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登鹳雀楼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登鹳雀楼》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句的意思是: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在鲜活的课例中,走近古诗学习中真实的儿童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出自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唐代诗人王之涣在诗中为我们描述了其登上鹳雀楼举目远眺,所见之景、所思之情、所悟之理,诗中之景壮阔而雄浑,诗中之情浓郁而深厚,诗中之理朴素而深刻。诗人在高度概括与充分提取之中,在简约素描与深度凝眸之中,把万里河山、生活哲理与人生哲思,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影响长远。
作为一名二年级的学生会怎样来学习这首独步千古的《登鹳雀楼》呢?带着一份好奇,也带着这个目的,笔者走进了区里的一次视导活动,走进了二年级一位老师的课堂,也走近了自己很快确定的观察对象――小伟同学。在整首古诗的学习中,小伟尽管很努力地去跟上老师的节奏,也很是专注,但从那疑惑的眼神里、从那撅起的嘴巴中,笔者读到了偶尔的力不从心,甚至有时还在迷糊――不知所以、手足无措。
镜头一:“哎,什么是节奏呢?”
当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范读了一遍之后,有孩子非常清晰地从老师的朗读之中听出了一种韵律之美、节奏之美,于是老师就请大家画一画节奏,其实就是画一画古诗的停顿之处。看看我们的小伟同学不断地咂嘴,眼神中潜藏着那份无助,同时又写满困惑:“哎,什么是节奏呢?”加之有一位老师看似温柔却又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似乎更加地不自在。尽管老师强调的用“//”来画,但这个孩子依然无所适从。
眼看快要结束了,笔者就在他书上第一句诗“白日依山尽”句中加了“//”,他豁然开朗,依葫画瓢,很快完成,因为小伟凭着语感就知道――整首古诗的节奏都是一样的。看得出来,小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古诗的学习也顿时显得轻松了许多。他甚至还偷偷地斜瞄了笔者一眼,眉头舒展了,眼神也有光彩了!
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在提出“画一画节奏”这一要求中,以板书的古诗为例,再在第一句诗上画上“节奏”,这个孩子的学习应该会更加顺畅一些、也会更加轻松一点,当然这样的学习也会更加实在一些。孩子应该不会再疑惑:哎,什么是节奏呢?我该怎样画节奏呢?其实,不就是那短短的两根斜线吗?尽管其背后的意蕴很多也很深!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古诗时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就如上述环节的设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自行标识“//”。学生既然已经能够清晰而准确地朗读古诗,那古诗的节奏就已经明了。再说,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辅助孩子们能够更清晰地、更有韵律地去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吗?画“//”仅仅是个形式而已,完全不必让我们的小伟们那么纠结,那么煎熬!
何况,随着年级的增加,孩子们所阅读的古诗篇幅会越来越长,朗读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果不依靠良好的语感以及对古诗真正的理解,想要把古诗读得有滋有味,那是很不容易的,绝不是一个个小小的“//”能够解决的。古诗的节奏不是画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
镜头二:“唉,这句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
当老师在和同学们在一定范围的讨论之后,老师在投影中接二连三地出示了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白日: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尽:完”、“入海流:(黄河)最终流入大海”等等。
紧接着,老师让孩子们说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小伟虽然在聚精会神地看,似乎也在凝神专注地听,但他仍然不能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他只是在默默地看着,静静地听着。让他把这些孤伶伶的意思重新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并以此来表达诗句的意思,对他来说显然有点不知从何入手。
当老师让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时,小伟终于在课堂上第一次得到释放和舒展,尽管他和同桌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尽管他说得支离破碎、断断续续,但至少他拥有了表达的权力,拥有了表达的时空,更拥有了表达的听众,只可惜“这句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小伟始终没有弄明白,也就谈不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的意思了!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细细品味这句话,话中除了强调古诗学习的重要性之外,还强调了一种重要的古诗学习方式――“熟读”!因为读着读着,古诗中的韵律之美力透纸背;读着读着,古诗中的万千姿势跃然纸上;读着读着,古诗中的壮志豪情与人文关怀、生活哲思与人生哲理,定会呼之欲出、倾泄而下。既然如此,“这句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与重要了!
还有,古诗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特质,一定要说出其每句诗的意思,莫说对于一位二年级的儿童,就是对于一位成人而言,未必能够说得很是周详、很是完备,再加之那么多词语解释的束缚与绑架,结果即使是语言表达出色的孩子,也只能是简单地把词语意思加以连接,其生硬与枯涩,可想而知!为说而说,不仅无助于儿童对古诗的理解,而且破坏了古诗的意境与美感!
既然如此,我们再来看一看、想一想小伟的困惑,就情有可原了!换一个师生交流的环境,我和小伟一起来到了阅览室,再换一个师生交流的话题,会如何呢?
“小伟,你先把诗的前两句读给我听听,好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河流。”掷地有声啊!可能小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会读、会背了。“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日、山、黄河!”“不错啊!再仔细看一看,怎样的落日、群山和黄河呢?”“一轮鲜红的落日、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波涛汹涌的黄河!”“形容得不错!那诗人站在哪里啊?”“鹳雀楼上!”“假如你就是作者,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吗?”“让我想一想!”“我登上了鹳雀楼,远远望去,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有一轮鲜红的落日,(渐渐下沉)。再看看近处的黄河,正波涛汹涌地向大海流去!(好壮观啊!)”“你能把自己刚才所看到的景象写在这两句诗的旁边吗?”“好的!”我示意小伟坐下来慢慢写……听着那沙沙的声音,我相信小伟一定已经真正理解诗的意思了;看着小伟带着语文书离开阅览室的身影时,我更相信《登鹳雀楼》所描绘的画面一定已经深深地印记在他的脑海里、存在他心田上。
镜头三:“老师,你为什么推荐我们读这两首诗?”
《登鹳雀楼》学完了,作为拓展的部分,老师又推荐了王之涣的《宴词》和《送别》,并带着孩子们进行了朗读。
王之涣的《宴词》全诗为:“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而《送别》全诗为:“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虽同为王之涣的经典之作,但这两首诗的影响力却远不及《登鹳雀楼》,其遣词用语的通俗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喻。当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小伟也在尽力地朗读,但他的声音里却是苍白一片,因为“畎”,他肯定不认识;“棹”(就是船)的意思,他肯定不理解;这两首诗对他而言,只是个文字的堆砌与组合。同时,他的眼睛里没有学习的光芒,因为这份离愁思绪,没有生活的经历与阅历,是绝不会有触动的,寓愁于景,他肯定暂时也是不会知晓的。他的疑问和我一样:“老师,你为什么推荐我们读这两首离我们这么遥远的诗?仅仅因为诗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当下的古诗学习尾声部分,“推荐相关的古诗”似乎已经成为了“保留曲目”,细细梳理,推荐同一位诗人的其他作品,已经成为大多数老师的选择!但这样的推荐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美中不足。因为除了诗仙、诗圣等有着大量经典的流传诗作之外,总有一些诗人真正耳熟能详之作也许就一、两首,譬如这位王之涣,在笔者查阅的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中,也只登录了三首,除了《登鹳雀楼》之外,就是《凉州词》、《晏词》,《凉州词》可能孩子们早已经烂熟于胸,《晏词》中散发的这种耐人玩味的“离愁别绪”离孩子们实在太远,不是孩子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因此这样的推荐自然无法激起儿童的兴趣。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沿着同一种古诗的风格来推荐。这样推荐的视域要宽泛得多,能够推荐、值得推荐的古诗也会广泛得多。就如和这首《登鹳雀楼》风格差不多的,我们完全可以推荐《江上渔者》《蜂》《寻隐者不遇》《墨梅》《题西林壁》《江南春》《塞下曲》等等,这些古诗传承久远,朗朗上口,语言朴素,哲思深刻,影响深远!
二、在立体的语文里,引领古诗学习中真实的儿童
语文的立体化和丰富性,是由其母语地位所决定的,不可更改,也不能动摇。因此,对于儿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本人对语文的理解、对教材的解读、对学习的建构,才是用好这个“例子”的关键之所在。
1.利用自身素养教古诗
课堂上孩子学习语文、学习古诗的方式、方法固然有许多,听、说、读、写似乎亘古不变。这其中,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存在――语文教师本身。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是语文。他用自己散发着浓浓语文味的示范与引领带着孩子们学语文,孩子们应在语文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学语文。不要小看你在黑板上轻轻画下的“//”,也不要小看你在孩子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其实,给予儿童的是学习路径,儿童获得的是学习方法,提高的是其学习效率,锤炼的是其学习品质。正因如此,我们会透过如下一些现象看到其深层的原因:一位朗读字正腔圆的语文老师,他所带学生的朗读也定会是掷地有声;一位幽默有趣的语文老师,他所带学生的表达也会是妙语连珠;一位字迹隽秀的老师,他所带学生的书写也会是横撇竖捺、字字讲究;一位言语严谨的老师,他所带学生的口语表达也会是滴水不漏;一位妙笔生花的老师,他所带学生的作文也会是下笔千言;……因为,语文老师全身所散发的语文味道、全身所表现的语文素养,无论如何也不会遮挡住的?古诗学习不也如此吗?当你用那一唱三叹的朗读来表现古诗时,当你用那古色古香的隶书来呈现古诗时,当你用那古典妙曼的旋律来演绎古诗时……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你不就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古诗吗?
2.从画面出发理解古诗
古语曰:“古诗,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样的论断是符合语文、尤其是古诗的特征的。古诗的意思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那具体字、词的意思了。再说,即使个别的字、词的意思已经清楚,能说成一句非常连贯、通顺、准确、完整的话,那样的学习又要经历一个过程。所有的古诗写作是由诗人从所见、所想到所感、所悟,再到形成文字、化作古诗。因此,从古诗所勾勒的画面出发,充分运用插图激发想象,说说透过诗句仿佛看到的画面,说说透过诗句宛如置身的境界,这既是理解诗句的最佳路径,也是孩子们表达的最佳路径,更应是理解诗中字词的最佳路径。因为在丰富的画面中,孕育着无穷无尽的文字,也孕育着儿童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无限可能!试问:有谁还记得小时候,所学的某一首古诗中具体字的意思?但古诗所勾勒的那幅画面、那种场景,你一定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想起,来丰盈和深化你的感受与理解!因此,从画面到文字,再从文字到画面,不仅是古诗创作的规律,也是儿童学习古诗的规律,更应是老师古诗教学的规律!
3.拓展应有边际
曾几何时,语文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染缸,谁从中任意地蘸上一笔,似乎都可以画出一道绚丽的彩虹。曾几何时,语文又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箩筐,作为老师的我们,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其厚重的程度可见一斑!而“拓展”部分好似就是那道道彩虹与筐筐宝贝最佳的呈现方式。推荐作者的生平,推荐相关的成语,推荐其他的作品,推荐类似的文章等等,一应俱全,包罗万象!我们语文,总不能为推荐而推荐、为拓展而拓展、为吟诵而吟诵,读着对孩子而言那么陌生的古诗,孩子们除了读一遍还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毕竟儿童的语文学习过程绝不是那拓展一点就可以铺平的,儿童的语文素养并不是那一点拓展可以形成的,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我们的学校学习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课外的途径来实现,比如网络与视频。因此,语文课堂的拓展,务必求适切、有边际,黑板上的“语文角”,更应如此。在拓展的视域里,可以是关于文本语言的举一反三,可以是文本中那么特别的言语形式,可以是关于作者的简要介绍,可以是关于作品的精当概括,还可以是一类风格的古诗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拓展一些童诗、童谣、儿歌、谜语等等。其实,拓展的边际就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儿童之中!
关键词:古诗;由“景”生“理”;教学体会
古典诗歌中的很多写景名句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至今传诵不衰。一方面作者表达出了特定情形下的“眼中景”和“心中情”,同时在流传过程中由于欣赏者主观能动性使一些写景名句生发出了深刻的哲理,使之具有时代气息,恒变恒新,句短意长,耐人寻味。关于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深入挖掘,在课堂教学中启发讲解到位,使这些脍炙人口的写景诗不仅给予学生美的享受,而且给予思想的启迪。
一、诗词教学中常见的写景名句例释
选入中学课本的写景诗,是古典诗词中璀璨的代表之作。曹操北征吾桓时写下的《观沧海》一诗气势恢宏、意境深远,是写景的名篇。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何等的雄伟、壮阔。唐代诗人许浑在傍晚登楼远眺秦苑汉宫,满目荒凉,心中生起今盛昔衰的感慨,写下《咸阳城东楼》一诗。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云日风雨、景物风候之象格外清新。杜甫在漫游东岳秦山时,为其雄奇的气势所倾倒,写出千古传诵的名篇《望岳》。诗中最末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悬想登临极顶俯视众山的情景,令后人望尘莫及。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写景名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说是家传户诵,脍炙人口,短短四句诗,仅仅二十个字,将登楼后美不胜收的景色写得有声有色,气势磅礴,尽收眼底。李白在由白帝城出川直下江陵时,乘船沿江而下,犹如乘奔御风,因而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抒写江行景色的情景交融的名句。这些写景名句,或因虚实相间、或因借景抒情,都有惊风雨、泣鬼神的魅力。学生对作者在这些诗词中所描绘的“眼中景”,所抒发的“心中情”,是比较容易品味出美的,关键是将蕴涵在其中的哲理挖掘出来,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二、教师对写景名句生发出哲理的挖掘
这些写景的名句除给人以感情的陶冶、美的享受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使人回味无穷,悬想不绝。正如清末学者谭献在《复堂词录序》所指出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然”。学生在欣赏这些写景的诗句时,并在限于对原诗的体会和理解,还包含着欣赏过程中的再创造。而再创造的意境往往要超出作者所创造的境界。虽然上述这些诗句主要是写景抒情,并不直接表现抽象的人生哲理,可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再创造,常常赋予上述古诗以新的哲理。这种创造不仅为古诗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也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更深层次的教育。
曹操的写景佳作《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把大海塑造成一个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红日似从海面跃出,明月犹如潜入海底,群星映辉其上,星移斗转其里,寥寥数语,写尽了浩浩瀚的沧海吞吐日月、释纳星辰的壮丽景色。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抒发了自己吞吐万象、志在统一的博襟。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有时人们可以从日月星辰和大海的关系联想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没有集体的存在,就没有个人的一切。有时可以从星汉之光和大海之联想到自己的成绩不能离开党和国家的培养。一句话,人们从中看到了个人的渺小,世界的伟大,在大千世界里看到了小我,这样学生的眼界就宽了。
我最佩服的一个人,那就是我的表弟。你定会奇怪,我的表弟才两岁,我怎么会佩服他呢?下面我就告诉你:
别看我的表弟才两岁,我表弟的记忆十分惊人。比如说:他现在会唱ABC这种歌、会背《登鹳雀楼》、《咏鹅》……古诗。
我表弟不仅记忆十分惊人,而且还爱学习。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闲得没事做,就拿报纸来看。突然,表弟猛然把报纸一抢过来,用眼睛瞪着我妈妈,好像在说:“别动,我也要看。”瞪完,就拿着刚刚抢来的报纸聚精会神的看了起来。这时,我呆了,我没有想到表弟会爱学习。我一边看着表弟,一边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身为表姐也不能学表弟一样。
通过这次,我决定要像表弟一样。就是这个意念使我的学习慢慢地进步。
[关键词]古诗 诗意 诵读 适度 梯度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古诗文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还对学生进行了艺术的熏陶。低年级的古诗短小精炼,想象丰富,童趣盎然,很受学生喜爱。但是,如何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度”,让学生喜欢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获得古诗带来的良好文化熏陶呢?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我,对此一直感到很困惑。因为在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时,有些教师不是上成简单的识字、朗读和背诵课,使学生对诗意一知半解;就是上成古诗文赏析课,让学生在教师一厢情愿的枯燥解说中不知所云、一头雾水,更不要说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了。在学习了一系列名师的教学实录后,找到了一点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方向和途径,尤其是于永正老师的《草》的教学可谓是低年级古诗教学的典范。同时,笔者发现,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所以语文新课标对低年级古诗的教学目标定得较低,只要求“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名师的宝贵经验,觉得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把握以下几个“度”。
一、识字教学要有深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首先要把古诗作为学生识字的一个载体。课标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所以识字仍然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低年级教材中的古诗只是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一种文体,它必然也承载着帮助学生学习生字的任务,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必须要以识字为主要目标之一,才能为古诗的朗读和情感体验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生字或者词语的意思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古今异义现象,也有部分生字的读音出现古今异音现象,这些生字教师不教,学生自己是读不懂的,会成为理解和诵读古诗的障碍。因此,生字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来学习古诗中的生字呢?
(一)扎实生字的教学
学习生字并不是枯燥单一的,更不是靠死记硬背的。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所教的每一个字,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举一反三,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汉字的神奇魅力,为学生的持续学习奠定基础。一首古诗的字本来就不多,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相对高年级来说就更简单易学,对于学前教育充分的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容易了,课堂上教师一出示有些古诗学生就能摇头晃脑读出或背诵。缺乏经验的教师就会被迷惑,误以为学生们都会读了,会简化识字教学的过程。殊不知,那些会读会背的学生可能只是声音的记忆,他们很多都不能将声音和字对应起来;即使能对应,也许读和记得并不准确,更不用说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部分学生,会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恐慌和焦虑会伴随在课堂学习中。所以,教师要善于甄别学生掌握生字的状况,迅速作出判断,面向全体学生,扎实教学古诗中的生字。例如,《赠刘景文》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是生字却很多,而且很拗口,很难读准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生字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老师要专门花时间指导学生学习生字,首先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猜谜语”等方法进行生字的识记,让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记住生字的形;然后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进行反复地、有趣地朗读;最后将生字放进古诗中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二)突出古今异音的生字教学
在古诗中,还会出现生字的读音古今不同,即通假字现象。例如,《敕勒歌》中的一句诗“风吹草低见牛羊”,其中的“见”就相当于“现”,字音和字义是相同的,字形却不一样。像这样的语音现象,老师要重点指导,通过字形、字音和字义的比较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感受。又如,《鹿柴》中的“柴”的读音与“寨”相同,以及诗句中“返景入深林”中的“景”与“影”的读音相同,都要老师重点指导讲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不必将通假字这样专业的术语教给学生,只需让学生知道在古诗文中有时候会出现语音古今有变化这样的现象就可以了。
二、诗意理解要适度
古诗的语言非常凝练,一个字往往要用几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解释,再加上字的活用、语序颠倒等语言现象,理解古诗诗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诗意的理解到底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新课标》强调:“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浅近”“初步”“感受”这些语言的表述,无一不在告诉基层的语文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诗意的理解不可过度,要适可而止,要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笔者认为低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诗意理解注意以下两点。
(一)诗意理解要形象可感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显示,他们对形象可感的画面比较敏感,记忆较清晰,新课标也建议:“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彩色插图,老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插图,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初步了解古诗描绘的情境,从形象的画面中获得整体感知,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理解《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诗意时,首先让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插图,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中画了哪些景物,并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将画面的内容描述出来;然后对照古诗,找出相应的诗句,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的意思。
(二)诗意理解不强求字与义一一对译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句都能通过教材中的插图理解的,有些根据诗句中的字来直译是无法解释清楚的。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说过:“那些老师教了,学生还是不会的是不用教的。”因此,笔者认为诗意的理解并不是一定要强求学生字与义一一对译,那样不但会破坏古诗的意境美,还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倒不如大致地了解诗意即可。
例如,《登鹳雀楼》一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这首诗理解的难点,如果老师硬要字与义一一对应,那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尤其是“千里目”根据字义理解肯定会产生歧义,所以这句诗不能直译,倒不如解释为“要想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就得再上一层楼”或者“要想看得远,就得登得高”,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古诗朗读要有梯度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的一枝奇葩。古诗的意境美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积累优美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祖国传统的文化。反复的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如何让这个过程有趣又有效呢?笔者认为古诗的朗读一定要有梯度,要层层递进,在不断地提高要求中才能让学生的朗读达到人情入境的境界。
(一)读出古诗的节奏感
读古诗要有一定的格律,要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通过声音表现出音乐旋律的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生动有力地再现古诗的思想内容,体味古诗的情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出节奏感主要是学会停顿。在诗意理解的基础上,首先老师要帮助学生利用斜线划出诗句停顿之处,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断句;然后教师通过范读、听录音读、自己练习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朗读的抑扬顿挫,感受古诗与一般文章朗读的不同之处,把握这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吟诵形式。当然,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体会人物心情的基础上揣摩古诗的朗读节奏。
(二)读出古诗的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