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专业实习情况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产实习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所有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网络和通信公司、企业广域网和内联网(internet/intranet)或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网络、信息系统集成概念,并为后继课教学及毕业环节打下基础。
二、实习要求:
1.了解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企业内联网的构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触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及故障识别方法,熟悉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规划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2.了解服务器、交换机、hub、网卡、光纤和粗细缆的功能,安装,维护及使用方法,了解它们选型的一般原则及对应的网管软件使用等。
3.了解所在企业信息流的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通讯网络的整体概念。
4. 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实习内容:
讲座(1)金杯cims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2)大显网络集成工程建设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3)铁通光纤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注:侧重内容:通信设备、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组网、内容总结、心得
实习单位(1):沈阳铁通公司
侧重内容:局域网的组成、光纤通信
实习单位(2):沈阳汽车制造厂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注: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络、管理网络、企业生产信息管理集成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实习单位(3):大显网络工程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和管理网集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注:
(1) 实习报告分为封皮和实习报告正文(封皮应表明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报告正文如果较长,可以加目录;也可以不加,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
(2) a4纸,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标题四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3) 讲座报告和实习单位分开写
理论教学在当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功能,教师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认识和成果以最经济的时间传授给学生。这就是千百年来学校理论教育的基本方式。但是对于理工类的专业课程来说,以传统方式进行理论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很多设备和工艺方面的内容仅以口述和教学图片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效果并没有以视频和动画演示的方式传授的效果好。因此,作者在进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时引入了网络资源平台,将平台上免费提供的直观、易懂的工艺流程图及生动、灵活的演示动画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所讲授的内容。
《金属学及热处理》是金属压力加工方向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网络资源平台中钢的热处理模块对钢的退火、回火、正火及淬火进行了简要、精练的总结,便于学生在学习了《金属学及热处理》课程之后进行总结和巩固。《轧制原理》是对金属材料压力变形过程中的受力、变形原理进行介绍的课程,在钢铁大学网络资源平台中对于轧件在轧制时的咬入过程、轧制压力、轧机的扭矩和功率及能耗进行了简单明了的介绍和直观、生动的动画演示,并且该部分配有模拟操作练习,学生在修改不同的参数后直观的看到相应的动画演示效果,这里模拟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课本上所学的知识。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包含了板、管、型三种类型钢材的压力加工过程的工艺流程的学习,在钢铁大学网络资源平台中包含了扁平材轧制、钢管轧制、型钢与钢轨轧制、棒材轧制及线材轧制的简要工艺和主要工艺参数介绍,并配有直观、易懂的动画来演示各类钢铁产品的生产流程,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通过这种直观的动画形式进行知识的消化、吸收及巩固。
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实习、实训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接触生产实际并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开阔视野、认识社会,为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进行角色转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环节也和其他大多数工科专业一样面临着实习过程形式化、实习经费不足、实习过程管理不严、对口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及学生对实习环节不重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而对优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的网络炼钢平台集知识性、挑战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自动或直接的学习,其目标是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1.实验教学
在《轧制原理》课程中要进行咬入、体积不变等实验,在钢铁大学网络资源平台中就包含了相应的知识要点介绍和实验项目模拟练习环节,在教师进行理论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对于实验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直观的了解,便于实验的进行,也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实习、实训
①认识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之前进行的专业实践环节。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进行了解。实习带队教师借助钢铁大学网络资源平台中的虚拟钢厂模块让学生在真实进入钢铁厂之前就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来了解钢铁厂的实际情况,在此情景之下通过老师对其中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进行介绍,可以减少学生突然进入钢铁厂后陌生和茫然的感觉,提高认识实习的质量,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②生产实习学生在学习了部分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专业实践环节。学生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设备运行原理及主要设备参数进行深入学习,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的一个实习环节。实习带队教师可以借助钢铁大学网络资源平台中的轧制生产工艺模块让学生在进入轧钢厂之前就对要进行实习的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一个详细、直观的了解,并提出自己在理论学习时的问题,使得实习环节有的放矢,帮助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POCIB;网络化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2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91-04
实施素质教育,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基于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实习毋庸置疑地成为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专业有必要合理组织和安排专业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习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国际贸易专业实了课内实习之外,可大致分为过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过程实习通常以专业模拟实习的形式开展,毕业实习的常见形式是集中参观见习和分散顶岗实习。每种实习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势,但在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方面也都遭遇了一些阻力。
(一)专业模拟实习
专业模拟实习是国际贸易专业开展过程实习的基础形式,它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用相关模拟实习软件,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熟悉进出口业务活动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保持同步。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都已开设专业模拟实习课程,通过购买和使用一些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来搭建校内仿真模拟平台,如IMT出口模拟操作系统(Teach Me Trade)和世格Sim Trade外贸实习平台等。
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每位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过程中先后要接受三次专业模拟实习训练,这三次实训课程通常在大三上学期、大三下学期以及大四上学期开设,通过模拟软件实训平台进行外贸单证实训、国际货代实训及国际贸易流程实训的操作。学生在专业模拟实习中能够掌握成本核算、询盘、发盘和还盘等基本技巧,熟悉整个进出口业务的流程,提高英文函电写作能力及制单能力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此类软件的系统设置较为单一,是对外贸流程的静态呈现,远远无法全面反映外贸实际业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所以,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机械地依照模板生搬硬套,虽勉强完成了模拟实习,却在个人实践能力方面收效甚微。
(二)集中参观见习
集中参观见习是组织学生到工厂企业或实习基地进行参观访问,听取企业员工对企业内部各机构和生产线的介绍,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经营管理业务。这种实地参观的模式可以使学生对企业工作流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专业知识的探索与探求。
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参观实习的方式较为单调,学生基本都是在企业相关人员的引导下,以旁观者身份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观察,无法介入其中亲历感受,进行实际操作,这对学生外贸经验的积累并无太大作用。二是学生基本都是在听企业人员介绍,大量工作方面的新信息不断出现,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合,提出个人疑惑和问题,对实际工作的认识仅停留于表层。三是企业参观时间较紧,无法满足学生全方位了解企业运作过程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出于安全生产、商业机密等方面的考虑,不会向学生展示其全面的工作内容。
(三)分散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实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可以自主寻找外贸企业进行实习,但由于外贸工作有着很大的连续性、迫切性及保密性,对从业人员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大多数外贸企业不愿意接收实践经历为零的实习生。于是,部分学生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与国际贸易专业不相干的单位进行实习,也有部分学生干脆放弃实习,出现了一些盖假章的不良现象。
近年来,为解决学生进入外贸公司实习难的问题,很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是我国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创新型合作模式。理论上,它应该是最好的实习方式。一方面,学校可以实时充分地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并将其融人到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进而细化至每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使其得到真正的锻炼,并在其实习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企业可以将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如某类知识或能力的欠缺)反馈给学校,以促使学校在日后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 但目前校企合作在实际运行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已与十余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企业每年都会接纳一批学生进行实习。但由于学生实践能力弱,无法迅速胜任岗位,企业每次都需投入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对学生进行培训。而实习的时间一般仅有2~3个月,学生刚通过上岗培训获得了基本的实践能力就已实习结束,很难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发挥较大作用,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益低,久而久之,实习基地企业便失去了热情。因此,虽然出于社会责任心或私人感情因素接受了实习学生,却只给他们安排一些与专业无关的打杂或跑腿之类的工作,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到外贸工作中,使得顶岗实习沦为参观见习。
二、POCIB从业技能综合实训与传统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
POCIB (Practice for Operational Competence inInternational Business)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是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国际贸易杂志社和南京世格软件公司共同推出的互联网从业技能综合实训系统。重点针对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以及国际贸易行业新进人员,以提高学习者的外贸综合业务技能为目标,以仿真的在线国际贸易游戏为核心方式,为我国经贸人才培养引入创新、高效、务实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培训手段。与传统实习模式相比,POCIB从业实习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形式更加新颖
POCIB的形式更加新颖,且高仿真地营造了一个极接近实际外贸业务的场景。在POCIB中,每位学员都将经营一家独立的外贸进出口公司,这些公司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学员的任务是通过相互间的进出口贸易,给自己的公司创造利润。
首先,这是一种代人感极强的游戏式体验。PO-CIB最大的亮点便是模拟出了一个与真人交锋的商业市场,成百上千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或企业的学员同时参与,从前的纸上谈兵即将变成运筹帷幄,这使得参赛学生在赛前就已对初进商海浮沉跃跃欲试。其次,由于POCIB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开放式实训项目,所以,学员们在比赛过程中所接触的汇率、进出口税率、退税率、产品成本等业务信息都来自官方机构并实时更新,采用现实国际贸易公司的预算系统,内置商务逻辑可以处理48种不同的流程组合,在业务流程中模拟体现各环节时效因素,这为比赛营造了更为逼真的环境。另外,在POCIB中,学员们需要在规定的24天内完成24笔业务(第一届的赛制是30天内完成30笔业务,自第二届开始缩短赛程),时间紧迫,工作量大,这也真实地反映出外贸行业高强度的特点。
(二)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在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中,学生通常只能实际接触到外贸运作流程中的一两个环节。通过参观见习虽能够了解多个环节或全部流程,却仅限于认知,无实际操作机会。
而POCIB则涵盖了外贸的全部流程,从注册公司开始,到自主选择产品开拓市场,接着通过企业黄页、广告和信息等方式寻找贸易伙伴,再到磋商谈判、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等,学员们将全面体验外贸企业的运作流程,运用各项外贸知识进行仿真的进出口贸易,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POCIB囊括了银行、海关、外管局、商检、税务、货运公司、保险公司等14个相关机构,学员需要与每个机构建立联系办理相关业务,这些过程中的贸易成交方式、结算方式、运输方式和路线以及险种等都由学员自主选择,期间可能还会遭遇破产、产品运输过程中遇险等突发状况,对学员的应变能力和风险防御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南京审计大学的参赛学生张某表示,他曾在交易中遇到对方违约的状况,气愤之余选择耐心冷静地跟对方沟通,虽最终未能挽回损失,但这次经历让他吸取了教训,认识到选择贸易伙伴之前进行风险考量的必要性。
(三)师生互动效果更显著
传统的实习甚少有教师介入,实习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到教师那里,而且学生的实习通常安排在大学后段时期,实习结束后教师没有机会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总结并指导其改进。而且实习单位与教师通常无直接的沟通渠道,实习单位无法将实习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知识能力薄弱环节反映给校方,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校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与社会需求脱节。
POCIB比赛要求学员组队参赛,每个团队由1~2名教师和20名学员共同组成,教师在比赛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方面,教师在过程中的陪伴和适当的指导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巩固,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比赛热情和成绩。学生初次接触信息量如此巨大的比赛时,会因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经验而产生畏难情绪,亟需指导教师的耐心引导。比赛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或遭遇突发状况引起情绪波动,指导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并对其进行心理调适。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赛的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在知识或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赛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在日后的教学方案设计中加以重视,做好改进措施。
(四)评价机制更加合理
在POCIB比赛中,学员的初始分为零,系统每天都会根据学员在贸易各个环节的操作表现给予相应加分,这样学员就能够看到自己每天的进步。南京审计大学的参赛学生表示,每天凌晨守在电脑前等待系统更新分数和排名是最紧张和兴奋的时刻,看到排名下降便更能激发斗志,总结原因,做好奋起直追的准备。相较于传统实习由实习单位于实习结束后给予书面意见的评价形式,POCIB的过程跟踪式评分机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实时激励学生。
此外,赛程结束后系统在给出总成绩的同时还会为每位学员提供一份实训总结和成绩分析图,具体从学习能力、业务能力、单证能力三个方面解析其得分情况,更加有利于学员了解自身的不足和优势。
(五)成效更易被认同
POCIB大赛结束后,成绩达标者将有资格获得中国国际贸易学会颁发的“POCIB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合格证书”,证书中还会分别列出学员的跟单能力、业务能力、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四方面的成绩。由于该比赛考核严格,颁证部门规格较高,所以,此项证书的含金量也比较高,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相比于在五花八门的企业走过场式的实习,参加POCIB比赛的经历也赋予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更多的自信。南京审计大学学生李某赛后参加用人单位面试,被问及是否有外贸实践经历时,很有底气地道出自己参加了POCIB大赛并获得团队二等奖、个人三等奖的经历,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三、基于POCIB的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网络化的创新实践
(一)POCIB互动网络平台的推出
POCIB互动网络平台是2013年世格软件公司联合南京审计大学及外贸企业共同研发的POCIB系统的开放模块,是POCIB比赛的延伸,其内容与POCIB比赛大致相同,但无时间约束,即学员可通过账号在任意时段登录系统进行外贸业务流程操作练习。教师可将其作为专业课教学的辅助工具,也可作为专业模拟实习的课程软件。目前该平台正在南京审计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中试运行,并根据试运行隋况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网络化的优势
首先,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网络化可以有效解决外贸专业实习难的问题。利用POCIB互动网络平台进行国际贸易专业实习,打破了学生去外贸企业实地实习的传统观念,通过开放式网络外贸业务平台,使学生和教师在校内就能实现业务操作和顶岗实习,从根本上解决了外贸实习长期存在的外贸企业岗位少、外贸专业学生实习难的问题。
其次,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网络化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校企共赢的工学结合方式。传统的校企合作实习模式因利益所得不清晰而使企业缺乏积极性,进而导致双方合作的形式化,学生的实习流于表面,成效甚微。POCIB互动网络平台旨在将实训拓展到实体外贸企业,将传统的实习基地网络化,学生通过整合外贸资源,为现实企业做市场宣传和推广,从而实现学校、外贸企业和软件开发企业的三方共赢,形成校企长效合作的保障。
一、消化型案例教学模式
消化型案例教学模式是专业教师根据工商管理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事先准备好案例和案例分析讨论题目,于课前将其布置给学生,并对学生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的背景、内容以及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资料搜寻和了解分析,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形成小组初步结论及个人的不同观点。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由各小组选派代表以预定形式发言,陈述本组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小组代表陈述结束后,其他组成员可进行提问及给予意见补充。当各小组观点陈述结束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各发言小组认真记录其他组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意见,课后补充并修正初步结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提交,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审查并打分。
消化型案例教学模式主要作用是强化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消化吸收。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易于案例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学生收集资料目标相对明确S。但是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是主动参与案例的选择、讨论及汇报,而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另外,尽管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时间,教师通常也会指定参考书目及教材供学生参考,但是学生可能会过分依赖准备时间和教师的帮助,也难以培养学生对偶发性事件的处理能力。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缺少工商企业管理实践的经验,掌握的专业理论不多,因此,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等基础专业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活动。
二、综合知识型案例教学模式
综合知识型案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多门课的知识点自行选择案例进行分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寻相关案例并围绕知识点对案例进行细致分析讨论,对与此知识点相关的边缘知识点也可作深入了解,记录讨论得出的结论,并在指定教学时间内以规定或自选形式汇报分析结果。其他组成员要对汇报组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教师做总结性发言并提出改进意见。汇报组应认真记录其他组以及教师提出的意见,课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提交。
综合知识型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融合,提高他们综合管理能力。
三、学习型案例教学模式
学习型案例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授或预讲某种理论或知识点时,将事先备好的案例及其背景简要介绍给学生,学生可临时分组进行限时分析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点评,从中渗透知识点所包含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围绕知识点展开讨论,并在总结中,阐述学习型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归纳式的案例教学63,其作用是通过案例教学活动归纳新知识点,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第一主角的角色,从案情的介绍、问题的提出、分析的展开、结论的得出、涉及理论知识的深浅以及时间的把握等方面,均受控于教师,因此,比较容易把握讨论方向和教学时间。
但是在整个案例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容易造成学生对理论记忆不深刻等弊病7;另外,在案例教学的整体过程中,教师从准备案例到分析案例,再到解答学生疑问,不仅需要对案例及其背景资料有全面透彻的了解,还要对案例所反映知识点进行详尽的解读和剖析,导致教师的工作量过大。对于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本科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提高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往往对工商管理的一些实践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有时对意见的陈述滔滔不绝甚至是漫无边际的,因此这种案例教学模式比较适合类似财务管理、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专业课程教学使用。
四、表演型案例教学模式
表演型案例教学模式是教师在布置案例或学生自行选择案例后,学生即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案例的背景和内容,结合知识点内容,对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讨论,最终将案例所体现内容和分析结论通过角色分配编排、以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融入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尽情发挥。教师在观看并记录各小组的表演情况后给予点评。表演小组需要详细记录教师及其他小组给予的意见,课后将表演过程及分析结论撰写为案例报告并提交。
表演型案例教学模式形式上新颖活泼,其作用是容易获得比较直观的教学效果。但在编排和表演的过程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学生可能会因过分注重表演而忽略了对案例本身含义的诠释和分析,加上表演过程难免受表演者演技和对知识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会产生娱乐大于教学的效果。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以及市场营销等其他感官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而言,比较适合采用表演型案例教学模式。
五、实践型案例教学模式
实践型案例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特别是在讲解难点和实践性强的重点问题时,要求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这种案例教学模式通常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到适当单位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调研情况特别是与所学理论相关的工作和流程情况详细记录在实习日记上。教师则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和实习进度,指导实习过程中出现在问题。待实习结束后,学生按照要求结合实习日记和自己的心得体会,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提交。
五、网络型案例教学模式
网络型案例教学模式是学生与教师以网络为平台就某一案例展开深入讨论、分析,并就某一问题交换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在案例进行过程中,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并实现群体共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负责组织讨论,引导讨论方向,并提出疑问和指出不足。
关键词:网络平台; 顶岗实习;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31-03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计划中占据了40%。
笔者通过调查所在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比如: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学”得到了强化,“教”方面很薄弱;有些学生在小公司实习,人员流动比较大,自己没有师傅带,还没有等上半年,自己居然成为了“元老”级的员工,更谈不上被引导,职业技能上升空间变得很小。所以顶岗实习阶段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成为学生实习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方面
高职学生的思想独特,有自己的见解,刚到岗位上容易出现浮躁情绪,受社会经济影响,生存竞争压力很大,在高压状态下容易出现频繁换岗现象。虽然学生在校内接受培训的技能是具有针对性的,但是到企业以后,面对具体的岗位,内容虽相似但也会有所不同,实际工作要更加复杂,时效性要求更强,工作量要比校内实训大,复杂的人事关系等都将是他们所要面对的问题。90后的年轻人,突然由一个单纯的“学生娃”变身为“职业人”,较大的反差使得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导致离岗。另外一些学生则因为对岗位期望值比较高,一千多元的实习工资,离自己“挣大钱”的梦想太遥远而离岗。还有一部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有被发掘,想去找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因此一直在寻找好单位、好公司,临近毕业也只是一个“短工”。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顶岗实习是一门必修的课程,需要被考核,最终导致顶岗实习失去其意义。
2.企业方面
企业是学生在大三一年中主要的学习基地,企业不仅是生产单位,同时也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顶岗实习的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校企合作企业,他们平时与学校保持着联系,承担着部分实训教学任务。如果只让学生进入校企合作企业,企业不能提供有些职业技能,或者学生人数过多,超出了企业的承担范围,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另一类是纯生产企业,他们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他们的产品需要有保障,只能接受少数顶岗实习的学生,对实习学生的需求不多;即使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也有可能被当成真正的员工,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几乎被忽略;有些企业把实习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只安排些跑腿、打杂的工作,更谈不上对学生实习进行教学管理。
3.学校方面
一些高职院校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把顶岗实习学生流放到企业,疏于管理,让学生自由工作,具体工作的内容是什么,是否与专业对口,或者学生在企业的表现怎么样,学校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有的学生甚至到毕业也没有感受到学校的关心。而也有一些高职学校专门成立了指导小组,每周打电话访问,让学生填写实习报告,定期去看望学生,了解实习情况,但最终效果却不显著。究其原因发现,教师对企业、学生的深入了解程度不够,自身又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无力指导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
4.技能方面
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虽然应聘的是网络管理工作,但是因为公司需求,他们到岗位上做起了网站美工,干一些处理图片和flas等工作;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学生虽然应聘的是后期制作,但同时还需要熟悉代码,更新公司网站。同学们是按照自己的特长选择顶岗实习岗位,但实际岗位需要综合型的人才,这就导致职业技能与顶岗实习岗位需求产生了差距。
二、基于网络的顶岗实习信息平台建设
顶岗实习是校内实训教学的延伸,重点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一门以岗位实践为主题内容的实习教学。顶岗实习应该作为一门综合课程来实施,在实践中给予量化,落实到每一个技能模块,严格执行考核制度。顶岗实习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把大一、大二学习的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的任务、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学生的特长、特点出发,拟定有针对性、模块化的实习课程。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想要取得有效性,应该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深入沟通和合作,及时更新课程信息,建设方便、快捷、高效的电子实习课程资源。
1.顶岗实习课程内容
顶岗实习的课程内容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实习岗位上遇见的困难和问题。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应结合IT行业发展,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内容的制定上,请计算机行业一线的工作人员或者近期毕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到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中。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清楚行业需要具备哪些职业技能的人才,而毕业生总结上一年顶岗实习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能给出最切合实际的知识需求。
课程内容应涵盖计算机类专业的就业领域:(1)高级办公自动化;(2)数据库应用与管理;(3)程序员;(4)图形图像处理类,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广告设计,淘宝设计等;(5)网络管理;(6)电脑组装与维护;(7)计算机辅助设计;(8)游戏开发设计;(9)IT产品销售;(10)软件测试;(11)多媒体设计类,二维动画、三维建模、三维效果图、影视后期等。
2.编写电子实习教程
如何让企业和毕业生真正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呢?除了传统的交流会、研讨会等,我们还可以引进网络的有利因素,把顶岗实习课程放在基于网络的顶岗实习信息平台上,进行远程教育。一些高职院校通过E-mail、qq、qq群、微博、微信等进行教学指导,学术交流等活动,但不能形成电子实习教材。而在顶岗实习平台上企业专家、毕业生、教师、实习生均可以上传资源,教学过程中大家在平台上解答问题的帖子、讨论区的记录也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电子版的实习教程建设者众多,信息量会越来越大,形成顶岗实习课程“大数据”。通过网络平台,电子实习教程里不仅仅包括学生大一、大二学习过的知识和以上所描述的计算机类专业就业领域的知识,还包含了最新的IT技术、其他专业相关人员所上传的人际沟通、心理学、职场励志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下班后在电脑上,或者随时随地在手机上登录并观看教程,在这个顶岗实习平台的开放大学里进行远程学习。
3.远程教育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远程教育已经进入网络与移动学习的时代。远程教育的优点之一是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网络远程教育给顶岗实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随时登录平台学习或者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生实习的岗位有很多类,行政、设计、开发、销售、管理等,需要的知识也是多方面的。顶岗实习平台上不仅仅包含了计算机行业的知识,学校其他专业的远程教育资源也在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顶岗实习中岗位的需求进行学习,如此丰富的远程教学资源,总有一个会适合学生的需求。
4.顶岗实习教学组织管理
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需要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来保证顶岗实习规范、科学、合理、有制度地进行。这套办法必须落实到具体地方、具体人员、具体的奖励和惩罚,才能有效地为顶岗实习服务。(1)制度完善,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协议责任制度,实习安全管理等;(2)责任落实,专业教师、企业责任人的奖惩制度,课程资源建设量化管理等;(3)岗位监控,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学生实习规范等。
学校应该有专项的实习经费用于顶岗实习平台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支付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酬劳,以及专业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对学生的检查和指导所产生的费用等。
5.考核与评价
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考核和评价体系是实习指导规范管理和实习质量的保障。考核标准能衡量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是否达到了目标技能,校企合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在企业工作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取得的成果,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应用情况,实际操作是否熟练,岗位技能提高程度,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方面。考核学生完成实习指导表、鉴定表、实习记录和实结等一系列材料的情况。在学校顶岗实习文件规定的评价基础上,对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指导态度、顶岗实习检查力度、学校的管理等各个方面作出评价。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计算机行业有各个领域举行的大赛,学生在实习的过程是否参赛获奖,也是评价的重点之一。
有了考核和评价,顶岗实习信息反馈是关键。在平台上延续评教系统,开放顶岗实习信息反馈端口,学生随时可以登录平台反馈企业对其的指导和管理,反馈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对他们实习过程的检查、关心和指导情况等。根据这些反馈的信息,学校、企业和教师就能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真实情况,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及时调整一些教学指导工作,提高顶岗实习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的更新和职业技能技术的升级非常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随时保持着“一桶水”。特别在高职院校,注重工学结合和实践性教育,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提倡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让“产学研一体化”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
1.团队的组建
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顶岗实习的地方,不仅有校企合作企业还有自主寻找的企业。人员和实习地点相对分散,增加了管理和教学的难度,更需要有一只高效的顶岗实习指导团队。学校应建立健全顶岗实习指导机构,统筹安排,合理分配。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以及把学生正在实习的企业统筹规划,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合作力度和管理效率。
专职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修顶岗实习课程,辅助完成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实习进度安排,督促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平台上的实习周记、实习报告,鼓励学生参与论坛讨论,多将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上传平台,并解答学生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定期到企业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与学生实习中的直接负责人沟通。
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教师一起完成实习指导、实习鉴定、考勤考核、业务能力的提高等工作。而在学生自主寻找的企业中不能过多要求企业负责人做哪些工作,不做哪些工作,但企业也希望聘用一名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可以和他们多沟通,提出学校对实习生的要求,争取把他们发展成为校企合作的对象,向其源源不断地输送顶岗实习学生。辅导员通过E-mail、qq、qq群、微博、微信、电话等各种手段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感情和生活,指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遵守工作制度和规范。
2.教师技能培养
加强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训,让专职教师定期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更新和加强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应用水平。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相关的技能大赛,以赛促学。鼓励教师获取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专业能力资格证书,不断地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科研活动,与企业专家、骨干教师沟通、交流,不断地反省和总结,提高科研能力。及时了解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改革动态,学习计算机类优秀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和专业素养。
3.企业资源建设
现在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大多来源于培训机构,在未来,高职院校将是主要的供给方,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现这项计划的重要途径。建立师资队伍的目的是在高效完成校内生产性实训任务的同时更好地承担起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指导和管理工作。良好的企业资源建设是做好顶岗实习的前提条件,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两者之间紧密联系,校企资源共建共享。计算机类相关专业需求的岗位较多,实习相对分散,不能像机械、旅游、电子行业能集中实习,需要企业合作形式多样化,需要更多的企业资源。
四、小结
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比较动态化,会根据学生实习岗位、企业文化、学生自身特点等发生变化,在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如何进行适度调整,使顶岗实习变得更加高效,是高职教育一直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畅.高职计算机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策略的探究[J].成人教育,2012,32(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