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仿写我爱这土地

仿写我爱这土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仿写我爱这土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仿写我爱这土地

仿写我爱这土地范文第1篇

在教学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诗两首》时,第一首《我爱这土地》(艾青),在讲解,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我讲到:“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机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它使人联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接着引领学生去思考我曾经给学生念过的高考满分作文‘赤兔马之死’(讲诚信的话题)。作者用了一种共同的手法,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然后再接着引导:“假如我是一粒沙,一颗星,一朵云,一棵树,一颗桑树……我也如何”下文就有大家来完成诗的结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近镜头,神态描写,爱见于情态,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这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仿写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你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世界给我感动太深。”“……为什么我的脸上常挂笑意,因为我对梦想追求得执着……”同学们一听,乐了,情绪马上高涨起来,开始去构思诗了。教师的这种信手拈来,常常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就算是抛砖引玉吧,然后留三分钟时间,给学生思考,联想,构思。

因初三时间紧张赶进度的原因,这种精彩常常会被忽略。我也马上转入第二首诗《乡愁》的学习,简洁地讲解背诵后,我也信口一句:“读书时,乡愁是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然后引领学生续写“乡愁是……”,继而引导学生仿写:“小时候……长大以后……后来……而现在……”

课后练习还有一首席慕容的“乡愁”,我也没有粗糙地放过,简析,背诵,仿写。一课有三个让学生们精彩的机会,就放在最后让同学们展示。先给五分钟构思创作,可以“假如我是……为什么我的……”,也可以是“小时候……长大以后……后来……而现在……”也可以是“乡愁是……”还可以是仿写席慕容的“乡愁是一首清远的笛,常常在……”在这个仿写续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放低台阶,给学生信心。我说:“只要同学们写出两句,就是天才了。”五分钟后指名展示,看看同学们这洋溢着鲜活的生命体验的精彩写作吧:

“假如我是一只蜗牛,我也应该背着那巨大的行囊,向着远方的高墙迈进,背着那份执着向前,——然后我爬上了象征胜利的顶端,迎着坚定与光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的那份坚毅感动了上苍。”

“如果我是贝壳里的一粒沙,我也要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挣扎,让那黑暗一点一点将我包裹,然后,我死了,却成就了一颗耀眼的珍珠,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笑意,因为我对这梦想爱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棵草,我也应该挺拔着身躯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我的家,这里天上浮动的白云是我的伙伴,这背后的高山是我坚强的后盾。即使经历了风吹日晒,也要挺拔的立在这土地里。为什么我的脸上常有笑容?因为我对这里的生活爱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颗星星,我也应该用那渺茫的光照着,那块四季如春的土地,那有着悠久历史的小镇,那退潮的海滩,那用砖瓦铺成的屋顶,和那夜里孤独怕黑的小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故乡爱得深沉。”

“故乡的云是一阵温暖的风,总在思乡的人儿心中飘散,故乡的蓝天,故乡的土地已模糊在思乡人的眼里,仿佛噙满泪水的眼睛,岁月逝去后,乡愁成了一颗颗明亮的星,永不泯灭。故乡的云再次飘去,我听到了故乡对我的呼唤。”

“小时候,学校是一个玩具屋,我在里头,欢乐也在里头;长大后,学校是一个广阔的运动场,我在里头,操场也在里头;后来啊,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我在里头,兄弟姐妹们也在里头;到现在,学校是一个无尽的题海,考试在里头,我也在里头。”

这些精彩的创作使我欲罢不能,看着还有许多同学渴望展示但又有些羞涩的眼神,脆要求全体同学们,五分钟之内把自己的创作写下来,以小组为单位交给了我。将近五十份。带着这沉甸甸的作品,下课后,我把它制成PPT课件“学诗,咏诗,续诗,仿诗,写诗”每一首都注上我班的小作者的名字,下一节课在教室用电子白板展示出来,展示一首,同学们就会自觉读一首,越读声音越响亮,一边读自己的作品,一边乐,一边不由自主地给自己、给他人鼓掌。太有成就感了!

仿写我爱这土地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读写课型 阅读与写作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只是一种课型即分析课;一种教法即背景介绍、段落划分、段意概括、归纳中心、分析写法。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型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获得信息,理解生活,了解社会和自然,树立“大语文”观,总结阅读课文的方法,加强课内外阅读的融通,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以阅读为主线,从单篇到模块将中学语文阅读课型教学划分为十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即朗读课型、读写课型、说读课型、背诵课型、讨论课型、质疑课型、分析课型、摘抄课型、鉴赏课型和表演课型,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改革、创新。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从而获得了智慧,增长了知识,扩大了阅历,丰富了体验。

读写课型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极为广泛。阅读的终极目的就是获取信息和写作,因此本文重点从教学环节方面谈谈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课型,以便把阅读教学引向深入。

读写课型就是指用写作促进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这种课型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让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同时进行写作训练,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和写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读写课型阅读教学活动一般通过三个基本环节来实现:阅读——写作——交流。

一.抓住课文特点阅读

学生要反复阅读课文,读懂课文。要在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多读,细细咀嚼和品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本在思想内容、组织形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外,还要指导学生随时记录阅读时引发的思考、感受和发现,一边读,一边记录。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并将自己欣赏文章时发现的语言表达、写作方法以及新奇的联想做一番探究。

二.强化写作训练

学生通过反复阅读,逐步选择一个写作训练内容,确定一种写作训练形式,把阅读活动提高到写作层面,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创造性。学生边读边写,读写结合。其中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文体模仿式写作,就是阅读什么就学习写什么,比如仿写、扩写、缩写、续写等;一种是评论式写作,就是通过阅读展开的文学鉴赏和文学评论活动,比如改写、评析等。运用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来促进学生在写作中感悟,在写作中思考阅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比如通过仿写能更好地实现阅读知识的直接迁移。教学《我爱这土地》,学生采用仿写,领悟象征手法的运用,并且体会到抽象的情感通过象征手法就表达得具体可感,明白写作诗歌要用形象来表情达意。学生在阅读、处理信息、整理材料、构思写作、完成习作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自我语文素养、探究能力、审美能力的过程。读写结合要形成一种自觉,当然并不是每次训练都必须成文,有时也可以采用口头表达来训练写作能力,诸如让学生讲讲写作提纲、讲故事、谈感想等,也能达到训练学生“言之有理”、“出口成章”的本领。

三.交流读写体会

学生在完成写作后,要在全班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阅读或者写作中的问题。对写出的习作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甚至重写。修改和重写就是对阅读的重新认识、重新发现,也是对写作(主题、思路、文本、遣词、造句等)的再创造。通过师生共同评议,及时评价,激励指导,得到新的收获。

仿写我爱这土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生 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方法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高职语文教学的目标来说,诗歌鉴赏教学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又是作品阅读与艺术欣赏能力的训练和提高。高职院校高职语文教师应积极探讨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当代诗歌,都十分注重形象。基于此,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现动态的画面,将精炼的诗歌语言与具体直观的形象联系起来,通过多媒体形、声、光、色等形式,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让学生抓住“诗眼”或关键词,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所表达的艺术韵味。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描绘的是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这是身处南方的学生所无法领会的。教师运用PPT课件,则可以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神奇,“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奇伟景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惆怅情调,等等。声像画面的展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而且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由此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为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可给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前或课后作业,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上网查询所学诗歌的相关信息,自制PPT课件,在实践课上,由他们演示。在学生自制的PPT课件中,既要含有文字信息,又要含有图像信息。学生在上网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仅对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会有全面了解,而且能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搜集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理解,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学习的成果。这种交互式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发挥多媒体的传递、变动、再现作用,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而且可以通过绚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动听的声音,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快、较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歌,有助于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可强化诗歌鉴赏教学的效果。

二、多诵读,多感受,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艺术魅力

搜集典范朗诵资料,引导学生模仿朗读,名家朗诵是学生学习诵读的典范,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朗诵的舒婷的《致橡树》,乔榛朗诵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任志宏朗诵的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李瑞英、濮存昕、陈道明等朗诵的《温暖2008》等,都是朗诵的代表作。名家们或浑厚或甜美或低沉或明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声调和节奏,生动地展示了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在画面、音乐的辅助下,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诗人用字用词用句的匠心所在,有机交融,共同营造出诗情画意的视听氛围。因此,诗歌鉴赏的诵读环节应当充分发挥名家朗诵的示范作用。

以模仿朗读为基础,指导学生自主诵读。因为这不仅是理解诗歌的好方法,而且是表现诗歌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歌以后,可以让学生或充满激情高声朗读,或细细品味低声吟咏;或运用配乐、配画朗诵等多种形式,读出对诗歌的感悟,读出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如:讲授苏轼的《前赤壁赋》一诗时,在学生基本理解诗意以后,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倾听幽婉的古琴曲,展开想象的翅膀:清风徐徐,水波不兴,月光如乳,翠竹摇曳,小船飘荡,洞箫悠扬,扣舷而歌,洗盏更酌[1]68。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开头突兀沉雄,表现的是诗人看见蜀道高危的惊惧情绪;全篇节奏较慢,起伏不平,表现的是诗人跌宕起伏的思绪情怀。诵读节奏应随之变化,体验美的享受。

当学生从教师布置的大量课外读物中,通过自己上网查找资料、玩味欣赏、揣摩体验,对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有了感受,对诗歌的意象美、情致美有了整体把握后,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理解、感受诗歌所传达的美感,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不断咀嚼、玩味、体会、感悟,让学生带着主观感情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体会诗的感彩和语言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在感受中获得审美的艺术享受,达到诗歌鉴赏教学的目标。

三、演练结合,完成对诗歌文本的再创造

无论古典诗词还是现当代诗歌,无一不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的集中体现。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古往今来的优秀诗歌,无疑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范例,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选材能力、炼字能力、结构能力等都有所借鉴、有所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诗歌提出了要求:“诵读古现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当学生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必然会产生学写的念头,这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进行诗歌创作。写作训练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改写、仿写、自我创作等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把诗歌(尤指古诗词)改写成一些具有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对话的现代文。如,对一些古诗进行改写:有的古诗写景抒情,可以改写成语言优美的短文;有的古诗叙事性强,可以改写成故事;有的古诗描写场景,可以改编成剧本,等等。如,李白的《行路难》,可以让学生改写成散文;《诗经・采薇》可改成一定的场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让学生改成短剧。通过改写,让学生着力表现诗中那些或喜或悲的场面。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对诗歌的鉴赏。

除了写作训练之外,还可以进行表演实践,这是对所学诗歌的一个再创作过程。不少诗歌具有叙事性或故事性。对这类诗歌,就不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如《陌上桑》一诗,叙述一个太守侮弄一个采桑女子遭到严词斥责的故事,《赠汪伦》一诗,描写了诗人李白为好朋友汪伦送别时的场面,对这些诗歌,可以用实训课的形式安排学生按照诗歌所提供的气氛、场景、情绪进行合作表演。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感受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受到教育和启迪。

四、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很好地教会学生基本的鉴赏技巧,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是评价高职语文教师诗歌鉴赏课教学效果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2]。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思想、优美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开阔视野、增长心智、提高文化品位。在高职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对象,善于引导学生感知美,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积极建构、转化有利的审美对象,让学生从情绪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愉悦,引导学生在体验美的基础上发现美、创造美,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更好地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