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性化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个性 文学 教学 转变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样式,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文学教学是感悟与理解、超越与功利、自由与引导统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素养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能够尊重学生独特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人格修养,进行个性化教学,定能最大量地发挥文学作品的优势。
一、个性化文学教学的内涵
个性化文学教学就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自主性
个性化教学的第一个特征是自主性。何谓自主?就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自己的研读为主,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动用自己全部心智和情感意向,积极思考,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现今阅读教学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丧失。强调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要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的指导权。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去代替学生分析课文,而是设置一些开放的问题,提供一些线索,及时对阅读活动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使阅读成为个人化的行为。
(二)创造性
个性化教学的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创造有利的条件,利用文本的“空白处”和“未定义处”,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去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获得创造性的见解。文学本文与一般的论说性文章完全不同,它是用描写性语言,形象地艺术地表现人们的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虚构,它所描写的现实并非完全等同于我们经验中的现实。这种本文与现实的不一致性,使文学作品产生某种“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而“这一空白不是一个既定的、本体论的事实,而是被双方一一即本文与读者间一一交互作用中的内在的不对称性所形成和改变的。
(三)批判性
个性化教学是一种拥有批判意识的教学观。学生要想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创新,有独到的体验,必须首先学会批判地接受、学习课文。一切学习都来源于怀疑,郑板桥说过:“学问二字,需要拆开来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怀疑精神是一种批判意识。一个学生只有敢于批判,会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个性。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性的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二、个性化文学教学的转向
与传统文学教学相比,个性化的文学教学发生了重要转向,集中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转向
传统的教学大纲虽然也确定了文学教育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但是由于受“科技理性”的影响,文学教学只把知识的掌握放在首位,后两个目标形同虚设。在此目标的指引下,文学教材仅仅是完成功利教学目的的载体。这样对物(知识)的重视导致对人情感的忽视和个性的扼杀。个性化文学教学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统筹兼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下位概念,为后两个维度的实现提供支架,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终极目的。
(二)教学过程的转向
个性化文学教学过程则不同,学生带着自己的个体知识来到课堂,期望自己的知识被群体确证。教师不再是向学生传授预设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运用发现学习的方式,去主动探究,去进行审美体验,在动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学素养,高超的教学艺术,协调学生之间的不同观点,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持续不断的互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再是被动地复制知识过程,而是创造性地生成知识过程。个性化文学教学过程因此又成为教师和学生个性的自我创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学习实践与对话互作用,学生的自主性、思辨性、认知理性和探索精神得到了培养和增强。
(三)教学方法的转向
个性化教学赋予教师的职责和使命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让知识得到活化。知识的活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文学题材既来源于生活,又与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而教师将书本上凝固的文字与火热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够拉近文本与现实的距离,使书本知识具有现实性和生活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同时还可成为学生在自主发现中认识社会、理解生活的指南。同时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建设性看法,然后交由教师、同学去反思与检验,在对话互作用中得到认同和否定,作出修改或变更。
三、个性化文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读者对文学的赏析是自由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个性化解读。但是这种阅读行为一旦进入教学领域,已经不再是一种纯粹的个体行为,它是一种受特定教学目标约束,多元对话框架下的个体行为,也就是说学生“我之为我”的个性解读必须得到“他人承认”才能使自己的解读合法化。个性化教学强调个性,但强调个性绝不意味着排斥共性。事实上,个性化教学突出个性是针对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个性的现状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体验、感悟,拒绝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个性最后要归于共性,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文学教学最后的归结点应是把握小说的内涵,揭示小说阅读的规律,这个规律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体验、感悟、思考、总结出来的。
(二)教师阅读个性与学生阅读个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面对同一阅读对象,由于个体的“期待视野”不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阅读既适合于教师,也适合于学生。当教师的阅读个性与学生的阅读个性发生冲突时,我们将如何对待?教师由于在生活经历、知识水平、阅读广度方面优于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教师的解读可能更合理,更有创意,学生可能出现不成熟的阅读,甚至“误读”。教师不应把自己个人的见解强加于学生,唯自己的解读为标准答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而应该尊重学生,可以采用教师点拨,师生、生生相互对话,共同讨论,在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中,既避免学生出现误读的现象,又让学生的解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参见《“科学、人文、未来论坛”发言摘登》,载《光明日报》2004年10月14日,B3
一、不少教师、学生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有失偏差
什么叫“个性化阅读”呢?个性在心理学上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一个人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同时,每个人的个性既包括许多与众相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许多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由此,我认为“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情境中,因个性发展需要而根据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兴趣、阅读风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一定阶段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不同学生的阅读个性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独特的心理特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学生却因“独特体验”而片面理解了“个性化”,由“独特”引申出“与众不同”、 “独一无二”,于是学生便挖空心思去找这种“独特”,提出一些肤浅甚至不可理喻的问题,或哗众取宠、或游离主题、或断章取义,诸如“为什么炮弹就是炸不到育乞西呢?”(《蜡烛》)“韩麦尔是一个不务正业,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老师。”(《最后一课》)“父亲是因为失业了,怕儿子不赡养他,所以才爱他的儿子”(《背影》)“美国伞兵是一个怕死鬼,因为他的自私害死了法国一对善良无辜的农村夫妇。”(《勇气》)等等,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一堂课只要有这么一个问题,七嘴八舌争个不休,这堂课就算玩完了。
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未能全面吃透
教师片面地将“个性化”作孤立的理解,导致引导、参与、纠正不力,民主有余,集中不够,放得有余,收得不够,讨论有余,总结不够,改革有余,继承不够。有时甚至沦为看热闹的旁观者、骑墙者,这个观点也称赞,那个观点也表扬,一味“捧杀”。在这样的理解下,课堂或许是活跃了,但走了偏锋,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久而久之,我们也可能将培养出一批刁钻古怪、个性乖张的学生来,这与课程改革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同样是相左的。
为了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多元化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以及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搞好“个性化阅读”教学。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将“个性化阅读”置于“三维目标”之下,尤其是要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逐步养成其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志趣,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进行辩证的分析、引导、梳理和扬弃。
其次,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要充分,课堂教学引导要得力。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绝不能停留在活跃与热闹上,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度,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除个别生成性问题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或难点、或重点、或疑点、或关键点,总之是在某一特定的有较高探究价值的“话题”之下进行,绝不能让学生随便读一遍书就海阔天空的各谈各的感受与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如在《最后一课》中分析韩麦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有较高教学水平的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教师如何结合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取舍、整合,由散到聚,既顾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理解,又将目标达成一致,趋于一定程度的统一,就需要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设计,且引导要得力,只有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充分显示,让矛盾的双方或诸多对立面不断转化,个性化阅读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在平衡与不平衡中不断地动态变化发展,让课堂呈现出“多元一集中一多元”的态势,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充满生命力。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生本对话 师生对话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那么,在新课标“现代阅读理念”理论架构之下,个性化阅读和诸多的新概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处在怎样的一个位置上呢?个性化阅读强调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和由此获得的感受、体验、理解,强调主动的意义建构而非被动地接受。个性化阅读应表现出强烈的积极的主体参与意识,并明确地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为目的,个体在阅读活动时个性心理特质充分绽放。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化阅读因其这种积极性、目的性、独创性的品格,可谓是个体阅读的最高境界。
其次,个性化阅读并不一定只是“独立阅读”,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引”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定阅读的目标,制定阅读步骤;“导”则是指导阅读方法阅读,组织交流,进行评价。这样的引导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我们知道,个体与文本对话时,有一个“先在结构”在起作用,读者预先存有的知识体系和文化习惯和他对阅读材料所作的假设形成的心理图式是阅读理解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有效的阅读活动是学生的阅读心境与文本语境之间的协调、同化和顺应。但有时我们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知识和生活的积累都不够丰富,因而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和文本往往存在矛盾。例如,课文提供的生活如果高于或低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会不感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有专长的教师就要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文化底蕴来补充课文的知识背景,展现文章语境,照顾学生“先在结构”的差异性,力求在学生的心理图式和文本的心理图式之间建立起多条通道,以帮助学生进入文本。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再如有些课文字面上不难,但学生很难读懂其深层含义,这时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仔细揣摩,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
这些引导与个性化阅读并不矛盾,因为在这里教师并未充当作品意义的解析者、权威意见的传声筒,而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而学生始终置于阅读体验、感悟、思考的主体地位。总之,个性化阅读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它可以是个体的独立行为,也不排斥在教师引导下的在课堂上进行的个性化阅读或两者的结合。
再次,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阅读,它也不排斥合作学习。阅读的感悟重在过程,即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是一个“视野融合”的过程。迦达默尔认为,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有一定的“视野”,这意味着人从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所能达到的理解的可能范围。尽管每个理解者的视野各有不同,但决不会有封闭的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用以理解文本的视野也会不断地扩大和转移,永远不会固定下来。霍埃在《批评的循环》中指出“释义基本上是个历史过程,是言谈团体的批判的相互影响所产生出来的结果。”在对话与交流中,彼此的精神世界相互敞开、相互接纳,彼此思想交流、碰撞、协商甚至妥协、汇聚、融合,流动于师生间思想的火花、情感的共鸣、精神的陶冶,使师生双方不断超越各种成见,在积极的探究中不断完善认识并促进新意义的生成,从而实现创造性阅读。
当我们理解了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就能够有效的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
(一)生本对话,多元解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走进文本,将其中丰富的思想、情感、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没有学生主体的自主参与,不论是文本还是他人的语言思想,都是外在于他的心灵的,都不会转化为他自己的语言思想。可以说,没有生本对话,就没有个性化阅读,对内容进行多元性解读,是个性化阅读最重要的表现。为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把阅读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还他们真正的“读者”地位,给他们阅读、思考的时间,为他们创设与作者、文本对话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走近读者、走进文本,实现自主阅读。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主要是以教材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自主互助学习,通过课堂教学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在预习阶段,学生可以根据任务和要求阅读相关材料,在有限时间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发现疑难问题,作为组内互助的依据和参照。组内同学可以分别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尚未解决的疑难,大家合作探究,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可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总结归纳、指出问题,梳理重难点,讲解延展性知识、评价小组,完成对课文的学习。
2.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能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可以给这些学生稍有难度比较新颖的题让他们解决,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场依存性的学生在解决熟悉的问题时,不会发生困难。但要解决没有碰到的问题时则难于应付,缺乏灵活性。在教学中,我们则要把相关知识相互衔接,让他们练习举一反三,培养发散思维,这样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于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比较稳定。例如,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强烈动机,这样的动力一直支撑他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终身。外在动机是在外界的要求和外力作用下的动机。有些学生学习动机以外在动机为主,容易产生也容易消失,很不稳定,所以这些学生在成绩上会表现出此起彼伏。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激发他们的内在的兴趣和集体荣誉感,把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4.归因类型。一般来说,当学生在学业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些学生会把原因归为内部原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而有些则归为外部原因,如任务难度、外部奖励与惩罚、运气等。有些原因如能力、任务难度等是稳定的;而有些如运气、努力是不稳定的,我们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让他们在失败时归因于不稳定因素,成功时归因于稳定因素,这样来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5.成就目标。有些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有些则喜欢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两种类型的学生在很多方面不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对于想提高能力的学生来说,给他们安排的学习任务难度应适中,有挑战性,让他们感觉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而对于想证明自己能力的学生则要么安排简单容易些的任务,要么安排很难的任务给他们。这样他们会对结果感到满意、自豪,即使做不到也有理由(因为太难,大家都不会,所以他们也就心安理得了)。
以上是针对孩子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还有很多特殊的问题需要依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来分析,然后对症下药。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建立一种信任的师生和朋友关系,对促进教学,提升成绩有很大帮助。
总的来说,个性化教学弥补了公立学校之不足,张扬了学生个性,对培养划时代的国家人才有重要意义。
孩子从一出生智力就在不断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的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智力得到充分发展。维果斯基说过,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但是,如今学校教育要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发展水平来实施因材施教是很困难的。因为,学生的成长有快有慢,存在个体差异,然而在学校教育里,教学大纲是按一般学生能掌握的标准来制定的,那么对于学得慢或掌握的快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就给他们带来问题,一边是跟不上造成自信心受挫而厌学,一边是觉得过于简单失去学习的进取心。此外,每个学生的风格不一样,他们在性格特点、学习动机、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统一的教学却抹杀了这些差异,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这样的情况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可以想象,中国在未来几个世纪内要出现诺贝尔奖获是何等困难。
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什么呢?那就是进行个性化教学,要重视孩子非智力方面的培养,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美国有一项调查研究:对1500多名智力相当的儿童进行4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成就最大的20%的人(有些获得诺贝尔奖,有些在美国政府担任重要职务)和成就最小的20%的人(大多是普通职员)之间显著的差异是非智力因素,他们在谨慎、自信、不屈不挠、进取心、坚持性等人格品质上明显优于成就最小者。
所以,进行个性化教育,即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是非常有用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097-02
前言
在当代的教育思想当中,个性化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不断发展均来自于一个个创造性的变革。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是关于音乐课堂教学的中学生新课改具体要求。
一、个性化音乐教育的基础理念
(一)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个性化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它倡导以人为本,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音乐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从教材的编排上就可以看出对个性化教育是相当重视的,在教材的第一册上就出现了对音乐的情境的自由编排、模仿。
(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可行性
个性化教育很早就被提出,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音乐课是培养学生提高各方面素养的一种途径,音乐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解读音乐作品,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音乐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个性化教育方法有许多种,比如教育纲要提到的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就比较适合“一对一”的教育。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是主要手段,探究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是主要途径,个性化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个性化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个性化音乐教育的内涵
(一)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审美
音乐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独特的审美倾向、照顾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生特有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处理教材是与设计是建立在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学生的认知的基础上,学生对待作品会因为自己独特的审美去选择、感知、表达音乐作品,得出不同的体会与领悟。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通过感知、体检、创造通过美感享受,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以中学音乐课堂为例,一些学生喜欢摇滚的充满激情的音乐,一些学生喜欢抒情的柔美的音乐;一些学生喜欢中文歌曲,而一些学生偏爱英文歌曲;有的喜欢古典;有的喜欢流行有的喜欢复古等等。无论他们喜欢哪种类型的歌曲有着哪种偏好,擅长哪些变现形式,作为教师的我都应给予尊重,进行客观的引导而不是以自己的审美倾向强加于别人。
(二)通过音乐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形象的心理过程。在音乐学习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因素。通过想象,学生不仅可以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还可以用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补充已知的艺术形象。由于音乐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不同欣赏者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想象力。个性化音乐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没有限制的去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想象。
(三)通过演奏和表演丰富学生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音乐的情感是为人类所特有的、艺术化的情感,它蕴含于音乐中。个人的情感与音乐相融合被吸收化作一股清泉自然的流淌,在情感上与音乐产生共鸣。
个性化音乐教育注重课堂、教师、学生的融合,通过课堂所学的作品去感染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价值观,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自由抒发对作品的理解。这对于拓展学生的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情感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对人的行为有激励、诱发、调节的功能,有利于促成人们健全人格的形成。这些情感体验还会影响学生今后对社会的认识,学会在生活中多一份包容和理解。
三、音乐教育中个性化策略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自己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音乐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上比其他学科有更大的优势,学生在欣赏、演唱、编创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来表现心目中音乐的画面感。音乐对培养学生个性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最佳载体。
(一)树立课堂个性化教育理念
个性化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让他们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个性教育理念是人们通过教育实践逐步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人类追求进步和自由的要求,它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突破。个性教育理念反映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树立尊重学生的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一碗水端平,尊重每个学生,多鼓励赞扬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教师认真备课,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做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等等。
2.鼓励学生个性化表现和创作
个性化教育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能尊重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想法、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作品。例如国外的教学法:
课例一:奥尔夫教学法与个性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第一条原则就是“让孩子去做”。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动作、语言、表演、舞蹈、奏乐等,直接感受音乐并充分挖掘其音乐潜能。
课例二:柯达伊教学法与个性培养。柯达伊音乐教学的哲学思想是:好的、有价值的音乐是灵魂的音乐,有助于强化和丰富人的性格。他认为,音乐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的种种变现与学生个体的经历、阅历有关。
(二)拓展个性化音乐教学内容
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应该将我国的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近现代和当代社会中的优秀作品也应纳入音乐的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是原有课程的延伸,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劳动,这种课程资源是个性化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笔者认为拓展个性化音乐教学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1.教材本土化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这些不同的音乐风格,丰富了我国音乐的长河。音乐课堂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例如安徽某地的音乐教师就把黄梅戏引入了课堂,使学生对黄梅戏的唱腔,配乐,装扮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将黄梅戏的经典歌曲如《天仙配》、《女驸马》、《纺棉纱》等编订成册,,作为补充教材在课堂传授。
2.作品时代化
学生对时代的音乐有着特殊的喜爱,他们往往都有自己喜欢的偶像。学生作为社会的个体,在学校的教育只是他们社会的一部分,更多的与社会、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