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伦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产生厌倦情绪,关键在体育教师。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进行调查研究,抓不住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照本宣科,这是使学生对体育理论课失去兴趣的根本原因。
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入中学后,身心都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活泼、好动的特点没有变,而且视野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烈。相应地体育理论课就要多讲些既含知识,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多联系实际讲解。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公式:调=A+B+C,X=成功,A=勤奋,C=?,B=体育锻炼。教师可将重点放在B上,?反复讲明,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大科学家,与重视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以体育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以强健的体魄来支撑自己事业。还有医学家孙思逊,?他坚持体育锻炼活到101岁,写下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部专著。此外,诸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等至理名言,也可在理论课上作富有启迪性的阐发。如果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理论课堂上相机引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就有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收到预期效果。
其次,针对不同特点的班级,要选择不同的教学角度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高中生为例,升入高二就开始有文、理之分,有的学校干脆分文、理两班教学。
给文科班上体育理论课,要抓住文科学生思想活跃,多数人性格外向,女生多等特点,灵活地选择适合这些特点的内容与方式来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在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段炼时,可引用一些谚语、歌谣和术语来诱发其学习兴趣,例如“早晨起来活动活动腰,一天精神好”。引用“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来烘托课堂气氛。在讲解球类活动时,可用明代李渔(高中生学过他的文章)的诗:“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蝉娟……”来说明我国古代己有女子球类活动。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使体育和他们无声的韵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若讲解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时,可用林黛玉做比较。
“行动似弱柳扶风,娇袭一身之箔…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因为林黛玉寄人篱下,心情常受压抑,事事都是谨小慎微;再加上她从小失情,生活得不到好的调养,更缺乏体育锻炼,造成心血管系统机能不强,于是导致她身体病弱。
而给理科班学生讲授时,则应结合运动技术,多应用一些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讲述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并携带氧和氧化碳时,宜写出明确的反应式,并说明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大脑工作效率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真正价值;在讲解支撑跳跃动作时,可根据动量定理(即冲量等于动量的增量)正确地分析助跑速度、踏跳和推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动作质量的影响;在讲解掷铁饼动作时,应该用动量矩守恒定理,说明转动惯量与角速度和旋转半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运用浮力定律阐明为什么掷铁饼在逆风时比顺风时还要远些;在讲解跑弯道时,可以结合关于离心力、向心力等知识。这样,不仅使他们感到新鲜(文化课学的知识运用于体育运动),而且认识到体育运动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科学,从而激发理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理论抽样;扎根理论方法;符号互动论;自我理论;自然主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113-04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基础的质性研究方法,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许多不同的社会科学领域。此方法最早出现在1965年格拉斯(Glaser)与斯特劳斯(Strauss)合作的关于医院中的死亡过程的研究报告[1]。他们在进行这项研究时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方法。随后,两人在《扎根理论的发现:质性研究的策略》一书中明确地交代此研究方法,提倡从质性资料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生成理论[2]。
扎根理论方法同时混合了两个互相矛盾并且互相竞争的研究传统。它既带有明显的符号互动论色彩(透过田野研究进入研究对象的意义世界,并且将理论立基于这个意义世界),又包含了某些量化研究方法的元素(编码、抽样)。这一矛盾性与两位原创者的学术养成背景有关。斯特劳斯曾经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熟悉米德(Mead)与布鲁默(Blumer)的符号互动论观点。格拉斯则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跟随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学习严格的量化方法[3]6-8。混合了符号互动论与量化方法元素的扎根理论,一方面似乎比较容易被人接受为严格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又埋下了误导使用者的隐患。其中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使用者经常误解和误用了扎根理论方法的重要程序――理论抽样。
一、关于“理论抽样问题”的讨论
“理论抽样”是扎根理论方法的核心程序之一。当初,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扎根理论的目的是想要形成一套搜集和分析质性资料、从资料当中生成理论的严格方法。为了让扎根理论方法能够在量化研究方法占据主宰地位的20世纪60年代被人们接受,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挪用了量化方法的术语“抽样”。然而,理论抽样程序把资料搜集、编码、理论建构三项工作融合成一个持续往返的过程,其含义与量化方法中的概率抽样完全不同。挪用量化方法的术语固然给扎根理论方法披上了科学的外衣,但是也使得理论抽样的意义变得暧昧不明、易遭误解[4]624-625。
贝克尔(Becker)发现许多宣称依照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的研究其实并未采取正确的理论抽样程序[5]。卡麦兹(Charmaz)进一步指出一些研究者往往把理论抽样误以为:(1)处理初始研究问题的抽样;(2)代表人口特征分布的抽样;(3)寻找相反案例的抽样;(4)直到重复的模式一再出现的抽样。实际上,初始抽样是研究开始的地方,而理论抽样是研究将要去的地方;理论抽样不是要追求样本在人口统计上的代表性,而是要发展概念和理论;寻找相反案例的抽样也不一定就是理论抽样,除非反例被用来充实概念和理论;最后,理论抽样并非结束于重复的模式一再出现,而是结束于新的资料不能再产生新的理论见解[3]100-102。
为了澄清理论抽样程序的意义,扎根理论的原创者之一斯特劳斯在一本与科尔宾(Corbin)合作的书中将它分解成三个阶段:开放抽样、关系与变异抽样、区别抽样。在开放抽样阶段,研究者选择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信息的人物、地点、情境。在关系与变异抽样阶段,研究者在多个情境之间搜集与理论类属有关系的资料,选取那些最可能引出变异的次级类属的人物、场景、文献。最后,在区别抽样阶段,研究者选择特定的人物、场景、文献以便确证不同类属之间的关联和继续发展尚未成熟的类属[6]181-187。斯特劳斯与科尔宾将理论抽样分解成三个阶段抽样的做法是为了帮助扎根理论方法的使用者掌握理论抽样程序。可是,扎根理论的另一位原创者格拉斯对于他们的做法却不赞同。他认为这样一来理论抽样的原有意涵反而被扭曲了[7]102。
尽管扎根理论家之间对于如何定义理论抽样程序还存在着争议,卡麦兹在《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一书中仍然试图借由自己的操作经验来向使用者介绍理论抽样程序。当她在研究人们经历慢性疾病的过程时,初步的访谈让她想出了一个尝试性的类属“体验侵入性疾病”。这个类属成为引导她接下来进行访谈的依据。以此依据展开理论抽样,她搜集了更多相关的资料。为了让“体验侵入性疾病”类属能够反映新资料中受访者对自身疾病采取的行动以及他们赋予疾病的意义,她将这个类属的属性进一步界定为:需要持续的关注、大量的时间支出、被迫调适。卡麦兹指出:理论抽样不仅能够让一个类属的属性具体化,它还会提供一些材料让研究者比较类属和类属。例如,她发现人们患病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她在“体验侵入性疾病”类属之外又增加了“中断”和“陷入疾病”两个类属[3]105-106。
卡麦兹认为理论抽样程序的逻辑是:从资料出发、形成关于资料的尝试性想法、借由进一步的经验探究来检验这些想法。这是一种结合归纳与演绎的诱导式推论。研究者在初步的案例资料搜集与分析之后,归纳出一个推论。此推论为这些案例资料提供了可能的理论解释。接着,研究者根据这个理论解释演绎出后续的研究假设,返回经验世界搜集更多的案例资料来检验此一假设和发展更细致的理论。总之,具体的理论抽样程序不能被事先设定,它必须生成于经验研究的过程当中。研究者进行理论抽样的具体原因取决于他(她)所察觉的分析性问题,包括:起步的尝试性想法、随后发现的模糊性与漏洞[3]102-104。因此,卡麦兹给扎根理论方法的使用者这样的建议:
分辨这些问题以及寻求解决之道需要一种坦率的态度,并且与它们保持一段距离。你的类属在分析上薄弱吗?得到充分的支持吗?类属之间的关系清晰吗?它们是模糊但可能具有启发性的吗?好的研究者会学着分辨这些分析性问题――而且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对分析性问题的捕捉是研究过程的一部分。你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确定。但是,学会容忍这些模棱两可就意味着你作为一位研究者得到了成长。那些把研究过程当成透明过程的研究者往往只能进行肤浅的分析[3]104-105。
显然,卡麦兹认为:困惑、不确定、模棱两可是研究者在进行理论抽样程序时必须经历的感受;它们是研究者创造力的源泉。然而,一些扎根理论家的看法却与卡麦兹的观点不同。他们发现困惑、不确定、模棱两可会让使用者对于理论抽样程序感到无所适从。所以,他们试图借由提供更多事先设定的操作步骤来安抚使用者的焦虑。例如,前面提到的,斯特劳斯与科尔宾将理论抽样分解成步骤更加明确的三阶段抽样。矛盾的是,一味地仿效具有事先设定的操作步骤的量化方法反而使得扎根理论的核心目标――从有意义的社会互动过程生成理论――发生了动摇。
本文认为:解决“理论抽样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明确地指出符号互动论才是扎根理论方法真正的理论根据(量化方法元素只是起着装饰的作用)。使用者一旦认清了扎根理论方法的符号互动论根源,他(她)们在操作理论抽样程序时,就不再只是盲目地遵从和依赖方法教科书上烦琐的程序操作格言,而能够明了此程序背后的理由,从而拥有更充足的自信去面对这个程序带来的困惑、不确定、模棱两可。为此,笔者将梳理符号互动论的两大核心思想――米德的自我理论与布鲁默的自然主义研究。然后,笔者将从符号互动论的观点重新诠释包含理论抽样在内的几个扎根理论方法的核心操作程序的意义。
二、米德的自我理论
米德认为:相较于其他物种的智能,人类智能的最大特色在于人类有能力客体化环境而且有能力把自身也当成客体。也就是说,人类具备“自我意识”或者人类拥有“自我”[8]69,163,172,225。对于米德而言,“自我”意味着“成为自身的客体”。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被认识的客体,所以它与一般的客体不同[8]136-137。此外,米德的自我理论还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他强调“自我”与“他者”是不可分割、同时存在的。人唯有透过他人的观点才能建立自我的形象。这个观点可以来自于个别的他人,也可能是一般化的群体观点[8]138-140。
米德相信联系自我与他者的媒介是语言,所以他声称人在拥有语言沟通能力之前是没有自我概念的[8]149。为何语言具有这种神奇的力量?米德又是怎样看待语言的?在米德的理论中,语言是“带有意义的姿势”。“姿势”意指动物机体拥有的一种社会行动,它能够引起其他动物机体对之做出反应。例如:两只正在打架的狗所进行的一连串互动。其中一只狗的攻击姿势会刺激另外一只狗立即变换姿势以回应之,而这一新的姿势又会刺激前一只狗立刻改变姿势。这种姿势交换被米德称为“不带意义的姿势”[8]42-43。带有意义的姿势是从不带意义的姿势逐渐演化而成的。当一个动物机体对另一个动物机体做出某一姿势时,如果这个姿势在这两个动物机体身上引起的反应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姿势就是带有意义的姿势,而此姿势引起的反应就是此姿势的意义[8]47。人类的语言就是一系列能够在说话者与听话者身上引起相同反应的声音姿势。因为一个语词在每位交谈者身上唤起的反应(亦即语词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人类能够运用语言互相沟通[8]57,69。此外,米德认为语言具有“客体化”和“自我控制”的作用。人类可以用语言指认出周遭环境中的某些客体,借此控制自己对于这些客体的反应行动。人类甚至可以用语言来客体化自己行动的潜在后果,从而反思和控制自己的行动[8]73,95,122,132-133。
语言使人与人的沟通成为可能。自我则是在语言的沟通过程中生成的。如前文提到的,米德认为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被认识的客体。为了避免混淆了主客之间的区分,他将自我进一步分解成“主我”以及“客我”两个部分。主我,作为认识的主体,永远无法直接看见自己。它必须以他者的语言为一面镜子,间接地照到自己的客体形象――客我。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他者可以运用语言来客体化主我。因为他者的语言会在主我那里唤起相同的反应,所以主我可以从他者的角度看见自己。换句话说,主我可以间接地建构出自己的客体形象――客我。客我让人得以从其他人的观点了解自己,从而约束了主我的行动。但是,这种约束只具有道德的意义而不具有机械的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主我具有突破这种约束的自由和创造力[8]174-178。
显然,人类的自我并非与生俱来的。米德认为:孩童在生成一个成熟稳定的自我之前,必须先经过“玩耍”和“游戏”两个阶段。玩耍阶段是从其他人的角度看自己的初级阶段。此时,孩童逐一扮演不同的成人角色,例如:妈妈、老师、警察。孩童会模仿这些角色的语言,让这些语言在自己身上唤起反应,从而感受到这些成人眼中的世界和自己。在游戏阶段,孩童开始练习同时从多个不同角色的位置看待世界和自己,并且将这些视角组织成一个整合的“一般化的他者”。米德以棒球比赛为例子说明游戏阶段的自我生成。为了顺利地参与球赛,孩童必须从不同守备位置队友的角度看球赛,还必须了解每个对手球员对球赛的态度,然后将这些观点整合起来。米德相信:一个人必须经历过个别的角色扮演并且学会将多个不同角色的观点组织成一个整体,才算具备了完全发展的自我[8]150-152。
完全发展的自我(或者一般化的他者)使群体的态度能够进入个别成员的思想,从而使这些成员的行动互相协调。在人类的群体生活中,每个参与者都必须从一般化他者的角度看待自己,根据这个观点控制自己的行动。换句话说,人类因为拥有完全发展的自我,所以能够进行众多类型的合作活动、创造各种复杂的制度、构成形形的组织机构。米德相信这样的自我理论阐明了人类社会与其他动物社会的根本区别[8]155。也正因为如此,米德的自我理论随后被布鲁默发展成一套独特的社会学主张。
三、布鲁默的自然主义研究
为了替从事田野研究的社会学传统提供理论根据,布鲁默创造了“符号互动论”这个词汇。符号互动论的主张可以分成两部分:(1)本体论――人类社会是由有意义的符号互动组成;(2)方法论――任何关于人类群体生活的研究都必须立基于被研究人群的行动意义。
布鲁默本体论的核心是米德的自我理论。对布鲁默而言,“自我”意味着“人能够成为自身行动的客体”。人会根据其对自身的认识而采取行动,而人的自我认知则来自于社会互动过程中他者对自己的态度。因此,人在进行社会互动时,会把自己放进他者的角色,从他者的观点看自己[9]12-13,62-63。
布鲁默认为“人具有自我”这一事实对社会学和心理学至关重要,因为它意味着人能够和自己沟通。如前段所说的,自我沟通的前提是解读周边的环境,亦即,将他者对自己的态度纳入考虑,从而做出适当的回应。人必须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做出解释,然后根据这些解释制定行动计划。换句话说,研究者不应该将人的行动看成是对某些社会或心理“因素”的被动回应。遗憾的是,许多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采取了这个错误的观点[9]15-16,64-65。
布鲁默并不否认某些人类行动(例如:膝盖的反射运动)是不经过解释和反思的立即回应。这一类的行动被他称作“非符号互动”。然而,布鲁默坚称:涉及解释和反思的“符号互动”占据了人类群体生活的绝大部分。在进行符号互动时,人们会把彼此的姿势解释成是带有意义的符号,这些符号指明了彼此行动的动机和计划,双方据此安排各自的后续行动[9]8-10,65-66。
简而言之,布鲁默的本体论主张人类社会主要是由符号互动组成。这也就是说:(1)人们会将意义赋予其所处的环境,并且根据这些意义在环境中行动;(2)这些意义是人们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习得的;(3)当人们将意义赋予环境时,他们是在主动地对环境做出解释[9]2。
符号互动论不仅仅提出了本体论主张,也为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指出了不同的方向。布鲁默强烈地批评主流的量化研究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倾向将人类行为看成是特定因素(例如:心理驱力、文化价值、社会结构)的必然结果,完全不考虑人类行动的意义,或者只是将意义当成是造成因素与结果行为之间无关紧要的联结[9]2。量化研究者以为科学方法就是遵守一套严格的、可重复操作的研究程序来验证从形式理论演绎出的假设。这一盛行的方法论迷失让量化研究者相信社会调查方法是唯一的科学方法、盲从研究设计的教条、偏好使用统计技术来建构数学模型[9]26-28。然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当研究者刚刚开始进行研究时,他(她)通常并不熟悉其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所以,研究者会用自己的先见来解读研究对象的行动。这些先见可能来自于研究者自己的生活或者研究者所在学科的理论。如果研究者能够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小心谨慎地、持续不断地修正和测试自己的观点,那么研究者最初的局外人先见并不会阻碍研究。问题是,量化方法的研究程序并不能帮助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理论立场。与此相反,僵固的研究程序让研究者始终没有机会亲自去熟悉其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者的先见从头至尾主宰了整个研究的过程。更糟糕的是,因为研究者由始至终都沉浸在自己的先见里、不了解其研究对象行动的意义,所以研究者甚至在研究结束之后都不知道自己错失了什么[9]35-37。
为了让研究者有机会亲近其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行动的意义,布鲁默鼓励研究者进入其研究对象所处的自然情境去做考察。他把这套另类的方法论主张称作“自然主义研究”。自然主义研究包含“探索”与“审视”两个部分。探索研究的目的在于:(1)允许研究者走进其研究对象的生活、熟悉他们观看世界的方式;(2)帮助研究者形成研究主题,并且确保研究的方向、问题、资料、分析、解释、概念都立基于其研究对象的行动意义。布鲁默强调探索研究是非常灵活的。研究者可以使用任何符合伦理的方法(例如:参与观察、倾听、访谈、阅读日记和信件、团体讨论……)来了解其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时时警惕、不停地修正和测试自己的观点[9]40-42。
布鲁默认为:研究者最终必从描述其研究对象世界观的层次上升到建构理论的层次。这便是审视研究的任务。一个理论是由若干分析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所组成。审视研究的目的是确保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够连接上具体的经验事例。布鲁默抱怨社会科学的概念往往缺乏明确的经验指涉。如果我们试着去确认习俗、整合、社会角色、异化、社会化、态度、价值、失范、越轨等常用社会科学概念的经验意义,我们会发现自己很难准确地说出这些概念的具体经验事例到底是什么。因此,社会科学概念的经验意义必须被补强。审视研究可以将模糊的概念与经验事例联结。首先,模糊的分析概念能够引导研究者的观察方向,使他(她)特别留意具体环境中的某些经验事例。然后,研究者把相关的经验事例放在一起比较,从中筛选出这些事例的类属性质,从而充实了分析概念的经验意义[9]42-46。
我们不难看出布鲁默自然主义研究与扎根理论方法的直接联系。事实上,符号互动论的理论观点可以帮助扎根理论的使用者更好地掌握和领会此方法的关键操作程序的意义。
四、从符号互动论看扎根理论方法的核心操作程序的意义
每一门学科的发展程度如何,可以从该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直接得出,优秀成熟的理论指导不但建立在该学科的实践发展上,同时也指引着实践的前进方向,对于会计来说更是如此。
首先,会计是一个细致、复杂、关系到企业经营和管理体系运行的每一环节的关键岗位,其对职业技术能力和道德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会计体系来指导会计工作。从经济管理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可以使会计工作更加全面和具体,在体系运行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经济管理。从会计工作者各人角度来看,由于工作人员需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和资金管理,因此,在繁重的工作面前,体系化的管理可以帮助会计按照体系要求逐条进行财务管理,减少工作量和工作失误。
其次,在认识到构建会计体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于会计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更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会计理论之于会计体系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从国际上认可的会计理论的目的来分析,一方面会计理论为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规范的解释,规范了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会计理论的运用可以预测日后的会计工作方向甚至是经济工作运行走向。因此,会计理论的研究可以使财务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领域。
二、会计理论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我国各种会计工作者和相关经济专家,都在为不断地丰富我国的会计理论基础而努力,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长远来看,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体系构建仍然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其不足之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首先,会计理论研究中出现了很多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高的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诸如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运用都融入到了会计工作中,但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对于这些方面的深度剖析和研究并没有很好地跟上时代的潮流。很多理论基础研究和培训中依旧是过时老旧的相关理论,不利于指导会计从业者的工作。
其次,在针对基层财务工作者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理论重在考试,考试内容也基本上是会计书本上的内容背诵,并不能很好指导实践。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对于会计理论的学习也缺乏重视,更多的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没有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最后,理论语言表述复杂也降低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有时会计理论的语言表达抽象而复杂,在从业者原本就缺乏重视度的基础上又因为理解能力的限制削弱了研究理论的兴趣。这样,如何把会计理论发展得更加通俗易懂,但又不脱离现实和科学性,也是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之一。
三、优化会计理论和体系的冷静思考
事物都是在向前不断的发展变化,尽管会计理论的不完善虽然是一个突出的现实,但是在多方人员的努力下,会计理论仍然在不断地适应我国的国情的基础上,不仅能够变得更加贴近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还能从更高的高度去指导着整个会计系统的构建。由此可见,不断改进理论研究中的不足,才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一)从实践中提取理论基础,使会计理论灵活发展正
因为理论总是源于实践,财务相关工作更是如此。在会计理论和会计体系的完善中,要注意到在会计体系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同时,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理论上的修改,做到理论和实践在不断运动中达到统一,这既能体现会计理论的创新发展的生命力,又能根据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研究,保证了我国的会计理论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对于会计体系的构建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理论研究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将理论融合到实践之中
会计理论研究的最终意义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进行,因此,理论研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研究,要落实到财务工作者的切身工作中来,这也是构建完整会计体系的目的所在。所以,将“为了考理论而研究理论”转化为“为了使用理论而研究理论”,这样切合实际的理论研究会大大提高财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三)简化会计理论的语言描述,让会计研究变得更明晰
对心理教育的角色认识有助于教师提高对自身完善紧迫性的认识。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不亦乐乎。现今的教师首先要构建内心世界,树立适应时代的、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教育学生修身,使其心理健康。教师要扮演好心理教育的角色,就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充分认识自己。即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和认识结构,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在教学工作中学会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有全新的教学工作模式。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教育学家认为,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3R”(读写算)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他又新增了“2R”(尊严与负责)教育———善行教育、人格教育。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尊重别人,爱护集体和行为规范),再教会学生做事(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应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思路,也是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只有教师认清了心理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把握了正确的教学工作模式,才能真正理解心理教育角色的内涵。
2.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的角色行为
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这是体育教师角色行为的正确体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之前,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也就是要清楚地认识和理解学生有哪些心理需求和心理障碍。这样就容易掌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就能真正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需求,渴求友谊,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或认识上存在偏差,对于自我表现受到别人非议等。这样就造成学生心里矛盾重重,对其成长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从心理发展上说,此时的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帮助,直至他们走出误区。作为扮演心理教育角色的体育教师来说,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矛盾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在深层次上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目前,我县正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从2012年秋开始在七年级实施高效课堂。现结合我校实践,谈谈语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高效课堂的有关看法。
一、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理论现状。
我校多数语文教师对于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很模糊,或者很狭隘。他们眼中所谓的教育理论知识即师范院校中开设的教育学原理、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教育史的课程内容;仅限于对大教育家、心理学家及其理论的了解,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赞可夫的《发展教学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胜利法”等。对当代出现的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教学论、教学法不太了解,对当代学生心理揣测不透。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专业发展。
二、提高语文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形势所需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要求转变角色,发挥教师的助学、评学、督学和同学等主导作用;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愉悦的竞争的课堂氛围┄┄语文高效课堂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是多多。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具备素质教育的系统理论知识,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观念新则百业兴,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工作中深刻领会教育理论精髓,并用教学实践加以印证加以发展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高效课堂的需要,使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打造高效课堂应提高的语文教师理论素养
语文 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是:语文教师在经过一定的教育理论修习后,自身形成的关于教育理论的一系列认识以及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惯常修养。具体说来,包含四个方面内容:教育理论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意识及价值观、教育理论知识内化后形成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利用教育理论进行自我专业素质提升的能力。
(一)教育理论知识水平
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水平是教师形成教育理论素养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理论知识的内涵更加丰富,可以说,所有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及相关活动产生直接或潜在影响的与教育有关的理论知识都属于教育理论知识的范畴。教育理论知识的分类有很多种,德国教育学家布蕾津卡根据研究范畴及作用的不同,把教育理论分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和实践教育学三类。其中,教育哲学提供价值和规范取向,回答“应该是什么”问题;教育科学描述和解释事实,回答“是什么”问题;实践教育学给教育者提供关于其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手段的信息,回答“应该怎样做”问题。而根据涵盖的具体知识类别不同,又将教育理论知识等同于“条件性知识”,即 “个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种知识类型”。对于教师而言,条件性知识涉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以及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更加常规的关于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包含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课程理论三大块。同时,有研究认为教育理论知识不仅应该包括教育学科的知识、学生的知识,更应该包括“教师自我的知识”。
根据上述分类结果,结合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应具备如下教育理论知识:第一、条件性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学科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及学生管理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知识能帮助教师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正确看待一些常规的教育现象。心理学知识能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一些常见心理问题。学科教育学知识对教师开展具体学科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帮助。学生管理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以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知识。教育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人本主义理论、差异理论、动机与激励理论等对我们教师适时转换角色意义重大,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做学生的伙伴。第二、实践性知识: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师经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后总结出的一套有自身特色的个人教育理论,二是专家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后上升成理论,并可在社会上推广被更多的教师习得。如果从教育理论知识的归属主体来看,条件性知识属于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知识,而实践性知识属于个人教育理论知识。这一部分知识不一定每个教师都能具备,但应该是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意识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才能形成这种独具特色的个人教育理论,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一个过程。第三、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主要指的是教师对自身实施规划,调节所需用到的理论知识,如教育理想、信念,自我身心保健与调节的知识,心理和美育方面的知识等。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教师对自我发展发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这部分知识便显得更为重要。
(二)教育理论意识及价值观
教育理论意识是指教师学习、应用教育理论知识的意识倾向,而价值观体现的是教师对教育理论功能及作用的看法。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教育理论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大,因而也没有学习理论的热情。造成如此现状的原因,有的是源于教师对教育理论知识的认识模糊不全面,有的则源于教师自身产生了错误的教育理论意识倾向。可见,教师的教育理论意识和价值观在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中是起到主导作用的。
那么,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理论意识呢?第一,教师应具有理论自觉意识,即教师在其复杂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对那些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事件要有意识的进行“是否如此”与“为何如此”的追问和反思,这样教师才会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常保一颗好奇的心并激励着自身不断进行探索。第二,教师应具备理论批评意识,不应全盘接收,也不可盲目批判。盲目批判会变成目无理论,只有经验;全盘接收、不懂变通则会使理论的效用大打折扣,自然会影响教师的理论价值观。第三,教师应具有理论创生意识。教师要进行理论创生必然要对自身的实践认识进行理性思考,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的这种理论创生是基于实践并又归于实践的创生,具有更高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对自身理论素养的一次提升。
(三)教育理论知识内化后形成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进行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不是为了学理论而学理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这也是教师的执业之本。所以,看一个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仅看其具备多少教育理论知识,有没有正确的理论意识和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理论学习后内化形成了教育教学能力才是更为重要的,这些教育教学能力可以看作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惯常修养的一部分,也是衡量教师教育理论素养高低更为显性的一个指标。
(四)利用教育理论进行自我专业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