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规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TD-HSDPA 宏基站 室内分布 系统网络规划

1前言

2006年,信息产业部组织在保定等3城市启动了TD-SCDMA规模网络外场试验;随后又陆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进行了扩大规模的TD试验网建设;2009年1月,3G牌照发放,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制式的3G牌照,开始了全国性的3G网络建设。

南方某沿海城市是全国最早建设TD-SCDMA网络的城市之一,也是目前全国网络覆盖最好的城市之一。中移动在该城市以TD-HSDPA和WLAN网络为基础,致力于建设“无线城市”。目前在市一级的政府办公场所和公益性场所(如政府部门办证大厅,图书馆、科技馆等)均能够提供免费无线宽带上网,在公共场所实现了无线宽带免费浏览政府政务公开信息网站、手机免费浏览政府WAP网站。同时,将目前一些基于2G网络的信息化典型应用升级至“无线城市”建设范畴。随着相关业务的开发,目前该城市数据业务发展很快,在部分区域,特别是大学校园,迫切需要对整个区域进行一体化规划,以提供高速率、高质量的无线服务。

2 整体方案介绍

拟覆盖校园一期占地约16万平方米,可容纳6000名师生;学校主要设有软件设计、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计算级网络等专业;学校师生教学和生活中对网络的需求较大。采用TD-HSDPA技术,主要满足校园,宿舍,教学楼等场所的无线上网需求。无线校园工程建成后,在校师生可随时、随地高速访问互联网,并可以无线校园平台为基础开设视频广播、无线教务等数据应用业务。

TD-HSDPA作为TD-SCDMA的演进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增强了下载功能,单载波峰值下载速率达到1.68Mb/s(2:4时隙配置情况下)。无线校园采用TD-HSDPA技术,可重点针对网络全覆盖、大容量、高速率的需求,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校园室外区域以TD宏基站覆盖,以实现学校内道路,操场,绿地的全覆盖,并提供一定的容量,满足师生在户外的无线上网需求。在校师生使用笔记本+TD上网卡,即可在校园的任何地点高速访问网络。教学楼、宿舍楼以TD室内分布覆盖。教学楼和宿舍楼是师生的主要生活学习场所,也是网络需求最集中的区域,室内分布系统重点解决容量问题,大容量配置保障用户无拥塞的高速上网。

该学校平面如图1所示。室内分布覆盖教学楼A~F,学生宿舍楼A1~C2。共建设TD宏基站2个,室内分布系统12套。宏站和室分系统均采用光纤拉远方式建设,信号源位于教学楼E楼面活动机房。无线校园建设与学校自身的发展同步进行,在建学生宿舍暂不包含在本期工程内。

2.1 宏基站建设方案

两个新建TD宏基站实现校园室外区域的覆盖。 宏基站A天线设置在教学楼E楼顶,宏基站B天线设置在宿舍楼B2楼顶。

图2为使用网络仿真软件对校园区域信号强度预测的结果。蓝色直线所围的较大区域为学校一二三期范围,内部较小的区域为一期校园区域。由仿真结果可知,宏基站建成后校园内绝大多数区域内的公共信道强度大于-70dBm,覆盖效果良好,可保证TD-HSDPA的应用。

两宏基站采用光纤拉远方式建设,信源引自教学楼E楼顶活动机房内基站设备,采用S333配置,天线方位角设计为主要覆盖校园范围。宏基站A采用直流RRU,由机房直接供电。宏基站B采用交流RRU,远端就近取电。

2.2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是解决无线校园容量问题的关键。教学楼、宿舍楼人口密度大,是上网需求最旺盛的区域。根据楼层结构,宿舍楼C1面积较小,划分为4个小区,其他宿舍楼均划分为6个小区。宿舍楼每小区设置3个载波。6座教学楼每座划分为一个小区,每小区设置6个载波。分布系统采用光纤拉远方式建设,信号源位于教学楼E楼顶活动机房。教学楼每小区采用两个交流单通道RRU作为射频单元,宿舍楼每小区采用一个交流RRU。RRU采用远端就近取电方式供电。RRU通过光纤连接到信号源,将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通过馈线输送到各楼层分布天线。

2.3 信号源设备配置

无线校园建设的宏基站和室分系统全部采用拉远方式,对信号源设备的容量和接口能力要求较高。硬件容量和接口需求如表1所示:

2.4无线校园传输需求

无线校园传输需求分为两方面:信号源基站设备到RNC的传输需求以及信号源到各拉远站点之间的光缆需求。

基站设备接入至RNC采用STM-1光信号传输方式,需要3条STM-1传输通道。基站设备光口提供标准STM-1光信号,可直接复用入STM-4环,机房内需增加相应的传输复用设备。

各拉远站点至信号源之间,光缆连接需求统计如表2所示:

通过校园管道由教学楼敷设96芯光缆至宿舍楼区,分别连接各宿舍楼。各宿舍楼相应增加ODF。ODF与各RRU之间的光路采用野战光缆连接。

2.5 容量和速率估算

无线校园建设的宏基站和室分系统,主要满足高速无线上网需求,同时也应考虑TD语音,视频电话,低速率数据业务的应用。因此在宏站和室分系统每扇区中,保留1个载波作为传统低速业务承载专用资源,其余载波开通HSDPA功能。无线校园TD-HSDPA高速上网的容量和速率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看出,建设完成后,无线校园可满足1100用户同时使用HSDPA高速无线上网,总数据峰值流量达到286Mb/s。同时提供1104个等效语音信道用于语音和低速数据业务,可满足无线校园初期应用需求。伴随着无线校园业务的逐步开展,容量需求会有所增加,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容。增加容量所需硬件已在本次建设中预留,扩容只需要购买相应的软件许可,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

区域规划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

1 前言

中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被认为是维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标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开发环评的战略和规划功能,供读者商榷。

2 循环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循环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和日本等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示范的启动阶段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转变。经典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我国,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考虑到闭路循环在理论和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无害化”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还需要增加“无害化”。在企业和市民生活的微观层面,“减量化”处于优先考虑地位;在社会区域层面,“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先于减量化原则[1]。

根据德国、日本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物质流分析与管理是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核心技术手段和方法。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核心[2],它是连接资源、经济、环境的节点指标,高生态效率必然意味着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和低污染排放。

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主要任务

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较,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广泛性和复杂性;②不确定性;③战略性和规划性;④评价时间的超前性;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特点[2]。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的各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制订监测计划和管理体系,提出完善区域规划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单项入园区项目的审批和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论证区域开发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资源能源消耗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循环,以及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的削减是区域环评的主要任务。

4 区域规划环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区域发展规划环评是保证区域规划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区域规划环评是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用于考虑环境因素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区域规划产业生态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环境累计影响的最小化,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体现区域调整结构、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在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法律和技术手段,应该得到环评界的高度重视。

5 循环经济概念框架下区域规划环评存在问题分析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区域环评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重视法律、法规、政策的合规性分析和判断,对规划方案的经济性、效益性、生态效率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论证;②重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以及区域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区域开发生产、生活过程产生废物的“再循环、资源化、无害化”可行性论证不充分;③对区域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缺乏分析,特别是缺乏对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脱钩”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分析[3];④缺乏应用生态产业链技术对规划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性、完整性和生态效率分析。区域开发的战略性决定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环境影响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困难。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如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物质流分析方法、循环经济指标等,围绕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内环境累积影响最小化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完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区域环评的战略性和规划性,为完善区域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规划技术手段。

6 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6.1 应用工业代谢原理和方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

张天柱[4]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的生态化。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区域是企业和产业的载体,区域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是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规划,而产业链的生态效率又是表征规划方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方案分析重点是对规划的产业或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论证,分析各条生态工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分析规划产业链间彼此交错、横向耦合与互补,构建累积影响最低的生态产业体系,为区域环境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的核心产业定位是生态链构建的关键,也是分析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础。工业代谢是构建生态链的理论基础 [5],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工业为核心,通过能物流(原料糖、纸浆、电力、蒸汽)交换建立了生态联系,形成了生态工业链。通过对核心企业分析,根据上下游关系、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友好的要求,绘制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链网总图,分析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生态效率,按照生态产业链扩展、互补的原则编制区域环境保护准入产业名录,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

6.2 以物质代谢分析为手段,论证规划方案环境累积影响的最小化

区域开发是典型而巨大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界的物质代谢相比,人工物质代谢主要存在2个问题:①没有形成良好和完备的循环代谢机制;②代谢路径过长。区域开发形成的人工系统在物质代谢途径上存在先天不足,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的直接原因,由此导致的环境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累积效果。从物质代谢途径入手,分析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达到评价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累积环境影响程度的目的。

物质流分析方法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并生产出废弃物,以及废弃物的再使用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中物质的实物流量和流向[6]。环境影响评价中关注的是废弃物和能源消费及直接的物质投入量,废弃物包括气体废弃物(含能源消费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废水及具有面源污染特征的流散废弃物(如粪便、农药、化肥等)。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场景模拟分析,类比同类区域、行业的物质、能量消耗指标,应用物质流核算方法计算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强度,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累积影响,筛选累积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规划方案。

6.3 采用循环经济指标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

现有区域规划环评中制定的环境管理指标在结构上基本可分成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2大类,直接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侧重于环境保护;间接指标重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区域生态指标等,侧重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2大指标体系侧重点不同,相互间的关联度较差。

在开展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导入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特别是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如水资源生产力(单位水耗所产出的GDP)、土地资源生产力(单位土地所产出的GDP),能很好的克服现行的基于线性经济基础上构建的、偏重于关注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变,缺乏对资源节约和再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的间接指标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标保障。实际工作中有三个类指标最具可操作性,即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各行业的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使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6.4 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在第一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上“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十年”的讲话曾指出:“对一个区域而言,首先要有实现循环经济的计划,并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开发。达不到这个前提,就不符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区域规划工具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区域开发的特点提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通常将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园区和社会层面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域开发为例,根据规划产业特点建立生态工业区是区域发循环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

7 结语

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实践也在不断的探索。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准入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手段,对于推动中国建设循环经济步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不论在生态工业链、物质流分析、循环经济指标还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尚未成熟,处在探讨和摸索阶段,这必然增加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的难度,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131~136.

[2]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M].2005

[3] 石磊,张天柱.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量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3~66.

[4] 张天柱. 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J]. 环境科学动态,2004,(5):1~3.

区域规划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域规划 生产力布局 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规划决策体系中,区域规划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策划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综合 ,一直是各级政府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布局作为区域规划的中心环节和核心任务,直接影响了我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速度。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在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有序性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

一般认为,造成我国国土开发相对无序的重要原因是长期忽视空间布局方面的规划。在面对我国未来国土开发利用的基本格局、人口-产业-城镇长远的分布走势、重要发展轴带和功能性通道的空间组织方案以及资源安全和生态屏障的地域配置等一系列问题至今还没解决的情况下,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五个统筹”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布局总图。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进行区域规划,有助于我国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新的区域规划格局,并且对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情况回顾及教训

我国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大体经过了以下几个历程:

一是从建国初到“五五”的30年。这一时期,我国区域规划基本出发点是:加速重工业发展,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区域规划的主要形式是采取联合选厂,成组布局等方式。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和重大项目的区域布局政策加以实施 。生产力布局模式主要是增长极模式,依次经历了内地倾斜布局、六大经济协作区均衡布局和三线倾斜布局三个阶段。

“一五”期间的生产力布局向内地倾斜,实施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102个在内地,694个限额以上重点工程,有472个在内地,1953年至1957年,内地国民收入的增长额占全国增长额的67.8%。“二五”期间,设立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经济协作区,强调各经济协作区平衡布局,强调大经济区内部的农、轻、重产业协调发展。

“三五”期间和“四五”前期,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生产力布局作了大规模跳跃式的西移,国家的投资重点是处于内地的“大三线”地区,“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三线地区投资分别占到全国基建总投资的52.7%和41.4%。

“四五”期间后期到“五五”期间,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国防原则不再作为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原则,国家进行了生产力布局的适度调整,在保证三线地区建成的生产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将绝大部分成套引进项目集中布局在辽宁中部、京津塘、长三角和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胶东地区 。

二是“六五”至“七五”期间的10年。这一期间,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以非均衡发展战略为标志,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设立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生产力布局纠正了过去向西倾斜的政策,将47.7%的重点项目布局在沿海地区,将46.5%的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在中西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现有经济基础,带动内地进一步发展;“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思想,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生产力布局打破了建国以来片面强调均衡布局模式,强调区域经济由不平衡到均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强调集中资金与资源进行重点发展。

三是“八五”至“九五”期间。这一时期,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转移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服务,强调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必须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重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八五”期间,提出“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在生产力布局明显向东部沿海倾斜的情况下,国家又将对外开放扩大到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将生产力布局由增长极模式向点轴布局模式转变。

“九五”期间,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地区经济内在的联系以及地域特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编制了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西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及京九铁路沿线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等七大区域发展规划。国家再次以点轴模式为生产力布局的主要模式,在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前提下,援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四是“十五”时期。“十五”期间,我国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主要是加强区域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地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生产力布局改变了过去平衡布局和倾斜布局的格局。

建国50年以来不断调整的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上述历史沿革中,不难看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区域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不断进行调整,缺乏稳定性和全国层面地整体考虑,这种区域规划指导下的生产力布局,重产品、行业和部门发展布局,轻空间布局,致使国土开发和建设布局无序乃至失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我国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也受到当时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十一五”规划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正是解决过去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所造成的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主体功能区在区域规划与生产力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就可以确定我国哪些区域适宜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哪些区域应当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确定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并按照功能定位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这一思路将会对我国区域规划和生产力布局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区划和布局将更加注重针对性,注重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突破。

1.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对区域规划理念和方法的一次创新,具有前沿性的地位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区划理念的主导思想上强调人文意识。主体功能区划中将我国国土面积的一部分划为优化开发区,就是考虑到这部分地区的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开始减弱,如果继续依靠过去大量占用土地,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来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带来许多生态问题,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主体功能区划中,优化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这部分区域的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综合竞争力,优化和改善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经济过度集聚,将人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

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国层面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引入区域规划中。将我国国土面积的一大部分划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就是考虑到我国的各类退耕还林区、天然林保护区、重要水源保护地区和自然保护区,都是关系到全国范围内生态安全的区域,将这些区域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将有效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缓解人与自然紧张的状况。

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编制方法上运用大量新技术手段,丰富了区域规划的编制手段。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主体功能区划,搜集、储存和分析了我国大量的社会、经济、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并运用了GIS,GPS 等新技术和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的数学建模技术,通过定量分析,科学确定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界限和范围,改变了以往区域规划定性研究为主的规划方法,使得主体功能区划分更加接近区域实际情况 。

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四类区域在区域发展和布局中承担不同的分工和定位,配套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标准,将逐步打破行政区划分割,改善政府空间管理的方式和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在区域管理方面的探索和体现,在区域开发体制和机制中,具有前沿性的地位。

2.主体功能区划成为不同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选择基本依据,具有基础性地位

主体功能区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这将对目前我国的生产力布局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主体功能区划结束后,划定为优化开发区的区域,区域经济的成熟度、生产要素的通达状况,产业的发育程度都位于全国的前列,因此在考虑生产力布局模式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将布局由原来的初级增长极模式转变为点轴或是网络布局模式,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划定为重点开发区的区域,上述指标可能处于全国的中上水平,因此在选择生产力布局模式时,可考虑布局模式的点轴模式并适时向高级模式转变,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大量集聚;对于划定为限制开发的区域,因为其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只适宜发展该区域自然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以此其生产力布局模式以初级模式为宜,实行点状开发,在限制开发区域内部一些重点区域进行增长极式的布局,以实现保护和开发的双重任务。

这种基于国土空间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分工定位和布局,是宏观层面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基础,也是微观层面进行项目布局、城镇建设和人口分布的基础,可以说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区域规划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3.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不断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具有战略性的地位

通过主体功能区规划,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循序推进产业间的区际转移,将不断优化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主体功能区要求产业的转移从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差的区域向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好的区域转移,从不适于发展经济的区域向承担经济发展重任的区域转移。优化开发区内的资源环境负荷重的产业将向重点开发区转移;限制开发区内的资源环境负荷重的产业将向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转移;禁止开发区内的与区域功能定位不符的产业向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一定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经济人口规模相适应,区域内的经济和人动不超过该区域的环境容量,在不改变或者尽可能少的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情况下,使人口分布、经济分布与自然相适应,以达到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动态空间均衡,从而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主体功能区规划关注国土空间的长远发展布局,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在长时期内将保持稳定,一经确定就会长期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明确的有效期限,确定分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并且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完成后,具体制定四类主体功能区分类的发展规划。这一规划的制定过程将伴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进程,对于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区域规划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樊杰:解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J].探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刊,m2007.3

[3]陈宣庆:关于我国区域规划问题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5.7:17-20

区域规划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规划;理论研究;战略发展

“区域”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学科对“区域”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

对区域的研究,最早来源于地理学的发展,是地理学的三大分支之一。随着对区域研究的广泛深入,逐渐融入了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形成了区域研究的综合性特征。

区域规划是国家政府进行区域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当代的城市竞争已不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是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与其周边城镇构成的区域或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当前,在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构筑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和引导整个区域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区域研究的理论基础发展于Lewis Mumford的“田园城市”和Patrick Geddes 的“进化中的城市” 的思想。“田园城市”要求突破城市的界限,将城市和周边的自然村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的发展问题,体现了最本质的区域规划思想。“进化中的城市”认为,人类居住地与特定地点之间存在着一种已经存在的、由地方经济性质所决定的内在联系,场所、工作和人是一体的。他指出一个城市的工业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向郊区拓展已成为一种必然,地区城市联系日益紧密,结合成巨大的城市集聚区或形成城市群。因此原来局限于单个的城市规划应当转变为对以一个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的整体规划,将城市和周边的乡镇纳入统一体系之中,使规划包含若干个城市以及他们周围的影响地区,由此形成了区域规划的思想。

20世纪初期,在Lewis Mumford和Patrick Geddes 的“进化中的城市”的理论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开始着手于区域规划的研究与实施。1920年5月德国的德鲁尔煤矿居民点协会编制的鲁尔区«区域居民点总体规划»开创了区域规划的先河;1921年前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经济区划,成为国家计划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全国进行分区开发的典型;1929年美国编制了区域规划。1944年英国学者 Patrick Abercrombie 主持编制了大伦敦区域规划,成为以大城市为中心进行区域发展规划的典范。

随后出现的区域规划理论有:

工业区位论:由德国学者W. Launhard最先提出。随后,德国经济学家A. Weber 和美国空间经济学家E. M. Hoover 等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可以划分为最低成本学派、运输费用学派、市场区位学派和社会行为学派等四类,其中以最低成本学派影响面最大。工业区位论主要针对工业的市场、运输、生产、原料等一系列对工业利润最大化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用于合理协调区域的产业布局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W. Christaller 1933年在他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首次发表了这一理论。他的中心地概念是指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它集合了区域的中心功能和综合功能。该理论认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依据三种不同的功能控制关系(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构成三种不同等级的数量体系(分别为K3、K4和K7系统),在空间上也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中心地理论在今后的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指导地位。

增长极核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者F. Perroux 于50年代提出,后经美英学者A. O. Hirschman,J. Boudeville和M. Hanson 等进一步完善。该理论主要针对区域间中心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进行研究。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包括城市本身的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组织规律、城市对周边乡镇的吸聚模式和区域内各个城市相互联结的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等三个层次的研究内容。其中包含了城市最佳规模理论、空间吸聚理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和类型分异理论等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通常可划分为四个阶段:a)低水平的均衡阶段。是区域间合作的初级阶段,各城市之间相互影响较小,处于均衡发展时期。多为农业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b)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阶段。区域间的合作优势开始在在中心城市显现,各城市之间开始出现非均衡发展。表现为前中期工业化社会的典型形态;c)由极核扩散发展的阶段。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处于饱和状态,出现了向周边主要城市的扩散,促使区域间多中心城市的形成。多为中后期工业化社会的典型形态;d)高水平的均衡阶段。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地区间的阻隔和差异已逐渐消失并完全融合为一个整体,整个区域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区域优势明显。处于高水平、动态的均衡发展之中。多为后工业化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该理论对区域间各城市依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合理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区域规划的制定,关系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战略实施。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是区域规划在实践中的经验提炼,是指导区域规划制定的可靠依据和有力佐证。在制定区域的总体发展规划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理论,扬长避短,找出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彭震伟,«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 顾朝林,«概念规划»。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区域规划方案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from teaching content,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eaching method by taking the 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teaching system.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改革;商洛学院

Key words: 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teaching reform;Shangluo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5-0160-02

0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区域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尤其是2009年国家批准了“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等九大区域规划,旨在解决区域矛盾,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在培养适应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培养在区域发展中从事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4]。因此,本文以商洛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探讨《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课程特点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其以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为主干学科,课程体系包含了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规划学、信息科学和环境学等众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其次,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社会需要高校培养出重基础、强实践、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应用也是该门课程的主要特点。

2 研究现状

目前,商洛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2009年开设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改名而来,自2013年改名以来,共招收学生近320人,并确定了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专业方向。经过几轮修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开设学期为第五学期,主要面向大三学生,其先修课程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城乡地理学》、《城乡规划原理》、《城乡经济学》、《城乡社会学》等课程,共36学时,参考教材为崔功豪等编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该课程分为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两部分。前者主要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编制区域规划提供基础和研究方法的。课程主要介绍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析方法和区域分析与模型在地区经济规划和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城乡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掌握区域发展、国土开发与整治、城乡建设的研究与规划的基本方法。

3 存在的问题

3.1 教材内容较陈旧

由于区域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与该工作相对应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首先,课程教学内容较多,其教材内容主要有十五章,涵盖了较多的知识点,其学科跨度较大,与《自然地理学》、《城乡地理学》和《城乡经济学》等课程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复的现象;其次,与国内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一样,该课程选用的教材《区域分析与规划》(第二版)于2006年出版,至今已有10余年,知识体系较陈旧,不能反映区域规划的前沿理论和技术,也跟不上我国区域规划的步伐,无法体现时代特征。

3.2 实践环节较薄弱

区域规划工作本身具有实践性特征,《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也应该突出其实践性,尤其是商洛学院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背景下,培养学生进行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应用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多,实践课时较少,致使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区域规划工作一般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收集与整理、专题研究与分析、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与定稿等,该项工作的时间跨度较长,至少也需要一至二年。而《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总课时也就36课时,由于经费有限,也没有该课程的专业实习。因此,无论从课时还是经费都无法满足学生进行具体课程实践的要求,只能进行相关的概念性实践。

3.3 教学方法较单一

目前,《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在教学中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求学生了解区域分析的相关概念,理解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和整体评价,基本掌握区域规划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在课程教学中,虽然使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其“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调,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4 对策与建议

4.1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首先,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中,不仅要理顺先修课程与后修课程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城乡地理学》等其它课程知识交叉的关系,尽量避免授课内容简单重复;其次,要优化教材内容,反映学科前沿,突出课程特色。对现使用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如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区域经济与劳动力分析和区域技术支持分析三章内容整合为一章,即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根据区域规划的发展添加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料,并将它们引进到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习视野。

4.2 加强实践教学

由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技能环节。首先,要加大实践课时,尽可能将现有的36课时修订为36+18课时,其中36为理论教学,18为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强过程实践。通过借助SPSS,ArcGIS等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野外实地调研,掌握对自然资源、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的能力,同时学会制作专题地图,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再次,根据《商洛学院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学生要获得6个创新学分。因此,可以依托城乡绘图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综合实验室和自然地理实验室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并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4.3 创新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相长,还能提高专业的整体水平。在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外,还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如加强案例式教学,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讲解[5]。也可以开展合作研讨式教学,对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查阅和课堂讨论,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积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实践应用

商洛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中,运用合作研讨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讲解中,为了避免枯燥和课堂气氛沉闷,给学生提前布置选题“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中的应用”,然后将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学生围绕如何选“点”进行资料查询,第二组主要以“如何选择重点开发轴”展开调研,第三组主要以“点-轴如何扩散”进行思考;在前期资料查询和调研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达成共识,最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讲台讲解,由教师点评。通过类似的合作研讨式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实现了教学效果。

6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学校创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背景下,必须完善该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紧跟学校转型发展的步伐,体现时代性和应用性,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魏衡.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模块式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8):241-242.

[2]仇方道.《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507-2509.

[3]刘桂菊.“区域分析与规划”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