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美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范文第1篇

一、审美文化学的学科性质

王德胜在《批评的观念: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一文中曾经提出:“批评的观念”是“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惟有“批评的观念”才能使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积极地介入当代历史/文化的实践进程,介入当代人的现实生存领域,从而实现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之于各种‘当代性现象’的有效揭示。”1也就是说,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主要是一种文化批评。在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坚持文化批评立场,固然可以有效地参与当代文化建构,实现学术研究的社会价值,但是,我们能否就此将审美文化研究定位为文化批评呢?我认为,以“批评”来定位一个学科方向学理依据不足。批评什么、以什么来作为批评武器、如何批评,这些问题都不是“批评”本身所能解决的。换句话说,以“批评”来定位一个学科,并不能解决任何学科定位问题。就当下审美文化研究现状而言,网络、电影、大学体制、波鞋6、超市等一切文化现象似乎都是其批评对象;其理论资源与批评立场也五花八门,毫无学科领域约束。突破学科界限,有时可以为学术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空间;多学科交叉互补,也有益于发现新的研究视角,但是,全然漠视学科建制,甚至鼓吹反学科建制,却有害于学术的健康发展。因为学科建制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术研究的自由空间,但是也为学术研究在某个领域向纵深方向推进提供了保障。本文认为,曾经轰轰烈烈的审美文化研究要想避免沦为过时的学术时尚之厄运,必须重新审视其研究立场,将审美文化学建构为一个知识体系,而不是停留在文化批评层面。这个知识体系究竟是从属于美学,还是从属于文化学,应该作进一步辨析。上文已经指出,审美文化研究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根本不同于美学研究,因此,审美文化学不是美学的话语转型。那么,审美文化学是否就是社会美学,或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呢?在重视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实践方面,审美文化学与社会美学的确具有相似之处,但是,审美文化学既不关注研究对象的审美属性,也不关注主体的审美意识,这与社会美学截然不同,也就是说,审美文化学其实并不关注审美问题,因而它不是社会美学,当然也不是美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审美文化学与文化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审美文化的字面意思是文化系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类型或层面,因而,审美文化学应该是文化学的一个学科分支。其实,审美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极其复杂,有人认为它特指当代文化中出现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审美日常生活化现象;还有人认为,“审美文化是一种完整的形态和系统,是建立在人类生存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感性文化。有别于工具文化和社会理论文化的功利性与规范性,审美文化显示出超功利性与自由性相统一的特质。”也就是说,审美文化并非现实的文化系统中审美的和艺术的方面与部分,它具有理想性,对现实的社会文化应该具有规范、引导意义。本文赞同审美文化“是一种完整的形态和系统”之说,认为将审美文化仅仅看作文化系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类型或层面,实质上否定了审美文化概念的独特内涵,消解了审美文化学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本文并不认同对审美文化超功利性与自由性之鼓吹,认为审美文化就是艺术/审美未从一般文化中分化出来这样一种文化状况/文化形态,这样的文化状况/文化形态并不局限于当代,而是出现在人类文化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而已。据此而言,审美文化学不是文化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总而言之,审美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审美色彩,但其关注点不在于研究对象的审美属性或主体的审美意识,这是审美文化学与美学的联系与差异之处;审美文化学虽然致力于研究审美文化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揭示其中文化观念变迁与现代性等问题的复杂关系,但是,作为审美文化学研究对象的审美文化并非一般文化系统中具有审美属性的部分与层面,所以审美文化学与一般文化学既有一定联系,又不属于一般文化学的分支;审美文化学看重学术研究对于当下文化状况的批评与建构意义,但是并不以文化批评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目的,而是强调学科意识,力求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是审美文化学与文化批评的既有联系,又大不相同之处。鉴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审美文化学虽然与美学、文化学、文化批评有着一定联系,但完全可以通过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二、审美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审美文化研究

在前苏联曾经蔚然成风,前苏联学者对审美文化学的研究范围也曾经深入探讨过。奥夫斯相尼柯夫的观点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审美文化研究产生过一定影响,他提出,审美文化“贯穿在文化的所有领域、所有部门、所有地段。因为,人的审美积极性表现得极为广泛,它毫无例外地表现在人们活动的所有领域中——表现在劳动和科学认识中,表现在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和体育中,表现在人们日常交往和艺术生活中”。如此看来,审美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几乎等同于整个社会生活,其研究范围没有一个相对明晰的边界;另一方面,奥夫斯相尼柯夫的审美文化研究着眼点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中所表现出的“人的审美积极性”,这接近于我们的社会美学,也就是说,这个意义上的审美文化研究仍然是美学的发展或分支,与我们所谓的审美文化学有着明显区别。国内有学者提出,审美文化“指的是从建筑外观、室内布置、人体服饰、新区布局、旅游景观到文学艺术多层面审美领域的总和。”他还提出,在研究这些审美领域时,“要从审美的外观形式中揭示其与整个文化变动的关联。”这个主张触及了审美文化学的核心问题,即审美文化研究的着眼点是社会文化的变动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而不是纯粹的审美问题。但是,将审美文化理解为“审美领域的总和”,仍然未能揭示审美文化研究的独特性;而且“整个文化变动”这个概念的外延也过于宽广,似乎应作进一步限定。本文认为,审美文化就是艺术审美未从一般文化中分化出来这样一种文化状况/文化形态,审美文化研究的着眼点是考察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建构审美文化学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这个知识体系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审美文化史,第二个层面是审美文化学原理,第三个层面是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这三个层面大体框定了审美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审美文化史主要研究审美文化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包括原始审美文化、古典审美文化、现代审美文化、后现代审美文化等等,并考察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与特定历史阶段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审美文化学原理主要研究审美文化的内涵、性质,审美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基本范畴、主要问题、重要关系等,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艺术/审美从一般文化中分化出来这个历史过程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考察艺术/审美与一般文化由混同到分化,再到融合这个历史过程中,人们文化交融/团结感的变化状况。当代审美文化批评主要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媒介文化、都市文化、乡村文化、建筑文化、消费文化、性别文化、种族文化、身体文化、时间体验等当代审美文化的现象与问题,依据审美文化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揭示这些现象与问题背后的当代文化分裂感、文化团结感与现代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无庸讳言,我国的审美文化研究虽然已经有近20年的学术积淀,但是审美文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目前尚处于草创阶段,关于这个学科的一些设想难免不够成熟。本文提出审美文化学是一个区别于美学、文化学、文化批评的独立学科,并尝试着讨论其研究范围,旨在强调审美文化研究应该找到自己独特的学术空间,以保障学术研究能够在纵深方向挺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空间,而不是一味消耗其突破学科壁垒的批评冲动力。

作者:王誉茜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审美文化范文第2篇

首先,《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秀”所代表的审美文化现象,体现了市场、经济、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选择,反映了19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具体的体现是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以现代主义艺术为代表的精英主义审美理念日渐式微,大众文化吞噬了高雅文化,雅俗界限日趋模糊、艺术生活的边界变得难以辨别。’,①在消费主义的社会语境之下,《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大众娱乐文化毫无疑义地与商业化的市场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合谋。在“市场经济”的指挥棒之下,在对精英文化的消解过程中,《快乐女声》的审美文化价值归旨,自然而然地就会背离审美的无功利性,而直接地指向审美的功利望化、物质化的经济利益的满足。而在这一前提之下,娱乐大众的行为往往又表现出了人性这中潜意义的一面—原来人生的价值和物欲的满足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不需艰苦努力和精心准备的偶然性来实现—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因为大众自身审美能力和水平的参差,日常生活审美化导致的审美准则的多元化、感性化和经验化,进一步解构了美的形而上学之追求。

其次,《快乐女声》所代表的大众审美文化价值选择所奉行的那种“草根”意识、全民偶像意识、那种与精英的结构性对抗及对权威的反叛中的自大与偏狭,反映了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审美规则裹挟之下当下大众审美文化领域内的人格分裂与价值混乱。这一方面反映出在社会主流文化话语缺席之下,知识精英所标举的人文关怀与人生价值的终极追求在大众世俗化的诉求之中已经被日益背离。社会文化审美主体在个体层面的欲望满足与功利主义、理想追求与现实经验在市场经济之下的背离,导致了大众价值诉求与评判的日益世俗化旨归。在这里,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的界限在这样一种主体价值诉求的世俗化、功利化前提下彻底消失了,大众认为:“存在即是合理。”因此,审美主体的个体性利益考量,那种对本质主义的反拨反而使得观照对象本身不再那么重要。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2011年《快乐女声》的选手宣言中、从现场评委的相互背离中、从网络评委的感性对立中、从大众评委的好恶判断以及选手们网络粉丝的相互地、偏激的攻击中得到最好的见证—喜欢就是喜欢,“没理由地”就是喜欢(当然,“没理由地”背后的潜在规则,外界是永远也无法知晓的)。较之于精英化的审美感受,大众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之中越发地感受和追求一种视觉的外在的与体验,趋向于一种形而下的现状的满足。因此,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审美规则取代了传统和精英主义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法则。它既反映了多元化社会语境中当代中国社会人们文化审美观念、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与长足发展,又暴露了当下中国大众审美文化价值判断能力的不足与准则的缺失。

再次,《快乐女声》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审美价值所奉行的娱,反映出了当下大众文化审美中内容和形式相背离的二元对立悖论。作为一种消费性的文化,“内地大众文化生产在满足、适应多样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价值混乱、唯利是图、题材雷同、品格低下等问题②。’,这一点我们从目前国内的各档选秀节目可以观其全貌。在娱乐性诉求之下,表现主体在这过程之中正所谓花样百出而无所不用其极。《快乐女声》形式创新上奉行的不设门槛,确实应该博得社会大众的大声喝彩,但这种形式的创新,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主体参与其中提供了最广泛的可能,任何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论职位、不分教育程度、不论审美旨趣都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选秀平台去“我行我秀”;另一方面,这种不设门槛,没设标尺的娱性追求却又客观上导致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批评,使其从内容上与人们的审美期待相背离,甚至使人反感、反胃。特别是海选阶段,其为收视率而进行的各种炒作,其负面的、消极影响是值得引起深思的,而其决赛结果中的“一个初中生的胜利”却又可能在更深层次上导致人们对自身文化心理与价值认同的错位—原来成功是可以这样的:成功可以不在于追求成功的过程,而在于你是能否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人的眼球,能让大伙儿高兴;至于你的行为本身、至于你的表现内容甚至是你的唱功与水平,这都无关重要。只要形式乖巧了,至于思想、信仰、价值观念上怎么样似乎都可以接受。毫无疑义,在今天这样一个泛大众文化的时代,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必然会导致人们限人一个极端:大众就是一个消费群体,对他们而言,不需要关注消费对象本身,而在于审美对象这一被观照的客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审美主体对“”的要求,去满足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哪怕是“过把瘾就死”也行。这恰如2011年《快乐女声》选手王家跳的宣言:“要现在,不要未来。”或许这种完全建立在感性的满足之上的大众审美文化心理才是今天我们的担心和忧虑所在。

审美文化范文第3篇

审美文化与农器具

审美文化(aesthetieculture)是指当代日常生活、文化娱乐与传统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态,泛指历史上与审美和艺术相关联的各种符号表意行为及其成果。审美文化在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品化大潮的冲击,更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等。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在中国文化史上,“审美文化”虽然没有形成明确而独立的理论概念和体系,但孔子早在春秋时代提出的“兴于诗,成于乐”的思想,可以理解为是审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表述,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是深远而广大的。当人们对物质功能性的基本需求特别满足时,人就会本能地将意志转向精神文化的需求,这个时候对审美体验和艺术创造的要求就会自然地表现出来,所以文化人类学者认为:“艺术的基础也是确定它在于人类的生物需要方面。……艺术的要求,原是一种基本的需要,而艺术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满足这种需要。所以艺术中的审美要素是到处存在着的,因此,我们能很感动地听那单调的野蛮人的大鼓,悼亡的哀曲及巫术咒语的调子,或者鉴赏新爱尔兰所富于幻想的雕刻,西非的面具和美洲西部印第安人的图腾标记。”人的审美活动绝非简单对艺术的喜爱和欣赏,它是人根据美的规律把握世界的一门学问。审美,决定着人的处世态度、精神世界、举止行为。通过审美活动,为人提供一种生存方式与认知图式。在当代中国的文化现实中,大部分审美文化的象征符号,如建筑、服装、房屋装潢、生活用品、工业设计、城市雕塑等与真正意义上的审美品格是有一定距离的,也造成了当代中国“审美”使人深刻忧虑的后果。随着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市场经济以空前活跃的力量激活人们的功利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享乐意识。审美文化不仅在世俗人群中以一种最浅近的方式确立了自身的美学指向,而且以感性的审美形式浸入了人的文化意识之中,成为中国社会最具力量的存在。江南农器具这一以实用生活功能为主的、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非纯粹审美个体,其消失似乎对现在物质而言的生活不构成威胁,但伴随其消失,记忆的流逝,还有与它相关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就是精神层面的消亡。站在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江南农器具的形制、江南农器具的审美图式和江南农器具的再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审美愉悦的过程,它超越了生态学对于自然的研究范围,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形成一种系统的观察自然、科技以及社会和文化的整体方法和广阔视角。它开辟了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拓宽了审美文化研究的领域。事实上,远在几千年前,古人用灵巧的双手、智慧的大脑和原始的审美情趣所制作的、原本也只是应农业定居生活所需的“破碎”陶罐,在今天看来,不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折射吗?提出对江南农器具的保护并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审视我们民族古老的农器具的时代价值,更深刻、完整地理解我们民族由来已久的生存行为和感情基础,是基于当今社会的现代化、文化的快餐化、欣赏的同质化这一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也由于江南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当今这种以城市化、国际化为目标诉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传统江南水乡的地理和人文景观消失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现象所引起的一种思索。虽然在江南的部分地区和民间还保留着一些传统农器具,有的“农家乐”的娱乐休闲场所也在模仿农事活动,这可以理解为是人们对农耕审美文化的一种自觉。然而,这一点缀的农器具也似包裹在林立的厂房和轰鸣的机器声中的“文化动物园”,这种深厚的历史积淀所铸成的农器具文化和迅猛发展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使得“文化割裂”和“审美图式”问题更加突出。维系于中国文化模式的农器具审美文化,必定要在同其他文化构成元素的整体关系的运动构造体中,才能充分体现其含义所在,才能获得生命力,才能形成其艺术精神、弥散力和凝聚力。农耕社会文化形态延绵不断地发展,其残存的农器具同样亦蕴含着大量古老的文化原型和生命内涵,它一定会成为我们研究民族艺术传统,认识并理解民族心理情感的重要文化参照之一。

审美图式与农器具

从审美本质上来看,江南农器具的审美文化,一般包含形而下的实物文化资源和形而上的审美意识文化资源。从实物文化资源的角度来看,主要指以实物方式保留下来的因素。具体表现形式有农作物、耕作方式、农耕器具、农耕服饰和农用建筑等。从审美意识文化资源的角度来看,主要指以建立于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而产生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化因素,具体包括岁时节日、农事礼仪等。而从江南农器具审美文化资源的特点来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多样性:江、浙、沪一带地处长江的出口处,地理形态大体相近。然而,各地的地貌分布也不尽相同,其农耕具及相关器具的形制也呈现出多样性,如灌溉用的龙骨水车,平原地区就使用得比较少,而在丘陵地带则被广泛使用。龙骨水车又会根据各地类型的落差多少使用二人水车、三人水车、四人水车等。广泛性:历史上“春花秋月,暖雨熏风”的江南,在当地人们的世代努力下,形成了历史悠久、底蕴浓厚、积淀丰富的江南农耕文化。这些都是可开发利用成为旅游资源的巨大因素,因此,江南农耕文化资源具有空间上的广泛性。生产性: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自古就形成了江南特有的农耕文化习俗,这一农耕文化资源仍然具有生产的特性。如金光灿灿的稻田、龙骨水车的提水场景等,这些田园的“原真性”令人心旷神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文化休闲旅游的角度来看,江南农耕文化资源的开发,增加了旅游活动的多样性,也拓宽了旅游资源的广度。和谐性: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显著区别之一就在于它与自然环境联系得更为紧密。江南农耕文化是在人与自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统一体。因而,江南的农器具审美文化资源也与和谐的自然环境不可分割,在内容上也具有物质因素与非物质因素相结合的特征,两者相辅相成。传承性:在江南“士风”和江南特有的“水性”的熏染之下,江南的民众心智精巧、性格细腻这一特性深深地植入文化传统之中,这也使得江南的农器具制作工艺普遍比较细致精巧又显灵活。传承已有的传统农器具的制作工艺也成为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脆弱性:原本寂静、朴素的田园景色,通过旅游的开发,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的冲击和生态资源的污染。相对于都市旅游者的“强势文化”,江南的农耕文化显得非常脆弱。当江南农耕文化的支撑者—农民,在受到强势文化的熏陶,转化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时,江南的农耕审美文化在某特定地域有逐渐消亡的可能,作为旅游资源的江南农耕审美文化将呈现出过度商业化而失去原本的生命力的趋势。江南农器具的种类繁多,作为遗产保护的农器具主要指被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所取代的部分农器具。例如灌溉用的龙骨水车,扬谷用的风车,作为动力装置的水碓,挡雨的蓑衣,磨粉用的石磨……江南传统农器具需要保护,民俗博物馆可以对江南传统农器具进行收藏,江南农器具在生态旅游景点如何复原和再现,缩微农器具工艺品的开发、江南农器具摄影作品以及美术作品创作等都是当下审美文化的新视角。经济的发展必然渗透以至影响到文化的建设,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形态在其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形成自身特有的审美文化。当前,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宗旨,正朝着全方位挖掘地方文化,构建地域特色发展宗旨,积极倡导各地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我们可以以江南农耕文化的研究为依托,以农器具的审美文化研究为载体,寻找一种农器具之外的文化阐释或意义,并在实践上为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另一种选择方式。

本文作者:陈民新工作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审美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主流”:审美观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非主流”的审美文化正在青少年群体中悄然流行。“非主流”的标志性特征是追求标新立异的服饰、夸张的造型。它逐渐成为年轻人的审美文化的代名词,在它的影响下很多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并且愈演愈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非主流”的概念和表现

“非主流”原本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不跟随大众文化的价值观,而并非现在的意思。从一个普通的中性词到如今的特定意义,其中经历了复杂的过程。

“非主流”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一批中国年轻人,喜欢与主流审美观念背道而驰,追求夸张的造型、怪异的行为方式,以求突破传统生活模式束缚的现象。“非主流”现在有时候也指那些喜欢并坚持“非主流”文化的人,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她/他是‘非主流’。”有时,“非主流”一词也可以表示“具有‘非主流’文化特性的”,用作形容词,如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说:“我很/很不‘非主流’”。

“非主流”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文化概念,本文试图从“非主流”文化的一个核心要素“非主流”审美观入手,揭示这一文化现象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非主流”审美观构成了“非主流”审美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包括:“非主流”服饰打扮、“非主流”音乐、“非主流”视觉艺术效果(比如用Photoshop等图像软件的后期制作图片、文本文档的编辑效果等)。

当我们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观察“非主流”们时,我们会发现,“非主流”审美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审美直观化。受“非主流”文化影响的人,在日常生活审美中表现出明显的直观化特征。在服饰上,“非主流”爱好者往往对服饰的内涵则较为忽略,因此在着装上很容易造成盲目追求时尚的跟风现象,对着装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个性、气质考虑较少。在阅读上,他们较抗拒那些有内涵的艺术作品,他们更愿意欣赏那些直观浅显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在写作上,由于网络文化成为“非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其影响,“非主流”爱好者大量使用被成为“火星文”的异体字、怪异字符。

2、视觉艺术鲜明的形象性。鲜明的形象性创造方式包括表现对象的强烈色彩对比、构图的个性化以及图像软件的后期制作等。“非主流”视觉艺术常以忧伤、迷离、混乱、繁杂和喧哗等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形象来表现。常用的表现手法是在画面中加入色彩绚丽的道具,比如人物的服装、首饰等,这些道具可以在简单的光照效果下,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营造“可爱”的感觉。由于80年代末以后出生的群体过度依赖父母,因此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中,总是喜欢营造出一种“可爱”的感觉。“非主流”们为了追求这种“可爱”的视觉效果,不惜采用一些矫揉造作的手段,使“非主流”的很多作品看上去明显低龄化、庸俗化,比如用photoshop一类的图片加工工具把色调渲染成粉红或柠檬黄等粉嫩的颜色,拼了命将自己塑造成“娇小、可爱”的形象。这也是“非主流”审美观念饱受争议的主要原因。

二、“非主流”文化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非主流”文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青少年自身因素。“非主流”文化的受众正是青少年,青少年特有的逆反心理和叛逆精神是“非主流”观念的源泉。因为如今421式的家庭结构让很多80、90后成为了“太阳”,父母、外祖父母和祖父母都围绕“太阳”转,很多人从小就被大量家教、课外辅导等占用很多时间,这种成长环境极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且个性叛逆、张扬。20世纪9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青少年渐渐长大后,提出了一些符合自己情趣的审美观,用染发、哈韩、哈日等流行元素对抗父辈的传统价值和审美观。另外,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作为社会最为敏感青少年群体,更容易成为理解、接受、乃至创造新事物的先锋。

其次是网络因素。网络信息技术让这一流行审美观念的传播速度大大增加,“非主流”比前代的流行元素更快地被大众接纳。手机和网络是当代人最主要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工具。如今技术发达,手机也具备上网功能,网络信息技术早已经介入“非主流”文化活动中,成为“非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组分,甚至很多“非主流”文化活动只能依靠电脑的介入进行,比如例,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加工处理照片、图片(即“PS”图片),为广大“非主流”爱好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再次,大量地引进外国的影视文化。随着中国与世界各方面逐步融为一体,外国的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小视。小时候,他们看的是美国、日本动画片,如《拳皇》、《忍者神龟》、《灌篮高手》和《四驱少年》等,他们模仿影视剧的主角瓮声瓮气地说话。长大后,他们正赶上韩流,韩国组合H_O.T和“神话”成员的另类造型又被争相模仿。

审美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当代家居装饰设计;传统装饰设计;审美要求;艺术价值;中国风

1当代家居装饰设计风格及形成特点

不同的时代和地区特点,通过设计者的创思和构想,逐渐发展成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家居装饰设计形式,各种风格的形式与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深圳秋季比较干燥,更适合房子装修和设计,利于工程的发展。(1)新中式古典风格。即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打造出的拼盘风格,所谓拼盘,它不是由单一的元素一簇而成,而是在室内线条的布置、陈设、色调、家具的造型等方面应用了传统中“形、神”的特征。传统的室内家具装饰的含蓄典雅与现代流行的简约大方不谋而合。风格的形成特点:一般是木头结构为主,室内采用藻井、挂落,天棚等饰件,明清时代的花纹、落地屏风,中国书法字画、彩绘雕刻等工艺品加以修饰点缀,同时要注意各种不同装饰不能混用,要恰当得体,整体风格还是要美观,正体现了宜设而设、精在体宜的设计理念,这样既不显得现代风格底蕴的苍白无力,也赋予了传统古典风格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一种高雅清新脱俗的风格。(2)仿欧式现代简约主义风格。我国当代室内装饰设计大多借鉴了西方建筑的简洁大方、色彩唯美、明快干练,欧式简约主义风格强调线条流动方向的变动,雕刻工艺主要用于陈设和装饰,色彩以华丽为主、暖色协调为辅,形式上以浪漫主义为特点,强调要勇于突破旧式风格,努力达到新式建筑的视觉效果。结构特点:装修材料多用大理石、织物、壁画等,门的设计有凹凸的弧线美,经典的罗马柱,辅以灯光的壁炉造型,壁灯或是反射式灯光,音像器材,挂画可有国外著名画家风格的抽象画,或者个性的摄影作品。整体风格贴近于豪华富丽型,更有别样的曲线装饰,给人带来一种自然的舒适感,使豪华的装饰上增添了一抹和谐。另外,欧式风格适用于大面积范围的房子,如若房间太小,展示不出欧式风格的气势,所以要站在美学的角度考虑,不要弄巧成拙。(3)自然的田园艺术风格。主要强调突出“自然”,在家居装饰上推崇回归自然,休闲舒适的生活理念,使生活在房子中的人感当代家居装饰设计之审美文化研究蔡跃军(深证市万德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44)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日益改善,当代家居装饰设计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代家居装饰设计的审美文化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当然,以前的传统装饰对当代的家居装饰设计仍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处处体现出传统装饰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应适应现代时展的审美要求,并作为衡量和点评家居装饰设计的标准,分析当代家居装饰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和发展前景,当代家居装饰设计能体现一个家高质量的生活,各种不同的室内环境风格、空间形态分布,既是室内环境文化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体现,更能满足居民对室内空间环境的精神要求和审美要求。美化的是生活环境,提高的是审美境界。那么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影响下,当代家具装饰设计对人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反应和影响,和传统装饰文化相比有怎样的优势,如何促进家居设计水平的提高,该文以深圳万德装饰为引导线,对当代家居装饰的中国风进行研究。到亲和和放松,田园风格在不同的区域衍生出不同的风格,有中式、欧式、美式的等等。田园艺术风格重在对自然的表现,也有纯手工的制作,带有春天的色彩,营造浪漫和谐的氛围。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整个装修设计趋向简约化,田园风格崇尚不繁琐、环保、绿色。结构特点:使用天然材质,如:竹子、木头、毛麻制品、丝织等等,布艺品、木质茶几、碎花墙纸、拱形小窗,简洁朴实的元素是田园艺术风格的精髓,在现代受到很多人的青睐。(4)混合型风格。混合型风格深受当前文化的影响,在服装行业、音乐领域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混合型风格的家居装饰主要涉及墙面与室内空间的利用,一是根据在墙面上的设计,利用家具的摆设和点缀进行协调;二是利用空间的隔离装饰,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设计,比如客厅简约范儿,浴室温馨式,卧室浪漫点,儿童房要梦幻色彩,各类风格不受限制;三是不同风格家具的合理搭配,比如墙与门窗,灯和壁面装饰,家具与陈设的混搭风,特点:整体要大方得体,不拘一格,打破了繁琐与简洁的界限,体现了随意性;;设计者可根据个人意愿进行设计,体现了自主性;打破了其他风格单一性和固定性,体现了个性化。近年来,我国当代的家居装饰设计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当代家居装饰设计较传统设计元素的优势

(1)注重自然化。当代家居装饰设计不仅要求设计元素、原材料、色彩使用到最少程度,中国人倡导节俭,在装饰上也不能铺张浪费;对色彩和材料的质感要求也很高,对人身体不能有害,绿色环保,可二次利用。(2)注重多元化。室内布置既趋于现代的实用,又带有传统色彩,不再是单一的设计风格,而是溶古今中外于一体的混搭风格。(3)注重人性化。当代家居装饰设计强调以人为本,打破了同一化,人性化设计可以为日后家庭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性。如:保留收纳空间、不同区域使用不同的地质材料、家具的静音与保温性能等等。(4)注重高科技、高情理化。国际上有些先进国家室内设计正在向高科技方向发展,家居装饰不再是普通的陈设,更具有智能功能,人们可以远程控制家具的开关等。(5)注重艺术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室内家居装饰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基本的统一整体美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室内设计达到声、色、光、形的高质效果。

3促进家居装饰设计水平提高的措施

一个好的家居装饰设计,要抓住室内装饰设计的几个要点。室内装饰设计有以下要素。(1)空间要素。空间的合理分布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空间设计运用各种手法进行室内形态的塑造,根据现代人的精神和物质要求,结合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设计,塑造空间新形象,不能总是拘泥于过去的空间形象。(2)色彩要素。室内设计色彩要调好主色调,主色调在空间内主要起到润色、烘托作用,主色调跟色度、纯度、明度、对比度等因素有关,此外,室内色彩还得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科学的色彩可以提高人们的兴致,放松人们的心情。(3)光影要素。人们都向往大自然,喜欢阳光撒满整个屋子的感觉。室内的灯光和柔和的散光也会使整个屋子充满亲切感,自然光和灯光的光影交织使整个房间充满了活力。(4)装饰要素。一个好的设计不能缺少装饰,比如:柱子,墙面等等,除了室内的基本构成要素,再结合他们的用途加以装饰,不同材料的使用功能和作用应用到不同的室内装饰上。(5)陈设和绿化要素。室内装饰的家具根据它们的用途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满足基本陈设要求,把室内装饰得更有美感,不同位置摆放不同绿植,不仅改善空气质量,对人的身体也有好处,比如,卧室放千年木、常春藤、夜来香,客厅放富贵竹、绿萝,电脑上放仙人球。

参考文献

[1]文健.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席珍珍.抓住室内装饰设计要点促进设计艺术水平提高[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

[3]杨淋扉.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自然风尚探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