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月桃花雪

三月桃花雪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月桃花雪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月桃花雪范文第1篇

转载是媒体在处理异地新闻时经常采用的做法。稿件转载(本文主要针对纸媒)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刊登别的报刊已经公开发表的稿件,这种稿件通常称为“成品”,编辑直接从网站下载后,根据本报版面的大小,对稿件进行删改,改稿不会伤筋动骨,只去细枝末节;文末一般署为:据《×××报》。二是提前向其他媒体的采编部门约稿,稿件与受约媒体同步见报,由于这类稿件的时效性较强,往往成为同城媒体中的独家,不少媒体成立通联部门,由专人负责与各报(刊)实时保持联系,以期在第一时间拿到“最热门新闻”的稿件,在同城竞争中占得先机;这种稿件,已经当地编辑处理的称为“半成品”,否则称为“毛稿”,使用这类稿件时编辑的警惕性稍高,但与编辑本地稿件相比仍是放心许多;文末一般署为:《×××报》供稿。

转载稿件,一来省事,无需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顶多付点稿费;有的连稿费也无需支付,因为有来有往,稿件是双方交换的。二来安全,如果稿件出现什么问题,一旦遭遇追责,自己可以金蝉脱壳,把责任推到“被转载”的媒体身上。

基于上述两点,编辑在编辑转载稿件时便会有意无意地 “放松警惕”,不做深究,抛却了质疑的精神。让一些稍加留意便能揪出的错误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过,造成以讹传讹。对于一些低级的错误,受众一般都可以主动过滤,一笑置之。但也有不少实在算不上高级的错误会潜移默化地对受众造成误导,对自身也形成伤害,不得不察。

“赵作海案”是近期备受瞩目的热点新闻之一,各家媒体无不使出浑身解数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当然这些报道属原创的凤毛麟角,多数是转载。翻阅见诸报端的多数稿件,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提及赵作海的妻子赵晓齐时,使用频率最多的两个字眼是“前妻”“改嫁”。要知道,赵作海和赵晓齐并未办理离婚手续,从法律上讲,他们仍然是合法的夫妻。那么“前妻”“改嫁”又从何谈起呢?可能当地的老百姓就是这么说的,可作为文化人的记者人云亦云就太不应该了。遗憾的是,多数媒体转载该新闻时,亦未做推敲,以致以讹传讹了。

另有一例,去年一段时间很多媒体转载了关于安徽阜阳“白宫书记”张治安的报道,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图片中的所谓“白宫”建筑实际上是美国国会大厦――也即其国会山的建筑式样,而非美国总统的官邸――“白宫”的建筑式样。那么,“白宫书记”的称谓从何而来?好像最早见于2007年1月,颍泉区政府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被《农村农业农民》杂志《要给地方政府建“白宫”立规矩》一文曝光。报道称,因为整个建筑呈白色,又和美国的“总统府”有些相似,当地的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白宫”。此后“白宫”一说见诸各类媒体,“白宫书记”也便随之叫开。当地群众称颍泉区政府办公楼为“白宫”,媒体随声附和虽然可以理解为顺应民意,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推波助澜,让更多的受众在意识深处埋下“白宫”的影子。当然,也可能是媒体觉得好像不加“白宫”二字就无以彰显其权势的嚣张。我们可以戏谑腐朽,张扬文字,但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应以“莫须有”的噱头加以挞伐。

再举一例,今年3月份国内一些地方下了几场大雪,众媒体纷纷以“桃花雪”为题报之。带有浪漫气息的“桃花雪”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出现被人们津津乐道,自在情理之中。可在这里首先要理清一个概念:何谓“桃花雪”?从气象学上讲,并没有“桃花雪”的说法,而古诗文中常把三月飞雪称为“桃花雪”,多指农历的三四月份桃花盛开时下的雪。虽然其间也有媒体解释此“3月份”非彼“三月份”,“桃花雪”应以农历月份为准;但好像没能以正视听,“桃花雪”之说还是绵绵不绝地出现在整个“3月份”的报道中。而到了4月28日(农历三月十五)真正的“桃花雪”降临时,却又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因为,此时的媒体又绝口不提什么“桃花雪”了。

类似以讹传讹的事例还有很多,基本属于常识性问题,有些是粗心大意不求甚解,有些是传统文化的断层或缺失,在笔者看来,更多的还是媒体人自己的疏忽和浮躁,甚至是文化修养的短缺所造成的。

三月桃花雪范文第2篇

【惊蛰的民谚俗语】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三月桃花雪范文第3篇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惊蛰闻雷米如泥 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大麦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三月桃花雪范文第4篇

一、主题发言——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

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在致辞中强调: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师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愿意为少数民族音乐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搭建更好的平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在讲话中认为:强烈的人为性文化因素使我们面对传统时,常将之与封建落后迷信等同视之,在过往的历史上钉上封条。作为实现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是时候丢弃旧药方,在音乐教育的权威规范体系中为传统悠久的多元民间音乐、大众音乐生活开辟“去遗产化”和“去边缘化”的空间了。

在主题发言环节,五位教授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展开论述。樊祖荫认为:我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为建设和发展各民族音乐文化事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其总的培养目标。包括招生、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的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等均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设计与实施。田联韬从具体的实例切入,将自己多年带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最后落脚到音乐学分析角度进行展开。萧梅以《再谈二十世纪的两本书》作为隐喻,探讨如何通过对“两本书”的反思,来考虑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界,探索突围与共建的问题。张欢以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为实例,探讨音乐教育体系化的重建与双重乐感文化内涵及实践内容。他认为:音乐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其内容和文化土壤构成的关系,“植入式”的民族音乐教育难以解决音乐教育者该有的思维框架。谢嘉幸以实施“广西少数民族民歌教唱工程”为实践,探索在当下诸多的音乐文化已经失传,许多孩子再也不了解自己的音乐母语的背景下,他继“让每一个孩子会唱自己家乡的歌”之后,又提出“教每一个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力求通过教唱,恢复自己的音乐文化传统。此项目以广西为试点,包括开展调查、师资培训、编写教材、建立网络平台与资源库以及提供咨询材料等五项内容。

二、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多位老师针对此环节,从实际出发,阐释自己的观点。郁正民对于课程视角下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培养现行政策,实施强基固本措施与建议。他认为应该“加强少数民族艺术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和出台“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课程政策”(特别是非地区的聚居地政策)等。他还提出要提倡“自助餐”式、多学科交叉、“订单式”的课程设置以及要打破班级制,提倡“导师制”培养的制度。徐寒梅结合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办学实例,分析在现存音乐教育体制一贯制带来的教学内容西化、少数民族师资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文化和技艺缺失、本土与外来音乐的>中突、现代社会对传统音乐的弱视等情况下,如何走出少数民族音乐师资培养误区的问题。和云峰从中央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材建设以及多年的实践出发,对开展教学工作提出实事求是、注重学生的兴趣点、全面采用多媒体手段等想法。金铁红认为萨满教与萨满调对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体现在审美意识、音乐形态、传承方式等几个方面。嘉雍群培从藏传佛教的古籍中挖掘音乐学方法,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苏娟对青海省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研究,从如何建立符合本省师资培训机制,如何建设具有本省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如何开发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李槐子提出“高等音乐院校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中究竟该承担什么”的问题。

三、少数民铗音乐教学方泫探讨

杨民康结合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相关教学的经历,认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作为国内音乐艺术院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和学科方向,应该按照学历层次的不同而分学习阶段与教学层次;同时结合田野考察和分析技能的学习,逐步开设研究方法论研讨课及专题讨论课。张应华针对贵州苗族音乐学校教育传播,提出三对悖论:一是教育观念层面上的现代性“同一性”和后现代“差异性”的悖论;二是多元文化教育理想与“文化代际传播”之“封闭性”的悖论;三是行动策略“差异化”诉求和“同一性”实际操作的悖论。尹媛对云南红河北岸彝族歌唱声腔系统的教学进行了关注,通过田野调查,对地方性音乐文化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传承和应用的实践性研究。

四、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

少数民族音乐课程与教材建设是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蓝雪霏提出高校如何介入到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工程,对于少数民族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增加培养指标、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生源、加强师资培训、实施资源整合等办法。王华根据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课程建设做具体论述。黄凌飞以拉祜族葫芦笙舞“体化”传承作为切入点,提出在日益走向多样化的当今社会中,随着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改变,这种东方音乐身体运动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生态是否能给以中国音乐文化为主体来建设的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一种“中国经验”?陈蔚以“山花儿”校园传承之路,探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要并举研究。尚建科认为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建构,关键在于突破现代性音乐教育体制下普遍主义的音乐“语法”规范、本质主义的审美理性法则以及科学主义的技术规训手段,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视为多样性的符号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所指内涵,突出课程的人文性、地域性和综合性,最终形成少数民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的文化建构模式。孙凡探讨了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专业音乐院校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播问题。以其自身的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为研究、实践对象,在对相关师生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有目的地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系列少数民族音乐课程。

五、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模式探讨

三月桃花雪范文第5篇

她内心深处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株野。

每年野盛开的季节,她都笑靥如花。

阳光明媚的午后,她决定跑到野外去看野。

山坡上,草坪旁,小路边,树林下,野,绿绿的叶,金黄的花儿,灿烂地开在春寒料峭的时分。大地几乎还未呈现出绿色,偶尔在墙根、土坡,可以一睹这种花的风采。稀少的总是珍贵的,最是那一抹珍贵,撩拨着她少女的心扉。

她一看见那些嫣然盛开的野,心情D时就爽朗起来。

奶奶在世时,经常在春秋两季带着她去摘野。奶奶喜欢野是因为野可以泡茶喝。

奶奶喜欢喝清爽的野茶。

因为奶奶的缘故,她也喜欢上了野。她只是喜欢默默欣赏野清秀文雅的模样,却并不怎么喝奶奶泡好的野茶。

从小学到初中,野成了她最欣赏的花卉。因为她亲眼目睹了一株野居然春秋两季绽放出属于自己奇异的光彩。这个世间,有多少花卉,一年内可以开放两次呢?她不得而知。她只知道野是这样的植物。

初三那年,当她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课桌上悄然摆放着一枝野时,心底D时就漫过无限的惊喜。她慌忙地拿起野的时候,居然发现野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清晰地写着几个潦草的字:“牵挂你一生”。她红着脸偷偷地环顾四周,赶紧把花和纸条收起,藏进了课桌里。

那一刻,她的心如小鹿般乱跳,好长时间也没能收回自己的思绪。最怕那无意间的碰撞,会让自己乱了心绪;最盼那深情的眸子,缭绕着她的万般柔情。

那妖娆的野,早早地开放了,是那么迷人,触动了她寂寞情怀中最柔软的部分。

思索良久,十五岁的她决定要疯狂地爱一把野。于是,她还是如约赴了今生第一场约会。

在空旷的田野里,远处,小河里的冰刚刚融化,那一片干枯的田野似乎要萌动出勃勃的嫩绿。一块大石头下竟然钻出一两朵野,羞答答地露出粉嫩的花瓣儿。她诧异万分:“今天才农历正月,怎么会开出这么鲜艳的花朵儿呢?这是野吗?”她一边蹲下身子,低下头看花,一边在心中赞叹着这花的娇美。她用手呵护着那朵在早春里开得这么灿烂的花儿,眼中也露出一片灿烂的欣喜。

帅气阳光的他躺在草地上,眯缝着双眼看天,笑着问:“那是野吗?”用一种怪怪的语气。她扭头,笑着问:“难道不是吗?”

他无奈地给她解释,佯装出小瞧她的口气:“喂,那是蒲公英好吧?”边说边轻轻采下一朵放在她的手心,望着她傻傻地笑。

他们之间的一切都是轻轻的,如微风,似细雨,轻轻地拉手,轻轻地对视,喃喃地细语。他们一起来到一棵正在发芽的果树下,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他告诉她:“蒲公英的种子,都是洁白的云彩。”她不信,固执地说:“蒲公英就是野!”

行,行,行!蒲公英也好,野也好,只要你喜欢,随便你怎么叫都可以,他任由她撒娇任性:“我喜欢连野都认错的笨笨的你。”

她的脸,如那晚霞一样变得绯红。

一地的野,在她心里乍然开放,满面清香扑鼻而来,就像他那关切的眸光,像一把凌空的利剑一样,直射入她心里那片芳香的草地。

那片草地的花儿还没有来得及开放,就面临着一股寒流的侵袭。就像三月的桃花雪一样,无情地摧折着早开的花儿。

他和她牵手看野的事情,被老师知道了。老师告诉了他们各自的家长。老师、家长的反应是极其强烈的,她被关在家里。父母严厉地批评她,听着爸爸沉重的叹息声,妈妈的哭泣声,望着那朵已经干枯了的、仍然夹在笔记本里的野,她的心碎了。面对家长、老师的质问,只能流泪不语,伤心的泪水流了一行又一行。那泪水能否滋润干枯的野,能否化身蒲公英飞到自由自在的田野?

父母对她施行了幽禁手段,软硬兼施地要她必须答应不再理那个男孩作为条件解除幽禁,让她重返初三的课堂。然而,再次返校之后,她才发现课堂上少了一个人,不见了他的踪影。

有玩的好的同学告诉她说,他被老师劝退了。临走那天,他歇斯底里地朝老师吼叫着说老师冤枉了她。老师在他的家长面前说了他一大堆坏话,并承诺不上学也给他毕业证。本来他的家庭条件就不好,父母一气之下,就让他退了学。

听到这些,她的泪不由自主地滑落,正好滴在那朵花瓣虽然枯萎了,但是依然灿烂金黄的野上。

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的路上;无论天晴,还是下雨,爸爸天天都去护送她。对于爸爸,她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感情。也许,怨恨多于感激!

他也经常在学校门口等着她。

她知道,却从不敢抬头看他一眼。碍于爸爸的监视,她也从没敢跟他打过招呼。

迫于压力,她自己的感情压在心底,按照老师、父母的要求,平静地、冷漠地、一心一意地埋头攻读教科书。他深情的眸子,一次次在她的冷漠中变得失望暗淡,最终消失不见。

中考之后,如父母、老师所期望的那样,她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

时光流逝,他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淡出她的视线。

那个夕阳洒满窗棂的午后,她拿出很久以前的日记本,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打开扉页,看到了那朵风干的野,忽地,她紧紧关闭的心门就在那一刻被轰然打开。她的心,刀割一样疼痛着,抽搐着。

她骑着爸爸因为成绩突出奖励给她的粉色自行车,飞快地奔赴那次相约的田野。

她气喘吁吁地到了那里,下车,站定,到处都是翠翠绿绿的草,清清幽幽的小河里,水在哗哗啦啦地流着。她俯下身,跪在地上努力地寻找着那株曾经灿烂明媚的野。她不顾脚腕被荆棘划伤,分开杂草不顾一切地找着。“野,你去哪里了?”她像是在对他深情地呼唤,也像是自己沉吟着心底的忧伤。空旷的田野上,只有她自己的声音在心中回荡,回荡……

找不到了,找不到了……

心爱的野,你经不起等待,早已变成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走了……消失在天涯海角,再也不能复原。她压抑许久的感情,像快要被洪水摧毁的堤坝,在那一刻化作泪水决堤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