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旧石器时代、氏族与氏族公社。
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产、生活情况是重点。因为北京人的考古资料十分丰富,得到了完整的头盖骨和较多生产生活遗迹,可以充分证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况,区别人和动物,证明劳动创造了人。
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生活地域与北京人相同,与北京人相比较,在体质和脑容量方面与现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从对比中可以了解到人类的演进过程。
难点分析
⑴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是难点,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等。由于学生年龄小,以前接触历史知识很少,加之时代久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⑵劳动创造了人是难点。初一的学生尚未接触到社会发展史,对于人类进化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话对于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一定很吃力,需教师循循善诱。
教法建议
教师让学生思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井引导学生从体质特点、制造工具、使用火、社会组织形式、观念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初步学会通过对比认定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教法设计: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如北京、陕西)可以参观原始社会遗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一、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1、元谋人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看书第一页“我国遗址分布图”同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潭,众多的江河给我们灌溉之利,纵横的山脉,茂密的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提出问题“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的发现时间和地点?”学生读书,并回答问题。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简单补充一些有关元谋人的知识。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均匀的说法,教师少作补充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北京人
关于北京人建议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告诫他们——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1929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学上的坚实基础。以后,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又先后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骨,还有152枚牙齿、10多块上、下肢骨。同时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石器和经过打击的石片10万多件,有用火的遗迹,还有虎类、鹿类等100多种动物骨化石,其中肿骨鹿和鬣狗就各有2000多个个体。
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的生产工具北京人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把树枝砍成木棒,作为狩猎和采集的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当年,北京人就是用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茎和果实,捕捉动物,还用石器来剥割动物的皮和肉。学生看课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图上左边的石器为砍砸器,边缘经过打击,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右边的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指导学生自习教材有关使用天然火的内容并且看课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图,并描述途中的景象(四个人在烧火取暖,一个人两手抱着双肩,似乎身子还在发冷,洞口一人人右手举着火把,左手搂着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远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教师提问: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5、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区别:
名称
时间
相貌
用火
工具
社会生活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填写,不但加深了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了解,而且对于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是的发展、进步的有了比较,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教师总结: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在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之后又有哪些人类活动,让我们继续去学习去探索。
板书设计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二、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1、元谋人
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⑵时间距今170万年。(最早)
2、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二、北京人
1、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3、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
⑶过着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
1、距今年代
2、地点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但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还会做装饰品。
⑵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⑶渔猎和采集是主要的生产劳动。
5、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区别:
名称
时间
相貌
用火
工具
社会生活
北京人
70~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
属旧石器时代
群居的生活
山顶洞人
18000年
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懂得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为主
关键词:乡土历史素材;鲜活;初中历史课堂
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备受关注。“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笔者所在安徽省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乡土素材丰富,在多年教育教学中,不断开发利用乡土历史素材丰富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内涵,增强探究兴致等方面,效果明显,营造了一个个教学亮点,鲜活了历史课堂。
一、丰富教材,扩展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说,学生对于亲近的事物,容易引起学习兴趣,也便于引起学习时的联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对远古居民的模样和生活,学生只能结合影视凭自己想象,就连书上给出“北京人头像”,学生也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很遥远。在这里,穿插了本地“和县猿人”遗址的发现,呈现“和县猿人”头盖骨化石,学生眼前一亮,伸长了勃子在看,兴趣大发。教师顺势指出“和县猿人”遗址是江淮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洞穴遗址,根据出土化石鉴定,它在形态上具有直立人的许多典型特征,与北京猿人较为相似,但又有一些进步,应属直立人中的进步类型,与晚期的北京人相当;其地质时代与北京猿人时代相当,距今年代为20万―30万年。学生对北京猿人感觉立刻亲近起来,一下把遥不可及的远古拉回到身边,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开阔了学生视野,生动了课堂教学。
二、就地取材,史料新颖,在趣味中增强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在“秦末农民战争”子目中,一提项羽,学生就很兴奋。项羽自刎乌江,后人纪念修建霸王祠。然而,后人就针对项羽是否该不该过江有不同的观点,由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引出唐朝诗人杜牧“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北宋王安石“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引发思考。教师客观点拨:然而,千百年来,在“胜者为王败者寇”的文化环境里,从史家到文人乃至老百姓,都给予这个落败英雄以少有的宽容和崇敬,史家以王侯的规格为他立传,文人幻想他可能东山再起,老百姓则很实际地给他立祠供奉,尊他为项王菩萨,体现了老百姓对精神境界“义”的崇尚。在类似诸多素材中,实实在在的身边事例,让学生感受更深,受益更多。
三、情感教育的新载体,立足人文素养,提升爱国之情
首先,乡土素材在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众多人文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马鞍山地区人杰地灵。有善于谋略,忠心辅佐的陶谦、陶安,有烽火浴战的韩擒虎、常遇春,墨客的谢I、李白等等,授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这些人物的人文修养和人格魅力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其次,乡土素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爱国之情。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乡土史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具体而生动的教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爱乡之情,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奋斗不息的爱国之情。
四、巧用乡土素材,打造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面对本地区众多的杰出人物和他们的感人故事,采用讲故事形式让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和真切地感受,编写历史短剧进行课堂表演,开展“地方素材演讲会”,古诗文朗诵等多种形式,对乡土素材灵活运用,打造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总之,合理开发利用乡土素材,已经成为当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乡土素材有机巧妙地渗透于教育教学中,打造新亮点,把祖国“大历史”与地方“小历史”有机结合,鲜活历史课堂,更好地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历史课堂 导入 课堂教学
人们常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研究得出: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课堂的导入就是一堂课的开端和学生对本课和老师的第一印象。好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历史课堂的导入方式有很多种,但无论哪一种都是为了诱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能进入学习的状态。下面就列举几种导入方式,让学生“一见钟情”。
一、运用流行歌曲导入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这代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而对传统的知识,甚至对书籍都不是那么的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没有阅读书籍的习惯。读的书是流行小说,听的是流行音乐,如果以这一兴趣为切入点将达到激起学生兴趣的目的,也与其达到心理的共鸣,从而能使其对知识产生渴望。如在讲《三国鼎立》这课之前播放林俊杰的歌曲《曹操》。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唆,
一心要拿荆州,
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漠。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
放完歌后设问,“曹操生活在什么年代呢?”“在你的印象中他是个怎样的人,那历史中的曹操又是怎样的呢?”“三国鼎立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新课,这样学生既有兴趣,又明确了学习目标。
二、用故事导入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那么我们就投其所好。如讲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是可先设问“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便讲在我们中国有一个神话传说――“女娲造人”,接着用生动的言语讲述远古神话故事。学生通过看电视等途径对这一故事是有印象的,但具体的就不是很清楚,所以学生对这一故事是很感兴趣的。然后再提问“这个人类起源的传说是真的吗?如果不是,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我国的远古人类又有哪些?都生活在哪?情况如何呢?”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文中来。
三、用生活的常识导入
如讲到《北方民族大融合》这课时,课先有教师讲述,“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中‘芝麻’还有另一名称‘胡麻’,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名词带有‘胡’字,例如:胡琴,胡椒,胡麻,胡萝卜,胡床,胡服等等。接着提问“大家知道为什么这些名词都有一个‘胡’字?”老师解释完,就可以总结,这种现象是民族融合的一种表现。提问“历史上有谁为民族融合做出过重大贡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四、用图片、影片导入
图片、影片是最直观的呈现方式,学生对图片、影片的兴趣要远远地大于文字信息。图片、影片也有着文字不能比拟的优势,有很多的信息都在不言中,生动而形象,历史仿佛就在眼前。如讲到大变革的时代,可以出示《商鞅竖木立信》的图片,教师提问:“图中的这个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从而导入新课。
五、运用古诗导入
中国古诗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形成发展的。有许多古诗包涵着历史,将其导入新课,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之前,引用学生非常熟悉的《诗经》中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出问题:“该诗反映了我国夏、商、西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面对这熟悉的诗句而又未知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了,这就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又如在学习“秦朝的统治”这一节之前,设计这样一段导入语:唐代诗人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是什么样的人,“扫六合”是指什么历史史实,统一中国后他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共同学习《秦王扫六合》这一课的内容。这样一讲,秦始皇雄才大略、声威赫赫的形象立即浮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迫切希望能学习这课。
总之,“导入”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但却是很重要的一步。如果这一步引导得当,将对整个学习过程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精心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一、构建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在学习中,学生有问题却不敢提问,主要原因是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和惰性心理。怕受到老师的批评与同学的嘲笑,缺乏信心。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将提问进行下去。课堂上经常有同学口头表达能力差,影响了思维的表达。教师要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即使学生的提问是完全错误的,也应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质疑,用商量的口吻鼓励学生合作,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教学相长”,在引导学生质疑解惑的同时,学生的问题给我许多新的思路。所选择的教法越来越贴近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自己也在不断摸索中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乐于质疑”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成为学生学好历史取之不尽的动力。
1.要激发并保持学生“问”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譬如:①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历史的直观性。②立足历史学科特点,巧妙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辩论赛、历史故事会、历史成语大比拼、自编历史剧等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③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拉近学生和所学历史知识的距离。另外鼓励学生多读历史书籍,在旅游中,在生活中学习历史等,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2.要激发并保持学生“问”的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时,可让学生设计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不断地发现,不断进步。
三、给学生以空间,使学生“能够质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留给学生读书、讨论、思考的时间,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
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课前质疑。上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把“自主预习”中的疑点提出来,既能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让教师心中有数,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课中质疑。课中要引导学生向高层次质疑,合作、交流、讨论应贯穿质疑和释疑的全过程。3.课尾质疑。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尾往往有倦怠感,可以用学生提问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大胆地向课本和老师授课内容质疑。这样既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和判断力,又能促进他们求异思维的发展。4.课外质疑。学生在课余时间向老师请教问题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地给予点拨,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
四、教学生以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质疑,教学中教师应教给质疑的方法,那么具体到历史学科,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提问呢?
1.针对课题,标目质疑。
教材中的课题、标目往往是课文和段落的中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抓课题、标目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让学生在比较中质疑。
在课堂中,可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从中提出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认识历史的发展趋势。例如在讲《元帝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业》时通过比较元、秦、隋区域图,学生往往会提出,我国疆域最辽阔的朝代是什么?元朝和秦朝的行政制度是什么?河南在元朝时归哪个行政区管辖,等等,很自然地得出元朝拓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的结论。
3.让学生在假设中质疑。
在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大胆猜测,也可达到较好的提问效果。例如在讲忽必烈改制时可引导学生:“假如忽必烈没有改革,后果会怎样?”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忽必烈改制的历史意义。
4.让学生在矛盾中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在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设置矛盾,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问题,从而培养质疑的深刻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质疑;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质疑。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还要引导学生先思后问,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权威之言。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钟启泉
(2)《五库五环教学模式》驻马店第四中学
(3)《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冯长运
一、明确历史课程的重要性,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下基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而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要让学生知道:任何民族的今天都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一个民族若只依赖过去是不会有发展的,但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注定不会有前途。“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是历史的价值,在于建构国民意识。读本国的历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长阅历,培养民族气节。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好前提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在教学中我根据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利用历史故事、名人名言、资料插图,以及多媒体播放等进行导入,收到了良好效果。比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利用“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导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故事,谈谈自己对这一故事的认识,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兴趣,以及进一步了解本节课的欲望。
三、利用课文相关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知识结合点,寻找符合学生实际和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结合点。我们使用的历史教材有这样的说明:“鉴于我国各地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为适应不同地区学校的不同要求,本书除正文部分为基本要求外,其他各部分均不作统一要求。各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这为我们的教学设计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备课空间,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教学资源,合理、灵活运用到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时,我先播放《孟姜女哭长城》的视频,再让学生讲一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初步认识秦始皇,共同去探寻他是怎样统一六国和如何加强封建统治的。
四、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教育基地等。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等于找到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
力,打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门。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让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