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园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工程;植物配置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二字实际上是指其本意,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从其内涵上讲,生态城市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价值的综合性概念。“生态城市”的内涵在于其社会的和谐,在于其对人性的尊重,在于其具有维护社会正义的社会机制,在于其居民的安居乐业。“生态园林城市”的提出,是我国把生态学思想应用在城市建设中的综合性的尝试。“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它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为建设“生态城市”打下基础。本文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对生态园林工程的理解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园林工程的关键技术

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园林理水工程和园林驳岸工程、喷泉工程、园林的给水排水工程、园路工程、种植工程等。园林工程的特点是以工程技术为手段,塑造园林艺术的形象。在园林工程中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是当前的重大课题。园林施工企业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充分挖掘潜力是目前园林施工企业创造效益的一条非常现实的途径。

2 运用现代技术

在园林建设品种上充分运用科技技术,引进新优品种,培育新、奇、特等产品,丰富城市园林绿化的素材。当然城市绿化树种选择还是以乡土树种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充分运用现代改造条件,种植新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品种,但引进新优品种要有个观察适应过程,栽种数量不宜过大。要选育优良品种,如树形、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若能选育优良品系,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会有很大作用。

3 因地制宜搭配植物

建设城市大园林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如城市广场和建筑前面就可以多种花草,不但能造成开阔的景观环境,突出主体,还便于群众活动,也有利于空气流通; 而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南方雨水丰沛而北方雨水稀少,在种植品种上也应考虑,南方适宜多种花草,而北方也只能多种灌木乔木,这样有利于维护及节约式发展,当然城市市政绿化,应对花草树木合理搭配,既要有乔木,又要有灌木,也要有地被植物; 既要有常绿的,又要有落叶的;既要有花,又要有草,使花草树木各得其所。

4 保护园林生物多样性

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版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存空间,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人们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

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时,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初期,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速度和生命周期等因素,以及绿地的性质、土壤环境等综合条件,将植物群落中的各种乔、灌、草等合理搭配,使植被构成像自然群落那样,具有层次性、物种多样性,有天然更新的能力。同时,积极开展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坚持经济增长集约发展,努力遏制水资源恶化倾向,有效保护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不仅包括城市公园绿地,还包括城市周边地区的城边林,各种形式的农田防护林等所辐射的地带。这样形成的一种网状空间布局不仅保护了城郊的农田,也使城市绿地与农业(包括林、牧、渔)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构筑城乡融合的多层次、多效益绿地,优化了城市大环境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

园林工程集建筑学、美学、生态学、经济学于一身的综合学科,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这些特点进行专门化、系统化的管理,而作为园林施工的管理者,也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虽然目前我国园林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教育的不断完善,未来的现代化园林建设和施工管理水平必然会得到较大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宝珍.浅谈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J].科技资讯,2009(18)

2 罗瑞彩.浅谈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与管理控制在施工中的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07(9)

生态园林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环境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208-01

在构建生态园林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城市中的多元因素制约着植物生长环境和景观效果。面对城市的密集建筑以及道路交通的不断骤增的情况下,结合特殊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即满足植物其自身生长条件,同时满足园林造景的需求,使园林景观在人口增多、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朝着人性化、生态园林方向发展,达到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1生态园林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二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二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娱乐场所。

2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

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包括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设计形式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托,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理念之中,已达到二者相融合的目的。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低,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出现的又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也是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

3植物造景为主

生态园林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导下,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不同物种(乔木、灌木、草本)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利用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建立多种类型、多种功能、丰富多样的景观,同时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与四周环境协调,依其处地理环境条件,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达到生态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选择合理的植物,是营造城市园林景观成功与否的关键。

4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依靠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城市绿化尽量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积极引入易于栽培的新品种,驯化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物种,丰富园林植物品种,形成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景观。另外以植物群落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增加绿量构建生态园林。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生态园林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形成城市风格,创造不同意境的主要因素。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提高生态效益。同时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生态园林以其所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植物配置形式,构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5植物群落设计

5.1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类型,多选择观赏价值高、多功能的园林植物,运用风景美学原理,经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构成一个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整体,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观赏型植物群落中季相变化应用最多,园林工作者在设计中应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对植物的合理配置,达到四季有景。

5.2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利用植物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们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在公园、居民区,尤其是医院、疗养院等医疗单位,应以园林植物的杀菌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吸收CO2、降温增湿、滞尘以及耐阴性等测定指标,选择适用于医院型绿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如具有萜烯的松树、具有乔柏素的柏树,具有雪松烯的雪松,香花中的芳香植物等。

5.3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

以园林植物的抗污染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污染物特性等测定指标,进行分析,选择出适于污染区绿地的园林植物。以通风较好的复层结构为主,组成抗性较强的植物群落,有效地改善重污染环境局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对人们健康有利。如侧柏、毛泡桐、银杏、构树等等。

6应注意的问题

6.1以生态学为原则,做好植物配置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

6.2模拟自然群落结构

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向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愈复杂、愈自然则愈稳定。

6.3植物取材乡土化

植物材料的选择应以植物区系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主,其具有抗干旱、耗水少、耐瘠薄和抗污染、抗冻害、抗病虫、耐粗放管理等诸多优点,并且能体现一个地域的文化特色。

生态园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是人们通过人工的方式还人们一个美丽的生态环境,通过采用合理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在生态园林中,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适当缓解生活工作的压力,也能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园林需要好的园艺设计,园艺设计就是园艺设计师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想象,把自然界里的植物移植到生态园林中,并对这些植物进行造型设计,使其具有良好的外形以供人们欣赏。园林设计还要遵守很多原则,并能达到预想的作用,这需要运用植物配置方面的知识。植物配置就是通过植物之间的搭配,达到可欣赏、利社会、惠人民的目的。

1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

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要遵循统一原则、观赏性原则、均衡原则、生态稳定原则。

1.1统一原则

设计时在线条、色彩、长度等方面有一定变化的同时,又要遵循一定程度上统一的原则,因为变化太多就会显得园林杂乱无章,反而失去了美感,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1.2观赏性原则

设计出的园林植物配置一定要有视觉上的冲击性,能抓住人们的眼球,让人们能够陶醉其中。

1.3均衡原则

各种植物种类数量要均衡,能让人们在这个生态园林中看到自然界常见的植物,有条件时也可以引进一些稀缺的植物,在满足人们观赏的同时,也能对稀缺的植物进行保护。

1.4生态稳定原则

生态稳定原则要求园林里引进的各种植物之间能够保持生态平衡,不存在食物链紊乱的问题。

2设计生态园林的意义

首先,最直接意义在于其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艺术的气息;让人们在喧嚣的城市中紧张的心境能够得到缓解,给他们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其次,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作用。在现在这个到处都是雾霾的天空下,人们迫切需要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生态园林的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空气质量。因为栽植大量的植物,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大大增强了,从而使空气得到净化。另外,生态园林设计可以建立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

3生态园林设计产生的效益

生态园林的设计也产生了很多的效益,像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人们去生态园林观光首先带动了景观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同时还能美化环境,使生态系统得到完善。

4生态设计时植物的配置

4.1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在生态园林设计时,植物配置要满足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相结合的要求。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在颜色、体积、高度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生态园林在某个区域单单植入观花植物或观叶植物就显得很单一,所以,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既能避免色彩单一、衔接突兀的问题,同时又能增强美观性和色彩性,提升生态园林的整体观赏水平。观叶植物一般是指叶形和叶色美丽的植物,例如,松树、常青树以及代表南方的椰子树等。观花植物是指花型鲜艳、美丽,花香浓郁并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观花植物的种类有很多种,像水仙、迎春、杜鹃、牡丹、一串红等。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把观花植物与观叶植物进行嵌入式种植。观花植物一般都比较矮,可配置一些灌木丛的观叶植物,例如,鹅掌藤、滴水观音等比较适合和观花植物搭配配置,这样的配置首先在视觉上没有高度的相差,其次是在色彩上能够避免单一。

4.2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生态园林还要满足明显的季节性要求。每个植物都是有生存季节的,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色彩和体态。园艺设计要在了解各种植物生长特性的同时,并利用它们的季节性来进行植物配置。例如,如果把夏季生长的植物和秋季生长的植物种到一起,那么不管是在秋季还是夏季,总有一种植物处在生长期,就会与另外一种植物在色彩和体态方面相差悬殊,从而提升生态园林整体的美观性。把爬山虎和枫树进行嵌入式的配置,秋天不仅可以以鲜艳的枫叶吸引人的眼球,而且在植物的造型上是以乔木和藤本植物相结合的形式,显得独特。

4.3互利共生,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在植物配置时不能单单只注重视觉上的设计,有时候还要注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互利共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就是2个生物生长在一起,不仅能对对方生长产生影响,非但如此,而且是有利影响。另外,植物的分泌物有时能促进另外一种植物的生长,例如,皂荚树和白蜡,适合搭配种植。

4.4植物配置要有地方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历史、风情,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根据不同的地方特色来进行不同的植物配置,突显生态园林所在地的地方特色。

5小结

在未来的世界里,生态园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生态园林也能成为未来生态界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

1聂朝娟.关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5)

2刘强.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24)

3赖石凤.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福建农业,2015(3)

生态园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生态园林;植物配置

1 现代生态园林植物配置

建设生态园林,首要要对植物进行配置,不管在哪个地区,都有3个基本要素必不可少,分别是:树木、观花和观叶植物、草。其中,树木属于多年生木本植物,花叶植物分数多年生木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草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数目的选择多为灌木与乔木,在我国不同地区,各种树木都有分布线,因此产生了落叶树木和常绿树木2种。花叶植物方面,因为观花植物的花朵被人们给予了很好的寓意,因此观花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这也造就了园林里面花这一基本要素。选择适合的花进行合理的搭配,需要一定的技巧,主要体现在色彩的搭配、形状的搭配,以及季节的搭配。观叶植物虽然不如观花植物具有美好的寓意,但是作为美的具象代表,它也是生态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草这一元素在古代园林中多是配角,因为在中国的传统观念当中,草是身份卑微的象征,但是在受到西方园林影响之后,草被赋予了新的寓意。现代生态园林中,草地主要用途是建设草坪,给感官上带来新的享受,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和休息的地方。

现代生态园林的重点是“生态”,要求园林发挥更大的生态功能,包括美化城市、保持水土、改造小环境、可持续性等多方面,这里就不展开来讲了。

2 生态园林的地域性

2.1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处于我国的第二阶梯,山西太原坐落在它中部偏东的位置,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陆性特征明显。黄土高原的气候较干燥,水土容易流失,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处在黄土高原上的城市,地势较平缓,因而在选择植物配置时,可以减少考虑水土的纵向流失,加强考虑对小气候的改造。

2.2 黄土高原植被类型

黄土高原植被类型非常丰富,植被中的观赏植物比例较高,为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在选择植物上创造了便利。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植被中有176种,分属于53科。因此,在选择植物配置时,可利用的资源非常多。黄土高原的植被虽然密度上不高,但是都有生命力强和抗旱的特点,因此,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它们可以生活在稀树草原、沙地或丘陵中,也可以为生态园林所用。

3 正确选择和搭配园林植物

3.1 体现“生态”和“园林”特点

在进行生态园林植物的搭配时,首先要依照上述两点进行大体的选择。生态园林的要点一是“生态”,二是“园林”;“生态”需要植物能够生长,“园林”需要美观和舒适。于后者来说,正确的进行园区规划十分必要。进行园区规划,可以参照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要求,可以结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特定,也可以借鉴西方园林的特色。对于现代生态园林来说并没有对美的概念进行局限,因此可选择借鉴的地方有很多,当然,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当地特色。

3.2 植物搭配要考虑的方面

在植物搭配方面,刚才已经提到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类型非常丰富,因此可供选择的植物有很多,对于山西太原,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植物要能够适应环境。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要对植物进行筛选,选择能够为当地城市文化所吸收、能够为当地城市居民所喜爱的品种。另外,植物的搭配也要体现出对美的追求,依据园林设计的形状,对植物区域进行拼图,同时根据植物的季节特点,如花期、叶期等,进行合理搭配,保证一年四季都有一定的特色,体现出季节的活力。比如,银杏、白皮松、小叶杨、枸杞、紫穗槐、合欢、夹竹桃、千年桐、栀子花、桂花、丁香等,都可以作为园林树种,在花叶植物方面,仙客来、杜鹃、波斯菊以及球根植物和多肉植物,都可以用于生态园林建设。在草坪草种的选择上一般使用大多数北方园林都使用的品种即可。

3.3 改善小环境

生态园林还要能改善所在地区的小环境。改善小环境,需要在空气质量上、空气湿度上、色彩上等产生影响。一般园林内的小环境都要好于外部,因为植物具有造氧和蒸发的能力,空气当中氧含量的提高可以缓解山西太原空气当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同时,蒸发可以提高空气湿度,给人的呼吸带来更舒服的感受。空气中水分的增多还可以起到降温作用,在夏天为人们提供很好的避暑去处。因此,现代生态园林的植物搭配,要兼顾造氧能力和蒸发能力两项原则,对植物进行选择。

4 结语

现代生态园林体现着园林建设者对美的追求,同时各种各样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使得现代生态园林的建设比之前更加注重技巧。现代园林能体现出生态特点,植物配置是重要的原因,对各个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合理搭配,会使园林更加美丽。

生态园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生态园林;硬景;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关注程度大幅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变化,影响、激励着中国园林行业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硬质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作为现代、后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元素,硬质景观在改变设计品位和景观环境质量的同时,还体现了现代科技对景观作品的驾驭能力。

1、概念探讨

景观规划设计处理的对象大致可分为硬质景观(HardLandscape)和软质景观(Soft Landscape)。英国人M.盖奇(Michael Gage)和M.凡德保(Maritz Vandenberg)在其著作《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提出了这个概念,用以区分景观设计中人工材料的处理和植物景观的设计。

一般来说,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泛指用质地较硬的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创造出来的景观效果。硬质景观在园林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的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硬质景观的构成

硬质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园林环境的各个角落,其构成元素可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点的元素则更多地体现在景观小品上,包含花架、亭、廊、喷泉、雕塑、假山与置石等设施。线的元素则主要有园林道路的造型、起伏及铺地的变化,围栏的造型、组合及装饰的变化。面的元素主要是广场造型的变化。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硬质景观设计的要点。

2.1点的元素

2.1.1花架

花架在园林中是最接近自然的,而且也是中国园林特有的一种园林建筑,是室内向室外空间过渡的一种形式。作长线布置时,能发挥建筑空间的联系作用,形成导游路线,用来划分和组织空间,增加风景的深度;作点状布置时,本身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形成新的观赏点。另外,花架布置灵活,造型富于变化,结构简洁,可组织对环境景色的观赏,而且由于绿色植物及花果自由地攀援和悬挂,成为一种具有生机的园林小品。

2.1.2亭

亭是特指一种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是供行人停留休息之所。在园林中它是最为常见的建筑,无论是在古典园林或是现代园林中,各式各样的亭子都随处可见。园林中亭的功能有休息、赏景、点景、专用四种,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游赏活动过程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眺望景色的需要。

2.1.3廊

园林中的廊是亭的延伸,是联系风景点建筑的纽带,随山就势,曲折迁回,逶迤蜿蜒。廊在园林中能引导视角多变的导游交通路线,又可划分景区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深,是中国园林建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1.4喷泉

在园林中的动态水景形式中,喷泉是最常见的一种。喷泉以它华丽的水声,活跃的氛围和动态的、优美的、花样繁多的水形,装饰着城市和公共园林。从造景作用方面来讲,喷泉首先可以为园林环境提供动态水景,丰富城市景观;其次,喷泉对旁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还有改良作用。因此,喷泉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才能够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得到人们的喜爱。

2.1.5雕塑

园林中的雕塑小品以观赏、装饰性为主,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广泛应用,占有重要地位。雕塑小品的题材不拘一格,形体可大可小,刻画的形象可具体、可自然、可抽象,表达的主题可严肃、可浪漫,根据园林造景的性质、环境和条件而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雕塑不但能反映时代的精神面貌,而且又有很高的装饰作用,陶冶了人们的心灵,起到激励人们思想和生活的积极作用。

2.1.6假山与置石

假山是具有中国园林特色的人造景观,在生态园林中假山与置石有这几个方面的作用: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可以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和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2.1.7设施小品

设施小品是指在生态园林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等等。比如绿地中的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泛射灯、广告霓虹灯等,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蓝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园林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绿地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意境。

2.2线的元素

2.2.1园林道路

园林中的道路,即为园路。它是构成园林基本组成要素之一,包括道路、广场、游憩场地等一切硬质铺装。园路除了具有交通、导游、组织空间、划分景区等功能以外,还有造景作用,提供活动场和休息场所,组织排水等作用。因此,在进行生态园林道路设计时,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结构、铺装材质、形式等从实用功能和美观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园路路面的铺设,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形成了独有的传统格局与作法,在现代园路路面的艺术设计中又有创新发展,所有的风景园路以及广场、坪台等处都得到应用,特别是一些混凝土预制的材料组的简洁图案,既有实用性,又符合艺术要求。园路路面铺装往往给游人以最初的、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它的风格主要体现在铺装材料、铺装色彩和整体效果方面。

2.2.2园林围栏

围栏是园林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功能,它是园林组景中大量出现的一种重要小品构件和装饰小品,在园林中的作用主要有:具有维护功能,是划分园林空间的要素之一;具有点缀装饰园林环境,用于园林景观的需要;具有组织疏导人流、划分活动范围的作用;具有改善城市园林景观效果,从视觉上扩大绿化空间、美化市容的作用。

2.3面的元素

广场一般是指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带等围合或限定形成的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场所,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广场包括的类型比较多,其分类主要是从使用功能、尺度关系、空间形态和材料构成几个方面的不同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的。在园林中设置绿化休闲广场可以为各种年龄段的市民提供安静休息、体育锻炼、文化娱乐和儿童游戏的场所。

3、硬质景观的设计原则

硬质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生态园林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等。也包括园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硬质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是:

3.1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硬质景观的设计必须呼应园林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也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绿地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硬质景观配置效果,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硬质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大众游人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居住区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的意趣。

3.2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硬质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硬质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如到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硬质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园林要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园林景观空间。

3.3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硬质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园林的空间变得有序。点、线、面结合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园林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游人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绿地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质景观应和软质景观有机结合,为城市居民和游人创造一个景观优美、充满绿色的活动、游憩空间。

3.格把握与协调原则

3.4.1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要有机结合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园林景观,在进行硬质景观设计时,硬质和软质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硬质景观往往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而软质景观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带来软硬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

3.4.2硬质景观设计要注重人性化

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三方互动的过程。在具体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到硬质景观与人的尺度和运动轨迹息息相关。在步行空间或车行空间中,运动和使用者感知的景观变化都是设计的关键。其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理解人,尊重人的感受,让人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4.3硬质景观设计应注意材料选择

材料的选用是硬质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和风格。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一是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二是复合材料的使用,三是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莹光漆、PVC材料,四是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五是重视色彩的表现,六是DIY(Do It Your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