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元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范文第1篇

1、化学元素符号有: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等等。

2、元素符号(symbols for elements)是用来标记元素的特有符号,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大多数固态单质也常用元素符号表示。 元素符号通常用元素的拉丁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如碳-C。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在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后面加上元素名称中另一个字母(必须小写)以示区别,如氯-Cl。

(来源:文章屋网 )

化学元素范文第2篇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一些研究者注意到,有少数泌曝生殖器官晚期癌症患者的癌瘤奇迹般地自行消退了。现在有理由认为,此种自发性消退是由机体无意地调整了某些元素的含量引起的。如果有意地进行这种调整,也可能会使癌瘤消退。因此,有的研究者试用饮食疗法,使一些患者体内的某些元索的含量得到调整。有两例患者,在其血液中的钾和镁的含量减低后,癌瘤消退了。一些研究者报告说,应用血液渗析技术能使癌症患者的钾与镁的含量有控制地减少;他们采用饮食疗法,或更好的是与血液渗析技术一起使用,使患者血液的钾与镁含量保持在特定量以下,往往能导致癌瘤发生某种程度的消退,体重增加和症状缓解,并且这种改善并不减低其免疫能力,而免疫能力减低是晚期癌症通常疗法的一个副作用。

美国有人将飞机高空测定结果与全国癌症调查结果进行对照,查明天上臭氧愈多,则地上相应地区居民中的皮肤癌患者就愈少。这是因为一定波长(2700-3400A)的紫外线具有致癌作用,而臭氧是能吸收掉一部分这种紫外线的。

据报道,土壤中含镁量越低,癌症发病率越高。

食品中的含氮化合物与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食品一般来自动物性、植物性和矿物性的原料,这三类原料中或多或少含有查硝酸盐。动物性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大多是添加进去的,如为了保持鱼、肉类食品的颜色,以前往往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来稳定其血红素;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鱼、肉在腌制过程中肉毒梭状杆菌的感染,也加入这些盐类。植物性食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主要来自土壤;大量施用氮肥,会使土壤中的硝酸根显著增加,在这种土壤中生长的番茄,其果实中硝酸根含量也增加,特别是一些红色果实品种中,在成熟时增加更为显酱,在青菜、莴苣将采收时大量施氮肥,也会产生这类后果。虽然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但食品中积累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它能够把血液中携带氧气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因而出现一系列缺氧的中毒症状,主要是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晕、头痛,还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道症状,严重的还会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腌菜放盐太少,腌制时间又短时,往往产生多量的亚硝酸盐。新鲜蔬菜存放在潮湿和温度过高的地方,也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熟菜存放过久,也会产生亚硝酸盐。更加要紧的是,许多食物中含有第二胺(二级胺)和第三胺(三级胺),如果这些胺类的含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与亚硝酸盐发生反应,产生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目前已被公认的致癌物质,在一定的代谢条件下能诱发肝、胃肠、食道、肺、膀胱、乳腺、肾、血管,淋巴腺、皮脂腺等部位的癌症,尤其可引起各种消化道癌。它不但长期小剂量接触可慢性致癌,而且一次大剂量也可艇动物死于癌症,有的还可通过胎盘和乳汁传给下一代。亚硝胺还可以在人胃中合成,只要葩硝酸盐和次级胺达到一定的数量水平并典备一定的新胨代谢条件。有些地区泡制的酸菜,基本上是在嫌气条件下发酵的,pH一般在4―5,这种条件下酸菜中的硝酸盐可以被还原为亚硝酸盐,蛋白质可以被分解为各种胺类,而且胺类不易被进一步分解。日本一学者报道,常吃盐腌菜者比不吃者得胃癌的相对危险性要高5~6倍。酸奶电是在嫌气条件下发酵的,也具备合成亚硝胺的全部条件。有人在用玉米包叶和蔗糖发酵酿造的酒中也发现有亚硝胺。不过我们要指出两点:

1,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必须有一定的新陈代谢条件。至于对待食品中含有次级胺,更不是只要一发现宙有便不能食用,因为前已指出,次级胺与亚硝酸盐发生反应生成亚硝胺必须有一定的数量水平和新陈代谢条件。“人吃了前一天冲泡的剩茶‘隔夜茶),会得癌症”的说法,可以说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为一则茶中所含二级胺的数量与茶水是否隔夜无关,二则茶中二级胺的含量是比较少的,例如日本红茶中二级眩的含量只有0.79ppm,而面包中的含量就有1.89ppm,比起鱼类食品(如鱿鱼中含量可高达237.4ppm)更是“小巫见大巫”了。

2,化学致癌物质在癌症的病因中毕竟是外因,它仅仅是一个条件,一方面我们要重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搞得“杯弓蛇影”。

肿瘤与痕量元素

动物实验证明,许多金属元素都是潜在的致癌物质,但某些元素只要具有适当的浓度,又有抑癌或抗癌作用。另一方面,人体中痕量元素的含量与该元素的环境质量有重要的联系。因此,痕量元素的环境贡量对肿瘤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例如,土壤或饮用水中缺锰,可能是芬兰和我国某些地区癌症发病率高的原因,土壤中缺铜、多锌可能是英国威尔士地区胃癌高发病率的重要原因,我国、波兰和苏联的一些地区食道癌发病率高,其原因可能是土壤中缺镁;美国一些环境中缺硒的地区是肠癌的高发区,许多种肿瘤的死亡率与某些痕量元素的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如肿瘤、卵巢肿瘤、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前列隙肿瘤、白血病的死亡率与典型食谱中的硒含量成反比,肾癌、胃肠癌、淋巴瘤、白血病的死亡率与环境含铅量成正比,直肠癌、咽癌、口腔癌的死亡率与环境含镍量成正比。

在人体内,许多元素之间存在着置换、颉颃或协同的关系,从而影响体内的生态平衡。环境中的痕量元素进入人体后,可以越过各种防御系统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置换与酶活性有关的痕量元素,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许多痕量元素的致癌作用可能就是通过这种机制进行的。例如,有人猜测镍及其化合物的致癌作用的机制是,金属镍或镍化物进入细胞核内使脱氧核糖核酸(DNA)变性,从而抑制了核糖核酸(RNA)的台成,也可能是羰基镍能同细胞染色体或DNA结合,从而阻抑了RNA合成酶的作用或打乱了DNA的正常转录。有人在离体复制DNA时发现,能引起突变或癌症的金属(如镉、铅、镍、铍、铬、银、钴、锰等)均可降低DNA复制的准确性,产生有缺陷的酶,从而使焚变细胞进一步变为癌细胞。

痕量元素的抗癌机制似乎更不清楚。前已述及,硒的抗癌性可能与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个构分有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从而阻止产生能诱发多种癌症的游离基和过氧化物,也就避免了这些致癌物质与宿主细胞内的DNA相结合;此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还能刺激细胞内的溶菌酶的活力。除了禧外,适量的锌、铜、锰、钔族元素以及这些元嚣的化合物有一定的抑癌或抗癌性。

不但健康组织需要适量的痕量元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也需要痕量元素,因此肿瘤必定要争夺痕量元素。业已证明,硒能被快速生长的肿瘤所浓集,镓能被许多肿瘤所浓集。所以,放射性的硒-75已用来诊断脑瘤和骨瘸,放射性的镓-67也被广泛用予肿瘤的临床诊断中。此外,钴、碘、铟,铜、锝及镝、铒、铥、镱、镥等镧系元素都是亲肿瘤元素,它们的某些放射性同位素也可应用于肿瘤的医疗。

化学元素范文第3篇

我国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其核心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用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工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元素符号是整个化学用语的开端,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个分化点。因此,巧妙地进行元素符号教学对于做好化学启蒙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1 利用元素符号的演变历史讲学习元素符号的价值

在古代,没有统一的元素符号。古希腊用行星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一些金属元素。后来炼金术士们还采用一些图画符号来表示元素和化合物,不过他们将这些符号视为机密,所以符号的表达往往因人而异。1803年,道尔顿设计出一整套符号来表示他的化学理论。他认为简单原子都是球形的,所以他的元素符号都是圆圈,或在圆圈内标出一些字母。道尔顿采用的符号仍然没有跳出象形文字的圈子,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1813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1779—1848)对化学符号进行了改革,将元素拉丁文名称的首位大写字母作为该元素的符号。如果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首字母相同,则加上另外一个小写字母以示区别。贝采里乌斯的元素符号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世界性的化学语言,为化学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元素符号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介绍元素符号的来历或者演变历史,直接把元素符号抛给学生,不仅让学生觉得知识出现得很突兀,而且也很难使学生明确学习元素符号的价值。实际上,元素符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最后才得到统一,成为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学习好元素符号是学习好化学的基础,更是进行化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的首要步骤。

2 利用“三部曲”讲高效学习元素符号的方法

2.1 元素符号书写原则要记牢

有的元素符号只包含一个字母,则用大写字母表示;有的元素符号由2个字母组成,则采用“一大二小”的原则进行书写,即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2 对应中文汉字信息妙

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西方大量的化学科学知识被介绍到中国,然而多数元素名称无对应汉字,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徐寿(1818—1884)为此作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他在1858年所编写的《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中,首次提出译名原则:意译与音译兼采,如绿(今之氯气)、养(氧)气、轻(氢)气、淡(氮)气按物理性质意译,锌(zinc)、钙(calcium)、钡(barium)钠(natri—um)为音译。留学日本的编译家郑贞文(1891—1969)先生在《无机化学命名草案》中,创造了大量新字,将气态元素加“气”字头,液态元素加“氵”或“水”的部首,非金属元素加“石”字旁,金属元素加“金”字旁。因此,在看到某一元素汉字名称时,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些基本信息,例如,这种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由该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何种物理状态等。

2.3 中西结合效果好

中学常见的元素符号有如下27种:氢h、氦he、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锰mn、铁fe、铜cu、锌zn、钡ba、汞hg、银ag、溴br、碘i、钨w。在短时间内学会27个元素符号和相应中文名称有相当大的难度,于是学生就死记硬背,反复操练,将化学视为“第二外语”。强行记忆的方法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笔者创造了一套元本文由收集整理素符号歌谣教学法,供广大教师参考。

首先,找出记忆难点和误区,利用歌谣各个击破。汞(hg)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元素,虽然是金属但中文汉字没有“金”字旁,用“水”作为部首表明它在常温时是液态,所以汞是沸点很低的金属元素。铝和银都是金属元素,元素符号首字母相同,因此容易混淆。笔者将3者放在一起编成歌谣:“阿拉(al)喜欢旅(铝)游,阿哥(ag)臭美带银手镯,胡哥(hg)加入了共(汞)产党”。教学生这首歌谣的时候,可以向他们详细讲解歌谣的含义。例如,铝的元素符号是大写字母a加上小写字母l。“a”在拼音里读音与“阿”相同,“l”是“拉”拼音的首字母,“阿拉”在上海话里表示“我”的意思。一句“阿拉(al)喜欢旅(铝)游”就能帮助学生准确而持久地掌握铝的元素符号了。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帮助学生绕过误区。

其次,建立元素符号之间的联系,利用歌谣的优美韵律帮助记忆。“单杠梯子(h)拿得起,氧气泡泡(o)人人需,氦气稀有h再加e,硫是s磷是p,有个美(镁)女叫mg,锰是mn铁是fe,ca补钙好身体!”、“蚕丝(si)贵(硅),钾老k,氯是cl,铜来催(cu),(锌)辛苦二人出小门(zn),宝贝还要爸爸(ba)背(钡)。”在上述2个歌谣里穿插了很多元素符号知识,而且韵律优美,便于系统记忆。例如,氢的元素符号“h”就像一个梯子,这个梯子只有一条杠,说明它很轻,于是就与“氢”联系起来了;氧的元素符号“o”就像一个泡泡,并且人类生活离不开氧气,一句“氧气泡泡(o)人人需”不仅告诉了我们氧的元素符号,又说明了氧气的用途。镁的元素符号怎么记忆呢?由镁联想到美女,于是想到美丽的girl,“美”的拼音首字母再加上“girl”的首字母就是镁的元素符号了。上述歌谣的最后一句“(锌)辛苦二人出小门(zn),宝贝还要爸爸(ba)背(钡)”,二就是“2”,它与“z”外形相似,“n”就像一扇小门,二人出小门(zn),一定很辛苦,于是就想到zn是锌的元素符号。“宝贝还要爸爸(ba)背(钡)”中钡的元素符号与“爸”的拼音字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一种情境:父子二人穿过一扇小窄门,宝贝儿子蛮不讲理,硬要爸爸背着。这样,结合情境记忆锌和钡的元素符号就是一件简单而愉快的事情了。当然,还有一些元素如钠na、氟f等与拼音相同,比较好记没有纳入歌谣当中。记住这2个歌谣也就记住了一系列元素符号。这2个歌谣将谐音法、拼读法以及形象记忆法相结合,同时还将某些元素在生活中的作用囊括其中,不仅让学生在优美的韵律中轻松学会元素符号,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利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元素符号的学习效果

化学元素范文第4篇

我国应用的初三人教版化学教材,是由权威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和化学学者共同编写的。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新人教版初三化学课本相比于传统的化学课本更加通俗易懂,九年级上下两册化学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用说明文的方式编写的,语言通俗易懂,书中图文并茂,不仅方便老师教学,也更加方便学生阅读,不仅是一本优秀的初中化学教材,也是一本高质量的化学知识启蒙读物。鉴于新课标背景下的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这种特点,我们可以挖掘出很多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应用这套教材,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让学生提前掌握教学内容,实现预习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我在进行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氧化碳》一节内容时,就将课堂前15分钟的时间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展开自由阅读。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预习的效果,我首先对学生提出阅读要求。我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找到CO的物理性质、毒性及对空气的污染等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对这种阅读的教学方式十分感兴趣,他们在阅读中完成了我交给他们的阅读任务,归纳出CO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图表,完成了预习任务,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方便了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实验教学和直观教学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较快的理解化学原理,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初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而化学实验则是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重要教学内容。我们在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化学实验教学和直观教学的运用。在教学中运用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除此之外,通过观察和参与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和身边的化学现象建立联系,还能实现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我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一课的教学中,就将氧气的制取实验搬到了课堂上。在教学内容开始前,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并提出诸如为什么加热高锰酸钾能制造氧气、氧气有什么用、有没有别的方法制取氧气等一系列问题。在学生的问题中,我顺势展开教学内容,并以我们刚制取的氧气为学生进行了燃烧实验等小实验,使学生很快的就掌握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等,实现了教学目的。当第二天再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课教学时,很多同学通过昨天课堂实验的观察,已经掌握了氧气的制取方法,不仅参与实验的踊跃性极高,通过第二次的细致的试验教学,学生普遍很好的掌握了氧气的制备要点和方法。

三、注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

化学元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三化学;元素化合物;有效复习;复习模式

复习课的立足点不是所有旧知识的重复,要努力把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织成网,不搞题海战术。元素化合物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容易感知,但比较繁杂,容易混淆。针对这些特点,本文探索了这部分知识复习时的教学模式:

一、复习模式之一――板块复习课

以学生归纳知识网络、整理练习为主,教师梳理归纳为辅。主要环节有:

1.梳理交流,明确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展示整理知识框架的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组合作,展示提升――布置任务,进行练习,讨论展示,互助释疑。

3.穿插巩固,点拨拓展――结合展示情况,对自己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教师点拨,个别释疑。

4.达标测评――教师以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举例:复习课《盐和化肥》】

第一步,先听写盐的化学式(老师不报具体物质的名称,只报盐的统称,学生演板):

(1)4种钾盐;(2)4种钠盐;(3)4种硝酸盐;(4)3种铵盐。

先不报物质名称,让学生的思维发散,由金属离子想到配什么酸根离子,或由酸根离子想到配什么金属离子,然后应用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订正后由学生归纳出盐的概念。这种操练,有利于化学用语的巩固和盐的概念的再认识。

第二步,继续听写化学式(换一个学生演板,给予适当的化合价要求和名称提示,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

(5)6种盐酸盐;(6)5种硫酸盐;(7)6种碳酸盐;(8)1种磷酸盐。

通过演板,暴露问题,能让基础更差的学生及时补上,落实好“关注全体学生”的理念,盐的俗名、用途等更容易的知识也由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提出问题:这些盐中哪些溶于水?哪些难溶于水?

指导学生查阅溶解性表,边查阅边总结规律;然后复习记忆口诀,检查背诵情况,记住一些重要的盐和碱的溶解性,这将对提高解题能力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是学生一进入高中马上要学习的“离子反应”的知识铺垫,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第四步,盐的检验和鉴别方法的学法指导。

(1)查阅教材和笔记;(2)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3)写出反应原理。

盐的检验和鉴别方法的学法指导:结束后,学生自己总结要顺利地学好这部分内容,需要具备哪些基础?只有自己体验过的才有深刻印象。

总之,对待教材采取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和提高能力相结合,对待学生采取辅尖和扶差相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这种复习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容易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模式之二――专题拓展课

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学生化学成绩提升一个层次,它既不是板块复习课的简单重复,也不能流于形式,专题的选择要注意几点:

1.专题选择的原则:要注重“精、透、准、难”四字。“精”指内容要精选;“透”指教师要讲透,学生要吃透;“准”指重点、热点方向要准确;“难”指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专题选择的特征:要具专一性和针对性。即应以一个知识点为重点,赋予相关内容浓缩而成;又应针对学生在前面复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知识缺漏、能力差异、知识点的地位、中考命题的热点来选择专题。比如,针对一些实验设计、实验评价、新信息题等能力题学生无从下手,可以加以总结,对症下药,给学生开设相应的专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形成解题思路方法,掌握解题规律。

3.专题的开设方式:要多样化,增强学生新鲜感。专题的讲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先开讲座,并配以一定数量的练习,也可以边讲边练;还可以让学生先做,教师批改后评讲、归纳;也可以由教师选出专题,然后让学生编写讲解要点、提纲和练习;最后由教师归纳小结。这样做,在临近中考的气氛中能给学生一些新鲜感、一些“凉”意,增强复习效果。

总之,专题复习课可对板块复习课的复习起拾遗补缺的作用。

三、复习模式之三――试卷讲评课

这种课例,可让学生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提高学业成绩。主要环节有:学生自审分析,互助释疑;教师重点点评,强化拓展;师生互动提问,释疑归纳;达标测评,反思得失。一般以下列内容作为讲评重点:

(1)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对应的知识点;(2)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3)在以往的教学中已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4)关系到后继学习的重点知识、重点技能;(5)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6)学生卷面上独到见解的题。

一般会以中等生的卷子为依据,讲解他们的失分情况。立足“透”字,一个题决定要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要讲透,二要展开,三要有跟踪练习。切忌面面俱到,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的时间,教师利用这个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