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采茶戏

采茶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采茶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采茶戏

采茶戏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采茶戏 传统 黄海怀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77-01

采茶戏是中国一个传统的民间地方剧种,而江西采茶戏是中国采茶的始祖,是一个在江西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江西采茶戏最早产生于明朝,与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剧种有关。江西采茶戏的种类较多,如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萍乡采茶戏等。因受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各地采茶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征。《黄海怀》是在今年第八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期间上演的一部萍乡采茶戏。《黄海怀》这部采茶戏不但主题鲜明、地方色彩浓厚,而且富有很强的抒情性。

一、地方色彩浓厚

由于采茶戏最先产生于江西赣南地区,后来经过不断发展漫延到江西各个地方,继而其他省份也产生了采茶戏。如湖北、湖南等省区也非常流行采茶戏。既然采茶戏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显然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所以不同地方的采茶戏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黄海怀》这部采茶戏,不但具有江西采茶戏的特点,还具有鲜明的萍乡地域色彩。首先在语言上,剧中多处使用了萍乡地区方言。如黄海怀在小时候遇到的那个老艺人叫他作伢子,后来人民都叫他疾情伢子,而伢子就是萍乡的方言,意思是小孩子。再如在黄海怀班上开毕业联欢会的那个晚上,他与他的同学文梦琴的对话中,黄海怀使用了一个词语“打野哇子”,这也是萍乡的地方方言,意思是开玩笑。其次,《黄海怀》这部戏曲多处采用了萍乡民歌,因此具有明显的萍乡地区特色。采茶戏主要以歌舞为主,《黄海怀》这部采茶戏也自然有很多歌舞。但这部戏中多处采用了萍乡民歌。如当白校长对黄海怀说文梦琴为了他而放弃了去上海文工团这么好的工作而修改志愿代黄海怀去内蒙古支边并帮他收集音乐素材的时候,黄海怀才恍然大悟,因而这个一直疾情于二胡的疾情伢子终于动情爱上了文梦琴。黄海怀当时心情非常激动,此时舞台上唱起了萍乡民歌:“……心里好似打战鼓。天上起了五彩云,地上狮子变麒麟。大山之中鸟追鸟,大路之上人追人,哥哥追妹好后生。”这首萍乡民歌充分表现黄海怀当时对文梦琴的爱恋之情。总之《黄海怀》这部采茶戏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歌曲上都鲜明地带有萍乡地区本地特色。

二、传统与现代之交融

采茶戏最早产生于明代,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采茶戏的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现代的采茶戏是在古代采茶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黄海怀》这部由当代萍乡艺人创作的采茶戏具有许多传统因子,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黄海怀》这部采茶戏传统性体现在:

1.这部戏曲仍然以歌舞为主。因为采茶戏的产生与当地盛产茶叶有关,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后来慢慢形成一种地方戏曲。因此,采茶戏一开始就是以歌舞为主的,这是采茶戏一贯的传统特点。《黄海怀》这部当代采茶戏仍然以歌舞为主,而且是以传统的采茶舞为主。

2.这部采茶戏地方色彩非常浓厚。地方性也一直是采茶戏的特点。关于这部戏的地方性特点由于上文作了详细的说明,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黄海怀》这部采茶戏除了具有较强的传统因素之外,还明显洋溢着现代的气息。这主要表现在:

1.主题富有时代气息。这部戏曲主要取材当时现实生活,体现了时代主题。这部戏曲的主题主要反映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反映的是黄海怀为了艺术而孜孜于求的精神,他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创作出了《赛马》与《江河水》这两部二胡名曲。其中《赛马》这部二胡名曲反映的是时期的那种全国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2.《黄海怀》这部采茶戏大量运用对话机制,明显受到当代话剧的影响。现代著名戏剧家写的话剧的剧情主要是通过对话展开的,其中对话有独白、对白、对话等种类。《黄海怀》这部戏中的对话也采用了独白、对话种类。传统的采茶戏也有一些对话,但只是起一个场景转换、介绍人物出身的作用,对话在剧中起的作用不是很重要。但《黄海怀》这部戏剧中对话所起的作用明显比传统采茶戏对话所起的作用更大。《黄海怀》这部剧作的对话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场景过渡的作用,还有丰富人物情感作用、具有塑造人物形象、体现戏剧矛盾冲突的话剧价值。因此《黄海怀》这部剧作显然受到当代话剧的影响。

3.这部戏的舞台美术设置采用了现代的科技因素。如舞台灯光的设置、图案背景的设置、音乐的伴奏都采用了现代的科学技术,因此体现了现代的气息。

《黄海怀》这部采茶戏总体上舞蹈非常优雅、音乐无比美妙、情感真挚动人、情节跌宕起伏并具有很强的抒情性。《黄海怀》这部由当代人创作的采茶戏主要的价值表现在:地方色彩浓厚,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地方色彩浓厚突出了这部戏剧的独特性,更难可贵的是这部采茶戏把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了,从而使这部采茶戏成为一部新时代的剧作。

【参考文献】

采茶戏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行当;审美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地区从客家文化中孕育的地方戏剧。赣南采茶戏已经有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历代客家人生产实践与智慧的结晶。赣南采茶戏行当由两旦一丑或生旦丑组成,故又称“三脚戏”“三角班”,至上世纪中叶统称为采茶戏。当前,赣南采茶戏已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开始重视对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但是,很少人了解赣南采茶戏行当的文化内涵及其审美,笔者将对其审美进行论述,从而更好地实施保护工作。

1 赣南采茶戏行当简述

赣南采茶戏的行当主要有:生、旦、丑。丑又分为正丑与反丑,采茶戏的行当配置一般为:两旦一丑或生旦丑,因此采茶戏又称为“三角班”。赣南采茶戏的经典剧目主要有:《茶童戏主》、《采茶歌》等。采茶戏是在汉族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因而它具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及鲜明的赣南地方风格。下面对赣南采茶戏行当的审美追求进行分析。

2 赣南采茶戏行当的审美追求

2.1 从人性描写角度看审美

赣南采茶戏是根植于客家文化,吸收客家文化精华与客家人民智慧而形成的赣南地方戏剧,是赣南地区人民主要的精神娱乐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赣南人民的艺术追求与精神个性。赣南采茶戏中,也反映了赣南人民对人内心世界的叩问,讴歌了善良美好的人性,体现了赣南人民对善良美好的追求。在正本戏《茶童戏主》中,反面角色朝奉,使用杀价、追债等卑劣手段,强迫茶女二小姐下嫁给朝奉,茶童知道了这件事后,为茶女二小姐感到不平。于是,茶童想了个办法,告诉乡亲们,按照那个办法,果然让朝奉人财两空。在这出戏中,赞扬了茶童不惧恶霸,敢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并且表达了对朝奉丑恶行为的厌恶。[1]

2.2 从表达方式上看审美

在赣南采茶戏中,对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看法上,更多的是采用间接的、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赣南采茶戏在赞扬人的真善美时,常常是依靠反面角色的衬托这种间接的方式来体现。戏剧中对假恶丑的贬损也是不遗余力,戏剧常常借助讽刺、暗喻等笔法将社会中的恶势力推上舞台,并加以批判,一些戏剧还通过夸大恶习俗的方式,让恶习俗中的卑劣展现在舞台上,例如,在《试妻》这一部戏剧中,商人疑心重,怀疑妻子有不贞行为,为了验证妻子是否有不贞行为,商人假装要出门做生意,在晚上又悄悄假装其他人回来敲门,结果被妻子引诱到狗洞中,受到了妻子狠狠的鞭打。[2]这部剧通过夸大的喜剧手法,讽刺了商人多疑的天性,贬损了这种多疑的心理。从这些间接的、委婉的、夸大的表现手法中,可以看到赣南采茶戏对真善美的审美追求。赣南采茶戏还通过感性生活这一角度来体现赣南人民的审美以及生活,相比于其他从审美理念出发来体现人民审美以及生活的戏剧来说,赣南采茶戏更能体现客家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审美情趣。在审美层次上看,赣南采茶戏通过感性生活来塑造戏剧人物,可以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期待,在感性生活中,赣南人民更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并从中激发自己的审美。

2.3 从戏剧演员的艺术表达上看审美

在赣南采茶戏中,戏剧更体现了艺术表达中的娱乐性,戏剧中的娱乐性又通过完美的戏剧动作来体现。体现戏剧娱乐性的动作有“矮子步”“眼神”等,通过“矮子步”,可以生动的展现现实采茶中的负重姿态,此外,还有老虎头鲤鱼腰,通过对手脚姿态的变化,以及节奏的转换,完美的融合到了戏剧的氛围中,并且随着感情的变化,舞蹈动作也随之不断调整,从而实现音乐与动作的融合,满足观众的视听体验,从中可以感受到赣南采茶戏独特的艺术魅力。[3]在使用“矮子步”的表演中,基本上不牵涉到忧伤的情感,甚至不牵涉其他任何复杂的情感,它代表着一种非常非常纯净的状态,人们看到“矮子步”,心底的疲劳与复杂都会排空,进入到一种彻底放空的回归到生命本初的状态。从这样的艺术表达中,可以体会到赣南采茶戏对生命本初的审美追求。

在戏剧表演中,演员的眼睛非常生动,仿佛是借助灵动的眼睛来说话,对于那些无法通过言语表达的意境,通过演员的眼睛就可以让观众在无言中感受到那一种境界。比如,在《老少配》中,当大宝和三妹子要成亲,但是无法割舍与老人的亲情时,大宝和三妹子大胆的构想着老少四人在一起生活,这一构想两位老人也非常同意,并且在之前也起了这样的念想,只是当时老人的封建观念重,不好意思将这一想法说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老少四人通过眼神来表达老少四人的心境。当三妹子向她娘提出了老少四人一起生活的想法时,三妹子她娘红着脸将眼神瞟向了大宝他爹,意思是询问大宝他爹的看法,但是嘴上却说:“那怎么行,还不会让人笑掉大牙哟。”大宝他爹对于三妹子她娘的想法心领神会,但是嘴上说:“不行。”但是眼神却瞟向了三妹子她娘,仿佛用眼神在说:一切都包在我身上,但是要先扭捏一阵子,不然我那张老脸放不下。戏剧通过三妹子她娘与大宝他爹的眼神交流,在无言中展示了“黄昏之恋”的韵味,使戏剧的娱乐性达到了顶峰,反映了赣南采茶戏独特的审美追求。

2.4 小调中体现的审美追求

小调是赣南采茶戏中的一种独特的戏剧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戏剧的娱乐性。在赣南采茶戏中的小调具有多种艺术形式,比如情歌类的表现形式、笑话类与谜语类的表现形式,其艺术形式多样,表现灵活。从小调中,可以窥探到赣南地区民间的社会生活以及底层人民的精神面貌。小调的生命力极强,在赣南地区中传播的较为广泛,在人们的实践生产中,容易创作,并且可以与其他剧种相交融,获得其他剧中的优点,从而形成一种包容与共的采茶唱腔。

3 结语

通过观赏赣南采茶戏以及赣南采茶戏行当的角色配置,可以触摸到客家人独特的审美心理以及文化内涵。正是源自于底蕴丰厚的客家文化,赣南采茶戏行当才拥有了血脉与基石,才能借助众多的艺术表演将文化的深层内涵发挥到极致,在赣南采茶戏行当未来的发展中,更要让其深深的扎入客家文化的土壤,从而使其以独特的行当审美内涵树立于世界戏剧之林。

参考文献:

[1] 邹春生.村落环境对地方戏曲的影响――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2):7-11.

采茶戏范文第3篇

《数麻雀》属“灯腔”类曲牌,以描述“麻雀”的外貌特征为切入点,揭示客家人对生存在自然界的各种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内涵,彰显客家人崇尚自然,守护自然的传统信念和美德,是赏析传统音乐,传承传统音乐不可多得的元素素材。

《数麻雀》谱例:

从谱例提供的文字内容,可以清晰的看出,该曲牌是一首以“驱赶麻雀”、“观察麻雀”、“赞誉麻雀”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的一首三段体音乐结构形成的传统曲牌。“一个麻雀来偷吃……”到“喔嘘”为“驱赶”层次,是曲牌的“头”;“一飞飞到对门河里……”到“两个眼睛含着一张嘴”为“观察”层次,是曲牌的“腹”;“三花开一朵一朵梅花”到“花开结子闹洋洋”为“赞誉”层次,是曲牌的“尾”。这种结构形式,与我国传统戏曲文学创作要求的“龙头”、“豹腹”、“凤尾”的规律如同一辙。本文试图从三层次的结构着手,结合音乐唱腔,就如何赏析《数麻雀》曲牌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做点研究和探讨。

一、“驱赶”的联想

“麻雀”是一种小型飞禽,在赣南乡村随处可见,“叽叽喳喳”的叫声,“一蹦一跳”的动态,既能保护农作物,又会损害农作物的双层生活属性,让人们对这种小巧可爱的动物,既喜爱又厌烦。为此,聪明智慧的客家人,出于保护劳动成果的需求,想出了在田间地头扎“稻草人”的办法,以对“麻雀”的破坏行为施之以有形的威慑。这种友善的“驱赶”做法,被一直沿用至今。

“以史为鉴,方知兴替”。

回顾历史,小巧可爱的麻雀,曾遭遇过不公的待遇,一度被列入与苍蝇、蟑螂、老鼠为伍的“四害”行列,被淘气的小孩用弹弓,成年人用气枪追赶射杀,更有甚者,竟然将射杀死亡的麻雀,用绳子串在一起,送到灭“四害”指定的收缴地点去论功行赏。一时间,麻雀的生存条件十分艰难,面临灭绝的处境。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对麻雀的认识和了解才发生了根本转变,认为麻雀在觅食庄稼时,也会觅食依存在稻谷或其他农作物身上的害虫,应属保护动物,才得以昭雪正名。久违了的小小麻雀的可爱身影,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叽叽喳喳”的悦耳叫声,又重新在人们身旁回荡。由此可见,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和了解,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片面性,杜绝绝对化,少走弯路。对待麻雀,用先人发明的扎“稻草人”的办法,总比用弹弓、气枪追杀更为稳妥。这是对“驱赶”层次的联想。

二、“观察”的联想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客观存在,各种事情都会遇到,各种现象都有可能发生,需要我们去面对,并通过仔细的观察、分析、研究,科学的去逐步解决。《数麻雀》曲牌中,对麻雀的外貌特征的观察如此仔细,结论如此准确的方法,值得参考借鉴。如看见被“驱赶”的麻雀,“飞到对门对河里”,然后观察到麻雀“头朝东、尾朝西”、“一身一件一件白麻衣”、“两个翅膀两个腿”、“两个眼睛含着一张嘴”,把麻雀的头和尾,翅膀和腿,眼睛和嘴巴,甚至连翅膀上羽毛的颜色都观察得那样仔细、准确,如同一只麻雀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可爱有趣。这是“观察”层次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而产生的联想。第二印象是“观察”过程中对麻雀体貌特征的语言文字表达,虽然并不是十分华丽,但却正凸显了赣南采茶戏地方剧种文字的质朴、自然、形象、逼真的特色。这一特色的显现,又与赣南采茶戏前辈艺人长期生活在农村,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还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的历史原因有关,因而只能就麻雀论麻雀。即便这样,文字的真实感依然存在,对事物观察后产生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依然存在,因为“麻雀”就是“麻雀”,不可能变成“凤凰”。“求真”、“求实”正是需要提倡和鼓励的文风。

三、“赞誉”的联想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生活中人们用“麻雀”来比喻对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小事,小矛盾不以为然,疏忽大意甚至草率行事而有可能酿成因小失大以致造成严重后果的一种警示。这种比喻,正说明麻雀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数麻雀》曲牌,对“麻雀”的赞誉,是在该曲牌结尾处的“三花开一朵一朵梅花,桃花红,李花白,一到妹妹身前闹花开,花开结子闹洋洋”唱词中表现的。这几句唱词,应该是该曲牌的“核”,他有两层涵义。一层涵义为就“花”论“花”,体现的是自然现象。即麻雀带来了噙在嘴中的将要结子的花瓣,飞到了妹妹的身前,来年掉落在地上的种子破土而出,长出了新的桃树或李树,可谓之“花开结子”。另一层涵义为“借花寓意”,体现的是曲牌真正的“内涵”,也就是曲牌的“核”。寓意“麻雀”飞到了妹妹身前,妹妹长大后成家立业了,亦谓之“花开结子”。一为“物”,一为“人”,人物合一,交相辉映,折射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睦相处,实现共建美好家园愿景的哲理。这是对“赞誉”层次的联想。

四、《数麻雀》音乐联想

曲牌《数麻雀》,用中国民族五声音阶中“商、角、羽”三调式,以2/4、3/4交替拍子的节奏形式,根据“驱赶”、“观察”“赞誉”三个层次的文字内容,采取三乐段相对应的结构方式和独唱的表现形式,把《数麻雀》过程中喜悦、欢快、乐观的情绪,充分展示给听众。

“驱赶”乐段中,充分运用赣南农村中“驱赶”麻雀“喔嘘”喊叫声生活元素,并有机的融入音乐旋律中,成为整个曲牌完整结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既突出了地域音乐文化特色,增添了情趣色彩,又渲染了“驱赶”效果,成为曲牌“龙头”结构中画龙点睛的精彩之笔。

“观察”乐段中,充分运用旋律进行中的“6―2”、“3―2”(谱例第(10)至(11)小节)4度音程级进和二度音行下行的反复再现手法,把观察麻雀全身的“头、尾、羽毛、翅膀、腿、眼睛、嘴”等外貌特征,如数家珍般的以旋律的形式描述了出来,既强调了层次又突出了细腻。当唱到“眼睛”和“嘴巴”时,(谱例第(18)至(22)小节),乐句用了2/4、3/4拍子交替,音程“3―i”的6度跳进和连音线的方法三种技法,把对麻雀的观察情绪推向了,并为转入第三乐段“赞誉”(谱例第(21)至(22)小节)奠定了基础。

采茶戏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胡丽娜角色;分析;感悟;表演艺术

戏剧是指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讼观众感觉的艺术形式。戏剧表演的最高任务是塑造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转化为角色则是表演的最高境界。再通过运用戏剧中的“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扮演采茶戏《山道弯弯》中的胡丽娜这个角色,我感悟到以角色的名义鲜活地在人物的生活中真实地行动,达到这种境界,我就是“这一个”,这是表演艺术的基本准则,也是舞台表演艺术的成功。

《山道弯弯》这台戏讲述的是在修建山村公路过程中遇到征地和拆迁问题,通过做好两位钉子户的思想工作,使山村道路建设顺利开掘,村民改道顺利开通。胡丽娜这个角色的拆迁户,初读剧本时,我认为只要表现她野蛮、泼辣一面就行了。当我熟读完剧本后,我才深深体会到她既有一股乡镇小食店老板娘的野蛮、妩媚、泼辣,又有农村妇女善良、质朴的一面,因此用俯视的态度透视的角度理清一个个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事件,特殊人物,捕捉人物特殊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是塑造好胡丽娜的前提,把握其性格特征,是塑造好胡丽娜这个人物的关键。

演戏是演别人的事,演作者编创的故事,演员与角色的关系是“我”与“他” 的关系,是以演员的我转化为角色中的我,通过表演进行三度创作,使演员与角色这一对矛盾达到辩证的统一,即从自我出,化身为角色,达到假戏真做的结果。假定性是戏剧艺术特征与实质。以假当真的过程就是演员化身于角色的过程,在这个创造过程中,演员用自己全部身心来进行工作的,是以我为基础通过自己想象的桥梁设身处地一步一步向角色走去,直到投入到角色之中为止。在表演胡丽娜这个角色,开始时以野蛮、泼辣、妩媚、的人物性格与李文清(交通局干部)协商路边小食店拆迁,想通过两人曾是中学同学关系要求“鸟枪换炮”进城找块好地方作拆迁交换,谁知碰到老同学的婉言谢绝,闹得不欢而散。后来因自己的亲身经历,丈夫胃病剧痛急需送医院,谁知山路不通无法进车,只好找人抬担架,是修路工人把他抬到医院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胡丽娜才突然醒悟修路的重要性,并以善良、质朴的性格带头拆迁树榜样。随着剧情变化,人物性格的转变,我在表演中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运用肢体动作体现人物性格,当胡丽娜走着模特步子出场时体显了老板娘特有的气质和风度,随着剧情变化台步的加快风风火火一下子就表现出这角色的泼辣一面。二是运用语言来表现,冲动频率加快,咄咄逼人表现胡丽娜的野蛮一面。三是运用唱腔变化来体现,无理要求时的高唱腔,动情悲伤时的悲唱腔,用“高调”与“悲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使观众听其声知其意从而感受人物心理的变化,思想的转变,达到舞台表演艺术效果的不断升华。

采茶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粤北;采茶戏;幼儿教育;戏剧艺术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流失,粤北采茶戏也不例外。我们希望通过多方面的研究,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传承粤北采茶戏,以下是关于这个课题的几项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粤北采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可追溯至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发展成熟迄今有二百多年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憾的是,随着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及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受到了时代文化大潮的改革冲击。为传承粤北采茶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思路,我们提出了“从小培养幼儿传承采茶戏的实践研究”。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从娃娃抓起,同时带动家长参与其中。

曲江区艺术幼儿园作为采茶培训基地,深入生活采风,结合实际编排,通过师生培训、展示展演、交流演出、采茶戏进课堂、进入大课间等形式,让幼儿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逐渐形成人人知“采茶”、爱“采茶”、学“采茶”、唱“采茶”,跳“采茶”的局面。

曲江区艺术幼儿园的采茶舞蹈《采茶新芽》、《丑娃学艺》分别获得广东省第四、五届少儿艺术花会暨C1FF亚洲儿童民间艺术银奖就是最好的例证。促进粤北采茶戏文化薪火相传,让“粤北采茶戏”这朵山花广采众长。

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研究,力求探索培养幼儿传承采茶戏的有效策略及方法途径,提高教学实效,具体解决以下问题。

1.让幼儿认识采茶戏的历史背景及内涵

在幼儿学习采茶戏时,教师可以深入浅出的让幼儿认识粤北采茶戏的历史背景,了解其内涵,使幼儿对采茶戏有基本的认识和对采茶戏的学习有兴趣。

(1)主题背景下结合故事情节培养幼儿对采茶戏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现代采茶小戏的故事,来帮助幼儿理解采茶戏的内涵。

(2)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采茶戏的形式和特色加深幼儿对采茶戏的理解。粤北采茶戏形式丰富、唱腔优美、剧情简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3)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采茶戏剧,或者请幼儿到现场观看,使其了解采茶戏的表演形式。

2.聘请有丰富采茶戏剧表演的专业人士任我园的艺术顾问和指导教师

在幼儿学习中,专业人士可以更好地发掘采茶戏的精华,并根据幼儿的特点,创作适合幼儿表演的采茶歌舞。在排练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更专业的舞步,如戏舞扇花、走矮步等基本功。在1997年,我园组织创作了幼儿采茶歌舞《采茶新芽》。该节目歌词朗朗上口,幼儿易记易学。欢快动听的采茶音乐以及丰富多彩的经典表演形式,载歌载舞。由我园的二十几位幼儿代表韶光市参加了在汕头市举行的广东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花会获得银奖。即向全省各地少儿宣传了采茶戏这一古老艺术,又为韶光市及曲江争了光。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采茶艺术发新芽,曲江盛开采茶花”。《采茶新芽》还荣获广东省幼儿教育十年辉煌成就优秀节目组织奖。

2000年,我园在原创导演班子的基础上,又创作了幼儿歌舞《丑娃角学艺》,使我园的幼儿采茶歌舞节目更上一台阶。该歌舞反映了幼儿不畏艰难,刻苦学习采茶戏中丑角行当表演的生动风趣场面。我园幼儿惟妙惟肖的表演再次蝉联两届获得广东省第五届少儿艺术花会暨CIOFF第二届亚洲儿童民间艺术节银奖。该节目在2004年曲江文化艺术节《腾飞之歌》晚会上第三代的丑娃精彩演出获得了高度评价。我园的采茶戏能取得如此多的荣誉,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培训。

三、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在粤北采茶戏的演绎过程中,融入了很多基本造型动作,适合幼儿阶段的身心活动规律。一方面满足了孩子爱玩爱跳的体能需要,促进了孩子骨骼肌肉及身体系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满足了孩子观察体验新鲜事物的心理需要,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了幼儿智力的提升。

2.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在参与采茶戏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感知力,通过感触和把握角色的特征来影响幼儿的审美欣赏兴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同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真善美。

四、幼儿传承采茶戏的培养策略

1.结合幼儿身心特征,实施合适的教学方法

幼儿和成人不同,幼儿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好奇、好问、好动、爱模仿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学习采茶戏中,教师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方法。

(1)语言讲解法。教师的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学习采茶的动作时,教师尽可能在枯燥的讲解中荣誉鼓励性的语言,让幼儿产生兴趣。

(2)示范法。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只有教师做到位,才更能体现出采茶戏的艺术魅力,这样才可确保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3)游戏法。幼儿在学采茶舞步时,应该让幼儿感到是一种游戏、是一种娱乐,让幼儿乐在其中。如果使用强硬的方法,就会使幼儿产生排斥的心理,让幼儿厌学,对幼儿传承采茶戏的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模仿小动物走路就是一种很好地游戏,可以让幼儿很好地融入到学习采茶舞蹈的氛围中去。

2.引导幼儿不仅要传承采茶戏,还可以创新采茶戏

在幼儿学习采茶戏过程中,不仅是学习传统的采茶戏,还可以进行新的创作。虽然学习传统的采茶戏很重要,但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采茶戏也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与新的事物挂钩,这样更吸引人,特别是吸引最有生命力,最有潜力的年轻人。

幼儿可以通过区域活动来传承和创新采茶戏。教师可以设立一个表演区,请幼儿上去表演,幼儿可以表演学过的动作,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故事或者动作进行表演,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指导。这样幼儿不仅熟悉了采茶戏的动作,还激发了幼儿对创造采茶戏的热情,对传承采茶戏有更好的发展。

3.开发家长资源,培养幼儿对传承采茶戏的情感

(1)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不要认为采茶戏对孩子以后的生活没什么用。学习采茶戏可以培养孩子的气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孩子学习采茶戏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亲子间的感情。

(2)通过亲子活动、家园同乐活动,专题讲座等,帮助家长了解对幼儿传承采茶戏的目标、内容,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比如可以与幼儿一同学习采茶戏的动作,与幼儿一起创造新的故事,并与幼儿一起进行表演等。

曲江区艺术幼儿园以幼儿健康成长为根本,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修养,同时是对祖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过程。通过幼儿采茶戏戏剧艺术的培养,可以让幼儿学习到正宗的粤北采茶戏,把采茶文化传承下去,同时有利于提升幼旱淖酆纤刂省<忧棵窦湟帐踉谟锥阶段的培养探索,是对幼儿教育模式的创新尝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阎妍.采茶戏与日常游戏结合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2).

[2]孙立明.幼儿园亲子戏剧活动的基本环节与实施要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6(5).

[3]黄东阳,赖晓芬.客家采茶戏音乐发展与传承的思考[J].艺术研究,2015(5).

[4]蒋文婷.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

相关期刊更多

影剧新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国茶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茶叶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