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怎样学好物理

怎样学好物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怎样学好物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怎样学好物理

怎样学好物理范文第1篇

1 坚定信念:物理并不可怕,人人都可以学好它

不少的同学在学习物理以前总觉得物理很难。特别是一些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没开始学就感到紧张,这完全没必要。就初中物理而言,用到的基本上是加减乘除,并没有太复杂的计算。有很多数学成绩平平的同学,但物理学得很不错,所以同学们对自己要充满信心,你们会成功的!

2 物理是非常有趣的,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吧!

物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小学科学课里同学们所做的许许多多小实验其实已经接触过物理了,比如:磁铁吸起了小铁钉却不能吸起铜块、沉在水底的鸡蛋在水中加盐后渐渐浮到了水面,用纸做的锅装满水后可以用火把水烧开……在我们的周围,随时可以见到种种的物理现象。大家如果善于观察生活,一定会好奇:为什么汤圆刚丢到锅里时是沉到水底的,煮熟以后却浮到了水面?生鸡蛋放到桌子上很难让它转起来,但熟鸡蛋很容易让它转起来?为什么轻轨的轨道在转弯的地方总是一边要高一点,另外一边要低一点?物理是不是很有趣的呢?学习了物理,你头脑中的这些疑问都能得到答案。你做好准备了吗?

兴趣是你们最好的老师。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都是我们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奇妙物理的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求得知识的欢乐。让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你处于欲罢不能,顽强奋进的积极状态吧!

3 动手动脑学好每一节物理课

(1) 注意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定理和规律都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同学们要养成认真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的习惯。

观察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在做演示实验之前,老师往往会讲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采用什么仪器?仪器如何放置?实验怎样做?希望同学们观察些什么?这些话都是很重要的,是我们观察的依据,我们都要听清楚,还要边听边思考,想一想将会得到什么结果。

看演示实验必须全神贯注。有些实验是老师在讲台上做,仪器有时比较小,可见度不一定很好而且实验现象往往变化很快,这就需要集中注意才能把现象看清,往往许多同学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这完全是上课的大忌。

很多实验往往又分几个步骤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在观察时思考,还应在实验后继续思考。除了沿着老师指导的方向得出结论外,还要想一想,这个实验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提出更好的实验方法。而且,联系这一演示实验,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实验之后老师往往会引导同学们通过实验现象或者实验的数据得出实验的的结论或推导出计算公式。同学们只有认真地经历了这些过程才能很好的理解定律以及灵活的应用公式。

我们反对在对物理概念、规律、公式不理解的情况下,把它们硬背下来的死方法,我们必须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库中的信息。如果死记定律和公式,对于公式的每一个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和用法没有真正的掌握。那么根本就达不到灵活掌握的目的。

(2) 同学们还要学会倾听,听好老师上课所说的每一句话,并分析和理解!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有一个国王,想考考他的大臣,就让人打造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让大臣分辨哪个最有价值。最后,一位老臣用一根稻草试出了三个小金人的价值,他把稻草依次插入三个小金人的耳朵,第一个小金人稻草从另一边耳朵里出来,第二个小金人稻草从嘴里出来,只有第三个小金人,稻草放进耳朵后,什么响动也没有,于是老臣认定第三个小金人最有价值。

同样的三个小金人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第三个小金人之所以被认为最有价值也因为在于其能倾听。其实,人也同样,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会道的人。善于倾听,消化在心,这样你才能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停留于表象。只有学会倾听才能象第三个金人一样体现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4 正确对待作业

同学们往往容易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好像是为老师或者是为家长完成的一项任务。这是一种很消极的做法。作业是对自己当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同学们往往对以下几种题型感到比较困难:

(1)对于问答题。关键的是要清楚本题涉及到的是那方面的物理问题?分析现象和本质间的关系,并应用刚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答。

(2)对于计算题要有几个基本的步骤:已知、求、解、答。同学们要注意计算题中单位的统一,另外计算题要多读几遍题,让头脑中呈现题目中所描述的情景,这样就能充分的应用条件,做到轻松应对。

(3)对于实验题,这往往是同学们感到最困难的题型,也是最容易丢分的题。这是对同学们平时上课的观察和总结能力的综合性的考查,我们要应用所提供的实验仪器,或连接线路,或进行实验验证物理定律,或测定某些数值,并作出分析、判断和结论。

5 做好阶段性复习和知识系统的归纳

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具体遗忘的速度情况详见下表:

艾滨浩斯曲线遗忘规律结论表

在学习完某章节的知识后进行及时复习,这样花费很少的时间就能复习巩固一次。如果等所学的内容全忘了之后才去复习,就等于重新学习一次,这样所花费的时间多,学习的效率就比较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复习主要是为了巩固,促进同学们掌握知识的系统化,复习过程是大脑对神经细胞再次进行刺激,强化理解,完善记忆的过程。从能力培养来看,通过复习,还可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能力。

怎样学好物理范文第2篇

1 高中物理难学的主要原因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特别是近两年,我们发现学生感觉物理难学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教材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1.1 教材因素

(1)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或者要求定性和定量并举.

初中教材大纲只要求初步了解,较少涉及定量研究,描述上也不是要求很准确,只需要将物理知识放入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感受对照就可搞定.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或者要求定性和定量并举,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例如在“力与运动关系”这一问题上,初中物理只要求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至于“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为什么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定量关系如何……”初中物理课本中没讲也不做任何要求,而高中物理则要求学生必须扎实掌握.

(2)知识结构化增强,内容增加而课时减少.

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线索,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知识体系.但课时大为减少,要求老师高效、精心组织上好每节课,可很多老师不能与时俱进“穿新鞋走老路”使得学生学得是懂非懂.

(3)学科间知识综合性增强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物理计算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如高一物理上学期学习速度图象中用到的斜率概念在高一下学期才能学到,学习力的分解用到的三角函数也要到高一下学期数学教材中才能学到;理解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用到极限的概念在高三才学;这种学科间横向联系的失调,加大了高一物理学习的难度.

(4)物理学科能力要求提高

在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科学的表达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1.2 心理因素

(1)思维方式不适应

初中物理在研究问题时,一般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提出问题,或者由实验得出结论,是以“直观形象化教学”为主,即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中引出物理概念和规律,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初中学生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规律.而高中物理大量的教学要求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的,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其中有些无法借助直观的演示实验直接得出结果,学习程序未必都遵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必要时从已有的物理概念出发,或从建立理想模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规律.对这种抽象程度较高的思维方式,高一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会感到物理难学.

(2)学习方法不适应

由于高中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教材知识间联系紧密,步步深入,因此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随着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单纯的“听”,机械的“记”,死记硬背的“练”,是不能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的.多数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课外阅读及实验观察的习惯.到高中,有些学生仍采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物理,有的不预习,不复习,不看书,下了课就做作业;还有的到外找题做,却不及时总结,时间花了不少,却收效甚微.因为初中物理课程对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并记忆的较多,推理、论证方面要求较少,而高中物理学习则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掌握不仅要理解,还要能灵活应用.如果学生仅能背诵概念、定律,而不理解,则不能灵活运用,也难以真正掌握.另外,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比较通俗,学生易看懂,易理解.而高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较严谨,学生有时能够读通文字,甚至背诵,但并不代表已经理解其内涵,可见理解教材是一大难关.

(3)课前预习、课上听课积极参与、课后强化、章末复习和梯度强化才到章末检测或月考不对接.俗话说“跳一跳,桃李到”和“学有所用”,前面学的东西在课后练习、章末检测或月考中没有相关的、难度适中的题体现而者出得太难,学生几经努力还是得十几不到二十分,几次下来觉得学不好物理彻底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彻底放弃.

1.3 社会因素

家长和社会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将学生成绩作为对教师考核的唯一指标,于是有些高一教师不根据学生实际,盲目地将教学内容加深加难,在初始阶段就要求学生一律达到高考水平违背教学规律,一口吃一个胖子,这种深、难、急的教学要求,严重阻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 帮助学生学习的策略

经过我们近近几年的课题研究和取得的效果来看,新课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我们新时代的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整体规划时时高效,注重每一个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俗话说“细节决定成功,点滴铸造辉煌”.

首先:要树造班级灵魂,培养班级文化氛围,组建强有力的班集体,同时将班分成“Aa Bb Cc……”分组帮扶模式.这样有组织有规划的小组在平常上课便于小组学习讨论共同完成导学案,上实验课时便于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容易培养竞争意识:小组与小组竞争,组内成员竞争,组与组的领军人物间的竞争,强化领军人物对组内帮扶力度更大同时提升领军人物自身能力站在出题者的高度来看题,在以后见到同种类型的题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一目了然.

其次:制作导学案――上课一条龙

导学案分为六个板块:课前思考、课上关注、课堂练习课堂强化、章末复习、梯度强化和单元检测.六个板块环环相扣.

课前思考,让学生先思考课堂上要讲的重要问题将知识前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书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把握重要知识点,搞清方向.

课上关注,将本节课要讲的重要内容给以指明,让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力求把这些知识点搞清楚.

课堂练习、让学生讲课前思考的问题弄清楚试着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强化,精选代表前面所讲知识点的好题,巩固强化前面所讲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把所讲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梯度强化,由于新课程的改版,系统性理论性增强,内容增多而课时减少,这就要求老师高效,我们经过两年的探索,发现要弱化一课一练,在章末复习和章末检测之间要做一个过渡――梯度强化.才能在后面的章末检测有所面熟正常发挥.[HJ1.3mm]

单元检测,必须精选代表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好题组卷,使学生从“题海”跳出来,题要结合新课标和课本重新编写,难度有梯度这样有助于检测学生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同时给老师正确的反馈,加强对学生难于弄清的知识点重复反复强化.

上面六个板块要统筹规划,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一个环节把握不好就可能全盘皆输.

再次:要求老师与时俱进,在要求学生有一碗水时要求老师不但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长源水,终身学习从横向和纵向剖析自己,从横向和纵向剖析教材,从横向和纵向剖析学生.对书本单元知识进行定位,对每一节课进行定位,精心组织课堂同时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和调整.

2.1 寻找初高中知识的连接点,填补空白点

(1)寻找初高中知识间的连接点

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其内容,知道初中阶段学生学过哪些知识.例如高中学习《物体的平衡》的连接点就是初中学过的二力平衡知识,即在学习三力平衡问题时可应用力的等效方法――力的合成的知识将其转化为二力平衡问题来处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2)填补数学知识的空白点

现行的高一数学必修教材与物理必修教材衔接明显不当,这样就导致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及熟练程度跟不上物理的需要,形成知识应用的空白点,所以教师应对所需数学知识作必要的讲解.例如,在讲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时,要讲解极限概念等;在讲开普勒定律时要补充椭圆的知识;在讲力的分解和合成时,要讲解三角函数知识;在讲解图象直线的倾斜程度时要补充斜率的概念.

2.2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

(1)采用“梯度式”进程,降低知识台阶

所谓“梯度式”进程是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各阶段的教学要求所能达到的水平,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一步求成.首先应打好基础,然后再滚动提高,使教学难点分散,后移,有利于降低教学的梯度.

(2)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这为学生进行物理思维、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2.3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逐步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教师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要让学生懂得高中的学习应处于主动状态,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勤思考、课后多分析、作业要独立的“四步法”,在每单元结束时要进行单元知识的整理、归纳、总结、应用的“四步法”.

重视知识的理解,逐步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引人概念、得出规律、分析例题等方面,注意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力求思路简洁、顺畅.

2.4 重视学习信息反馈,及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

怎样学好物理范文第3篇

一、读、听、思相结合

1、课前预习,通过阅读和自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学习教材中描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2、上课认真听讲,边听边思考。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而应该配合老师积极思维,注意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记录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和进行课堂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3、及时总结,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可以提高思维分析能力;并且要学习课本上用文字、公式、图象几种形式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提高运用数学工具描述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4、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力求理解而不死记硬背的习惯。物理学是研究各种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科学,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过程。因而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教学过程中,每到一个关键的时候,都要及时提醒学生如何做到重在理解。学习物理规律时,既要使学生弄清规律的内容,适用条件,还要使学生参与这个规律得来的分析概括过程。在引导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切忌死搬硬套公式,要在启发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和条件的基础上,理解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的含义和适用范围,逐步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技巧。总之,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通过积极的思维去理解和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养成力求理解的习惯。鼓励和号召学生“超前”思维,即每当老师在课上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想,争取在老师讲解之前提出自己的想法,再和老师的讲解对比。对了,对在什么地方;错了,是怎么错的。学习的过程首先是模仿别人的过程,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从简单的动作模仿上升为思维方法的模仿。由于学生还比较幼稚所以在他们还不熟悉用物理独有语言进行思考问题的初期,教给具体的解题步骤,并要求他们执行,而且不断督促检查,使学生服从,逐渐被同化。学生的做题规范化要求,也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具体步骤,用这些外显的操作步骤可以帮助学生内部思维的条理化。

读、听、思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着重强调学生要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初中物理的主要内容,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物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层层深入,使学生逐步达到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目的。

在新课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引入物理概念,怎样引入物理概念。对于物理量要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明确它的定义式和决定式,单位是如何规定的。对于物理规律要明确它的适用范围,掌握并理解它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文字表述、数学表达式、图象表示)。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应当特别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 “榜样是无声的命令”。榜样是分层次的。举例而言,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的思维习惯,要求学生

画草图、图象等手段建立物理过程模型,并找出各个过程之间的衔接点,教师就要在课上、下、批改作业时都应带头按规范的操作步骤要求自己,只有这样长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解题要技巧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是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物理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

1、认真细致阅读题目,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信息,弄清题目中所阐述的物理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在头脑中建立相关的物理图景,画出必要的示意图。

2、分析与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概念,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哪些是待求量。在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找出与已知和所求都密切相关,即矛盾集中的物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3、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而且还要有完整、准确的表达习惯,这就需要平时严格训练。

此外,各种习惯的培养应综合实施。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困难,总是表现在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但深入分析其成因往往是由于多种学习习惯不良的综合反映。如学生不会求解某一道物理习题,则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将所述内容想象成相应的物理过程的习惯,也可能是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按步就班地分析及表达的习惯等。因此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通盘考虑,综合培养,实施全面发展的战略。

怎样学好物理范文第4篇

2、理解:用理解的方式去记忆公式、定理、试验等等。可以用形象思维等等巧妙的方法去理解和记忆。例如,什么是真空,可以这样去理解:真空就是真的空了,什么都没有了。

3、运用:一类是来应付考试,另一类则是来解释身边得一些物理现象。

所以,在学习时,首先,不要有惧怕的心理,因为你前一段没学好的经历可能会暗示你什么,这可能会导致你恶性循环。努力告诉自己“我能行!!!”其实心理暗示很有用!不过,为了给自己增加底气,最好还是做好预习工作,做到心里有数。

4、其次,上课要紧跟老师的思路,适当地记些笔记,记一些书本上没有明确阐明的甚至是遗漏的以及自己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课下抽时间多练一练,别以任何理由来推托,从而放弃了练习的最佳时期,最后只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怎样学好物理范文第5篇

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它可以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化抽象的概念规律为具体的物理情景。所以演示实验是教师上好物理课,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关键之一。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首先演示“覆杯”和“瓶吞鸡蛋”实验,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想知道原因的欲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是否选择演示实验,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演示实验。无论是教学效果,还是气氛都较原来大不一样。因此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

为了做好演示实验,我认为应做以下几点:

一、做好充分准备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准备。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是做好演示实验的基本前提,有的教师轻视课前准备工作,造成实验失败,演示现象出不来,或者现象极不明显,甚至出现反常现象,于是教师手忙脚乱,满头大汗,语无伦次,学生则垂头丧气,索然无味,实验走过场,教学效果差。

要做好演示实验教师首先应准备好实验器材,其次课前反复演示,有些性能不稳定的实验,例如,鸡蛋悬浮于盐水中,在课前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时,还要试一试;第三要设计演示程序,引导学生观察,推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演示程序及提问来观察、思考、回答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辨别物理现象的能力。

二、操作规范,提高成功率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装配仪器时,动作要标准。例如,熄灭酒精灯时不用嘴吹;取天平砝码时不用手直接取用;连接电路时应先断开开关等,教师的一举一动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效果明显,可见度高

演示实验应有较高的可见度,因为它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观察活动,不能只让前面几个学生看到,而让其他学生坐听某学生的报告。因此,做演示实验时的要求是:

1、仪器的尺度要足够大,仪表的读数、刻度线要清晰,例如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可选用演示的大型温度计。

2、如果是较小的仪器,则要求能够灵活的移到学生座位中去。

3、微小的变化要采用放大技术(如光放大、电放大),例如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尽测一元硬币直径时,可用光放大,即把刻度尽、三角板、一元硬币直接放在投影仪上,演示用“卡尺法”测圆柱体直径,这样学生可以看清楚刻度尺的刻度,从而直接读数。

4、要观察的主体部分与背景的对比度大,例如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看不到,可采用喷烟雾的方法,而看见光的传播路径。

四、考虑学生感知,让学生参与配合

若教师只在讲台上自己边说边做边记录数据,学生看不清或体会不到,演示的效果将微乎其微,演示实验不能只由教师做,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研究同一方向上的二力合成时,黑板前挂一只健身拉力器,请一位同学上来拉弹簧下端把手,要求拉到黑板上划线的位置,(请一位力量小的女同学,没有拉到位)这位同学费了很大力,但没有完成任务,谁来帮她一把?(实验两位女同学共同用力把弹簧拉到线下)哪位同学能独立把弹簧拉到线下?(上来一位力量大的男同学完成任务)这位男同学一人顶上了两位女同学的力气,换句话说:把弹簧拉到线下,男学生所施的力与两个女同学共同施力效果相同,从而引入合力的概念。当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物理学上就把这个力叫做另两个力的合力。

五、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便,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