、授课带来了许多困难。由于专升本学生人数毕竟较少,因此任课教师授课仍然考虑的是中间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以此作为组织教学内容和采用教学

手段的依据。

(三)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这些专升本学生升到本科进入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授课主要是按照本科三年学生的水平来要求,这使原本都是各个专科学校的优秀人才学习起来普遍感到比较吃力、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对他们的心理也会造成不良影响。任课教师授课的倾向容易让学生误解:认为教师授课不考虑他们小部分人的感受,不被学院、老师重视。一旦这些学生学习跟不上进度或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他们原有的优越感很快消失,失落的情绪极易滋生自卑心理,随之导致厌学,也不易融入班级;对教师、对学院领导都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兼顾专业要求和人才发展,合理定位、科学制订教学计划

(一)以人为本,重新定位“专升本”的培养目标

首先,高职本科院校领导阶层应转变观念,正确看待专升本教育,重视专升本教育及其质量。专升本教育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专升本对学生而言不仅是提供了一次提升学历的机会,更是提高技能和竞争力的机会;对高职学院而言,不仅是挑战,同时也是促进专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动力。专升本学生就业情况同样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次,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的规律。以往学院只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才使得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就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以人为本是学校制订各类计划的出发点。我们必须清楚:专升本学生不同于其他本科学生,他们来自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高职专科学校,各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不一样,教学质量也有差异,专业特色各异;学生们对所学的专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系统,而且这些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就业意识。因此,在设定培养目标时就不能盲目要求他们在理论知识方面达到完整、连贯和深刻,而要取长补短,以学生过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专升本教育的突破点和增色点。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分班教学,突出专升本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学院将专升本学生按专业分班教学,虽然利于管理和资源利用的效率,但同样面临许多问题:教学计划如何满足来自不同学校生源的需求,专本哪些课程、如何衔接才能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哪些理论、拓展何种能力等。专升本学生即使在专科阶段所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相同或相近,但由于他们的入学基础、培养目标、教学质量都有一定的差距,而且专业发展方向以及教学要求不尽相同,这成为专升本教育课程衔接的难题。鉴于专升本学生前期复杂多样的学习状况,对他们专科段的知识结构做好调查分析,使专科课程顺利过渡、衔接上本科的内容,同时尽可能避免一些知识的简单重复,让这部分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在原有的专科知识基础上学习一些层次更高、内容更广的新知识、新技能。深入细致的调研才利于使“专升本”培养计划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也利于促进专升本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

(三)灵活教学方法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

针对专升本学生情况各异的特点,我们的任课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现实状况,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的同时,积极开展问题式、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减少因学生之间各方面能力的差距导致对学习难易程度的不适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各种潜能和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引导式、互助式、自主式学习,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学会选择吸收、储存、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学会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学习和创新。

此外,专升本学生对所学的专业已有初步了解,对升本后的学习有自己的打算和设想,他们较高职院校原本科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目的更明确。因此我们的任课教师应加强教与学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想学的、需要学习的东西,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安排的意图,明确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有特色的专升本毕业生。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尽可能避免以书面形式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以实际操作、提交作品与口头答辩等方式进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专升本教育的导向,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竞争能力。

当然,鉴于专升本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规律,要保障有特色的专升本教育的有效实施,仅有上述几方面措施显然不够,还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层层推动、持续改进,进一步探索研究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蒋喜峰.从专升本教育看本科技书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2).

[2]董大奎,陆瑞峰,匡月华.高职专升本教育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7(2).

专科如何升本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质量;培养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19-02

一、引言

近年来,为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继续深造的渠道,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北京市教委在北京市市属普通高等学校中实行了专升本招生工作。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我校作为北京市市属学校之一,自2009年起,连续4年面向北京市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招生。目前共有近900名优秀毕业生经过北京市专升本招生考试后到我校11个相关专业继续本科学习。专升本教育工作进一步丰富和体现了我校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特点,满足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学校实际,分析了普通高校专升本学生特点,并总结了目前高校专升本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我校在改善和提高专升本教育质量的专升本教育中采取的措施,为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二、普通本科院校中专升本学生的特点

“专升本”学生,在进入普通本科学校后直接进入大学本科三年级学习,需要经过两年的本科学习。与普通本科大三本科生相比,“专升本”学生有以下自己的特点。

1.专升本学生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与普通本科的大三学生相比,专升本学生入学时,普通本科的大三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程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而“专升本”学生虽然已受过系统的大学专科教育,大都有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但大学本科低年级本科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甚至缺乏,这使得专升本学生进入本科大三年级学习会感到有些吃力。

2.“专升本”学生都是专科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欲望强烈,学习时比普通本科的学生学习更加认真。但由于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培养重点的差异,专升本学生在专科阶段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往往不适应本科阶段的学习,会存在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

3.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招生专业存在较大差异,专升本后的学习专业与专科所学专业存在差异或完全不同,造成专升本学生中大多专业不对口,同一班级中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4.专升本学生由于经历过大专的生活和学习,生活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

三、高校专升本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我校专升本培养措施

由于专升本学生所具有的上述特点,专升本教育作为衔接专科与本科教育的桥梁,在培养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培养计划与专升本学生不相适应。培养计划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培养计划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培养质量的高低。所以,对于专升本学生的培养,必须根据其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适合专升本学生的培养计划。目前高校专升本教育在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不合理,学分要求过高、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不适合、教学方法应用不恰当、教材的选用不合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专升本质量培养的质量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是对专升本学生的管理存在管理方法不当问题。由于专升本学生在思想、生活和学习方面与普通本科生有其特殊性,在对专升本学生各个方面进行管理时,应该考虑到其特点,管理方法与普通本科生有所区别。我校近几年来的专升本培养,虽然学生数量相对普通本科来说很少,教学资源有限,但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使“专升本”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适合专升本学生特点的教学培养计划。对于“专升本”学生而言,如果完全按照普通本科培养方案,让其按照大三课程进行修读,就会导致学生的不适应。我校本科教学中多年来实行学分制管理及分层分流分类培养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专升本的培养中,在实行学分制管理和分层分流培养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几年来专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特点,2012年专门制定了“专升本”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对课程修读及毕业学分做了具体要求。2013年又对相应内容做了修订。有专升本学生的专业,按照学校的规定制定了专门针对专升本学生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时增加了一些低年级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以补充专升本学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减少了普通本科计划中高年级比较难的课程。这种有针对的培养计划既能够补充专升本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课程教学,又注重进一步培养其实践技能课程的开设及提升专升本学生发展及就业的课程。在具体课程教学方面,对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针对专升本学生单独合班上课,在教学内容及难易程度、教材的选用、任课教师的安排、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各个环节都与普通本科有所区别。以我校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每年新入学的专升本学生都单独设置2个自然班级,在课程设置中,为学生单独开设低年级的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还指定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指定选修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使得专科阶段不是管理学的学生,通过修读这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补充了其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空白,再修读大三的专业课程,就不会感觉吃力。同时,普通本科大三年级修读的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由于该课程对综合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在专升本计划中就不要求修读。学生在选择课程修读时,能够结合自身专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在保障知识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校的这种管理体制和培养方案,使得专升本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近几年我校专升本学生的毕业率、学位率都达到了95%以上。

2.加强和细化对专升本学生的管理。专升本学生作为普通本科高校中数量相对比较少的一个群体,在学生管理方面也需要与普通本科有所区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办法。在班级设置上,有的专业人数较多,需要单独成班,并指定专人负责和管理。比如我校的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近几年都有两个班的学生。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除了有年级辅导员负责学生的一些日常管理工作,学院还为每个班指定了班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细化专升本学生的入学教育。专升本学生从专科到本科,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往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在学生入学时,学校、学院、专业各个层面都会对学生组织入学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环境、生活作息、专业概况、班级同学及教师等信息。同时从心理上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得到新的归属感和对学校的认同,尽快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比如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在专升本学生入学时,除了组织学校规定的入学教育活动外,学院为每位新入学的专升本学生制作并发放《专升本学习指导手册》,对学生入学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二是加强在校期间的过程管理。一方面是更注重本科阶段专升本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往往会有一定的自卑、失衡心理。年级辅导员和班导师会通过找学生谈话、召开主题班会,组织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等方式,引导和帮助专升本学生摆正心态,增强信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第二方面是学院和班导师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和各种班级活动,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归属感。第三方面是班导师更注重对专升本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指导。由于专升本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专门化指导,如指导学生每学期的选课和学习规划,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校各个方面细致而有针对性的过程管理方法在专升本培养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是加强专升本毕业生的就业及升学指导,帮助专升本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由于社会的一些偏见等因素,专升本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往往比普通本科毕业生更大。为了帮助专升本学生就业,学校、学院、班导师各个层面都会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就业与考研专题讲座、主题讨论会,经验交流等活动,并为学生出谋划策,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好毕业后的职业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按照自己拟定的目标,逐步实现个人理想。比如,对一些学习基础好、有望继续深造的学生,从入学开始,学院和班导师就会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定好考研目标学校,帮助学生制定考研计划等。近几年来,我校专升本学生就业率良好,并有不少学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四、结语

总之,专升本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部分,虽然人数相对较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却不容忽视。作为普通高校,应该从培养模式和管理等方面改善和提高专升本学生教育教学的质量,使普通高校中的专升本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特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多层次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江.我国专升本问题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

[2]蒋菡.高职教育视角普通高校专升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J].新西部,2009,(06).

[3]刘娜娜.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专升本”问题探悉[J].科教纵横,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