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礼仪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礼仪教育一直是我国德育的重要传统内容之一。党和国家、各级教育行部门、一线学校无不高度重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却是,学生的文明素养不容乐观,甚至有每况愈下之感。这可能与人们对礼仪教育的片面认识有关:将“礼”视为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一种规范,将礼仪教育看作是围绕这些礼仪规范,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训练的过程。这种理解抽去了礼的丰富内涵,让礼仪规范沦丧为奴役学生的冷冰冰的、空洞的道德教条,让礼仪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以一个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礼仪教育现象——“校门礼仪卫士”作为审视对象,分析学校礼仪教育的症结所在。之所以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学生日常生活方式上,主要源于两方面的思考:一是基于日常生活才是人的德性生成的基石。人的德性主要发生于人际间的交往互动,相比较于学校专门的道德教育活动而言,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互动更具有现实性、潜隐性和感染力,更有利于学生德性的内化生成。二是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现象,我们越熟悉,则可能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越漠视。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已经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天然地赋予其存在的合理外衣。对其内在的不合理性,则常常被我们的“常识”所遮蔽。因此,这种熟悉,则更带有一种熟视无睹的意蕴。
“校门礼仪卫士”,也就是学校组织几名学生在校园门口,站成两列,看见老师或老师模样的成年人都要行队礼,并说:“老师好!”成年人大多不回礼,很多老师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看见有“违纪”现象的学生则严格监督,如禁止记名、扣分等。有的学校为了追求教育的新意,还用英语代替了汉语的“老师好!”“校门礼仪卫士”自上世纪末在我国小学中出现,现已遍布许多学校,称得上是存在时间久远、最为普遍的礼仪教育方式。但对其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需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
一、“校门礼仪卫士”的原型探析
“校门礼仪卫士”最初发韧于日本企业之中,改革开放后,逐步传入我国,并在广大学校中推广开来。众所周知,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有显著区别——员工通常可能终身只为一个企业服务。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归属感,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于是一些企业在每次开会前,企业领导总是提前到达会议室,立于门口处,主动向下属行礼致敬。
这里,有三点值得我们关注:从立场意图来看,以下属员工的价值认同为目的。企业管理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行为,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使之形成对企业强烈的认同度和归属感;从对象指向来看,是位尊者(管理者)指向位卑者(下属),以卑者(下属)为尊重的中心指向;从实现逻辑来看,来自领导的尊重,唤起了下属积极的道德情感回应,并形成强烈的价值认同感。事实上,这种外在的“上级门口敬礼”行为,的确能赢得来自下属的积极肯定和价值认同,达到了“化行成性”的预期目的。
比照反思“校园门口礼仪卫士”现象:
首先,从立场意图来看,我们追求的目标仅在于让学生形成“见到老师要行礼”的行为习惯,其价值追求仅在于学生对礼仪规范的行为习得。例如,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说:“学校的德育工作好坏,看看学生见到老师能否主动问好就知道了。”言下之意,只要学生习得行礼的习惯,礼仪教育的目的就达成了。
其次,从对象指向来看,是位卑者(学生)指向位尊者(老师),以教师等成人世界为中心指向,是成人主观意愿的一种体现。这种成人的主观意愿,是以学生无条件的屈从为前提,建立在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冷漠与无情基础上。不禁要问,学生为什么应该向老师行礼?尤其是面对一位他所不熟悉的陌生人时,也需无条件地行礼。这种要求合理、现实吗!
二、“校门礼仪卫士”的负面教育效应
一是“双重人格”的势利人。学生只向老师行礼,可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一种逻辑:老师相对于我而言,是强者,需要尊重;同学相对于我而言,是弱者,不需尊重。这种为人处事行为习惯的养成,可能会积淀到学生人格深处,打下终身都解不开的“死结”——成为一个势利人!
二是“礼仪教条”的心理困惑。这种不分时间、场合的“见到老师要行礼”的礼仪教条,在现实生活中一定切实可行吗?比如,学生蹲在厕所里,见到老师是否也要提出裤子向老师行礼呢?
三是“有礼无德”的伪君子。这种礼仪教育方式只是涉及学生行为的浅层表面,未能触及灵魂,不可能给学生的德性发展带来任何实质效用。学生有礼的态度只是一时文明的假象:正如文质彬彬、礼貌体面的杀人犯,始终是杀人犯。内在的邪恶,终会让所有的表面文明不堪一击。
三、学校礼仪教育的哲学思考
学校礼仪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哲学的层面,理性地思考礼仪教育的内涵实质。让我们回到2500多年前,向历来最为重视“礼”的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请教“礼”的真谛。
从本体论的视角来看,“礼仪”可以分解为“礼”和“仪”两个部分。“礼”的本质核心在于“仁”。《论语·颜渊》篇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句的意思是,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就是仁。有一天这样做,则天下都回到“仁”了。这样做全靠自己,还能凭靠别人吗?这里的“礼”,是在颜渊问“仁”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可知,“礼”是“为仁”的手段,其目的在于“天下归仁”。后面一句“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更是指明了仁由心生,而不能靠一味的外部的强迫。“仪”则是“礼”的表现形式,即只有具备了仁心,他才能待人以礼,才能发自内心地敬重对方;相反,缺乏仁心的礼仪则是虚假的、伪善。
从价值效用角度来看,礼仪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易经·文言》中指出:“嘉会,足以合礼”。这是孔子晚年读《易》时,即在思想已丰富成熟时的深刻认识。“嘉会,足以合礼”的意思是:在人与人之间寻求完美的相处会合,就符合“礼”了。这句话指明了礼的价值——促成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另一部儒家经典《论语·学而》中记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这里的“礼之用,和为贵”,指的是“礼”的价值效用,以恰到好处为珍贵。不能过分,过分了就失去了“礼”的意义价值了。所以,礼仪教育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训练为礼仪规范的机械实现者,更不是让空洞抽象的礼仪规范成为束缚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教条。
四、学校礼仪教育的重构:一种可能的方向
当然,本文并不是要完全否定学校以“行为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礼仪教育形式,只在于让我们更深层次地思考其内在的不足,探索出更具教育意义的礼仪教育形式和途径。
(一)礼仪教育的关键:涵濡浸渍。2010年7月,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指出:“师范学校的专门训练,不限于教学的技能,而尤其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涵濡浸渍,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这段话虽然是针对师范生的教育培养所讲的。其实礼仪教育未尝不是这样:学校开展礼仪教育,不能局限于向学生传授多少“关于礼仪规范”的道德知识,更不能将学生训练为礼仪规范的简单、机械实现者。学校应努力构建一种积极、和谐的道德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其间的道德魅力,激活其内在的良知良能,完善其道德人格。
(二)礼仪教育的思维:由专门转向整体。学校开展的礼仪教育往往沿袭一种惯性思维:由学校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实施,忽视学校整体生活对学生道德的影响。事实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参与道德教育,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体现礼仪规范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利用一切机会影响与自己接触的学生。
(三)礼仪教育的重点:由德育活动转向“非德育活动”。学校礼仪教育比较重视“宏大叙事”式的专门活动,往往忽视“非德育活动”,即不是为了道德教育而设计的活动。专门的礼仪教育活动毕竟是偶尔的、非连续性的,不可能成为日常性的教育活动。而“非德育活动”则是每天都发生着的、日常性的。从深度看,“非德育活动”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反复发生,并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是悄悄的、长期性的,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学生的人格;从广度上看,“非德育活动”无时无处不在,全天候、全时空地发挥作用。所以,学校礼仪教育更应关注“非德育活动”,因为人的德性体现于人的生活细节。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为了教育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可谓用心良苦。作为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用心策划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有效帮助我们的学生纠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的细节问题有待于我们老师去发现、去及时纠正和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言行举止。
场景一:
一个午间,一位老师开车进了校园停好车后去了办公室。这辆车引起一位学生的注意,高声道:“哇,陈XX换新车了!”随即一群学生围上来,车旁边一阵叽里呱啦。虽是有关车的话题,但学生口中一声声的“陈XX”却屡屡传入耳中。在一楼教室辅导学生的我已按捺不住学生对老师直呼姓名的随意性。出了教室来到他们旁边,一向喜欢开玩笑的张同学看我过来,说道:“老师,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诶,是辆新车,哪位老师的?”我等待着张回答的方式,心里揣度着:在我面前他对车主会以老师称呼还是再次直呼其名呢?“陈XX买新车了你都不知道呀!”张同学很自然脱口而出了这句话。
“你说这辆车是陈XX老师的,是吗?”
“是呀,我看着他开进来,然后上了二楼办公室,没看错人。”
“看来你和陈老师师生感情不错。”
“怎么啦老师,我只是说他开新车了,怎么说到我们的交情啦。”
“我看你这么口口声声对陈老师直呼其名,可见你和陈老师的关系不一般,应该说是超越了一定的师生界限,这么说你一定很喜欢陈老师,如果喜欢他心里肯定很尊重他,既然尊重他就要表现出让别人也感到你是尊重老师的。否则外人会觉得你礼貌不够。”
“哦,我知道了,老师。平时我没注意到这点,也没人提醒我,看其他同学这么称呼我也就这么叫了,现在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思考一:这位张同学,平时遵守校规、尊敬师长,并不是一位调皮捣蛋的孩子,但在直呼老师姓名这一细节上却有背于他本性。也许受周围同学影响,忽视了这一环节。可见这一行为在学生中已蔓延甚广,以至很多学生出口自然,毫无错误知觉。确实,现在很多学生在整个大环境影下,很难对自己的某些言语表达、行为举措做一个正确定论。不经意间就会有不是很文明很妥当的言行,这也正是他们自己所不希望看到或听到的。正如该生所述这种行为一直无人提醒,以至于他们连自己的错误都不知晓。而作为师者的我们,只要用心去观察关注学生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一个简单、善意的提醒便能纠正这些问题,听到更多的欢声笑语。
场景二:
寒冷的冬天,门窗紧闭,早自修教室里书生朗朗。“砰”一声,门被重重地推开,“仪表检查!”,一声令下,读书声嘎然而止,几位学生干部推门而入,无视老师的存在,重重地走过讲台,绕室检查一圈登记完该登记的就扬长而去。学生们也许早已习惯或从未介意过。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却不能不介意。我立刻出去叫住这几位学生。
“同学,请你们等一下。”
停住了,一脸疑惑。
“麻烦你们把教室的门关好,好吗?”
再次疑惑。
“你们进来时把门推开,临走时请把门关上。”
迟疑了片刻,不情愿地走过来准备关门。
“我想给你们提些建议,愿意听吗?”
点点头。
“你们是学生干部,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但是刚才有些做法我认为不是很适合。第一,进门先敲门,应该轻轻地进来而不是重手重脚,否则会打扰大家学习的。第二:无论对老师、同学都要礼貌对待,工作时保持微笑,为什么要板起脸呢?多不友好,工作也不能更好地开展了,你说呢?第三:记得随手关门,更何况今天天气这么冷。虽然这些是细节,但作为学生干部是管理同学,平时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希望你们以后在工作中多多注意。好吗?”
“好的,谢谢老师提醒,老师再见!”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现代人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越发意识到礼仪在生活、工作以及生意场上的重要性,意识到不注意礼仪的危机性。而礼仪教育是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而3岁是人生最基础的教育,礼仪教育的敏感期是“2岁半到6岁”、礼仪教育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孩子们到幼儿园刚好是这个年龄阶段。所以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奠基人生最佳开端的工作。此外,“百行以德为首”。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幼儿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儿童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因此在幼儿阶段进行“幼儿礼仪教育”,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实际效果看,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幼儿文化学习的专注、秩序,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增强自信,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有利于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幼儿园是一个文明礼仪的大舞台,文明礼仪是幼儿园精神面貌的展现。
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想给幼儿心中从小种下文明的种子,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幼儿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幼儿,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幼儿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幼儿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幼儿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事情时,也要敢于向幼儿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幼儿,令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二、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礼仪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充分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更加直接的通过感官感受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在环境创设上,应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礼仪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由于注重礼仪教育与环境创设相结合,注重环境对幼儿的熏陶,无形中让幼儿产生了视觉语言,从而产生了环境的教育作用。
三、建立一日常规,渗透礼仪知识。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在幼教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但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认为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了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
由于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因此老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孩子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同时老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是在态度上还是在方式上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运用童话般的语言告诉孩子如何爱护玩具,并学习收拾它们。有许多文明礼仪习惯是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因此,应注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如:盥洗室里小便、洗手后有孩子没有及时关好水龙头,对此就和孩子们讨论水的用处,并示范如何洗手、关好水龙头等正确的方法。
四、利用游戏环节加强文明礼仪习惯。
幼儿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在活动引导孩子运用一些礼貌用语效果非常好。如:与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做错事情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向他人道歉或回应时说“没关系”、“别客气”等。老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在讲评时,进行集体分享,在久而久之的熏陶下,幼儿还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游戏。就这样通过活动游戏,潜移默化的深入到孩子的内心。
关键词:礼仪教育;大学教育;礼仪课程;中华美德
一、前言
礼仪教育应该贯穿个体成长全过程,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重智轻德现象普遍存在,而大学生礼仪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大学阶段,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学生学习压力相对降低,是开设礼仪课程、强化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机,而且大学生已经具备了完整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吸收、践行礼仪知识上也更加有利。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对学生个人发展、学校整体建设、社会精神文明进步,都十分重要。
二、大学生礼仪素养现状
当前,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的多元性日益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良好的礼仪可以让人和人之间更好地交往,也能在无形之中传播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但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大学都忽视了礼仪课程的设置,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思想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严重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礼仪教育功能定位不准、高校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具体功能。第二,大学礼仪教育的开展缺少社会支持,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较弱。第三,大学礼仪教育的实施渠道单一、方法简单、内容枯燥,教学效果较差[1]。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
(一)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由上可知,礼仪教育并没有得到大学的足够重视,很多大学都没有认识到礼仪教育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如今国家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中国在世界拥有一席之地,是每一个大学生的责任。而在中华美德中,传统礼仪文化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强化和落实是弘扬中华美德的需要[2]。(二)对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礼仪素养、礼仪知识的掌握是基本要求,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素质的根本方式。在当今校园中,经常会出现不知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现象,要从根本上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要落实、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比如,恭敬、谨慎、勇敢、直率这些优良品质,都是对学生素质的根本要求,如果不懂正确的礼仪,就无法做到上述内容。(三)对学生心理起到调试作用。在礼仪教育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礼仪教育会对学生心理起到调试作用。现如今,很多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都会出现心理上的变化,但是如果可以掌握礼仪知识,通过规范自身行为和自我言行,就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继而提高自信心,降低挫折感,避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四)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教育的基础,礼仪教育的落实可以充分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进而带动其他教育发展,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五)促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很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会出现不同的不适应情况,而在大学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在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而礼仪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良好的礼仪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展现自我,学会与人的相处之道。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社会场合,有着良好礼仪素质修养的大学生可以更加顺畅地融入其中[3]。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根本途径
(一)开设礼仪课程。礼仪课程是礼仪教育的根本,开设礼仪课程,可以充分发挥课程驾驭的主渠道作用,让礼仪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得到真正的传播。开设礼仪课程可以让礼仪教育得到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发展,同时也能表明礼仪教育的重要地位,提高大学生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开发、设计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从总体上进行考虑,在设立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在其他课程科目中落实礼仪教育,让礼仪教育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播。高校要认识到礼仪课程作为专业系统的教育方式必须进行科学的建设,但同时渗透性的礼仪教育课程在提高大学生礼仪文化素质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4]。(二)重塑教师形象。在落实、开设礼仪课程的同时,还要重塑教师形象,各学科教师的礼仪素质都要提高,教育的过程就是互相影响的课程,教师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礼仪意识、礼仪行为。因此,高校教师自身都要有意识地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从而引领学生完成正确的角色定位,强化礼仪素质的培养。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对礼仪文化的认知,教师的形象不能忽视。当然,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是礼仪文化的一种,通过学科课程间接地开展礼仪教育也是一种途径,这也是一种理想境界。高校也要精心设计,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约束,以此持续性、渐进性地落实礼仪教育。(三)加强礼仪实践设计、加强、落实礼仪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强化礼仪教育的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礼仪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礼仪教育形态。高校应该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落实礼仪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比如,百色学院开展“以礼仪文化打造和谐校园”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校庆80周年献礼项目,每年科技文化艺术节都举办服务技能大赛,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东盟礼仪大赛等大型礼仪类竞赛等,让大学生走向社会,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礼仪实践活动进行参与。通过这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礼仪实践,可以让学生的礼仪素质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和巩固,让礼仪实践更富有教育意义。(四)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在大学教育中落实礼仪教育除了要开设礼仪课程、重塑教师形象、加强礼仪实践之外,还要营造出良好的礼仪氛围,为礼仪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优良的礼仪教育环境,在无形之中也会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礼仪氛围包括课堂秩序、学习风气、校园文化等。礼仪氛围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强化隐性因素,以促进学生礼仪素质发展形成。比如:对教学楼走廊的墙壁、校园道路上的井盖、教室活动室的墙壁等进行装饰,绘制具有礼仪文化的壁绘,建立具有礼仪文化背景的雕塑,让每个区域都具有独有的特色,并且通过标语牌、名人名言、杰出人物画像等方式展示礼仪故事,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情趣。不仅如此,还利用院校制度,通过科学的组织领导方式、管理制度,打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和礼仪精神,以此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质。实际调查表明,民主环境下,学生对礼仪规范的亲和度较高,而且学校的管理文化制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因此高校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学校管理制度、组织运行制度。(五)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家庭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礼仪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是社会个体化的重要渠道,是社会和个体之间的连接纽带。作为礼仪教育最关键的基础,家长必须要认识到家庭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家礼、家规、家训,在日常礼仪规范教育的基础上,传播正确的为人处世的原则,落实修身励志的规范教育。同时,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认识到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日常生活规范教育。在家庭礼仪教育中,要由浅入深、由低及高、循序渐进地开展礼仪教育,从而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而懂得在社会中的立身道理。比如,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大学生这一阶段,正处于心理敏感期,家长要尽可能保持足够的耐心,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及时疏导、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学校可以协同家长在全校范围内以“勤、礼、孝”为主线,拟定具体“家规”,以此实现家庭礼仪教育规范化。(六)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宣传。现如今一些大学在进行礼仪教育时,盲目照搬、照抄西方礼仪文化,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礼仪教育本身包含的内容就十分广泛,包括待人接客、书信交流、人情往来,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这些内容早已有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礼仪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宣传会让大学生在无形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形成礼仪意识。比如,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开展礼仪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弘扬民族精神,还可以增进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在这种特定节日和庆典活动中,教育感染力也会得到大幅度增强,充分发挥其中的礼仪教育作用,还需要政府、社会、媒体之间的协作配合,加大宣传力度,让礼仪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比如,大学可以和地方政府合作,在重阳节期间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活动,并且邀请当地的电视台等媒体,记录活动过程,以弘扬重阳文化,传承家风家训,倡导孝敬老人,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通过给老人跪拜、献寿桃、登高拜祭、上香祈福、撞钟贺寿等多项传统民俗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和礼仪习俗,同时也让传统节日文化得到传承。(七)开设礼仪教育第二课堂。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战略目标,作为社会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到上述六点之外,还要积极开设礼仪教育的“第二课堂”。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打造礼仪教育网络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不同的礼仪教育学习渠道。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必备物品,落实网络礼仪教育“第二课堂”,可以提高礼仪教育的有效性,扩大礼仪教育的覆盖范围。比如,某高校开设了礼仪教育公众号,定期礼仪文化短视频,同时打造特色化的礼仪网络社区,利用校官方微博、校管网、官方公众号等媒体渠道进行传播,并且安排信息管理人员和礼仪教师对这一社区进行管理和建设。分别创设了不同主题的礼仪文化社区,并且根据社会发展时事定期变更主题,跟上时代变化的脚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将这一网络社区打造成了礼仪文化宣传窗口,成为礼仪思想教育的主要平台阵地。以河北大学为例,该校创建的礼仪文化网站被评为全国十佳思政教育类网站,在引导该校大学生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加强道德修养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关键词:礼仪教育;小班幼儿;实践;研究
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交往的基础。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同伴、成人交往活动中表现出的和谐、文明的态度、行为或品格。幼儿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利益,也影响社会未来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的竞争力,因此,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理当倍受社会关注与重视。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
1.礼仪意识。礼仪教育是“生活秩序的教育”,所以,礼仪教育要让幼儿具有礼仪的意识,认知到礼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规范,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表现,礼仪对于一个人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礼仪知识。幼儿的礼仪教育的知识,具体而言,包括(1)生活礼仪(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2)交往礼仪(称谓礼仪、问候礼仪、交谈礼仪、做客、待客礼仪、接电话礼仪、同伴礼仪)(3)共场所礼仪(升旗礼仪、集会礼仪、购物礼仪、公共场合礼仪)(4)学习礼仪(课堂礼仪、活动礼仪)。课题研究的内容见下列的框架图。
3.礼仪行为。礼仪教育要让幼儿理解哪些行为是符合礼仪的,哪些行为是违悖礼仪的,让幼儿了解到“有礼貌、谦让”等话语是用来形容符合礼仪行为的,而“霸道、专横”等词语是形容违反礼仪行为的。
二、幼豪褚墙逃对策
1.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氛围。小班幼儿天生善于观察和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信息,环境因素对于幼儿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活动空间、人际关系、同伴行为、班级群体心理气氛,教师态度和行为都会对其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美化生活环境。九月份我们根据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将日常行为中,幼儿懂礼貌地行为习惯拍成照片,贴在班级门口显眼处,提醒幼儿时刻做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第二是树立礼仪榜样。教师就是幼儿的榜样,我们制定了《教师礼仪》,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教职工文明礼仪行为,塑造良好师德教育,努力形成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第三是充分运用社会教育资源。幼儿园邀请警察叔叔给幼儿讲授遵守秩序的重要性;与社区联系,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组织幼儿给贫困地区的幼儿捐书、捐玩具,培养幼儿的爱心;在环保日,敬老日,节庆日时,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引导幼儿感受社会中的好人好事,产生模仿和学习的愿望。让幼儿在社会大环境中逐渐学会礼仪规范。
2.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幼儿教育活动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活动之中,我们开展“讲文明礼仪故事”讲秩序的“小小运动会”、“文艺表演”“礼仪小天使”、教幼儿学做礼仪操等系列大型活动,把礼仪教育安排到幼儿教育课程中,找准教育契机,并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大象的生日会》这篇故事中,让孩子在表演“小老鼠与大象”的角色中,感受小老鼠的霸道和无理,了解做小客人的礼仪知识。另外教师加强探索和研究,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主题活动之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幼儿礼仪教育要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幼儿从早上入园开始,就要经过户外活动、教育活动、混龄游戏、进餐、午睡、区域活动、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变化不定的环境,礼仪教育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一日生活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常规训练为主,注重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行为规范的养成、文明礼貌的养成等方面教育。每日开展 “值日小明星”,“礼仪小标兵”“全能宝宝”“文明乖宝宝”等评比活动,每月教师根据《幼儿礼仪规范》给全班幼儿考核一次,课题组针对考核分数进行比较分析,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表扬。
3.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分四种方式:教育、感化、模仿和熏陶。“教育”是父母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导,孩子也有意识地去学习;“感化”是父母有意地为孩子做出榜样和示范,使得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到很多习惯;“模仿”是并没有特意教导孩子,而孩子有意的观察并习得行为习惯,“熏陶”则是父母的教导和孩子的学习都是无意的,孩子也能获得很多行为习惯。
以上四种方式在每个家庭中都同时并存着,当我们明白良好礼仪形成的奥秘之后,就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某些因素,每月利用家长课堂;每周利用家长约谈;每日利用入园、离园时与家长沟通,以便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并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行为以无目的和无意识为主,因此“熏陶”和“感化”是他们形成行为方式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模仿”和“教育”结束语:通过半年的礼仪教育,幼儿在道德行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变,他们无论在礼仪活动中还是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中幼儿能和大人一起分享食物,不挑食,不偏食,懂得在公众场合的就餐礼仪。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会自由结伴,能灵活运用礼貌用语,有了玩具不争抢,懂得互相谦让,协商着玩;懂得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各种行为规范。通过培养,幼儿在各类活动中都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上课时坐姿自然,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特别是评价习惯的养成,幼儿能对自己的、同伴的各种行为作出恰当的评价,不贬低同伴的优点,对于自己的不良行为能及时纠正。
可以预见,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交往礼仪将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幼儿的礼仪教育也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教育话题。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去研究、去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礼仪学》 宁夏人民出版社 杜沛鹤 魏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