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材的作用

教材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材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材的作用

教材的作用范文第1篇

为了克服电视教材内容展示的线性结构,我们在编制《护理基本技术操作中的常见错误》电视教材时,借鉴多媒体课件具有交互性特点的制作方式,设计了多层呈现,可选择性演示的具有交互功能的制作模式(如图1所示)。教材中选取基础护理技能操作中常见问题的14项操作作为主页一级菜单。当选择某一项操作后,便进入问题菜单。每一项都呈现几个常见问题,选择某一题目后便进入演示界面。每一题目的演示都有正确与错误操作两个窗口,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即可播放相应的画面。采用这种制作模式编制的电视教材,不仅便于学生个体自主学习、有针对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也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可用于教学演示,也可用于实践技能考试。

2示错操作电视教材的应用

在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护理学基础技术》课程,学校仅安排25个学时,我们对常用的基本技能进行选择讲授:主要是无菌技术、药疗原则、各种注射、输液、给氧、吸痰、导尿。实践技能中有许多项目需按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如清洁伤口换药、戴无菌手套、穿脱手术衣、导尿术等[5]。所以,应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使之能正确地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任何一个操作若违反操作规程就可能造成污染,轻者加重患者痛苦,重者危害患者生命。但有限的课时不足以安排学生对每一项操作都进行操作练习,运用示错操作电视教材辅助练习能不能起到弥补的作用呢?我们对此进行了实验。

2.1教学对象

该教材应用的对象是南方医科大学2008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一班175人,2008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二班212人,均在第四学期开设《护理学基础技术》,25学时。

2.2教学方法

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一班(传统教学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即“理论授课+部分操作实践练习+教师指导”方式。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二班(作为实验组),采用“理论授课+部分操作实践练习+教师指导+示错电视教材练习”方式。学生利用示错电视教材进行学习的同时,辅以选择题、填空题等题型的书面答卷。在每一次课的最后10分钟让学生边观看示错操作电视教材,边将观察判断结果写于答卷上。如果学生对护理操作基本知识缺乏正确的理解,没有实际动手操作训练,要从电视教材画面上找出实际操作的错误及正确回答问题是十分困难的。

2.3教学效果

将两个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班期末考试成绩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学生成绩进行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表1显示实验组学生平均分为(86.82±8.14),传统教学组学生平均分为(82.18±9.58),两个班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采用“理论授课+部分操作实践练习+教师指导+示错电视教材练习”方法的学生成绩明显提高。结果说明:利用示错电视教材练习辅助教学,能全面提高学生护理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3讨论

3.1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

该项目的实践研究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帮助。采用《护理基本技术操作中的常见错误》电视教材辅助技能操作实践,学生能从以前司空见惯的错误操作中发现存在的错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弥补课堂讲授和实践操作的不足,保证了教学质量。

3.2提高学习效果及教学效率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护理学基础技术》教学中,因学时少、学生多等客观因素,教师无法做到每一项操作都进行示范,也无法让每个学生都看清规范的操作和细节。采用《护理基本技术操作中的常见错误》电视教材辅助教学,可让多个教学班同时一起学习,每个学生都获得同样的练习,提高了教学效率。尽管临床医学专业的《护理学基础技术》课时少于护理专业,但成绩却能保持良好。

3.3教学适用性强

《护理基本技术操作中的常见错误》电视教材,采用以问题为单元的小片段交互性结构组合,实现了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降低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6],使得该教材既可用于课堂的辅助教学,也可用于学生课余自学,还可用于学生考试;同时还方便与其他媒体组合。能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该教材在制作完成后,不仅用于南方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还用于临床医学专业、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教学,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选修课教学和考试,受到师生高度评价。

3.4突出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合理使用 积极探究 听说读写 优化过程

正文:中学历史教材在最近几年的不断完善中,每节课内容越来越少,语言也越来越简练,虽然中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感兴趣,但面对“大纲”似的教材,很觉枯燥无味,但教材又是教师教学的根本,学生考试的必须,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青睐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是每一个历史老师要动脑筋的问题。

一、巧妙引导,通读课文

中学生求知欲强,但大多只是对故事性强,趣味性大的内容感兴趣,当面对语言平淡如白开水的教材内容时,他们只是粗略的瞄几眼便束之高阁,有的甚至连翻开的兴趣都没有。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必须要动脑筋,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材中来。比如在讲“古代宗教”时,我先自己画了一幅并不像“释迦摩尼”的画,然后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当学生们纷纷摇头表示不认识时,我揭开谜底:他是释迦摩尼!有的学生说不像,我就顺势说,像释迦摩尼的图片在哪里呢?在学生迟疑的时候我接着大声说:在课本的第 67页。学生应声纷纷去翻书,我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在学生仔细看教材插图的时候,我又趁势问,插图中的这个人在历史上做过什么伟大贡献呢?学生又忙着去看插图边上的文字内容,这样,我用层层递进的方法,诱导着学生不知不觉中把教材内容细读了一遍。

二、教学生分清教材内容的主次

现在中学历史教材,每一课都有“大字”、“小字”之分,“大字”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中考的必考范围,所以必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做好每一部分重难点的分析。而“小字”部分又是对大字内容的展开或补充,写的文笔优美,具体生动,虽然不属于必考范围,但确实很吸引学生,对理解大字部分也有很大帮助,所以也不容轻视。除此之外,教材中还穿插有图像、图表和地图,这些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可采取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以便加深印象。辅助栏中还有“读读”、“记记”、“想想”等板块,这些在教学中也要格外引起重视,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这一部分,让他们对内容更加熟悉。

三、让学生彻底理解教材知识点

虽然中学历史教材力求通俗易懂,但课文中常常出现的一些政治性,学术性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例如“美国独立战争”中出现的“联邦”、“邦联”等词语,“的诞生”中出现的“科学社会主义”等等,都是学生经常问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时特别要留意这个版块的内容,多和学生沟通,最好用最通俗的语言去解释这些知识难点,学生确实还不明白时 就要引导他们去多读课文,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他们在揣摩中达到心神领会的境界!

四、巧用“导入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留心观察九年级历史教材你就会发现,每一课的“导入框”设计的内容既简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九年级上册第一课《人类的形成》一课的“导入框”中有关人类和猿是同一祖先的观点的阐述,一下子让学生联想到自己与猿的关系上,从而激发学生想了解人类是怎样从猿类进化而来的欲望,这就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如第十七课《国际工人运动与的诞生》一课的“导入框”,引用《国际歌》这首让人听了热血沸腾的歌曲导入新课,使得原本抽象的内容教起来比原想的要轻松多了。上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我唱一段《国际歌》,唱完后我就问学生,这首歌好听吗?学生都说好听,我随即又问:“大家想了解这首歌曲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一致回答说:“想。”我继而又说:“这首歌曲是巴黎公社成员鲍狄埃在革命失败的悲伤日子里,以满腔热情写下的,被列宁誉为“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这首气壮山河的歌曲以气势磅礴、雄伟庄严的旋律,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今天,我们将穿越历史隧道一起去体会几百年前无产阶级的悲壮历程。”从而导入所学新课上来。这一课学生学习热情很高,直到学完这一课后学生还追着要我教他们唱这首歌。没想到一个好的导入竟然能收到如此好的效果。除了以上两个例子以外,教材中有很多设计得很好的“导入框”,我们都可以在原有的内容上加以改进,巧妙利用,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运用好课后练习题

教材的作用范文第3篇

一、认真对待“说一说”“做一做”等栏目

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STS”等。由于这些是开放性的,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但它是新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要把栏目摆在正确的位置,发挥它应有的教学功能。

“说一说”有利于巩固和深化理解知识,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激发探究欲望;“做一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读一读“科学漫步”,找寻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走进“STS”,充分领略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

印度哲学家菩德曼曾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学生有了主动思考的习惯后,见到一件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提出疑问,遇到问题就会不由自主地做出简单的推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其核心就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用好“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STS”等栏目,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利于达成新课程的三维教育目标。

二、阅读材料在新编教科书中的分类

1.知识拓展型:像流体的阻力、平衡的种类、乐音和音阶等,这一类阅读材料的内容主要以介绍知识为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习更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超过课标要求,但与相应教材组合在一起,兼顾知识的完整性,在相应要求的知识方面延伸。

2.思维方式型:像怎样理解瞬时速度、位移公式的另一种推导等,这种阅读材料的内容偏重思维方法的介绍。如在“怎样理解瞬时速度”中阐述了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测量仪器已经分辨不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差别,可以认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是匀速的,所得的平均速度就等于汽车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物理学史型:像“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内容,是通过对物理学史上科学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即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内涵和科学成果。

4.航天技术型:像失重和宇宙开发等,内容主要介绍行星、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黑洞等知识;此外,还介绍世界少数发达国家的航天史,以及我国在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成果等。

三、积极发挥阅读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中物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表明物理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和谐统一。在这四种类型的阅读材料中很好地体现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每一类型都能突出知识与技能,增加学生的物理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技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充分领略自然界的和谐与奇妙,欣赏科学的优美。

所以阅读材料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瞧:一方面,它增加课堂教学知识内容,为拓展学生知识面提供素材;提供更多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提供更多素材;给优秀学生掌握更多、更深的物理知识,提供资料。另一方面,阅读材料的许多知识也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提供素材。

教材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学;插图;作用

一、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教材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生活场景――超市购物。随之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材中选择“从市场买来的鸡蛋、苹果和鱼的重量”让学生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充分利用插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数学教材具有开放性思维空间,学生从熟悉的画面着手,从整体上观察画面,有序且完整地说出整个插图所表达之意。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如,在教学“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时,出现买面包的情景,由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了图画上提供的数学信息,采用不同的解答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易于理解或自己比较喜欢的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充分利用插图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资源,利用插图把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置入熟悉的信息资源,让学生感到亲切,以此减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心理压力。借助熟悉的活动,学生容易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为解题铺平了道路。通过观察插图,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插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材的作用范文第5篇

【摘 要】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一节在介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时都涉及到了T细胞,本文侧重简介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是如何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意在诠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

关键词 T细胞;抗原;细胞因子

1.问题提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一节在介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时都涉及到了T细胞,还配了两幅插图加以说明。从课本的图文中可知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T细胞倒底是如何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的呢?

2.了解T细胞

2.1 T细胞的起源 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进入胸腺,在胸腺素的催化下分化成熟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即T细胞,然后迁出胸腺,移居于周围淋巴器官。

2.2 T细胞表面分子T细胞表面分子是T细胞特有的细胞膜表面标志。主要有:①TCR—CD3复合细胞表面分子物。TCR即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是T细胞识别抗原肽的受体膜蛋白分子。CD3分子也是T细胞特有的表面的一种膜分子,其化学本质是糖蛋白。TCR与CD3以非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复合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传递信号的主要单位。T细胞通过依靠TCR识别特异性抗原,并通过CD3分子向细胞内传递信号。②CD4、CD8分子是T细胞辅助受体,也是跨膜糖蛋白分子,它们能与抗原分子结合,既增强了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或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又参与了抗原-TCR-CD3信号转导。③辅助信号分子,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与T细胞之间辅助分子(粘附分子)的配对作用可作为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④丝裂原结合分子,是有丝分裂原受体,一旦与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可直接使静止状态的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2.3 T细胞的类群 按所处的活化阶段分为初始T细胞(没有接触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G0期,存活期短)、效应T细胞(行机体免疫效应功能的细胞)和记忆T细胞(维持机体免疫记忆功能,处于G0期,存活时间很长,可达数年,甚至几十年)。按细胞功能分为辅T细胞(即Th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即Tc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即Tr细胞)。Th细胞是能辅助T、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类群,它们通过产生的淋巴因子来起作用,主要是CD4+T细胞,包括Th1细胞和Th2细胞,Tc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杀伤效应(直接杀伤靶细胞)的类群,主要是CD8+T细胞),Tr细胞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类群。

3.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

3.1 T细胞识别抗原 抗原进入机体首先经过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使抗原肽保留在细胞膜上,有的与组织相容性抗原Ⅰ(MHCⅠ)结合形成复合物表达在APC表面,有的与组织相容性抗原Ⅱ(MHCⅡ)结合形成复合物表达在APC表面。即抗原经APC处理后细胞膜表面形成了抗原肽-MHCⅠ复合分子或抗原肽-MHCⅡ复合分子。T细胞通过TCR识别抗原肽-MHC复合分子,构成TCR-抗原肽-MHC三分子复合体。其中CD4+T细胞的TCR识别抗原肽-MHCⅡ分子复合物,主要识别外源性抗原(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CD8+T细胞的TCR识别抗原肽-MHCⅠ分子复合物,主要识别内源性抗原(病毒、胞内感染细菌所感染的组织细胞或肿瘤细胞)。T细胞的这种结合不仅向细胞内传递了活化的信号,而且形成了不同效应细胞应答的格局。

3.2 T细胞的活化 T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是TCR-抗原肽-MHC复合物,该信号确保了免疫应答的特异性;第二信号是APC的辅助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基团结合,该信号确保免疫应答在需要的条件下才得以发生。在双信号的刺激下,T细胞活化,在细胞活化中,抗原和辅助信号分子传递的信号触发了一些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表达多种细胞因子,最重要的是白细胞介素-2(IL-2),同时活化的T细胞还增强了许多细胞因子受体水平的表达;另一方面细胞克隆、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合成特殊的效应分子IL-2是T细胞增殖的主要生长因子,受抗原刺激后CD4+T细胞发生约100—1000倍的数量增长。CD8+T细胞发生约50000—100000倍的数量增长。

3.3 记忆T细胞的作用 某些抗原刺激的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T细胞,介导再次免疫应答。记忆T细胞可以功能沉寂和缓慢细胞周期的形式在宿主体内存活多年,可被低浓度抗原和细胞因子以及低水平的协同刺激分子所激活,能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效应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4.小结与延伸

T细胞能识别抗原,增殖分化后有的能辅助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清除体内胞外抗原,有的能有效杀清除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也就是说T细胞既参与了细胞免疫免疫又参与了体液。

此外,调节性T细胞(Tr细胞)能抑制辅T细胞(Th)活性,从而间接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Tc细胞杀伤功能,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起负向调节作用,如其功能失常,则机体免疫反应过强,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普通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2009年6月第1次印刷:37

相关期刊更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际汉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荆楚学术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