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美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审美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和谐
一、如何理解审美境界
境界本是空间概念,多指物体的分界、地理的疆界,后被用于精神领域,才有宗教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一类概念的产生。在美学中,审美境界指审美过程所达到的阶段和状态,在审美教育中,则指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交织而成的一种状态,是审美教育、审美修养的成果。
就审美教育而论,审美境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结构体,其中有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这类审美意识因素的渗透,有科学、道德因素的渗透,还有一些阶级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乃至个性的影响。因此,审美境界是受各种因素渗透的审美心理结构组合方式和表现形态。
审美境界,其本质就是心灵自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个人摆脱一切强迫,与社会、自然和谐交融,感性与理性和谐交融。席勒把审美境界描述为“游戏和假象的快乐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审美的创造冲动使人卸掉了一切关系的枷锁,使人摆脱了一切称为强制的东西,不论这些强制是物质的还是道德的。”“在审美王国中,人与人只能作为形象彼此相见,人与人只能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相互对立。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这个王国的基本法则。”在这里,席勒认为审美王国是摆脱一切感性物质欲求和理性道德法则的强制的自由王国,即心灵自由的审美境界。在这种审美境界中,感性与理性趋向一致,个体与社会趋向统一,从而“使个体与族类共同享受,审美使人忘记自己的局限,使全世界幸福”。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所论及的“境界”即是审美境界。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向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闲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还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姑不论王国维把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得失,仅就他把境界分为“优美”与“宏壮”而言,就是一种审美境界的划分,他看到了审美境界并非单一的审美状态。若对象于主体无利害关系,审美即处于平静状态,为优美感;若对象不利于生活意志,即凭知力深观外物,审美进入壮美感。这是王国维先生审美境界说的可取之处。
此外,中外美学家对审美境界也多有论列,如柏拉图的“迷狂论”,普洛丁的感性观照和神明理性的观照,姚鼐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比照等等,说的都是一种美感状态。
总之,审美境界是一种审美经验的状态,审美感受的形态。它是多因素的构成体,是审美修养在不同层次上所达到的不同阶段。
二、关于审美境界的类型
美学史曾对美感状态作过分类,如优美、崇高、滑稽等。这是对美感经验状态的横向分类,不易显现审美经验的高低层次。若从审美修养的成果对审美经验状态进行分类(这是一种纵向分类),则不仅可以揭示审美境界的高低层次,且能进一步揭示每一层次所显示的人性自由的程度。由审美修养所达到的审美经验状态,大体可分为三种审美境界。
1、感性愉快的审美境界
也称为悦耳悦目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直觉性很强,偏重于感性能力对审美对象形式、样式、结构、节奏、韵律的直观感受。处于这种审美状态,感知因素较为突出,往往不用通过对对象内容的深入领会便进入感性愉快的审美经验状态。所谓“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阿奎那),“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夏夫兹博里),“一眼看到时心灵马上就判定它们的美和丑,不须预先经过考虑”(爱迪生),说的都是感性愉快的审美经验状态,其共性都在强调凭感官直觉而生愉快。这种审美境界包含较强的生理因素,却又决非单纯的感官生理愉快。
所谓“不须经过事先考虑”,并不等于没有理性因素的介入,作为审美的感性直观,已经渗透着理解和想象,已经积淀了理性,所以才似乎是不假思索,不预先经过考虑。所以该审美境界决非一般的生理状态,否则便是动物性的反应,而非美的。可见,感性愉快的审美境界,虽以感性为主,却仍是多种心理功能的共同参与,只是理含而不露,隐而不显罢了。
感性愉快的审美境界,既然感性突出,就多与生理欲念、意向相联系,就往往缺乏持久性,多有变异性。即是说,感性愉快易疲劳、厌倦,它总要求新鲜、变化,要求审美形式的丰富多样。因此感性愉快的审美境界,是层次较低的,经过努力一般都可以达到,但它仍是一种自由感,仍表明进入自由境界。感性愉快的审美境界标志着感性能力的审美教育成果,它是进入较高层次审美境界的基础。
2、领悟愉快的审美境界
也称为悦心悦意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偏重于对审美对象蕴涵的内容意味的领悟和品味,进而产生精神的愉快。尤其是对艺术美的欣赏,往往须经过反复玩味,才能获得审美享受,品味愈深,享受愈大。如听交响乐,感受的不是单纯的音响,而是某种情感意味。如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叩响命运之门”,向命运抗争的蕴含。看一幅画,感受的不是单纯的线条、色彩,而是人物、场景及其隐含的意味。如郑板桥竹画中所显示的清高气节。是长期的审美修养积累培养了理解、想象的审美心理功能,使审美者能在有限的具体形式中领悟到无限的必然的本质内容(意味),引起深刻而丰富的精神享受。
在领悟愉快的审美境界中,理解和想象因素相对突出,由此而生的情感愉快相对稳定、持久、深刻。就各种心理因素关系分析,活跃的想象,受到理解的规范和限制,理解的逻辑始终依赖于想象的联结、推移和转换,并趋向于感知。这就是感性与理性的相互渗透,是和谐、自由的审美活动。其所生的愉快是心意自由的愉快。由于想象不归结于确定的理解,理解也不归结于不确定的想象,因而审美领悟总具有朦胧多义的特点,常会令人反复玩味、兴奋、愉快,这是一种较高级的心灵自由的感受。
处于领悟愉快审美境界的人,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理性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为这是形成一种超日常生活意识审美态度的人生态度,达于领悟愉快审美境界的基础。它标志着审美理解和想象的成熟,标志着审美已进入心灵自由的境界,是进入更高层次审美境界的前提。
3、精神愉悦的审美境界
也称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这一审美境界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一是伦理情感与哲理思索的交融而形成的道德精神的高扬、奋进;二是超道德精神的本体和自然的交融。前者即所谓“悦志”,后者即所谓“悦神”。“悦志”的审美境界中,审美愉悦表现为伦理精神高
扬而激起的奋发进取之情。当你面对巍巍群山、浩瀚的时候,当你感受电闪雷鸣、暴风骤雨的时候,当你遥望莽莽草原、无际沙漠的时候,你会从自我的渺小中挣脱出来而起奋发搏击之情。当你面对波澜壮阔的英雄业绩的时候,当你体验平凡中孕育出伟大的时候,你会因敬畏、仰慕而起奋发向上之情。当你观赏一出惊心动魄悲剧或欣赏一首慷慨激越乐章的时候,你会因情感激当而生激越奋起之情。这些,都标志你已进入“悦志”的审美境界。
“悦志”的审美感受状态是激荡的、振奋的、愉快的。它是由极为复杂矛盾的心理因素交织而成的情感网络。
其中有畏惧与无畏,有惊叹与奋起,有自卑与自尊,有渺小与伟大,有脆弱与坚强。矛盾乃至相悖的情感浑然一体,但总的倾向却是在矛盾激荡的情感中去摆脱、克服、净化那些渺小、卑琐、平庸的消极心理,引起满足和喜悦,进而向上飞跃,达到精神力量的高扬。这种审美经验状态,是感知、想象与理性的矛盾冲突而激起的对“合目的性的必然内容的探索追求”,进而构成“巨大伦理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思维的渗透交融”,其本质,“是主体精神力量(伦理与哲理的力量)的高扬”。
我认为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审美教育更显示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叫产生的愉悦: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变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比的欣喜……而到了初中阶段,这时的学生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种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而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代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学生经历着空前的观念撞击和文化震荡,正如电脑和算盘同在,洗衣机和搓板并存,试管婴儿和恐龙蛋化石共生一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精神并非同代。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术也显得希奇古怪。如现代主义的美术,有入说是一种头脚颠倒得艺术。一位心理学家曾幽默的用生动的语言概括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他说:“今天年轻的一代和我们这一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逐渐懂事,也离家出走,也生孩子。只是顺序倒过来的。”的确,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美的,也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既有纯实体的东西,也有纯形式的纯数学的东西。
同时,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上难免出现许多不良因素,商潮汹涌,文化兵败,伪劣走俏,真金蒙尘。今天,似乎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扑溯迷离和令人费解的时代。
哲学家不再尊重笛卡儿、黑格尔;文学家不再推崇莎士比亚、鲁迅;艺术家也不再欣赏达芬奇、拉非尔和贝多芬。一台国家级水平的交响乐演出,听众寥若星辰,而一位怀抱吉他,声嘶力竭,似唱非唱的“歌星”却吸引数以万计的歌迷。同样,在美术市场,一些利令智昏的画店,画商更是不吝出资,成批伪造画和名家字画。同时,在我们今天的艺术殿堂中,也似乎愈来愈难以看到人类古代所创造的各种美丽的神话,圣洁的传说,优美的音乐和令人心醉神迷的绘画。而更多的是邪恶、荒谬、仇恨、丑陋。
莎士比亚在《风月通鉴》中曾经写道:人们齐心赞赏新玩具,不理会他们是用旧物捏成,宁愿歌颂镀金的劣货,不愿欣赏盖了灰的金泊。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在我任教的初中美术欣赏课上,我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即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的恰是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罗丹的助手葛赛尔写下了《沉思》这座雕像给他的审美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的张弛,往复,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自由和超越。他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突出入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以先声夺人的精神力量去接近观赏者。而下颉到脖颈再到双肩,几乎“沉没”在石座里,“突出”与“沉没”的“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得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地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
而在现实当中,罗丹对艺术的执著使他自己认为是“教徒”,他在遗嘱中对青年谆谆教导:要有耐心!不要依靠灵感,灵感是不存在的。艺术家的优良品质无非是智慧,专心,真挚,意志。像诚实的工人一样完成你们的工作吧!。
一.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能力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指由审美感觉上升为审美知觉的能力。审美知觉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直接呈现于感官,二是整体形象体验,三是情感反应。三者缺一不可。艺术作品所描摹的形象之所以能唤起人们的美感,是因为经过语词、线条、色彩、声响等中介,使审美主体回忆起既有的表象。但在中学教育中,学生由于经验不足,有时却不能唤起美感。这是因为审美知觉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包括时间、空间、能量、信息等物质存在形式。而在语文教育中大多是教材中那些经过了折射的时间、空间的存在形式,对这些整体形象的把握程度如何,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
如果仅仅把语文学科教育中的自然现象作为自然形态,而不能识得其中的情与理,那么,即使唤起了学生的表象记忆或想象,也只是一般性感知,而不是审美感知。“深蓝色天空中的一轮金黄的圆月”、“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的火烧云”、“水面上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等景物描写,都不只是通过语言中介的自然景象;《党员登记表》《荷花淀》诸篇中的景物描写都远远不是景物的表象,不是一般的知性,而是赏心悦目的情性。教师那种“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说教并不是美育,因为审美感知是学生本质力量的体现,是生命的体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培养学生自己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培养审美想象力
想象,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智力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即人在审美观照中,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之中,使之物化,从而体现出人的性格思想。正如高尔基所说:“想象――这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感觉、甚至还有意图的能力。”通过语文学科的美育培养想象力,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鉴赏活动中,审美主体从来就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受主观感情的驱使,发现、补充、丰富审美对象,赋予它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审美客体总是潜藏着感染、诱发审美主体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激发鉴赏者的想象。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语文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想象力,就是要把作品的艺术美和现实社会联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加以比较、融合,进行再造想象。这是使学生凭借教学活动唤起内心视象,由原有的表象推出新的表象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语文教材中诸如《土地》《白杨礼赞》《樱花赞》等课文都是培养想象力的极好凭借。
培养想象力应当特别重视移情现象。审美想象本质上就是移情的深刻化,是情感的物化。审美观照中的移情,是审美主体的情感向感知和想象的表象移入,而不是向客观对象移入。这是由于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质同、形似、神合等方面的联系,而不是脱离了客观事物的想入非非。没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审美经验,就难以构成由此及彼的联想,难以发生想象活动。因而,语文审美教育必须根据效应性的特点,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获得各种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审美想象与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分不开,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可能把感知到的表象进行综合、创造,发挥想象在审美判断中的作用。语文审美教育培养想象力的途径,一是通过作品鉴赏;二是适量地背诵诗文,储备记忆材料;三是观察自然和社会,增强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记忆和积累越多,想象力就越丰富。
三.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是一种高敏度的感知能力,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把握,具有更大的悟性。直觉的猜想、假说往往是科学发现和美的创造的起点。然而,在现实的语文学科教育中,学生接受的多是知识条文、文学概念,儿童时代那种整体知觉的内心世界往往由一种与之互不相干、互不一致的东西所代替。这种教育方式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直觉思维能力因此大大下降了,人的成熟似乎与人的创造思维形成了矛盾。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在常规教学中,把阅读教学确定为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把讲授归纳为对人物形象和景物的分析,把原有可以把握的整体形象肢解开来,这些做法都会扼制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文学科教育中的文学作品鉴赏课和课外语文教育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客观事物并不在眼前,而只有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但是通过语言符号,经过想象、联想,在阅读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表象。这个表象不一定是具体的“这一个”,而是经过了创造的“那一个”,是对自然、对社会的直接观察和感悟,具有更高的价值。让受教育者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去观察自然、了解社会,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加直接的表象,而且这种表象是任何人无法割裂、肢解的整体形象。审美直觉和心理学上的形象直观不尽相同,审美直觉形象更带有模糊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鉴赏中无意识与知觉表象交替出现,还未形成有意识的明确形象,或隐或现,带有神秘感。学生在心理上被诱导,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这就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即时效应;而诱发创造性,发展直觉思维能力则是语文学科教育的延时效应。直觉思维能力是人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之一。
四.培养美好的情操
情操,简言之,就是情感和操守,这是由情感和思想综合起来的,不会轻易转变的心理状态。美好的情操能够产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情操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美育的任务。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渗透在其他的心理因素之中,又是审美心理的诱因。情感往往同个人的要求、愿望、理想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而又具有个体性;情感还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易变性。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操守尚不坚强,情绪极易冲动。因而,以美育人,以美怡情,培养高尚美好的情操,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许多古代诗文都表现出修身养性、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现代作品《自序》《荷花淀》《百合花》《坚强的战士》《党员登记表》等篇中的人物形象更是闪耀着为追求真理,实现伟大理想的美好情感和崇高操守。内在情感是人整个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情感的稳定性形成每个人特有的操守。语文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坚定的意志。
五.全面发展个性
人的历史,始终是其个性发展的历史。审美活动是一种个性选择。学生自觉地拥抱美的世界,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德育是受动式的教育方式:理性反思、启迪智慧、激发完善自身的意志力量;以其逻辑力量和说服引导引起学生心灵震动,锻炼个性。美育则是主动接受教育的方式:审美陶冶对性格的洗礼,主要依赖含有理性成分的情感因素,感染调动学生,使其自我教育、自我调节。教师以情感春风化雨,点滴入微;学生以心灵沐浴春风,欣然接受。
【关键词】课文分析 审美情趣 途径方法 创新思维
在现代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它将使人自身各种因素协调发展,将使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意义。语文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其中在高中新教材中,每年级段阅读能力层级的训练和审美能力层级的培养是吻合的,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去规划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高一阶段突出审美感知力培养,高二阶段突出审美能力培养,高三阶段突出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培养的。其中,显示出阅读能力层次的提高,而且也隐含着从审美感知力到审美想象力再到审美创造力的审美能力发展的阶段。
教师是美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社会的各种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及政治、道德等知识都通过教师体现出来。教师既不是灌输者,也不是附从者,而是美的活动的诱导者、组织者。教师的责任在于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用美的方法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受教育者在符合美的规律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表演艺术”。教师轻松自如、得体大方、庄重优雅的教态,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生动清晰、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通俗的例证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和谐、协调的气氛中陶醉于艺术的享受之中,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所精选的美文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呢?作为课堂进程的主导者,老师的作用尤为关键。审美教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导演功夫,这也势必给当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点上做足文章,营造出一种审美的氛围,创设出良好的条件。
一、要以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人情美来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题材。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不仅有像荷塘月色那如笼着轻纱薄雾般的素淡朦胧的静美,而且有着像黄山那样高峻威武的壮美。欣赏课文中的自然美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景物中注入的情感与匠心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调动个人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赞美山的雄伟、海的壮阔、松的伟岸、竹的高直的同时,也赞美人与自然特点相吻合的精神。如读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而领悟到那不畏严寒、对抗险恶、卓然不群的品德;读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而领略到远离尘嚣的清高恬淡的情怀。而语文教材中的人情美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撞开学生关闭的心扉。如从《荷花淀》里,学生在品读着男女主人公对家乡、对亲人的爱时,心中也不由得生起了一种对祖国、对亲人的责任感。又如读小说《等待散场》,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忠贞也让学生领悟到爱的真谛。如学习《雨霖铃》,可引导学生运用“图文并茂”的学习手法,体味诗词中的景美、情美、人更美。
二、重视形象分析和情感渲染。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形象和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教育。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学科,语文课首要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丰富的人,而情感本是美感的重要因素,因而情感体验中的审美教育实际上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教学中又如何才能出情感呢?其一,教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只有教师自己被课文的情感所感动,他才能在教学中去感动学生。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课堂离不开老师的情感的引路,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是灵魂。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得到升华。而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激昂时慷慨动情,使人共鸣;悲壮时义正辞严,令人动容;委婉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融美于心灵,启开心扉,触思,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其二,我们要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材的情感点、老师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条通畅的桥梁,三者达成共鸣,才能形成一种情感的高峰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一种“净化”功能,它能超越狭隘的个人功利性,使学生在精神上求得一种审美满足,让学生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升华,潜在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世界。在教学时,通过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进行“设境传情”,从而把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把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升华,师生之间就会迸发出强烈的美感共鸣,产生共振效应。
三、用优美感人的语言来作为审美教育的手段。语言是思想、情感的载体,形象性、趣味性、音乐性、装饰性、多样性、有幽默感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如果能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那审美教育必将事半功倍。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力极强,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感情共鸣和渴求新知的内驱力。机智、幽默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意,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趣味盎然。在美的意境中运用美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美,无疑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
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重要的课程之一,已经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性理论课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美学理论素养和审美能力。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学教育对于大学生提高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把审美教育很好的融入其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把培养审美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也是大学生能够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社会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审美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非可操作的实际实施阶段。事实上,审美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而汉语言文学本身就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因而,我们利用汉语言文学作品来实施审美教育是完全行得通的。那么,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具体实施审美教育呢?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首先是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问题,其课时显然不够,授课形式也不够先进,从而导致了汉语言文学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深度挖掘,并且由于其实践课时间不充足而使得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不足;当前很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功底并不深厚,但是却能顺利毕业,这充分说明了当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制度和形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和纰漏,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忽视实践;还有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虽然选择了该专业,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从内心里喜爱这门课程,导致了他们缺乏强烈的课程认同感,影响了学习兴趣,也使得他们缺乏对传承伟大文化遗产使命的光荣感,从而他们的专业文化素质并不高。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文学作品,而我们知道,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汉语言文学教材中收录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中外的名家名作,可以说是他们思想人品等“最完美的浓缩”,对于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和实践:
1、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文学作品中展示的艺术境界,挖掘各种审美因素。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美进行鉴赏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体会作品意境美。一般来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审美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质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美的魅力,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进而逐渐形成审美感受、审美意向与审美品位;
2、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从而通过引导学生增强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来达到审美的目的。应该来说,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因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文学作品的本身魅力来激发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强烈渴望,积极引导他们发现并研究文学作品的内在美,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具体来说,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利用作品的文情并茂来调动学生的感情,把作品寄寓的情思化为学生的真实感受,从而使得文学作品能够发挥打动人,感染人的作用,继而使得学生产生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