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陶渊明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桃花源记》“山洞故事”“洞穴思维”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虽然有现实的洞穴与社会生活为依据,但是其幻想的社会模式却是非现实的。这个非现实的社会中介,是一个山洞。如果没有这个山洞,《桃花源记》中美好的社会也就全然不为外人所知了。
因此,山洞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一个关键之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之后,一种颇具特色的“山洞思维”模式就一直存在缠绕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挥之而不去,驱之而不走,从而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山洞”故事。本文仅以《幽明录》、《太平广记》、《水浒传》、《西游记》、《射雕英雄传》为例,来说明《桃花源记》“洞穴思维”的影响。
一、《桃花源记》之“山洞”及其故事的特点
《桃花源记》中的“山洞”具有四大特点:一是洞极隐蔽;二是洞在山边;三是洞口狭小;四是洞有两口,另一口外是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人间世界。这个世界与外面的世界只是一山之隔。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没有人从这座山上攀过去,而这座山与外面世界相通的只是一个有两个口的“洞”。作者没有说明这座山有多高多陡。但是,显然,作者心中的想法是,此山极高极陡,故从未有人从山的这一边攀过去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重在理想社会,即向往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因此,在陶渊明的洞幻想中,洞是一个中介,并不是演绎故事的场所。故事的情节,发生在洞的另一方。那里是另一方世界,和现实的社会仅隔了一座大山。可是外面的人们却不知道他们在山那边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因为他们“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
这也可称之为理想社会式“洞境界”。陶渊明死后,他的这种幻想思维被继承下来。以“山洞”为中介的“山洞”故事时有产生。
二、《幽明录》之“洛下洞穴”及其故事的特点
与陶渊明稍晚的宋刘义庆(公元403―444年)所撰《幽明录》,也有类似有山洞故事:
汉时,洛下有洞穴,不测,有一妇欲杀夫,推夫下,经多时至底,乃得一穴,匍匐行数十里,渐见明旷,郛郭宫馆,金宝为饰,明u三光,人皆长三丈,被羽衣,如此九处,至最后,诉饥。长人指中庭大柏树,近百围,下有一羊,令跪持羊须,捋之得一珠,长人取之,次亦取,后捋令n,即疗饥。乃问诣九处名,及求住,答云:“君不得停,还问张华当知。”乃复行,出交州,还洛问华。华曰:“九处地仙,名九馆,大羊为螭龙,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寿,次者延年,后者充饥而已。”[2]
刘义庆所处时代,与陶渊明有相合的年代,不过,刘义庆比陶渊明年龄要小,因此,有可能刘义庆的所记的故事是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这个故事中的张华是西晋的大学问家和大政治家,在“八王之乱”中死于非命。因为张华饱读诗书,故该故事的作者也就让他参与其中。这个故事的主旨低下,不过是讲世间的仇恨演绎出一个地下的天堂,与长生不老相连。但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南朝人的神仙想象,是从地面向地下思考,这比秦始皇为山东的方士所欺骗,以为仙人与不老药都在大海远处有很大的不同,也与汉武帝以为神仙在天上也有不同。由此可见,南朝人已经从秦汉的远方与天空寻找仙人转而从身边的地洞向下思维了。这里的“洞穴故事”不仅没有超越陶渊明的故事模式,而且失却了陶渊明的故事中的仁爱思想和救时济困的社会人道精神。
三、《太平广记・秦时妇人》之“山洞故事”特点
《太平广记》卷六十二有“秦时妇人”的故事:
唐朝开元年间,代州(今山西)都督因为五台山来了很多他地的僧侣,担心他们可能会聚会闹事,就下令驱逐不是当地的僧侣。这些僧侣惧逐,多数逃进山谷。有个叫法朗的和尚,就躲到雁门山的一个深涧之中。在那里,听说有个石洞可容人出入。他多带干粮,去寻找此洞,找到洞,向里走了几百步,洞渐渐开阔,一会走至一个平地。他涉过流水,上了岸,感觉日月甚明,又行了二里,到了一座草屋中,屋里有几个妇人,全穿着草叶,容色端丽。见到他,惧愕问道:“你是人吗?”僧道:“我是人。”妇人笑道:“还有人像你这样打扮的!”僧道:“我事佛,佛教要剃去胡须和头发的。”这些女人就问佛是什么东西。僧人就对他们细细说了一遍。女人相顾笑道:“说得有理。”并说:“我们是秦人,随蒙恬筑长城,蒙恬多使妇人,我等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之,涩不可食。”法朗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天,说暂时出去找点粮食再返回。到了代州,备粮再去,却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那地方了。[3]
这个故事中的山洞位于北中国的雁门山中,与南中国的武陵山中的桃花源山洞有相似的特点,结局也同《桃花源记》相似。然而,其境界依然远逊于《桃花源记》的思想。该故事境界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故事中没有美好和谐的社会模式,缺乏济世的精神,却存在大量的佛教虚无思想的成分。故事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陶渊明桃花源故事模式的外壳,来宣扬佛教的思想,还掺杂道教的长生梦想。
四、《水浒传》与《西游记》之“山洞故事”特点
《水浒传》第九十九回记鲁智深作战中跌入一洞中(缘缠井),在出洞后活捉了一个敌方大将。请看他回答戴宗的问话:“前日田虎差一个鸟婆娘到襄垣城外厮杀。他也会飞石子,便将许多头领打伤。洒家在阵上杀入去,正要拿那鸟婆娘。不提防茂草丛中,藏着一穴。洒家双脚落空,只一交颠下穴去。半晌方到穴底。幸得不曾跌伤。洒家看穴中时,旁边又有一穴,透出亮光来。洒家走进去观看,却是奇怪!一般有天有日,亦有村庄房舍。其中人民,也是在那里忙忙的营干。见了洒家,都只是笑。”[4]这个故事显然是抄袭了《桃花源记》的内容。
神魔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制造魔幻式“洞穴故事”的大家。《西游记》写了许许多多的洞,其中的水帘洞,堪称“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毫无疑问,是众多洞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此洞是孙悟空行者发迹的起点,也是他成就事业的重要场所。可以说,没有此洞,《西游记》也就没有了重要意义。此外,吴承恩还编造出其他众多的山或地洞,也各有其价值。如:斜月三星洞――孙悟空学艺处(第一回);黑风山黑风洞――黑风怪住处(第十六回);福陵山云栈洞――猪八戒住处(第十八回);黄风岭黄风洞――黄风怪住处(第二十回);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住处(第二十二回)……这些洞,都有名号,洞中的景色与外界并无差别。如第八十二回所描写的陷空山无底洞:“里边明明朗朗,一般的有日色,有风声,又有花草果木。”[5]但是,洞中所居,却多是妖怪。《西游记》是典型的神魔小说,虽然给人以奇异的想象,却存在着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毕竟,神与人不同,神的虚假性,必然要压缩读者的神思空间,削弱自身的诱惑力。
五、《射雕英雄传》之“山洞故事”特点
如何填平《西游记》神人之间的这一壕沟?显然,这个难题吴承恩没有解决,而施耐庵也只是在《水浒传》中把洞穴作为一个点缀。但是,到了现代,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家们,在陶渊明“山洞故事”幻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构思出众多的“山洞故事”来。金庸借《桃花源记》、《水浒传》、《西游记》的“山洞故事”思维,以武侠英雄取代神魔,从而填平神魔小说中人与神之间难以直接沟通的壕沟,给众多的读者以极大的现实可能性般的幻想美感。毫无疑问,发扬陶渊明“山洞故事”幻想至极致地步的代表,非金庸莫属。金庸的武侠作品,如果没有洞穴的存在,几乎难以想象。
在《射雕英雄传》中,岳武穆的遗书是藏在一个山洞中的。在《神雕侠侣》中,小龙女住在一个古墓中――人工洞穴,她与徒弟杨过之间违反伦理的爱情也是在这个洞穴中产生的。在《笑傲江湖》中,华山奇峰中有好几个洞,其中一个洞中竟有绝世武功秘籍,可遇而不可求,只有心肠善良的令狐冲才有得到的机会。在《书剑恩仇录》第十六回中,这种洞就更为神奇了:在一个冬日夕阳余晖的照耀下,天山上的一个千余年前为人所开凿的山洞,竟为男主人公陈家洛所发现。更为奇异的是,在这个山洞中,还通到一个山谷间的温泉处,其间鲜花丰艳,真是人间难觅的仙景――竟然超过了陶渊明的桃花源。金庸以洞穴为重要场景,挥动手中的大斧,砍造出无数个洞穴故事来,也就重重敲开了成千上万的海内外华人读者的心扉,为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和奇异的经历而感动不已。金先生后来金盆洗手,封刀挂笔,依笔者浅见,是再也超越不了自己的“洞穴幻想”了,见好就收。试想,当金先生把中国土地上几乎所的名山宝刹中的洞写完之时,他还怎么去幻想另一种“洞中的世界”?
可是,这种洞穴幻想,再令人神往,也不过是一种小我式的成人童话,只是为英雄个人服务,比起陶渊明的大我式的幻想,为普天之下受苦受难的人民寻找出路来说,其精神价值也就显得极为渺小。
六、余论
宋朝时候,改革家王禹跳出了陶渊明的“山洞故事”的幻想模式,构思一个“海洋版”的《桃花源记》,情节大致这样:秦朝末年,有一天,一个海岛的夷人向朝廷上书,声称遇到了徐福等带去的中人。他们生活在一个海岛上,有一百多户人家,有的在打鱼,有的在割草,有的在嬉戏,有的在沐浴,过得非常幸福。他们说没有了五岭之戍、长城之役、阿房之劳,已不想回中国了。[7]显然,该故事的境界与《桃花源记》并无二致。
陶渊明“洞穴幻想”的本质在于为社会设计了一种和谐的制度,这是陶渊明政治人格的伟大之处。因此,后代的思想家,政治人格高尚者,尚可循着陶渊明的洞穴思维前行。等而下之者,却只会从陶渊明的洞穴中幻想到避难、藏宝、奇遇等。因此,作为小说创作的“洞穴故事”,无论是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还是现代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都背离了陶渊明的社会政治模式的宏观构想,仅仅保留了陶渊明“洞穴幻想”的形式而已。陶渊明所构思的“山洞故事”母题,永远立于思想的顶峰,后代的文人墨客,不管如何大动干戈,却因为思想境界的限制,他们所构造的“山洞故事”,再也难以超越《桃花源》记。不过,这些模仿《桃花源记》的众多“山洞故事”,还是大大丰富了中国的洞穴思维文化。
参考文献:
[1]陶潜.搜神后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2]刘义庆.幽明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3]李P.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王禹.小畜集[M].四库丛刊本.
[5]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华盛顿・欧文陶渊明 《瑞普・凡・温克尔》 《桃花源记》 人文情怀
处在由英国殖民统治向合众国独立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急于从文学贫瘠的现状中摆脱出来的美国文学幸好有了华盛顿・欧文。他在美国国族建构初期为美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美国文学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世界文学舞台,由此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但因为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经历的改朝换代,欧文在其作品中宣泄得更多的是国家独立带来的喜悦之外的困惑不解和思古幽情。他的思想偏于保守,常常在作品中有美化过去的倾向,其代表作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被公认为欧文最具有永恒魅力的佳作之一。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位成就卓著的大诗人,被林语堂先生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位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以其淡雅的诗风和高洁的人格得到人们的景仰和爱戴。自古及今, 世人多论及陶渊明为隐逸诗人, 以追求静谧安逸的古朴社会, 追求淡泊高远、身无外求的人生, 不肯沉浮应世, 而选择辞官归隐, 躬耕自励之路, 来注解其隐逸形象。《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作于晚年,是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之一。《桃花源记》以其思想、艺术的卓越成就,影响超过了《桃花源诗》,成为一件独立成篇,脍炙人口的珍品。作为文学名篇,《瑞普・凡・温克尔》和《桃花源记》这两篇作品具有诸多相似点,已有众多比较文学爱好者从时代背景、作者影响、理想倾向和追求上做过分析。其实两文可比之处颇多,笔者从两位作者对政治的态度,浪漫主义风格以及生态意识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让更多的读者对这两篇作品产生研究的兴趣,感受其文学生命力,并得到更多关于中美文学源头的研究结果。
一、怀旧与归隐――逃遁避世的不同表现
在这两篇作品中,两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逃避社会现实为主题,这也是两位文学大家内心的强烈共鸣,对待现实生活的无独有偶的相似态度。对于北美殖民地挣脱英国殖民枷锁进行国族建构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欧文持有保留的看法。《瑞普・凡・温克尔》中欧文让主人公一觉睡了二十年,再通过他的眼睛来看二十年后已经独立的美国,通过观察到的很多生动诙谐的细节向读者暗示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给贫苦农民的生活带来多少变化,从而对现实进行了巧妙的讽刺。
陶渊明身在政治腐败,宗室内争,军阀谋权,杀戮遍地的魏晋乱世,虽然曾受到儒家用世思想的熏陶,也曾经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最终为避祸保身,其政治雄心也不得不有所消减。晚年时期对这个世界越来越失望:出仕违拗性情,选择归隐,也被证明并不能有舒心的日子。在创作《桃花源记并诗》前,陶渊明美好的田园梦也已经被现实无情地击得粉碎。他只好勾画出一个乌托邦的社会――“桃花源”来自我安慰了。他的《桃花源记并诗》写渔人误入桃源,发现一处与外界隔绝,没有战乱和剥削,且风气醇厚的人间乐土,后人再寻难觅其踪的故事。
这两篇文章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都是以“逃避”这个方式来寻求解脱。瑞普・凡・温克尔通过二十年的大梦,逃避了悍妻和劳动。妻子向他劝奉的是清教时期的清规戒律和富兰克林式的劳动哲学,“但是,瑞普对有利可图的劳动均反感透顶”。其实功利主义也正是欧文本人所憎恶和排斥的,他对新英格兰北方佬及他们的清教传统一直持敌视态度,这点在他另一名篇《睡谷传奇》 (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 中也有同样的表现。
而桃花源则是通过作者自身的寻游探幽,在山重水复之中,寻得柳暗花明。他通过桃花源中的具体景象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的美好的社会图景。在世外桃源中,可以逃避战乱与苛政,寄托自己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桃花源实际上并不客观存在,而是逃避现实的理想社会的象征。
尽管这两篇作品具有相同的主题,但是由于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等不同,各自显现出来对政治的态度也有所区别:欧文对突如其来的国体独立和所谓的民主自由感到困惑,为了让陶醉在刚刚获得胜利的喜悦中的人们看到了他们从未注意过的一面,他幽默且夸张地讽刺揶揄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社会风气的变化,将之与单纯而又美好的宗法制社会进行对比,同时内心又在怀念从前那个幽僻山村里悠然自得的生活;而陶渊明所处的乱世一次次地浇灭他的政治热情,他的入世理想也无法得到实现,他退而寄情于山水,然而最终还是无法过他憧憬的田园生活。他只有在作品中幻想出一个没有纷争人人自给自足的理想国,表达的是对现实黑暗的批评和由于理想破灭而产生的绝望, 同时也抒发出作者逃避黑暗现实和追求理想境界的强烈愿望。
另外,欧文小说中由乔治三世的臣民变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瑞普,在家庭变革中终获自由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洲殖民地力图摆脱殖民宗主国统治的斗争,这表明在感到无所适从和郁郁不满之后欧文还是“与他同时代的人一样也曾为美国的独立革命运动而欢呼”。而陶渊明在有生之年却从未有幸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大济于苍生” (《感世不遇赋》)。壮志未酬的他被愤愤不平的复杂感情和终生遗憾的情绪折磨,何尝会为任何一次政治变革而去欢欣鼓舞?
相形之下,入山遇仙然后沉睡多年无疑是某种对历史和责任的逃避,欧文面对新国家的诞生备感茫然,心中流露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希冀时间可以永远停滞在过去那个幽静惬意的山村;而偶遇世外桃源然后失而难觅也同样表明陶渊明是在逃避无可奈何的政治,退而在臆想中构建自己“小国寡民”的乌托邦。当他发现田园生活也无法真正实现他归隐的心志,只好以隐逸山水虚构幻境的艺术构思寄托着自己的社会理想。
二、仙遇――浪漫主义的相似手法
两位作者都是通过讲述非常神奇的传说为开端,细致刻画对现实的逃避,最后都成功地实现各自对现实的逃避和理想际遇的期盼。想要逃避现实到达一个理想的所在,其逃遁之地必须要与现实社会完全隔绝,必然要与遥远的时空发生联系;而关于如何实现时空的超越,二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入山遇仙”这个模式。
《瑞普・凡・温克尔》的故事是一个荷兰人的奇遇,也是一个浪漫的故事。因入山偶遇到了早已作古的哈德逊船长和他的水手们,瑞普偷喝了他们的仙酒后酣然入睡,醒来后回到村子里,却发现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文创造性地把古老传说中的德国农民变成美国农夫,把地点从莱茵河畔搬到美国偏僻的小山村,把异国的古代传说加上英国航海家亨德利克・哈德逊及其“半月号”船上水手们的冒险事迹改造成极富浪漫色彩的现实故事。欧文这样做是很有见地的,因为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白人没有自己的古老传说,欧文发现自己的国家虽然活跃,但的确是浅薄的,很需要有一点文化传统,于是他向自己所倾慕的欧洲借了点东西――德国的古代传说。当这一德国传说被一个美国作家成功地移植到了美国本土上,甚至使得欧洲的读者都开始被这古老的传说重新吸引,也最终为华盛顿・欧文赢得了大西洋两岸的声誉。欧文既是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也是出色的散文家,在叙事中富有优雅的散文化的风格,在写作手法上继承和发扬了18 世纪英国的浪漫主义传统。小说全篇“雅洁流畅,简练缜密”,当中散文般优美的词句,形象而具体、流畅而幽默的描写,使原本的欧洲传说显现出美国哈德逊山谷的独特景色和生活气息,就像根据本地的传说写成的一样。
《桃花源记》的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共三段情景。第一段生动地描述了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第二段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桃源人物怡然自乐的生活,构画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然后桃源人见到渔人,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
从文学构思上看,《桃花源记》明显受到魏晋时期流行的志怪小说及传统游仙文学的影响。当时志怪小说描写普通人误入仙境又得而复失的故事很多。小说还有另一种变体,就是进入的虽不是神仙处所,却是与仙境无异的人间乐园!《桃花源记》就是这样的典型。陶渊明并非想把美好的理想归宿到飘渺的神仙世界,而宁愿是真实的人间生活,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对“真实”生活的期待。陶渊明的这篇作品有游仙的结构,但摆脱宣扬神仙长生的功利目的,不附庸于神道的宣传,因此作品更易突出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作者亲身参加劳动,对人民的疾苦有切肤之痛;同样,正是在与农人的亲密交往中,他了解并融入了他们当中,所以写下了此篇反映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最朴素、最原始、最真切的理想的佳作。
三、自然的永恒魅力――前瞻的生态焦虑
对于作家来说,被自然的美丽所沉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然的美丽又是作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因此,挚爱自然的美,用生花妙笔把它展现出来,是古今中外作家的一种自觉追求。陶渊明与欧文正是这样两位敏感而关注生态自然的访客,在他们的创作中,彰显自然美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由此形成了贯穿这两篇始终的一个最重要的审美情调。
作为美国浪漫主义作家,欧文对自然表达了由衷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在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中他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形象细致的描写, 尽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非凡魅力。文笔清新流畅,流露出作者的一种思古幽情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依恋。故事的第一段对卡慈吉尔山景的描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季的每一转换,气候的每一变化,乃至一天中的每一小时,都能使这些山峦的奇幻的色彩和形态变换,远近的好主妇会把它们看作精确的晴雨表。天气晴朗平稳的时候,它们披上蓝紫相间的衣衫,把它们雄浑的轮廓印在傍晚清澄的天空上,但有时,虽然四处万里无云,山顶上却聚着一团灰雾,在落日的余辉照耀之下,像一顶灿烂的皇冠似的放射着异彩。
这段对自然宛如仙境的描写不仅给读者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将读者带入一片清新壮美、亦真亦幻的天地之中,同时诗一般的语言也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节奏和韵律,文章读来朗朗上口,令人浮想联翩,无比神往。
“自然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伟大存在”。当瑞普返回村子,面对眼前陌生的一切,甚至怀疑起自己的身份来,几乎无法回答“我是谁”这样最根本的的问题。而最终使他认定没有走错地方的,是象征永恒的卡慈吉尔群山和奔流不息的哈德逊河水。故事中瑞普随遇而安和自然质朴的人生观,反映了人类对荒野的歌颂和向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给自然带来破坏的的鞭笞和焦虑,从中不难看出欧文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意识。
陶渊明更是以热爱自然并善于描绘自然而著称的诗人。他一生宁静淡泊,钟情于田园生活。在动乱、黑暗的时代,他把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批判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倾注笔端。陶渊明用饱含深情的笔,写自然的清新美丽和真切动人。写春天,写和煦的风,写淙淙流淌的溪水,写空中翩翩的落花,写山间景色的佳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风情正是对他的满腔深情、感受自然所作的艺术反映,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因而使人为之陶醉。作者描写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两句,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沁人心脾。那灿若云霞的桃花一望无际,且“夹岸数百步”中没有一棵杂树,仿佛造化于转瞬间,把人间美景中所有的桃树,都神奇地移到了文中那条无名小溪的两岸,使那里成为桃花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弥漫着浓浓的春意,给人以“此景只应天上有”的全新感受。为了保护他用心感受到的山水之美、田园之乐,在文章的结尾处不仅是桃源中人不愿“外人”重来,或许陶渊明本人是出于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而不愿世上的人去破坏桃花源中那奇丽的自然美景吧!
参考文献:
[1] Irving,Washington. “Rip Van Winkle”[A].in History,Tales, and Sketches [C].Ed.James W.Tuttleton.NewYork:The Library Of America,1983.
[2]危捷,郭建林.《瑞普・凡・温克尔》与《桃花源记并诗》理想追求之比较[J].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4期.
[3]吴良红.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瑞普・凡・温克尔》[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4期.
[4]杨金才.从《瑞普・凡・温克尔》看华盛顿・欧文的历史文本意识[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6期.
[5]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 第一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6]董秋敏.《瑞普・凡・温克尔》的魅力[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期.
关键词:钟嵘 诗品 陶渊明 隐逸
钟嵘在《诗品》中举陶渊明两句诗“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感叹其诗“风华清靡,岂止为田家语耶!”进而称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对此论断,世人颇多微词。
一、学者对钟嵘评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的争论
钟嵘认定陶渊明为隐逸诗人,并非鲜例。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刘勰《文心雕龙》以及后来萧子显的《南齐书·文学传论》等,他们在谈晋宋之际作家时,谈到张华、陆机、陆云、潘岳、左思、鲍照、刘琨、郭璞、孙绰、汤惠休、谢庄、殷仲文,乃至“应、傅、三张之徒,孙、挚、成公之属”,却只字不提陶渊明(《文心雕龙·隐秀》篇提到陶渊明,但该篇常被认为是伪作,故在此不足取证)。刘勰、沈约、萧子显等人均不提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绝非属于一时疏忽,而更是出于某种文学观念和批评标准。在他们眼里,陶潜更多的是以一种隐士身份出现,与其说陶潜有诗名,倒不如说他有隐逸之名,所以只能进“隐逸传”,不能进“文学传”。
然而一直对陶渊明赞赏有加,认定其隐士身份、极力推崇其隐逸风度的萧统在编纂《文选》时却并没有把陶渊明作入“招隐类”、“反招隐类”。《艺文类聚》亦与《文选》选材相似,其卷三十六人部“隐逸类”所录,亦没有陶渊明任何诗作。
由此而知,古人对陶渊明“隐逸”的界定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陶渊明除了“隐逸”之外,还有其对社会、对现实、对统治者“金刚怒目”的一面。
宋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钟嵘品渊明诗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余谓:‘陋哉斯言,岂足以尽之!’”明黄文焕《陶诗析义自序》:“钟嵘品陶,徒曰‘隐逸之宗’,以‘隐逸’蔽陶,陶又不得见也。析之以忧时念乱,思扶晋衰,思抗晋禅,经济热肠,语藏本末,涌若海立,屹若剑飞,斯陶之心瞻出矣。”陈衍《评议》谓:“‘日暮天无云’、‘欢言酌春酒’、‘岂止田家语,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犹皮相耳。元亮以仲宣之笔力,写嗣宗之怀抱。《饮酒》、《拟古》、《读山海经》、《咏贫士》、《咏荆轲》诸作,中有不啻痛哭流涕者。”王夫之《故事评选》卷四:“钟嵘以陶诗……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论者不以为然。然自非沈酣刘义,岂不知此语之确也。”又宋人思悦《书陶集后》:“梁钟记室嵘评先生之诗,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今观其风致孤迈,蹈厉淳源,又非晋、宋间作者所能造也。”
上述的种种观点与评价的产生让我们意识到世人对钟嵘评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论断还存在争议,本文即就此问题略作浅析。
二、陶渊明“隐逸”生活中的“出仕”情结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用生动的诗句歌唱着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村生活,如《归园田居》之二写到:“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可以看到,长期的田居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已经使陶渊明与农民有了共通的语言。他还以喜悦的心情写下了许多优美的农村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完美的生活情趣和民俗特征。
不容否认,他的田园诗有“颖脱不羁,任真自得”的反映封建士大夫闲适自得的个人情趣的“超然静穆”的一面,但是由于他早年政治上极度苦闷,晚年生活上极度贫困,感发出来的诗篇就不仅仅是超然世外的。
在看似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诗人并没有淡忘世俗,而是在自然的花花草草里抒发自己的情志,如《饮酒诗》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闲,何事绁尘羁。”这首诗,吴瞻泰认为“此借孤松为自己写照”;温汝能以为“先生以青松自比,语语自负,亦语语自怜,盖抱奇姿而终于隐遁,时为之也。”陶渊明以松树自比,寄托着不向现实妥协的崇高人格。
另外,陶渊明的一些咏怀诗表现了强烈的出仕情怀。《杂诗》十二首多表现其怀才不遇、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读山海经》十三首亦是借吟咏《山海经》中奇异事件来表明自己的“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陶渊明的诗,有崇尚自然的意识,表现在生活上闲适自得,但他并没有忘却世事,精神深处常常进行着“独善”与“兼济”、“出仕”与“归隐”的激烈斗争。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渊明时单单把其列为“隐逸诗人之宗”,不免过分夸饰了其“隐逸”之身份,而忽略了陶渊明渴求出仕的不灭精神。
三、陶渊明“隐逸”与“出仕”的矛盾根源
陶渊明这一独特个性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有关。就大的政治文化背景而言,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治上动荡不安的时期。这一动荡的历史时局,也沉淀了人类各种复杂的情感。正如宗白华所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1]对于那些有抱负有才华的文人而言,他们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在破除大一统思想的桎梏后,刚好在一个混乱时代得以充分展现。他们开始去发现自然界之美,借咏自然来寄托自己的入仕情怀。
1、《桃花源记》讲的是一个世俗之人偶然误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那里宁静和平与世无争,之后再也无人能够找到的故事。
2、《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来源:文章屋网 )
一、文言文拓展阅读的教学方式
1.改变写作背景的出示时机
语文教学中最重视知人论世,文言文更甚。文言文的背景离我们很久远,所以在教学之前必须让学生知晓一点当时的背景就很有必要。事实上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一般会直接告知学生这篇文言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往往也不管学生这个时候是否需要,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作机械的告知了事。其实关于文章背景的出示应该是在学生理解有障碍的时候,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地方,这个时候如把写作背景讲出,学生就能够比较轻松地跨过理解的障碍,获得深刻的启迪。比如在《桃花源记》中,学生学完了课文,却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写此文,如这个时候带领学生了解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学生会很快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个“世外桃源”故事的缘由了。
2.适时插入相关的诗文故事
有的时候,只是出示写作背景还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如果巧妙地引入所学文言文相关的故事或者诗句,学生理解就更加深刻。比如,在理解《陋室铭》一文中,“可以调素琴”是怎样表现出作者的“德馨”呢?在以前,这类的问题是不太被重视的,背诵翻译后就不再详细的理解分析了。其实,可以通过陶渊明写的诗句“但识琴中趣,何劳琴上音”中,学生对以琴传德的理解就可以更加全面,理解也更加到位。常常进行这样适当的拓展阅读,学生必将能更好地理解教材,思维更加活跃,也更添学习的情趣了。
3.举办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有专家研究过,在一节课上,学生能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那么如何在这个15分钟之外也让学生持续一定的兴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形式多样的拓展了。比如,古诗文名句接力,文言故事表演,播放视频资料,或者改写课文等,在引导学生参与的同时,自觉地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课堂才会呈现真正的活力。现在的教学不再是以前教师的一言堂,不再是教师填鸭式的讲授,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的容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务必贯彻“以学定教”的原则,遇到重难点时,学生的活动如何、学生的收效怎样,是衡量新教育观照下的课堂极为重要的标准。让学生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升,从而更加轻松快乐地追求“三维”目标的达成。4.推崇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读写用结合。文言文在实际教学中,设置有效的活动化形式,拓展到生活,焕发课堂的生命力。比如,结合《陋室铭》教学,可开展“发帖悟法”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铭”,参照其形式写写自己的生活。学生有话写了,也就理解了“铭”的写作形式。再如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后,可让学生也来填词一首。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与所学的文言文进行相关写作,既可以透彻理解全文的旨意,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文言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
1.对题目主旨拓展阅读教学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劝学”,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名人的学习故事或者劝学故事。比如在《赵普》一文中,题目和中心旨意都与《孙权劝学》有相似的地方,学生在读完《赵普》后,对赵普听从赵太祖“常劝以读书”及赵普“晚年手不释卷”的细节描写后对古人求学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还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孙权”,联系到三国的文言故事,拓展教学的思路。
2.对人物命运拓展阅读教学
孙权劝学,采用了“苦口婆心”的劝说方式,有没有其他的劝说方式呢?比如直截了当的、干净利索的“吕蒙教学”,我们对此进行探究,有没有劝说失败的,且没有达成效果的。这样的拓展和文章人物命运相似或者相反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件事情结果会是多样的,思维进而拓宽。
3.对作者拓展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