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带词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悲欢离合 古今中外 古往今来 天南地北 出生入死 今是昨非
1和2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败垂成 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 轻重缓急 轻重倒置 生死存亡 生死攸关 始终如一 是非曲直 阴阳怪气
左右逢源
1和3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 前仰后合 前因后果 深入浅出 生离死别 死去活来 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 天高地厚 天高地迥 天昏地暗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 同床异梦 异口同声 异曲同工 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 有口无心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有始无终 有恃无恐 有头无尾 有天无日 有眼无珠 有勇无谋 左顾右盼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上行下效 朝令暮改 朝三暮四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喜新厌旧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朝秦暮楚 出生入死 舍生求死 七上八下 进退两难 天长地久 东张西望 貌合神离
三长两短 弱肉强食 水深火热 早出晚归 取长补短 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 九死一生 异口同声 街头巷尾 生离死别 阴晴圆缺
生死存亡 眉来眼去 柳暗花明 南辕北辙 洋为中用 前俯后仰 里应外合 好逸恶劳 前赴后继 深入浅出 内忧外患 横七竖八
嘘寒问暖 转危为安 弄巧成拙 惹是生非 惹事生非 推陈出新 貌合神离 顾此失彼 左邻右舍 惊天动地 开天辟地 欢天喜地
承上启下 南辕北辙 人来人往 承前启后 反败为胜 化敌为友 化险为夷 去粗取精 阴差阳错 虎头蛇尾 天崩地裂 一决雌雄
阳奉阴违 乐极生悲 无中生有 有勇无谋 人情冷暖 前仰后合 掐头去尾 左右开弓 左拥右抱 左右逢源 先来后到
争先恐后 大同小异
2—4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舍生忘死 贪生怕死 醉生梦死 承上启下 承前启后 开天辟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花天酒地 欢天喜地 改天换地 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 震天动地 翻天覆地 翻来覆去 顾此失彼 厚此薄彼 虎头蛇尾 街头巷尾 继往开来 扬长避短 说长道短 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 取长补短 今是昨非 口是心非 似是而非 空前绝后 除旧布新 你死我活 拈轻怕重 弄假成真 七上八下 欺上瞒下
完整无缺 借古讽今 颂古非今 起死回生 避重就轻 头重脚轻 将信将疑 尺短寸长 积少成多 瞻前顾后 挑肥拣瘦 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 喜新厌旧 凶多吉少 眼高手低 假公济私 惩前毖后 自始至终 朝思暮想 飞短流长 返老还童 争先恐后 转败为胜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喜新厌旧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朝秦暮楚 出生入死 舍生求死 七上八下 进退两难 天长地久 东张西望 貌合神离 三长两短 弱肉强食 水深火热 早出晚归
取长补短 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 九死一生 异口同声 街头巷尾 生离死别 阴晴圆缺 生死存亡 眉来眼去 柳暗花明 南辕北辙
洋为中用 前俯后仰 里应外合 好逸恶劳 前赴后继 深入浅出 内忧外患 横七竖八 嘘寒问暖 转危为安 弄巧成拙 惹是生非
惹事生非 推陈出新 貌合神离 顾此失彼 左邻右舍 惊天动地 开天辟地 欢天喜地 承上启下 南辕北辙 人来人往 承前启后
反败为胜 化敌为友 化险为夷 去粗取精 阴差阳错 虎头蛇尾 天崩地裂 一决雌雄 阳奉阴违 乐极生悲 无中生有 有勇无谋
人情冷暖 前仰后合 掐头去尾 左右开弓 左拥右抱 左右逢源 先来后到 争先恐后 大同小异
3—4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不关痛痒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 举足轻重 无足轻重 礼尚往来
关键词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俗语词研究成绩
关于汉语史的分期,目前学界比较公认的是分成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近代汉语阶段,口语发展十分迅速,古人在各种书面文献中记录了相当多的口语材料,也做了一些口语词语诠释的工作。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材料和相关诠释工作并没有引起训诂学家们应有的重视。一直到二十世纪,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和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的出版,才表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一直到现在,近代汉语研究发展得异常迅猛,各方面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不论是在研究材料的开拓还是在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现在我们读到的曾昭聪教授的新著《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就是近代汉语俗语词研究的重要成果。
《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以下简称《研究》),2015年9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除绪论、结语、主要引用语料与参考文献之外,共分十章,44万余字。作为近代汉语俗语词研究的新成果,该书分量十足,其研究内容及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关注文献材料的开掘,拓宽了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领域
中国古代有编写方言俗语辞书的优良传统。西汉扬雄所撰《方言》是最早记录方言词的著作,东汉服虔的《通俗文》则是第一部记录并诠释俗语的著作。受二书影响,历代从事方言俗语词汇记录与研究工作的人不少。到了明清民国时期,尤其是清代,编纂各种方言俗语辞书蔚然成风,出现了大批俗语辞书。“所谓明清俗语辞书,其范围可以认定为明清时期(兼及民国)编纂的记录并诠释较通行的一般性的汉语方言俗语或俗语词的辞书。”(《研究》: 4)日本已故著名汉学家长泽规矩于1974年辑集俗语辞书二十种,名为《明清俗语辞书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由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出版。在《集成》出版之前,商务印书馆已先后排印出版了《恒言录恒言广证》(1958年)、《通俗编(附直语补证)》(1958年)、《〈迩言〉等五种》(1959年)。在《集成》之后中华书局亦排印出版了《称谓录亲属记》(1996年)、《通俗常言疏证》(2000年)、《通俗编(附直语补证)》(2013)等。
虽然近代汉语研究已有不少成果,研究的语料已非常广泛,但还有很多材料可以进一步挖掘。明清俗语辞书就是一座有待大力挖掘的富矿,但是,学界相关研究成果非常少,《研究》之前学界尚没有关于明清俗语辞书研究的专著。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界往往只注意到明清俗语辞书的不足而对其重要性与价值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明清俗语辞书中的绝大多数著作还没有排印本,只有影印本,且影印本印数较少,这对于相关研究的推广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明清俗语辞书数量较多,《研究》以《集成》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排印本中所收录的辞书及这些辞书所收录的俗语词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是对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从研究材料的角度来说,《研究》关注文献材料的开掘,拓宽了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领域。
二、 进行辞书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辞书史
研究与当代语文辞书编纂
辞书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明清俗语辞书毫无疑问属于辞书学的研究范围。《研究》以明清俗语辞书为研究对象,自然与辞书史关系密切。该书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
(一) 明清俗语辞书编纂体例的研究。《研究》指出,明清俗语辞书的编纂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俗语俗字的出处或最早用例”,其编纂目的一是探求词的得名之由,揭示词的最早用例;二是有意记录方言俗语,并做深入考证;三是为方便相关人士查检俗语。这就扭转了学界原来鄙薄明清俗语辞书的观点。从词目收录来看,明清俗语辞书收录词目的特点一是“字”“词”“语”兼收,二是“词”“语”为主,“词”占重头。以此为出发点,《研究》进一步对辞书编纂中“语词兼收”与“语词分立”做了思考,认为二者是可以并存的,明清俗语辞书的“语词兼收”现象不能简单地判为不足。从释词来看,《研究》将明清俗语辞书的释词特点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书证为主,或无释义,体现辞书编纂的“原则中心论”; 二是结合民
俗文化、文化史进行释词,体现了语言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精神。《研究》也客观总结了明清俗语辞书在编纂体例与文献书证方面的不足。该书的相关研究可以为当代语文辞书的编纂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我们 咱们 区别
一、人称代词“我们”与“咱们”的来源
“我们”与“咱们”都是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二者形成路径有同有异。
“我”,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在甲骨文中表第一人称的复数意义,类似现今的“我们”、“咱们”。比如:①兹雨不唯祸我?(《甲骨文合集》12889)先秦文献中,“我”可表单数,也可表复数。例如:①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表单数) ②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汤誓》)(表复数)唐代时“我”同“弥”“弭”结合使用,作用类似于“我们”。如:我弥当家没处得卢皮遐来。(因话录卷4附唐语林卷6)宋元时期,“们”缀大量出现,有“每”“门”“满”“瞒”“懑”等变体。“我”与这些词结合使用,用法亦同“我们”类似,可用于单数,也可用于复数。如:①如何我瞒四千里路来。(《齐东野语卷5》) ②我们也要战,但无人主此事。(《三朝北盟汇编卷242》 明清时期,基本统一用“我们”,且其多表复数义。如:①“我们豁去虚文,且谈谈正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②“我们虽不配使,也别太苦了我们”(《红楼梦》)
“咱”的历史较难考证。一般认为,“咱”是由“自家”的合音演变而来的,有单数跟复数两种指称用法。“咱”用作人称代词,大概始于宋,如:你若无意向咱行,为甚梦中频相见。(柳永《玉楼春》) “咱们”用作人称代词也大概始于宋,如:“咱们祖上亦是宋氏。”(宋•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文山书为北人所重》)。那个时期,“咱们”有诸如“们”“们”等变体,如:思量们的好处哩。(《牧羊记•望乡》)但是到了明清,变体基本不用了,统一用“咱们”。
二、“我们”与“咱们”的区别
首先我们看下二者的理性义区别。词义中同表达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叫概念义、主要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我们”和“咱们”有如下解释: “我们”,人称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咱们”,人称代词,它的第一个义项是,总称己方(我或我们)和对方(你或你们),比如,①~~是一家人;包括谈话的对方用“咱们”,不包括谈话的对方用“我们”,如,我们去干活,你要是没事,~一块去;不过在某些场合说“我们”也可以包括谈话的对方;第二个义项是借指你或我,比如,①“~是个直性子,说话不会拐弯(指我) ②~别哭,妈妈出去一会就回(对小孩说,指你)。上述内容亦可表述如下。“咱们”既包括说话人也包括听话人,称为包括式用法。“我们”和“咱们”在同一情境中出现时,“我们”只包括说话人一方,不包括听话人那方,称为排除式用法。对话或文章里只用“我们”时,它可以是排除式也可以是包括式。例如:①你放手干吧,我顶你到底。(排除式)。②我们都是学生,好好学习是我们应做的事。(包括式)。“我们”有时实际指“我”,这种用法多见于学术论文、专著中。如:我们划分词类确实就是为了研究语法、讲解语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二者在色彩义上的区别较明显。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于理性义的色彩意义,也可称做附属义。它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咱们”,常用于北方口语中,带有亲近的感彩可拉近双方的关系。比如:班主任见到小明,高兴的对小明妈妈说:“咱们小明又进步了”。“咱们”传递出了亲近的感觉,缩短谈话者的心理距离。“我们”在南方比较常用,同时也通用于全国。在官方的讲话和行文中一概不用“咱们”而用“我们”。因此“我们”的口语色彩没有“咱们”浓郁,其表达出的感彩也比“咱们”淡。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咱们”经常用在口语语体中,便带上了口语语体所特有的色彩,比较口语化。而“我们”通用于全国的口语中,而且官方文件和其他正式的文件都是用“我们”,这导至“我们”不仅仅有口语色彩,而且兼具书面语色彩。
综合上述,“我们”的历史比“咱们”的历史更为长久。两者概念义有明显不同,色彩义也有明显区别,“咱们”多用于口语,给人以亲近个感觉,“我们”则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感彩较淡。
参考文献:
[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上古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 “朕” 句法功能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见诸文献的有“我”“吾”“余”“予”“朕”“n”“台”等多种说法,其中“余”“予”“我”“朕”出现最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即已出现。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其中的“朕”为天子自称,自此“朕”成为皇帝的专称。
在上古汉语中,“朕”的句法功能究竟如何?“朕”的句法功能与“朕”被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可能的联系?
一、“朕”的句法功能
“朕”一般表示单数①,它的句法功能是经常用作定语,有时用作主语,分别可译为“我的”“我”。另外,据当代学者考察,“朕”也有作宾语②和谓语的确切用例。
(一)用作定语
“朕”经常用作定语。例如:
(1)己卯卜,王贞:鼓其取宋伯歪,鼓骨载朕事,宋伯歪从鼓?(合集20075)
(2)秦公曰“不显朕皇祖,受天命,^佑下国,十又二公,不坠在下”(《秦公钟》)
(3)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
(二)用作主语
“朕”用作主语的例子。例如:
(4)戊寅卜:朕出今夕?(合集22478)
(5)朕不敢有后。(《尚书・多士》)
(6)朕教汝于民彝,汝乃是不M,乃时惟不永哉!(《尚书・洛诰》)
(三)用作宾语
姚振武(2015)提到:喻遂生曾指出甲骨文残辞中有“朕”作宾语的疑似用例,另外,据钱宗武考察,今文《尚书》中“朕”作主语凡20见,作定语凡33见,此外也有“朕”作宾语的确切用例,凡2见。例如:
(7)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尚书・盘庚上》)
(8)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尚书・盘庚下》)③
(四)用作谓语
据张玉金(2010)考察,“朕”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例如:
(9)越则非朕,负乱惟尔。(《逸周书・商誓》)
二、“朕”的句法功能与“朕”被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纳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的建议,钦定第一人称代词中的“朕”为天子自称,自此,“朕”成为皇帝的专称。
“朕”被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一定有其原因值得探究。但这篇文章里,我们想讨论的是:“朕”的句法功能与秦始皇将“朕”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可能的联系。
上文提到,“朕”经常用作定语。实际上,“朕”的以上句法功能中,最常见的是用作定语(译为“我的”)。西周和春秋金文中,当时王或诸侯、大臣提到自己的先祖的时候,用于自称的作定语的代词经常用“朕”,即用“朕”来修饰令人尊崇、敬畏的祖先。如200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西周F盘铭文中④,360字的铭文就有5处提到“朕”:“朕皇高祖”(我光荣的高祖),1处“朕皇亚祖”(我光荣的祖父),1处“朕皇考”(我光荣的父亲),2处“朕皇祖考”(我光荣的先祖和先父)。这5处“朕+称谓”中,“朕”均用作定语。另外,《楚辞・离骚》中当屈原提到自己的父亲的时候,也用“朕皇考”(“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等等。
君主帝王、诸侯、大臣等贵族或地位高贵的人,在提到让自己尊崇和敬畏的先祖的时候,经常使用“朕”自称,让人们觉得这个词本身有尊贵的意味,用人们觉得表示尊贵意味的第一人称代词作为皇帝专称并不奇怪。
当然,“朕”缘何成为秦始皇钦定的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一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另文撰述。
(本文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多媒体课件建设”[项目编号:ZJW14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夏先培(1986)、姚振武(2015)指出“朕”也有用于复数的例
子,但比例很小。
②陈梦家(1956)认为殷商时代第一人称代词“我、余、朕”三者
有“格位”和“数”的不同,其中“朕”主要作定语,有时也作主语,没有提到“朕”有用作宾语的用例。后来学界一度认为上古汉语中的“朕”不能作宾语。
③姚振武(2015)引钱宗武先生所言“朕”作宾语的确切用例“尔
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出处误为《尚书・盘庚上》。据我们考察,《尚书・盘庚上》中并无“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但《尚书・盘庚下》中有“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意为:你们反而问我“为什么要惊动众人而迁徙?”),故本文此处据此纠正为《尚书・盘庚下》。
④西周F盘被称为“中国第一盘”,系周宣王之臣F给先祖先父铸
造,盘底21行约360字记载F的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25-26.
[2]张玉金.古代汉语语法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
[3]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96.
[4]夏先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朕”“我”“吾”关系初探[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135-141.
关键词:德宏傣语 复合式合成词 构词法
德宏傣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丰富的形态变化,缺少词形变化,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意义。德宏傣语中的合成构词有三种形式:不同词根的组合、词根和词缀组合、相同词根的组合。本文在对傣语复合构词进行分析时,主要采用句法结构分析法,即分别从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补充式等形式来分析。从词根和词根之间的关系看,主要有五种类型。
一、联合型
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由此种方式构成的复合词,在德宏傣语中大量存在,并具有一定的能产性,所构成复合词的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一)名词语素+名词语素名词33
(1)???? moi33(霜)+??? ha24(雪)冰??????? moi33ha24
(2)??? to33(身体)+???? xi?453(身躯)身体??????? to33xi?453
(二)动词语素+动词语素动词
(3)??? k?t54(摩)+??? 3t?u24(擦)摩擦?????? k?t54t?u24
(4)?? xa?i33(告)+????? m?k21(诉)告诉??????? xa?i33m?k21
(5)??? xa?u33(动)+???? l??24(摇)动摇??????? xa?u33l??24
(三)形容词语素+形容词语素形容词
(6)????x??24(僵)+????ku?24(硬)僵硬???????? x??24ku?24
(7)????xom24(苦)+????fat21(涩)苦涩???????? xom24fat21
(8)???xa?k24 (勤)+????x?n453(快)勤快 ??? ???? xa?k24x?n453
二、正偏型
德宏傣语和汉语在语序上相反,大部分傣语词汇是后面的语素修饰、限定前面的语素,以“中心语+修饰语”的形式构成,它们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限定与被限定的关系。大部分傣语正偏复合词的词性可根据所修饰限定的中心词的词性来确定。在傣语里,正偏式复合词占有较高比例,可构成正偏式复合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其中以正偏式复合名词所占比例最高。
(一)名词语素+名词语素名词
(9)??? la?m54(水)+???? l??24(奶)奶水??? ???? la?m54l??24
(10)???? t?u?453(桶)+??? la?m54(水)水桶 ???? ??? t?u?453la?m54
(11)??? la?m54(水)+??ta33(眼睛)眼泪??? ?? la?m54ta33
(二)名词语素+形容词语素名词
(12)???? kon453(人)+??? t?a?u42(老)老人 ???? ??? kon453t?a?u42
(13)???? t?o21(豆)+???? l??24(黄)黄豆???? ???? t?o21l??24
(14)???? t?o21(豆)+?? la?m33(黑)黑豆???? ?? t?o21la?m33
(三)名词语素+动词语素名词
(15)???? pet21(鸭)+???? pi?42(烤)烤鸭???????? pet21pi?42
(16)??? ja42(烟)+???? mom21(捂)烤烟??????? ja42mom21
(17)??? p?a42(毯子)+???? hom21(盖)被子 ??? ???? p?a42hom21
(四)形容词语素+名词语素形容词
(18)???? l??24+???? xi?24姜黄???? ???? l??24xi?24
(19)???? l??24 +??? xam453金黄???? ??? l??24xam453
(20)???? ??24+??????? ma:k21p?a53柠檬黄???? ??????? l??24ma:k21p?a53
(五)形容词语素+形容词语素形容词
(21)??? l??33 +??? sa?24\红??? ??? l??33sa?24
(22)???? xeu24+??? sa?24浅绿???? ??? xeu24 sa?24
(23)???? s?m21+??? sa?24浅蓝???? ??? s?m21 sa?24
三、补充型
补充型复合词的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前面的语素表示动作,后面语素补充说明前面的语素,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补充式复合词多数是由补充短语凝固、词化而来,补充式复合构词在汉语和傣语中出现较晚,在复合构词形式内属于非能产性的构词方式,所构成的补充式复合构词数量较少。
德宏傣语中,由“动词+动词”或“动词+形容词”构成的补充结构是比较常见的形式。在现代傣语里,傣语补充式复合词数量不多,其补充短语多是表示结果性、趋向性的。
(一)动词语素+动词语素动词
(24)???? t?ek21(压)+??? pe54(倒)压倒??????? t?ek21pe54
(25)??? ta?u54(推)+???? pin54(翻)??????? ta?u54pin54
(26)??? ta?u54(推)+???? lam54(倒)推倒??????? ta?u54lam54
(二)动词语素+形容词语素动词
(27)???? ??m21(焙)+???? h??42(干)焙干???????? ??m21h??42
(28)?? xa?i33(表述)+??? lat54(明白)表白?? ??? xa?i33lat54
(29)??? xa?u42(进)+??? ma453(来)进来??? ??? xa?u42ma453
(30)??? xa?n42(隔)+???? xat21(断)隔断??? ???? xa?n42xat21
(31)???x?n42(上)+??? ka21(去)上去?????? x?n42ka21
(32)??? vot54(提)+???? su?24(高)提高??? ???? vot54su?24
此外,在傣语里还有一种特殊情况:由于受到汉语影响,直接借用汉语借词构成补充式结构。
(33)???? t??n42(补)+??? t?m33(增,汉语借词)补足??????? t??n42t?m33
四、动宾型
动宾型复合词的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动词语素在前,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德宏傣语和汉语一样属于SVO型语言,宾语在动词之后。无论在汉语还是在德宏傣语中,动宾型合成词能产性都比较高。
动词语素+名词语素动词
(34)??? ka?n42(忍)+?? ?a?33(心)忍耐??? ?? ka?n42?a?33
(35)??? kin33(抽)+??? ja42(烟)抽烟??? ??? kin33 ja42
(36)???? k?n453(刺)+??? hu24(耳朵)刺耳???? ??? k?n453hu24
(37)???? xai24(调)+???? ho24(头)调头???? ???? xai24ho24
(38)??? xa?u21(握)+ ??? m?453(手)握手??? ??? xa?u21m?453
(39)??? xa?m24(伤害)+?? ?a?33(心)伤心??? ?? xa?m24?a?33
(40)???? x?n453(回)+???? xam453(话)回话???? ???? x?n453xam453
五、主谓型
主谓型复合词的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两个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现代汉语和德宏傣语中主谓式句法结构的基本语序为“主语-谓语-宾语”。通过分析发现,主谓结构短语降格为主谓复合词,语序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语音和形式上也没有发生变化。
(一)名词语素+形容词语素形容词
(41)??? fa54(天)+????l?t21(晴朗)天晴??????? fa54l?t21
(42)??? fa54(天)+????lam4(阴)天阴???????fa54lam42
(43)?? ?a??33(心)+?? ki33(好)心情舒畅?? ?? ?a??33ki33
(二)名词语素+动语素名词
(44)??? fa54(天)+?? la??33(响)雷??? ?? fa54la??33
(45)??? fa54(天)+??? m?p54(闪)闪电??? ??? fa54m?p54
参考文献:
[1]孟尊贤.傣汉词典[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2]巫凌云,杨光远.傣语语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