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与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美术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216-01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塑造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进行培养发挥着重大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促进美术这门学科的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美术教学也必须进一步改革,那么如何进行美术教学改革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美术教育改革,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先进的教育观,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视觉形象,直接观察获取知识
美术是以视觉为主的一门学科,美术教育必须重视形象的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激发思想冲击,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从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能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为此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模型、范画等,引导帮助学生直接观察;让学生感知美,提高审美能力。比如我带领学生在室外写生自然景物时,在写生前,首先提出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带着疑问观察。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写生时我要根据自然景观,如用“花卉”为题材,讲解如何运用范画知识去感受自然,表现自然。在长期教室临摹范画的条件局限下,把学生引入自然,让他们身临其境,景物的真实感一下吸引住了学生们的视线。学生们一边观察,我一边提示:“你看到的花是些什么颜色?花的形状各有什么不同?一朵花在不同角度观察又有何差别?”经过现场提问,及时答题。同学们用自己的眼光结合已学到的知识有了一种急于表现自然的冲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视觉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求知程度极大地挖掘出来,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二)让活动进入课堂,提高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一些造型游戏活动,如果把游戏活动带入到课堂中,课堂气氛将变得活跃自然。由于长期传统的美育教学影响,有人认为画画得像就是好的。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其实这种像不是一朝一夕能所得,如果一味的这样去要求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效果。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强加压力只会抑制学生思维,束缚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在课堂中做些有益提高审美,创造美的活动,不仅可以活跃 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目标,锻炼了动手动脑能力,提高思维创造力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二、巧构思精设制,在课堂轻松教与学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既适合教师的教法,还包含学生的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进行创造。所谓教与学就是如何去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去激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巧构思精设制。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设计如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而“绘画”是学生乐于接受的艺术之一,以画激趣,以画育德,以画育智,以画育美,以画育心,则能事半功倍,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在学习绘画上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去“因材施教”。
例如,我在开速写课时,我试着利用学生的好动的天性来安排教学过程。
首先我把讲与练的时间做了调整,做到“精讲多练”,临摹与写生穿行,为了更形象直观,贴近学生,我先请好动又贪玩的两名学生做模特,两位同学展示的还真像回事,我一边讲,一边做示范,再结合速写书上优秀范画上的线条与现实人物衣着上的结构去比较。模特与范画相结合,哪儿该疏,哪儿该密。讲解学习优秀范画的重要性,范画方法为我所用。然后再领学生进操场看同学们运动的各种姿态,接下来再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些典型的动作姿势,并提出“你能不能也来表演这个动作”而对下面的同学则说:“你能把他画下来吗?”画完这个动态就另请他人表演,并对各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提出优点,指其不足如此一来,每个同学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枯燥单调的课堂变成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又互相竞赛的课堂。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整了教与学的关系,还让学生在愉快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美育与其它学科相结合促进自主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说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画法和一些美术理论固然重要,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去自主学习,未来的社会是学科之间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的社会,有其它学科的溶入,艺术视野会更宽。
(一)把信息资源带进课堂
电脑信息具有广阔的教学资源的学习资源,学生把信息分析,处理后,合理、准确地反馈到美术学习中去,能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传统的美术课采取的大都是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形式,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在学生中间以形成了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机房上课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去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不但可能从老师那儿获取知识,还可以在网络中实现资源工享,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
(二)把音乐带进美术课堂
音乐与美术是两个完全不同艺术范畴。但又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音乐讲究节奏,美术也讲究节奏,音乐能使人心情振奋,情绪激昂美术也是如此。美术课上,如利用音乐欣赏和绘画欣赏相结合的形式,在背景音乐下进行名画欣赏,俄罗斯画家康定斯曾说过:“绘画是视觉音乐”。一幅画可以让我们产生音的感觉;特别是抽象绘画,不同的画面可以让我们联想起不同的乐曲,或是激动人心的交响乐,或是轻盈优雅的轻音乐,在欣赏名画的同时有意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在视听感官的共同参与下更好地理解名画的含义,事实证明,美术和音乐的融合,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效果,使学生感情上产生共鸣,也提高了审美情趣。
(三)与文学相结合
美术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的;文学则利用文字,两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已,但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有了文学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背景,是有很大帮助的。如观赏名家山水画时,根据画面的内容适时穿插具有相同意境的古诗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名画认识的穿透力,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去发挥想象,由此培养创新意识。
(四)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论中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的核心观点是“教是为了不教”其表现在教育观念方面,就是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体,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的交往、互动。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这是课程专家们人文精神理想化的目标,这不仅是一种方式方法的变革,更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提升。
一、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纵观近现代中西方教育史,在处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多种观点,其中两派截然不同。一派是“学生中心论”,一派是“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和杜威,他们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认为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是“自然仆人”。他们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不应干预学生的学习。用杜威的话说,教学中的教师只应充当“看守者”Watchcer和“助手”helper,他不应站在学生前面的讲台,而应站在学生背后。他们从人本主义出发,重视学生的需要、态度、情感及动机系统或内部机制等因素,并肯定这些内部的变化才能引起学习行为的变化,因此,他们主张教学应尽力排除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种外部条件,这种理想主义的态度,充分肯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内在动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但却排除教师的“教”和环境因素等外部条件。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他十分重视教师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支配作用。并断言“在教育的其他任何职能中,学生是直接在教师的心目中,作为教师必须在他身上工作的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教师中心论者一般都重视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把环境变化和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看成一种函数关系,把教师看成是社会或教育影响的代表者,在教学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传统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当成承载知识的机器,拼命“填”“压”,使学生处于被动的超负荷运行中,无休止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教师则无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把学生当成奴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剥夺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有的甚至不顾学生身心健康,肆意摧残。笔者曾亲眼看见某中学为检验学生的真实成绩,于寒天冷冻之时,把几百名学生集中在操坪上,露天考试,十多名监考教师在周围穿梭巡逻,那阵势真是如临大敌。笔者怀疑,面临那样紧张的氛围,那么严寒的气候,那么僵化的师生人际关系,学生真能考出真实水平?为堵塞舞弊之路而置几百人的身心健康于不顾,这代价未免太大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近年来出现了更多的“主体观”。最主要的有:1、主导主体论,即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双主体论,师生都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3、过程主体论,该观点认为教与学是两个并行活动,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除此之外还有阶段主体论等观点,那么究竟谁是教学中的主体呢?我们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参与学习的主体。
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先是处于客体地位。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教学大纲即现在的课程标准,其目标指向都是为将来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才,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教育影响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常言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这就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所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加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学生再不是像以前那样消极地接受,而是按自己的需求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和兴趣动机为基础汲取知识,形成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确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教师这个名词的界定有两重取向,一是“经师”;一是“人师”;现代社会要求教师做人师。这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按照社会的要求以及反映社会要求的教学目标来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指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这些年来,在自己的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了一套学生自主作文的模式,我把它归纳为“议、查、写、评、展”五步作文教学模式。“议”就是作文前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此次作文的任务、目的及作文的要求与写作范围,师生共同确定写作的中心、作文的题材、体裁及作文的步骤,完成布局谋篇。“查”就是广泛查阅资料,通过走访、实验等实践环节或通过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场景,提取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完成材料积累。“写”就是学生动笔写作。“评”就是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作文,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大部分学生完成作文后,先是自评自改,然后教师集中讲评学生的作文。再就是分组互评,对有争议的作文让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展”就是展示学生的作文。让学生把他们认为写得好的作文收集成精装本,放在图书角,让全班同学传阅并提出自己的阅读感言或参考意见,使他们在充分欣赏自己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倾听别人宝贵的意见。实践证明,我的这种五步作文教学法的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巧妙引导。
(二)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动态活动过程,两者的联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其本质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前人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在学生与知识之间需要媒介与纽带,那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没有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学活动就无从谈起,就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与学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同时教与学又是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因为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二元对立,构成教与学互相作用、交叉影响的连环反应。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理想、观念、价值取向会熏陶学生,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态度会影响学生,教师的教学策略、方法、措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消极和积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反过来,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年龄、水平又对教师的教起制约作用,这就是所谓“因材施教”。此外,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通过一定的信息反馈也对教师的教产生反作用力,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善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进修,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更臻完善,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更高境界。
(三)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条很重要的科学依据就是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因为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学生的“学”。课程理论家、教材编撰者在构建教学目标、设置课程标准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上面,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历经十多年的学习,其思维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知识水平一步步上升,特别是有个性特征由初步的不稳定发展到稳定的个性品质。从小学到中学,他们完成了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一步,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中间,教师的教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大与小,正与负、好与坏,则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关,与教师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施教的策略有关。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一特征是阶段性和连续性并存。不同的年龄在思维发展方面各有特点,表现出一种阶段性。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初步的逻辑思维发展,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抽象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高中生的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理论思维开始形成,但这种阶段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连绵不断、首尾相接地粘连在一起的,前期的思维特点是为后期思维形态奠定基础,后期的思维特征又是在前期思维方式上变化发展,这就是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关系。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第二特征是其过程具有加速期和关键期。简单地说:3岁、7岁和13岁的心理发展的加速期。而2-3岁儿童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期,4-5岁是掌握语法结构的关键期。初二年级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抽象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直到高二这种转变基本完成,进而趋于成熟,错过这些时期,教师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影响学生成绩。
关键词: 教;学;非对称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5—0125—03
收稿日期:2012—08—16
基金项目:2010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不同类型命题教学研究”(1011213B);2012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知识的类型及相关教学研究”(XKJ012BGD049)
作者简介:张楚廷(1937—),男,湖北天门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名誉校长,主要从事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学的研究。
一
教与学,作为两种活动,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它们的关系不是对称的。
教的活动必以学的活动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学的,你教谁?
然而,学的活动并不以教的活动为前提,没有教的,也可以学的。
换言之,教的,需要有学的;学的,不一定要有教的。
另一方面,教常常是为了不教,教是引学上路,上路了,走好了,就不需要再教了。这是优秀的教所追求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是为了否定自己。教是为了自我否定。
可是,学不是为了不学,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为了更有效地学,为了更会学。也就是说,学是为了肯定自己。学是为了自我肯定。
学着的人需要好好地思考如何学,他不必去思考如何教,这还不是他眼下的事。但是,教着的人在思考如何教的时候,必须同时思考如何学,因为教正是为了让学着的人解决如何学的问题。因为学,教要思考得更多。这也是不对称的。
二
学习论和教授论是两个不同的学问。
作为教授(teaching)的学问,教授论属于教育学。然而,学习论是属于心理学的。关于教与学的理论或学问,不仅不对称,而且是分属两大不同类别的理论,它们分属教育学和心理学。
一般认为,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之一。反之,教育学并不是心理学的基础。
学习论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叫做学习心理学。教授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叫做教学论或教学学。
因而,更具体地说,教学论是以学习心理学为基础的。
会教的人,一般来说,应当是会学的人,甚至是特别思考过研究过学的人。好的教师最好曾经是好的学生,或者,在走上教师岗位的过程中,又进一步体验了学的,是把做一个好学生的过程延续到了教师岗位上的。作为教师的学与作为学生的学是很不一样的;曾经学过,与曾经教过是很不一样的,后者常常需有对学习的学习,对学习本身的研究。
三
因此,我们常常由学来说明教,对学研究得越深刻、越全面,对教的研究才可能越深刻、越全面、越细致。
就学习的知识内容来看,有关于事实的学习、原理的学习、逻辑的学习,这一切,都与一定的语言符号有关,因而,有相关语言的学习。
从方法的学习来看,有对归纳和演绎的学习,有对分析与综合的学习,有对联想、猜想、预测的学习,直觉或逻辑也是方法,也就要作为方法来学习。
辩证法的学习也属于方法论的学习,但它在作为思维领域里的学问时,也属于逻辑的范畴,那是与形式逻辑相对的辩证逻辑。
四
以上是就学习内容而言的,方法也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内容。因而,如果视学习者为主体,那么,所学习的对象便是客体。
这样,也就有由主体到达客体的方式问题。
学习是选择,于是,有选择性学习。
学习也是探究,于是,有探究式学习。
学习也可以是一种发现,于是,又有所谓发现式学习。
学习是询问,学习是延拓,这样,也就可以有询问式、质疑式、批判式学习,有开拓性、延展性、再生性学习。
学习选择、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质疑、学习延拓……这都是学习。这是与学习一般具体知识不同的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般性方法的学习。这种学习,会使得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更为有效,更为自觉。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探究、学会发现,这也是教学的任务。完成这样的任务,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比教学生知识困难得多,同时,也是更有价值的教。
五
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这也是学习。从而,也应是教的内容。
这都是需要去学,都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又都是不太容易学习的内容。
比如说学会关心。并不是某某人一旦愿意去关心,他就必定会关心的,这也确实是需要学习的。如何关心、关心些什么、关心表现为一些什么样的形式,都是很讲究的,从而,是需要去思考、去研究和学习的。当然,一个好的愿望,一种好的情感,是学会关心所必须的基础,但同样有些基础的人,在会不会关心的问题上,表现可能还有差异。
可是,这种愿望的增强,这种情感的加深,这本身也是需要去学习的。当然,这种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的形式也可能不同。这里,可能更多需要的是体验,是锤炼。
所以,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去锤炼、去体验,去学习关心,学习关爱,学习尊重,而不只是学习相关的知识。
以上,都在说明,我们是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学习的基础上,才可能更充分地理解作为教师的教的。教学的丰富内容是从学习的丰富内容那里获得的。
六
还有学会学习的问题。“学会学习”中有两个学字,第一个学字的意义更为重大。这种学习,可以叫做元学习。这是对学习本身的学习。
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能让学生很会学习了,这时,学生就很少需要教,甚至不需要了。这样,为了不教的目的就接近于实现了。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这是一种崇高的自我否定。
不需要教了,这是指学的人可以自己走路了,这是让学放大了,让学得到更充分的自我肯定。这样,也意味着教与学的非对称关系得到了更充分地体现。
学的人,可能因从此不需要再教了而深深感谢教师,而永远不忘教师的指点和恩惠。从这个角度看,教的自我否定又是对教师的更为充分的肯定,由自我否定也达到了自我肯定。
七
元学习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何以为学会了学习呢?这包括学会知识、学会思维,学会论证,学会联想,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仅仅是学会思维这一桩就非常不易。这是元学习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几乎需要千锤百炼,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思维品质。
有知识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本领,更善于获得知识对于杰出人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教育的目的可以从许多不同的方面去叙说。
让学生变得更富有、更聪明、更智慧、更高尚,就是一个目标鲜明的说法。更聪明使得更富有知识更有可能,更高尚使得更聪明的人更有益于社会。教育就在于追求这一系列的“更”字。
当然,在意识到这样令人向往的教育目标时,教师对自己会有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更会教,更善于引导,他不仅传授给学生以知识,还能传递给他们以智慧。
教师不仅应是更有知识的人,而且应是更善于获取知识的人;教师不仅应是善于思考的人,而且是更善于引导他人思考的人;教师不仅需要不断地学习以补充知识,而且需要善于学习以更有效地补充知识。总之,教师应是元学习的典范。
【关键词】教学;学法;创新
在大力推广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数学教师应更新观念,改革教法,以适应数学教学改革的大潮。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创新教育应体现在教与学的创新上。
一、教学创新——目中有人
1.从“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走向“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按“复习导入新课巩固练习小结作业”这几个步骤进行的。它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但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则按“自学说学导学帮学检学评学”这几个步骤进行,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它让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多向交流过程,使学生会交流、会质疑、会借鉴、会合作,从而提高了收集处理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教育科研的发展,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1)教材开放。教师要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甚至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重新设计出更科学、更合理的程序。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根据需要适当加以拔高引深,或降低难度等。
(2)问题开放。提问要有新颖性和多面性,通过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不要急于说出答案,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尤其是要注意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来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使“一言堂”成为“群言堂”。
(3)教学空间开放。教学空间要向社会延伸,向各传媒延伸,向电脑网络延伸。
3.从“全盘教学”走向“选择教学”。有的教师上课面面俱到,看似环节完整,兢兢业业,实际上“包办”过多,教学效率不高。教师要想把每个知识点、每条定理的来龙去脉 都传授给学生,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前人总结出来的法则、公式、定理数不胜数,教师不可能全部将其证明、推导给学生看。因此,我们可以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通过看书来了解知识,只对重要的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节省教学时间,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笔者总结一下,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五不教”: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教,让其自学;凡是学生自己能解答的不教,让其独立完成;凡是学生已会的不教,避免重复劳动;凡是学生可以借助课本能做的不教,提示后让其看书再做,培养自学能力;凡是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不教,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二、学习创新——自主发展
学习创新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同时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为规则。
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它是一种低水平、低效率的学习方式。而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怀有浓厚兴趣,发自内心地想学。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教学水平,能够创设一种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课堂上能够做到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说,先讨论后归纳,先操作后点拨,先看书后练习,先练习后讲评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改变学生“死记、死背、死练、迷信权威”为“大胆质疑和奇思异想”,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从“书本学习”走向“实践学习”创造了条件,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变“书本学习”为“实践学习”。事实证明,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学得快,而且有利于创新。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在实践中学生易于遇到新困难和产生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多让学生实践,容易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设计;计算机基础;策略与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但是教材版本却有好几个,并且部分学校在选择教材时存在滞后的现象,所以就导致教师在上课时仍沿用了旧的版本,甚至有些学校虽然订制了新教材但是上课的内容也没有发生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材编排上做到了重视实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理论知识,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计算机基本理论上或者使实践变成了模仿,这些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缺少联系,势必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从感受性学习转变为接受性学习。学生在上课时根本听不懂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更不用说接受了。不仅如此,就是在教学硬件相对齐全的学校,有些教师上课时全盘照搬教材中涉及的情景故事、任务实施等,然后是学生模仿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看似学生对知识理解了、掌握了。可是我们的学生毕业之后,到了用人单位感觉到在学校学习的计算机知识根本用不上,即使是常用的办公软件也变得很陌生。
学生的学习一旦变成了简单的模仿或者变成了对知识的自行取舍,即熟悉的内容参与一下,不熟悉的内容就得过且过。势必引发出许多学习之外的事情,如玩手机、聊天、睡觉、讲话等。学生的这种状态又和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相违,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和学生产生摩擦,由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很紧张。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学生不是不参与学习,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参加。职高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基础行为习惯不良、心理问题凸现等问题,反映到课堂学习上就是文化课不要听,操作实践课凭自己的兴趣。但是他们走进职高主要目的是想学习一些技能,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已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而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那么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要使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有必要进行“回归生活”的教与学。
一、“回归生活”教学设计的界定与必要性
1.什么是“回归生活”教学设计
“回归生活”的教学是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念。教育生态学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各因子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以全面、联系、公开的方式思考教育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因此,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是满足学生间接经验和直接生活经验相结合的需要。从理论方面讲,这和卢梭所主张的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著名思想是一致的。强调从课堂向生活的世界回归,那么作为桥梁的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回归生活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基于对以上的理解,所谓“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切身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感受性学习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职业需要运用计算机的能力,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并恰当对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2.“回归生活”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1)新教材的需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编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在理论上做到“精讲、少讲”,操作上做到“仿练、精练”。内容的选取以“源于生活、归于生活”为准则,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设计上强调知识技能的体验和生成。换句话说,新教材就是想让我们的学生通过现实生活来理解教材,将从教材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生活当中。
(2)学生的需要
笔者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施“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更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整体上,职业高中的生源总体质量下降,学生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表现出的课堂问题是上课时学生参与率不高,消极对待的问题,虽然大部分学生愿意上计算机课,但是他们却把注意力放在了偷偷玩游戏、聊天等事情上,在操作实践中只会对照课本完成,稍微更改素材或要求就不能实现操作。另一方面,通过和学生家长的接触,我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抱怨:“儿子在学校里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回家来让他用电子表格将工人的工资计算一下,他都不会,这学上的还有什么意思呀?”家长的苦恼也正是说明了我们的教学要以对人才培养目标为准则,使教学实践回归生活为目的,否则学了不能用,不会用,脱离现实,这样的教育教学是空的。而“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转变成对现有经验的再应用,让学生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目的、兴趣,也使得知识的应用有针对性。
学生的学习分为两种,接受性学习和感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主要适用于学习课本上的可表达性知识,这是人类经验科学的成果,所以不需要学习者事事亲身经历。感受性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或者具体案例的分析中亲身参与和互动,其关键是体验和反思。《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而“回归生活”的教学是将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相联系,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同样体现了感受性学习的特征。而感受性学习真正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学习效果更为显著,所以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3)师生关系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施“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安排上机操作课,上机操作课是想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但是在操作课中,学生却经常出现睡觉、说话、玩游戏、聊天、发呆等现象,这时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表现没能达成一致,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势必和学生产生冲突,这使得师生关系不和谐。而“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设计的问题相对宏观并贴近学生实际,在完成时允许改变并适时做出调整。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教学实效并节约了学生的精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主体性都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二、“生活化”的教学设计策略
1.激发兴趣,实物演示生活化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只有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使他们以学为乐。十七八岁的职高生,他们那“不顾一切”愿去尝试、碰触的内心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蠢蠢欲动”。只是职高生在经历了生活或学习上的挫折之后,其学习的兴趣变的很小或者“荡然无存”。 在教学的导入环节,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能极大地刺激学生想尝试的兴趣,为新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想在新的环境中重新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充分体现心理学的选择原理:什么能吊起学生胃口,怎样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如在讲图文混排的第一课时时,在上课的导入环节播放了使用WORD制作的班级部分学生的个人简介并配以流行的背景音乐, 从视觉和听觉上激起了学生“异样”的眼光。学生一旦发现自己的身影会变得很激动,而其他同学也开始讨论起来,教师在这时提出问题:“你是否也想做一个带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呢?”这时,学生的反应当然是热烈的、有想法的,由此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想尝试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体验学习,实例设置生活化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想方设法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作为突破口。实例设置时,首先根据职业教育所面对的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例如,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基本都是女生,女生在动手实践上和男生对比,存在接受能力弱的实际情况。那么在为她们设置实例时就应该选择操作相对简单,但是需要细心修饰的操作。其他专业男生很多,水平高的男生也有,这时再设置实例时就要提高操作难度,并引入竞争机制。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知识面很窄,那么在教学设计时,就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实例前先分析学生头脑中与此相关的熟悉的事物是什么,然后从他们熟悉的东西出发,建立起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设置实例时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能很好地实现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技能,实现双赢。
如在讲到形状对象的插入时,教师示范讲解时给学前教育班学生使用的实例是利用各种形状完成了一个小盆栽的设计,而电子班学生则用绘制一个电路图为实例。因为学前教育班级学生本身是学习了儿童绘画和素描课程的,而电路图又是电子班级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只是他们在上这些课时是用笔来描绘的,现在上计算机课程改为用鼠标来操作。这对学生来讲只需要将原有的知识迁移,加上形状对象的格式设置就能很好地进行操作。这样的实例学生学起来就感觉很熟悉,做起来又很顺手。
3.激活思维,阶梯式问题生活化
阶梯式的问题就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问题要由浅入深,使学生易于接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教材内容上实践性很强,在实施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同一个内容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任务的难易程度很好控制。这样的任务设置刺激了学生的求异心理,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竞争的平台,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好胜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阶梯式任务设置,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只完成任务的基本标准,对于操作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可以在现有任务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满足创作欲望,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如在讲图文混排这一内容时在第一课时布置了三个任务。任务一:对教师演示操作的插入形状和文本框的设置还不熟悉的同学可以继续模仿练习。任务二:对上述教师演示操作已经掌握的学生完成具有自己风格的小盆栽和电路图设计,设计完成提交到教师机。任务:对部分操作技能好的学生,提出拓展任务为利用形状对象完成环保购物袋的设计。
4.自主探索,疑问设置生活化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深刻说明了设疑与思考问题的紧密联系,只有“设疑”,学生才能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以疑激情,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但靠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中,跃跃欲试。创设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尝试探寻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实践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体验到一次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和幸福正是职业高中学生长期以来最缺乏的,学生在课堂中忽然找到了快乐,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如学生在完成了小盆栽或者电路图的设计之后,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小盆栽是立体的,那么能否让它在计算机中也产生立体的效应呢?”在学生完成后,又提出“是否可以让我们的作品动起来呢?”这样做到步步设疑,层层推进。
5.强化应用,模拟练习生活化
“央视论坛”一位网友曾经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学是为了用,如果对工作有用,不用强迫,他自己也会去学;如果没有用,或者用处不大,就是强迫也强迫不出来。虽然职高生尚未有工作后的体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脚步的日渐临近、用人单位择人要求的不断提高,许多学生已变得十分“势利”:有用的可能、用的需求,为了用,我想学,想学好它。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抓住学生的这个选择原理,把学习内容和“我的学生今后可能需要什么”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从“为用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就能从现实生活出发,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为用而学。
如在讲解完成图文混排一节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给学生做这样的模拟练习:小高准备在镇上开一家面店,在开张前想做些海报来宣传自己的小店,并想自己设计店名。请大家假设自己就是小高,该怎么做这张宣传海报才能将小店的特色凸显出来,又该如何定小店的名字才能使它别致、新颖?
三、结果与分析
1.“生活化”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参与性有了明显提升
经过对实验班级一年来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参与性、课堂常规的遵守等方面在实施前和实施后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作业提交人数有了明显的提升,玩游戏、睡觉、聊天、无所事事的学生数明显下降,尤其是在做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拓展练习时学生的热情更是高涨。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在操作。在绘制小盆栽的任务时,就连平时总是讲话聊天的两位男生也开始用心操作了,虽然在作业提交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但是看的出他们的设计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做出的作品效果甚至比那些平时表现好的同学还要突出。
分析:学生参与性提高的原因一是由于使用了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使教育回归了生活实际。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意味着课程内容直接面向生活,与生活融为一体,即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社会实际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在内容上突破了狭隘的科学的束缚。如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学生提着吃的东西进教室,我们可以联系到电子表格的学习,统计学生早餐的营养指数。学生拿着塑料袋来学校,我们可以联系图文混排的内容让学生来设计环保购物袋等。这样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符合教育生态学的理念。教育生态学把教育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统一的系统。学生作为学校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学校、社会、自然界是紧密联系到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从课堂获得的间接经验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了从课堂向生活的世界回归,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实践,学生主体性提高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开始关注老师下一个任务要做什么,针对教学内容还提出可以做哪些和生活相联系的实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做到了认真、细致、有准备。这些变化和之前的简单接受、认可、随遇而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学生在学习处理数据一节时有的将自己的每月花费做了统计,有的将家里的每月收支做了统计。这些任务都是学生自己主动挖掘的。
分析:从教学实践看,有兴趣的学习、快乐的学习是学生所向往的,如果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主动发自于学生的愿意,而不是强迫。孔子讲到学习时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恰恰抓住了这点,让学生觉得学了有用,而且会自觉地将学习的内容和生活的内容结合起来。学生一旦体验到生活的感受,就会加倍地增加学习的动力,这和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中做”,“做中学”不谋而和。
3.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教学质量的高低除了体现在学生的分数上,笔者认为对于计算机基础这样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的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应该表现为学生应用技能,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标准。学生学习兴趣有了,主体性提高了,自然会促进我们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提高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本身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计算机知识与学生的自身体验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明显的实例是班级个别学生开始用计算机所学的电子表格知识对家庭小超市的进货、出货、库存等进行分类汇总,对每天的营业额,最畅销商品进行统计。很多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这一转变赞不绝口。
4.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融洽、和谐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使得任教班级中的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热情得到了充分调动,就这样,他们和任课教师的关系也变得很融洽,很多学生课下开始和老师话家常,谈自己的成长故事,这也给了教师一个再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
分析: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师生关系和个性全面交往与合作的情感关系是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履行学习义务,提高技能学习效率和发挥技能学习教育功能的前提和条件。“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能自由充分的发现自己,有权利自觉地设计自己的学习,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教师正是给学生提供这种机会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师生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幸福的给予者和幸福的感受者,关系自然就变得更融洽和谐。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尊重个人的感受、体验与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它克服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的问题,使学习从原来的简单重复,不积极思考,提不出问题,向有计划,有准备、想学、能学、会学转变。
2.几点建议
(1)要努力支持,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要使学生的学习有实效,就要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虽然现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学生数量不断增多,部分学生的操作习惯存在欠缺,致使学校在计算机实践操作课中经常出现突发的不可预见的状况。学生在上机实践时,经常出现教学资源不能使用的状况,这大大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也使学生的情绪波动很大,有时甚至影响整个班级。所以在现有条件下,作为教师,必须做到对学生理解支持,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尽最大的可能让学生在情绪平稳的状况下学习。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与生活间的联系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具体的实例,有的内容即使找到了实例,但是在进行具体的任务设置时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任务设置的是简单还是复杂,学生是否感兴趣或有经验,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变得不确定。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给小部分同学找到了不学的借口。
(3)学生评价要力求多样化
过去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比较关注学生智力的高低,往往按照一种智力类型去要求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所谓的“差生”是由于评价标准单一制造出来的。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更要注意评价的多样化。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景有密切的关系。而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形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只要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完成了操作任务,就说明他是成功的,而不能以完成的简单还是复杂,考虑问题是否全面等作为评价的标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相同的两个人。
(4)教师要注意信息的反馈并有效调整教学进程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更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永远是无法完全预料的,教学设计的内容既然回归了生活,或者说我们的教学素材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就要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贯彻这条理念。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怕学生质疑与犯错,而要从中获得信息,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因为我们的学生是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背景是有区别的,那他所具有的直接经验就是有区别的。
(5)提高课堂驾驭能力与应变能力
在教学中,实施回归生活的教学设计随之而来的是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不同,对一个问题会提出不同的建构方案,其中有些同学的方案会很极端,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解释,教师的职能也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将更多地创造和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学生交往,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从而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国兴,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