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烟滚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余杭滚灯;艺术风格;价值
“余杭滚灯”发源于浙江杭州余杭一带,也是浙江最有特色的地方舞。“余杭滚灯”是集杂技、体育、武术、舞蹈这四种表演形式于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它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与余杭人民的生活方式、习俗息息相关,而且“余杭滚灯”彰显了力量与美感相融合的艺术特质。在长期的发展当中,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将“余杭滚灯”逐渐发扬光大。“余杭滚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从表演特点的复杂性、多样性、道具服饰的特殊性以及音乐特点等角度分析其舞蹈艺术特色。
一、“余杭滚灯”的起源
“余杭滚灯”是浙江最具有艺术魅力的民间舞蹈文化,它起源于杭州近郊一带,迄今为止已有800年的历史。每逢元宵佳节或庙会,“余杭滚灯”必会作为迎会仪式队伍中必出的特色节目。关于它的起源,在余杭民间有着多种说法,相传较为广泛的便是“水患求神说”和“恫吓海盗说”了。以下是对这两个传说作出的简要的解析。“水患求神说”。早先有这么一种说法,滚灯起源于傩舞。旧时,受杭州湾大潮的影响,每逢台风或暴雨时节,总是发生溃堤事件。于是,余杭的百姓们就决定跳传统的傩舞来祭祀求神祈福,以此来减少水灾的发生。我国民间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旧时每种事物都有不同的神灵在管辖。而司管水利的神灵,民间认为是二郎神。这二郎神实为秦时蜀郡太守治水名将李次的次子,因协助治水有功,事后封神,其手中拥有避水神珠掌管水利,便是其治水的象征。于是,在民间的画像中就出现了二郎神手执神珠的场景。百姓在跳傩舞时,会扮成二郎神的模样,并戴上三目面具。可面具好办,神珠难寻,最后,他们决定用竹编的圆球代替神珠。久而久之,“二郎神舞滚灯”成了百姓求神时的主要节目。这种舞蹈也同时被认为是“余杭滚灯”的雏形①。“恫吓海盗说”。还有另一种说法,滚灯的产生是为了恫吓海盗。余杭地区在中国古代,大都是盐碱之地,所以也很快成了繁荣之地。不过,经济的繁荣也为这一带埋下了危机。当时,沿海一带海盗出现频繁,他们将这繁荣之地视为一块肥肉。由于海盗频频光顾此地,当地遭受了灭顶之灾。换地方又不舍得离开这片土地,百姓们就决定强身健体来与海盗抗争到底。当时有个篾匠萌生了一个想法,准备搞个竞技性的项目。他用竹编成竹笼灯,里面点上蜡烛,并取名叫“滚灯”,离远了看就像武林高手用内力在操作。这不仅恫吓了海盗,而且也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后期,海盗不敢来了,舞滚灯的习俗也在当地流行开了②。
二、“余杭滚灯”的舞蹈艺术风格
任何一种民间舞蹈都有其不同的舞蹈艺术风格,“余杭滚灯”自然也不例外,它的舞蹈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出了“大气磅礴、激情雄健”的特点。由于“余杭滚灯”是集杂技、体育、武术、舞蹈于一身的民间舞蹈,所以它的舞蹈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技巧性和欣赏性。
(一)“余杭滚灯”的表演特征
“余杭滚灯”的表演特色有着它自己严谨的规定,在传统的套路中,相传有九套二十七个动作,其动作都是由男子来表演。对于“余杭滚灯”的表演者来说,表演时要遵守表演的次序,并且在每次表演开始的时候先由两人进行“抱灯”①,从舞台的左右两个方向以“猛虎跳涧”出场,而后又由一人单独表演一套动作后迅速下场,之后人换灯不换的进行转场,由下一位出场的舞蹈者表演第二套动作“蜘蛛吐丝”,并以此类推,之后的7个人完成21个动作。而在舞蹈的“开荷花”的同时,扛灯的三个人依照相同的节奏感依照逆时针的方向在原地进行移动,而主圈的外圈则由30至40人左右的队伍形成叠罗汉型的圆圈,并且顺时针方向的进行行进。结尾的动作为“荷花争放”。每套动作的难度又互不相同,力度技巧等元素都有不同的侧重,表演时可因人而异的进行调整,而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除去需要不同的上下左右的进行灯的舞动旋转之外,还要进行“虎跳”“旋子”等围着灯打转的翻滚表演,并且又以“晃手”“涮腰”以及“踏步翻身”等古典舞蹈的动作加以辅助表演,并在其音乐的运用上用“急急风”等锣鼓的打击器乐为主,而且还用比较具有即兴效果的“走马锣”或是“七字锣”,进行气氛上的烘托效果。在早先的“余杭滚灯”的表演中,要求是一定要由男性担任表演者的。可能是对于表演滚灯需要体现力量美与气势上的感官体验,又或者是由于滚灯的重量以及表演难度,非男性不可担当。比如表演者会用身体担当中心轴,将重达数十斤重的竹球像皮球一样的在自身的周围上下翻飞,好似滚灯自己长了脚一样围绕着表演者进行运动,美观又富有气势。“余杭滚灯”发展至今,其表演的主题已经由单一的男性表演者推广到了女性、少年,以及武术学员的范围。由于对滚灯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难度,使得女性在舞滚灯的同时还体现出了滚灯艺术的柔美、灵性的特点,女性的纤柔之美也很好地弥补了滚灯过重的刚性。少年在舞动滚灯的同时则具有活泼阳光的表演特色,将表演中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而武术学员对于滚灯的表演则使表演更加具有难度,结合武术的动态美,使舞蹈的技巧性以及观赏性又有极大的提升。丰富了“余杭滚灯”的艺术创新的舞蹈艺术形式,使这种艺术形式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二)“余杭滚灯”的道具和服饰特征
作为民间传统的舞蹈节目,舞蹈的道具和服饰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这个节目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在“余杭滚灯”当中自然也不例外,它的道具就是规格比较单一的竹制球体,通常球体的直径为1到1.5米之间。但经过艺术形式的不断革新后,滚灯又出现了另外中小两种风格的变化。对于竹片的厚度以及直径根据使用的需要均作出了不同的调整。并在滚灯的表面设计上融入了现代元素,将滚灯的表面用银色或是金色的亮色纸张进行装饰,使得滚球在舞灯的同时出现流光溢彩的效果,大大的提升了其观赏性。在传统的“余杭滚灯”里都是由男子表演的,他们会扎头巾,穿边窄袖对襟上衣,配上腰带,下身穿灯笼裤和布鞋,样子打扮得像古代武士。近几年来,“余杭滚灯”慢慢的走向了舞台,它的服装也越来越讲究。比如女子版的服饰中头戴红色的帽子,而且在帽子上有小球和两个风车,在表演时,风车会顺着风呼呼转个不停。每个版本的服饰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但也有共同点,就是大多都有红、黄两色,这可以使节目的表演更富有喜庆效果。
(三)“余杭滚灯”的音乐特征
“余杭滚灯”是浙江的一种地方性民间舞蹈,在音乐上其具有浙江民间音乐的自由欢快、活泼、旋律优美的特点。而“余杭滚灯”又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它大多都是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因为“余杭滚灯”大部分都是出现在庙会祭祀等活动,所以能更好的调动现场热闹的气氛。其中有铜锣,大锣的直径在40厘米,敲出来是咣咣的声音,非常洪亮;小锣的直径在10厘米左右,敲出来汪汪的声音,十分有趣,像个调皮的孩子。除了铜锣,节目中使用较多的还有排鼓,分别有大、中、小排鼓。“余杭滚灯”中大排鼓的声音浑厚低沉,能显示出庄严稳重;中排鼓声音成熟稳健,慷锵有力;小排鼓声音紧尖,高跳,表现出活泼欢快,似顽童打闹。而现今的滚灯舞蹈融入了女性等参与表演,因此也相应的增加了丝竹唢呐等江南特色的乐器,表现出了浓郁的浙江民间音乐的特色。根据“余杭滚灯”不同的套路,就有不同的为之配乐的音乐伴奏,这使得节目在表演时更加的精彩和热闹。
三、“余杭滚灯”的艺术魅力
(一)“余杭滚灯”的民俗价值
千百年来,民俗,这与人民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正不断的影响着百姓们的生活。“余杭滚灯”就是活跃在百姓的民俗之中的一种传统舞蹈。在八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余杭人民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丰富了“余杭滚灯”的内涵,使其涵盖了众多的民俗因素,让它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余杭滚灯”是浙江杭州民间民俗中独特的宝贵财富,它之所以有今天的精彩,也是因为它拥有丰富的民俗价值。如今,到了逢年过节或庙会期间,滚灯节目必将会在舞蹈队伍中表演亮相,当地的人们已经把“余杭滚灯”当作是余杭地区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因此它在这些地方也是格外受人们的喜爱。这就是一种传统的代代相传的群众性的民俗活动。“余杭滚灯”自产生以来,就打上了深深的民俗烙印。
(二)“余杭滚灯”的社会价值
“余杭滚灯”是浙江杭州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间舞蹈,它不仅具有民俗价值,而且还具备了社会价值。在2008年,“余杭滚灯”作为余杭地区的民间传统舞蹈走上了奥运的舞台,这不仅让全世界人们知道了“余杭滚灯”的风采,而且也使得“余杭滚灯”达到了发展历史的顶峰。这股浪潮在2009年底,悄然卷进了大学的课堂。在浙江师范大学进行了第一堂当地的传统民俗舞蹈课,余杭文化馆为他们派出了非遗保护部的人员和3位文艺室的舞蹈老师,现场为学生示范和传授了一些“余杭滚灯”的表演技巧,学生对这些精美的民俗舞蹈动作也格外的感兴趣。这传统民俗舞蹈课,是以浙江各地本土的、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一周有两个课时,“余杭滚灯”就是课程中首要的内容。在此之前,“余杭滚灯”开展了乡土文化教育,还走进过中、小学校园,但走进大学校园还是第一次,这也将会是其继承与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余杭滚灯”是来自民间的发展良好的民俗舞蹈,大学生需要去了解并学习浙江地方的特色民俗文化。“余杭滚灯”走进大学课堂,进一步提高了滚灯的知名度,扩大了滚灯的传承范围和方式,也提升了滚灯的品味。“余杭滚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形式,在民间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逢年过节及庙会的必备娱乐方式。经几代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加工提高,“余杭滚灯”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时代的色彩,既有江南舞蹈的隽丽秀美,又有民间艺术的遒劲有力。“余杭滚灯”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典型的地方特色,展示了中华民间舞蹈杰出的创造力,对探索古、现代民间舞蹈具有很高的价值③.
参考文献:
[1]丰国需,杨建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2]傅振磊,董新光.浙北滚灯舞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08):119-120.
[3]唐永铭.“余杭滚灯”耀京城[J].今日浙江,1999,(10).
[4]戴园丽,范自强.从“余杭滚灯”列入“国遗”谈非物质遗产品牌的培养[J].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2010,(06).
崔 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赏析】
崔颢向以使李白也为之叹服的《黄鹤楼》诗著名。如果说《黄鹤楼》是以日暮思归的真挚乡思动人心魄的话,那么这首《题潼关楼》则以对雄伟山川的赞叹和由此产生的广远深沉的忧虑,表现出崔颢诗歌风格的另一方面。
开始两句“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表现出诗人匆匆登临的情形。诗人在骑马赶路到达潼关时,恰逢雨过天晴,原本疲倦的精神为之一振,于是歇马登上“津楼”(即潼关城楼,面对黄河),眺望山川。这两句说明行色匆匆,写来却从容不迫,“逢”字、“上”字安排得次第井然,而且别有一种挺拔劲健的感觉,引出下文的雄伟景象。
中间两联,写登楼眺望所见,正面表现潼关形势的险要和山河的壮美。“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前一句说从楼上望去,潼关内外群山连绵起伏,威武雄壮地护卫着“三辅”之地。“三辅”,本指西汉时期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这里指唐代京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后一句是说,潼关的大门紧紧地把持着“九州”。“九州”本指古代中国设置的九个州,这里指潼关以东的广大地区。作者先在前一句勾勒出雄伟的山势,描绘出壮阔的背景,然后在重峦叠嶂的背景上刻画出“关门”,前有“三辅”,后有“九州”,中间用生动而有力的“扼”字连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势跃然而出。“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这两句从描写关势险要过渡到交通,是上一联诗意的延伸。“川”即平野。潼关一带,在乱山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平原,从关中向“陕路”通去。“陕路”即陕州之路,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河”即黄河,在古潼关北面,黄河之水由北而南向华阴县流来,然后在潼关和对面的风陵渡之间,忽然折向东,滚滚流去,卷起滔滔洪波。一个“绕”字,形象地表现出黄河的走势,形成磅礴的气势。中间四句,分别从群山、关门、川原和河流描写潼关的地势,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展现出雄浑苍莽的特有境界。诗人还通过“三辅”、“九州”、川原、河流,将潼关与广袤的土地连接起来,大大拓展了诗的意境,造成一种壮阔宏大之势,从而进一步衬托出潼关地势的险要。
或许这也正是我们的信仰吧……
阳春三月的舞台中,温暖的阳光轻轻地拂拭我们的面庞,刚刚绽放的花蕾还遮掩不住鸟儿的活跃身姿,这诗情画意的仙境,怎不令人陶醉,甚是迷失……
家乡的老人们正坐在小院的摇椅中,安适地躺着,他们淡然地闭着双眼,脸上的一条条皱纹深陷着怎样的甜蜜,而那嘴角与会时不时的上扬,形成一个好看弧度,丝丝清风也配合的摸摸他们的脸,“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那一脸的悠闲让你的心不禁慢了一拍。
再看看,那摇椅的节奏慢慢地,犹如一首舒缓的小提琴曲,就这样摇啊摇的,一生的辛酸会跑到九霄云外去了;也犹如一个老者的灵魂,随着春的脚步,走得从容而美丽。
渐渐地,池塘中渔夫的一栏长高打破了春的宁静,更惊动了春眠的老人们……
他们的脸上仍是难以想象的雍容,眼睛若有若无的眺望着,或许是他们的人生经过修炼,终于提升到最高境界,人生经过洗礼,风吹走了迷茫,雨冲刷了成败,让生命更有韧劲;也许他们的人生经过反复打磨,任何事何人,都能泰然处之。
等等,他是在眺望那平静的小溪;他是在眺望河岸边弱柳扶风的闲情逸致;他是在眺望天空中一抹微云的曼妙身姿。真应了“从容出世,清淡出尘”的真滴。
风习袅袅,醉卧秋波,冷落了一段昔时风月,梧桐满地,昔景如烟,一指沾满的还是苍凉文字。时间的文集,成为我生活里唯一的周旋,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光,依恋了没有喧嚣的安静。笑看人生,沧桑何尝不是一种萧逸,情锁把菁华禁锢在一隅。巴山秋池胭脂泪,墨香古卷秦淮词。秋寒临袖,小径乱叶魂,催花瘦,谁念花痕残碧尽?秋总会赋予断肠人一种凄凉的感慨,让人有一种看尽红尘悲欢离合的暗伤。铅华是一指流砂,苍老了一段过往年华,剥夺了青春的斑斓。幽梦成叠,寄语何处,只把往事作霜寒。
时光逐梦,醉舞清秋,回眸中已经旧时别情,诗赋半掩伤悲,湖畔柳、小桥、水流,碧波淼淼,阡陌人影风景静幽幽,一梦、惊落凡尘,秋凉夜洗命途多舛、雨辰沉浮,宿命谁知 、花开醉蝶,一醉一迷茫,花落香梦,一梦一惘然,韶华遗失,一叹一红尘,人生沧桑,一啸啸长天。秋风习习,你不是我的风景,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红尘眷眷,看溪流涓涓,暮赏霞落,秋叶黄了缩卷在心头的希望。爱恨剪影缓缓念,悠然浅行流年里。
岁月徜徉,时光迁徙,飞旋在青春里浅浅的笑魇,逐雨随风烟云暗散。纵芳华万千,也抒不尽半纸残章断句,填不绝一阕孤独,写不尽离恨愁绪。婉约金陵唐宋远,秋回汴梁梦楼兰。静守天涯,泪涤菁华,清歌悠扬的幽静处,苦楚诗词冲击着半城烟沙,提笔勾勒那些遗留在流年里的岁叠。清凉冷却了花香,风摇梧桐语,孤独街,走过沧桑,走过失落,守着寂寞,泪涤尘埃滴墨成伤,宿世羁连坎坷牵绊,终究抵不过梦尽荒芜的流光。
??题记
一直都认为,一声赞美,意味着绽放一方阳光。
泉声在桥头。地上是碎了的枫叶,尘土飞场的一刹那,诗兴大发。是有人赞了它: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景色悠然,美丽不可方物。然后秋,不再是萧瑟的代名词,告诉我,原来它也可以这样蓬勃。
赞美,清月非俗
曾经这里,只有月的孤寂。而现在,有月的孤寂与月怀中无数的华丽诗篇。
乍暖还寒时候,一个不经束缚的声音高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一时心中无他,月下独醉,伤月,故月寒。离别难当,寒月怎知?泪洒阔别处,月散水中,离离碎月,惟在别离时。东坡的月,只是伤感之月。
东坡一声“明月几时”叹出了太多的唯美,试问古今,何人堪比其言?
也或许,真的有。
曾有人笑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过三巡,把笑颜欢,心情高涨,痛快淋漓,一发不可收拾。又言月“影入平江水流”“月下飞天镜”,原来世间懂月之人,并非独有东坡,而太白的月,是淋漓难至的月。月的一切,古人是懂的。
赞美了它,却不可改变月的孤寂,月是有不俗的清寒,高于世间,只是那些赞美,托起月高于世间的身躯。
赞山水,清澈心扉
古来赞水赞山者,多如江,多如岳。是那些画笔与诗句,让山水之情流露在每个人的心扉。当一立五岳之极顶,众山尽是一览脚下,身处天地六合之间,腾身一跃激起山水带来的激情四溢。无言可对江河百川之媚。
似乎位于黄河之畔,华山之巅,领略涛声如浪、风烟滚滚的席卷是英雄不可泯灭的必然之事。自然中尽领无字之书,身感自身之渺小如沙,天成敬畏,人不可寐。
山水与月,终究是诗人画家心中的一点慰藉。千年的美,湮雨湮月,肆意的纷飞在三月布满苔色的青石板。
好似一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来瀑流争喧兀豕,石永崖转石万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