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树的拼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字音频 录音棚 构建
录音棚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录音环境,其声学特性直接影响音乐录制、编辑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录音棚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录音棚的声学特性,进而建设出功能更加全面的专用录音场所。下面围绕录音棚的结构、声学环境设计以及数字音频设备的选择方面进行探讨,进而对其建设条件进行改善和优化,为数字音频录音棚功能价值的充分发挥奠定基础。
1 数字音频录音棚的结构设计
录音棚建设类型繁多,根据录音棚的功能和使用人的需求可分成多种。比如,根据声场的特性分成强吸声录音棚和混响录音棚等。若是按照功能分类,则可分成混合录音棚、音响录音棚、音乐录音室以及白录音棚等。
通常情况下,录音棚的结构分为音频采集室和编辑控制室。音频采集室即录音间,是音频素材收集的场所,依照不同功能能够对乐器演奏、歌曲演唱、台词朗读以及拟音声效创造等音频素材进行采集和收录。
在音频采集室建设过程中,应保证其密闭性,确保外界所有声音的隔绝,防止外界声音干扰和影响录音信号的收录。与此同时,在通常情况下,若想防止声音信号采集过程中信号对拾音器的影响和作用,就应该配置专用耳机,利用专用耳机取代监听音箱而成为监听源。
由于大多德家羯璞付夹枰放在其中,并且录音工作人员和音乐制作人需要在其中进行日常工作,所以在编辑控制室的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其功能,并依据其功能进行建设。编辑控制室即控制间,其主要功能为以下三种:其一,能够对音频采集室的工作情况实施监听、监视和监控。其二,能够对经过音频素材采集过程中的数字音频进行编制、压缩、保存等工作。现阶段,大多数录音工作人员和音乐制作人都需要数字音乐制作系统,因此在编辑控制室的构建过程中,施工人员会根据录音工作人员和音乐制作人的要求直接将数字音乐制作系统安装在其中,为其数字音乐制作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2 数字音频录音棚的声学环境设计
2.1 隔绝声音干扰的有效措施
无论是传统录音棚,还是数字音频录音棚,他们的声学环境都要求保持较高的安静度,在音频录制的过程中,环境越安静,音频录制的质量越佳。在建设理论上,要求数字音频录音棚内的干扰音最大限额为20分贝,但实际上,电脑主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已经远远大于20分贝。因此,在数字音频录音棚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即隔绝干扰音措施的采用。由上文可知,音频采集室应根据其密闭性的要求而进行建设,所以,音频采集室对隔音处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音频采集室对背景噪音控制工作提出的要求较为严格,因而,在音频采集室的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均采用悬浮结构,这种结构使音频采集室的原有房屋结构产生分离,悬浮结构可以利用在原有墙体表面建造龙骨架来建设,进而使音频采集室的原有墙体与悬浮墙体之间产生一定距离,构成一个空腔,然后将吸音棉等柔性吸音材料添加到空腔内,并使其充满整个空腔。通过这个部分来吸收干扰音,进而实现气体、固体噪音值的最小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悬浮结构设计、组建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原有建筑的整体承重要求,在满足原有建筑物承重标准的基础上,对悬浮结构进行设计和建设。
除此之外,为了创设更为安静的录音环境,应该在数字音频录音棚建设过程中增大悬浮结构的墙体厚度,进而获得更为优质的录音环境。例如,阿姆斯特丹大学为飞利浦总部建造了一个悬浮结构墙体厚度为2.4米的录音棚,可以称之为房间中的房间。
2.2 吸收杂音的有效措施
前些年,在录音棚的建设过程中,大多数建设人员将录音棚内部包裹的十分密实,以此来获取更为纯粹的中高频语音,但这种包裹密实的建设方式并不适用歌曲的演唱和乐曲的演奏,而是适用于配音工作或广播工作。在通常情况下,用于音乐录制的录音棚只需要在其内部墙体表面上选择性的铺设一些吸音棉即可,也可以在地板下方填充一些吸音材料,然后在地板上方铺设地毯等,在这种情况下,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或演奏者在乐器演奏过程中还可以听到少许自然反射的声音,拾音器能够将这些自然反射声音收集起来,进而提高室内的空间感。一般情况下,墙体表面的吸音棉等吸音材料能够吸收频率超过4千赫兹的声音。
2.3 消除中低频驻波的有效措施
驻波是一种合成波,是由两个振幅、波长以及周期都相同的正弦波相向而行,并进行互相干涉而形成的。驻波的持续产生容易导致共振现象的发生,进而对频率特性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在驻波的影响下,声波传播遭到干涉,使频率响应产生变化。隔音、吸音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消除中高频驻波的影响,针对中低频驻波而言,吸音措施的使用效果不太理想,可以通过扩散声波的形式来创建一个大曲面的圆弧,让声波沿着半圆弧的方向进行扩散,进而有效消除中低频驻波的干涉影响。
3 数字音频录音棚的专业设备选择
相较于传统录音棚建设,数字音频录音棚的优势主要由数字音频设备来体现。因此,在数字音频录音棚的建设过程中,数字音频设备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3.1 拾音器或话筒的选择
在声音录制、编辑、压缩、保存以及播放的过程中,拾音器作为将物理振动转化为电能的基础设备,在连接放大器后,经由扬声器的运转,完成声音的录制工作。在数字音频录音棚中最为常见的拾音器就是话筒,即麦克风。麦克风的学名是传声器,它能够把声音信号转化成电能信号,因此,它作为一种能量转换器主要分成电容麦克风和动圈麦克风。动圈麦克风相较于电容麦克风,其灵敏度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增益前置放大器来增强声音信号。而电容麦克风需要在24伏特到48伏特的直流电压下使用,其灵敏度较高。另外,麦克风放大器、数字调音台以及专业数字音频接口通常均需要在48伏特的直流电压下工作。
通常情况下,为了获取更多声音细节,数字音频录音棚均采用灵敏度较高的电容麦克风。根据拾音器的拾音指向性,电容麦克风可以分为心形、8字形、枪式、全向指向型以及超心型等,在声音录制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选取。比如,纽曼U87是三种指向性兼备的麦克风,在录音过程中,依照具体需要进行调节,它的频率响应范围为20赫兹到2万赫兹,囊括了人类所能听到的所有频率波段。纽曼U87的适用范围较大,可以在大多数声音录制工作中使用,能够符合多种声音录制的需求,纽曼U87凭借自身温和的音质与良好的平衡性成为了声音录制行业中十分受欢迎的拾音器。
3.2 选择连接拾音器的放大器
对于一些灵敏度较低或需求较多的话筒而言,对其进行放大器的连接可以增强声音输入的信号。在话筒放大器的选用过程中,第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话筒放大器功能的体现。增强话筒输入信号是话筒放大器最根本的功能,现阶段,许多话筒放大器还具有吉他信号输入功能、代替声音效果处理器的功能以及混音功能等。除此之外,选用话筒放大器时,还应该考虑话筒放大器的通道类型和价位。通常情况下,应该协调话筒放大器和配套音频接口的价格,尽量不要选择价格低于配套音频接口的话筒放大器,也不要选用价格高于配套音频接口二倍的话筒放大器,只有选择价格适中的话筒放大器,才能使数字音频录音棚的设备得到优化,进而充分发挥所有数字音频设备的优势和价值。例如,乔麦克TwinQ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双通道话筒放大器,它具有吉他信号输入功能和代替其他声音效果处理器的功能,并以其优势为众多录音棚所喜爱。
3.3 数字调音台和数字音频的连接端口
对于大多数小型数字音频录音棚来说,他们很少开展同时多轨声音录制工作,所以在数字调音台的使用方面较为忽视,而是直接将话筒放大器与数字音频接口相连。但是某些数字音频设备生产企业为了提高数字调音台和数字音频接口的配套使用便利性,将数字调音台和音频卡安装在一起,并对其进行整体性出售。例如,Digidesign 003 Factory是一款既能放大、混合、分配、修饰多路输入信号,又能将音频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进行相互转化的设备,它是数字调音台和音频卡完美结合的硬件设备。
3.4 监听音箱与功率放大器的安装
在数字音频录音棚的建设过程中,监听设备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平衡的还原高频段声音、中频段声音以及低频段声音,能够不加修饰的对声音进行回放,纯粹的还原音频信号。现阶段,由于有源监听音箱内部设置了功率放大器,因此大多数数字音频录音棚都选用有源监听音箱。在监听音箱选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编辑控制室的具体面积在近场监听、中场监听、远场监听以及5.1声道监听等音箱中进行选择。例如,丹拿品牌的监听音箱和真力品牌的监听音箱都是不错的选择。
3.5 监听耳机与耳机放大器的选用
监听耳机是录音棚监听设备中的一种,通常与耳机放大分配器结合使用。在数字音频录音棚中,监听耳机也能够不加修饰的对声音进行真实回放,在与耳机放大分配器共同结合应用时,能够在增强耳机输入信号的基础上,可以将信号同时分配给多个监听耳机。
监听耳机可供录音人员使用,也可以供被录音人员应用。供录音人员使用的监听耳机多在后期混音阶段联合监听音箱共同工作,进而便于录音人员发现细节问题。因此,在此类监听耳机选用过程中,应选用声音渲染小、频率响应平直的耳机。供被录音人员使用的耳机多在声音录制时使用。例如,歌唱者通过包耳式耳C进行伴奏收听时,可以选用爱科技品牌的监听耳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录音棚是专业音乐人作品创作的重要阵地,不仅见证了音乐人谱写乐章的过程,还为其提供了音乐录制的专用场所。对于数字音频录音棚的建设,建设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录音棚的声乐特性,使其在结构设计、声乐环境创设以及专业设施配备方面更加优化。在保证音乐录制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音乐录制效率,为音乐人录制音乐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便利,为更多优质、美妙音乐作品的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阳.数字录音棚的特点与构建策略[J].音响技术,2012(01):24-26,29.
[2]李传忠.浅谈个人小型录音棚的组建[J].音响技术,2011(03):25-27,30.
[3]王强,付强.小型录音棚的搭配与设备设计――万元搭建的小型录音棚[J].音响技术,2011(02):27-31,33.
[4]杨琳,胡泽.小型录音棚中的建筑声学设计[J].电声技术,2014,38(05):5-10.
[5]王嘉寅,张冰.浅谈大型录音棚的多功能设计[J].音响技术,2012(05):21-24.
[6]史妍.录音棚建筑平面的分割改造[J].音响技术,2012(06):17-19.
[7]曲卫.影视译制录音棚的声学设计[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41(03):100-105.
[8]深蓝.璀璨的宝石――微型录音棚设计进行时(下)[J].现代音响技术,2011(12):96-99.
[9]深蓝.璀璨的宝石--微型录音棚设计进行时(上)[J].现代音响技术,2011(11):90-92.
音频部分
1、音高、音色
音高:国际通用的标准音高(第一国际高度)是440Hz的a音,即将c调的6(啦)作为标准音。为了确定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人们创造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如c1~c2)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即半音)。现代的钢琴、吉他、提琴都是根据十二平均律定音的。升八度则声音频率加倍,如高音6的音高为440×2=880Hz,其它各音则依比率分之, 每半音升高=1.06倍。位于乐音体系总音列中央的c1叫做中央C,其音高为220×1.06×1.06× 1.06=261Hz(式中220为c调6的音高440的一半,即低音6的音高)。
如果你懒得计算, 这里有个现成的计算结果:
C 调 do,re,me,fa,so,la,te,do'
音高262,294,330,349,392,440,494,523
高八度只要乘以2,低八度只要除以2就可以了。知道了这些声音的物理原理,就可以按公式去制作一些乐器,如二胡、笛子、电子琴等。
音色: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每一个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或者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举个例子,从频谱上看电子琴只有一个基音,而钢琴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基音的倍频的泛音伴随,这就是钢琴的音色为什么比电子琴好听的原因。
2、声音的采样
听觉范围: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是20Hz~20kHz。根据奈魁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用两倍于一个正弦波的频率进行采样就能完全真实地还原该波形,因此一个数码录音波的采样频率直接关系到它的最高还原频率指标。例如用44.1kHz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则可还原最高为22.05kHz的频率(这个值略高于人耳的听觉极限)。
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指声音从最弱到最强的变化范围。采样大小为16bit的声音能够表达65536种状态,对应动态范围为96db;而20bit的可以表达1048576种状态,对应120db的动态范围;24bit的则可以表达多达16777216种状态,对应144db的动态范围。采样精度越高,声波的还原就越细腻。
3、电脑上常见的音频格式
(1)PCM编码格式(WAV格式):PCM脉冲编码调制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要算一个PCM音频流的码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采样率值采样大小值等于声道数与采样率与采样大小的乘积。一个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WAV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 44.1×16×2=1411.2 kbps。我们常说128K的MP3,对应的WAV参数,就是这个1411.2kbps,这个参数也被称为数据带宽,它和ADSL中的带宽是一个概念。将码率除以8,就可以得到这个WAV的数据速率,即176.4KB/s。这表示存储一秒钟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编码的音频信号,需要176.4KB的空间,1分钟则约为10.34M。 由此可知,一个小时的CD格式的音乐需要635MB的存贮空间,一张普通CD片最长的播放时间为74分钟。
(2)MP1、MP2、MP3格式:MP1和MP2的压缩率分别为4∶1和6∶1~8∶1,而MP3的压缩率则高达10∶1~12∶1。在128kbps的采样频率下编码一首时长1分钟的歌曲,可以得到960KB的MP3文件。采用缺省的CBR(固定采样频率)技术可以以固定的频率采样一首歌曲,而VBR(可变采样频率)则可以在音乐“忙”的时候加大采样频率以获取更高的音质,不过产生的MP3文件在某些播放器上可能无法播放。我们把VBR的音质级别设定成与前面的CBR文件基本一样,生成的VBRMP3文件为990KB。目前网上的MP3大多采用128kbps的采样频率,所以我们可以按MP3文件大小来判断一首歌的长短,如MP3文件大小是3M,那么在采样频率为128kbps情况时,歌曲的时间约为3分钟;或MP3文件大小是4.5M,歌曲的时间约为3分钟,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这首歌的采样频率为192kbps。一首歌文件越大,采样频率越高,音质就会越好。
(3)WMA格式:WMA就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缩写,使用微软自己开发的Windows Media Audio技术,这是一种音频压缩格式。WMA是Microsoft Windows Media技术中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对音频格式的一个完整的定义,包括编码规范和加密格式。它的加密格式异常强大,甚至可以限制播放机器、播放次数以及播放时间,有着比MP3更好的版权保护性能。还有就是WMA的“流”性能要比MP3好,在音质不高的情况下,相同质量的WMA的流量要比MP3低,微软声称,在只有64kbps码率的情况下,WMA可以达到接近CD的音质。根据相关测评,WMA的最佳码率为64~192kbps,如不在此范围内其音质反而不如相同码率的MP3。
(4)MIDI格式:MIDI即电子琴声音,它并不是一段录制好的声音,而是记录声音的信息,然后再告诉声卡如何再现音乐的一组指令。这样,一个MIDI文件每存1分钟的音乐只用大约5~10KB存贮空间。由于文件小,所以适用于在存储空间不大的手机上做和弦铃声。
(5)DTS、AC-3格式:家庭影院一共有六个音箱,分别是前置左右音箱、后置左右环绕音箱,用来营造身临其景的环绕声场;一个中置音箱,用来强化影片中的对白;还必须配置一个超重低音箱,以感受排山倒海的气势。与音响组合不同的是,家庭影院可以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因为家庭影院具有环绕处理效果。我们下面介绍一下环绕声场5.1多声道系统的两个代表DTS、AC-3的数据情况。采用PCM编码的两声道的CD数据率为2RFs,即1.411Mb/s。使用多声道系统时,左、右、后置左右环绕、及中置音箱各占一个声道的数据,超重低音由于只要表现低音部分而不需要太高的采样所以只占0.1声道的数据,此时的数据率为 5.1×R×Fs=3.598Mb/s。
DTS跟AC-3的差异在于资料流量的大小,DTS在DVD上拥有1536kbps的资料流量,最大编码流量与LPCM相同,也就是每秒48000×16×2=1536000bit,与 AC-3的码率64kbps~448kbps相比较,足足多了3倍多的资料流量。即使将AC-3拉到极限的640kbps,DTS跟AC-3的流量相比还是强过2倍有余,这使得DTS能较AC-3听到更多的细节,整个空间感及移动感也更加优良、更加清楚。
视频部分
1、颜色采样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色彩都可以由三基色―――红绿蓝按比例混合而得。计算机彩色显示器显示色彩的原理与彩色电视机一样,都是采用R(Red)、G(Green)、B(Blue)相加混色的原理。计算机用RGB表示,彩色电视用YUV表示,两者可互相转换。
YUV与RGB相互转换的公式如下(RGB取值范围均为0-255):
Y=0.299R+0.587G+0.114B
U=-0.147R-0.289G+0.436B
V=0.615R-0.515G-0.100B
R=Y+1.14V
G=Y-0.39U-0.58V
B=Y+2.03U
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如选择24位真彩显示,那么就会使用24位来表示一个像素,RGB的分量都用8位表示,取值范围为0~255。例如某个像素RGB为(255,255,255),我们就可以判定该像素是一个白点;RGB为(0,0,0),我们就可以判定该像素是一个黑点。
了解了视频采样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根据RGB的采样特点来做些视频特效。大家对照片的底片一定都很熟悉了,底片上的颜色与色彩鲜艳的照片的颜色是正好相反的,即反色,这也就是我们制作反色图像的技术核心。我们只需取得图像上各个点的RGB值,然后用255减去这个值,并将所得的值重新赋值给各个点,就会达到我们想要的底片效果了。
下面是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中显示属性中的颜色属性的几种常见的设置:
MEDIASUBTYPE_RGB8256色,每个像素用8位表示,需要调色板
MEDIASUBTYPE_RGB565 每个像素用16位表示,RGB分量分别使用5位、6位、5位
MEDIASUBTYPE_RGB24每个像素用24位表示,RGB分量各使用8位
MEDIASUBTYPE_ARGB32 每个像素用32位表示,RGB分量各使用8位(剩下的8位用于表示Alpha信道值)
当我们首次接触到WindowsXP操作系统时,不少人感到其界面和图标比以往的操作系统更漂亮了,就是因为它支持了RGB32位的颜色。
2、 电脑上常见的视频格式
图像的大小:假设存储一幅256种颜色的图像,图像尺寸为1024×768个象素点,则图像的大小为:1024×768×8bit=768KB。
视频的大小:一帧全屏幕、全运动、全彩(640×480×24,30fps)的数字影像(包括同步声音)约有27.7MB,十分钟非压缩的数字视频影像约有16. 62GB。
【关键词】信息素养;视音频教材;数字化;实施环境;要求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尤其随着无线网的建设、E—Learning的开展,视音频信息在计算机网上的共享显得愈来愈重要。常见的视音频教育信息主要有各学科电视教材、校园专题、素材、名师介绍、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课外知识、外语教学、校园广播新闻等。在技术上,有线电视网、有线广播、计算机网络可以用一根线连通,形成“校园一线通”。同时从国内外在视听觉教育理论(如视觉思维、视觉素养)的研究中看出,视音频信息在不仅是对文字信息的补充,而且也是通过对视听觉信息的观看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思考、学习视听觉材料的能力。从一些课程(如语言类、技能类、示范类等课程)的教学要求上来看,这些学科的学习离不开视音频信息的补充,而要实现学生随意的播控,只有通过计算机服务器来实现。但是将所有视音频教材转换为数字信息在网上传输,是一件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西部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表面上看,西部中小学学生E—Learning的不足,主要表现在E—Learning环境的构建上,西部E—Learning环境的构建即表现在硬件的缺乏,也表现在视音频信息的数字化、师生信息素养的不足上,而从根本上来说是师生信息素养的欠缺和数字视音频教育信息的严重匮乏。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数字环境中养成。为此笔者认为在E—Learning的构建中,应尽最大可能的构建校园数字视音频信息。
一、视音频教材数字化是促进师生信息素养形成关键
视音频教材的数字化有利于培养师生信息素养。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在1989年报告中,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人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个人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也被翻译为信息文化,但素养与文化意义相差很大。在不同时期信息素养称呼不同,如“媒体素养(Media Literacy)”、“电视素养(TV Literacy)”、“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网络素养(Internet Literacy)”、“电子素养(E-Literacy)”等。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 Technology,AECT)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美国中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 1 \* GB3 ①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 2 \* GB3 ②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 3 \* GB3 ③能准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 4 \* GB3 ④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自己需要的信息; = 5 \* GB3 ⑤能欣赏鉴别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 6 \* GB3 ⑥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作到最好; = 7 \* GB3 ⑦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 8 \* GB3 ⑧能遵守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 = 9 \* GB3 ⑨在探求和创建信息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且与团队协作。
教育部在2004年的《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初稿)》中,对信息素养的解释是“广义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个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只能指信息能力”;并提出:“信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即对客观事物中有价值信息的觉察、认识和力图加以利用的强烈愿望。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信息道德是在信息领域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它是信息化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信息道德的主要内容是: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信息传递、交流、开发利用等方面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同时实现自我”。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我国对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师生目前信息素养的基本状况。同时,从大、中、小学生开设的信息技术教育上来看,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普遍偏低。如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较差,信息伦理道德低下,信息法律差。当然,各地恶劣的信息环境,也是造成学生信息素养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信息化教育及社会信息化的到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刻不容缓,然而,从当前一些高校信息技术教育来看,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还仅仅局限狭窄的纯技术性范畴内,根本谈不上开展信息素养的教育活动。
目前中小学校园数字教育信息的内容单一化,影响了师生信息素养的后天发展。在构建校园数字化环境时,由于受到书本信息和网络速度的影响,造成大多数人认为网络信息以文本信息为主,而轻视了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信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各级学校教育中,条条框框上墙进网、政策法规见于红头文件。而视音频信息,尤其是推动情感教育的视音频信息很难与师生见面。同时,在E—Learning教育实施中,视音频信息不仅是对文本信息的补充,也不仅是文本对图片或视频信息的说明,在教育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图形信息和文本信息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为此,加快音视频教材数字化建设,无疑会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会推动师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而师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又有利于E—Learning的发展和创新。
二、构建校园视音频教材数字化的环境
校园视音频教材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技术资源环境建设和潜件建设,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缺少任何一部分信息技术教育都难以实现。技术资源建设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硬件建设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建设,软件建设主要是电视教材、电视节目、录音教材的建设等。潜件主要是思想、方法、理论的建设等。
1.视音频设备的数字化
视音频设备包括录像机、采集卡、视频/音频压缩卡、录音机等。选择电视设备应考虑的因素有:
= 1 \* GB3 ①图像质量:决定电视节目图像质量的主要的是录像机,当前国内使用磁带录像机的主要记录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VHS,DV,DVCam,DVCpro,Betacam等。VHS节目源主要集中在教学片(带)上,扫描线在300线以下。还有部分节目源为VCD盘片,扫描线在288线以下。少数是数字节目(如校园新闻、专题介绍、个人专访等)。尤其校园网在组建ATM传输信息时应当考虑校园视音频教材的数字化。
在数字化过程中,先把采集自录像机、摄像机或其他信号源的模拟视音频信号经过图像卡、声卡转换成数字信号(即A/D转换),再经过数字压缩后形成数据流存储到硬盘中。若使用的是数字录像机,采集时不需要经过A/D转换,可直接采集数字信号到硬盘。
信息采集完毕后,然后按创作人员的创作意图运用非编软件对存储在硬盘中的视频、图像、音频等各种数据进行编辑,加上动画、字幕、特技等综合处理,并根据需要生成一定视频格式,同时保存在磁盘中。目前市场上经常被采用的非线性采集卡有:AVID、Velocity、Digisuite LE、DVRexRT、DVRexRTPro、DVStorm、RT2000、TAGAR 3000、DV500、DC30。在购买非线性设备时就要考虑和自己录像机格式的匹配问题。事实上,每种采集卡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都有自己特别适用的设备,在选择时,应根据已有的信息源选择采集设备。同时随着数字化设备的发展,各种非线性设备开放性和兼容性增加。所谓开放性就是录像机可与各种非线性设备连接,兼容性就是档次较高的数字录像机向下兼容。
视音频信息采集过程中,采集卡的取样比不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丢失;压缩时由于压缩的比例、格式的不同,同样会造成信息的丢失。因此在最后处理时,一定要慎重考虑。
校园视听设备应目前由模拟——半模拟向全数字化过渡。全数字化从拍摄、节目编制、演播室系统、播出系统均为数字化。
= 2 \* GB3 ②设备标准接口技术:不同压缩标准需要相应的数据接口来传输,同时配合也密切。目前常见的有串行数据分量接口(SDI)、IEEE-1394接口、四倍速接口、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等。
= 3 \* GB3 ③常用数据压缩标准:视音频压缩的目的就是舍弃不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以人耳和眼系统的分辨能力来考虑的,是人的视听觉一般感受不到的损失。目前在电视领域中,通常采用的M-JPEG和MPEG压缩标准。JPEG为主要用于静止图像的压缩,M-JPEG是JPEG在视频方面的应用,需要的带宽和空间较大。MPEG是视频的压缩,常用的是MPEG-2压缩标准。MPEG-2压缩带宽和空间小于M-JPEG。
④网上传输的流信息主要有视频流和音频流。视音频教材数字化最好生成流媒体(Stream media),常见的流格式有*.asf、*.rm、*.ra、*.qt、*.swf等类型,而常用的是.rm格式,通常采用Real Player播放器播放的。在生成流格式的时候,一定要将珍贵素材(或节目)另转换为*.avi格式。AVI文件的数据量大,占空间多,计算机读取费时,视音频信息转换成.avi格式主要是为了保存资料,而不是为了在网上传递。
2.软件环境的数字化
视音频教材库的数字化建设:视音频信息库由于设备的原因,目前仍旧是以盘带的方式保存,要传递这种信息必须利用电视网或广播等形式,盘带信息不利于信息的流通。而要做到视音频教材在计算机网上流通,一定要将盘带上的节目保存到计算机上。可根据需要将节目进行分类保存,如按学科教学节目、校友风采、校园名师、校园新闻、地方特色、环境建设、运动会、学生活动等分类。
3.人力资源
学校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技术人员、学科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人力资源是学校建设的重点,关系到学校建设的后劲、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人力资源指导着视音频教材的制作、开发、研究、应用。视音频教材制作人员应是新观念、新技术的支持下的创造型、智能型人才。
4.潜件环境
视音频教材的潜件建设关系到其形成、利用、流通,同时也是推动对视音频教材的重要性、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的认识,通过建设还可推动教师应用技能、教学管理、理论知识的提高。
由于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普遍缺乏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同时信息技术教师承担全校信息技术课程和校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使用、维护,以及校园网的构建设计和网页的制作更新,而普通教师又缺乏信息技能的培养,所以信息技术设备的管理成本和压力不应过分下放到学校层面。为此,建议提高设备和资源的易用性,避免为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设置“技术门槛儿”。高等学校的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校园电视台、有线广播电台、外语调频广播台,应相互协调、资源优化,形成“校园一线通”,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广阔场所和多种途径。同时可以降低建设费用、管理维护费用和减少各种人员数量。
三、构建校园视音频教材数字化的实施环境要求
1.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数字化的视音频教材必须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使思想、行为和观点受到启迪、陶冶,为培养良好的世界观服务。
2.网络化:视音频教材数字化运行的目的是在校园计算机网络中流通。校园网是将行政事务管理、教学服务、信息管理、学校宣传、科研管理、图书服务、后勤服务、招生就业、校园新闻等各类信息连接起来,实现各类信息之间的交换和共享。同时校园网的内容还包括与Internet、天网、城域网等的互联。由此导致校园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的整合,使各级各类信息完全共享。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网是学生了解外界知识和校园信息的平台,也是提高学生对自己学校教师再认识和接纳的窗口。
3.数字化:将校园视音频教材中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以一定的格式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保存、传播、再现。
4.智能化:搜索的智能化。智能化指建立和创造智能化的教与学系统、教与学环境。未来的学习者将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建立以个性化为中心的新的学习模式。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借助智能化工具(手段),个别化、针对性地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如独立地获取、加工、处理、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5.标准化:视音频教材要以一定的格式录入、存储、传播并呈现,这样制作时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和存储费用,传递时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范围,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为智能化和交互化提供保障。
6.灵活性:灵活性指制作者修改、添加、更新、上传视音频教材,方便灵活,并且不损坏原来的数字化节目。
7.适应性:指数字化的视音频教材能够适应不同播放器、不同图像质量的要求、计算机、软件等资源。
四、结束语
在中小学校园视音频教材数字化过渡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全局的观念,科学的论证,综合分析。制定短、中、长期规划,以实现最佳过渡。在数字化过程中,我们应认识到硬件与软件更新换代,同时不要等待发展成熟之后再备鞍上马。校园视音频数字化,对各级各类学校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
【参考文献】
[1]郭炳.多媒体流技术在网络传输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3(22)
[2]刘怀林、郭国胜编著.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7月
[3]黄宁宁主编.多媒体素材制作与网页编辑[M] [M] [M].北京:人[M][M]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10月
[4] Tere′Parnell著.郑岩、郑义、彭程等译.构建高速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关键词]广播电视;音频监测系统;监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50-01
广播电视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广播电视能够安全以及连续的播出。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的广播电视机构开始不断的引进相关的技术,从而使得广播电视设备更加的完善,相关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也持续降低。但是,在设备安全问题得到保障的同时,信号的安全问题就凸现出来。广播电视信号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广播电视的信号传送以及接收存在相应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将各种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音频监测系统中,以确保广播电视信号传送的顺畅性。下面本文就针对应用于广播电视音频监测系统的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
1、监测业务及技术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很多的广播电视机构所采用的监测系统在对音频信号进行监测的时候,只能够监测到信号的质量,却无法监测到信号的有无,针对音频信号进行来源等监测,主要采用的方式就是循环播放以及人工监听等。这样的方式均是人工的方式,而人工方式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发展的要求,这种方式的应用存在效率低以及不合时宜的缺陷。
就业务层面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广播电视安全监测系统中应用的音频信号监测技术,主要的任务就是对音频的内容实施监测,同时也对音频的质量实施监测。针对音频的内容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主要是对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应用。将其中的错误进行提出,保障信息的质量。其监测的主要是音频的相关内容。
而针对音频的质量进行监测,则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已经录制并且编辑完成的电视节目,将制作完成的广播电视节目中音频信号可能出现的干扰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提出,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以保障音频信号的质量和来源的可靠性。
虽然应用于广播电视音频监测系统的技术有着不同的两种任务,并且任务的展开形式也不相同,但是两个任务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音频内容的优劣决定了音频质量的高低,而音频质量的高低也会影响到音频内容是否能够被大众所获取。换句话来说,音频内容以及音频质量主要的服务人群就是大众,针对音频内容以及音频质量进行保证,就是为了能够满足听众对音频信号接收的要求。
2、应用于音频信号监测任务的技术分类
2.1音频比对技术
所谓的音频比对技术就是采用数字音频所具有的频域特点以及时域特点等,来对进行音频序列的分析,使得两个较为相似的音频序列能够有效的区分开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能够判断出相似两端音频序列中各自包含的一些内容,该技术的应用主要流程如下:
以音频序列1以及音频序列2作为具体的参照实例,第一,要针对音频序列2进行集中处理,利用多路音频采集卡将音频序列2收集到相应的设备中,然后对其进行序列2进行过滤和补偿处理。
第二,就是要对音频序列2中模数进行合理的转换,针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
第三,严格的针对音频序列2中的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出序列2中信号的主要参数以及特征属性等。
第四,依据所提取出的信号参数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音频序列2中的信号的特点,将两个相似的信号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两个不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2.2音频识别技术
这一技术主要是针对语音进行研究,在相关的研究报告中,对这一技术也定义为语音识别技术。这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系统对语音以及人声的识别来进行语音模板库的构建,并利用大脑神经来对人所发出的声音信号记性转化,从而将信号转化为文本,进而对语音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判断的一种特定的具有命令性质的技术。
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说话特点来进行分析,可以将该音频识别系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系统类型,其一是人语音识别系统,其二是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其三是多人语音识别系统。而根据语音在输出以及输入不同方式上进行分析,可以将音频识别系统划分为三个系统形式,分别是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连接词语音识别系统和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从语音包含的词汇量大小,可以将语音识别系统分为小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中等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和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
语音识别技术从方法和实现层面总体可以分为三种:基于语音基元的共有特性和声学属性的方法,基于模板的建立和匹配的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声学属性的方法又细分为基于动态时间规整方法(DTW)的语音识别技术、基于隐马尔可夫理论(HMM)的语音识别技术和基于矢量量化算法(VQ)的语音识别技术等。
2.3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水印技术是指在不影响质量和不易被发觉和篡改并且可以被授权者识别出来的要求下将水印(防伪)信息嵌入到图像和音视频等的原始数字数据中,以实现数字作品的版权确认和保护。数字水印技术隶属于信息隐藏学,早期主要用于图像处理技术,后来扩展到了文本和视频领域,最近人们又开始研究将其应用到音频信号中。
数字水印在技术实现上通常分为可见水印(明文水印)技术和不可见水印(盲水印)技术。由于容易被察觉和受到攻击,可见水印技术目前已经不再被人们看好。不可见水印技术有着不影响原始数据的质量和不易被察觉等的优点,正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但其不足之处是计算复杂而且计算量大,不适用于大数据量和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系统。
3、结语
要实现广播电视音频的误播、错播和停播等紧急情况的及时响应处理,一个高效的方法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音频处理技术来实现。与人工方式相比,计算机处理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及时性和速度快等优点。可应用于广播电视安全监测系统的音频信号监测的技术大致分为三类。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音频比对技术更适用于广播电视音频的质量监测,数字水印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更适用于广播电视音频的内容监测。目前,音频水印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语音识别技术中也只有基于模板的建立和匹配这一类方法进入了实用阶段。一个适合于当前广播电视音频内容和质量监测系统的技术组合应该是音频比对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中的基于模板的建立和匹配技术。
参考文献
[1] 吴香琴.试论数字水印技术及其发展[J].兰台世界.2009(08).
【关键词】 数字音频 处理 应用
一、Audition软件概述
Audition是市面上备受欢迎的基于Windows系统的音频非线性处理软件。Audition作为专业级的音频处理软件,能尽可能的满足用户的音频处理需求,且更加简单易上手。因此,基于Audition软件,采用3.0通用版本对音频处理的应用进行研究也就能扩大文章受益面,通俗易懂。
二、在单轨音频下的技巧
(1)循环录音技巧。录音在Audition中使用最为频繁,且功能性最重要。输入输出电平控制(增益控制)是音频处理中最基本的操作,即对于输入信号进行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操作[1]。在录音时尽可能保持声音以最高电平进入麦克风,保证声音最清晰,。在录音按钮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弹出的loop while recording项,修改普通模式为选择模式,设置相应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就可以形成循环录音。
(2)穿插录音技巧。通常在Audition的录音中,除了会使用到循环录音,还有就是穿插录音。所谓穿插录音就是Audition在音乐播放到已设置录音插入点时自动进行录音,当到达录音穿出点时录音停止,声音播放继续。
(3)循环与穿插结合。通过循环录音方法保存多次录音结果,然后启动穿插录音功能,再通过Merge This Take实现穿插录音结果与原音的混合,通过Audition的自动淡化处理,使得声音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
三、在多轨混音下的技巧
Audition最强大的录音功能在于其实现了录制加混合的音轨的数量上的无限制性,并且都达成了对音轨的输出。在多轨视图下的音频功能更加多样性和有效性,下面就列出几个控件进行阐释:
(1)调音台的使用。掌控着混音的最终成果。所有128条音轨的信息都在Track Mixer上进行排列,插入效果器选择是FX,输出通道选择是Out,总线通道选择是Bus等。
(2)干湿声通道。在调音过程中,有几个效果器被加载就有相对应的效果通道,这也就是俗称的湿声通道。有湿声通道就有干声通道,区别只是在于是否加载效果器。干声通道的运作原理是将声音发送到右边所有湿声通道,左侧湿声通道将声音发送给右边相邻的一条湿声通道。干声通道在声音发送中,音量大小取决于湿声通道的Scr数值,这个数值自0到100,在0的时候即没有声音,50即是原始声音的一半。
四、噪声处理技巧
从音响技术的角度来讲,凡属于传声器拾取来的或是信号传输过程中设备带来的对节目信号起干扰作用的( 非节目中应有的) 声音,都可以看成噪声[2]。所以在音频处理过程中,噪声难以避免,为了实现高质量的音频作品,我们就要掌握处理噪声的技巧。
(1)确定噪声。将含噪声的音频导入Audition后,需要对音频信息进行判定。因此,在对噪声处理时,就要选择一段尽量长的无解说声的音频部分,使包含更多噪声信息,然后再听响度,看波形高度。有些噪声看似不大,要尽量放大音量进行感受,还可以通过软件界面下方的放大工具进行放大识别。
(2)降噪处理。在Audition界面上方选择效果菜单,单击修复,选择降噪器,在弹出来的降噪器对话框中,选择获取特性,Audition将自动对选择部分作为噪声进行提取,得到相应的噪声特性曲线。降噪最强级别是100%,这也是软件默认状态,经过简单降噪,噪声明显消失,在界面中几乎呈现直线。但这种简单的降噪处理,往往会将噪声外的音频细节进行处理,导致低频部分断断续续,不够饱满。
(3)二次降噪。简单的降噪处理不能够得到完美的音频作品,所以需要再进行降噪调整,以图音频的精致。将降噪级别调至80%左右,此时噪声特性曲线与原声曲线开始分离,曲线越接近重合,降噪效果也就越明显。降噪幅度也可以根据录制时的噪声大小进行调整,通过听觉效果判定最后的降噪效果,确保更高的音频质量。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掌握一定的数字音频处理技巧,熟练运用类似Audition的专业级音频处理软件,将会使音频作品得到更加有效的处理,体现出声音的饱满和清晰。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