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情故事

感情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情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感情故事

感情故事范文第1篇

春回自己房间休息后,我洗完澡感觉头发没有干,就打开电脑玩起游戏,时间已经到了晚上11点了,我正玩着电脑,这时右边的头像不停地闪着,有人和我打招呼呢,点开一看是春在上网,我问她这么晚干嘛还上网,她回话说你不也在上吗,我没有话可说了,一个人接着玩着游戏,十二点了,我正准备休息时,手机突然响了一下,是春发信息给我了,说”她和同学在聊天,睡觉不着觉呢“,我回了信息给她——“丫头明天还要办事的,早点休息”她接着回了我话,说那样叫不好,当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呢。接着春又发了一条信息我,说“不打搅了,明天你还要开会呢”现在想想只怪自己对情方面反应太迟钝了,也许我的一个“丫头”把女孩子的心给叫活了吧。。。。

早上我和几个同事一块吃早饭去时,春可能还没有起床吧,我早餐回来时顺便打了个电话给春,问她在那,她说和同学一块到对面的小餐馆吃东西了,我回到房间后春手中拿着早点来到我的房间了,好象买了几个包子和一盒牛奶吧,春只吃了点点,就扔掉了,说昨晚没有休息好,吃不下去,春说她认床铺的,到外面都睡不好觉,昨晚开着空调休息不习惯呢,可能有点感冒了,我是上午九点钟的会议,离开会还有一点时间,我打开了房间的电脑,看着

新闻,春说她要上网,说是不是她的让人给盗号了,她在自己的房间上不了了,要是号让人盗了那可麻烦,那里面有好多同学和朋友的号码,那样她会和他们失去联系的,我没有办法,电脑让给她了,春上网后除验证她的密码外,还调出她在网上报名的表格,表格上有她的相片,我问她是怎么放在网上去的,春说是粘贴上的,在自己家中就做好表格了。

按以前的规定,会议是一天的日程,中午不休息接着开的,我们一行几人一共开了三个房间,除春和驾驶员外我们都要开会的,考虑到不开会人员中午有个地方落脚,我交代留了个房间,并和驾驶员讲好,要求他上午陪春办事。8:30左右,我先到开会上级单位领导那里打了招呼,得知会议压缩了时间,上午就结束的,为了给回程更多的时间,我给同事打了电话,把留下的房间退了。。。

大约十点多左右,春给我发来信息,说把她扔在外面,不管她了,我没有回春的话,会议快结束时,我给春信息要她到对面的饭庄吃饭,是会议统一安排的,并让她告诉驾驶员,春回话说“不好,要我自己和驾驶员说,吃饭她不去了,那是你们领导一块吃的,我等你们的就是”,会议结束后,我怕春真的不去一块吃饭,那就饿肚子了,自己还是过去叫春了。

感情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14-01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其价值不仅在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因为其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通过古诗教学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领略古诗的美,让学生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呢?在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讲多了,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我们的孩子们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

因此,古诗教学不论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他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新课标的实施体现了阅读教学观念由“理性分析”向“情感体验”的转变,而美感体验是情感体验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在古诗教学中进行正确的方法指导,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古诗的意境,获得情感体验。

一、以读为本,反复吟诵,背出个性,品味语言美

古诗凝炼,含蓄,富于变化。古人遣词造句,一语惊人,精妙之笔令人满目生辉。引领学生走进这五彩斑斓的文学语言世界。首先,必须读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正是强调了读的作用。“读”是人感性认识的重要一步,相对于“看”而言,“读”更能调动各种感官的协调配合。读要有效果,必须身心投入,读出感情,读出美感,读活全诗。在吟诵诗之中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读时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轻重缓急,富有变化。通过“读”感受诗意,化静态为动态。诵读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把握时机,让到位的诵读成为推进学生理解层次,深入感受诗情的点睛之笔。我在教学古诗《春晓》时,在初步理解了诗意后,我让同学们想想诗人在吟诵这首诗时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读一读,体会体会。有的说:诗人看到花瓣被夜里的风雨打落了一地,心里很难过。有的说:从香甜的睡梦中醒来,听到悦耳的鸟叫声,心情很愉快。学生并根据自己的体会或轻缓或欢快地诵读了诗歌。读中体会了诗人由喜春翻为惜春,那种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的情感。

二、创设情境,体会意境,感悟诗情

古诗或借物言理,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其特有的意境,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入境,人文合一,心入意境,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在现代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使学生如“见其人,闻其声,观其事,临其境”。从而更加迅速、深刻地领悟诗情。如:《村居》一诗,我借用多媒体,在轻柔的音乐渲染下,播放生动的录像,画里杨柳依依、草儿鲜嫩、鸟鸣声声,一群孩子放学归来,拿着风筝奔向草坪。在播放时,很多学生早已诗从口出,情不自禁地念着,满心愉快。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的描绘。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作用于视觉的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诗”向来与“歌”并存,正所谓“诗中有歌,歌中有诗”。在古诗教学中,运用音乐营造不同的意境,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旋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轻悠的旋律容易波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丰富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这样学生很轻松就进入了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深层次地把握诗的神韵、诗的情感。

三、注重迁移,课内外结合,加深情感体验

感情故事范文第3篇

一、借助想象,走进意境。

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作者往往以简练精确的语言,创造出深邃无穷的意境。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学古诗词的能力,老师的讲解只是起点拨作用,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也才能品味到古诗词的魅力。把诗词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体会诗句的内涵。如张籍的《秋思》,要真正领悟诗句所表达的内涵,必须真正理解诗人为什么临到出发时又要拆开信封。它们并不是简单而平常的动作,而是诗人因思念家乡的亲人,唯恐漏掉一些话没写所做出的自然而然的动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发挥巨大的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是远离家乡的“诗人”,对着洛阳城瑟瑟的秋风,匆匆写下书信,写下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在让人把书信带回家时,又生怕漏写了,重新打开信封。从而体会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才能走进意境。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发挥想象,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二、链接资料,深入意境。

今天的孩子大多数对古诗词接触少,对其形式,表现方法等比较陌生,因此作适当资料链接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链接资料主要起沟通作用。教师们深谙此理。如教《诉衷情》时,一老师出示配上简介的陆游画像,并插入陆游在不同年代的爱国诗,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建构起爱国诗人的形象,从而加深诗句中爱国情意的感受;再链接时代史料,如链接金兵入侵杀戮的史料,从感性上帮助学生加深对“关河梦断何处”的理解。一老师在教《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先简介王维生平,再出示当时中国的版图史料,了解渭城到安西既有莽莽群山,又有渺渺江河,还有茫茫沙漠,旅途艰辛,使学生理解到那时那刻“劝君更尽一杯酒”中,饱含着多少话语,多少情谊,多少担忧,多少祝福……有的链接相关诗句,很多老师在讲送别诗时链接诗《赠汪伦》、《别董大》等。

三、咀嚼字词,理解意境。

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四、换词对比,体会意境。

在教《泊船瓜洲》这一首古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我让学生当小诗人,把诗中的“绿”字换掉,用另一个字代替。当学生换上“到”、“过”、“入”、“满”等字后,再比较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在换词比较中,体会到用上“绿”字就把春天写活了,不仅写出春天到了,还把春风给江南岸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的写出来了。在教《望庐山瀑布》时,可引导学生给“挂”字换上“流”、“悬”等含义相近的动词,让学生比较辨析,各抒己见。体会“挂”字正好应验“遥看”,使瀑布景色分外壮观。

五、换位体验,感受意境。

换位体验能拉近体验者与诗中物象的距离,获得真情的体验,同时能极大地激发体验者的参与热情,使其在自觉自愿地参与下,潜能得到开发。请看一位老师在引导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教学片断。

师:假使你是王维,面对征途漫漫的元二会说些什么?

生:元二呀,此去崇山俊岭,要格外小心啊!

生:老朋友,多带上些银子吧,饿了渴了,别舍不得花钱。

生:元二,带上一根粗实的棍子吧,遇上恶狗也好防身呀。

生:祝福你一路顺风。

生:……

师:假使你是元二,面对就要分别的好友王维会说些什么?

生:老朋友别为我担心,你自己多保重吧。

生:……

学生在换位体验中进入了意境,感情是那样自然,那样真挚,那样质朴。

六、利用画面,领悟意境。

画面具有直观解构的视觉效果,能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可触可感的视觉图景,有效地帮助理解建构。如一老师在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出示西湖蓝天下,湖光闪闪画面和烟雨蒙蒙的画面,在教《江畔独步寻花》时,出示“花压枝低、戏蝶飞舞”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视觉领悟诗句的意境。借助画面的方式很多,如课文插图、多媒体动画、教师简笔画、学生自画,师生合作画等。有的老师用多媒体,有的老师用卡片,有的老师用图画千方百计地达到教学目的。

古典诗词虽短,但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品味名著的语言魅力

郭奋平

(林州市市直第七小学河南林州456550)

古典名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遗产。它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生动的语言描写,使读者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快乐。小学高段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史记》、《西游记》等各类名著章节,让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初见这些文学名著的端倪。读这些古典作品,对于认识古代社会,对于认识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对于提高某方面的文学修养,对于提高语文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可是,选入教材的名著章节,有不少是根据名著原文改编而成的,在文字、结构、内容的处理上与原著都有明显的区别,我们在教学改编而成的名著时,是不是只要理解主要内容就行了呢?是不是只要感受人物形象就行了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所以,我认为小学阶段古典名著的教学,在让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帮助孩子了解名著,引领孩子走近名著,去体验阅读名著的快乐,进而激起学生有去“读一读”原著的冲动,这才算达到了名著教学的目的。

张志公在《关于学文言》一文中提出了“先尝后买”的观点,他说:“儿童上学之前,文言是什么,不知道,愿意学不愿意学,更不知道,所以选定之前,应该让他们先尝尝,辨别一下滋味。”我想,在教学古典名著时,也应该让学生去“尝一尝”、“品一品”原著的味道。那怎样让学生尝出味道,产生对读古典名著原文的兴趣呢?

一、在文字去繁处品味原著语言的华丽

由于古典原著章节篇幅都比较长,为了方便学生的阅读,编者往往对原著的篇幅进行压缩。但是这一压缩,不仅仅是字数变化了,更重要的是原本的文质(文彩)也随之变异和退化。这就需要我们把此处的文字还原或充实原著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原著语言的魅力。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中的“一打”时,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生读相关段落:“这时,悟空从南山回来……”

师: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六年级的同学,要说美貌的词,是一个接着一个。那还不行,你们知道的词还不足以表达出文中的美貌。

(出示视频)

师:怎么样?

生: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

师:看原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出示原文: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生读。

师:李卓戊在此处批了一个字――妙,妙在哪儿呢?

生:常人看不出这女子的美。

师:这美下面藏着的是――恶。

师: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

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当学生体会到诸葛亮算到第三天一定有大雾时,我就出示了原著中的语言,让学生品读《三国演义》是怎样来描写这场大雾的。

师:课文中写到“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那么这场雾大到什么程度呢?《三国演义》中有篇《大雾垂江赋》。

师出示原文(节选):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苍茫,浩乎无际。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鱼鳖遁迹,鸟兽潜踪。恍惚奔腾,如骤雨之将至;纷纭杂沓,若寒云之欲同。

生自由读。

师:雾大吗?

生:从“上接高天,下垂厚地”看出雾是铺天盖地的。

生:从“鱼鳖遁迹,鸟兽潜踪”看出雾很浓。

……

师:把你的体会带进去,读一读这段话。

二、在言语改编处品味原著语言的精妙

我认为名著改编一定要忠实于原著。如果在改编时把原本沉甸甸的东西变得轻飘飘的,醇美的诗情变得淡乎寡味,丰饶的意蕴变得肤浅稀薄,形象苍白,语言平淡,有的甚至产生歧义,那么就很难引起读者进一步阅读原著的欲望。《将相和》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笔者在教学时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蔺相如在秦王面前真的会说“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这句话吗?

2.如果蔺相如真的说了,秦王真的会怕得“被逼得没法”吗?

同学们经过思考,觉得蔺相如说话不会这么冲,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这么说;秦王也未必害怕蔺相如,相反,秦王有了杀蔺相如的把柄和指责赵王的理由了。于是,我就出示了原文: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学生通过读原文,知道了蔺相如是要以自杀来威逼秦王给赵王击缶,而非蔺相如要和秦王同归于尽。

三、在细节削删处品味原著语言的意蕴

著名学者陆建德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多‘潜在的魅力’,人物头上小小的饰物或下意识的细微举动都暗含了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如此,文学名著才散发出千古如斯的永恒魅力,给人以经久的艺术享受。但改写者在改编时,往往遗神取貌地抽取所谓“故事”,而对那些无关宏旨又充满意味的细节,都看成可有可无的枝蔓,难逃朱笔的杀伐。《三顾茅庐》主要写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以此来赞扬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在改编“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把原著中的一处细节给删除了,但就是这处被编者删除的文字恰恰最能体现刘备对诸葛亮的虔诚和渴求。于是我在教学时,引入了原著中的这处细节,请看教学实录:

师:刘备在第三次拜访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他对诸葛亮的虔诚和渴求?

生: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地等在房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说明刘备很有诚意。

生:刘备在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也可以说明他的诚心诚意。

师:如果不下马步行就不诚心了吗?

生:不下马步行,一会儿见了诸葛亮,就显得高高在上,不够诚心。

生:还有半里地就下马,其实,诸葛亮也看不到,就更说明它是真的诚心诚意的。

生:刘备见到了诸葛亮,赶紧下拜,也可以说明他很诚心诚意。

……

师:刘备为请诸葛亮怒斥张飞,冒着风雪寒冷,三顾茅庐,还有半里地就早早地下马步行,还在房门外恭候多时,都说明他对诸葛亮的虔诚。其实,在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前,做了一件事。

师出示原文:“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

生读。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又想说什么?

生:刘备没有因为前两次没有遇到诸葛亮而灰心,我觉得第三次他更加看重。

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刘备对诸葛亮的渴求可见一斑。

感情故事范文第4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效的作用”。因此,古诗词阅读不仅需要考生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还需要考生深入作者的内心深处,让作者的美好情操犹如春雨润物般渗透在自己的血液里。接下来,我们主要学习在古诗词阅读中如何体悟情感。

【典例呈现】

1.阅读《诉衷情》,回答问题。

诉衷情

[宋]陆 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014・山东潍坊卷)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回答问题。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唐]李 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①辉。

宁知②丧乱③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隋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2014・湖北随州卷)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不见》,回答问题。

不 见

[唐]杜 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2014・湖北黄冈卷)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2014・湖北黄石卷)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解析】

考点一 忧国忧民,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文天祥《过零丁洋》。

【思维轨迹】例1考查了考生对《诉衷情》思想感情的归纳。做好本题要充分阅读诗词内容,抓住其重点词语,如“当年”一词表明了作者回想起了自己曾经身怀壮志、奔赴前线的场景。“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运用了一个典故,表现了作者因报国杀敌的理想破灭而感到悲愤。下阕感叹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但已经老去的无奈。表现了作者虽然隐居沧洲,但依然心系国家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参考答案】《诉衷情》 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

考点二 思念古人,长亭送别

①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思维轨迹】例2考查考生对诗歌中心思想的领悟。做好本题需要考生认真阅读诗歌,思考本诗的写作背景,抓住诗歌的关键词语去思考。如题目中的“归”,表达了作者送别倩公回家的惜别之情。全诗写出了李白对倩公的极度欣赏和在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参考答案】《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美丽富饶的汉东国的赞美之情。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倩公经历战乱还能平安回归的庆幸(惊喜),对倩公的赞美以及和倩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考点三 借景抒情,抒发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②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③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④仕途失意的苦闷,如: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⑤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

【思维轨迹】例3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直抒胸臆,诗中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担忧和思念,抒发了自己和李白怀才不遇的感慨,并期待李白结束飘零的生活,回到四川。因此在归纳作者思想感情时,需要考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作者怀才不遇的处境。

【参考答案】《不见》 抒发了作者对好友李白的挂念,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有对自己与李白相同遭遇的感慨。

考点四 托物言志,表达赞美

通过节令、景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思维轨迹】例4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因此,一定要围绕节令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钱塘湖春行》 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技巧总结】

中国古代诗词,就其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生活杂感等不同种类。体悟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首先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这样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其次,要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最后,要理解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其往往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多复杂的情感。

【专项训练】

1.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014・河南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14・湖南衡阳卷)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14・山东临沂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阅读《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感情故事范文第5篇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很高兴有这次评选县级骨干教师的大好机会,这是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自己教学经验的好时机。因此,我诚恳的申请加入区级骨干教师的光荣行列。

教育,我的理想,我的梦。我始终坚持读书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者、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奉献于教育事业。2008年3月为广元市青川县马公学校募集50万元重建资金 .2008年9月被青川县教育局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009年1月为广元市青川县骑马学校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募集到过冬衣物。2009年5月被青川县教育局评为《优秀青年》。2010年3月加入岳池县义工联合会多次走访贫困学生,敬老院等 .从2007年8月参加工作至今,我已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整整6年了。6年来,我尽力以“高标准、严要求”对照自己、要求自己。在教育工作中,我用“以人为本,用心热爱”作为工作理念,尽力做到“尊重学生__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__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__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__树立民主意识”。班主任工作始终坚持“关心、爱护”的原则,实行目标管理体制,着眼集体,针对个性,循循善诱,对“症”下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纠正恶习,既当良师,又作益友,逐步建立了民主、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教研工作中,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听课、评课,虚心求教,学习教育理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2009年5月撰写的论文《浅探高年级师生互动》经评议,编入大型综合性教育文献《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此文献由国务院研究室主管主办的国家出版社__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荣获“一等奖”。2012年3月论文《数形结合在求最值中的应用》刊登在《数学周报》教研版第38期(总第402期)第6版。2012年4月我在岳池县中学数学青年教师说课选拔赛中荣获“叁等奖”。2012年4月我撰写的论文《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在2012年广安市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研讨会上交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春华秋实,一次次的成功与欣喜也使我始终以饱满的激情热衷于教育事业。现在,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一名普通教师高层次的追求,申请加入岳池中学骨干教师行列。假如能够如愿,我将无愧于这个光荣称号! 如有差距,我将痴心不改,追求不止!

相关期刊更多

连环画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初中生必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教育厅

37°女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华夏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