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拓展延伸”要合情合理地把握课文主题

要想“拓展延伸”运用得恰到好处,合情合理,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吃透课文,读准文义。

在教学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时,很多教师将这篇文章的主题囿于对“普通人”的关爱,因而,很自然地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让学生写一段话,如:谈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阿长这样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这和单元目标在一定层面上有一致的地方,但就这篇文章的主题仔细思考,难道阿长在鲁迅眼里仅仅是一个“普通人”吗?其实,课文中的很多文字都透露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如文章开头“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还有文章中间那些贬义含褒、褒义含敬的事情的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明显突出主题的语言,都透露出鲁迅已经将阿长当做自己的母亲来对待、来怀念。显然,鲁迅在这篇文章中所写的就是别样的“母爱”。如果教师读懂了这一层面的意思,他(她)的“拓展延伸”设计就会有另一番精彩了,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会更准确,体验也会更加深刻。

二、“拓展延伸”要准确灵活地领会单元目标的意图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单元目标,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培养,已经淡化了文体要求,因此,单从文体区别来设计教学活动已经没有实质意义。从三维目标的要求来看,有些单元目标设计大同小异,如果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单元目标,在设计“拓展延伸”环节时,就很容易混淆。

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绿色蝈蝈》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珍珠鸟》,先撇开文体不谈,单就文章内容来说,都是写动物的佳作。两篇文章都将动物当作人类的朋友来描写,但两篇文章的单元教学目标不一样。前者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后者则主要是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对人与动物的关系作深入思考。因而,教师在设计这两篇课文的“拓展延伸”环节时,就不能仅从“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一个层面去思考,而应该根据各自的单元目标构思出不同的“拓展延伸”来。譬如,前者的“拓展延伸”可以设计为“动物探秘”,将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动物特殊的习性、有趣的故事在小组内和小组间相互交流,或在班级通过板报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激起更多同学探究动物的兴趣;后者的“拓展延伸”可以就“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题来让学生将自己“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经历和感悟写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单元目标就更加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也就更强。

三、“拓展延伸”要恰如其分地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主题往往和综合性学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有些课文的“拓展延伸”可以和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的“拓展延伸”可以和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的“拓展延伸”可以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同册第五单元《爱莲说》的“拓展延伸”也可以和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等等。但这种结合要恰如其分,如将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月亮上的足迹》的“拓展延伸”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相结合时,就要考虑到对课文结尾“登月意义”这一课文主题的处理,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两基过关,力避硬伤

一次,我做申报职称教师典型课例教学的评委。听几天课让我身心疲惫,感慨颇多。一些语文教师基本功不扎实,“两字一话”(硬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不过关。一些授课者基本教学能力欠缺,或教学目标不明确,或教法单调,或缺少学法指导。上好公开课要苦练内功,不断“充电”。

二.摒弃三满,力避俗套

“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电”(多媒体)都不好。不搞大而全。应以生为本,密度适中,容量合理,给学生咀嚼、品味和质疑的时间。要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问得有价值,有梯度,有角度。问得过多,或不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就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提问意义不大。多媒体在创设意境、增加信息量、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等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实现“三维目标”,多媒体的使用密度不能太大。花里胡哨,晕!

俗套一,依赖名师教案。等于把名师的东西当“套子”,自己做“套中人”,不能因材施教。讲课时背名师的优秀教案,循规蹈矩,无感情投入,就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甚至叠用几位名师的教案而不会“割爱”。一节公开课或导语过长,或面面俱到,或蜻蜓点水,或虎头蛇尾。越俎代庖,喋喋不休,自我陶醉,极有可能导致拖堂,而拖堂是上公开课最明显的失误。

俗套二,依赖众人包装。学科组群策群力,讨论出一个方案,公推一人对外上公开课,这本是好事。但过度“包装”,甚至共同参与“掺假”就不好了。若提问什么,提问谁,答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上公开课就失去了意义,等于大家共建“空中楼阁”。有些授课者拘泥事先讨论好的板书设计。为了完成板书,硬要把学生的思路纳入自己的思路,屏蔽异议,束缚思维。非要问到和自己事先完成的板书吻合为止,这样做不好。

三.设计创新,灵活自如

“我行我素”,不拘一格,语文公开课应上得异彩纷呈。

我用我法。要符合新课标理念。把精读课文上成略读课是偷懒,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招人烦。“五马分尸”式的讲解很无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心中有法,用法自如。要敢把名师的好法“拿来”,更要挑选创新,因地制宜,我用我法,我的地盘我做主!重点突出有步骤,难点突破有招数。关键在于激励兴趣和氛围,优化提问,让学生在互助探究中不断提升。公开课就是要看授课人如何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开发潜力陶冶情操。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教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精彩的导入,声情并茂的片段范读之后,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阿长肖像的句子——“她生得黄胖而矮”,“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然后老师提纲挈领地提问:“生得不好看”的阿长有哪些“伟大的神力”?鲁迅童年时对阿长“发生敬意”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发言;老师及时点拨补正,把讨论不断引向深入。这节课老师能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资源,在听、说、读、写几方面落实教学目标,质优效高。最大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注重学法指导,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纠错无痕。心中有教案,眼里有学生。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态势灵活调整教读方案。一节课要上得一气呵成,不能有明显的疏漏、断层和错位。发现问题,巧妙补正。有一次听说课比赛。有一位老师讲柳宗元的诗《江雪》。课前我看了他的教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方法得当。导入精彩,题解精当,又用多媒体创设意境;教读结合理解诗意之后讲到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时,他和我都意识到忘了介绍作者。这位老师从容应对,机智设问: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渲染如此幽僻清冷的气氛呢?这肯定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现实处境有关。然后老师补充介绍作者,着重讲了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孤独郁闷的心路历程。心境与诗渲染的氛围吻合,纠错天衣无缝。

处变不惊。授课者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环境,积极应对临场变化。内蒙古一位特级教师到安徽省芜湖一中上示范课,讲柳永的词《雨霖铃》。这位极富亲和力的语文老师用极具魅力的课文范读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上得很有语文味。他让学生品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时,一位漂亮的阳光女生突然举手示意,要求上台和老师模拟表演这一动人的“情人话别”场景。听课的几百名语文教师都站了起来,要看看这位授课的同行如何平息这朵突然涌起的“浪花”。只见这位老师喜出望外,表扬女生的大胆创意。师生表演“短剧”,惟妙惟肖,准确地抓住了柳永词中人物的心态,把课堂气氛推向,令同行们称羡。临时借班上课,不可能“预设”这一环节。妙在授课者因势利导,使这一师生互动成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新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格。课堂上增加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局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素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大潮涌动下,已成了一种很普通的学习方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亟待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反思的问题。

一、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为了快速推动课程改革的实施,各地区积极组织了课改教学成果大赛。我有幸参观了一次区级大赛,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设计都是按“整体感知语文――学生质疑――合作探究――欣赏品味――能力迁移”的步骤。在学生质疑的环节中,很多教师都采用了小组比赛的方式,也确实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有一位教师采用的是奖励玫瑰花的方法:学生分成四组,其中一组有人提出问题后,其他小组举手表决应不应该加玫瑰花,加一朵还是两朵、三朵。一节课45分钟的宝贵时间,有一半是在点数同意加玫瑰花的人数中如流水般地悄然而逝了。

学生在求知求真的过程中,思想和情感的激荡被这种形而上学的模式给抹杀了,他们的精力分散在了思考给同学加几朵玫瑰花的问题上,如果这也算是合作、探究学习的话,实在不敢恭维。从形式上看,学生的讨论是热烈的,发言是积极的,这节课确实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一讲到底的做法,但学生并未在这种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的热热闹闹的气氛中真正地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并未真正发挥,教师注重了表面的教学过程,却忽略了教学效果,这算是丢了西瓜呢还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研究性学习本应是充满活力的,它能够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个性和良好的问题意识,如果流于形式,是否有本末倒置之嫌呢?我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闹,而应该讲求实效。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探究氛围的营造者,给学生营造一种愉快又宽松的学习环境。其次,教师还要科学地分好合作探究小组,让全体学生均有机会并乐意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我一般地以六人为一个小组,选拔组织能力和语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的组员。这样,组长和被选中的组员在探究活动中制定学习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探讨课内外难题,表演课本剧,互相批改文章,互相欣赏练笔及摘抄本,还互相鼓励,共同查资料,表现得非常主动,合作相当出色。特别是组内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的劲头让我这个教师也感到了他们的活泼和可爱。最后,教师要竭尽全力地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尽力的鼓励学生的探究成果,让课堂始终笼罩在浓浓的探究氛围中,让全体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营造合作、探究的氛围的同时,教师还应是探究活动中的引导者。探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讨论,那样耗时耗力,在语文课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中去合作、探究。因此,要想学生有兴趣、有实效地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还得对于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为他们提供探究的话题。什么样的话题适合探究呢?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但没有结果的话题,学生必须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利用网络才能得出答案的话题,对书上的或者对教师讲解不懂的话题,还有学生对于课本有疑问的话题,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分组探究。比如,我班学生在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对于作者在文章对于阿长的变化无法理解,于是我就鼓动学生查找资料,让他们“走近鲁迅”,读关于他的其他作品,这样,学生对于鲁迅的为人有了更多的理解以后,就能比较容易地接受了课文中的转变。还有我们在学习寓言《塞翁失马》时,有学生对于文中的“父”提出了疑问,认为按老师的说法即“父亲”,他们解释不通。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去查阅资料,才终于得出应该理解为“老头”的意思。还有在《闲情记趣》中,有个“蚊声如雷”,书上的注释的蚊子的叫声像打雷一样,学生又对此提出了质疑,说蚊子根本不会叫,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观察,鼓励他们去查阅资料,才终于得出应该解释为“蚊子很多,翅膀扇动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学生在这些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强烈的探究欲望,几乎每节课都想探讨一个属于他们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是要教师代替学生,而是应该把阅读文章、思考问题、发现见解、讨论交流的权利和时间统统交给学生,不要担心他们不会不懂,不要越俎代疱,包办代替。只要教师加强引导,激发了他们热情,其实学生会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智慧。

二、教师评价模棱两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不流于俗的见解以及错得有些道理的答案,适时鼓励,能够保护学生积极探究的态度和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精神,尊重学生自我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的探究品味,真正做到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从而体现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鼓励原则并不等于不置可否,如果学生的回答很完美,教师自然不必画蛇添足,如果对于“你是怎么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等问题,学生的回答没有切中要害,甚至出现病句,教师只是一味地评价“你回答真棒”、“你分析得很有道理”会使很多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以。因为理解还有存在深浅度、理由还有充分与否的问题,否则我们考试批卷时就没有把类似问题的答案分成一、二、三等的必要了。我们不追求答案的唯一和标准,我们更懂得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孰轻孰重,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学生学习知识是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该传授的知识就必须传授,学生回答问题的用语不标准、不规范甚至出现严重的语法错误,教师就应该明确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西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央统战部

新疆地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国外金属矿选矿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