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二物理课件

初二物理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二物理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二物理课件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第1篇

一、以演示实验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如今,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各个版本的物理教材已经安排相应的演示实验,而教师需要按照演示要求与学生一起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从而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目标。例如,在初二上半年的物理教学中,学习“汽化和液化”一节内容时,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以及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是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重要因素,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仅仅对该结论进行了总结,并且要求学生记住该结论。该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导致其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提升,从而无法达到物理教学所应有的效果。而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添了相应的演示实验。首先,在学生的手上与玻璃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酒精,并且让学生对这两滴酒精进行观察,观察其蒸发的快慢;其次,将两滴酒精分别滴在两块相同的玻璃上,之后将其中一滴均匀涂开,然后让学生观察酒精蒸发的速度;最后,将两滴酒精滴在相同温度的玻璃上,之后利用书本对其中一块玻璃进行扇风,加速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让学生观察其蒸发速度。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且总结影响蒸发速度的三个因素。整个过程都有学生共同参与,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增强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会有所加深;不仅能够确保课堂气氛的活跃,还能够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物理知R。

二、通过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需要遵循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原则,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从而挖掘学生对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为此,教师在课堂开始前需要做好导人工作,并且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求知欲,便会自主学习,对物理课本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自觉地对物理课本的实验与现象进行相应的验证,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例如,在学习“平面镜”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课前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制作相应实验视频,以此引入新课,这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小视频的观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觉猜想平面镜的特点,之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施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切体会实验的重要性,并且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会更加充分地理解相应的物理知识。再如,学习“重力”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不倒翁做实验,让每位学生通过观察不倒翁,总结重力相关知识,这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儿时的记忆,同时还能够挖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潜力,从而提升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能力。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第2篇

现代教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板书与课件的关系,是广大中学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课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引入课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某些实验过程等,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简洁清晰的板书,二者需要有机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2 板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2.1板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1)示范功能

中学物理需要对解题步骤、演算过程、图形的画法等进行讲解,这些内容都要求有规范的格式,因此教师有必要将解题步骤等演示给学生,这样板书就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留下深刻印象。

例1 画出一个木块从粗糙斜面滑下的受力示意图。图1)

在示意图形成的过程中,老师画的每一步都给学生留下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进而掌握画图的步骤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2)逻辑性强

物理这门学科,需要具体板书的内容较少,一般只需要板书主要纲目,知识脉络清晰。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逻辑主线,也是学生记笔记的主要依据,有助于课堂总结。物理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讲授物理概念、定律、公式、解题方法、步骤等,而这些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层次感,逻辑性强,特别是物理公式的推导或证明,一步接一步,前后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因而教师书写物理板书时,纵观板面,大小标题都应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例2初中《电与热》新授课的板书

(3)语句精炼、提纲挈领

设计物理板书时,要言简意赅,用简单精炼的语言文字,通顺流畅地表达出来。对于一些较长的物理概念、定律的内容只将重点部分和关键词表达出来即可,这样也有助于学生记住关键词,从而更牢固地记住物理概念。

例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较长,可以只书写其中的重点词:“一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总保持”、“或”。

(4)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与规律,如果板书设计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灵活掌握知识。

例4物态变化吸、放热的计算,在解题时往往漏掉某个吸放热过程,而通过这个板书,边画边讲,可以使学生容易记住这几个过程(如图2)

2.2板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不足

(1)费时费力

物理这门学科,需要多做练习题来巩固某个知识点,所以几乎每节课都要进行画图分析,而有些受力图几乎大同小异,这样每节课要重复画一些受力图,或者板书解题步骤,费时费力,可能导致一堂课不能讲授足够的内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信息量小

有的物理内容较多,一黑板不能全部容纳下,需要擦除,这样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脉络。有时需要补充一些物理课外知识,也不可能全部板书在黑板上,所以黑板传递的信息量较小。

3 课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3.1课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1)创设物理情境 传统物理教学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也容易束缚学生的想象空间,学习效率较低。如果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运用课件创设直观、形象的场景,渲染气氛,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5在讲授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播放“日全食”有关视频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奇妙的情景吸引,集中注意力,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被强烈地激发出来,脑子里立刻会产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再结合生活中其他类似实例,引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模拟实验过程 有些物理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也有些理想实验难以被学生想象,而这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又有重要作用,这时可以用课件来模拟真实的物理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学习,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例6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过程中,初中时可以用flash课件模拟小车在不受外力,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高中时可以用flash课件来模拟伽利略理想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在物理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用课件来模拟实验现象,比如“布朗运动”、“磁现象中的磁感线”等,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增加信息容量

教师运用课件上课,有些内容制作在课件上,节省了一部分板书时间,因此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教师可以讲授相对较多的内容,也不用担心内容过多,黑板容量的问题。同时可以利用课件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针对物理这门学科可以展示一些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有利于扩大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例7 用课件播放物理学家发明创造的经历,从而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

3.2课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不足 (1)缺乏灵活性 物理教师制作的课件一旦成型,就会在课堂上按顺序逐一放映,整个课堂井然有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物理这门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果总是机械地进行程式化教学,可能会降低学生的综合素质。 (2)易产生依赖 课件制作好后,在课堂上使用省时省力,所以有的物理教师对课件产生了依赖,不再书写板书,用课件代替物理实验等。这样的模拟过程毕竟缺乏真实性和说服力,有可能使学生养成不尊重客观事实,不理解物理学本质,不愿动手做实验的坏习惯。而且一些物理课件仍存在较多问题。如:有的课件没有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进行设计;缺少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的提示;未对物理知识情境进行分析;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关注不够;过多注重声、光、色等形式方面的简单组合,片面追求界面华丽、媒体效果,而忽视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这样的物理教学课件试图通过外界媒体的刺激使学生被动模仿和接受物理知识,并未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4 板书与课件的有机融合

4.1用板书浓缩主题,用课件直观再现

利用课件技术可以将抽象的、静态的原理具体化、动态化,为图形与空间的教学拓展思维,便于学生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8在学习“冲程”时,课本上只有几幅图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以“四冲程发动机”为例,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然后在课件中通过播放flas依次展示四个冲程过程,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因辅之以板书,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四个冲程之间的关系。

4.2用板书书写步骤,用课件展示题目

物理新授课上要做一些例题,如果让学生直接看课本,课本上的答案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所以将例题的题目展示在课件上,然后在黑板上书写答案,一方面可以示范答题步骤,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到黑板上书写答案,大家在一起评价并纠正错误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激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这节课,教材上通过两个简单的实例向学生展示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教材上解析特详细,但解题步骤过于繁琐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例题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在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板书下完整的解题过程(包括正确的受力分析),给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师还要将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板书在黑板上,进行强化。在大屏幕上还要补充两个典型例题,让学生训练,起到巩固的作用。

4.3用板书归纳整理,用课件拓展知识

运用课件可以方便地将一些课外物理知识资源引入课堂,扩展学生视野,也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疑问,此时可以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发言和问题,然后师生逐一进行讨论,这样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

例10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l《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绪论课是高中第一堂物理课,也是很重要的一堂课。它给学生以第一印象,使学生对高中物理、对老师的思想情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最好提前准备好课件,精选一些课外物理知识资源,展示一些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高中物理有新鲜感,充满探索的欲望。通过课件,和学生一起讨论物理的研究范围,物理学的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如何学好高中物理等等。同时,配合板书,把简单的框架写在黑板上,加深学生的认识。

4.4用板书引导课堂,用课件具体展示

伴随着一堂课的展开,板书逐渐形成,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也将形成,此时板书的内容就成为引导本节课顺利进行的主线,同时课件播放对应主题的具体内容,这样有纲有目,说服力强。还可以巧用彩笔,在黑板上标记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例11讲解《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这节课时,板书设计如下:

一、质点

1.概念:

2.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

3.说明:

二、参考系——定性地描述

1.概念:

2.说明:

三、坐标系——定量地描述

1.概念:

2.三要素:

板书展现了内容框架,及整节课的知识脉络,犹如课堂教学的窗口,学生透过这扇“窗口”,可以看到整节课的内容。教师讲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播放课件的内容例如:讲“质点”这个概念时,用雄鹰展翅的图片引入,播放飞机的flas,展示相应的问题:地球能否被看为质点?(配以地球公转及自转的动画),课件上用单独的一页展示重要知识点,总结给学生看,强化学生的记忆。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非常有利的。最后教师总结时还可用彩笔标出重难点内容:质点概念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第3篇

1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能够解决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然而物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中涉及很多物理实验,单凭抽象讲解,并不能使学生彻底领会实验过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该技术将物理实验过程展现出来,使学生直接观看整个过程,便于消化、理解知识内容[1]。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物理是一门理科科目,部分偏科的学生认为物理学习的难度太大,教学中涉及的公式、计算等问题令他们难以理解,学习成绩无法提升,对物理教学也会失去兴趣,从而影响整体物理教学质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促使教学趣味性增强,直接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使其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2]。如在教学初二物理课程中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师可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声音片段,声音源于电影中的音乐片段,并且要求学生通过音乐对电影名称进行判断。在应用多媒体技术后,即便学生的基础较差,也会从中有所收获。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使教学质量大大提升。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目前的初中课堂教学中,因受到太多条件的限制,导致部分实验无法向学生展示。面对这种教学困境,教师就需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将实验过程呈现出来,使学生直接观看到整个过程。即便学生在课上未彻底消化教学内容,也可将视频拷贝于优盘内,便于课后观看。如在讲述阿基米德原理时,该原理的实验过程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以动画形式表现出来,对物体于液体内浸没的浮力进行研究,观看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变化情况。通过直接观看动画视频,可以使抽象的物理实验更加具象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3]。在讲解力学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杠杆原理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从而使学生了解杠杆运动轨迹,明确阻力臂与阻力、动力臂与动力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在情境创设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初中物理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动力得以激发,进一步掌握、了解物理知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如在讲解关于温度的知识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有关温度的教学素材,并对素材进行整理,制作成情境课件。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展现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情境,并利用视频动画将水温变化情况表现出来,使学生对温度的定义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在播放课件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投入于教学情境中,想象四季的温度、水温变化情况,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如在讲述水温上升过程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联想烧开水的情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利于使学生增强对物理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集动画、文字、声音于一体,教师能够按照教学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书本知识,使书本知识从静态变成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物理思维。如在讲述光现象时,首先,教师播放一段烟花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将视觉效果突出,让学生体会烟花中光的变化效果;然后可以通过播放的视频,引出课题。光现象实际上非常抽象,在讲述光的折射、反射定律时,都会涉及光线,然而光线并不能够被人们看见、触摸。为了使学生了解到光线的存在,教师需制作一个Flas,使光线处于动态变化中,还可以利用箭头标注光线的方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技术在增强学生感观中的应用很多学生对物理实验非常好奇,尤其在讲解电与磁时,都想观看电与磁的存在形式与状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感观,通过视频展台、投影仪、摄像机,向学生展现实验内容,感受电与磁在不同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再如教学透镜的应用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透镜的拆卸过程展现出来,并利用旋转、放大等功能,使学生观察到照相机、显微镜的透镜构造,对透镜功能有进一步了解。

3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展现物理实验过程,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而且有利于对初中生的物理思维进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与教育效率。不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遵循相应的教学原则[4]。实用性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目的在于将课程教学与先进技术相结合,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但不能盲目使用,要发挥多媒体技术应有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为了辅助教学,起到活化教材的作用,因此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适时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遵循适时性原则。所谓适时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应用多媒体技术,使该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第一时间向学生直接展示视频与图片,则无法对其创新能力、物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必须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之后融入多媒体教学,以此来丰富、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互补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求遵循互补性原则。所谓互补,就是指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物理课程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立体。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够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与先进信息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物理课堂更富有趣味性。因此,要不断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美静 单位:鞍山市新世纪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郭金荣.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103.

[2]张登峰.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分析[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3(23):130.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第4篇

(一)教师信息技术熟练程度不够

现在很多教师没有重视将信息技术运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信息素养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例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运用多媒体软件,只是重视课件形式,追求课件在直观上面的刺激,忽视信息教学丰富的内容、便捷性和直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追求形式忘记引导的工作,并且还有一部分教师非常依赖课件内容,没有口头的语言描述、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来对教学进行辅助,学生和教师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导致物理的教学没有很好的效果。一部分教师不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只是在进行公开课教学的时候才会用多媒体软件,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不会独立制作课件,甚至有一些教师不会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给落实整合信息教育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学生的基础和教育的信息整合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何将信息技术同物理教学进行整合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能够将教学的目标有效地落实下来,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但是现在有很多学校没有好的基础设施,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信息教学。例如在一些农村学校,大部分都没有建立校园网络,更没有教学的资源库,导致学生在上计算机课的时候只能进行基础性计算机的操作,学生不能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查询和学习,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基本上就等同于虚设。

二、整合方法

(一)做好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课前进行备课是每一个教师最基本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讲课40分钟,在课堂下会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备课,因为教师在课前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以及学生学习的内容来对自己的教案进行编写和整合,同时还要注意在课堂中教学建设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备课。学生在初二的时候开始接触物理的学习,大多数学生会对物理的学习充满好奇。但是如果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学生年龄的特点,再好的教学方法也只是徒劳。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自己要先熟悉教材内容,对课本上面每一个知识点重要性有所了解,并且将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标注出来重点讲解。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认真研读教材的内容,了解课程的标准,参考一些资料上面的练习题进行研读,当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之后再对学生具体的情况进行考虑。学生的年龄一般是14岁左右,他们会对物理的学习充满好奇,同时也会出现各种学习方面的困难,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比较强,因此教师在准备课堂内容的时候也要将该因素考虑在内。

(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很大。在对课件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面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学生对于知识接受的能力,将课件上面的内容进行取舍和再创造。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情况是会以动态形式出现,在课堂上面学生的反应能力、接受能力都会对课件正常的讲解造成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面除了要注重课件的直观感受以外,还要对课件的内容进行自身的整合,以此来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件新颖独到,课件知识点很完备。

(三)布置的课后作业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

信息教育不只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同时也要运用到课后的作业布置中,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要强调学生回答物理题目的技巧训练。在答题过程中有很多技巧,例如划分关键词和书写的格式等,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强调要求学生按照正确有效的方法来答题。当同学做好作业之后,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出现的物理现象,认真记录下来,将自己的理解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教师,如果自己对于物理现象不能理解也可以发给教师,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解决问题。

三、讨论

初二物理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课堂;学生;时效性

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实效性,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才能增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下面谈几点本人的体会。

一、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在课堂教学中居主导地位,课堂教学的活跃气氛能否形成,成败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新课标理论的学习,切实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求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有和蔼的面孔,亲切的微笑,高雅的举止和具有磁性的语言。学生感觉他(或她)与教师平等了,才会与教师成为朋友,才会畅所欲言;学生感觉教师具有亲和力了,才会紧紧地围绕在老师的周围,聆听教师的教诲。有时候,善意地制造一起错误,让学生来发现、来纠正,然后教师再愉快地接受学生的意见,能够很好地融洽师生的感情,这不失为增强教师亲和力的一种有效办法。

二、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教学中适时呈现与问题相关的物理现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呈现物理现象的方式很多,可以是课堂演示,可以是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是视频剪辑。演示实验简单、形象、直观,教学中一定要多做实验。同时,做实验也更能够体现物理课的学科特色,使课堂空间充满“物理味”。在讲初二物理《大气压强》一节时,我先做覆杯实验、瓶吞鸡蛋的实验,学生观察到这些现象感到很新奇,纷纷问到这是为什么,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

三、善于抓住学生认知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巧设疑问,分层设问,诱导学生思维

学生对物理事物的感知是受一定限制的,不同的人感知的程度不同。教师应认真分析,以大多数人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水平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然后逐层递进来铺设起点到所学知识点的桥梁。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多提问,因为问题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且在一问一答中,将学生眼、耳、嘴、手等器官的活动也调动起来了,使师生互动大为增强,能有效地调动课堂情绪,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小天地,极大地增进教学的实效性。

四、课堂练习是活跃课堂的重要元素

课堂上不仅要有问有答,而且要有讲有练。课堂练习可以采用分组设计、抢答、到黑板上展示等各种方式。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是否真正听懂,课堂练习是“试金石”。如果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出了问题,说明教师的讲解未到位,那么,在处理“问题练习”时,老师可以进一步对相关问题加以讲解或强调,以消除部分学生心中的疑惑。

五、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搭建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此相适应的有效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情景,合理分组,使每个学生有明确的分工,有充分的合作时间。这样一来,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表达的基础上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在初二《物体的运动》这一章的复习中,我让学生先写出三个基本公式,然后让同桌两个人互相提问公式的来源、公式的推导。在推导导出公式和有关比例关系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推导,然后在小组互相交流,最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公式活学活用。

由此看来,“动”字含义很广,它包括动脑、动眼、动嘴、动手等诸多方面,但是,本质是“动脑”,即思维要活跃起来,其他方面都是“动脑”这一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辩证法告诉我们:本质隐藏于一切形式之中,因此,可以通过现象了解本质。从更深层面来看,“动”字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课堂气氛的活跃性,二是教学效果的实效性。课堂教学的“活”与“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师应在实中求活,在活中务实,实活相济,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