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一、预设教学目标,侧重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起点又是教学归宿。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视角预设教学目标,既有助于具体教学过程的安排,又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形成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需要在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精心预设教学目标。

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是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圆和百分数等相关内容。教材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扇形统计图、体会图中数据信息的具体含义,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形状不同,表达的数据和内容也不相同,从而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并能解释统计结果。学生认识百分数时,已经初步感知了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不但在教材中看到过扇形统计图,而且能根据图中的数据用计算器算出部分量各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还能根据图看出涂色部分(扇形)各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这样预设教学目标:①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②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感悟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和积累统计活动经验;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些预设目标中,既有知识技能目标,也有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目标,还有情感态度目标。其中“扇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统计技能容易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容易感悟,引导学生在经历统计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就理所当然成为教学重点。确定了主要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其他内容的预设就会水到渠成。

二、预设教学情境,接近学生已有经验

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常常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预设时,我们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择有价值的、学生愿意接受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努力唤起学生的记忆。当学生恢复对相关情境的记忆时,伴随而来的就是提取已有经验。这样,教学就能越来越接近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形成并积累新的数学活动经验打好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接近已有的统计经验,我们可以选择这样几种方式进行教学:一是要求学生到书籍、报刊或网络上寻找扇形统计图,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共同点,引出新知;二是现场调查参加各兴趣小组的人数并进行统计、分析;三是引导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反复权衡,我们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统计活动经验,知道统计的前提是数据收集,完全可以在课堂使用现成数据。于是,我们决定课前调查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并分别制成统计图、表(如图1)。这样既能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过程和展示过程,又能帮助学生接近已有统计活动经验,发现相同数据有不同处理方式。

三、预设活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经验

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这就是说,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过程能促进他们形成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们必须预设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做”数学和“思考”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预设时,我们先引导学生观察刚刚展示的统计图表,让学生说说自己能看懂其中的哪一个?如果想知道每个项目喜欢的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选哪种表示方法比较合适?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第三幅图上,并用数学语言描述扇形的意义――像这样表示数据的大小不同的色块,就是扇形;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由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从扇形统计图上得到什么信息,引导学生逐一认识圆、扇形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让学生说说自己获得的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在对比中初步感知扇形统计图的直观特点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小明家每月生活费用支出(如下图2):

图2

1.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组里交流;

2. 如果小明家每月生活费支出1000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习题计算比较简单,有助于学生节约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从数据本身、数据之间和数据之外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从日常各项开支看,这个家庭生活水平怎样?引导学生结合“恩格尔系数”(学生已有经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这样预设,学生能独立提取扇形统计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但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新的统计活动经验,而且能使学生“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得到改造和重组,经验的意义得到扩充和发展”。

四、选取典型素材,不断重复活动经验

统计活动经验的积累一方面需要借助新获得经验的迁移,另一方面需要在多样的统计活动中提升。学生刚刚形成的数学活动经验往往是粗浅的,需要继续经历一些本质相同、形式不一的数学活动,把原初经验加以改造和提升,完成数学活动经验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帮助学生“加强习得的联结”,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中提升活动经验。

预设时,我们先出示统计表,再出示扇形统计图(如图3),引导学生对比分析。

图3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① 某城市 2008年至 2012 年的小学生在校人数。②某商场去年各月空调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③本校各年级学生人数。④本班学生喜欢各种图书的比例。

再引导学生思考从左边的统计图(如图4)中分别能发现什么信息?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从下面两个统计图(如图5)中是否可以确定乙校女生人数比甲校女生人数少?

图5

这三个素材能帮助学生逐步提升统计活动经验:第一个素材是引导学生把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作用;第二个素材是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第三个素材是分析三种不同统计图所表示的不同数据,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图的形状和数据虽然不同,但他们分析数据的方法是相似的;最后一个素材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灵活分析数据。在这样连续的、逐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不断“重复”形成活动经验,不断把新数学活动经验纳入已有数学活动经验中。

五、预设反思过程,有效强化活动经验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不同的教学环创设恰到好处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从“学会”转化为“会学”,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实践这一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把握教学环节之外,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定的数学情境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在这一点上,信息技术体现了它独特的优势。在六年级《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来实现。

案例一:

首先,教师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后,教师给出六种图形的形状,接下来的环节让学生回答这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学生在答对后,师进行链接操作,学生每答一个图形,师配合学生给出这种图形面积计算推导的过程,形象而生动。

这个教学所用的课件是采用microsoft powerpoint2003环境编辑的,也就是被广大教师深深喜爱并最常使用ppt,相对与microsoft powerpoint2000而言,2003版本在动画演示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增加了很多对象进出场、运动的效果,特别是增加了沿指定路径运动的功能,使动画设计和实现的技术要求大大降低,充分照顾了在动画效果上有一定要求但一直苦于操作技术的老师们的要求。但是,microsoft powerpoint2003所能实现的动画效果毕竟还是比较简单、定式的,如果想要展示复杂的运动或变化的过程,如翻折,就还需要借助flash的力量。

案例二:

在《翻折与轴对称》一课中,为了具体的展示将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的动态过程,我在制作过程中选用了大量的翻折运动的实例,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过程中得到结论,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更利于学生对该节课知识的吸收、内化和整合。

在《翻折与轴对称》一课中,所有的翻折效果都是在flash环境下编译的,但是整个课件却是在microsoft powerpoint2003环境下完成的,这不但降低了课件制作对教师技术能力的要求,同时也将flash和ppt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使整个课件制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尤其要着重考虑要重视探究过程。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我们可以很好的将多解多变的过程具体化、形象化。这充分辅助了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促进积极思维。例如:

案例三:

在中心对称演示的动画中,我们可以拖动图中任何一点来进行变换,可以改变对称中心的位置,可以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移动整个图形的位置,令人赞叹的是,不管我们作出怎样的变化,图中的中心对称关系的演示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我们在变化的过程中,涵盖了基本图形的所有关于中心对称的情况,这是其他任何软件在编制和展示的过程中不可比拟的,也是几何画板最显著的优势之一。

二、信息技术促进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1.在尝试中进行的自主探究模式:

案例四:

这是一节数学拓展型课题研究(六年级教材下册),执教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某通信公司推出新的资费套餐业务

月租通话资费

30元0.30元/分

无0.6元/分

如何选择资费套餐才更划算呢?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应用excel软件根据方案列表计算比较,通过小组内部总结出计算方案,并得出结论,与全体同学交流,并寻求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在结论的基础上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判断。

在这样的设计中,教师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自己,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学生们首先尝试一些特殊值的计算结果,然后开始利用excel进行数据枚举、简单计算和横向比较,在这样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教师再通过适时的点拨,数学模型就从生活问题中一点点的提炼出来,进而对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函数思想也有一定的渗透。

2.在做中学的操作教学模式

在小学教学中,我们会接触到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对此我们可以利用microsoftword或excel中的图表功能,来进行初步统计教学。例如在六年级中我们就可以开始渗透怎样去看懂一张统计图表,而在高年级段就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上机制作各种统计图表,如柱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对统计有更加直观、深刻和深层次的认识。

三、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多元集成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微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一、对微课的认识

首先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它相当于一种带视频或音频的课件。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不超于5~10分钟的时间内,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这样做既突出微课的“短小精悍”特征,又揭示了微课作为教学媒体的功能。把微课的开发和使用纳于教学设计之中,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教学设计的根本方法是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的需要为基点,对教学系统中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组织形式等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考虑,然后进行策略设计、步骤确定、效果评价等,其中就包含了对教学媒体的选择、设计和应用。所以,微课从教学设计的层面看,仅是教学媒体而已,是诸多教学要素的一种,不宜过分夸大它的作用,而要用得适时、适当。

二、微课的制作

1.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微课的制作,要经过选题、备课、制作课件、教研组审核、录制、再次审核、再次录制等步骤。每个步骤都应有明确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其中选题要有系统性、典型性,备课和写底稿显得十分重要,教研组整体的力量就要在备课和写底稿上突显出来,经过反复修订,然后定稿。

2.集体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集体研究课题,精心设计,注重精准性和示范性。一节微课,其中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大家集思广益,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教师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讲准确、讲到位。这就需要更加借助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吃透教材,了解学情,才能确保微课的示范性和精确性。

要注意的是:微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微课是以一个知识点为单元来设计一节课,5~10分钟,而传统的一节课是以40分钟设计一节课。一节微课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既要保证完整性,又要有选择性,便于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时灵活选择。这就需要微课对课时内容进一步细分更小的知识点。例如,讲圆柱和圆锥这节课,就可以分割出圆柱与圆锥的形状;侧面的特点;侧面展开图的形状;计算圆柱侧面积的方法和表面积的方法。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生动形象的观察到:圆柱、圆锥侧面展开的动画形象和图形的特点,讲表面积计算时,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计算公式。

课件的制作,要达到精耕细作,反复演练,力求生动连贯而且具有启发性。

3.录制。至于用什么样的技术来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用性,本着简单易做的原则来实施。一般采用录屏软件制作,叫录屏视频,所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都在电脑的屏幕上出现,教师不“出镜”,而是在“幕后”进行讲解,并且节奏得当,语言幽默。这种看上去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相对“单纯”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让他们更加关注教学内容的讲授。这种方法自己和学校电教人员都可以帮助录制。

尽管不到5~10分钟的内容,平时课堂上也许一闪而过,但微课一旦录制下来,无论是画面还是讲解词,只要有一点不到位,就需重录,不能马虎;底稿学出来以后,参与录制的教师要反复试讲、演练,不断修改,要做到:既要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又要语言生动、简明扼要、严谨流畅。经过实践检验是成功的微课件,要像题库一样保存下来,以后备用。

三、微课的应用

1.微课的应用应立足课堂,兼顾个别教学,重视课内外结合。作为与教材配套的微课,具体到每一节课,还需要教师在应用前仔细观看,分清类型,明确使用目标。换句话说,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微课要与目标、内容相匹配。例如,对概念的理解,就需选择创造情景的微课;技能应用,需要提供示范性微课;探究性问题的引入,媒体要提供某种现象的微课,让学生提出问题和疑点,然后得出结论。所以,教师要事先观摩微课,熟知每一节微课的内容、功能、时间长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明确微课在课堂上应用的目的、环节及具体时间和顺序,让微课真正融入课堂,发挥作用。

2.课中使用。便于教师管理课堂,实行分层教学。课中使用,即是在课堂上教师讲授过程中,适时插播微课,辅助重点、难点教学;尤其是对教师用口授方法无法讲清楚的问题更为适用。例如,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画法,插播微课,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画法。另外,有些教师遇到难懂的问题总觉得自己讲的不够到位,就可以有计划的插播微课作为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可随时关注学生的表情,根据播放的进程引导,使学生能进一步、深层次理解问题,解决疑难问题,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

此外,微课还能起到辅导和部分替代教师的作用,相当于把名优教师请进课堂,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的新理念。

3.课后使用。微课课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课后个别辅导的负担,学生可有针对性的选择微课视频,进行反复复习;查漏补缺,清理疑点,突破难点。特别是课堂上个别学生注意力差,没听懂,又不好意思发问的学生,教师可提供条件,在电脑上反复观看,以达理解。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分析教材,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

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要从分析教材开始。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把握所学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找准新旧内容的联系,可通过问卷或访谈查找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笔者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中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都精心地选取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而且都突出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再来纵观人教版小学阶段的统计领域,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条形统计图的发展又是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到六年级,学生还将学习扇形统计图,这时小学阶段统计图的学习将进一步完善。无论认识哪种统计图都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据的“领悟”,提升对统计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应用价值的认识。

二、走近学生,调研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学习新内容前的生活经验是什么?生活概念与数学科学概念有什么联系?

走近学生,我们就会感受学生的“丰富”与“精彩”。为了更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储备,课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前测人数:42人

前测题目及分析:

1.请你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前测题目及分析:

1.请你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学生作答情况:100%的学生能够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2.你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 )

学生作答情况:回答见过的有30人,占学生总数的71.4%;回答没见过的有12人,占学生总数的28.6%。

如果见过,请写出在哪里见过。

学生作答情况:学生见过折线统计图的途径是电脑、报纸、数学书……

你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作答情况:线段图、点线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是折线统计图的有5人,占学生总数的11.9%。

3.访谈。

对能够说出折线统计图名字的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访谈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请学生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笔者发现,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上,只能用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来解读折线统计图,而意识不到变化趋势问题。访谈的第二步是请学生谈谈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为什么还要学习折线统计图呢?”“关于折线统计图我们都要学习什么呢?”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这部分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要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为核心,设计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并将着力点确定为以下两点:

(1)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亲历数据分析过程,感受数据魅力。

(2)借助生活实例,初步培养学生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学情感。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统计活动应该由问题引发。从大的方面说,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小的方面说,学生只有产生进一步了解情境内容的愿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开展统计活动,学习统计知识。

课一开始出示了六年级同学2006年到2010年视力低于5.0的数据,提出问题,使学生由零散的数据想到用学过的统计表进行整理会更加清晰地展现数据,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更加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多少,接着由条形统计图的变化导出折线统计图。此环节以问题为驱动,运用已学过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旧知识,进行数据整理,体会数据整理的必要性,同时在变化中引出新知识。

1.课件出示。

2.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生: 太乱了,不好观察。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小明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吗?

生:用统计表表示。

生:画条形统计图表示。

3.课件出示统计表。

4.统计表与刚才的数据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生:统计表能将数据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

5.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六年级同学视力低于5.0情况统计图

看到条形统计图,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生:2006年近视人数最少。

生:2010年近视人数最多……

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比较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反映数据的多少。

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反映出六年级同学的视力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这样绘图(课件展示由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

7. 生活当中,你们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在哪儿见过?

生(举例):股票、心电图等。

8. 课件出示:股票、体温监测图、心跳情况图等。

师:你们知道这种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起名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你们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什么知识呢?

生:特点、画法、怎么用、与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为以后创造世界做准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着好奇、好问、求知的天性。这种天性引导得好,就能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力;如果没有得到保护和开发,就可能会被压抑或枯死,儿童的智能就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儿童数学教育就是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检查视力”入手,提出探索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利用统计的知识解决问题,感受统计图的必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复习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统计图反映统计数据的方法更加直观。根据统计需要引出新知折线统计图。同时,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四、亲历过程,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为什么要开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怎样去开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获得数据后又该做些什么?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的三个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也就是如何带领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的基本经验,初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过程,一般可以按以下六个环节来设计,即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回顾反思。提出问题是开展统计活动的源头,有了需要通过统计来解决的问题才会生发一系列的统计活动。解决问题是开展统计活动的结果,学生基于数据回答问题、作出结论,就能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是蕴含信息的。

亲历过程感悟特征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这一层级时经历了以下四步。第一步:(在图中找到了数据对应的点)数据对应点;第二步:(连接点与点间的线观察局部变化)连线观变化;第三步:(将线连起来观察辨别整体变化趋势)整体辨趋势;第四步:(在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中明确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比较认特征。即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更加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变化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渐渐产生了对折线统计图的喜爱,同时加深了对数据的体会。

(一)由点知数据

1.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能够看出每年的近视人数。

2.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反映出来的?

生:通过图中的点看出来的。

师:在折线统计图中通过每个点我们可以知道相应的数据。

(二)连线观变化

1.在图中,是什么把点与点连在一起呢?

生:线段。

2.哪年到哪年人数增长得快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线陡说明什么?

生:2009~2010年,线长而陡上升得快,说明数据上升得快,变化大。(板书)

3.哪年到哪年人数增长得慢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2006~2007年,线缓变化小。(板书)

4. 2008~2009年的线怎么是水平的呢?

生:人数没有变化。(师板书:线平 没变化)

师:通过线的陡与缓我们能够分析出数据的变化。

(三)整体辨趋势

1.谁能说一说六年级同学的视力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从2006年到2008年视力低于5.0的人数一直上升,2008到2009年没有变化,从2009年到2010年人数又上升了。

2.整体上看,六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是怎样的呢?(借助手势帮助学生理解)

生:学生边手势表示边描述。

3.预测:根据这几年的人数情况,请你们试想一下,今年再查视力,情况会怎样?线段会是什么样呢?

生:学生进行预测,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干预的建议,从而想象在注意保护眼睛的情况下,人数可能会下降,线可能呈下降趋势。

(四)比较认特征

1.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比较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能表示出某年的人数。

不同点: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反映出人数的变化情况。

3.小组交流汇报 ,重点讨论:条形图通过什么表示数量?折线图通过什么表示数量?

生:条形是直条所对的数据;折线是通过点反映出数据。

4.总结特征: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两个环节之间,学生要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要引导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需要统计哪些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完整过程。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至少要积累四个方面的经验,包括收集数据的经验、整理数据的经验、呈现数据的经验、分析数据的经验。每一次的统计活动,都要注意这四方面经验的积累,而第一学段尤其要关注前面两方面经验的获得和积累。

五、体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选择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背景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一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和记录数据。二要相机介绍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方法。

在选择折线统计图这一层级的学习中设计了两个同样是气温的情境,根据所解决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表1的问题适合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解决表2的问题适合用折线统计图呈现数据,因为它更能反映气温的变化趋势,便于预测。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

目前,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低效无效现象仍时常出现,其中较为典型的有:

1、有的课堂,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露出浮躁,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

2、有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虽然让人感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3、有的课堂,合作有形式有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的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4、有的课堂,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5、有的课堂,一些数学内容机械地套上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6、有的课堂,预设过渡,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上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智慧和品质,所以这是低效的教学。

7、有的课堂,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际,以及导致教学计划的落实,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冷静思考,客观理性地反思。笔者认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那么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没有就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仅当抛砖引玉。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堂实效性

有“备”而来,是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条件。在以前的教学中,强调“备学生、备内容、备教法”的课前准备,放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兵法中强调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学生作为我们教学的对象,我们首先应该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包括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以及个性特点等等,甚至包括兴趣爱好。我们对学生了解的越多,越能帮助我们设计好一个能被学生所接受甚至产生共鸣的课前预案。

另外,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的编写呈现出新的特点,内容的编排也有较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拿涅好教学难度。以数据的统计来说吧,旧教材是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统一编排,集中学习。而新教材则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这些内容安排在不同年段里学习。在低年级段就让学生先接触一下,体验一下统计的思想,然后再逐步深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能对新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既要考虑到“吃不完”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孩子。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在变。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就应该合理选择。几千年前,孔夫子就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只有针对不同学习的内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不偏离核心内容

在教学设计与组织中,教学目标是特定教学内容核心价值的演绎。然而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很多教师在构建教学方案时,往往重过程设计而轻教材分析,更忽视对教材的整体分析。轻教材分析的直接后果是对教材的把握不准确,影响目标界定的精确性,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

只有对教材、学生、教学策略全面系统的思考,才能真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价值。具体设计教案时,教师可以这样思考:一是本单元或本节课内容涵盖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及相关内容;二是衡量学生能接受何种程度的知识、学习方法比较合适;三是教师考虑创设怎样的学习情境,提供怎样的学习材料,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学习。通过这些思考,教师才能提出有效的决策。具有可行性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学目标才不会偏离核心价值,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保障。

三、情境创设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有价值

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褪得繁华显得精华,让学生能体味情境蕴涵的数学本质,这才是情境创设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效地情境创设,要尽可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情境,真实的情境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确切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激发起学习动力。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出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教授的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睡眠现状令人担忧,大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严重不足。提问:同学们在这句话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2/3是什么意思?(生:把全国的小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有2份的小学生睡眠不足。)师:这个分数还能告诉我们什么?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分数知识的学习,回归到现实空间,使素材更为充足,背景更为丰厚,理解更为透彻。这些内容具有丰厚的现实内涵,较好的解读分数意义的抽象内涵,较为准确的表述每个分数的情境意义,并使学生最终感悟到分数的本质意义,同时也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效果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合适的、有实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主动去学习。

但是,课堂提问也要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如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提问随意,想到什么提问什么,有些过于简单,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问过多,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所提问题太难,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因此,提问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联系实际,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适时、有效地提问,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康托尔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

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而学生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1人,喜欢足球的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0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16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做到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的巧妙引导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六、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不是圣人,每一堂课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教到老,学到老,特别是面对新程改革,很多教师都面临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用才方法解决。所以我们在上完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课堂的情境设计,教学导入引用实例,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都要进行总结,找出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断地反思,总结。在一年级数学8.9的认识时,我课前先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的数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8.9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同时培养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取长补短,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和提高。相信,通过一些有效的探究,一定能找到一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农村小学数学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新课程学习[J].中旬;2013(5)

[2]期刊论文.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成才[J].成才之路;2014(21)

相关期刊更多

冶金设备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金属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