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数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 统计数据 质量控制 研究

统计数据来自于对企业发展中的基本数据汇总与采集,统计数据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统计工作的成效,如果数据不准确很可能导致决策上出现失误,而且数据信息的不及时也会失丧失参考价值。因此,保证煤炭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煤炭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要影响因素

煤炭统计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的影响因素非常的多,统计数据经常会与实际数据不相符,因此很难客观的反应出煤炭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因此失去了参考价值。总结之,主要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因素。从实践来看,煤炭企业所统计的数据采集与企业及个人的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实行目标责任制以后,政绩、效益以及升迁等都和统计数据相关,因此各个层面的人为因素都严重影响着统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进而导致了统计数据质量下降,模糊不清。

(2)煤炭基础数据统计的准确性比较差。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单位统计工作中存在较多不太让人满意之处,尤其是原始数据记录和台账的统计不够健全,而且也没有做好统计核算工作;基层统计数据报送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统计数据经常是想报多少就报多少,对于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根本无从考证。此外,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统计资料汇总与报送责任机制,在这样的条件下,将会导致数据统计的口径不太一致,衔接性比较差。

(3)煤炭统计信息存在着严重的失真现象。据调查显示,一些煤炭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可以完成任务,经常会多报信息数据;经营销售部门也会因平衡销售与产成之间差距而虚报、假报销售数据;为减亏造盈,财务部门会编造一些虚假的数据;生产管理部门会根据实际进度计算数据,地质勘测部门也会根据收尺测算数据,统计部门再根据它们提供的这些数据进行汇总与报表制作。从实践来看,往往会因基层上报的数据不准确而导致最终的统计信息数据失真。

2、提供煤炭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对煤炭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煤炭统计数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重视,树立服务理念。从实践来看,造成煤炭统计质量问题的多数原因在于思想不够重视,因此加强思想重视,树立服务理念非常重要。一般而言,煤炭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主要利用了一套科学控制体系和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统计数据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在这一过程,统计部门是数据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求全员参与,并以煤炭总部的满意作为服务目标,从而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实际上它是一种经营理念的体现。在这一服务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成果地将煤炭统计数据变化成一种新的产品,该产品的价值在于为总部提供准确、完整的生产与销售数据,同时也为总部正确地做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进一步提高煤炭统计数据的分析深度,明确煤炭统计数据的质量标准。对于煤炭统计人员而言,应当以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身特点为基点,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努力去发现、预测企业领导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焦点和难点,从而有的放矢。煤炭统计人员要对原始信息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对统计数据信息加大其科学预计量,在经济形式上进一步加强预测与分析,并自觉地投身到煤炭企业的实际经济管理过程中去,从而为煤炭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煤炭统计数据的质量标准,主要是指根据煤炭企业的不同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所提出的一个要求,那些能够满足统计目的,并且精确度非常高的统计数据即时准确的和高质量的,先放则不然。作为煤炭企业的数据统计人员,应当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努力收集市场与用户们所反馈的信息数据,深入到实际去了解真实的情况;对过去的统计数据也要进行定期的研究,从中照常最近几年或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从中找出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主要施力方向,并对其进行反复的论证。

(3)将统计职能进行分散,加强煤炭企业的统计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通过这一措施,可以保证统计工作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对其发展至最为重要的统计信息不只是局限于统计部门的内部,它还涉及到其他的部门,比如基建部门、劳资部门以及销售部门等,这些部门所掌握相关数据对企业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此,为了保证煤炭企业统计数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应当将统计工作分散开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并要求其严格按照统一的口径、时间和范围提供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从实践来看,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它具有全局性、规范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统计数据一定要有权威性,否则就会缺乏执行力,形同虚设、流于形式而已。同时还要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上级统计部门可以组织下级统计部门之间进行相互的监督,并通过这一活动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

3、结语

总而言之,煤炭统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同时它也关系着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对当前我国煤炭企业数据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只有加强思想重视,建立科学完善的数据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红霞.浅谈煤炭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1).

[2]张素秋,夏中扬.煤炭企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探讨[J].煤炭科技,2010(01).

[3]巩丽.对于煤炭企业统计的数据质量控制的分析与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

统计数据范文第2篇

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2015年中国预计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

该研究报告了我国最新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分析数据,不同地区几种常见肿瘤的最新发病和死亡情况,常见肿瘤的发病趋势以及防控重点等。

文章指出,农村地区居民在不同年龄的肿瘤整体发病率(10万分之213.6)和死亡率(10万分之149.0)显著高于城市居民的肿瘤整体发病率(10万分之191.5)和死亡率(10万分之109.5)。且女性肿瘤日趋高发。相比较而言,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癌症的死亡率自2006年开始已有显著下降,男性癌症死亡率逐年下降1.4%,女性癌症死亡率逐年下降1.1%。

浙江:“限抗令”

近日,浙江省卫计委《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多方面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三级医院要率先全面停止(儿童医院和儿科除外)。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并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进行了规定,三级综合医院(含中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50种;二级综合医院(含中医院)不超过35种;口腔医院不超过35种,肿瘤医院不超过35种,儿童医院(含儿童保健院)不超过50种,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不超过40种。

大连:将定向培养儿科医生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儿科医生作为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纳入全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在编制、薪酬、人员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意见》提出,从2016年到2019年,大连市将利用4年时间,定向培养儿科医生及相关医技专业人员300名。从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定向培养儿科医生,3年内计划面向国内外引进儿科博士研究生30名,每年计划引进120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儿科等专业技术人员。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将大连市儿科专业打造成在国内、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势学科。

河南:要求远程医疗通到乡村

统计数据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据质量;统计;控制;方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领导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统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准确及时、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对于各级领导制定科学的决策,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参谋助手作用,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必须贯穿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一、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1、统计数据失真

一是在不同行业或规模的单位会计和统计存在着很大的核算差异,计算口径、周期也不尽相同,而且很多指标很难从正常渠道获得,这些只能依靠统计人员自己关于统计制度的理解进行估算,往往出入很大。

二是由于受到各种利益驱动,导致虚报、捏造数据和漏报统计数据资料时有发生。当统计与企业利益最大化相冲突时,为谋取局部利益,谎报企情、虚报业绩。例如一些调查对象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统计数据,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统计资料,对销售收入、利润、工资总额等进行瞒报。另外由于近些年我国考核各级政府的政绩主要通过经济指标,各级政府为了完成上级任务,层层定指标、下计划,一些地方或部门为显示政绩则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指标,造成统计数据虚假。

三是由于统计在企业中地位偏低,企业中几乎没有专职的统计人员,统计意识淡薄,而统计员对统计数据的不重视,也导致各种统计数据、信息填报错误。

2、调查对象配合度差。

随着统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统计调查对象越来越复杂,被调查者受文化水平、法律意识、统计知识的限制,配合度很低。调查对象不重视统计调查,而不负责任的填报统计数据, 瞒报、迟报、不报、漏填、乱报或不按要求填报信息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基层统计资料的收集尤显困难。

3、统计执法不力

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统计执法力量单薄,统计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使统计法律、法规失去了应有的震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执法难度大。由于受各级政府目标管理任务的影响,统计数据一般都带上了很重的政治色彩,统计执法不具备抗干扰能力,当出现统计违法行为时,为了保护本地区的经济利益,统计部门往往难过权力观、人情关,执法工作往往走了过场。二是执法队伍不稳定。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重,每个统计人员都要负责多个专业,无法设立专职统计执法人员。

4、统计队伍不稳定。

由于统计员待遇低,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很多人不愿意从事统计工作,造成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一些单位、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安排兼职统计员有的甚至没有安排统计员,遇到工作任务才临时指定人员担当,以减轻企业负担,统计人员不熟悉统计工作,缺少统计、经济方面的知识,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5、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落后

运用现代化手段能力差,不能把信息以数据库的形式来管理,准确性差,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处理的需求。统计人员对信息反映迟钝,不善于收集整理,资料更新缓慢,方法手段落后,只局限于简单收集数据,上报数据,而忽略对数据综合分析和评价。

二、统计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

1、强化数据采集控制

探索科学的统计方法制度,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统计调查方法,使统计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设计行之有效、科学的调查方案和方法,确保统计调查工作合理、准确。强化数据衔接和审核评估,不断完善质量评估办法,抓好源头的统计数据的采集。

2、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深入开展“不出假数、真实可信、准确完整”的统计职业操守教育,要求统计人员坚持事实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及时传递准确、真实的数据信息,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保证统计数据的高质量。

3、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

利用普法、统计人员上岗培训和统计宣传日等形式对《统计法》进行广泛宣传,解决统计调查对象在思想上对统计不重视和不配合问题,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制意识,使统计法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职或兼职执法队伍,加大统计执法的检查力度,坚决严肃查处弄虚作假的单位。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部门的整体功能,积极推动联合执法,为统计执法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树立统计权威,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

4、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统计部门应强化对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上岗培训、定期轮训、统计继续教育等办法,经常性地组织业务培训, 扩大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面,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切实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5、提升统计分析水平

统计数据范文第4篇

(一)地方统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1.地方统计人员学历、年龄结构不合理。基层统计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只有高中及专科文化程度,有的乡镇甚至连专科文化程度的统计员都没有,更别说是有本科学历的统计员,而且与省市统计员相比,基层统计人员的年龄普遍偏高。低学历、高年龄的统计员对统计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对统计指标、统计方法的认识有偏差、对计算机技术不能熟练应用,业务处理能力就差,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2.专职统计人员少、兼职人员较多,导致队伍的稳定性差。由于基层条件比较艰苦,再加上统计调查工作本身就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很多人不愿意去那儿工作,而且基层统计人员编制较少,这就导致有些地方没有专门的统计调查人员,而是让统计人员身兼数职,要做很多工作,随时准备哪儿有需要,就被调走,等本地急需统计调查人员时,再抽调他人补充。新调入的统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不熟,缺乏工作经验,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也是不熟,导致统计数据衔接不好,错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而统计调查工作的专业性和时效性都很强,所以统计质量得不到保证。此外统计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不好,晋升的机会较少,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统计调查工作又是十分枯燥和繁重的,需要统计人员有较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才能保证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统计法律法规不完善,对违法人员的惩罚力度不够一是现行的统计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不够完善,有些内容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二是统计违法成本太低,对违法人员的惩罚力度不够。纵观对已经曝光的统计造假案件中的统计违法行为多数是行政处罚,如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和罚款(罚款数额相对来说较少),最严重的是撤职,并未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在统计违法成本小于既得利益的情况下,统计违法者也就无所顾忌了。

(三)统计管理体制不完善,统计调查抗干扰能力弱。我国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统计部门工作经费都由同级政府管理和拨付,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机构仅有业务指导权。从此可看出,统计部门只是业务由上级授权,而人、财、物归地方管理,在人事和经费上受制于人,必然导致抗干扰能力差。由于统计数据常被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统计干部的升迁、奖惩若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统计数据就可能成为服务领导的工具。

(四)被调查对象不配合,导致统计信息失真由于统计法制宣传不到位,公众的法制意识淡薄。许多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不了解《统计法》,不知道其有义务向国家和政府提供统计资料,对统计调查工作缺乏一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被调查者出于保护自身利益(如税赋、贷款、享受优惠政策及福利等)考虑而不如实上报相关数据,瞒报、漏报、虚报时有发生,使得源头统计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二、提高地方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在对政府部门和领导的政绩考核上,改变以“数字论英雄”的考核方式,国家统计局应该不定期地派调查小组到GDP变化幅度比较大或GDP反常的地区考察“数字”背后的客观实际,抽查当地企业相关部门的数据,检查企业统计报告期的会计报表以及其他申报表,以判断企业所申报的数据是否与其实际情况相符。同时把对各级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与民众的满意度、幸福度、老百姓的口碑、收入等相结合。加大透明度,定期公布相关的统计数据,并设专门的举报电话、举报网站,及时查处被举报的统计数据造假事件。对在业绩指标上有弄虚作假行为的,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二)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整体素质1.加大对统计调查人员的培养力度一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可以从高校引进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并对他们加强业务培训,安排老统计员对他们进行指导,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选派专职统计员到“统计工作先进”省市进行交流学习,让这些人员亲自参加到他们的实际统计工作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通过与高校合作、内部定期培训或开讲座的形式加大对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统计方法、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法规、统计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2.要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使其认真对待统计调查工作,如实地记录统计数据,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3.加强对统计人员的物质支持,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并提供其出国考察、深造及晋升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人员的惩罚力度一是修改和完善《统计法》,补充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二是通过学习典型统计违法查处案例、开讲座、参加研讨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各级统计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法、懂法、正确用法。三是加大对违法人员的惩罚力度。对虚报、瞒报、拒报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并曝光。单是曝光还不行,还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犯罪的机会成本。对违法人员在惩罚方式上可以根据实情给予行政处罚(如撤职、永不再任用),同时应该配合经济处罚,涉及刑事犯罪的还要给予刑事处罚,加大其违法犯罪的机会成本,以减少甚至是杜绝统计数据造假行为的产生。

(四)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提高统计调查抵抗干扰能力推行垂直管理,实现地方统计机构无论是在统计业务方面,还是在人事、财力、物力方面均应该直接由上级统计部门负责,提高地方统计部门的抗干扰性。由此,统计部门在对地方各部门数据作汇总、监督和核对时,可减少统计干部的顾虑,使统计工作更具独立性。

统计数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统计数据失真;统计主体;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65-01

一、引言

在越来越看中政府公信力的社会背景下,统计数据失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统计数据失真的成因很多,本文重点从政治因素、行政干预因素、统计主体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四个影响统计数据失真的主要方面探讨统计数据失真的具体成因及预防措施。

二、成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一般情况下,统计数据必须要做到“求真务实”,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统计数据的非客观处理(或者称为国家利益层面的统计数据失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统计数据失真不能一概而论地称之为缺乏价值的、低效的、失能的、能够引起负面影响的统计结果。政治因素影响下的统计数据失真并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消极应付,因此统计主体必须采取积极的价值观来看待此类情况。

(二)行政干预因素

目前,统计数据依然是地方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地方领导依然对“数字政绩”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虽然任性编造、模拟数据、谎报瞒报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国家各级统计部门要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就不可避免地要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地方政府个别领导出于展示政绩、博取上级补助资金、获得社会同情等主观意愿,无报有,少报多,低报高,以致修改数据等严重问题还普遍存在。同时,基层统计部门出于组织原则、意识不到位、迎合领导等原因没有坚持好统计原则,没有执行好统计规范,这也是一定的客观事实。

(三)统计主体因素

统计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和个人素质两个方面。从政治素质方面来说,政治观念认识不足是基层统计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基层主体普遍认为只要办好领导交代的统计任务,只要统计结果有领导的签字认可,只要满足直接主管领导的要求就不会犯错误,至于统计结果是否真实并不重要。在这种错误的政治观念的影响下,统计数据失真也就成为了偶然中的必然。当然,不能坚持工作原则、昧心遵从、不坚守党性等政治素质问题也很严重。从个人素质方面来说,敷衍塞责、谎报、瞒报、马虎、统计业务不强、接受培训不够、思想认识不高等个人素质因素产生的数据失真问题最为显著。

(四)法律和法规因素

违法成本低是统计数据失真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现行法律和法规对于统计数据失真的责任主体的惩罚过轻,有的地方甚至以批评、教育代替法律惩罚。从法律和法规的制定方面来说,专项规范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还很欠缺,有关监管部门的职责与惩处的法规还多停留在原则性的指导意见阶段,多数没有制定可执行的实施细则的法规。从法律和法规的执行方面来说,执法不严仍然是个别单位或个人在统计工作中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主要原因,不按法规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使得数据问题不能得到根治。

三、预防措施

(一)以国家利益为重

统计主体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统计本身就是为决策服务的。在政治需要的大背景下,统计数据要符合国家最高层的决策需要,只要最高层决策已经确认是正确的,失真数据就有存在的必要。作为基层的统计主体要不断丰富工作经验,认清什么样的情况是国家利益需要,什么情况是地方利益下的“任性”干预。对于符合国家利益的需要必须坚决支持,地方或个人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必须果断地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同时,坚决抵制统计工作中不正当的干扰。

(二)增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管理

国家统计局和省级统计部门宜从基础统计工作的监督机制,规范界定健康的数据统计职业道德,制定相关细则等宏观方面执行监督监管措施。市级统计部门应着重建设强有力的统计监察执法队伍,坚决控制县级政府对基层统计工作的影响程度。在制定行政条文方面,市级统计部门应该重视行政政策的可行性与执行力的制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可信,经得起怀疑和推敲,不怕检查。

(三)预防统计主体主观性失误

统计主体主观失误对于统计数据失真的问题也是非常显著的。从统计主体工作能力方面来说,基层统计工作主体接受的统计专业、拥有的服务意识、现有的工作能力、积累的统计工作经验都十分有限,这些都影响到了统计主体在工作中的主观行为,从而数据的真实性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加强培训、稳定队伍、坚定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信仰等方面来提高统计主体个人素养,尽量避免主观失误。

(四)加大惩罚力度

不断统计主体工作失误的成本是有效控制统计数据失真问题的有效手段。针对约束统计工作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立法部门以及法规制定部门要切实从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细节,建立行之有效的统计职业规范总则和细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