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者信心

消费者信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者信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者信心范文第1篇

中国消费者信心虽然从96降到了89,但总体来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还是较为稳定的。

全球消费者信心降至低谷

根据尼尔森公司最新的2010上半年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报告(调查时间:3月19日至4月2日),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虽然从96降到了89,但总体来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近年来还是较为稳定的。

调查显示,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已从2010年9月的84点下跌到77,降至低谷。印尼在本次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中以104位于榜首。全球消费者信心最悲观的国家是韩国,指数仅为31。

接受调查的50个国家和地区中,除了中国台湾,消费者信心指数全部下降。中国台湾是唯一一个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的地区,小幅上升3点,达到63。

65%中国消费者认为 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衰退

在全球调查范围内,认为经济正处于衰退的消费者中,超过半数(52%)表示他们准备再熬过未来全球经济衰退的12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

唯一例外的是中国,超过六成中国消费者(65%)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进入衰退。“中央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给中国的消费者打了一剂 ‘强心针’。调查显示,有一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认为,未来12个月将会是重新投资股市和房地产的好时机。”尼尔森大中华区总裁马祺说。

此外,将近四分之一(大概23%)的消费者认为他们国家的经济将在未来12个月时间内摆脱衰退,其中以越南(60%)和印度的(56%)消费者最为乐观。

随着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下滑,消费者对就业保障程度的关注也达到了新高度。被调查的5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将就业前景列为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全球消费者对就业保障的关注度上升了9个百分点,达到了22%。

个人财政影响消费信心

就业机会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就业前景的信心。76%的中国消费者在调查中表示,未来12个月的就业前景“不太好”或“差”,与2010年下半年(55%)相比上升了21个百分点。

除了受到就业前景的影响,个人财政状况可能出现相对不稳定的状况也是中国消费者信心下降的重要原因。

消费者信心范文第2篇

颁布《食品安全法》的目的就是要从制度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最近之所以高票通过了《食品安全法》,与去年的“奶粉事件”有一定的关系。“奶粉事件”使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的食品产生了某种怀疑。颁布《食品安全法》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提高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食品乃至整个制造业产品的信心。尽管法律还有一个执行问题,但出台法律无疑就会给国内外消费者以信心。

为了调动消费者打假维权的积极性,《食品安全法》提出了“假一罚十”的规定,这将对消费者打假维权形成巨大的激励,对生产者制假售假形成巨大的约束。消费者打假维权往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折腾很久收益甚微,消费者就不会做,不会去与厂家较真。国内的个别产品假货比例之所以很高,原因就在此。而只有当消费者觉得打假维权值,他才会去较真,才会真正起到抑制生产厂家制假售假的目的。这一规定对那些产量特别大的品牌企业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因为造假代价太大。制定法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提高违法的成本或代价来达到减少违法行为的目的。

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食品安全法》规定地方政府必须负监管总责,这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安排。由于中国很大,不可能都指望着中央政府和食品监督管理局来实施监管。地方政府对于辖区内的企业情况比较了解,人手较多,监管距离近,交通和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都较低。因此由地方政府来负总责,可以更有效地遏制造假行为。由地方政府负总责,意味着地方政府的责任很大。某个地方出现造假行为,将对地方的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现行的《消法》,最主要的问题是消费者的权益怎样来维护,怎样来有效地维护。同样,《消法》里面也规定了消费者权益,但对于消费者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太分散,单个人去维护法律经常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现在“消法”需要完善的就是怎么让消费者更低成本地、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消法》需要改进的一个方向。

比如说消费者发现了自身的权益受损害,他不一定要自己单独去面对商家,对于商家来说,单个的消费者是弱势者,而是可以通过比较通畅的渠道来反映情况,比如消费者协会、其他行业性组织、社会、民间组织或者政府有关部门,这些组织能够比较高效快速地对生产者传导信号、施加压力,同时加强惩处的力度。这是我认为《消法》下一步从机制上改进的方向。

法律是规范各个方面主体的权力的安排,通过法律可以有效地影响各个方面,《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对于监管部门、生产者、与此相关的各种利益主体,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主体。如果没有规则的话,强势群体就会损害弱势群体。这个是法律最大的一个意义。

消费者保护自己的权益,依据法律。生产者也要权衡,依据法律来判断,生产安全食品有什么好处、生产不安全食品会付出什么代价。

我国城乡居民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都是用在消费食品上面的,从这可以看出在内需上占有多大的份额。如果食品不安全,很多的消费者就会在食品方面降低消费的比重,或者会选择国外的产品,降低对国内产品消费的比重。如果食品不安全,消费者就会在可吃可不吃的食品中选择不吃,在能有替代的物品中,选择替代的物品。这样就降低了消费食品的比重,当然,这是不利于扩大内需的。

消费者信心范文第3篇

【图注:注释1: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选取12个省 (市) 作为代表样本地区,采取电话调查方式对城乡消费者进行月度调查。其中,东部样本地区为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和广东;中部样本地区为吉林、安徽、河南和湖南;西部样本地区为甘肃、四川和贵州。月度总样本量为3400个城乡消费者,其中城镇2400个,农村1000个。;注释2: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加权平均取得。满意指数是指消费者对当前就业形势、当前家庭收入情况和购买时机的判断,预期指数是指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就业形势和家庭收入情况的预期。上述指数的取值均在“0~200”之间。“100”为“乐观”和“悲观”的临界值。当信心指数大于100,表明消费者趋于乐观;小于100,表明消费者趋于悲观。】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2014年10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3.4,比上月低2.0点(如右图)。其中,体现消费者对当前形势看法的满意指数为97.8,比上月低3.1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形势看法的预期指数为107.2,比上月低1.2点。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102.0和106.9,城市比上月低3.5点,农村比上月高1.6点。其中,城市消费者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分别为96.7和105.5,分别比上月低3.9和3.2点;农村消费者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分别为100.3和111.2,前者比上月低1.1点,后者比上月高3.4点。

分收入水平看,高、中、低收入水平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119.7、102.8和90.3,与上月相比,高收入者高5.0点,中、低收入者分别低3.4和2.5点。其中,高、中、低收入消费者满意指数分别为115.3、96.5和84.6,与上月相比,高收入者高5.0点,中、低收入者分别低5.1和3.6点;预期指数分别为122.7、106.9和94.1,与上月相比,高收入者高5.1点,中、低收入者分别低2.4和1.7点。

就业预期和收入预期略有减弱

关于就业预期。调查结果显示,51.9%的消费者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示满意,比上月减少1.6个百分点;54.6%的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就业形势预期乐观,比上月减少1.1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市和农村消费者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示满意的分别为49.9%和56.8%,城市比上月减少4.1个百分点,农村比上月增加4.4个百分点;对未来就业形势预期乐观的分别为53.1%和58.2%,城市比上月减少2.8个百分点,农村比上月增加3.1个百分点。

关于收入预期。调查结果显示,50.9%的消费者对当前家庭收入状况表示满意,比上月减少2.0个百分点;57.4%的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家庭收入状况预期乐观,比上月减少0.8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市和农村消费者对当前家庭收入状况表示满意的分别为50.8%和51.3%,分别比上月减少2.1和1.5个百分点;对未来家庭收入状况预期乐观的均为57.4%,城市比上月减少1.7个百分点,农村比上月增加1.2个百分点。

分收入水平看,高、中、低收入消费者对当前家庭收入状况表示满意的分别为66.6%、49.4%和38.2%,与上月相比,高收入者增加2.8个百分点,中、低收入者分别减少3.6和1.1个百分点;对未来家庭收入状况预期乐观的分别为73.3%、56.3%和44.4%,与上月相比,高、低收入者分别增加3.0和1.2个百分点,中等收入者减少1.9个百分点。

当前消费意愿有所减弱

关于消费意愿。调查结果显示,45.6%的消费者认为当前是购买自己所需物品的良好时机,比上月减少1.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中认可当前为购物良好时机的比重分别为46.3%和43.9%,分别比上月减少1.1和3.4个百分点。

关于未来6个月家庭余钱的主要用途,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选择比重最高的是购买商品和服务,为52.3%;其次是储蓄,为48.6%;再次是投资股票/基金/黄金/银行理财产品(比重为18.6%)和投资房地产(比重为5.9%)。另有18.1%的消费者表示没有余钱。

分城乡看,城、乡消费者余钱的主要用途选择比重最高的均为购买商品和服务,分别为53.6%和49.1%,分别比排第二位的储蓄高2.3和7.0个百分点;城、乡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投资股票/基金/黄金/银行理财产品和投资房地产。调查还显示,农村消费者没有余钱的比重较高,为23.6%,比城市高7.7个百分点。

通胀预期减弱,房价下跌预期略有增加

关于通胀预期。调查结果显示,40.1%的消费者认为未来6个月价格总水平会“上涨”,比上月大幅减少10.9个百分点;45.6%认为“保持不变”,比上月增加6.3个百分点;14.3%认为“下降”,比上月增加4.6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市和农村消费者预期未来6个月物价“上涨”的分别为43.0%和33.2%,分别比上月减少10.6和11.0个百分点。

消费者信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费者信心指数; 股票市场收益; 向量自回归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2-0022-05

一、引言

过去一年多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反思这次危机的成因,一些学者认为公司治理的缺失以及银行监管的漏洞导致了本次危机。另一方面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也是这次危机加深加重的重要原因。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制度建设不完善,还不是一个成熟、有效的市场,市场中各类投资主体都存在着“非理性”行为。因此,研究中国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正确理解投资者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建设中的资本市场,这样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投资者情绪(investor sentiment)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主题。自Black(1986)引入噪声交易以来,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者情绪的变化是否构成系统性的噪声交易风险、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及其波动性的相关性、投资者情绪能否对股票收益作出预测等问题展开。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围绕封闭式基金折价以及利用投资者情绪解释封闭式基金之谜,但是至今尚未达成较一致的观点(金晓斌等,2002;张俊喜和张华,2002;薛斐,2005)。另外一部分则是直接调查得到的投资者情绪指数与股市收益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分歧。饶育蕾与刘达锋(2003)用央视机构看市与中国证券报机构看市水平值研究投资者情绪水平与未来收益的相关关系,发现统计上并不显著。王美今等(2004)利用“央视看盘”2001年4月23日至2003年10月31日的数据,通过EGACH-M(1,1)模型实证发现,当投资者乐观时,收益显著增加;当投资者悲观时,收益显著减少。此外,程昆、刘仁和(2005),张强等(2007)也利用“央视看盘”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研究还不够完善。学者在研究投资者情绪时选取的指数单一,大多数选用“央视看盘”或者《中国证券报》的有关调查数据,没有从其他角度考察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的关系,尤其是从消费者信心指数出发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则比较薄弱。国内仅有薛斐(2005)研究过消费者信心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间的关系。反观国外学者的研究,Otoo(1999)发现,高的股票收益会导致消费者信心的增加。Fisher和Statman(2000)发现消费者信心指数可以预测一部分股票收益,尤其是可以预测NASDAQ收益和小公司股票收益,消费者信心指数是投资者情绪比较好的变量。Fisher和Statman(2003)发现消费者信心与随后的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股票收益成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在统计上并不总是显著。Qiu和Welch(2004)发现消费者情绪指数的变化与小盘股及散户持股度高的股票的关联更为密切。此外他们的实证则说明消费者信心指数比封闭式基金折价在衡量投资者情绪方面更好。

为此,本文选取中国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月度数据作为中国投资者情绪的变量,对中国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在VAR模型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消费者信心与股市收益间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1997年12月建立了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制度,并自1998年8月开始每月定期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息指数建立在对城市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其调查对象为北京等6个大城市15岁以上的消费者。目前,调查范围已覆盖全国30个主要城市。考虑到调查样本的变动,本文选取2001―2007年《中国经济景气月报》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月数据作为样本。上证综指是上海证券市场的重要指标,它基本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运行,因此本文选择上证综指月收益数据作为股市收益变量。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相关数据的处理主要使用EViews 5.0分析软件。

(二)变量与度量

1. 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消费者信心指数(CCI)是先行经济预测指标之一,用来预测家庭消费支出。在美国,主要有两个机构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一个是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UMCCI),另一个是会议委员会消费者信心指数(CBCCI)。这两个指数都衡量公众对于目前和未来经济的信心程度。

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预期指数和满意指数组成。其中,预期指数反映消费者对家庭经济状况和总体经济走向的预期,满意指数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和耐用消费品购买时机的评价,而信心指数则综合描述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和对未来经济走向的信心。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是研究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程度的权威部门,其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范围覆盖了全国30个主要城市15岁以上的消费者。因此,消费者信心指数比“央视看盘”和《中国证券报》的有关调查数据更具广度与深度,在反映广大消费者对目前和未来经济信心上具有权威性。故我们认为消费者信心指数能很好地反映投资者乐观、悲观情绪,并且能反映投资者情绪与股市发展的长期关系。

2. 股市收益率。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对上证综指进行对数化处理,并将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定义为股指对数值的一阶差分:

Rt=ln(Pt)-ln(Pt-1)

其中Pt是股票市场的月价格指数收盘价,文中用RHZ表示股市月收益率。当股票价格指数波动不是十分剧烈的时候,它近似地等于股票价格指数变化率,对应着股市的整体收益率水平。由于本文当中不考虑样本数据中与日历有关的“周一效应”等问题(Mills & Coutts,1995),因此可以简单地将数据排成时间序列,节假日的休市也不影响序列的顺序关系。

3. 控制变量。成交量(VOLUME)与股票价格一样是证券市场最基础的统计量之一,且能及时为市场观察者得到。所以长期以来无论是金融学者还是投资者都对成交量与未来股票收益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已有的研究结论表明,成交量与股票预期收益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在研究中成交量通常作为流动性的一个变量,某资产的成交量越大,其流动性越高,因而其未来收益越低,反之亦然。近期的研究则表明成交量还可以作为情绪的指示器。因此,成交量提供了从另一个视角考察情绪与股市收益的关系。以上变量的统计性描述见表1。

(三)研究方法

1980年西姆斯(Sims)提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VAR模型是用模型中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VAR模型用来估计联合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而不带有任何事先的约束条件,将每个变量均视为内生变量,避开了结构建模方法中需要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它突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让数据自己说话”(古亚拉蒂,1997)。在VAR模型中,当某一变量t期的扰动项变动时,会通过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对t期以后各变量产生一连串的连锁作用,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系统对冲击(或新生)扰动的动态反应,并从动态反应中判断变量之间的时滞关系。本文通过建立关于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收益率序列的VAR模型,研究投资者情绪与收益率的动态关系。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元VAR模型,分析股市收益率RHZ、消费者信心指数DCCI和股市交易量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可表示如下:

Yt=C+A1Yt-1+…+APYt-p+?着t

其中,Yt代表引入3维内生变量向量,C为常数项,P是滞后阶数。At是待估计的系数矩阵,?着t是3维随机扰动向量。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股市收益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直观表

我们将股指收益与消费者指数序列进行缩放与平移操作,把它们放在同一坐标平面进行比较,可以更加直观地考察股票指数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波动关系。

从图1可以观察出,在2003年非典期间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了较大的波动,而在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股市收益率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是在排除了这些特殊时期后,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与消费者信心指数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变动,均具有类似的波动模式,并且波动过程中的峰和谷的位置是基本对应的,情绪变动与同期的收益体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这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二)模型结果与分析

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在时间序列分析中为避免出现虚假回归而造成结论无效,我们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常用的是扩展的Dickey-Fuller(ADF)和非参数的PP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检验式为:

其中,yt是待检验的时间序列,c是常数项,t为时间趋势,k是滞后期,ut是随机误差项。原假设是H0:ρ=0,备择假设是H1:ρ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成交量的时间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一阶单整过程。也即CCI、VOLUME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DCCI、DVOLUME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平稳的。股市收益率序列RHZ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所以以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成交量时间序列的一阶滞后变量和收益率序列所构成的系统符合VAR模型所要求的系统变量为平稳变量的条件。

2. 最优滞后阶数的选择。我们以平稳时间序列DCCI、RHZ和DVOLUME建立VAR自回归模型。既要体现模型的动态特性又必须使扰动项符合要求的关键是正确地确定滞后阶数p。采用的标准主要有赤池(Akaike)信息准则(AIC)、施瓦兹(Schwartz)信息准则(SC)、LR统计量和Hannan-Quinn信息准则等选择滞后P值。本文根据赤池信息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选择的滞后阶数应使得AIC相对较小。经多次测试,将选择建立VAR(6)模型。各信息准则统计量见表3。

3. 股市收益与消费者信心指数之间的脉冲响应和影响效应分析。由于VAR模型是结构式模型而不是简化式模型,它的每一个变量都可以作为被解释变量,是内生的,单个参数估计值是有偏的,从而对VAR模型单个参数估计值的解释没有意义。脉冲响应函数刻画的是,在扰动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直接影响这个变量,并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所有的内生变量,在VAR模型结构中可以利用冲击反应函数识别出各冲击的动态反应过程。

图2显示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对股市收益的冲击响应。消费者信心指数对股市收益有一个连续的正向冲击,并在第6期达到最大值,在第7期达到负的最大值。由于VAR模型的单位根都在单位圆内,最后的冲击效应收敛于0。由此可见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对股市收益具有长期的影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出股市收益的变化。股票市场与消费者信心的相互影响可以通过预期效应来实现。股票价格的上涨,是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走势看好,从而增强了其消费的信心,通过增加消费需求而增加了总需求。而需求的增加又会使上市公司的收益增加,影响其股票收益。因此这是一种相互的正反馈作用。股票市场与消费者信心的相互影响还可以通过诸如工资效应、替代效应等途径实现。

从图3可以看出,股市收益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脉冲响应在开始有一个连续的正向冲击,但持续期短。在第一期股市收益出现1个百分点的正向冲击后,会使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0.3个百分点。此后冲击效应逐渐衰减,并在第4个月是达到负的最大值0.4,最后收敛于0。经过分析发现,股市收益与消费者信心指数两者间的冲击具有不对称性。当消费者信心增强,而增加消费时由于总需求的增加,股市收益也会随着增加。但是由于传导机制的问题,股市收益提高对增强消费者信心和刺激消费的作用却比较有限。实际上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存在着潜在的经济机制。首先,股票市场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可以通过“财富效应”途径来实现。财富效应是指,当资本市场工具的价格上涨时,投资于这些金融资产的投资者和利用这些金融工具融资的投资者会感到他们手中的财富已经增加了(实际上也是如此),由于财富的膨胀其消费信心也随即增加,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即期消费和投资。财富效应属于一种正向效应,即股价上涨,消费和投资上涨;反之,股价下跌,消费和投资下降。财富效应的这种正向效应无论从理论与实践上看都是成立的,只是不同国家间其效力有差别。

综上分析,我们发现消费者信心指数与股市收益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存在着潜在的经济机制。上述作用的内在逻辑可以通过图4表示。

4. 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是另一种描述系统动态的方法,它考察了随着时间推移,源于某个特定信息所引起的方差占总方差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然后随时间的变化观察重要的信息,从而估计该变量的时滞效应。表4是股市收益率的方差分解表,在第1期,股市收益率所有的变动均来自其本身的作用,因此第1个数字总是100%。从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信心指数所引起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越来越大,并在第6期时趋于稳定,这一结果也是与前面的分析相吻合的。但是,我们也看到消费者信心指数所引起的方差总体比例较小,这也说明在现阶段中国消费者信心与股市收益之间不管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传道渠道还不是很通畅。股市收益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方差分解表不再给出。

四、结论

本文应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变量,实证检验了消费者信心指数与沪指收益率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直观的图像表现来说,股市收益率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波动具有较强的协同性,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2)通过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技术的分析,实证发现了股市收益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相互影响关系。但是由于股市收益与消费者信心相互影响途径的堵塞,两者的冲击具有不对称性,消费者信心对股市收益的影响要大于股市收益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昆,仁和.投资者情绪与股市的互动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11).

[2]金晓斌,高道德,石建民,刘红忠.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3]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王美今,孙建军.中国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投资者情绪[J].经济研究,2004,(10).

[5]张俊喜,张华.解析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迷[J].金融研究,2002,(2).

[6]张强,杨淑娥,杨红.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7,(7).

[7]向锐,李琪琦.中国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8]薛斐.基于情绪的投资者行为研究[C].复旦大学,2005.

An Empirical Analysis between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and Stock Market Returns

Wang Rufang, Tian Yejun

(Economy School,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

消费者信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景气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扩大内需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76-04

1 引 言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首先影响了中国的宏观经济,使我国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下降。其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信心,使很多老百姓缩减开支。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消费者信心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帮助政府找出策略,从消费者信心入手,刺激消费,正确引导我国经济逐步走向繁荣。

2 研究现状

国内对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消费者信心的研究主要有三大方向。

第一,对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构建。王金明,程建华和杨晓光用我国1997年1月—2006年5月的月度经济数据,探讨建设SW型先行景气指数的可能性。结果发现,利用一致指标计算的SW景气指数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基于预测的SW型先行景气指数有较好的预警性质,而基于先行指标的SW型先行景气指数存在着不稳定、表现力差的特点。文斌以我国现行统计制度为基础,结合北京实际情况,通过构造基准循环、“提取”先行指标、编制指数、返回检验等步骤,对北京先行经济指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陈磊和高铁梅利用Stock-Waston型景气指数以及各种短期预测模型,对当年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吴桂珍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制了监测和预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景气指数。

第二,对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构建及预测。陈敏,宋永发和邢燕婷通过实地调研,构建并计算了大连住宅市场潜在需求信心指数,以量化消费者购房信心,预测房地产市场走势。孙红英对GM(1,N)模型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动量项G,以2006—2009年以来消费者月度信心指数为基础,对2010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了预测。

第三,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或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其他经济变量关系的研究。张道德和俞林基于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之间的相关性。魏瑾瑞,方匡南,谢邦昌和朱建平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时间维度分析和横截面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CPI与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之间的互动关系。李雪梅通过对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一些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各项指标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之间的关系。丁浩,张朋程和李伟娟基于1999年1月—2011年7月布伦特原油月平均价格和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运用VAR模型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和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之间的关系。赵磊利用2006—2009年4年的数据,对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和各经济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CCI对CPI和失业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CPI存在单向引导关系,但对其他经济变量预测和引导功能不明显。王英照,赵金楼和刘家国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与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3 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与消费者信心关系的实证分析31 变量指标的选择

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定量描述,本文选取国家宏观经济景气指数(1996年=100)为变量。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包括:预警指数、一致指数(1996年=100)、先行指数 (1996年=100)和滞后指数 (1996年=100)。其中,一致指数是反映当前经济的基本走势,由工业生产、就业、社会需求(投资、消费、外贸)、社会收入(国家税收、企业利润、居民收入)等4个方面合成;先行指数是由一组领先于一致指数的先行指标合成,用于对经济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滞后指数是由落后于一致指数的滞后指标合成得到,它主要用于对经济循环的峰与谷的一种确认;预警指数是把经济运行的状态分为5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

在对消费者信心的研究上,本文选取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定量评价。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分别由一些二级指标构成:对收入、生活质量、宏观经济、消费支出、就业状况、购买耐用消费品和储蓄的满意程度与未来一年的预期及未来两年在购买住房及装修、购买汽车和未来6个月股市变化的预期。

因为本文研究的是当前经济景气状况和消费者信心的关系,所以最终选取我国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1996年=100)、消费者满意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为变量,分别用EPI、CSI、CEI和CCI来表示。

32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本文是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我国经济景气状况与消费者信心关系进行的研究。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9月份全面爆发。因此,本文选取2008年9月—2011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利用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共有40个样本点。本文所需要的经济景气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都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因为宏观经济景气指数(1996年=100)、消费者满意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都容易受到季节波动因素的影响,因此首先要剔除这些数据的季节波动因素。本文用EVIEWS 60软件,运用X-12-ARIMA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剔除数据的季节波动因素,使得数据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宏观经济状况和消费者信心,处理后的数据分别表示为EPI_SA、CSI_SA、CEI_SA和CCI_SA。

为了消除异方差性和熨平数据的波动性,本文还对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取自然对数,分别用LNEPI _SA 、LNCSI _SA、LNCEI _SA、LNCCI _SA表示。

33 平稳性检验

如果时间序列中存在单位根,就会出现伪回归的现象。为了避免伪回归的出现,本文先对时间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①DLNEPI_SA表示LNEPI_SA的一阶差分,其余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