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语境的深入研究,人们不断地发现其对意义的制约作用及对其他学科的影响,并成为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翻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在古汉诗英译中,要做到原语言和目的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译者就需要对原语言中的词、句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也就不得不考虑到与原语言密切相关的语境。对于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本文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
二、 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1、 上下文语境与翻译
上下文语境是指语篇的结构衔接和逻辑连贯,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上下文是指以词为单位时其所处的句子,一个词语只有在语境中才能获得意义,脱离了语境它只是一个符号。广义的上下文是指在语篇中对其意义有所限制的前后句子、段落、章节等。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的有限性和大千世界的无限性就决定了多义词的产生,为了消除词语的歧义,译者必须在具体的语境中确定意义,因此,上下文语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古汉诗中“空”字的意义就有几种,在王维的《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此处的“空”有前面的“春山”一词限制,只能是空旷之意,许渊冲译为:Vague hills dissolve into night void。[3]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此处的“空”是指天空,经常与“碧”组合成“碧空”指蔚蓝色的天空,译为blue sky 正合文意。不同的语境中,多义词的意义完全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2、 情景语境与翻译
情景语境是指语篇叙述或描写所涉及的客观世界,即语篇与外部世界间的关系。[5]包括语篇涉及的场景、时间、地点、事件、参与者等。韩礼德把情景语境看作一个由三个变项组成的概念框架,包括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
以陆游的《示儿》为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写作的对象是其儿子,因此在翻译时就不需要用正式的语体或尊敬的语气,许渊冲的译文为:I know after death will nothing remain, but grieved not to see the land reunite. As Royal Forces win the Central Plain, forget me not by means of sacred rite! [6]这是陆游临终前对儿子们的嘱托,译文中适合用祈使句来体现长辈对晚辈叮嘱的目的。
3、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指的是在特定的时空中由特定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现状构成的文化场。[7]任何语篇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各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其价值观、习俗、传统、文学、宗教信仰等都存在很大差异。[8]在翻译时译者如果不对诗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查阅和了解,那么译文就可能会变得难以被理解,甚至产生错译。
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中所说的九月九日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但在英语国家中并无此节日,如果把题目中的九月九日直译为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会让没有共同文化背景的人很困惑,也不会理解文中的登高和遍插茱萸是何意,而且此诗中所说的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的九月九日,按阳历的日期则是每年都不相同,如不特别指明,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来说九月九日就是指的阳历,这种译法就会和原文意思产生较大冲突,偏离了原意。许渊冲译为:Thinking of My Brothers on Mountain-Climbing Day,[9]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做到对原文文化背景的了解,而且还要在译文中照顾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境确定意义也制约着翻译。在古诗词英译时,译者只有紧密结合语境,学会在语境中分析原文,才能避免误译、错译,进而达到翻译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索振羽. 语用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奈达论翻译. 谭载喜编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 [4] [6] [9] 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