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舌尖上的味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赤道蚂蚁
看完《舌尖上的中国2》,我最想重复的还是之前朋友们说的那句话,“只有在这部纪录片里,才能读懂真正的中国”。回望第一季中满屏幕数不胜数的美食,具体说来,当初是影片中天人合一的味觉诱惑将这部作品影响的受众广度铺张到了极致。而今,经历了这么漫长的等待,再看第二季的时候,不管是从拍摄者的技巧还是从立意的视角来说,《舌尖上的中国2》所达到的深度无不让所有的观众深深折服。我们在这里所看到最多的是国人被放大后的美好和纯真,还有就是回归人性本身的种种感动与膜拜。当我们跟随着制作者的脚步,在一张张画面里穿梭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也正在践行着一次次回归,当我们回到美食,回到乡村,回到生活,我们才突然发现,那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一个桃花源。
单从回归这个意义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2》绝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第一集《脚步》果断选择了一个最沉重的话题——中国人的迁徙,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基色,才让我们能够从那么多的食物中慢慢梳理出越来越多的情绪,生命的感动,生活的无奈,还有就是生存的挣扎。在50分钟的时间里,制作者用大部分时间地生动讲述了中国人与食物的迁徙与演变,仅以一个章节来介绍美食与制造工艺,提到更多的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麦客。这些游走在广袤黄土地上人们虽然不是美食的制作者,但是在他们身上却烙印着见证国民粮食根基演变的淳朴与厚重。
迁徙,就是这样在一垄垄的麦穗里开始的。
假如不是由于生活所迫,自古就重视安土重迁的国人又怎么会选择四处奔波?导演特意设置了最真实的对白与交流:一是挣钱后麦客的打算,再者就是割麦人的劳动报酬。从这些质朴的乡音里,透过所有麦客脸上深深的皱纹,我们同样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包容和善良,在这些麦客的心里,同样也深深埋藏着一个温暖的地方,那里就是家。家里的孩子盼了大半年,好不容易盼到父母回乡共同制作一罐鱼酱的时候,这个场景竟然一下子就戳中了我们的泪点,短短半个月的相聚之后,在苗家女孩闪闪的泪光里,父亲转身离去的背影逐渐模糊,女孩的心里便积淀着更大的祝福,就在我们听到这个苗家女孩儿说“爸爸可是很能干的”时候,我们和她一样,都是一脸的崇拜。
迁徙,就是在这样一次次重聚与离散中轮回的。
在这群奔波的麦客身上,你可曾看到过自己的身影?“这就是变革着的中国”——这是一句简单的文案,却足以引发所有漂泊他乡的游子们潸然泪下。国人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未来的,在身后这个国家发生沧海巨变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个虐心的事实,那么像麦客一样的人们挥舞着臂膀,他们在大江南北的沃土上收割着希望,身后却留下了那么多终年不能在父母膝下承欢的留守儿童。
究竟是什么让这么多的人们拉长了与家的距离?我们看到扬扬黄土地上,愈来愈多的大型机械作业逼迫着昔日的麦客群体失业或者转行,不光只有麦客,靠天吃饭的渔民家族,飘无定所的养蜂夫妻,还有生无定数的我们自己......你是否也看到了这些人眼中的泪水,眉心的忧伤和脸上的皱纹?你是否也同样感受到了四处奔走的痛楚?
麦客,还有那么多有着和麦客们一样命运的人们,都是最值得我们致敬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出身,却有着共同的生存信念,他们在饱尝艰辛同时,也收获到了来自心灵深处最宏大的幸福。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2》里的的确确也闻到了这么多幸福的味道,苗族夫妻手中捧着女儿亲手制作的一罐鱼酱,自一张欣慰的面孔氤氲出爱与感动;出海打渔的渔民夫妻,他们相互偎依着,那一碗丈夫烹制好的蟹饭里蕴含着无以伦比的爱与幸福;在美国漂泊了四十年的老伯,嘴边这碗热乎乎的萝卜饭中蒸腾着弥足珍贵的爱与眷恋......这些不单单是爱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更是故乡的味道,无论我们在这个纷繁的尘世间漂泊多远,也无论我们离开故乡到底有多久,这些爱的味道都是不可替代和忘怀的。
迁徙,就是在这样的爱与感动中酝酿出最能入心味道。
[关键词] 高职 工作过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 核心能力 设计思路
《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分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修岗位,根据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把《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系列课程分为I,II两个层次,不同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现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I层次的教学为例,围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做以探讨。
一、岗位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工作过程是企业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过程。工作过程导向就是在构建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析,把复杂工作系统即劳动组织关系、工作内容、设备和工具、从业者应具有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等要素结构化的过程。
通过对宁波市中小企业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人才需求调研,以及企业专家、软件公司经理的座谈讨论,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状,在相关企业专家指导下,按照《网页设计与制作》-《企业网站开发》-《商务网站开发》-《网站开发实战》的思路,参照相应职业岗位要求,对高职《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系列岗位课程的核心能力进行了提炼,见图1。
在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以必需够用为基础,对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职业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将岗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融入教学体系中,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系列课程体系,见图2。
《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系列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所有课程都以能够熟练建设、管理、维护网站为培养目标,使学生通过对系列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课程体系按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设置课程。让学生在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同时,又具有岗位所必需文化知识。
二、课程设计方案
高职教育课程,应该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并以此延伸出需要学生掌握的丰富的知识和其他产品(或服务)及工作任务。
1.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体系。课程项目设计以制作网页为线索来进行。为了使学生能胜任网页设计制作岗位,能够完成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精心设计了三个不同复杂度和类型的教学项目,第一个项目是个人网站页面设计与制作,第二个项目是企业网站页面设计与制作,第三个项目是商务网站页面设计与制作。前两个项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渐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步骤和技能,第三个项目则在前两个项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巩固练习,最终使学生能熟练设计并制作页面,形成所需的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2.企业网站开发。项目设计以流程式线索进行。选取开发企业网站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项目原型,经过适当修改以适应教学环境。包括需求分析、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核心模块开发和系统测试五个项目。将核心模块开发项目再细分为企业网站的典型模块,每个模块均包含网站开发的主要工作任务。
3.商务网站开发。具体设计思路是,以基于开发电子商务网站的工作过程分解的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典型教学项目,这典型教学项目整体上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网站。应用循环式和叠进式来编排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渐掌握商务网站页面开发和测试的步骤和技能。最后,要让学生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在职业能力上达到一定要求。
4.网站开发实战。学生按照工作过程,按时、按步骤完成来源于真实软件公司的企业、商业网站项目。学生在实战开发过程中,每个典型阶段都要完成相应任务,交出相应产品。学生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可以积累网站开发的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企业、商业网站开发的职业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课程体系设计,按“网页设计与制作企业网站开发商务网站开发网站开发实战”的步骤开展教学;理论知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核心能力与任务实现过程密切相关;课程内容是网站建设的实际项目,具有代表性; 允许并鼓励学生依照个人兴趣或企业需求变换工作任务,开发相似的实用网站;支持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 江苏高教,2006,6
【关键词】商务网站建设;项目驱动;理论与实际一体化
引言
《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这门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而且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电子商务专业的兴趣。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如教学内容繁杂,教学中缺少实现技术运用等。对此,我们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综合能力为导向,制定了新型教学方案,形成了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
1.传统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教学内容繁杂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网站规划设计、静态页面设计、动态页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多方面知识,按章节分步讲解,会使学生觉得内容过于复杂,很难全面掌握。
1.2教学中缺少实现技术运用
教师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一定的验证性实验,学生熟记概念和理论,但是实践操作能力较低。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更缺乏走入社会后的创业意识。
1.3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授课方式,仍然让学生感到枯燥。
2.教学改革意义
2.1制定了新的教学内容,使之更贴合企业需求,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互相穿插、灵活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2采用更为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高效的完成对本课程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学习。
2.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4形成新的考核方式,突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察。将“以能力为导向”的理念贯彻始终。
3.教学改革实施
3.1教学内容选取
本门课程的改革打破原有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独立执行的格局,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内容围绕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
我们围绕“网上文具用品商店”网站制作项目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自然认知规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互相穿插、灵活融合。具体内容如下:
子项目一 网站功能分析:能正确分析网上文具用品商店网站功能;掌握需求分析概念和内容。
子项目二 网站规划设计:能规划网上文具用品商店网站结构;掌握网站结构知识;掌握网页设计原则。
子项目三 平台构建:能正确建设网上文具用品商店站点;掌握站点建设步骤与规则。
子项目四 静态页面设计:能规划界面并添加首页、子页静态内容;能选取合适的色彩方案;能合理规划页面结构。
子项目五 登录、注册开发:能用ASP元素制作页面;能用ASP对象完成用户登录、注册;掌握ASP对象的用法。
子项目六 文具用品管理:能完成文具用品信息动态显示;能完成信息添加、删除、修改操作;掌握JDBC-ODBC桥连数据库;掌握数据库检索、更新。
子项目七 购物车开发:能访问数据库;能实现购物车功能;能封装购物车操作;掌握表单交互;掌握利访问数据库的方法;掌握封装数据库的方法。
子项目八 网站测试:能完善网站掌握网站常用测试方法和过程;能完成网站测试,撰写测试报告。
子项目九 网站:能正确网站;掌握空间申请步骤和注册方法。
3.2教学方式改革
本课程改革以能力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按照实际电子商务企业网站构建过程中的岗位分配,协调团队关系和把握开发进度;学生执行项目,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模拟分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模块,通过整个开发过程学生可获得技术知识与项目管理经验。
本课程教学实施时,由俭入繁,循序渐进。理论知识嵌入案例,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实践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并运用。学生通过实践完成不同模块,不断增加自信心,同时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由此达到“做中学”的目的。
3.3教学评价改革
本次课程改革更新了教学评价模式,学期伊始即按照班级人数分组,学生4-5人一组。分组时,考虑学生对商务理论、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技术等知识掌握程度,合理分配,做到均衡。每组选取适当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项目主题,完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学期末,小组代表展示各自主题网站,并讲解网站特色、所用技术等,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给出建议帮助其查漏补缺,为后期网站维护与管理打好基础,教师最后总结并给出考核成绩。具体评价模式如下:
4.结语
目前,《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但我们仍需不断探索,因为教学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值得讨论与研究。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我们要随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操作技能,并于日常教学中坚持思考与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探索,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及模式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
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2012(7).
[2]周海鸥.食文化[M].过常宝,主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没想到,这样一部美食纪录片,不但创造了收视率的记录,而且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无论是各地美食店的生意还是厨师学校的招生都异常火爆,引发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更没想到,“舌尖上的××”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流行语:“舌尖上的高考”、“舌尖上的建筑”、“舌尖上的楼市”、“舌尖上的母亲”,俨然创造了一种“舌尖体”。
到底是什么让这样一部介绍中国美食的纪录片有着如此魔力?在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不由地意识到,《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档美食纪录片,而且是一档文化纪录片,是一档讲述人生哲学的纪录片,其定位并不是通过美食这一主题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从而赢得收视率,而是通过电视媒介这一大众化娱乐方式来展现内心那一份别样的期许和责任。正如该片的总导演任长箴所说,这不仅是一部美食片,它还是写人的片子①。通过各地美食的介绍,《舌尖上的中国》所要讲述的是中国人的情感与记忆、文化与认同以及人生的哲学。
一、情感与记忆
《舌尖上的中国》激起了人们对美食的欲望,更唤起了人们对食物的情感与记忆。这种情感是漂泊游子们的淡淡乡愁,这种记忆是对陈年往事刻骨铭心的记忆。以美食作为电视节目的主题内容并不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独创,而使其大放异彩尤为独特的地方则在于,它不像其他美食类节目,出于广告利益的商业原则,刻意渲染消费和娱乐性氛围,只有舌尖上的美味,缺少心灵上的慰藉。《舌尖上的中国》对于天涯游子来说,美食不再是仅仅满足口腹之欲,而是承载着乡愁和记忆的一泓清泉,可以慰藉那干涸的心灵。导演陈晓卿说,这是一部带着敬意做的纪录片,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是的,美食承载着每个人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背井离乡的人对家乡菜都有着浓浓的深情和记忆,这种对食物的情感和记忆会一直留在我们身体里。为了更细腻地表现这种情感和记忆,《舌尖上的中国》在叙述视角上刻意凸显与观众的亲近感。不炫技,不炒作,追求着平淡中的真实。在这部美食纪录片中,以平民的视角和日常生活的饮食习惯来展现民族风情和民族气派。几乎所有的美食并非什么稀奇珍馐,既没有美仑美奂的卖相,也没有出神入化的手段,都是日常生活的家常菜,但是中国人就是对这种家常菜有着无限的眷恋。
《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各种美食的同时,无不追溯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极为重视对各类美食的情感展现,因为,这些食物的来源和制作无不饱蘸着劳动者的艰辛付出。香格里拉的卓玛采拾松茸,需要凌晨三点就出发,在原始森林里要走一公里才能采到一个松茸。绥德的老黄手工制作的“黄馍馍”,劳作同样极为辛苦,三天的时间制作700个黄馍馍,从上碾到揉面,从发酵再到蒸熟,然后骑着脚蹬三轮车到县城去销售,我们看到的是满头大汗的老黄,是在寒冷的冬季里扯着嘶哑的嗓子吆喝着“黄馍馍”的老黄。来自安徽无为县的职业挖藕人圣武和茂荣兄弟俩,一年中有七个月离家在外,来到湖北嘉鱼挖藕,这是他们一家人生活的主要来源。挖藕是一件极为辛苦的工作,它不仅要耐心而且要细心,更何况没有任何机械化的采藕工具,全凭人力。诺邓火腿的制作需要自制的盐,用卤水熬盐,手工制盐程序繁复,这让人们对每一粒盐都珍惜有加。影片中时刻展现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极度珍惜,并非因为其珍贵,而是珍惜自己劳动过程中艰辛的付出,在这份珍惜中为舌尖上的美食注入了浓浓的情感。
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大国,即便在城市化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虽然很多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但是他们内心对农村和农业文明的情感和记忆从来没有忘却,反而随着流年的变迁更为怀念。《舌尖上的中国》尤为关注自然生态的农耕文明,对城市的工业文明中的食物加工镜头很少,偶尔将镜头推向工厂,而那些制作依然是手工制作。在纪录片中,几乎所有食物的制作方法都延续着原生态传统程序。例如,放弃较为便捷的现代机械的磨面机,而用石碾子将糜子磨成面,用毛竹碾压面团,这些本身就是一种记忆,是一种情感的记忆,是一种醇厚的历史情怀。这样的食物制作流程,极大的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精神回归。
电视是视觉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已经成为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因为,“大城市的生活和它限定的刺激及社交方式,为人们看与想看(而不是读或听)事物提供了优先机会。其次,当代风尚的本质是渴求行动(和冥想相反),寻求新奇,欲求感官刺激。而恰是艺术中的视觉元素最好地安抚了这些冲动。”②《舌尖上的中国》秉持了电视的这一制作原则,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但是,我们也要指出,“电视擅长的是给观众留下印象,而不是给观众留下观点。”③当然,更不是本雅明所说的韵味和想象的空间。在大众娱乐的时代,电视秉持的是视觉思维,追求的是感觉刺激和震惊效果。显然,《舌尖上的中国》超越了电视的这一制作原则,更为注重表现视觉形象背后的韵味和沉思。在电视这一媒介统治我们文化的今天,娱乐化和感官刺激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左右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让我们渐渐养成了丧失思考与情感表达的习惯。《舌尖上的中国》却偏偏以饱蘸情感的视角记录美食及美食背后的故事,让我们在观看纪录片之余,依然沉浸在那些镜头引发我们的情感和记忆中,久久难以忘怀,而这正是其成功的法门。
二、文化与认同
所谓文化,是人对历史记忆难以割舍的情怀,这种情怀在历史中不断地积淀下来,融入到每个人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精神追求、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所谓文化的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④换句话说,文化的认同就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一文化系统强烈的皈依感和归属感,是一种回归精神家园的自我意识,是一种心灵的固守。文化的认同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对传统习俗和行为方式的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在讲述了中国各地形形的美食同时,总是深情地回顾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这是一种历史情怀,也是一种文化认同。每种美食背后都有其悠久和厚重的历史,从盐焗鸡谈到客家人避中原战乱而背井离乡长途迁徙的历史,在漫长的颠沛流离的过程中,客家人为了保证食物的长期储存而将盐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并形成了依赖于盐的味蕾基因;从奶豆腐谈到蒙古人远征的历史,蒙古人将奶豆腐的制作方法带到了云南,竟然在千年以后,依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不仅仅是食物,炊具的背后也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记忆。虽然现代的烹饪炊具已经走进每个家庭的厨房,但尼西人的日常烹饪炊具仍然少不了尼西黑陶。《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介绍了黑陶的制作原料和制作过程,更由此而讲述了陶制炊具对厨房文化的创造性提升。正是因为有了陶制炊具,煮与蒸才被带进了厨房。“陶器诞生之前,人们无法想象,在烧和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令食物变熟的方法,这是一次惊喜的飞跃。”这直接将饮食文化的历史推到了青铜时代之前的史前文明时期。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类高频词在解说中不断地被反复提及,例如,百年老店、祖传秘方、老味道等等。大澳郭少芬和儿子经营打理着传承了四代人的百年老铺虾酱店,不管如今虾酱如何制作,她们依然踩着自己不变的步伐前进。达濠古城阿鸿继承祖传的手艺开了家糖葱薄饼店。峡山阿植的鸭脯店,传承着300多年祖先留下的秘方,依然延续着炭火木桶熏鸭的古法。新会陈柏忠家则从曾祖父那一代起,就做陈皮生意。陈柏忠的一句话道出了他们守着百年老店的心声:“不能离开陈皮,因为它就是我们这一条根,它不单单是一种我们谋生的工具。”百年老店不仅是情感和记忆,而且已经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守着它们就有了一种归属感。即便在现代大都市,老味道依然得到人们的强烈认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上海的三阳杂货店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种熟悉的老味道。生活在北京的金顺姬,播下了从老家呼兰河带来的种子,并且开始自己制作泡菜,将家乡的老味道一直带在身边,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认同。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还有一些独特的镜头一再被展现。《舌尖上的中国》在讲述美食的故事同时,更为详细地展现了人们在获取食物之前所举行的仪式活动。仪式是人类学的重要术语,它承载着人类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心理。在今天,虽然仪式已失去人类童年时代的那种实用价值,但举行仪式的心理则是同样的虔诚。本雅明说:“‘真实’艺术作品的独一性价值是筑基于仪式之上,而最初原有的实用价值也表现在仪式中。”⑤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艺术品独特的价值体现。在吉林查干湖,每年冬季捕鱼前都要有祭湖祭鱼活动。远洋捕捞船长林红旗,每次远洋前,都要到妈祖庙祈福,祈福自然的馈赠。绍兴的酿酒师们在每年酿酒前都要摆上祭祀贡品举行请酒神仪式。日喀则的望果节,每家都要派个代表参加对青稞丰收的虔诚祈祷仪式,到青稞田间转地头,将沾满青稞粉的手印在祭台上,撒一把青稞粉,面对苍穹,朗声发愿。在藏人们看来,“祭台上铺满青稞粉的手印,被赋予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相信,祈祷的声音可以直达天宇。”早已告别了原始社会的现代人,在获取食物前依然举行的这些仪式,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折射了人类在童年时代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现代人对前人的文化认同以及对天地自然恩赐的感恩。
三、人生的哲学
烹饪美食是一门艺术,而从烹饪美食中感悟和领略到人生的哲学更是一门艺术。《舌尖上的中国》则将这两种艺术通过镜头浑然天成地交织在了一起,让我们在品味各地美食的同时,也经历了一场人生哲学的洗礼。
《舌尖上的中国》在每一集的主题选择和布局上都别有用心,它不像其他的美食类节目按照食物的菜系或者烹饪方法来进行分类,它的立足点超越了饮食本身,而是对人类文化的整体把握方式来组织纪录片的结构形式。例如,从植物学的角度,谈到物种、自然、土地,再从中延伸到《自然的馈赠》;从物理学的角度,谈到食物的腌渍,用盐的大分子置换食物的水分子,风味就变化了,从而引申出《时间的味道》。⑥这样安排的好处,不仅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突破了地域与族群的之间的饮食差异,从而将各地民族风情和饮食文化放置到人生的艺术哲学这一宏大的背景中进行整合与分置。因此,我们在每一集中,都可以从饮食文化的视角领略到人生的哲学。
食物是自然的馈赠,但人类除了表达对自然的敬意和感恩之余,还要遵循自然的法则。我们在纪录片中看到,香格里拉人到森林里采拾松茸,她们严格遵循自然的法则,松茸出土后,立刻用松针把菌坑掩盖好,这样菌丝才不会破坏,从而代代延续自然的馈赠。在查干湖职业捕鱼人的法则中有着严格的规定,他们人为地控制渔网孔的大小,只捕大鱼,漏掉小鱼,遵循猎杀不绝的自然法则。在獐子岛这片人工的海洋牧场,潜水员深潜到海底采拾各种海鲜,捕捞上来之后,发现没有发育好的扇贝,随手再抛入大海。从获取食物的源头上,我们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
每种食物走向餐桌成为美食的道路并不是一番风顺的。这需要人类智慧的创造性转化,才能改变食物的命运。例如,陕北的糜子煮成饭口感很差,但经过特殊的加工,蒸成黄馍馍则又成了人们口中的美食;再如大豆,在豆腐没有发明之前,大豆作为食物的境遇是十分尴尬的,一旦找到了石膏点化豆腐这一诀窍之后,豆腐很快发展出形形的各种吃法,臭豆腐、豆腐球、毛豆腐、纹丝豆腐等等,纪录片在娓娓道来中将豆腐的前世今生和盘托出。豆腐的命运也如同人的命运一样,这是在讲美食,也是在讲人生哲学。
食物有着不同的味道。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变化万千。每种味道都反映了不同的人生况味。人们不仅喜欢甜所代表着幸福和喜悦的感觉,同样也青睐苦所意味着丰富的人生历练。例如陈皮鸭,人们爱吃陈皮鸭,不仅是在品味陈皮鸭所散发出陈皮苦中回甘的芳香,也是在品味世俗生活的人生况味。再如,在豆腐清寡的味道之中蕴含着某种精神方面的气质。“中国古人称赞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于清贫,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顺其自然’。”《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各种味道的美食的同时,更深入到每位饮食者的内心世界。因为,人类“对于味道的感知定义,既源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看似味道是厨师之于食物的创造性加工,而实际上,“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五味调和是美食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舌尖上的中国》以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作为切入点,讲述劳动者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辛勤劳作,讲述厨房中水与火交融的烹饪技术,讲述各种食物独特的味道。这是在讲述舌尖上美食的故事,同样也是在讲述舌尖上的人生艺术。
注释:
①⑥ 汤文靖:《〈舌尖上的中国〉是如何“炼”成的?》,《中国记者》2012年第7期。
②[美]丹尼尔·贝尔著,严蓓雯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③[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吴燕蕤译:《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④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