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化项目管理

信息化项目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项目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化项目管理

信息化项目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建议

1.信息化技术应用出现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国根据本身的国情需求,建立符合自身项目管理需求的信息化体系。但是,目前我国信息化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与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相比,还存在一系列直观的问题。

1.1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已经注重引进信息化管理,并且大力的应用与现实的项目管理当中。但是,其中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大都直接引荐国外的产品,有的以国外软件为基础,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修改。在引进软件的过程当中,会产生昂贵的费用,这也抑制了一些中小企业对此应用的脚步。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身项目管理的需求,研制和开发自己的应用软件。其中,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技术支持,稳定的信息化系统等都是需要注重的问题。

1.2缺乏技术人员的支持

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当中,技术性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不仅要拥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还要掌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在信息化应用与项目管理之后,还用有能力项目的各种方案,设置担负系统维修维护的责任,可以说在信息化建设当中他们是充当“多角度”的人才。但是,目前这种技术性的骨干人才还是略显匮乏的。

1.3管理体制约束应用范围

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主要着重于项目的安全预测,根据项目数据方案计算施工所需成本,预测安全隐患、制定质量标准。而我国目前一些企业,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往往不具备这些预测的能力,反而在施工过程中衡量成本控制、质量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化管理造成了约束。从国家的体制来说,在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局限,政府相对于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够看重,在执行力方面还略显薄弱。在项目管理实际工作当中,多数管理人员仍旧凭借自身的经验处理问题,凭借人力在计算工程中的数据整合,这难免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工程数据中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1.4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中无论是施工规模、施工强度、施工所需材料和数据的深度和技术要求都在不断的提升,陈旧的信息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但是,一些管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不必要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提高了工作危险性。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冷漠主要原因有,信息化建设具有信息透明化的特点,这在会损害一小部分人员的自身利益;新技术的引进,在前期使用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磨练才能够熟练使用,很多员工对此存在倦怠的心理;引进新技术必然会存在附加实物,比如技术维护人员、维修工具等等,从中会产生大量的费用,这也是一些企业决策人员不愿引进新技术的根本原因。

2.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2.1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项目管理都会面对设计的范围广、工作任务量大、信息多重复杂等特点。然而工作人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变相的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影响质量标准。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它利用网络媒介增强参与方之间的交流速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管理这也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代替了以往“人工查证”的形式,减少工作量,并且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迅速、准确的解决。因此,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对于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2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对企业利益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在建筑行业中这种风险更是显而易见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从项目的开展,到风险的预测、风险分析、风险排除都会有详细的分析,也可以给出风险控制的提示,管理这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减少企业损失。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对企业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指示,并以科学的手段为项目管理做出分析,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管理水平。

2.3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发展国民经济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到首要目标,然而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符合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时代步伐,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对于管理多个项目、国际投资项目等工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得经济发展近在眼前。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推行信息化发展的根本需要。

3.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做的准备

3.1做好技术支持工作

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技术支持工作,首先要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企业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根本,除了要培养员工关于信息化技术的操作、维护、更新、数据库建设等技能以外,也要加强员工自身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实际演练、外派学习等方法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增强工作质量。加强员工的自身素质,培养员工与企业齐发展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员工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专心于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企业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3.2做好自身管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建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方向,开展新事物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为此而付出努力,产生工作的动力。在明确方向的同时,还要建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相关计划,只有做好了充足的基础工作,才可以展开新的工作,以此更好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其次,要有充足的资金准备。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充足的资金准备才能够放手的做工作,不会因为资金原因中断新技术的投入。最后,要做好基础物资的准备工作。及时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提供风险预测,但是还是要加强避免人为破坏的风险。生产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奠基石,如果基础材料出现问题,必定后患无穷。因此,要做好基础材料的安全工作,选取符合质量要求的基础物质。做到做出计划不浪费,采购物资不无贪污、选取物资严格把关、物资入库有专门人员看管等工作,对于那些在基础物资“动歪脑筋”的人员严惩不贷。

3.3做好信息化意识的深入工作

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普及信息化知识,实现信息化深入人心的工作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开展信息化的宣传工作,解放思想,对于那些陈旧的思想要解决,排除员工对计算机技术怀疑和抵触的心理。但是,不能用强硬的手段让员工接受新技术,要以用事实证明信息化技术的优越性,这样才能使员工放下思想包袱,更加信任信息化技术,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信息数的应用和拓展工作中,从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4.总结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遵循科学技术发展是必然的途径。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对于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有着重大意义,它也顺应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步伐。然而引进信息化技术需要企业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新技术更好的被利用,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传统的人力劳动,为企业节省资金,为项目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江:论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资讯,2012,(28):139.

[2]周巍,陈宏伟:浅析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0,(11):151-152.

[3]樊红艳:谈既有建筑工程信息化改造[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11):55-56.

信息化项目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

0 引言

建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信息化的理论来对整个工程项目中各个方面的系统资源进行整合,以此来使得工程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能够最大化。再加上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参与者数量较多,导致整个工程管理工作也更加的复杂。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决策已经无法在当前建筑行业中适用。而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更加有效的为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提高,就成为了当前项目管理的新课题。下文主要针对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

1 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涵义

信息化管理主要就是指利用信息化思想,来保证所管理的对象与整个管理系统之间保持着良好的联系,从而利用这一方式来确保系统自身的协调程度有所保障,从而达到提升管理效益的目的。而工程项目自身的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就是从工程生命周期这一角度,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思想,把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直接在各个阶段就转变成为有机信息化,以此来达到对信息化系统维护的目的,切实有效的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优化和价值提升的目的,以此来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自身在生命周期之内的经济效益能够最大化。

1969年,美国学者霍尔(HalIAD)提出了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体系”,它将系统工程的活动分为前后紧密连接的7个阶段和7个步骤,同时又考虑为完成各阶段与各步骤所需的各种专业知识,由时间维、逻辑维与知识维,组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结构,是一种解决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因素众多的大型复杂工程组织与管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体系”本质上是一种管理理念信息化的体现。

按照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是在信息化理念指导下,由逻辑维——组织信息化、时间维——过程信息化、知识维——信息方法信息化所组成的三维信息化系统空间结构,知识维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工具与方法知识维是指为完成各阶段、各步骤所需的各种知识和专门技术的总和。在工程项目领域主要包括:运筹学、控制论、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信息化等。

B、逻辑维——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步骤

逻辑维是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对于项目管理则指对项目进行管理时一般采用的工作步骤。

C、时间维——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管理

时间维是指把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从而进行阶段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就是生命周期管理。由于不同类型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其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划分也不尽相同。一般项目的寿命周期分为概念阶段、实施阶段与结束阶段。

2 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以往传统的工程项目在进行设立的过程中,其项目可以分为前期策划、准备和设计、施工与运营4个阶段,而工程自身的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则可以直接划分成为开发管理、项目实施管理、项目使用管理这三个不同的模式。而具体对生命周期管理工作的项目参与情况分析来看:工程项目的管理类型可以分为投资与业主两方的项目管理、施工和设计方的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和咨询的项目管理、项目使用管理等几个不同的项目管理工作;但在实际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无论是项目管理自身的执行单位还是决策部门,其参与方和建设方之间的管理目标必须要是完全一致的,通过这一方式,便能够使得整个项目管理工作能够拥有更好的质量、进度,并且减少资金的耗损。

3 企业应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在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不仅面临着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机遇的到来。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拥有前瞻性的眼光,最大限度的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此来改变企业对于当前市场所采取的相关经营理念,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管理秩序,在期间持续不断的培养大量的人才,通过现代化的高科技技术是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来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占有更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3.1从项目的阶段性管理拓展为生命周期管理

有条件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企业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联合等方式实施工程总承包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承包,我国一些工程设计企业已在工程总承包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也应实施“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甚至“五位一体”,为业主提供集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招标、造价咨询、工程监理于一体的项目管理承包或服务。

在企业自身拥有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并购或者重复、联合的方式,促使作业能力提高,从而承包下更大的工程,而我国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便在工程总承包方面做出了良好的表率。

3.2从项目目标的分散管理发展为综合管理

以往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往往是将整个建筑工程各个不同的方面分割成为几个不同的部分进行管理,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不利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掌控,也不利于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至今仍未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及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空间受限等,与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分散管理不无关系。工程承包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企业定额体系,工程投标报价应与施工工艺及施工组织方案密切地联系起来,并实施全要素成本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也应综合考虑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环境、安全等因素为业主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务。

3.3从项目目标的定性管理发展为定量管理

由于信息技术、项目管理方法的迅速发展及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进一步促进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定量化、科学化。无论是工程承包企业,还是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均应建立项目管理数据库,存储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这样不仅为项目的运营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而且可以为以后类似工程项目的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以目前现有的工程管理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以国外的霍尔系统作为指导思想,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建立起了信息化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并且依据该管理理论体系建立起了极为完善的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工作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立夫,齐二石,李波.ERP管理参考模型及其构建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2006(06)

信息化项目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字: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项目成功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应用于社会生产中,有效实现了我国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出现产出和投资差距大的情况,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要强化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

1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主要是在特定的质量水准、范围、预算以及时间限定内,通过工具、技能以及知识来管理项目活动,确保特定产品与服务的成功交付。项目管理包含整合管理、合同与采购、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控制、成本管理、时间管理以及范围管理等内容,其受成本、时间和范围三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在这三个方面之间进行权衡。对于信息化项目而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难以量化目标。在对开发项目加以定制时,往往缺乏量化的具体指标,仅仅只存在指导性目标,如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减少多少等。这样会对项目目标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偏差,模糊项目任务的边界,难以确定验收标准,影对项目验收阶段产生严重影响[1]。二是管理过程与实施过程具有较高的融合度。就信息化项目而言,其推进过程主要是对企业原有管理模式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并合理评价该模式,从而有效变更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三是受资源约束影响大。信息化项目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深受成本、时间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影响,并且成员的稳定性、能力、责任心以及结构等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质量和成功。四是需求变更快。在进行信息化项目管理时,其虽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以及系统规划,对技术规范书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企业难以深入理解系统,需求不断变更,导致项目费用与进度、文档、界面和程序等不断更改。

2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对项目成功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项目成功的因素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2.1是管理理念的影响

目前部分企业在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时,多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导致管理方法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影响管理的质量与水平,难以保证项目的质量、进度和预算。基于这种情况,企业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应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对项目管理技术进行正确应用,并科学论证项目的成本预算和进度,从而有效预防项目风险,提高项目质量,实现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2.2管理人员的影响

对于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管理而言,人才是保证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难以大力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在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时将会处于被动情况,缺乏管理人才[2]。因此企业必须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强化人才输入,有效保证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成功。

2.3管理方案的影响

企业与项目实施单位在控制资源时,其处于不对等的位置,由于市场竞争以及业务管理的需求,项目实施单位具备较多的高素质人才(IT技术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并且其信息资料优于企业。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处于劣势,难以对项目主动权加以掌握,在项目实施、合同谈判和方案制定等方面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对信息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及时了解,明确项目管理的业务需求,保证管理方案和实施规划的合理性,确保企业在选择承包商、谈判合同以及实施项目等方面更为顺利。

2.4项目实施单位的影响

企业在对合同和招标书进行签订时,往往对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管理要求加以忽视,导致项目实施方案缺乏有效性。因此项目实施工程中应科学管理现场组织,设置具有专业管理知识的项目经理,在更换项目经理时应经过业主的同意,并要求网络管理师、软件开发师以及系统分析师等常驻现场,提高管理的水平[3]。如果合同和标书签订时缺乏周全的考量,企业在合同执行期间会处于被动状况,难以对项目实施单位的支持加以确定,因此项目实施单位对信息化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影响。

2.5后期运维团队的影响

信息系统在实际运用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对运维保障加以忽视,导致系统难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影响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因此在实施完成信息化项目之后,企业应建立长效的运维团队,对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以有效保障,并对其进行恰当改进,从而促进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其受管理理念,管理人员、管理方案、项目实施单位以及后期运维团队等方面的影响。企业在开展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时,应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采用合理的管理人员,强化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效组建后期运维团队,从而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衍青.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困惑与对策[J].信息通信,2013,05:145-146.

[2]周宇,王青国.组织级项目管理在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15,02:112-115.

信息化项目管理范文第4篇

本文首先对信息化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化系统集成多项目管理路径及策略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控制

1信息化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

1.1信息化系统集成。

由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并于2000年1月1日试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中,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与网络系统工程的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它是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将硬件、网络、数据库与应用系统集合成为具有较高实用性的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的全过程,由此能够使原本处于独立状况的信息,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协调运作,使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益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集成项目的实施范围逐步扩大,与此同时,其实施难度也日趋提升。对于一个大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而言,由一家公司独立完成比较困难,故此需要将之分解为若干个专业化的子项目,并由多家公司共同完成。在这一前提下,出现了一种系统总集成。

1.2项目管理。

所谓的项目管理具体是指在某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达到某种预定的项目目标,采取具有临时性的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有计划的领导和控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管理方法。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其中所包含的学科内容较多,如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除此之外,项目管理还涉及诸多的知识领域,可将其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复杂性,它是由多个部分组合而成,工作过程一般都需要跨越两个以上的组织,并且还要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处理。其二,创造性。这是由项目的一次性特征所决定的,也是与重复性管理工作的主要区别是所在。其三,周期性。从本质的角度上讲,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是计划与控制,使某个项目在预定期限内达到既定的目标,当目标实现后,项目管理便会结束。

2信息化系统集成多项目管理路径及策略

2.1基于信息系统集成的多项目范围管理。

在信息系统集成的多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项目的范围进行确定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之所在。如果连最为基本的范围都无法确定,那么项目管理工作也无法正常展开。在项目的启动初期,便需要由项目双方针对该问题进行研讨,并以项目目标为指导依据,达成一致的项目范围,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为项目实施提供指导依据。在信息系统集成中对项目范围进行确定时,可将客户的业务需求作为主要依据,并围绕项目目标及核心业务展开。同时要协调好项目双方的利益关系,若是项目范围控制的不到位,会导致无形的内部管理成本增大,所以必须对项目范围的度进行准确把握,并遵循适度则取,过渡则收的原则。控制项目范围时,不但要确保项目的初期范围准确,尽可能减少边界的模糊性,而且还要确保项目在实施阶段的范围稳定,防止范围随意扩大,即使扩大也要保证其在合理的受控范围之内。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当编制科学合理的项目范围计划,在该计划中要对变化范围的确定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应当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调查阶段、引导阶段和确认阶段。再次,应对范围进行分解,使其形成多个更容易进行管理的单元,再按照项目目标划分WBS,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交付组合架构。

2.2基于信息系统集成的多项目风险管理。

在基于信息系统集成的多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它可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确保项目能够成功实施。大体上可将信息系统集成多项目风险管理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2.1事前控制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编制项目风险管理规划,其中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等内容。风险识别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项目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据此制定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将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将之最低点,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经过风险识别之后,会发现诸多的风险因素,此时便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本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并随着项目的逐步展开,不断提升风险分析的精确度和详细程度。

2.2.2事中控制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对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消除风险的潜在威胁及影响。首先,要加强对风险的监视。通常情况下,风险对项目所产生的影响是很难准确估计出来的,所以必须对风险进行监视,即通过监视系统核查项目进展的实际效果与计划之间存在的差异,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处理,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其次,要制定有效的风险规避方案。在信息系统集成多项目管理中,规避风险较为常用的方法有预防、转移和回避。在预防风险中,需要做好的是项目培训工作,防止因项目实施人员的不正确行为引发风险,培训的内容应当以项目的有关策略、标准、规章制度等为主。转移风险具体是指通过合作、外包、担保等手段,将项目风险进行转移,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转移风险能够将有效规避风险对项目的影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会使项目的利润产生一定的损失。回避风险则是在项目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威胁性,通过改变项目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如修改项目目标、范围、结构等。

2.2.3事后控制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形成风险管理报告,为项目的实施、控制、管理、决策的进行提供详实、可靠的信息保障。所以应当在项目实施中,做好与风险因素有关信息的收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系统集成多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除了要加强项目范围的管理之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项目的风险管理。除此之外,项目的管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信息系统集成的运用方法,这样不但能够使项目有序进行,而且还能确保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

作者:杨龙盘 单位:浙江亚卫通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信息化项目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基本要素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也进入到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因此人们为了提高档案信息化项目的管理质量,就将许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从而对档案信息化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下面我们就对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概述

所谓的档案信息化就是指国家相关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统一按照相关的规范制度,来对档案管理活动中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相关的管理,从而有效的加快我国档案信息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可见,对档案信息的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还需要时间和理论的双结合,很好的解决了人们在项目管理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成本和质量得到控制。目前,我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

1、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在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地区,来对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相应的管理。

2、需要一定的组织结构,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并且使得项目管理工作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

3、在对项目模板任务管理的过程中,人们必须要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功能等相关的参数进行严格的要求。

4、在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人们时常会涉及“设计跨部门”的情况,从而将信息化项目管理分成多个任务,使得相关部门或者专业的团队在预定的时间点,按照相关的要求来对其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由此可见,人们在对档案信息化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项目为管理对象,而且在对其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为了使得档案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得到相应的延长,还要采用相关的管理手段来对其资源进行适当的协调,从而使得项目管理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

二、项目管理基本要素

目前,我们在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要素有很多,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了资源和环境、范围和目标、组织和团队及相关的项目计划、成本、质量与风险等方面,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项目管理基本要素的内容进行介绍。

1、项目资源和环境

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其项目资源使其主要的基本保障,其中包括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着两大类别,其中在当前我国社会解决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资源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对社会资源进行相关的管理。不过,在不同的环境下社会资源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提高人们对项目资源的管理力度,我们还要对其资源环境进行考虑。

2、项目范围和目标

项目的范围和目标主要是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约束条件,人们可以通过预先确定来对其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内容进行规范,这样不仅大大的降低了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分析,还使得管理质量和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项目组织与团队

项目组织与团队是项目开展的人力资源保障,要求有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做决策,有项目经历复杂执行,有项目工作梯队开展具体工作,同时还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有效的组织纪律和团队文化,以获得及时的沟通、交流和激发积极性等。

4、项目计划、成本、质量与风险

计划、成本、质量、风险是项目执行与控制的四大核心要素,项目启动就是要按照项目总体目标制定项目计划、预算项目成本、确定质量标准、预测项日风险,而项目的执行过程则是要按计划执行、按预算控制、按标准检查,以科学的方法回避或应对风险,确保项目能够按预定的成本、进度和质量顺利完成执行。

三、档案信息化项目及其特点

档案信息化项目是以IT为支撑,以档案管理和档案工作的业务活动为主体,以现代化管理为指导思想的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全新在于信息技术这一新生事物的飞速变化与发展,复杂在于信息技术、业务工作、项目管理思想的一体化融合与集成化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快、渗透强等特点,加之的档案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档案信息化项目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档案信息化项目具有IT项目的普遍特征

与一般工程项目所涉及的领域经过了长时期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程度不同,IT领域是目前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一方面,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更新也非常迅速,因此信息化项目开展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因素。有统计表明,每18个月,CPU的速度就会翻一番,预制关联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架构等业发展非常迅速。为了处理好技术发展迅速所带来的问题,IT项目团队必须在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成熟性等诸多方面进行权衡,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可扩展性与可集成性的同时,从需求出发,注意技术的可靠性、成熟性和经济性。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主体在管理领域,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特定的管理理念,将这些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业务逻辑进行整合是信息系统实施的关键人物,信息化项目特别强调技术、管理与人的集成。如何处理好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人的问题是成功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关键。

另外,除了信息技术之外,信息化项目还涉及信息系统应用单位的组织、管理的调整与经营过程、业务流程的重构,单靠信息技术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要成功管理信息化项目,要成为信息化项目的合格从业人员,需要一套全面的信息化项目的知识体系与方法的支撑,它的内容将覆盖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软件工程等多学科领域。

2、档案信息化与其他IT项目的开展也有所不同

一是取决于档案本身具有的原始凭证、保密等特殊属性,档案信息化项目开展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数据的安全问题,然后才是系统的有效性;二是纸质档案数字化档案的过渡时期,档案工作的“双轨制”特点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增添了复杂度,既要兼顾传统载体档案的管理,又要考虑新载体档案的管理忒单,如何实现多载体档门类复杂多样,很难用同一的元数据格式描述档案资源,这对档案资源的集成化管理和共享化利用带来一定的难度;四是相对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开展得比较晚,如何迎头赶上,对档案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一个能够选择更高起点的好机会。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我国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人们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而且我们为了提高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降低管理的成本和风险,我们还要将许多科学的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从而有效的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