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痛心病首

痛心病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痛心病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痛心病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手足口病;治疗方法;并发心肌炎;护理措施

手足口病属于为丙类传染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病毒进到身体后,通过两次病毒血症引起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受累。虽然手足口病可以治愈,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护理不当,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并发性心肌炎是常见的并发症。

1 手足口病的治疗进展

1.1 病情简介 手足口病流行于6月――9月,发病高峰期为7月上旬-8月中旬。感染了该病的幼儿都会出现皮疹和不同程度的发烧情况,有些患儿会持续一天,而有些幼儿会持续一周,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反应都会不同。一般患病情况下会持续ld-5d。发病时有的患儿会伴随着头痛呕吐症状,出现精神不济的情况,严重时会由于高烧不退导致全身抽搐,还有的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这些并发症突发性较强,如若护理不当,治疗不及时,极易对患者造成生命危险。目前已出现患者由于并发症而死亡的病例。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极强,并且要集中、爆发的特点,很容易在短期内造成病毒的流行。对于这一病症,目前尚无彻底的根治方法,医学界一般采用为患者注射脊髓灰质炎病毒活疫苗的方法,充分利用这种疫苗对肠道内的干扰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毒的传播。预防这种传染病的传播,有效地方式是在夏秋季节改善对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患儿的治疗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发率。

1.2 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和西药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陷,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提出了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推崇,并在实际的应用中攻克了不少棘手的病症。医学界多数研究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不仅能够发挥中西药物的优势,而且可以提高疗效。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

1.2.1 利巴韦林。

1.2.2 双黄连口服液+利巴韦林。

1.2.3 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冲剂。

1.2.4 丙种球蛋白+利巴韦林。

以上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可用药物结合方法,也是治疗手足口病的主要研究方向。

虽然预防感染病最好的方法是注射防御疫苗,但是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研究出能够有效预防EV71的相关抗病毒药物。所以目前对该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都是针对感染器官的,治疗手段则是向患者体内注射球蛋白。在治疗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分析该病的临床治疗反应和现象,及时对病情采取相关应急处理措施。

1.3 加强护理 手足口病发病初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家属一般很难及早的做出病症识别,以至于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再加上病情的不稳定和突发性较强,导致治疗中对病情控制难度的增加。因此,护理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尤其是患者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要保证24h全天掌握患者身体的变化,做好治疗所需的各种数据记录,比并且根据自己的护理经验和医师的要求,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同时要求患者家属的配合,对患儿及家属做好心理干预,争取理解和配合,对配合救治也显得非常重要。

2 并发心肌炎及其治疗方法

2.1 病因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对象是儿童,尤其是0到6岁的婴幼儿,其中尤其以0到三岁的幼儿发病率最高,是目前对儿童健康影响十分严重得的一种流行病。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感染患者传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病毒进入身体以后并不马上增殖,其要在肠壁细胞中进行增殖,增殖后的病毒会侵入到血液之中,并在血液之中形成病毒血症,然后在经常遭到压迫的手、脚等部位的血流中分散开来,并附着到这些部位的细胞中进行增殖,增殖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相应的临床反应,例如水疱疹的出现。该病的并发症中比较严重的是心肌损害,这主要是由于病毒和毒素强行进人到心肌细胞自行增殖,在增殖过程中会直接对心肌形成伤害,或是在毒素的作用下会出现心肌病变。无论是病毒的直接伤害还是毒素引起的病变都会对患儿形成很严重的伤害,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应对措施。

2.2 病情 手足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肌炎病症,发病时丝毫没有预兆和外在表现,但是一旦发病就是相当严重,并出现心源性休克现象。由于发病突然,容易令人措手不及。发病幼儿会出现脸色比较苍白,呼吸短促、全身无力、胸闷头晕,同时心跳加快、心率异常等现象,较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心率衰竭、皮肤发花、手脚冰凉、血压不正常的升高或是降低等现象。

2.3 预防及治疗方法

2.3.1 做好日常的病情监督和护理要点 对手足口病患者要坚持每天做一些检查,为早期干预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及早识别心律失常,采取措施,避免疾病恶化。做得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血糖。对有改变的患儿进一步做心脏彩超,高度警惕心肌炎的发生。

2.3.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要采用抗病毒营养心肌为主,结合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并且需要进行消毒、隔离,为了防止儿童手足口病的交叉感染,保持得病幼儿身体中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这样的做法主要是为了保护儿童体内的重要器官,在保证患儿血压正常的情况下避免输入大量的药液;在治疗时药辅的服用较多的维生素、二磷酸果糖、磷酸肌酸钠等营养心肌;最后在使用相关利尿、强心药物时,必须精确的配置药物浓度,保证使用效果。其中尤以米力农的使用最为普及,该药物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脏功能,给予心肌代谢激活药。

参考文献

痛心病首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机病毒;危害;移动通信;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24-01

引言

移动通信网络融合了融合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技术,将原来的功能机转变成了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也将会成为移动终端的发展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手机的运用范围,但是这也为病毒的泛滥提供了温床,随着未来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手机病毒将成为移动通信安全的严重威胁。

1 手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手机病毒就是为系诶移动终端的安全带额恶性代码,是具有感染性和依附性。目前,在市场上的病毒大多是混合型的恶性代码,通过媒体对病毒的大肆性的渲染,我们就将“病毒”约定俗成为学术上的恶意代码,按其种类可分为木马、蠕虫、以及传统病毒。从本质上讲,手机病毒就是计算机手机病毒在移动终端的蔓延,它们都具有隐蔽性、寄生性、传染性、可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对手机用户的影响非常大。

2 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

手机病毒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传染性强,和计算机病毒相比较,手机病毒的传播方式相对较多。

2.1 手机无线装置传播

手机病毒在没有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直接利用手机的蓝牙、红外等无线接口装置,自动对无线接口范围内的手机设备进行传播。最具代表性的病毒是“Cabir”手机病毒,中毒过后的手机会自动通过蓝牙功能搜索附近开启蓝牙接口的其他手机用户,不断地向其发送蓝牙连接请求。虽然说手机的无线接口所作用距离有限,一般只有是10m 左右 ,但是当这种病毒处于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也能够使得病毒大幅度扩散。例如在2005 年7月,芬兰赫尔辛基世界田径运动会期间,就有数千名的手机用户感染了“Cabir”病毒。

2.2 通过网络浏览和文件下载等方式传播

一些手机病毒会依附在手机软件中,只要用户下载该软件,此类病毒就会被激活。例如“蚊子木马”病毒,它就是被捆绑在《打蚊子》的游戏软件中,当下载打开这个软件,这种病毒就会被激活,然后就会在手机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放松短信,从而造成用户手机欠费的损失。

2.3 通过数据线/存储卡与PC 交叉感染

市场上的大多是智能机能够安装可插拔的存储卡,和PC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而且守护可以通过PC数据线和电脑连接,对手机的软件或程序进行安装。一些病毒就会趁机进行交叉性的感染和传播。例如2005 年1月出现的“Velasco”手机病毒是全球通过PC感染手机的第一例病毒,它能够自动搜索PC 硬盘上后缀为“SIS”的手机可执行文件并进行感染,用户一旦将该文件传向手机,该手机即会被感染。

3 手机病毒对移动通信的危害

手机病毒一般攻击的对象是手机终端和移动通信网络。对手机用户而言,病毒会造成其经济、设备、信誉和信息的失去,对互联网而言,病毒会导致网络瘫痪和服务中断。

3.1 对手机终端的危害

手机病毒主要攻击的目标是手机终端,对手机用户造成的危害形式主要表现为:

(1)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监听或窃取。手机中的木马病毒可以把被感染用户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图片、文件和通讯录等通过网络传送到指定的位置,致使用户敏感信息被泄漏。例如国内外经常发生公众人物手机中的私密照片被曝光的事件,这些都是手机木马软件导致的结果。

(2)造成用户经济损失。当手机用户感染病毒后,病毒会控制手机不断向外面发送彩信或拨打电话,从而给手机病毒制造者赚取不义之财。手机病毒一旦被植入手机并被激活,被感染的手机会在非常隐蔽的状态下向付费号码发送短信,每条信息的收费高额费用 ,短时间内就会造成用户巨额话费的支出。

(3)破坏手机软硬件。最为常见的手机病毒会破坏手机的硬件、软件,致使手机死机、重启、运行速度慢,甚至会导致手机内部芯片被烧毁,最终使手机不能正常运行。芬兰一家信息安全公司发现的手机病毒是一种能摧毁手机操作系统的病毒,它向手机操作系统植入恶意文件,一旦用户重启被感染手机,该病毒就会导致操作系统崩溃,并且只能通过格式化并重新安装系统才能修复。

3.2 对通信网络的危害

手机病毒也能对移动通信网进行攻击,造成服务中断和网络瘫痪等事故。此类攻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1)堵塞移动通信服务。一些手机被病毒感染过后,就可能被强制地向通讯网络发送大量的垃圾信息,如果大量的被感染的手机在同一时间向通讯网络发送垃圾信息或拨打特定服务号码,那么通信网络就会形成拒绝服务的攻击,致使大量的通信网络资源被占用,网络通讯服务会被堵塞,甚至会让移动通信网络局部出现瘫痪。

(2)控制或瘫痪特定网络设施。如果网络黑客找到了移动通信设备的系统漏洞,他们就会根据这个漏洞研制出有攻击行的手机病毒。通信设备一旦受到攻击,就会导致设备瘫痪,优势还可能导致设备被黑客所控制,为他们进行服务,者将会对整个移动通信网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并由此可能会产生矛盾。

4 手机病毒的防治

手机病毒和计算机病毒是一样的,都是可以防御、控制和治理的,我们可以从终端和网络两方面对手机病毒进行防范。

(1)从手机终端进行防范

手机终端是手机病毒依附和产生的地方。为了防范手机中病毒,首先我们应该对手机做好安全防护。一是养成手机用户对手机病毒的防范意识,不同意陌生人的请求,及时删除可以的短信和彩信,不主动去浏览危险性高的网站;二是在手机上安装一些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来确保手机不收病毒的干扰。但是由于很多的手机用户对手机病毒的了解都比较少,很少在移动设备上主动地安装上一些有效地防病毒软件,这也需要手机防病毒厂商和手机终极端厂商有效地配合,其中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手机终端预装一个手机杀毒软件。

(2)在移动通信网络设备处进行防范

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移动通信网是一个受到严格管理的网络,应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对手机病毒防护的重点转移到网络层面上。这是因为很多的手机病毒需要依靠移动通信网络来进行传播,所以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利用运营商在网络对手机病毒进行清理,这可以在移动网络设备处对网络行为和信息内容采用安全审计、深度报文检测等技术来实现对一些敏感信息和有害行为的及时发现和过滤,确保传送的内容的可靠性,并及时封堵攻击来源,从而将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

结论

手机病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危及到了手机用户的财产安全和隐私安全。阻止手机病毒传播,把手机病毒对手机终端和移动通信安全的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手机厂商、运营商、杀毒软件厂商等多方合作,共同打造防御手机病毒的钢铁长城。

参考文献

[l] 苏洪斌.新技术下的移动通信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10.

[2] 房仲阳.3G网络与信白、安全体系建设思路,现代通信,2006.10.

痛心病首范文第3篇

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侵及内脏造成弥漫性血管病变的结缔组织疾病,该病虽然患病率低,但病因不确定,病理过程的复杂不确定,心脏受累产生病变时常被其外表现所掩盖,或被误诊为有相似特征的疾病。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和缺乏判断活动度的特异性指标,使早期诊断困难,且多合并心、肺和肾的病变,预后不良。因此有必要加强系统性硬皮病累及心血管系统的认识。通过正确运用一些辅助检查,发现系统性硬皮病的患者心血管系统几乎都不同程度受累,且当患者出现心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后通常预后不良。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发现系统性硬化病累及心脏,及早治疗尤为重要。

心脏受累于系统性硬皮病产生病变的临床表现

上个世纪50年代前就已经证实系统性硬皮病可引起心脏各部分结构胶原增生、纤维化进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心脏的各个部分,包括心肌,冠状血管,心包及心脏传导系统均可直接受累。

心肌受累产生病变:心肌纤维化被认为是系统性硬化病累及心脏的标志。临床表现为心肌纤维化所致的心肌肥厚,可导致因心肌舒张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如舒张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此类纤维化与冠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心肌肥厚不同的是,它的纤维化部位常常紧靠心内膜下层,且很少见含铁血黄素沉积,而后者则正好相反。

冠状动脉受累产生病变:其临床常有心肌缺血症状,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不同的是,本病心肌灌注不足是由于位于心内膜小冠脉异常所致,而心外膜的冠脉则无异常。

心包受累产生病变:其最常见的表现是出现包积液,但临床常无症状,病检可见与之不平衡的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粘连,心包腔积液。

心脏传导系统受累产生病变:其导致系统纤维化或缺血,患者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多表现为因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所致的心悸,或偶发早搏,患者单极心电图会出现比正常者更多的心室晚电位,提示患者有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可能。

瓣膜受累产生病变:比较少,常见的是二尖瓣瓣叶增厚,二尖瓣腱索牯连缩短,二尖瓣脱垂所致的二尖瓣狭窄及返流,或主动脉瓣返流。心脏的各部分受累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心功能减低,甚至心力衰竭。如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的改变,常无特异性,治疗不及时,进展较快,重者可并发急性左心衰,临床要注意鉴别诊断和及时处理。

此外,由于系统性硬皮病还可累及肺、胃肠和肾等内脏,造成纤维化和硬化,使肺血管腔和肾动脉管腔变狭窄,增大了心肌的压力负荷,产生恶化性高血压、心肌功能失调、甚至心衰竭,造成心脏间接受累产生病变。

心脏受累于系统性硬皮病产生病变的检查及诊断

在系统性硬皮病确诊的基础上,只有合并相关运用敏感及特异性高的辅助检查检测改变,可以做出诊断。

系统性硬皮病沿用美国的SSc分类诊断标准:⑴主要指标:近端硬皮病:对称性手指及掌指或跖趾近端皮肤增厚、紧硬,不易提起。类似皮肤改变同时累及肢体的全部、颜面、颈部和躯干。⑵次要标准:①指端硬化:硬皮改变局限于手指;②指端凹陷性瘢痕或指垫变薄;③双肺底纤维化,并已确定不是由原发于肺部疾病所致。具备上述主要指标或≥2个次要指标者诊断为系统性硬化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合并心血管受累者即考虑为系统性硬皮病累及心脏产生病变。具体可以雷诺现象、皮肤表现、内脏受累特征等作为诊断依据。

辅助检查:有心肌受累导致心功能异常时NT-proBNP(心力衰竭指标)会升高。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尤其是组织多普勒检查都可用于发现心脏受累于系统性硬皮病产生病变的检查。有研究显示与正常者相比,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组织多普勒检查心肌出现了显著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应变率减低。1项组织多普勒检查中的新指标-IVR(等容加速度),被认为是在系统性硬化病未出现肺动脉高压时早期发现右室心肌受累的敏感指标。MRJ作为一种精确,定量的无创方法对评价心肌灌注的情况很有价,SPECT有助于系统性硬皮病导致心脏损坏的早期发现。

实验室检测:系统性硬化病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传统的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正常或轻度升高,半数患者高丙球蛋白血症和类风湿因子阳性,抗核抗体呈阳性。患者血浆中还可见白细胞介素-4,6,13等,TNF(肿瘤坏死因子)、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等升高,且有研究显示相关部位TIMP-1基因启动子区的某些多态位点与系统性硬化病高度相关。

综上所述,心血管系统受累并产生病变是系统性硬皮病的重要特征,比较常见,显示该病预后不佳。由于心脏受累不一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易造成漏诊,因此根据其以上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相结合做出准确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Sebastian S,Fabian I,Andrea G,et al.Early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sclerosis withoutpulmonary hypertension:a Doppler Tissue and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study.Cardiovascular Ultrasound,2010,8:1-9.

痛心病首范文第4篇

文/张江海

手指的感觉神经是由颈脊髓分出的神经根在颈腋部组成臂丛神经,再通过上臂和前臂分布到手及手指成为末梢神经。当这些部位的神经发生损伤、炎症、受压时,就会出现手指麻痹、疼痛。

引起手指麻、痛的常见病有以下几种:

1.末梢神经炎

手指末梢神经由于中毒、感染、维生素B1缺乏、手指供血障碍等原因,引起炎症反应,产生手指麻、痛。大多两手的手指同时发生,病因除去后常可恢复,如口服或注射维生素Bl、针灸等可加速其恢复。

2.尺神经损害

前臂和上臂的尺神经受伤或患肿瘤时,可引起同侧的小指和无名指麻、痛及部分手指活动障碍。多数在损伤后半年左右逐渐恢复,但患肿瘤或严重受压时常需手术治疗。

3.正中神经损害

前臂和上臂的正中神经因外伤、肿瘤、受压等引起掌面、大拇指、食指、中指麻痛。腕部最易受伤或受压疼痛,称腕部综合征。

4.桡神经损害

在前臂外侧中下段的桡神经较易受损伤,此时会出现大拇指、食指的背面麻痹、疼痛及手指、手腕下垂。

5.臂从神经损害

腋窝部或颈部的病变或损伤,可引起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的炎症,使单侧或双侧手指麻、痛,并逐渐发展至上臂、前臂甚至上肢活动障碍。有些病人在手下垂时不用力则手不麻不痛,表示病变较轻。

对上述病症,除治疗外,还要适当锻炼颈部和活动上肢。锻炼要循序渐进,先轻轻地做,再逐渐加强,并要坚持不懈。

中老年人出现拇指麻木,可能是局部血液循环差的缘故,一般会很快自行消失。如麻木持续过久或症状逐渐加重,经治疗暂时好转或无效时,则可能是脑中风的预兆。这时,切不可大意,应到医院检查、治疗。

哪些人需要肠镜检查

武汉市第八医院消化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钢琴

肠镜检查目前作为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运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有了无痛麻醉技术,让更多人接受了肠镜检查,那么哪些人需要做此项检查呢?

慢性腹泻或便秘

一般来讲,大便一日1-3次或1-3日一次,只要形成规律就算是正常的,当然最好是一日一次。如果大便每日超过三次或超过三天才一次,没有规律,且持续两个月以上就叫慢性腹泻或便秘。这时就需要肠镜检查,

目的是排除肠道有没有炎症和长瘤子,如果能排除,医生就可以诊断功能性肠疾病,调节肠功能治疗就可以了。

便血

大便带血千万不能忽视,很多人首先自我诊断痔疮,当然90%的便血是痔疮引起,但是谁能排除自己是10%以外的呢。所以一旦出现大便带血,鲜红或暗红色,都要行肠镜检查,只有排除了肠道病变,才能安心治疗痔疮。

大便困难

大便困难不同于便秘,便秘是没有便意,大便困难是有便意,即想解但解不出来,这时肠镜检查是必要的,很多老年人的大便困难是因为肠道的病变引起局部狭窄导致的。

慢性腹痛

慢性中下腹痛大多和肠道疾病有关,女性病人要排除妇科疾病,肠道炎症和肿瘤都可以引起慢性腹痛,以隐痛和胀痛为主要表现,和饮食睡眠、大便情况、情绪影响密切相关。

高危人群的自我排查

痛心病首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探讨喉罩通气道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1日以来37例合并心脏疾病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 , 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 采用气管插管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 B组26例,采用喉罩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观察记录两组气管导管前或置喉罩(T1),气插管或喉罩置入后通气功能变化,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在T2、T3、T4时刻,A组循环波动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喉罩;心脏病;非心脏手术;循环功能;通气功能;并发症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对麻醉要求极高,怎样有效术中通气,减低手术刺激对患者的心脑血管负担,保持循环稳定使手术顺利完成是麻醉医师必须解决的事情。本实验采用喉罩通气道用于合并心脏疾病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探讨其在全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5月1日以来合并心血管疾病择期手术患者3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采用气管插管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7±3.1岁,体重65±1.6Kg ,ASAⅡ级8例、ASAⅢ级12例。B组26例,采用喉罩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56±2.1岁,体重65±1.3Kg ,ASAⅡ级18例、ASAⅢ级8例。

1.2麻醉方法:常规麻醉诱导。A组诱导成功后,置入喉罩。B组诱导成功后插入气管导管。术中以静吸复合麻醉。

1.3监测记录观察记录两组置气管导管或喉罩前(T1),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1min(T2),5min(T3),拔气导管或喉罩时(T4),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气道峰压(Peak)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以(χ±s)表示,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 AS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2.2两组循环功能变化情况:插管后与插管前比较,A组SBP、DBP和HR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1。

2.3两组通气功能变化情况:两组EtCO2、Peak和SpO2变化,差异无显著意义( P > 0. 05)

2.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有8例术后发生轻度咽痛,B组有1例术后发生明显咽痛,A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心脏病人心肺等重要器官储备功能会出现较大变化,尤其在发生强烈刺激和机体缺氧时,于麻醉-手术期间较易发生重要功能的失代偿状态,极大地增加其麻醉危险性[1]。因此,手术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良好的通气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气管插管全麻在插管和拔管期间引起较明显的循环变化,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其发生机制是全麻气管插管由于喉镜置入和气管导管插入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儿茶酸胺释放增多,常伴有心率增快和高血压等心血管不良反应[2]。但此种心血管反应虽为一过性,但对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可明显增加麻醉风险和并发症发生几率。

研究结果还表明,喉罩通气道在喉罩置入和拔除期间,患者血压和心率较插管前无明显变化,并能有效保证术中通气效果,与文献报道一致[3]。喉罩通气道作为一种通气方式, 操作容易,刺激较少,肌松要求低,置入喉罩对生理影响较少,不同气管插管易常常引起心率和血压的强烈变化[4]。因此,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面,喉罩显著优于气管插管,非常适合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等合并心脏疾病病人使用。喉罩对喉头及气管不产生机械损伤,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可明显减低患者术后呼吸道的不适,更有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

综上所述,喉罩通气道能够在不进行气管插管的情况下保证有效通气,亦可施行控制呼吸而又可避免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喉罩通气道对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易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民族医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