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刀马旦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胆道手术患者,ASAⅡⅢ级,男8例,女12例,年龄70~89岁,平均(801±26)岁,平均体重(605±105)kg。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20例均于术前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有典型临床表现者10例、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异常者15例、心动超声阳性者18例、合并高血压者16例、糖尿病者8例、高脂血症者6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11例、抗高血压药者16例、钙通道阻滞剂者4例、洋地黄类药者5例。
12 麻醉方法20例均选用全麻。术前常规肌肉注射地西泮和盐酸戊乙奎醚。对高血压及心率>100 bpm者麻醉前静脉缓慢注射艾司洛尔04~06 mg/kg,待心率降至100 bpm以下或下降幅度达20%以上时开始麻醉。静脉滴注咪唑安定001~005 mg/kg、芬太尼2~4μg/kg、乙咪脂02~03 mg/kg琥珀胆碱15~20 mg/kg维库溴胺007~015 mg/kg麻醉诱导;吸入1%~2%安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按需静脉分次静脉推注维库溴胺,异丙酚、瑞芬太尼微量泵持续泵入。术毕静脉滴注新斯的明拮抗肌松作用,待分钟通气量达对照值80%以上、呼吸频率>10 bm、患者意识、吞咽反射均恢复、SpO2>95%时拔出气管导管。术中全程监测BP、HR、SpO2、PET、CO2、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气道压力。
2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历时35~150 min。有3例患者入手术室时表现为休克,BP降至90/50 mm Hg以下,HR〉180 bpm,经盐酸曾罗帕酮140 mg、阿拉明20 mg、多巴胺20 mg加入5%葡萄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控制输液速度,同时输注晶体和胶体液待BP升至100/60 mm Hg以上、HR降至100 bpm以下时开始麻醉诱导,HR无显著变化。有3例患者分别与术后第5、9、14天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本组20例在麻醉诱导过程中B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收缩压下降(SBP)为主,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40%以上者有5例。手术中有4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达60 mm Hg以上,HR降至50 bpm以下,心电图示急性心肌缺血性变化,主要发生在暴露探查胆总管时。经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麻黄碱10~20 mg,环磷酰苷40 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静点,BP、HR恢复正常,心肌缺血性变化好转。手术中多数患者SpO2保持在97%~100%,PET CO2 在30~40 mm Hg。术后患者均恢复自主呼吸、呼之能应,拔管后返回病房。
3 讨论
信用卡能修改账单地址到国外,持卡人可以自行通过发卡银行网银或手机APP修改,也可以拨打发卡行客服电话申请修改,最好能说明修改原因,且今后信用卡能有境外消费记录。
另外,目前各发卡行鲜少寄送信用卡纸质账单,账单地址一般用于信用卡换补卡邮寄或信用卡商城订单地址。
(来源:文章屋网 )
姑告诉您哦,这学期我又得了“三好学生”了。您一定很意外吧!——我这个母老虎也能得“三好”?呵呵,姑姑您错了,我在学校可是…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
给小姑的一封信1亲爱的姑姑:
您近来身体怎么样?心情愉快吗?您的工作怎么样?
快到寒假了,天气也越来越冷了,给姑姑的一封信。我打算在放假后,先把暑假 作业做完,然后再补一补英语,因为我英语很差,然后,每天再练一下电脑打字和跳绳,晚上的时候看会儿电视,偶尔和爸 爸、妈妈出去逛街,上奶奶家住上一阵子,也就快开学了,然 后整理一下学习用具,准备上学。
现在我们学习很紧张,一不小心,就会被落下,所以我必须认 真学习把知识都记牢,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过年时才能高兴起来,给姑姑的一封信。语文老师常说:“高高兴兴也是学,用鞭子赶上你 也是学,还不如高高兴兴的学呢!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因为我也试过,结果和这句话正好一样。
前几个礼拜,我听到有人骑不成马骑猪,有的还被马踢了一 脚,这些都是发生在他们童年的事情,现在他们回想起来还觉 得好笑呢!
过年的时候,您一定要回来哟!我会在奶奶家等你。
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万事如意,在工作上取得辉煌成 就!
此致
您的侄 子
给小姑的一封信2远方的姑姑:
您好!
好久不见,您在广东过得快乐吗?姑丈、表哥表嫂他们还好吧?听说表侄女出生后,您前段时间因为劳累过度有些腰疼,不知现在您的身体还好吗?我希望您以后不要太操劳了,要多休息,注意睡眠,不要干重活,身体最重要呢!自从您和姑丈跟表哥到广东生活后,我们一家都非常挂念你们,我的表侄女长大了吗?7月1日就是她1岁的生日了,此刻我衷心祝福她能快快长大、健康快乐。另外,我和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在这里过得挺好的,请您不必太牵挂。
姑姑,你知道吗?现在,我已经进入毕业倒计时了,今年的7月,我就要在母校毕业,9月我就要跨入中学的门槛,成为一个中学生。毕业在即,如今我终于体会到了毕业班的辛苦,最近我们的学习非常紧张,这个学期,我们已经进行了2次模拟考。而且,还没待我们喘口气,毕业会考又迫在眉睫了。现在一天共有8节课,每天放完学后要多上一节。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记得您曾经教育过我“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自己的付出,又怎么会有收获呢?我明白现在是要争分夺秒地学习,整装待发,靠自己的实力,打好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仗,为下个学期中学的学习做准备。但是,一想到马上就要离开已学习了六年的母校,离开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同学们,我心中十分不舍,也非常留恋母校的老师和同学。前几天我们照了毕业照与和老师同学的生活照,得到相片后我再给寄给你们看。
亲爱的姑姑,分隔了那么久不见面,我心里一直都很渴望去你们那里玩、看望可爱的表侄女。正好,7月份就要放暑假了,我希望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你们那里住几天,帮你们分担一些生活家务。
好了,这次就写到这里,希望您看过这封信后尽快回信,最后,祝愿您和姑丈、表哥表嫂合家幸福,祝表侄女快快长大!
祝您
笑口常开
您的侄女:李宛桐
给小姑的一封信3亲爱的小姑:
您好!
您近来好吗?您什么时候才会回来?我们一家人都很想您。
我们一家人在等您的到来。奶奶为了等您,70岁生日都没做。我们她为什么不做生日,她说要等您回来才做。小姑,您能不能早点回来?我们为了您的到来日夜盼望,我还想看看川川长多大了呢!希望您不要让我们失望
祝您
身体健康!
吴泽天
给小姑的一封信4亲爱小姑:
展信好!
我很想问你,最近好吗?可我知道,最近的你,不太好。能让你烦恼的事情太多了,奶奶生病,妹妹不听话,工作不顺心,还有离婚,房子等一系列的问题……
清明节那天,我们一起开车带着奶奶和妹妹出去踏青,在你带妹妹下车去湖边玩的时候,坐在车里一直很开心的奶奶突然叹了一口气说:“你姑姑她什么都好,不就家不好嘛。”我不知道怎么和奶奶说。
奶奶说我一出生就很像你,越长大越像,远看走路的姿势都是一个样;她还说在我出生的时候20岁的你多么开心,一个人办完了所有手续把我抱到了车站。但我从小对你是又爱又怕的,爱是我喜欢你,你那么年轻漂亮,还会带我出去玩,什么都懂,像无所不能的女战神。怕是因为你不像爷爷奶奶那样没有原则地溺爱我,在你这里哭闹撒泼都是没用的。
记得第一次和你吵架是在六年级的暑假,那时候的我无法无天,像个小霸王,下不让着弟弟妹妹们,上也不让着你,你每天都要看的新闻联播正好和我爱看的电视剧撞上了,于是你一个暑假都没怎么看新闻联播。还有一次,不记得是为了什么吵架了,我一个人要坐公交车回家,你跟着我走半路,。现在想起,那时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我越长大,越感到愧疚,我们家的人都比较内敛,不善于表达感情,我想要道歉,又开不了口,但我知道,我们是一家人,时光会给我机会的。
你的以前的网名是刀马旦,和你的气质很符合,就像那首歌唱的那样“耍花枪 比谁都漂亮 接着唱一段虞姬和霸王”是啊,刀马旦又漂亮又厉害,可华丽的妆容下,也有一颗女儿心,也会有累的时候,会脆弱,会后悔,可是要强的你把这些都藏了起来,不愿我们为你担心。你工作压力那么大,每天都在外地出差,照顾不了妹妹,你成宿成宿地失眠,瘦到九十多斤,这样的你。更让我们心疼,让奶奶着急啊。可能我不止是长得像你,性格也像,我知道,我们都是打破牙齿和血吞的性格,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选择错了,不想让被别人看见失败,被嘲笑讥讽,更不愿让最爱的家人担心,可是,你也要知道,我们永远是站在你这边的,无论什么时候。
你是爷爷奶奶最孝顺的女儿,在买了车以后经常带着他们出去玩,在去九华山时,你终于和奶奶说了你的想法,你想离婚,但是怕奶奶怪你。可是谁会怪你呢,你有权利选择自己未来的生活,只要你过得开心,我们都是会支持你的。决定离婚之后的你像卸下了一块大石头,气色好了很多,也更爱笑了。我们在清明节去爬白马山,我和妹妹摘了桃花,别在头发上,你偷偷拍我的照片,笑我像杨二车那姆,我们追着在你的头发上也别了几朵,你笑得那么开心。回到车里,我想对奶奶说,你不是什么家不好,现在的你,更幸福。
亲爱的小姑,你知道吗?《刀马旦》里还有这样一段歌词:
一个人在北大荒一碗热汤啊温暖了我一个晚上,
一匹苍狼一身风霜走过丝路回家乡。
即使是刀马旦,披了一身风霜,也是想回家的,家里有爱你的父母,你的哥哥姐姐,你的孩子们,我们永远爱你。
此致
敬礼!
爱你的侄女:黄佳乐
给小姑的一封信5亲爱的小姑姑:
您好!
我并不知道祖国这个词,我也没有在意,不过有一见事让我对祖国这个,有了深刻的认识.
那一次,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我参加了跳绳,轮到我们组跳了.随着裁判的哨声,我们开始跳了.我本以为这次非常简单100多下就能拿名次,上次我跳了150都能拿第6名,没想到这次一个名次的没拿到,我非常失望,心情跌到了谷底.
“五洲大合唱”的唯美歌声开启了本届旅游节的开幕式。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用各自的母语一起欢唱《生日歌》,为祖国66岁华诞送上祝福。此次北京国际旅游节专属logo是由设计师精心打造的,京剧“刀马旦”盔头的设计原型,京味儿十足,在明媚的蓝天下更显得明艳俏皮,充分展现了国粹经典的魅力。
来自北京青年合唱团的演员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也为祖国献上一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祖国》,66只白鸽伴随着《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的旋律展翅高飞,翱翔天际。美国印第安土著舞团、意大利民间舞团、印度舞团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18支中外表演团队带来了充满浓郁国际风情的歌舞表演。演员们身着特色的民族服饰,热情奔放地演绎了各自国家的传统艺术。一曲《北京欢迎你》结束了此次开幕式。
作为一项日益成熟的国际性旅游品牌活动,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现场,还推出了京郊旅游线路宣传和展示活动,广大游客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旅游委官方平台,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据悉,本届旅游节为期5天,围绕“缤纷北京,花漾之旅”的主题,分别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丰台园博园、大兴南海子公园举办。
活动期间,除了来自西班牙、斯洛伐克等多国演员带来的国际风情表演,每一天的特色主题活动也各具特色。分会场首日,以“北京动起来”为主题,游客不仅伴随着强劲的Hip-Hop音乐,欣赏到了花式篮球表演,还了解到了将北京风景名胜、郊野氧吧通通囊括在内的数十条“健康旅游路线”,领略美景的同时,还享受到挥汗如雨的快乐。而后的“我和北京有个约会”主题活动,更添些许温馨。17种不同款式的北京风景主题明信片供游客选择,写好充满心愿与祝福的明信片,通过广场中央的巨大邮筒,飞往各自的目的地。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在众多京剧流派中,“南欧”和“北梅”是两支最重要的流派。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梅兰芳从9岁学戏演出到22岁前后,是广泛学习、继承传统的时期。其间他专工旦角青衣,宗时小福一派;又旁学各家之长,跟伯父学习《武家坡》《玉堂春》《大登殿》;向陈德霖学习《游园惊梦》《思凡》《断桥》;跟王瑶卿学《虹霓关》,跟路三宝学《醉酒》,向李寿山学习《风筝误》等等。同时还兼习刀马旦、武旦、花旦,甚至还反串过生角的杨再兴、周瑜。由于出身于梨园世家又勤学苦练,才华早露,梅兰芳早年与前辈大师配过戏。广泛师承、潜心苦练,使他在技艺层面上娴熟掌握了京剧表演艺术,并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
梅兰芳创立的“梅派”艺术,如今已被公认为代表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当今世界三大重要表演体系之一。梅派艺术的风格及特点,主要表现是革新精神。他在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和剧目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创造和发展,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将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成为旦行中影响极其深远的流派。梅兰芳的演唱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原则,具有端庄娴雅的古典美,平和中正,恰到好处,处处出自天然,全无人为斧凿痕迹,在表面规矩平淡之中显现出深沉含蓄的内在魅力。
戏剧大家欧阳予倩在《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中赞誉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欧阳予倩说:“梅先生继承了京戏悠久的优良的传统,在旦角的表演艺术方面,说他已经吸取了过去许多名旦角演戏的精华而集其大成,这是丝毫也不夸张的。他对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能够完全掌握之后,便从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多的发展。”
欧阳予倩(1889―1961),原名欧阳立袁,号南杰,艺名莲笙、兰客,笔名春柳、桃花不疑庵主,湖南浏阳人。1902年他东渡日本,先后在成城中学以及明治大学、早稻田大学文科学习。大约在1912年间来到上海。起初他在上海恢复留日时期的“春柳社”,致力新剧。与李息霜、曾孝谷、陆镜若等在东京演出话剧《黑奴吁天录》,他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后来他对京剧产生了兴趣,创办“春雪社”,学习京剧青衣、花旦、刀马旦戏,学习昆曲戏。1915年欧阳予倩成为京剧职业演员,使当时的京剧观众耳目为之一新,尤以《黛玉葬花》一剧最负盛名,当时报上赞扬他:“嗓音极佳,即刚且隽,虽扮相平平不及梅,好在欧戏注重做工表情,不以色媚人。”梅兰芳演唱此戏,则远在欧阳予倩之后。他与成为当时戏曲改革的倡导者,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他的表演在继承京剧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能够兼收南北各派之长,大胆进行演出形式的革新,在戏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与梅兰芳齐名,并称为“南欧北梅”。
张謇是光绪二十年“恩科”状元,是近代爱国的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20世纪初,张謇先生怀抱“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救国热忱,在家乡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张謇先生对戏剧事业也给予热情倡导和大力支持。他认为“实业可振兴经济,教育能启发民智,而戏曲不仅繁荣实业,抑且补助教育之不足”;“教育以通俗为最普及,通俗教育以戏剧为易观感”;“戏剧本身固然要注重社会教育,然而要提倡美的艺术尤为最高最后的目的”。先生说:“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戏剧文化一直站在中国人文先驱的位置上,而张謇先生的戏剧人文精神当时就影响及于全国而一直传续到今。
1918年,欧阳予倩在上海日本人办的《讼报》上发表了《予之戏剧改良观》一文,他主张开办戏校,招募青少年,除教授技艺外,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戏剧常识的演员,并主张建立编导制度,研究舞台艺术,对京剧进行改革。他的这些主张获得当时在南通搞改良主义的张謇先生的赏识,礼聘欧阳先生到南通参加他创办的“伶工学社”。
伶工学社是我国最早的正规戏剧学校,1919年9月中旬成立,由张謇之子张孝若任社长。伶工学社初创时,只侧重昆曲,邀清末南方昆曲名旦施桂林任教。欧阳予倩到校后,该校改以教授京剧为主,进行改组。张謇挂了个校长名义,由欧阳予倩任副校长,负责实际工作,兼教青衣和新剧,吴我尊担任教务主任,戚艳冰担任训育主任,赵玉珊讲中外戏剧史,可谓行当齐全,人才济济。欧阳予倩先生在南通主持校务三年,这是他对京剧改革的初步实践,但在当时的社会,他的主张必然遇到曲折和障碍。由于他的理想不能实现,1923年他把校务交给了吴我尊,毅然离开南通,重返舞台。当时“南欧北梅”互相媲美,各地闻讯纷纷来邀。
1919年,欧阳予倩先生提议,伶工学社要建一个演出实习场地。于是,张謇先生在南通城西南、桃坞路西端建造了“更俗剧场”。更俗剧场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孙支厦仿上海新舞台设计,外观呈马蹄形,由观众厅、舞台、四合院演员宿舍和梅欧阁等组成。所谓“更俗”,张謇意在移风易俗。张謇先生提出要演出“更除恶习旧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戏剧来影响观众,张謇先生认为:戏剧“不仅繁荣实业,抑且补助教育之不足”,所以他拟在南通也把戏剧事业开创起来。张謇先生雅好昆曲、京剧,然对旧戏曲之弊病亦深有体认。当时中国第一流的更俗剧场自然吸引了中国一流的艺术家。当时国内的名伶大腕儿你方唱罢我登台,纷纷献艺南通,如梅兰芳、余叔岩、王夙卿、程砚秋、谭富英、杨小楼等相继而来,特别是著名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三年中三次登台更俗剧场,更与欧阳予倩联袂演出,京剧界的“北梅南欧”齐汇南通,盛况空前,影响深远,成为这个城市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段传世佳话。
二十世纪初,张謇已是年过花甲,梅兰芳正年方弱冠,一位是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名人,一位是艺坛上崭露头角的年轻京剧艺术家。他们打破陈规陋习,不断研讨、探索戏曲艺术的发展。张謇不仅十分欣赏梅兰芳的艺术成就,还十分赞赏他的谦虚好学及创新精神,激励他成为一代高素质的艺术巨匠。因此,张謇与梅兰芳除有机会晤面畅谈外,大部分是通过书信和诗词来往,交流彼此的深切情意。
他们是民国三年(1914年)初识于北京。当时,张謇任北京政府的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梅兰芳在戏剧界声名鹊起,驰誉京沪。张謇是晚清时“恩科”状元,有着很深的文学造诣,对于戏剧也有独到的见解,而且爱惜人才,乐于奖掖后进。梅兰芳1913年、1914年两次赴上海演出后,决心改良旧剧,创演新剧,塑造新的舞台形象,张謇对他的谦诚及良好的艺术素质更加赞赏,遂加以扶持,并多次写诗,以示鼓励。1916年10月梅兰芳第三次赴沪演出,张謇闻讯,也来上海,命人持函约梅兰芳相见,梅兰芳复函应允拜会。会见当日张謇借友人住宅设宴款待,同赴宴会的还有王凤卿、姜妙香、姚玉芙等人。张謇称赞梅兰芳演艺的精进,同时对他的《黛玉葬花》剧中“看西厢”一段的一些细节提出质疑。由此看出张謇对梅兰芳在演艺方面的见解,是非常内行的。
更俗剧场的落成庆典是在1919年农历重阳节隆重举行的,张謇力邀梅兰芳来通献演他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的拿手杰作《贵妃醉酒》。当时,梅兰芳在汉口结束了演出后,张謇派大和轮专程接至南通。张謇在更俗剧场前迎接并召开欢迎会,当晚又在濠南别业住宅设宴接风。梅兰芳一行于到达南通次日起在更俗剧场与南方京剧旦角欧阳予倩同台献艺十一天。尽管时值严冬,但梅兰芳精湛的演技风靡了南通,以致场场爆满,加座票也一售而空。张謇对梅兰芳的演艺十分赞赏,每场必看。梅兰芳每唱一出,张謇就赋诗一首,一些戏剧爱好者也以隽词妙句称颂,梅兰芳十分感动。
两年后,1922年6月10日梅兰芳第三次到南通,当晚即演出一场,次日又连演两场,此行是为庆贺张謇七十大寿,张謇还陪梅兰芳参观了伶工学社的新校舍。那时,伶工学社这个科班的设置,是开风气之先,是当时中国戏剧界唯一的一个训练戏剧人才的学校。
张謇与梅兰芳最后一次晤面是1924年初,张謇因事去上海,怡逢梅兰芳在沪演出。张謇应邀连看三场,剧目依次是《红线盗盒》《霸王别姬》和《洛神》。张謇看后连连称赞梅兰芳的艺事精进及其塑造舞台形象的超凡能力,并对三剧中待完善之处,提出了商榷意见,尤其对《洛神》一剧,从排场、语言到道具等处均涉及,希望它成为神话歌舞的开创性作品。张謇回南通后,写下了《喜晤浣华旋别》诗一首赠给梅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