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启蒙文学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四川重庆“抗战”时期的中心地位的确立
“五四”时期,川籍作家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在国内到处奔波,对四川的文学期刊关注不够,四川文学期刊影响不广。北京、上海作为文化的中心地位,把“五四”的启蒙思想辐射到其它中小城市,四川的报业作出了回应,而四川期刊文学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深广度却大为逊色。
抗战时期四川为什么会出现文学期刊繁荣乃至一时成了全国文艺的中心?梳理起来,就会发现一个鲜活的事实,因战争原因,大城市北平、上海纷纷成为日本军攻击的重要城市,大批文艺工作者逼迫离开,来到四川重庆,期刊也被迫迁往重庆。于是,重庆的文艺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增长起来。如:《文艺月报》、《文艺先锋》、《文艺阵地》、《文艺青年》、《文学》、《文学月报》等。四川重庆成为临时的文化中心。随着作家迁徙,文艺组织、刊物、高校也同时从上海、北京两地向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迁移。标志重庆在40年代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的中心。
二、现代四川期刊在抗战文学与时代潮流中漫游
抗战以后的重庆,文学期刊的启蒙被救亡的主题压倒。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报告文学皆进行抗日的宣传。还对抗战文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整个抗战文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1.自由宽松的独特审美。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渝派文学”特质。“‘渝派文学’正由于其生存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而显示出与前两个十年所不同的审美取向和风格特征。作家自身经历着凄惨苦难的生活,往往对笔下人物的不幸遭遇注入无限的悲悯。‘悲’到让人透心凉,作品也尽显‘悲凉’的美学风格。对人的现实生存的关注,作品所体现出的悲悯人道情怀和悲凉美学风格,正是渝派文学独特的审美取向和创作风格”。集中展示了中国20世纪文学的实绩和成就。作家们满怀深沉真挚的爱,以文人的自由,去表现认定的独特的审美选择。在作品中捕捉并传达那些最感人心灵的悲愤情绪,构成底蕴深厚的抗战文艺,成为当时文化的载体和民族心理探析的杰作。
2.“救亡”与“启蒙”是时代主题。“五四”时期,文学启蒙的目的“重在国民性的改造,从而最后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面貌,这恰好说明它仍未脱离‘以天下为己任’的愤世忧国的文化传统;相反,倒是在更深刻的悖论中显现了文学启蒙中现代化主题的内在复杂性和现代性”。“五四”文学革命乃至抗战爆发前的各种文学思潮,着重强调的是文学与社会改造的密切联系,文学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启蒙作用。尤其关注个人生存的“危机”,文学启蒙的对象集中于下层社会,把唤起大多数下层人民的觉醒作为文学的基本任务。依然保持着改造国民灵魂的内涵。而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作为国统区的重庆,因期刊纷纷迁至此,再加之大批作家流亡到此,故四川期刊文学发生了重要变革,肩负起民族救亡和民众启蒙的双重使命。当时的一些文学期刊形式多样,呈现出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想惊醒沉睡的国人的巨大冲击力。文章的标题,常直奔主题,作者想通过血和泪的书写,参军抗战的精神讴歌,传达出一种不屈的中国魂。这些文字以通俗化的语言对抗战进行了宣传,起到了启蒙和民族救亡的双重使命。抗战文化与现代启蒙文化构成了四川期刊文学的空间,这是中国“救亡”与“启蒙”大时代主题的映现。重庆抗战文学的重要成就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把救亡与启蒙结合在一起,继承“五四”传统,发扬光大。
3.抗战情结的抒写。现代四川期刊因表现抗战文学而独树一帜,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作家们努力开掘的抗战人物和故事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向读者传达一种感奋的力量,其爱国的情结引发共鸣,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社会的根本精神和文化风貌,从而获得独立的美学品格。有关、有关民族精神的题材就构成了现代四川期刊抗战文学的主要部分。
现代四川期刊与抗战文学情结,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最辉煌的一页,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实现了特定历史时期四川期刊文学审美创造价值,高扬了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怀。
[本论文是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启蒙、救亡与民族关系――现代四川文学与期刊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07Sd1103)。]
参考文献:
[1]司马长:《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3。
[2]李 怡:《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关键词】现代文学;西方化;民族化;新方向
一、中国现代文学向世界化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代,在新时期以来走向更加稳健成熟的方向。我国现代文学在文学研究界公认的发展基本脉络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可以说每种思想潮流都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自己的祖籍,而现代文学汲取了浪漫主义的一些特征,并将现代主义相融合,与其中的一些特征相结合,在中国传统文学体裁的基础上形成了富有独特特征的以现实主义为支撑的中国现代文学。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序幕,这一时期的文学号召是以“白话文”为外在特征的。首先,这一时期的文学是以启蒙主义为内在精神特征。这一时期的文艺界倡导全面实行白话文,否定一切传统模式。这一时期的文艺理论中,除了反对传统士大夫的传统观念,更是反对他们的创作理念以及创作方法。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人们已经不再热衷于章回体小说,转而进行西方化的短篇小说创作。西方翻译作品亦是数不甚数。这一时期的文艺界运用西方作品及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对当时的社会予以批判。他们以相关作品为工具对人们实行启蒙教育。
其次,随着社会以及文艺理论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的西方化更为深入,由初期的单纯模仿转入后期相关观念的继承与发展。文学西方化的浪潮再次出现时,比起前期更甚,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不在满足于外在形式的模式,而是在内在精神方面对文学的现代化进行探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作品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问题,通过深入探索人物内心表现人性的复杂性。文学创作过程中不再盲目模仿西方创作手法,同时也不再盲目拒绝传统文化。从表面看这一时期的文学西方化有所减轻,而从其内在审视会发现,此时西方化更为严重。可以说西方化过于深入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也影响着当今社会对那时文化的解读。
第三,对话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力量之一,中国现代文学一直保持着中外的对话方式,当我国开始的时候,以泰戈尔为首的外国文学家借着诺贝尔文学奖走向世界的舞台。这让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有着更加深厚的缘分。泰戈尔与中国现代作家有着类似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并且受到类似文学思潮的影响,都面临着传统话语形式向现代的复调语言形式的转变,因此两者的深度对话形成了当时的发展方向。当时我国在五四时期成立了最早的文学研究会,是当时最大的文学研究性社团,主要成员有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谢冰心等人,他们通过讨论而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也因此形成了中国现代诗学的“人生派”,并发表与评论了当时以泰戈尔为首的外国文学巨匠。创造社也是五四时期的影响力较大的文学社团,它的发起人是郭沫若,他的以“为艺术”的文学主张在当时中国文学界也树立了独特的文学方向。他遵从泰戈尔的:“心灵是从自然中聚集起来,而文学是从心灵中聚集起来的。为了把心灵的感受揭示出来,特别需要创造力量。”强调了文学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民族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化是文学发展的主流,而民族化亦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现代文学界在探索西方化的过程中,渐渐发现只有从本土出发才可以更深入的发展西方化。创作者们在推广西方化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关民族化探索。首先形式民族化,重点反映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现代白话诗歌的创作过程中,不论是题材还是形式,大多都是来自于民间生活以及相关歌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积极突出与传统诗歌所不同的地方,重在表现地方味。不仅如此,诗人还通过刻画民间生活群体进行祖国出路的深刻思索。在创作过程中,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极具民族化。其次是作品创作精神民族化。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民间,进行民间精神探索。鲁迅在刻画乡村气息生活的同时,深刻拷问国民性。另一部分的创作者则试图深入民间文化吸取创作的养分。这些创作者强调作品中应该保存中国的民族特质,以有利于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不难看出,这样的作品中的民族化只是在内容上进行了本土化,其精神实质仍然是启蒙思想所引导的西方化。
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是不断发展深入的。西方化的过程中,相关创作者指出应该向西方学习。而深入发展的民族化则强调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源头在中国传统中,在中国民间文学中。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化的过程并不是要建立封闭区,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隔离开来。而是强调在创作过程中突出中国传统特色,用传统以及民间的精神养料帮助中国文学朝着更为长远的道路发展。
三、促进中国文学世界化的发展
在促进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不论是西方化观点还是民族化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我们应该从这种二元式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建立整体发展的世界化文学模式。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文学不存在阶级性,它是重在反映人类审美观念以及审美趣味。文学的发展不是为了保护某一部分人的利益而去反对另一部分人。同时,文学也不是为了体现某一部分人的价值观而去否定另一部分人的精神实质。由于世界性的存在,相关文学必定存在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的是各种文学自身个性的体现。需要做到的不是无视这些冲突或是加剧相关冲突,而是应该正视它肯定它的存在。
其次,建立世界性文化的基础是各种文化间的对话。在促进文化长远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片面的肯定或可定某一种文化意识,应该在文化对话中扬长避短,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动力既不是简单的西方化,也不是死板的传统化,而是加入创新的因素建立独特的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只有这样才可以运用整体化的眼光,促进中国文化世界化的发展。
【考情分析】
[ht6]年份题型考点
2010年选择题儒学社会地位的提高
2010年选择题宋明理学
2011年选择题儒、道、佛出现融合趋势
2011年选择题古代中国文人画的特征
2012年选择题诸子百家的思想
2012年选择题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2012年选择题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
从近三年新课程地区的高考试题看,本专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儒家思想的内容及其发展演变,尤其是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阶段本文由收集整理性特征,更是考查的重点。这突出说明新课改形势下高考依然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第一,对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要考查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兼顾其他学派的思想,对东西方思想进行横向比较。学生复习时应注意掌握儒家及其他学派的思想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从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外思想家的主张。第二,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点考查董仲舒儒学的内容及影响,学生复习时仍要以此为重点。第三,对于宋明理学,主要考查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学生复习时要对理学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加以关注。第四,对于明清之际活跃的进步思潮,对李贽的思想考查较多。学生复习时仍要重视这一点,对其他思想家的思想要稍加注意。总之,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在强调以文明史观审视历史的今天,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复习时应高度重视。
关键词:德国诗学;浪漫派;话语形态;社会功用
1.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话语形态
诗学内容较为广泛,涉及到诗文、散文、小说等多个方面,是文学理论内容的一种体现。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中对诗学中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对应分析,将各项浪漫派文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早期浪漫派诗学体系。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话语形态主要来源于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研究内容。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作品中诗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是一种话语表现形式,人们可以通过其诗学内容完成对话语的理解和研究。这种话语形态不仅可以体现诗学创作所表达的中心内容,还可以展现诗学创作中的经验及理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作品具有典型的叙事特征,主要以研究叙事类诗的规律为主,通过对其普遍规律的分析完成诗学话语形式的划分,形成了不同的诗学话语形态。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话语形态研究过程中将重心放在了诗学语言上及诗学技巧上,从诗学话语形态内容出发形成了对应的艺术特征形式。该话语形态对诗学内部特征进行了充分挖掘,以浪漫主义为核心,形成了对应的早期浪漫派诗学语言、结构、技巧等,为德国浪漫主义诗学体系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知识系统。在上述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话语形态内容下,德国浪漫主义诗学形成了普遍性、真理性的内容结构体系,其诗学框架得到非常好的规范,为后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对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话语形态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从《诗学》内容出发,借助《诗学》中的话语形态结构实现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话语形态的对比和分析。该过程中要首先确定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基本结构,依照自然学内容对诗学规律进行阐述,从而确定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框架,依照框架形成具体诗学分层。其次要确定诗学的“种差”。依照诗学媒介、对象及方式对诗学话语形态内容进行分析,确定诗所想表达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效果,形成对应的诗学维度,确定诗学话语形态的形式及本质。最后,要确定对应的诗学关系,依照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中的层次结构及“种差”对诗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寻找诗中话语形式的共性及异性。要依照上述内容明确诗学话语形式对表达效果的作用,确定话语形式的价值,明确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话语形式的本质。
2.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的社会功用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在创作的过程中秉承诗化人生理念,将生命本体论内容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展现在了诗学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诗文体系。这种诗学并没有特别严谨的结构,但其内容异常丰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浪漫主义风格。该诗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社会文学发展,为文学体系的构建及完善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并非单纯为浪漫诗学,还包含着浪漫主义文学风格,是对人生的一种浪漫化、诗意化。这种诗学将艺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消除了两者之间的隔阂,对人生意境和诗学意境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可以充分展现人们的精神向往,以浪漫化手法完成诗学内容的丰富,将艺术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德国早期浪漫派诗人弗・施莱格尔在诗文学写作的过程中就充分将浪漫主义元素融入到了诗歌中,他将一切诗意的东西灵活运用到诗歌中,形成了宏大的艺术体系,让诗学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除此之外,诺瓦利斯也认为诗歌需要一种浪漫化的东西,要将浪漫化的质提升,给平凡的事物披上华美的外衣,从而是有限的东西向无限转变,形成一种视觉和感觉上的未知。上述德国早期浪漫派诗人对浪漫诗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些思想下,浪漫诗学在生活的基础上得到了非常大的丰富,生活的魅力和神奇得以充分展现,这种诗学思想使越来越多的人挣脱心灵的枷锁,挣脱生活的桎梏,提升了艺术的作用。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统一,完成了从艺术环境下生活的蜕变,这种蜕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进步,对社会发展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可以充分展现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通过浪漫化手法对审美进行救赎,实现审美与道德的融合。康德指出浪漫主义诗学是精神向往的体现,在上述体现的过程中审美价值观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具有高度的美学救赎效益,加速了德国文学发展进程。在该过程中审美活动与浪漫主义诗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内容结构,人们可以从诗学中充分感知人性美及艺术美,对审美观念的培养和纠正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总结
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是德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浪漫主义及审美救赎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德国文学的社会功用,大大改善了德国文学发展进程。在对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要把握好其话语形态,依照话语形态内容确定诗学体系中的艺术特色,深入挖掘诗学体系社会功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深化德国早期浪漫派诗学研究层次,提升其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宁. 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和神秘主义气息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240.
[2] 王国豫,王梦颖.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生态伦理思想[J]. 伦理学研究,2013,03:50-54.
[关键词]高职院校;消费文化语境;现代文学教育;困境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人们对文学的审美价值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从而淡化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大行其道的却是一些消费文化,如恶搞经典、戏说历史、下半身写作、美女作家和拜金主义。由于消费文化具有一定的欲望性特征,其明确的目的就是给读者带来感官上的快乐,因此不断地减掉文学中的诗意、优美、崇高、伟大、情感和思想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作用,但从现代文学的现状看,的确有着许多充满着非议性的话题。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近年来的众多文学作品远离价值和意义,远离诗意启蒙,远离人们的精神和心灵,远离读者的共同经验;二是当代文学未积极对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典型的文学文本。文学写作更加趋向于庸俗化、肉身化、私语化和个人化,导致文学离读者越来越远。当代文学开始不再重视文学的自身规律,文学的诗性被完全抹杀,导致文学现代性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读者无法在文学的审美能力及创造方面有良好的进步,文学艺术也不能满足社会的正常需要。
一、文学教育困境
1.文学教育功利化
原本文学的功能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娱”、“怨”、“群”、“观”、“兴”等,不可置否的是随着时代的改变,文学的功能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文学也曾作为政治教育、伦理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工具。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在当今娱乐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当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学的娱乐效果、产业规模及经济效应。许多作者只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导致文化成为了一种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或者是人们更注重文化的“养眼”,而不是“养心”,其不再重视为读者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升华精神和提升思想,更多的是注重文学的娱乐性和享受性,单纯满足个体的视觉冲击或感官刺激。在文学的功能当中最受到人们肯定的应该是“诗意启蒙”,由于“养心”是文学的主要旨趣,即为读者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升华精神、提升思想和滋润心灵。这与高职院校现代文学的教育是一致的。因此,不可抛弃的是文学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审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和精神及思想上的启蒙。
2.文学教育知识化
现阶段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中不再注重文学的审美性,却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应试性;具有较弱的引导性和启发性、较强的限制性和灌输性;缺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未充分发挥诗意启蒙的效果和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审美被作品的知识性教学完全替代。根据实际教学大纲的规定,文学教育的模式为开始、阅读、分析、结束、复习。分析即分析作品的中心思想,分析其包含的艺术特点,与之相适应的就是高职院校重视文学史的知识和文学知识。导致一些文学课和语文课成为了对文学信息及文学知识的技术性分析和灌输,不具有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不能养成学生较好的人文素养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对审美的认知,学生对文学史知识习惯于书籍,而忽略文学作品的内容。因此,改变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3.文学趣味庸俗化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文化也逐渐趋于“媚俗化”,读者不再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品读,学校图书馆里被翻阅得最多的仍旧是一些通俗的文学读物,人们也更加青睐于网络阅读,纸媒文学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媚俗、庸俗、低俗”内容。该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满足当今大众的文化口味,更多的是利益的驱使。比如盗版行业规模的壮大也是因为利益的驱使,这也说明了“把关人”的不严谨,甚至是完全缺席于一些重要的传播渠道,导致很多受众都受到此类“媚俗”文学的残害,其中涉世未深的学生和青少年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不断兴起和蔓延的网络低俗内容,严重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严重干扰着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
4.文学需求萎缩化
近些年来,我国文学的现状越来越呈现出消费低迷、需求萎缩的情形,导致该现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文学教育而言,也涉及许多因素:由于学校和家长对考试成绩的重视,导致长期不让孩子接受课本以外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受到较大的升学压力,导致文学阅读的比例大大降低。即便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也不再是单纯的借阅图书,更多的是复习、考研;在文学的众多内容当中,诗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众多语文考试当中都明确规定,作文内容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此类因素都影响着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的正常实施,不利于养成学生的文学能力、文学审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文学阅读习惯等。而随着消费文化的逐渐兴起,人们更加注重于现实功利,追求的不再是思想层面的满足,而是欲望的满足,导致高涨的物质消费热情与人们对文学消费兴趣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人们越来越不注重对文学的消费,在功利主义的膨胀之下,在物质欲望的挤压之下,文学不再具有较好的生存空间。学习文学专业的学生,基本上也只是对文学史的学习,极少学生会去阅读文学作品。除此之外,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习惯,文学也逐渐转向为“观看”,而不是“阅读”。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若专注于碎片化、段子化和影像化的文学,而抛弃纸媒文学,将不利于文学教育的健康、良好发展。
5.文学教育边缘化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文学逐渐趋于边缘化,因此高职院校现代文学教育也面临着该种困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的影响:①在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未足够重视文学教育,校园文化中开始盛行时尚文化、流行文化、招聘文化和推销文化等,未足够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且学生不再追捧“校园诗人”和“校园作家”,文学社等团体也基本难以立足于众多团体中;②学生们不再对文学充满热情,一些中文专业的学生甚至也只有极少数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他专业的学生虽然有一些对文学较为喜爱的,但是与从前喜爱文学的学生数量相比却是大不如前;③文学阅读的萎缩,曾经学生们在图书馆借阅最多的文学作品就是中外文学经典作品,如今却是流行性小说独占鳌头,相较于纸质经典文学作品而言,学生更感兴趣影视及网络游戏;④近年来,高等院校并未足够重视现代文学教育工作,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费投入、招生就业、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更注重建设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二、对策建议
1.开展以人为本的现代文学教育
消费语境下,通俗文学读物之所以一再挤占经典文学作品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通俗文学读物更加重视学生实际的情感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现代文学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学习情况,转变传统的文学教育观念,对当代高职学生内心的体会和感受予以尊重。现代文学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深入地沟通,筛选出具有较高思想和文学价值,同时又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