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飞机小飞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来自国际循环医学协作组织(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下称循环协作组)的研究者们,分析了包含9623人次的达菲临床实验数据,批评该药物实际作用有限,且副作用被长期低估,建议各国政府重新考量储备数亿美元达菲的必要性。这是达菲首次遭遇类似形式的公开质疑,此前仅零星出现个案性的不良反应报告。
这篇名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流感的防治作用”(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nfluenza in healthy adults and childre)的研究报告已发表在2014年4月10日的《英国医学杂志》。
达菲长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效的防治流感药物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流感必需药物,并推荐各国按人口的25%储备。事实上,英、美、日等国的达菲储备均超过这一数字。
从SARS、H1N1流感病毒,至去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在过去十年,中国暴发的几次主要呼吸系统传染病事件中,达菲均作为推荐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出现在每一次卫生系统下发的诊疗方案中。 疗效被高估?
达菲的学名是“磷酸奥司他韦”。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口服同类药物,它能通过人体代谢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i),从而抑制新的病毒颗粒形成,减少其在人体内的传播,缓解流感症状。
就在3月,一份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内科》的研究报告还称,经过对近3万份H1N1住院患者的数据分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将流感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19%。
现在,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牛津的非营利性组织,似乎要颠覆所有之前的研究结论,循环协作组由来自120余个国家的医生和学者组成。
这份被该组织自称为“除罗氏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之外,唯一基于完整临床报告的达菲疗效独立研究”,是通过分析两种主要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i)、20项奥司他韦(达菲),以及26项扎那米韦(乐感清)的临床试验数据形成。这份报告称,达菲能够显著缓解流感症状,但没有证据表明其能治疗流感并发症,而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正是流感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因素。
一位循环协作组成员曾向BBC表示,达菲对缩短流感病程的作用和普通感冒药,如扑热息痛等没有明显差别。两者的售价相差近10倍。
报告称,服用一周达菲能将成年流感患者病程从平均7天缩短至6.3天,将儿童患者的病程缩短1天,但对哮喘患儿则无明显作用。
实际上,报告的研究者们还是支持达菲对预防流感的作用,但称“在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流感预防与治疗时,需要审慎考虑其收益与可能风险”。因为没有证据显示达菲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或作用于肺炎、支气管炎、鼻窦炎等流感并发症。
报告指出,达菲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精神异常及肾功能受损等副作用。其实验数据显示,达菲会使得患者恶心及呕吐的风险分别增加4%和5%,同时可能引起使用者精神疾病和肾功能损害。
由于缺乏进一步的数据,循环协作组表示,还无法评估达菲对控制疾病传播的影响。 激辩双方
这份报告当日,瑞士制药大亨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罗氏)迅速作出反击,称其“从根本上反对循环协作组关于达菲的研究结论”。
达菲最早由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吉德利(Gilead)研制成功,而后,罗氏接手了该药的制造权等所有相关商业权益。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罗氏中国)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称,简单地将达菲与市面上其他抗流感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难以说明问题,“达菲的机制是阻断流感病毒在体内扩散,这与其他已上市并广泛应用的抗流感药物有所不同。如扑热息痛是作为减缓症状的止痛剂,而不具有抗病毒效果”。
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和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亦很快声明,其对达菲在抗流感病毒疗效的认可不会受到该研究影响。IDSA在反驳声明中称,报告针对无并发症类流感患者的实验数据,与此前得出的达菲缩短该群体流感病程的其他研究结论一致。
由于缺少流感重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轻症门诊患者成为循环协作组主要的样本数据来源。IDSA批评,以轻症病人的数据推导达菲在重症患者或流感并发症高发群体中的疗效不妥,“无论住院治疗或并发症都常见于重症患者或者并发症高发人群,因此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不能测量达菲在缩短住院时间或控制呼吸道感染上的作用” 。
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方法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以对照效果的不同。循环协作组坚持,“随机对照试验是实证医学最根本的原则之一”,对不确定干预手段效果的测量应依赖于此。
按循环医学数据库主编托维(David Tovey)的说法,此前循环协作组向有关各方公布了研究设计,“有趣的是,当时没有组织或个人向我们提出这项研究需要纳入观察性试验。然而在研究成果面世后,这样的批评却出现了”。况且,“过往研究中的很多例子已表明基于观察性试验得出的结论不完全准确,且往往过分乐观。”
循环协作组合作编辑戴尔(Chris Mar Del)也反驳称,医药产业一方面未能进行针对流感重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另一方面却指责循环协作组织根据轻症病人数据做出推断。他还向《财经》记者表示,观察性试验易受其他变量影响,及后续追踪数据易缺失,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优于前者。“如果药效在近1万人身上都没能得到很好体现,那么它的作用一定是有限的。”
另一个争议焦点则是,使用达菲带来的副作用是否被长期低估。
早在2004年1月,FDA就曾发出消费警讯称,由于1岁以内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达菲应用于幼儿可能造成脑内药物浓度过高,形成潜在的安全问题。2005年,日本媒体先后报道数十例青少年服用达菲后出现精神异常,甚至自杀的案例。
2007年1月30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亦发出关于达菲“不良反应监测的通知”。不过,至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没有公开通报达菲不良反应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答复《财经》记者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奥司他韦不良反应报告多为一般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泻、皮疹、头晕、白细胞减少等,精神紊乱的个案。日本的此类个案“是很局限的,并未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同”。
H7N9病毒发现者、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副主任卢洪洲对《财经》记者说,在国内的临床实践中,并没有明显的达菲副作用报告。
2013年4月,上海一名4岁男童成为媒体公开报道的首例痊愈的感染H7N9患者。H7N9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国内外尚无针对性防治经验。在媒体报道中,男孩曾连续五天、每天两次服用达菲被广泛提及。
卢洪洲分析,不论患者年龄多大,一旦确诊便需即刻用药,“如果达菲用晚了,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关键就是早用药、早治疗”。
事实上,无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诊疗方案,还是FDA药物认证信息,达菲的使用指南均强调发病48小时内用药能取得最大疗效。
此外,戴尔还指责罗氏隐瞒了达菲临床研究的部分结果,主要是被试验者的姓名和地址。罗氏方面则坚称,已向循环协作组提供了由其发起的所有已完成的达菲临床研究报告。 国家储备合理性?
英国被认为是“对潜在的流感大暴发准备最为充分的国家之一”,而抗病毒药物的储备正是关键所在。根据英国国家审计署2013年的报告,英国在2006年至2012年间花费近4.24亿英镑(约合7.1亿美元)储备了4000万剂量的达菲。美国迄今在达菲储备上的花费超过13亿美元。
自2003年7月,一项医学报告指出,达菲能显著降低流感患者住院及下呼吸道感染并发症几率,同时减少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此后,各国政府陆续决定储备达菲。
2005年11月,在H5N1疫情全球蔓延的形势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其中一项重点内容即为“做好诊断试剂、新型高效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制和推广”。同时,中央财政拨款20亿元设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基金。
原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共商禽流感疾病预防的药品采购计划。《财经》记者获得的消息称,当年国家发改委曾向罗氏订购达菲,但因供货短缺,需等到2008年才能向中国供货。有媒体报道称,同时,罗氏中国当时暂停了达菲在中国的对外销售。
彼时所有库存以140元/盒(低于市场价160元左右)的价格交由原卫生部统一调配。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东阳光药)、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药集团)获得了罗氏的非专属许可,可以在中国大陆生产原料药和制剂,并向政府机构出售,用于疾病大流行的防控。
一位接近上药集团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H5N1型禽流感暴发期过后,由于需求不足,获得专利许可的上药版“达菲”,在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期间“基本没有生产”。
2009年H1N1甲型禽流感的暴发又一次让达菲及其同类产品成为“明星药”。达菲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高达34亿美元的年销售额。WHO在第一时间推荐使用达菲对H1N1患者进行治疗。
中国政府采购也正是从此时开始。工信部在2009年下半年向上药集团下达了200万人份的“奥尔菲”(即上药版达菲)生产任务。同时,原卫生部亦要求各省按照本辖区人口总数2%的比例,尽快从中央储备中申请调拨达菲。尤其对临床重症患者及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需尽早应用达菲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东阳光药的关联企业公告称,2009年国家采购的达菲99%以上由其供应。
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卫生系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中明确提出:“我们不希望各地因为没有积极储备奥司他韦,而出现该用的时候用不上这种被动局面。”
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第二版)》中,奥司他韦(达菲)被列入推荐的三种抗病毒西药之一,“成人剂量75毫克每日2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疗程5天―7天”,1岁及以上年龄的患儿则根据体重给药。
储备达菲的大国,并非对医学界的争议充耳不闻。
2013年,来自英国国家审计署和议会公共账户委员会的两份报告曾指出,“达菲在缩短流感症状持续时间及在某些情况下,预防流感的作用被普遍认可”,然而,“其在缓解流感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患者死亡率上的作用存在分歧。”
在循环协作组关于达菲效用研究的赞助者中,亦有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国家医学与健康理事会。
不过,分歧的存在和各国政府的达菲储备似乎并不矛盾。英国去年花费在替换过期达菲库存上的金额达到4900万英镑(约合8254万美元)。在日本,公开报道达菲副作用最多,政府为应对大规模流感而储备的达菲和特敏福总量约占人口总数40%。
关键词:大妈经济;社会背景;投资现状;投资和消费的启示
近几年来“大妈”成为热词:证券大厅尚存传说,银行赞助广场舞舞蹈团,老年兴趣班老年大学年年排队,美容市场五成消费者是中年女性,黄金市场“大妈”身影逐渐淡去,房地产市场开发商拉拢她们看房,养生保健产品、旅游助力夕阳红,广场舞相关产品生意全靠大妈,广场舞大妈成房地产商宣传新宠……对当今已经产生的“大妈经济”现象已经初露其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是国际影响力。
一、大妈经济出现的原因
(一)数量优势。在很多人看来,中国大妈有些莫名其妙,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决定一个群体经济价值的指标无非是人数和财富,而“广场大妈”在这两个数值上占有绝对优势。这一年龄段是女性中最主要的收入和消费群体。
(二)传统习惯。从中国传统习惯来看,中国家庭的财政大权多由女主人掌握,投资理财基本都是她们说了算。
(三)闲暇时间。女性的退休时间较男性更早,甚至不少女性主动“病退”、“内退”。因此,与男性相比,女性们的空闲时间更多。人多、钱多、空闲多,这成为“广场大妈”影响投资、消费市场的重要基础。
二、大妈们的投资现状
(一)横向比较
1.第一类。盲目出手,在证券交易所焦虑地观望、听风就是雨型。交易没有计划,通常会临时改变立场,贪婪、思想上的堕念、心理上的缺陷以及急功近利的冒险往往使她们把自己逼在了一条死路上。
2.第二类。高学历、高智商、自学能力非常强的家庭主妇,具备相当的金融和经济知识以及投资经验。
(二)纵向比较。今天的“大妈”与10年前“大妈”今非昔比,她们知识视野更加开阔,更加自信,喜欢谈经济、理财,同时更加注重生活的幸福感。
(三)中国大妈重点消费与投资的行业。农产品、保健品、首饰服装、奢侈品、投资理财、时尚健康、医疗教育、房地产、比特币等行业。
(四)大妈投资动机。大妈们面临大额消费的压力、例如住房、教育、养老等问题时,她们渴望利用投资来实现财富的增值。
(五)大妈最典型的3个消费特征
1.人多+钱多。中国大概有4亿左右“大妈”消费群体(30―65岁之间的女性),可以直接或间接支配的家庭资金超过40万亿元,手上握有的现金接近10万亿元。
2.家庭消费决策者。首先,因为无论老人用品、女性用品、儿童用品、男性用品,以及厨、卫等消费,女性掌握70%以上的决策权;其次,大妈在家庭中承担奶奶、母亲、女儿、妻子、主妇等多种角色,她们比年轻女性角色复杂,爱操心、爱包办,永远精力充沛、兴致高昂,主动担负更多的采购任务,且更有钱、有闲、有心情消费,所以“大妈”往往决定着全家人购买,无论消费金额还是消费数量,家庭消费远大于个人消费。
3.群体消费。中国大妈背后是强大的圈子消费。大妈的生活半径与生活方式决定了她们的信息来源途径主要是圈子里的口碑传播,或圈中某人的亲身体验,当她们认为某些产品物有所值时,易形成群体消费,即一窝蜂式购买。
(六)大妈最典型的5个消费心理
1.精打细算。她们过惯了艰苦朴素的生活,即使现在有钱了,也会精打细算,能省一分是一分。
2.攀比。大妈们生活的年代往往是邻里关系比较和睦的时代,邻里之间经常唠闲话,他家长他家短,各家各户基本没有秘密可谈,长此以往,难免会形成了相互攀比的心理。
3.冲动。她们之中大多是缺乏理财知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念的普通家庭主妇,在消费时很难保持理智,很容易冲动。
4.不注重品牌,追求“高性价比”。她们虽然没有理财知识,但是她们有足够的生活经验,能够知道在物价飞涨的时代如何利用有限的钱创造更大的利益,过更舒适的日子。
5.跟风消费。她们之间的话题永远都是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她们通常是结伴而行,经常会出现“一人买,人人买”的现象,既省钱又省心。在中国,“跟风消费”不止出现在“大妈”身上,这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三、中国大妈经济的支撑力来源
(一)中国大妈的强大的消费能力。中国传统的储蓄心理使得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大妈也拥有数万到数百万的家庭积蓄,这种家庭积蓄一旦伴随着后辈较大或者强大的收入之后,中国大妈的积蓄就显得无足轻重,于是这些积蓄的出路就只能是消费。
(二)中国大妈背后组成的强大的消费群体。中国大妈历来都是非常无私的一个消费群体,她们愿意为儿女晚辈进行消费,很多家庭进菜市场逛超市的任务基本上由大妈来完成,年轻人负责上班消费,家庭的学生成员就更是纯粹的消费者了。
(三)中国大妈群体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营销传播力。中国大妈闲来无事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跳广场舞、聚在一起聊天打排或者交流居家消费体验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最能令大妈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大妈们的持家秘笈,哪家超市在打折,哪个菜市场的蔬菜既新鲜又便宜,等等,虽然她们从不认品牌,但她们却从来都会做“物有所值”的消费,因为她们的营销信息来自于口碑传播,来自于她们中某些人的亲身体验。
四、投资和消费的启示
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30年所形成的中老年消费人群的消费井喷时代,无论在旅游、休闲、养老方面,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居家消费方面,这部分新时代的中老年人将毫无争议地推动起一波消费。在中国老龄化步伐加快的未来几十年里,“大妈经济”不会随着制度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而消失,只能是越来越具影响力。未来,中国大妈将持续影响:农产品、保健品、首饰服装、奢侈品、投资理财、时尚健康、医疗教育、房地产等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所以对投资与消费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而“大妈”们这一群体量小、短线、一窝蜂上又一窝蜂走的消费特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应该加以正确认识和引导。
(一)政府方面
要完善相关制度,有效市场监督,保障普通民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监管力度,避免有些人利用“大妈们”的心理投机取巧,破坏市场秩序。
(二)投资市场
当我们认真地对于中国各级城市消费人群进行研究时却惊奇地发现,中国独特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独特的家庭观念、中国家庭成员的工作状况等使得“中国大妈”成为家庭消费的核心决策层和执行层。从普通的市场营销的角度来思考,中国大妈可能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如何走向消费主导时代的重要消费群体。投资市场要完善相关制度并提供咨询服务,对投资者进行引导。注意普通大众对推动消费与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正确运用普通大众的消费心理,促进经济发展。
(三)普通民众
要加强自身相关投资理财知识,注重培养自己对市场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市况,预测市场变化趋势,抓住机遇,适时出手。提高安全与维权意识,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理性投资,顺势操作,服从市场的意志,理智进退,按计划行事,切勿临时改变立场,要拥有良好的交易心态,胜败乃兵家常事,切不可意气用事。(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志军.经济[J].中国服饰期刊,2011-11-05.
[2]黄天玉.“大妈经济”别只看热闹[J].组织服饰周刊,2014-06-02.
1、飞机抱是一种抱孩子的方法,主要是让宝宝维持俯卧的姿势。这种抱孩子的方法,也称之为肠痉挛的抱法。飞机抱适合的孩子主要是出生一个月的孩子。不过小孩一切都正常,是不需要采用飞机抱的方法,因为飞机抱主要适合小孩有异常的情况。
2、飞机抱适合出生一个月大的孩子,特别适合一些有肠绞痛的宝宝。用这种抱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缓解不适。如果孩子肠绞痛,飞机抱,孩子会变得比较舒服,表示飞机抱很适合孩子。如果用飞机抱孩子,孩子还是会继续哭闹,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抱孩子的。
(来源:文章屋网 )
大修费适用范围如何?如何交纳?
《北京市城镇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中规定,大修工程是指需牵动或拆换部分主体构件或设备,但不需全部拆除的工程。
大修费并不是每年必须交纳的项目,所以没列在《北京市普通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的收费标准表格内。产权人委托物业管理单位进行大修的,应每年向物业管理单位交纳大修费;产权人未委托而发生大修项目的,可按修缮定额结算。一栋楼如住宅面积过半数的产权单位愿意每年交大修费,该楼其他产权单位也应该交纳。
中、小修费适用范围如何?交纳时有何注意事项?
《北京市城镇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中规定,中修工程是指需牵动或拆换少量主体构件,但保持原房屋规模和结构的工程;中修工程一次费用在该建筑物同类结构新建造价的20%以下;中修后的房屋70%以下必须符合基本完好或完好的要求。
小修工程是指及时修复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其构、部件小的损坏,以保持房屋原有完损等级的日常养护工程。
小、中修费都是每年必须交付的收费项目。不同之处仅在于,中修费一栋楼属一家产权的,可每年交付,也可在发生时按修缮定额结算。按《北京市普通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规定,小、中修费的38.7%用于房屋公共部分的维修,即如果产权人不愿将其户门以内的维修项目委托物业管理公司,仅交小、中修费的38.7%即可。小修费中人工费、材料费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其他费用占40%;中修费中人工费、材料费所占比例分别为18%、44%,其他费用占38%。
小区共用设施维修费包含哪些维修项目?
收费标准中产权人交费项目第6项,小区共用设施维修费的服务范围仅限于小区红线内甬路、道路(已交市政管理除外)、小区护栏、雨污水等地下管网、散水、台阶、化粪池盖及其他共用设施。
维修基金是指什么?其适用范围怎样?
[关键词]位置消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DOI]10.13939/ki.zgsc.2016.31.114
1消费基本状况
(1)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杂费、考证消费和电脑消费等。大学生学费基本集中在4500~6000元。
(2)恋爱消费。恋爱是情感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恋爱消费仍是大学生消费的增长点,并因此产生更多的“负翁”族和“月光”族,恋爱中的大学生平均每月消费支出比其他同学至少多出 100 元以上。
(3)旅游消费。旅游为消费者提供快乐、愉悦的情感体验和新奇的感觉,是大学生排忧及“解脱”的一种方式。大学生一年的旅游费用高者达 1000 元以上,最低也在 100 元左右。平均每年的旅游费用,500元以下的占81.2%,500元以上的占18.8%。
2大学生消费行为不合理方面及其原因分析
2.1不合理消费
不合理消费是指由于大学生缺乏消费知识和经验,或是由于片面或错误的消费观,而使自己的正常生活和成长发展受到不良影响的消费。这些不合理消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1盲目消费
大学生盲目消费是由于经验不足、消费目的不明确、决策失误造成的。盲目消费尤其在一年级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大多数学生是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锻炼,在父母的关怀照顾下成长,进入大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同时也是第一次真正拥有支配各种费用的权力,理财能力差。消费目的不明、决策失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需要消费,哪些方面不需要消费,为什么要消费等问题上认识比较模糊,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费。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父母疼爱子女,钱越给越多,他们对子女的消费情况一无所知,从不过问,生怕子女在外吃苦,这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盲目消费的程度。
2.1.2无益消费
大学生无益消费是指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身心健康无益甚至是有害的消费,它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受自己不良嗜好的影响而产生的。譬如同学聚会铺张浪费、过生日请客吃饭、日常抽烟喝酒等等都属于无益消费。这种消费不加以约束,会使自己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2.2基于位置消费的原因分析
位置消费理论认为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下从事消费活动的社会人,其消费受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的综合影响,不仅关心个体消费中绝对量的增加,而且更关心在社会关系网中消费的地位或名次。位置消费行为是人们对包括相对收入、相对效用和相对炫耀性消费等在内的相对经济地位或名次的消费行为。现实生活中的人并不仅仅像传统经济学假设的那样,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争名寻位的高等生物。位置消费作为一种彰显消费者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的一种消费方式,具有普遍性、多层次性、追求消费效用的递增性、追求商品的符号象征性、超前性、非必需性和易受影响性等特征。
2.2.1盲目消费的位置消费理论分析
盲目消费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内适应性盲目。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很多事情在短时间内就要完成由父母决定到自己完全决定的过渡,所以存在短期内的盲目现象。另外一类是长期性盲目。由于大学生本身处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消费的理性程度偏低。这类盲目受家庭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讲,盲目程度与家庭的富裕程度成正比。
就第一类而言,上大学之前由于个人消费主要受家庭的限制,自身的消费欲望处于压抑状态,很容易在上大学的较短时间内释放。这时,期望完成自己长期未能完成的消费目标。与此同时,刚离开家的大学生开始了宿舍生活,融入一个新的群体,渴望在群体内具备一定影响力和地位。于是就很容易产生忽略自身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的盲目冲动消费。一个常见的消费现象,某种新鲜商品由宿舍的某一个同学开始使用,不久之后便得到宿舍全体同学的青睐,事实上,未必宿舍其他同学都有需求,或者说,未必每个成员都有消费该种产品的能力,只是由于相互之间的攀比和跟风产生了消费冲动造成的盲目消费。从位置消费的角度讲,宿舍成员之间可能并不是真正在意自己需要什么,而是在意在宿舍成员中自己所消费的物品是否能够体现自己在宿舍中的地位。位置消费追求消费效用的递增性,位置消费者追求的是名次和排序,而往往不是真正的商品和服务。无边际消费的效用自然是无限上升,逐级递增的。消费的数量越多等级越高,越能显示消费者的财力身份和地位,其效用就越大。所以就形成了这种盲目消费。
第二类盲目消费与第一类相比有着明显的群体差异性。这部分消费者并不受年级的限制,在大学时期内甚至于出校门的短期时间内都存在着这种盲目。这种盲目主要受自身个性因素的影响和家庭教育背景的熏陶,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就潜移默化的养成了带有盲目性的消费观。从位置消费的角度看,这类消费者在潜意识里更加注重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而非个人的客观消费需求。这类消费者的盲目程度往往与家庭的富裕成正相关关系。无论自己已经享受了多少消费品,仍旧希望能够享有更多的象征自己地位身份的消费品。
2.2.2无益消费的位置消费理论分析
无益消费是指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身心健康无益甚至是有害的消费。事实上,完全意义上的无益消费是不存在的,文章所指的无益消费是指无益于学习、生活、身体健康,而并不排除它间接有益于某种心理或生理的需求。它主要是受不良社会风气和自己的不良嗜好的影响而产生的。大学生在自身所属群体中要获得认同就必须与群体保持大致的相似性,群体内往往具有自身也有的符号。这种符号可能是某种爱好、装扮等,但是有可能是无益的。所以群体的成员往往就为了在群体中保持影响力和认同感并不考虑这种消费是否有益于自己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另外,自身的不良嗜好也是造成无益消费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心智上尚未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分不清哪些事物是好的,哪些事物是有害自身健康的,所以,往往在一种模仿的心理驱动下染上了不良嗜好。即使真正认识到了这些嗜好的害处,也往往由于自身意志不坚定而难以彻底改掉这些嗜好。并且,具备不良嗜好的并不是极端少数,而是一个群体,相互之间的认同更加滋生了这些不良嗜好存留下来的土壤。
3促进大学生消费行为合理化的建议
3.1家庭要加强对大学生子女的消费教育
根据上述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消费主要为学习消费、恋爱消费、旅游消费、网络消费。并且家庭资助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来源,并且对消费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家庭资助的有效安排是避免大学生消费不合理现象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大学生正确消费的教育和引导,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2学校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与引导
学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首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课堂进行财商教育。其次,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更加具备灵活性和趣味性,使得学生愿意参加到课程中去才能使财商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3.3大学生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首先,大学生要有自己的理财计划,明确自身消费目的,坚决减少冲动盲目消费,减少无益的群体性趋从。其次,要经常对自己的消费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结合自身实际,征求家长的意见逐步增强自己的消费计划逐渐的合理性。最后,要加强学习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彻底与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划清界限。
参考文献:
[1]高洁,城乡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2009(7):99.
[2]谢枭鹏,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探讨[J].商业现代化,2005(1):43-44.
[3]戎素云,位置消费行为的理论阐述[J].理论前沿,2009(2):21-22.
[4]闫樱,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和引导[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1):57-59.
[5]耿黎辉,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J].商业研究,2004(22):84-85.
[6]秦云,大学生消费心理及消费原则浅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