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控编程加工实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数控技术 实训 实训教学 四个阶段
数控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培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技能的关键课程。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数控技术是中职学校的必开课程,该课程在中职学校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目前在中职学校里,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操作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短而集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般情况下,在中职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公差测量与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后到学校实训车间操作实践,最后到企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训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进行。为了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大致把中职学生的实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通车床实习,熟练操作车床,熟悉数控实习环境。
在中职学校,普通车床的实训高达80%以上,因为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先进行普通机床的实训,有利于学生较快的学习数控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在数控车床编程、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之前应该进行普通车床加工实训。具体实训内容包括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等。在教学中一般是把数控工艺最简单最常用方法和普通机床对比结合讲解,学生没有进行普车学习和实训,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只有掌握了普加基础,对机床结构、相应运动等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没有普通机床加工经验,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的安全隐患也大幅增加。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训,才能节约教师时间,为以后的数控实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计算机数控仿真软件练习,编制加工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训能力。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结合机械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职教学校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一种机床控制模拟仿真系统软件,可以满足大批学生教学需求。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经费不足,数控加工设备价格高,实训设备不足,在第一阶段实训后可以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练习。在实习中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就可以做到给学生充分的实习机会,同时节省了操作的时间,缩短了实习的周期。对于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将大大提高,而且为下一步的实际操作也做好了准备,在实训中可实现同步教学。比如对刀过程,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如果利用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通过车刀和工件的运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来加深认识,教学内容中涉及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内容,如工件坐标和机床坐标、G指令、M指令等都可以实现同步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训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普遍比较差,而数控专业课又要求极高的抽象性,加上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数控仿真软件以其和实际机床相同的用户界面和它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仿真软件使用只能作为缩短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辅助手段,总而言之,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数控编程仿真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但传统实习手段,基础教学和基本功的训练、学习仍是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基础;两者不可偏废,不能因为有新的手段方法而抛弃传统,也不能因为有好的传统不引进新的手段,两者如能完美结合,培养出的学生定是不可限量的。
第三阶段:编制程序,数控加工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通过仿真软件熟练操纵机床后,就可以进行编制程序加工工件。首先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中职学校数控实训过程中加工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木材、石蜡、尼龙棒、铝材和钢材,在实训中的使用比例各不相同。有时为学生安全考虑或在培训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了少用或不用钢材。企业工厂加工的实际产品多为钢件,在实训中我提倡实训最好还是以钢件为主。具体安排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编制的程序进行图形模拟加工,在教师检查程序无误后就可以进行实际对刀加工。这样遵循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阶段: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提高。
关键词:数控实习;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
一、数控实习教学的重要性
数控技术作为制造企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以及柔性化的重要基础,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的劳动效率。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之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国内制造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环境剧烈,制造业同时面临着极大挑战。所以说,制造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积极地引入掌握现代化先进技术的人才,尤其是数控机床操作技术人员,编程技术人员以及维修技术人员,市场需求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数控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想培养数控创新应用型人才,必须要研究数控实习教学方式,加大实习教学模式的开展力度,从而实现数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总之实习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可以充分体现出数控专业的办学成效与特色,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培养出创新型应用人才,浅析了如下几点思考,希望为广大教育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培养创新型数控应用人才的策略
1.制定实习目标,培养实习兴趣
在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核心教学任务,实习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构成部分,通过采取实习教学模式,可以了解学生对于专业性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数控实习教学方式有利于数控技术专业的发展。具体的来说,通过参加实习,学生可以大致认识到实际生产状况,悉知机械化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运营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此同时,依据社会与用人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握重点优化数控知识原理,把握生产环节,善于自动化编程,对数控机械可以熟练操作使用,符合零件数控加工相关要求。除此之外,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参与实习的兴趣,例如,播放相关数控实习工作的视屏,带领学生到企业的生产车间,观摩数控作业,还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设计零件,或者对零件进行创新加工等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习的兴趣,又可以调动学生制定数控实习目标的积极性,便于学生在参加岗位实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及主动性,有助于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锻炼学生创新精神,从而获得良好的数控实习效果。
2.丰富实习内容,创新实习方法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具备数控相关理论知识。例如,机床原理知识、组成内容、数控编程内容、工艺制定内容、数控零件加工知识等等,尤其是课程开发方面,选择精简或压缩以及增加综合性方式,对于重复交叉内容进行精简,针对不必要内容进行压缩,关于专业技能培养相关内容应当适当增加,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3.基础技能培训
金工实习内容视为实践性教学活动。大学生能够在普通机床上接受实践性培训,例如开展车、铣、刨、磨以及钳等等一系列机械加工形式培训活动,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普通车床、加工功能以及铣床相关机械结构,并且慢慢学习到相关机械加工工艺,工件正确定位与夹紧技术,掌握工具及量具相关使用方法,以及工件的正确测量技术,为学生参与数控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专业基础技能培训
在数控机床控制过程中,PLC可编程控制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数控编程的基础为CAD/CAM。 所以说,数控专业学生必须把握好CAD操作技术,还有CAM操作技术,在学生参与工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校专门分别在CAD与CAM理论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两周的实践性教学训练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地把握数控机床操作原理,熟练地操作 CAD和CAM 软件,针对工件进行几何造型,与刀具轨迹进行仿真以及自动编程工作。除此之外,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例如数控机床构成、零件加工工艺及数控程序编制等;使得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到机床与数控加工全过程,还能自行操作机床,根据设计图纸零件进行加工。
三、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
在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控知识理论及技能之后,学校应当和校外企业进行联合,组织学生进入到公司数控车间进行观摩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还可以开展顶岗实习活动,促使大学生参加企业的生产管理,M而了解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学习数控生产工艺方法,还有数控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以上所述的这些实习内容,应当层层推进,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使得知识理论可以与实践活动有效的融合,摒弃传统重视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参与实习活动时,应当按照上述实习内容开展相关理论教学,体现技能相与知识教学,保证完成实习教学之后,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动手能力更加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加强,具备创新型应用数控人才的特点,为毕业参与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
总结:
在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中,实习教学模式是重要构成部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应当加大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力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加工;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98-02
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是数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性课程,其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加工制造类企业培养技能扎实的数控加工操作人员。在教学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如何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如何使实训与生产相互结合是中职学校数控加工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培育中职生学习数控加工课程的兴趣
中职生学习兴趣之高低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怎样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对于学好数控加工技术课来说显得十分重要。鉴于目前普高持续扩招,导致中职学校学生的总体素质不断下降,不仅学生的基础知识十分薄弱,而且大多具有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为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全面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数控加工技术课具备相当强的理论性,导致学生学后觉得枯燥乏味,无法对这一课程学习产生足够强烈的兴趣。因此,培养中职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成为了顺利完成这一课程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笔者觉得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比如,可以运用中职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的特点,在讲授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时设计出中职生们所熟悉的机床加工工艺、加工切削量和加工刀具选择等,再运用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疑问去上课,并在课堂上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让其体会到解决问题之喜悦与成就感,从而更好地调动起中职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自信心与学习兴趣。
二、建立模块化的数控加工课堂教学体系
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当依据各位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上的差异,将教学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还包括一个特定技能的详细工作步骤,它强调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具体包括普通车床操作模块、数控机床编程模块、数控机床操作模块、数控机床维修模块等。其中数控机床编程模块、数控机床操作模块是重点,主要包括数控机床的结构、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等,能根据所给零件图熟练地进行程序编制,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与装夹,直至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实际、实用与实践的原则来组织好教学工作。理论教学以必须和够用为标准,尽可能地少一些公式的推导,尽可能地多一些实践运用,做到删繁就简以保障重点,强调针对性与应用性。在数控加工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精讲多练和讲练结合等形式,让学生们分不同的模块开展讨论式学习。在每一模块的学习结束之后,一定要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效,从而体现出中职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现举实例加以说明。比如,笔者将模拟实训模块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外径粗车、端面粗车、成型加工、孔加工以及螺纹加工等小模块。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组熟悉图纸、编制加工工艺、编程,在计算机中模拟切削,并在每小组完成之后实施大讨论,并由组长来介绍本组主张的切削方法,再由全体学生投票决定成绩最好的小组,最后笔者再进行总结点评。
三、改进数控加工实践教学环节
一是加工演示环节。中职学生在进入到数控实训车间中由于首次接触到数控机床,对于有关知识的认识一般都相当模糊。在中职学生实习的初期,一般是由实训指导教师先行使用数控机床来加工某一件产品,从而让学生们对于数控加工的过程能够产生感性的认识,以便于激发出中职生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是课堂理论讲授环节。在实施完数控加工演示之后,再实施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主要是讲解数控机床的构成与特点、工作原理、工艺与编程知识等。由于中职学生已在学习之前从事过普通机床的加工工作,因而已具备了基本的加工原理与知识,故在讲解数控机床组成与特点之时,可运用和普通机床进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们能很快地进入到角色之中。在讲解具体的工作原理之时,应当针对实训所用到的数控机床系统,积极鼓励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更多地学到相关的数控加工知识。
三是自行设计编程环节。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之后,还应当在实训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之下,由学生自行设计数控编程。数控编程主要可运用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等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主要限制于二维平面之内,绝大部分针对的是较为简单的轮廓图形,因为计算较为简单、程序较少,而且具有经济性和及时性,所以在生产教学当中的运用相当广泛。要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实习的时间较短的特点,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零件,往往运用自动编程的方式,自动编程十分简单和迅速,而且可靠性相当高,能够激发出学生们十分浓厚的学习积极性。
四是现场实践操作环节。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之后,中职学校数控加工实训教师应当进一步地针对数控机床操作面板加以讲解,留给中职学生足够多的时间以熟悉与操作数控机床,通过让中职学生开展现场实践训练,从而培养中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根据中职学生所编制的程序开展零件的加工,从而让图纸中的设计转变成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这样一来就能充分体会到数控机床加工的特征与优势。在学生实习遇到问题之时,应当引导其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并且鼓励学生间进行讨论,从而深化学生对于数控加工之理解与提升其学习兴趣。
四、实现实习评价和技能考核的有机结合
在数控加工教学的过程中,对中职学生能力的评价是无法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职培养目标与职业活动贴近,培养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学习考试与职业技能考试鉴定接轨的原则,建立起良好的评价体系,就能对中职生阶段知识点的掌握实施准确的判断。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充分应用评价和技能考核的有机结合,也就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当中对于数控机床操作工当中的初、中级工之要求,对各考点做出分解,并且分解至各实习项目之中。比如,在机床基本操作项目当中,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进行机床面板操作;二是实施手动操作试切削;三是进行程序输入和编辑;四是开展MDI操作以及对刀。在轴类零件加工项目中,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进行简单的阶梯轴加工;二是实施槽加工和切断;三是开展外圆锥面加工;四是进行多阶梯轴加工。在套类零件加工项目,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通孔类零件的加工任务;二是阶梯孔类零件的加工任务;三是不通孔类零件的加工任务;四是内轮廓的综合加工任务。在成型面加工项目中,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凹圆弧面零件的加工任务;二是凸圆弧面零件的加工业务;三是内圆弧面零件的加工任务。中职学校应当将数控加工实训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设于本校的技能鉴定站保持相互配合,把初、中级工考核从统一考核改为分阶段考核,依据实训的项目来确定考核的内容,并且由具备考评员资质的数控教师开展考核,从而保障实训的成效,达到数控加工课堂教学的要求。
总的来说,中职数控加工教学改革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各位中职数控教师依据学生的特点,深入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持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充分总结教学经验,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立达.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
摘要:数控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数控技术课程是数控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生能掌握数控原理、插补原理、伺服系统、检测原理等基本知识,掌握典型的数控系统的应用与操作,以及数控机床的编程知识;熟悉相关的仿真软件和CAM软件的应用。本文根据数控技术应用课程的特点,指出当前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和解决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数控技术应用;职业教育;课程特点;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04
目前,随着数控技术教育的普及,职业院校数控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着种种问题。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职业院校中数控专业的发展,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进行深入研究。
现根据数控技术课程的特点,从数控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一、数控技术应用课程的特点
1、数控技术涉及面广。数控技术涉及到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机床及机床夹具方面的知识、刀具及刀具材料的知识、金属切削原理、工件材料、机电技术方面的知识、数字控制和计算机技术、CAD/CAM一体化技术、FMS、CIMS软件技术、信息流管理与控制等等。
2、软件技术更新快。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技术更新,从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现代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已经实现了小型化、薄型化,而且综合了计算机、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3、课程实践性强。数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数控技术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如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分析,机械结构分析、加工工艺分析、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数控编程与操作等,都必须用相应的实训教学来加深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通过实操来验证理论教学。离开实践,既不能培养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数控机床的操作能力,也不能培养数控系统的维护能力
二、当前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适合的书籍太少。目前,适合职业院校使用的数控技术课程的书籍还是太少,教学上所使用的书籍从内容上还比较肤浅,大都比较重视理论,真正适合实训教学的还比较少,在实训教学操作中碰到的难题和集中问题在教材中基本没有体现。而且深入反映科技前沿技术的教材缺乏,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教材更少。数控技术的特点是更新快,很多教材知识体系还停留在十年前。另外没有与本校实训设备的数控系统配套的教材。市场上相关的教材对每一种数控系统都是泛泛而谈,没有针对性。
2、专业师资技术不过硬。很多职业院校从事数控教学的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直接从事数控教学,或者从其他机械基础专业转数控方向。在理论教学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这些老师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他们自己本身对于机械加工都极其欠缺生产实践经验,在数控技术教学中根本不能很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导致教学过程按照概念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学生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3、忽视传统实习项目。很多职业院校不怎么重视传统实训项目,由于师资和场地的原因,传统实训简单走过场。传统的实习项目车工、钳工、铣工、磨工等工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作用很大,在实训过程中不容忽视。只有通过这些传统项目的实训,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加工参数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刀具的磨削和使用,才能体会材料与刀具、刀具与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控编程时选择加工参数才会更合理。数控专业学生不通过普通机床实习直接去操作数控机床是不合理的。
4、教学内容不太规范。很多职业院校安排课程,数控编程前期安排的课程对于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伺服控制系统、刀具及数控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相对安排较少。数控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许多实质性技术和最新技术讲授得不够深入,往往停留在书本概念上,新功能、新技术的讲授也跟不上技术发展的理论,理论联系实践探讨的深度不够,课程教学内容不够深入和前沿,导致学生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
5、实训教学环节条件较差。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教学远远达不到要求,实训内容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实训时间安排不够,实训课题脱离生产实际,没有系统性,学生对数控机床的认识还有相当的距离,对于数控机床的了解也仅停留在熟练使用操作面板上,对于操作过程当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还不能应对。
三、提高和解决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数控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针对现在市场上合适的教材少的问题,结合本校实训设备的数控系统,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将学生实训操作中碰到的难题在教材中一一解决,并且邀请生产企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参与编写,结合企业产品加工中出现的问题,以企业产品实例为课题,多编写实例。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2、加强数控师资培养。数控技术课程的师资和那些专业基础课教师相比,所需要接受的专业训练和从教资历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更需要有相当的生产实践经验。在师资培训方面,不仅要邀请不同领域的数控技术专家来学校定期讲座培训,了解最先进的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要有计划的选派一部分任课教师深入到生产实训基地参与数控技能培训,也可以深入工厂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弥补我们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存在的缺陷。
3、重视传统实训项目。数控专业的学生在操作数控车床之前必须进行普通车床的实习,掌握切削用量对加工的影响,掌握常规零件加工工艺。在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之前必须进行普通铣床的实习。因为传统普通机床的实训,直接决定着数控水平的高低,所以机加工基础的强化,是数控实习的重点。职业院校根据本校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人数建设数控实训、实验基地的同时,也要配套建设传统实训基地。
4、改善教学实训环节。因为数控技术课程不但具有理论知识面宽,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需从系统出发,安排学生更多的实验、实训时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教学安排中要注意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为使学生对已有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在设计实训课题时要注重循序渐进,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数控技术课程部分章节的内容很抽象,刚开始学习数控技术的学生仅凭文字很难理解数控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和功能,也无法理解数控装置到底是个什么设备,很难理解检测信号反馈的意义在哪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仅仅只采用课堂讲述的方法是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的。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比如在编程坐标系的教学中,展示机床坐标系与主轴卡盘关系,加入工件后,描绘出编程坐标系所在位置,用不同颜色亮点显示机器零点、换刀点,让主轴卡盘动画闪烁,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转动感觉,对于理解直径编程起到重要作用。
采取比较法教学,比如,在介绍数控车床时,采用比较法。采取比较法,使整个教学内容清晰有序,使学生在比较、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对数控机床的认识。
采用分组讨论法。在实训后期,可以结合学校产品或者企业产品,将学生分成几个团队,每个团队针对产品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工艺方案、加工方案。给定时间让他们自己完成整个零件,老师再比较优劣,引导分析原因。还学生主动思维的空间,避免了教师是主角,大部分学生是听众的教学模式。
采用仿真实训辅助教学,在数控实训中,适当的教学辅助手段是必需的,在编程教学中适当利用仿真软件,可以满足学生们检验编程的程序的正确性,也可以部分的代替数控机床进行实践操作学习,增加工位。为了弥补仿真软件的不足,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仿真软件和实际机床轮流实训,这样能充分理解切削用量概念,掌握获得工件加工质量的方法。
6、培养学生兴趣。在进入数控技术课程学习时,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柔性加工系统、柔性加工单元、柔性自动化装配线和数控机床概述等录像带,到工厂参观数控车、数控铣、数控线切割、加工中心等设备和现场生产,使他们对数控加工有一定的认识。通过直观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被激发起来,才会充满兴趣地投入数控专业学习。如果还是采取老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黑板上板书开机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引起学生对数控技术课程的兴趣。
7、合理节省实训材料。部分职业院校为了降低实训成本,有意识的减少教学环节、减少实训时间等。其实可以通过合理节省实训材料达到降低实训成本的目的。数控实训实习实训材料全部采用钢料加工不太现实。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系数,在实训初期可先不用钢,而用其它材料进行加工。初期可以采用石蜡,塑料棒等材料制成的产品,减少实训初期学生对机床操作不熟练造成的失误,但是,在用其它材料代替钢件加工过程中,切削用量是无法体会的,因此,在实习最后采用铝及钢进行加工。更换材料的时间安排应视不同学生的情况灵活决定。
关键词: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理实一体化;实践;分析
在新形势下,随着机械行业日益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行业的应有范围不断扩大。进而,导致高素质的数控专业人员相当缺乏。而在数控加工技术应有方面,数控车削加工是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方式,在企业生产过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逐步引入到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教学,弱化数控系统指令传统型的传授方式,在以实际案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站在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的角度,对其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予以了探讨。
1 中职院校数控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中职数控专业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企业找不到适合的数控人才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可见,中职学校在教学机制、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导致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具体来说,中职学校数控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因此,本文作者对其中的冰山一角予以了相应的探讨。
(1)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就数控专业特点的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几乎三分之二的课程都是在教室完成的,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学。第二、过分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化。在数控教学中,教师制作大量的PPT课件,整节课都是在围绕PPT课件进行,没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第三、颠倒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鸭填式”、“放养式”传统型的教学方法。教师一个人唱着独角戏,讲解相关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课堂效率极其低下。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概述
简单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中,把专业实习、实训课和专业理论课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认知特点、规律为纽带,以创建真实的生产情景、还原教学内容为核心,帮助学生合理理解、构建相关学科知识。进而,在这种模拟的真实教学情景中,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方式。对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来说,它主要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第一、理实一体化教学并不是理论教学、实习教学简单的结合。它是站在辩证的角度,以学生自身具备的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为基点,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第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把理论教学、实习指导结合在一起。进而,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可见,在整个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它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前行的脚步,完善中职学校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学科的教学。
3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从某个侧面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职业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中职院校学生已有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是:教师要在客观分析数控车削编程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水平出发,合理划分课程模块。就该学科来说,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比如,数控车床基础知识,数控车床日常维护、安全操作,简单车床轴类零件的编程、加工,综合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二是:采用四阶段教学法。以一条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即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示范,学生模拟加工,学生数控车床上加工,教师总结和点评。教师以设置的课程模块为基点,把班级划分为模块大组,再划分为学习小组。在各个小组中,选择一名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四阶段教学法。第一、教师先明确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的教学任务。每个学习小组的负责人需要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第二、教师对该堂教学内容进行指导与示范。组长要做好配合工作,组员之间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践操作。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这门学科来说,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做中教。它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转变已有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它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下企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从长远来说,它能够不断推动我国中职教育事业前行,顺应教学改革的客观规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