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每一天,我们都目睹着城市的变化,楼房变高了,城市变美了,而这一切功劳都要属于我们的城市建设者们。
城市建设者们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长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在他们眼里到处都是孤独与寂寞。他们每天工作很累,但是待遇很低。他们穿得很破旧,吃得也不好,干的是很危险的活,而有一些没有良心的老板有时候少发给他们的工资,故意拖欠他们的工资。想到这里,我觉得那些老板真可气!
城市建设者们,他们默默的为城市奉献着。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的城市才变得更漂亮,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点关心,社会应该多给他们一点温暖。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六年级:韩稷康
[关键词]城市老建筑;保护;现代城市建设
老建筑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人文建设的一部分。随着对历史的不断探索,我们对老建筑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有效保护老建筑不仅涉及到其生存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其是否会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总的来说,这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现代城市建设导致新问题不断出现,包括老建筑与城市新建设发展间的矛盾与共存,如何在保护老建筑的前提下,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1现代城市建设与城市老建筑保护的关系
目前,世界城市化规模空前,已经达到60%左右,中国在这个大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城市化社会中的重要成员,正走在现代化道路上。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含义被扩展,城市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体现在:首先城市代表良好的公共实施基础及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另外,人们认识到原有工业化发展模式对周围自然环境及生存环境的破坏。精神内在力量不足,人们需要通过原有城市的痕迹寻找精神本源,注重传承及归宿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城市经济成为了国家或某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且占据主要地位。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既提倡共性,同时也宣扬个性。城市该如何经营成为新课题。老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属于城市中文化品位与个性化的体现,更是城市过去与现在的缩影,最终使得其成为了城市历史地图中的标志物。历史文化遗产本身成为了文化资产,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2我国城市老建筑保护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城市发展对老建筑的保护提出综合性要求,目前我国老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根本问题是老建筑历史价值的判断问题,直接影响人们在保护与利用老建筑时候的态度与处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老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相关事业的发展。老建筑是有历史价值的,一般旧建筑并能与其化为等号,再利用老建筑时,必须让其继续保持原有特性,这样才能将原有的历史价值保存下来,甚至发展到更高层次。我们对老建筑是以保护为终极目的,利用只是一种手段。我国对老建筑的保护管理体系仍需要不断完善,让老建筑与城市更好的融合一直是不变的主题。
3建立城市老建筑价值评价中的综合价值观
20世纪60年代开始,城市发展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欧洲城市还兴起了城市历史保护运动。从起初的表面保护已经演变成历史延续性的综合保护,城市发展脉络也越来越清晰。相关资料道出了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的关系,明确指出保护应该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保护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另外,科学发展观对老建筑的保护也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文化资源概念也被再一次扩大,将资源循环利用及文化历史遗产也纳入到文化资源概念中,对老建筑功能价值有了新的角度认识,改变了原有城市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观念。老建筑不应脱离人们的生活而孤立存在,它需要参加到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活中来,以其自身文化历史优势获得复兴发展。
4城市开发建设与老建筑保护中的多渠道资金建设
我国在历史遗产保护方面,实施的是以国家文物部门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所有资金来自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因为资金不充裕,只能对少数重点老建筑实施精心博湖,使得许多老建筑不能作为文物建筑被保护,不断出现拆除等情况。现代城市已对老建筑的保护提高到新层面,老建筑保护已转变为效益驱动型,这也是有效解决老建筑保护资金的重要途径。与之对应的相关管理规范也逐渐被提出,但仍有不足之处,仍需加强与完善,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老建筑。
5建立健全城市老建筑分等级多层次的保护再利用方法
城市历史老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在发展的同时,新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1)以赢利为目的开发与再利用是否适合所有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2)关于保护历史老建筑的方法与措施有关部门究竟是如何选择的,是不是利于发展与保护,且不拘泥于原有思路;(3)发展依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长远来看是否行之有效。建立健全城市老建筑分等级多层次的保护与再利用体系已成为重点内容,必须将其提上日程,在实际工作中,应更加注重实际,且多种手段结合,以保证发展的可控性。管理方法要适合部门实际情况,在他们的辅助下,做出最合适的决策。逐步形成向公益使用型、公益改造型、保护性开发型、开发保护型等多方面发展。老建筑保护需要国家法律作支撑,需要政府管理部门、文物专家等予以监督管理,适时地给予必要意见,以保护老建筑在实际开发中是否张弛有度,避免因过度展开造成的对老建筑的伤害,因为有些伤害将无法复原,那就得不偿失了。
6结语
总之,历史老建筑是一个城市发展过渡的重要产物之一,即使经历百年、千年也具有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它应在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与再利用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及自身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老建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然.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3(04).
关键词:数字城市;概念;发展现状;问题;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64-02
一、数字城市的概述
“数字城市”的设想最早由已故的王之卓院士提出,直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Gore)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提出“数字地球(DigitalEarth)的战略构想”才被社会广泛认识和了解。
从功能上讲,数字城市是一个将城市和城市外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它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供远程用户访问。虚拟空间涵盖这座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社会和居民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信息。
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狭义的“数字城市”概念是指: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实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并在其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二、数字城市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1994年,美国颁布了总统行政令实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NSDI)计划,正式在美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中开展直接协调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和管理的活动。随后其他西方国家大多成立了针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的相应机构,础地理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数字城市建设。德国的Rostock Stuttgat大学建立了模型系统,具有对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相关的查询、分析和显示功能;新加坡首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并正在积极建设中;日本已建成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的示范工程,日本电信与京都大学、Stanford大学合作致力开发网上虚拟京都;新加坡在“智能岛”的建设中提出了IT2000的概念,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家计算机委员会,并制定了发展战略。
国外数字城市建设是伴随着GIS技术应用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GIS系统研究与建设时期(1960-1989)、基础地理信息化建设时期(1990-1998)、行业应用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时期(1994-2001)以及“面向需求”的综合研究与建设时期(2001至今)。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到达第四阶段。当然,也有很多国家还处在基础技术系统建构的初级阶段。
(二)国内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城市起步较晚,从国内数字城市发展阶段的状况来看,我国处于四个阶段并举的局面。相对而言,通讯基础设施的进展速度比较快,政府和企业内部信息化的进展比较缓慢,且水平参差不齐;政府、企业互联互通刚刚起步、企业信息间的互联互通更需发展和提高。以政府网站为例,比之全国3、4万个市、县、镇政府的总量来说,现已上网的不足3000个政府网站仅占到10%还少。
三、我国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并不统一,既有较正规的专业主管部门(如信息产业局、信息办、信息中心等),也有将现有部门(如发改委、科委、建委等)的职能扩展,兼管数字城市的建设 ,又出现了国家各部委的行业纵向网络和地方政府网络系统、政府各部门网络和企事业单位网络以及各大电信运营商网络系统之间的相互分割或重叠,由于数字城市规模庞大,具体组成项目的管理权限和资金来源各不相同,造成政府对于数字城市的统一规划难以顺利实施,存在多头管理和建设的条块分割状态,难以最有效地集中资源进行数字城市的建设,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基础项目建设中的“软”、“硬”失衡现象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不顾自身发展状况和特点,不对本单位内部管理或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整合及再造, 盲目的投入巨资购置大量的软硬件设备,追求尽快建成宽带网络和形形的网站,而忽视了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转化与利用等大型信息资源库的基础建设工作,致使耗费巨资建设的各种网络和网站因为缺少可以运行的信息内容而成为“裸网”,导致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形同虚设,长期无法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
(三)欠缺统一的标准
目前各地的数字城市建设基本按照各地的情况自行规划,虽然国家有关部委也出台过一些规范性的文件,但由于数字城市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信息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导致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和标准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这个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数字城市各组成模块之间存在数据格式不统一,对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国内相关的基础软件也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整体效率低下,间接影响了市场力量对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参与,造成数字城市基本以政府需求为导向,前期投入和维护基本以政府投入为主,难以实现数字城市沟通全社会和为民所用的目标,同时给财政带来了相当沉重的负担。
(四)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出现信息孤岛
我国数字城市的信息资源共享状况不容乐观,横向和纵向上同时存在两类“信息孤岛”:各个城市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愿望很强烈,但是缺乏相互协作机制,各城市基本上是独立地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难以实现全省、全国共享,甚至不能实现本市各单位之间的共享,形成横向的“信息孤岛”;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计划、财税、金融、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公安、工商、海关等行业主管部门建设了大量面向行业内部的纵向信息网络系统,这些系统不仅相互独立、相互屏蔽,而且受到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制约,和各城市之间缺乏基本的共享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使价值极高的经济、社会信息资源被束之高阁,形成了纵向的“信息孤岛”。因此,各种“信息孤岛”的存在是对数字城市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数字城市建设长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建设数字城市的建议
(一)加强学习和宣传,弄清数字城市的内涵
对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必须通过深入学习,正确理解数字城市的概念,了解其特点、本质以及所涉及的内容,不能想当然地套用像“卫生城市”一类的概念来理解“数字城市”的概念,也不能简单地把数字城市和网站划等号。尽管数字城市的建设有相应的立项、审批和监督程序,但是决策者对数字城市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规模、水平和效果。对于那些数字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不仅要熟悉本部门所承担的数字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还应了解整个数字城市建设的全局规划,在数字城市产业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与其他环节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
(二)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加强监督与管理
数字城市的建设一定要由政策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做出统一规划,制定合理的战略计划,按照计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政府还应该完善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统筹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成果,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信息孤岛,首先要从制度上消除其“私有性”,制定信息共享的政策法规,然后从技术上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数据格式,以实现MIS、OA的互连、互通、互动,真正做到无缝链接。
(三)依靠市场运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在政府投资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多元化投入,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组织和鼓励企业积极地参与,调动政府、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他们各司其职、协同工作。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多形式运营,建立创业联合投资网络,逐步形成市场化、国际化的投融资机制,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对信息化工程和项目的商业性开发。政府还应合理引导信息消费,积极培育和不断扩大信息消费市场,使企业看到数字城市的美好前景,积极主动投身于数字城市的建设。通过依靠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当全面建设数字城市的条件还不成熟时,不必盲目跟进,仓促上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实力,采取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策略,分步实施,可以先建立一些部门信息网站,逐步增加GIS、GPS、RS等技术成分,同时加紧进行基础地理信息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金融服务设施、安全应急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工作。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网上政务、网上商务、网上金融、网上教育等工作,通过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提高数字城市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五、结束语
数字城市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力共建,多学科跨专业的融合,促进其最广泛的社会应用,这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前提。国家测绘局正是基于这个前提提出了开放、灵活、科学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模式。它不仅可以满足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大众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要,还可以不断试验,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及决策支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效率,以及整体性的解决城市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1世纪城市的发展将为数字城市的发展提供十分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将给城市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和应用服务带来新的挑战。现在数字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极大的阻碍和制约了数字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导致了建设的低效以及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王要武、郭红领、杨洪涛.我国数字城市见者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公共管理学报,2004,(05).
[2]张大朋.我国数字城市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其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3]王宏伟.浅谈数字城市建设[J].科协论坛,2009,(07).
[4]廖鲁海、谢霞.关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情报杂志.2004,(5).
[5]谢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工程论坛,2005,(14).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意义 措施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城市建设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理是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核心是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更高一级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生态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不仅要有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2、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生活的提高、注重生态文明的培育。因此,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3、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好四个方面。
1、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1)培育生态文化是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2)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
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关键词】园林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居民生活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园林城市是城市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却不断下降,因此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理念。提法虽然不同但都突出了城市建设的重点方向就是城市的绿化美化、园林化、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污染。
1.1 建设园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有力手段。
2005年世界保健组织评估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重的城市,中国占七席。近年来,政府加大了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但是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排放总量的增加以及家用汽车的普及,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空气质量变差,雾霾天气越来越多。
1.2建设园林城市是城市居民生活提高的需求。
随着城市居民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追求优美、舒适回归自然的生活空间,而城市实际环境与人们的愿望相差甚远。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建设园林城市,才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提高的需求。
2、建设园林城市的主要困难
建设园林城市是一项庞大、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居民生活等方方面面,面临着很多困难。
2.1城市土地紧张。
我国人口达13亿之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城市拥挤状况不断加剧。我国很多城市的平均建筑高度不断上升,商品房的价格一涨再涨,就是这种拥挤情况的反映。
依照建设部制定的生态园林暂行标准的基本要求园林城市在绿化中要满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12m2,建成区绿地率≥38%。按此标准,我国大部分大中型城市城市,土地资源可谓寸土寸金,如何解决土地紧张的问题。
2.2初始建设费用大
园林建设初始投入主要包括初始植被购置费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初始植被购置费主要为各种植物群落的配置以及达到一定高度和年龄的树的种植和移植,尤其是空气净化作用特殊树种的种植和移植;基础设施费用主要包括园林建筑建设、植被保障系统建设,如供水排水系统建设等。
2.3长期维护需要持续的支出
园林是一个生态系统,与当地的环境因素,如年气温、年降水量、日照等情况息息相关,维护园林的健康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
2.4规划制定和实施难度大
由于对城市建设的经验和认识不足,我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社区布局、工业布局不合理以及园林面积小、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由于城市已经发展多年,配置结构基本建成,所以现在的园林城市建设实际上是一种改造,改造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既要符合当地的现实情况,又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制定规划的难度很大,规划执行由于牵扯到征地、拆迁、工厂搬迁,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执行的进度难保障;而且由于园林建设的周期很长,期间必然会对规划做适当的修改,政府执行的连续性、发展性面临挑战。
3 园林建设的途径
园林城市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各地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采取适合本地的政策,走自己的路。
3.1 利用和发挥城市特有的自然条件
利用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城市内或城市周边的山川和水系为基础建设风景区,使其和城市内的园林组成统一的生态园林系统。对于自然条件,首先要保护好,恢复它们自身的生态平衡,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建设城市的园林和绿地。
3.2 以点线面为基础建设立体化的园林体系
我国在城市建设中提倡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原理,通常的理解为:点零星绿地、宅旁绿地,线道路绿带、沿河绿带,面─大公园、较大面积的园林。点的建设要加强:对于新建设的住宅小区,绿地面积必须达到50%以上才能批准建设,同时加强已建成小区的绿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楼顶空间建设楼顶花园,可以尝试用爬山虎等植物进行立体绿化;线的建设要拓宽街道、公路两旁的绿化带,栽种密集的灌木、色草缤纷的花草、大型林荫效果好的的乔木;面的建设要重点突出,对于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地城市中心区区域要舍得土地,进行大型广场、园林的建设。以点线面为基础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城市的立体空间。
3.3 城市逐渐向平面化发展
城市园林化需要大量的土地,解决当前的城市用地与园林化之间的矛盾,唯一的方法就是城市的平面化,降低城市的平均高度,扩大城市的面积,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平面化以后,城市的效率仍能得到较高水平的保证。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城市的平面化方法也应因地制宜,同时可以考虑建卫星城,即满足城市适当集中带来的便利,同时又可以提供大片的土地供园林化使用。
3.4 动员一切力量进行园林建设
创建园林城市是全民参加、社会总动员的系统工程,各部门应该互相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合力。
3.4.1 政府在建设园林城市中的中坚作用
城市中的绿化、美化、维护,大型公园、广场的建设,不但初始建设费用大,而且配套设施投入也很大,这些都是公益性质的,不能产生利益,不适合个人承担,只有政府来完成。政府中园林部门在这些方面有优势,首先是有一批稳定的园林工作人员,其次是技术力量精而且经费有保障。一个成熟的园林城市,公园、广场在城市的绿地中比重都较大。
3.4.2 社区要发挥主要作用
(1)社区有园林化的需要。群众对拥有良好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城市绿化的期望越来越高。
(2)园林化有人力优势。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现在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也大幅提高,美化社区就是美化自己的家园。社区园林化可以说是有人有时间,只要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号召,随着社区公民素质的提高,社区园林化人力资源是很丰富的。
(3)社区园林化的方法多样、机动灵活。社区园林化方法多样,同时社区园林化决策快速,可以根据情况适时改变,但需要政府赋予社区园林建设适当的自。
3.4.3 发展农业主题公园
在城市中规划适当的农田,建设蔬果主题公园,不但能够提高城市的景观效果,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还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