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标志设计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标志;动态化趋势;信息传达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对标志设计提出了动态化的要求。自1981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以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网络与数码技术的成熟更是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观念与行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各种数码编辑软件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摄取、存储和编辑的方式。互联网、互动电视、数字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介,更是集合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传播优点。它们利用多信息通道的优势,将文字、图画、影像、音响等信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缩短了视觉传达的周期,增强了视觉传达的时效性,同时也为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互联网络上,受众可以通过单击某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或图像,打开另一个文本,激活一段声音、一组图形或是播放一段视频动画。不同的信息阅读者可以在同一时空和网络媒体或者是相关的信息编码者进行交流,甚至交流的本身也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实时的信息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以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同时又对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独特是标志的生命存在的前提,创意是标志设计教学的核心要素,对于标志的设计来说“创造力远比知识更重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标志设计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标志设计的方法,并能够完成以标志为核心的视觉传达基本要素设计,是学生将来就业从事视觉艺术设计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基础能力之一。提高标志设计课程的课堂实效是本次研究的最终目标,通过主题教学案例实践研究,探究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要求无痕对接,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职业内容,按照行业的标准进行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掌握标志设计的方法,还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教会学生如何去制作真实项目。根据标志设计的行业及项目设计要求对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题研究中“探索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创造者、批判性思维者以及运用图形和色彩来进行信息沟通的人”是我教学课题研究追求的目标。
二、真实项目贯穿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学习标志设计不知道用到什么场合,在进行标志实践操作的时候不知道真正的过程是如何,在组织图形元素时,对于要求的应对有一定困难,通过日常观察和与学生交流,我觉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注重标志设计技巧的讲授,忽视培养学生对于设计的兴趣,忽视学生的成就感,注重课堂教授,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采用主题教学法,将这些方面贯穿起来进行逐一解决。教学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制作真实项目的能力,再好的逐个知识点讲解比不上实战带来的效果。为了高效地解决对于知识点的应用,教学以去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解决问题,将需要学的知识点穿起来,教学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的目标。项目选择以知识点内容为基准。教学真实项目的选择应具有时效性和强烈的目的性的。比如,为了解决学生对于对称结构标志的认识,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对称有什么样的特点,会有什么样的情绪特点,如果直接告诉他们,学生对如何应用、应用到什么场合的使用会存在一定的障碍。而通过教师课前对项目精心筛选,选择标志设计委托明确要求稳重、严谨的项目引入,再通过教师在课前精心挑选的案例启示引导学生理解标志为什么采用了对称结构,明白信息诉求点和结构的关系,比如要求安全、稳定的银行标志或者药企标志来给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学生会对知识点有全方位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准确把握图形信息的传达。真实项目选择需有实效性。项目的选择能给学生带来满足感是前提。尽量避免过时的或者与学生生活无关不感兴趣的。社会项目的制作是追求效益的,所以为学生选择项目也需要考虑学生的效益,能带来经济效益或者竞赛类的是首选,会极大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社会项目的制作效果比较,会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同时,限时竞标也能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状态。在教学中善用网络资源。教会学生展开以网络为基础的研究会获得有效、多样的信息。网络可以带来大量的设计需求信息、大赛信息,设计师的成品案例,而不同的网站能提供大量有用的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制定了研究和解决方向,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有充分的自主发挥的空间,教师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真实项目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
通过真实项目的引入,课堂的主体由老师转向学生;学生学习的目标很明确,学习这个知识点可以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课堂不再是为学而学,而是奔着解决问题的目标去。“不是老师要告诉我什么,而是我需要老师对我说什么”。在真实项目制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多项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资料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根据行业标志设计的流程和设计制作过程,我设计资料分析引导表,通过引导表,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对象、调查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同时根据分析表的指引,引发对所选项目深入思考,从而找到设计切入点,打开自己的设计思路。其次,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2008年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认为:创造性是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集合。基于以上设计理念,将斯滕伯格(Sternberg,2008)三元智力理论引入教学达到学生独立设计标志目的。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学生独立设计标志的目标,将三元智力理论应用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达到创造力的提升。为了培养这三项能力,将实践项目融入“析-讲-探-创-评”教学环节的实施中,学生从一开始就为解决问题而努力,会更明确而专注。
四、善用体验的动力
人本主义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关于创造性的观点认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所以,为了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需要给他们机会进行自我实现,给他们选择权和决定权。所以在项目选择时,老师在课前根据知识点选择的项目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给学生充分的自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制作。项目设计制作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情绪,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摆脱负面情绪,及时鼓励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并进行思路拓展提升设计水平。通过重视学生体验和项目的展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五、评价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评价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充分利用评价作为促进教学的手段。为了使评价发挥最大的作用,我采取了多时空多角度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处理。用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不足,启发设计思维和促进学生修改,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要。采取课堂评价+社会评价+追踪评价相结合,其中课堂评价“多对多”方式和“多对一”方式相结合,其前者为感性直观的评价,后者为理性客观深入的评价,通过粗评与细评的结合,学生更容易寻找到深化方案的方法。社会评价是通过学生作品参与社会竞标实现的,学生课后修改制作电子成品上传网络参与社会竞标,无论中标与否,学生会对自己的作品所居位置会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如果获得中标,则会在专业学习起到不可估量的动力作用。而追踪评价则会给老师教学方案的微调提供更全的参数。
六、结语
以著名品牌“苹果”标志为例,苹果公司在1976年以前的标志是以写实风景画配以飘扬的丝带为主要设计元素,整体感觉庄严复古,画面感很强。随着时代的变化,该标志也“改头换面”逐步演变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形象。而这种从复杂到简约的标志远不止苹果公司一家,其他著名IT公司如火狐、LG等公司亦然如此。细究这种变化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翻看原始部落的图腾标志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徽章标志都是精致而复杂的,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已经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辨识或欣赏复杂的图案,反之,那些精炼易识别的图形则更能引起受众者的关注并留下印象。简洁的标志设计能以最凝练、传神和抽象的形态表达其丰富的内涵,从而实现标志的传播、宣传和交流功能。标志设计的这种由复杂到简约的演变过程也是当代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
二、由散乱化向标准化过渡
纵观近几十年的标志设计化进程,我们不难发现,早期的标志设计系统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制作与使用要求,没有标志最小比例限定,也没有标准组合方式,甚至色彩也可以随意更改,这种现象在设计刚刚起步的中国尤为明显。非标准化的标志使用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企业形象也阻碍着设计行业的发展,所以,标准化、精准化是当代标志设计的大势所趋。现如今,不仅大品牌形成了比较标准和完善的视觉识别系统,小企业、小商家也会请专业的设计师为其设计标志并规范标志使用方式,如标志的标准组合方式、标志的标准色彩等。这是因为一套标准的视觉识别系统能够更好的宣传企业的形象,也更容易让受众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由具象化向抽象化、由图形向文字过渡
在电脑没有问世以前,标志都是以手绘等方式被制作出来,设计师无论是绘制标志还是海报大都以写实的形式来表现,内容包括人、动物、植物、山水等多种形象。在电脑出现以后,人们的审美习惯并没有太多变化,电脑绘制的图形依然是以写实为主。直到后来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习惯也从精致复杂的“美图”向耐人寻味的点线面转变,除此,简洁抽象的标志不仅易于识别,更方便于电脑制作、印刷和应用。另一方面,标志不仅从具象到抽象变化的同时也开始向简单易懂的文字过渡。佳能公司在1934年以前的标志是以千手观音为创作元素的,后来直接开放大胆的仅用公司英文名称为设计元素,这种直接运用公司名称为标志的IT公司多不胜数如:IBM、MOROTOLA、SONY等。这种文字型标志不仅在形象上简洁明快,更是让受众者第一眼就能辨识出公司名称,第一时间传递有效信息给大众。
四、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过渡
由于人们审美习惯问题再加上受技术方面的限制,传统的标志设计表现形式大多以二维图形为主。以著名IT公司火狐为例,该标志在最初是以一只手绘的火鸟形象出现的,这种手绘的二维图形是当时企业标志的常用表现方式。在经历了长期二维设计程式化方案之后,人们开始厌倦这种呆板的平面风格,设计师开始探索新的设计方式,随着电脑绘图软件功能的不断提升,以往限制标志设计制作形式的瓶颈消除了,设计师可以尝试通过电脑技术制作具有空间感的立体效果,这种三维标志图形被设计出来以后,给人们视觉上和心理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一时之间这种立体的表现形式被应用于各大IT行业的标志设计。火狐公司也不例外,标志的形象从平面的手绘风格换成了现有的立体效果。
五、结语
从专业角度看,标志设计是一项“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门类,只有靠创意、智慧、灵感全面超越各种局限,才能在多限制的空间里打造出崭新的天地,创意出思想性和艺术性、传播力与感染力、业主满意与公众认可等完美统一的作品来。因此,业内有人士称标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艺术”,由此既可见做这项设计的不易,也可见标志设计教学必须大力创新才有可能培养出素质一流、能力全面的优秀设计人才。
一、强调标志的基本功能,创新标志设计教学理念
标志是产品、机构特定的象征符号,集中体现和代表着其形象。标志设计一般是根据产品、机构的特性、类别,利用文字或图形,以概括、简洁的设计手法,借助巧妙、独特的创意设计而成。标志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和象征性,使受众在瞬间视觉感受中便可记忆识别,达到高效传播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标志设计的主要作用是代表、象征某一产品或机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其形象;标志设计的主要受众是全体或特定的社会公众。由此可见,设计师的重要任务是寻找能够有效连接二者,使之产生共鸣的视觉符号,这个符号不仅必须具有象征性、审美性、独特性、唯一性等艺术特征,还必须能够被委托方、公众都认可,才算是成功作品。分析至此,我们已能发现传统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的最大弊端——师生在封闭的课堂上“闭门造车”。具体一些说,传统的标志设计教学既缺乏前期调研又缺乏后期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评估,学生学会的多是绘图技巧,而不是与市场需要高度对接的设计才能。从标志的定义出发,笔者认为我们应通过以下环节创新标志设计教学的课堂生态:
1.深入标志设计委托方认真调研
只有深入标志设计委托方认真调研,全面了解其产品、服务的主要特色,切身体会其具有的理念、文化,掌握其所在行业、所处地区的特点和风格,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信息,等对其一切有了深层了解,设计师才能在创意阶段、表现阶段获得独特的灵感,最终才有可能拿出集设计对象典型信息于一体的标志设计方案。即便是学校暂时不具备这样的调查条件,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引导学生认真模拟这一环节,使学生掌握调研方法、沟通技巧,养成获取业主信息、整合业主信息、利用业主信息的能力。
既然标志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受众注意,获取受众好评和长久记忆,那么受众调查、受众分析就是标志设计必须做足的前期功课。我们在广告设计教学中通常比较强调受众调查、受众分析,其实这一环节对标志设计来说也尤其重要。试想:某一广告作品后如果受众反响平平,或者引发了纷纷扬扬的负面评价,广告主可当机立断停止该广告的刊播,影响的只是阶段性战略目标;标志设计方案如果不以受众调查、受众分析为基础就匆忙,一旦遭遇广泛的负面反馈,业主无论是咬牙硬挺或是“从善如流”地中途停用,都会遭遇巨大的尴尬,对长期战略目标的伤害很可能是釜底抽薪式的。
2.引入项目教学法
设计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开展“实战教学”,而项目教学法就是模拟实战教学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能有效地将本文上述两个环节落到实处,还能借助市场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最有说服力的评估。
二、突出标志的美学特征,创新标志设计教学过程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标志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始终都在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20世纪下半叶之后,随着CI战略的不断深入,企业标志和商品识别标志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创立企业形象及其促销产品、服务的活动中,标志的作用几乎无处不在,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具有单纯、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标志,一旦借助多种媒体广泛传播,很容易对人的视觉及心理产生强大冲撞,快速达到树立可信性、权威性形象的愿景,全面提高商品或服务的知名度与竞争力,便于消费者在繁多的商品中选择和认识自己信赖、喜爱的品牌。比如,现在的饮料品牌可谓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但因为可口可乐简洁的商标图案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即便是和众多饮品混合在一起,只要顾客看到它的标志,还是能够一眼识别。在消费者要购买饮品却没有目标的时候,大脑中也很容易想到众多媒体广告中可口可乐的标志——这个让大家记忆深刻的视觉符号,进而选择这个产品。
总之,如果有了优秀的标志设计方案,又善于借助媒体进行宣传、提升,使其具有知名度,那么我们在竞争中才容易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优秀的标志会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业象征、文化象征。比如,提起德国制造业,人们就容易联想到高精尖的“奔驰”汽车制造;提起日本的电子产品,自然就容易想到“松下”“索尼”;说起法国的时尚,我们就会联想起“皮尔卡丹”等话题。
标志形象的深入人心,固然离不开相关的推广、深化、维护等活动,但前期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推广、深化等活动的成败与效率。通过对世界一流品牌标志符号设计形态的分析,我们就能发现其在符号学、图案学意义上无不是构思独到、内涵丰富、结构完整、视觉冲击力强烈的设计佳作。因此笔者认为,高等教育阶段的标志设计教学可尝试从研究优秀标志设计作品、归纳标志设计的美学特征入手,探索标志设计教学的新理念。
学习各类艺术技能,通常都需要从鉴赏、分析佳作起步,因为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可以为自己确立更高远的目标。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分析标志设计佳作,并借此展开教学呢·
关键词:标志;书法;造型;意境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77-02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在国际化的沟通和交流中标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标识从最早的图腾、符号发展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标识设计源于现代的西方商业社会,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功能、语意和表现形式上都深受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但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也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 怎样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设计当中并有所发展,建立起地域和传统风格化的设计思想,是现代的设计师们面临的最大课题。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书法则是由汉字之美得以产生的一门艺术。将传统书法艺术运用到现代标志设计领域当中,使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书法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将书法艺术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不仅是品牌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设计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品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WTO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的标识设计进入到全球范围的激烈竞争当中。这就要求设计师们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上来全方位的把握中国设计的发展方向,在设计中确立民族化与世界化相融合的指导思想,在符合时代潮流的基础之上保持中国特有的民族特色。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融入传统书法艺术,能使中国的标志设计在实现与世界化、国际化接轨的同时,立足本土的文化传统展现独特的民族特色。从而增强中国品牌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大连一品形象设计有限公司为大连非得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的产品“非得海参肽”设计的标识(图1),把“非得”两字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是“非得”的品牌文字,又似胖胖的海参形象,用简洁的设计语言叙述出一个信息流畅,中外共识的视觉形象符号。
(二)设计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化的文化环境成为影响现代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的设计文化通过频繁而且紧密的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在一起。在标志设计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要以国际主义设计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要注重多元化、多样性的并存。将传统书法艺术融入到标志设计当中,能够形成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建立中国新的设计文化结构。
二、书法艺术在现代标识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把书法艺术作为创意元素,可以很好地传达出民族文化意象的视觉信息,形成充满文化内涵的具有强烈个性的视觉形象,显示出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书法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创新应用,主要表现在“形”、“意”、“势”三方面。
(一)“形”的利用
标志设计的方法有多种,如几何形、自然形、人物形、动物形、花木形等。使用汉字作为标志设计的主体元素是对图形设计的一种新解和时尚,汉字的直接、可读和准确的特征,为信息的传达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书法既具有汉字的文化性、时尚性和可读性的特征,同时还具有表形表义的双重作用。它的“形”是用独特的工具笔、墨、纸、砚书写的线条,线条把书写空间分割成不同形状的块面,体现一种“精神”内涵:气韵、神采和情趣。现代标志艺术“以形传意”的特征,使它有了融合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来传递标志的“意”的必然。它不是对书法艺术的“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立象以尽意”、“以形传神”让汉字书法艺术成为设计师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有生命的蕴含民族意味的现代标志。如,韩玉春先生为杭州市政府设计的标识(图2),该标识以书法形态的“杭”字为核心设计元素,直接点明了杭州的名称,“杭”字创意成多孔拱桥的形象,线条生动,富有张力,表现出自然、大气、洒脱的韵味,字中有形,形中有意,动静结合,体现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
(二)“意”的传递
书法艺术是一种书写的艺术,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独特性、自发性与偶然性,书法家在对书法线条的表现中,有意无意的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使书法有了个性化、人格化和社会化的特质。它不仅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更要求表达人文的意境,不仅是一种基本的记录手段,更是富有个人才学和情感的高级艺术形式。将书法艺术融入标志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字体设计。运用抽象绘画、图形设计和构成艺术的处理形式,结合着书法艺术的线条美、墨迹美、空间美和意境美,才能完美组合成书法艺术标志。设计师在标志设计作品中利用书法的笔墨意韵,可以很好地传达他们对标志设计理想的追求和思考。如河北本土最大的自主火锅品牌釜洋斋的标识(图3),以苍劲流畅的书法笔触勾勒而成,造型巧妙,既象延绵不断的山峰,又如大气蓬勃的海浪,给人以奋进的激情和无限遐想。书法笔触的浓淡干湿和飞白,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标识既蕴含着民族餐饮文化厚重、古朴的气息,又体现出企业与时俱进的灵动与创新的意境。
(三)“势”的传承
书法艺术里的“势”,是指书法作品所蕴涵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同时这种“势”能够传达整个书法作品的精神。实际上,书法艺术中的“势”就是指线条的力度和书法的神采。这与现代标识设计通过研究视觉形象大小、数量、位置的精心配置和重组得到视觉张力的美感异曲同工。这种书法的“势”和设计的“视觉张力”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实际存在的“力”,而是观者通过眼睛看到图像,反应到心里的一种感觉。能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甚至比来自内容的东西更具有力量。气“势”之美一直被看作书法形式美的灵魂,书法技艺的集中体现。将书法艺术中的“势”传承于现代标志设计中,则标志设计作品更富于人文气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如北京残奥会标识(图4),把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准确地传递给了全世界。它以“之”字造型为主体,以书法的笔触勾勒,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体操运动员,书法笔触的飞白加强了运动的动势,线条极富视觉张力。
综上所述,“形”、“意”、“势”是传统书法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应用的几个启示点,是迸发新创想的火花,要求设计者具备敏锐的感受力和对书法艺术内涵气韵的深刻感悟力。我们要延承自己的特色,就要挖掘传统书法艺术的精华,将其精粹自然而又清新地融入现代标志设计中,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