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土建筑

生土建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土建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土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土建筑 技术 生态

中图分类号:TU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11)03-0130-10

生土建筑概述

几千年以来生土建筑的命运就与人类发展的命运紧密相连,生土建筑是世界物质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但生土建筑却已成为一个被现今很多人所遗忘和忽略的角落。

我国的生土建筑按材料和建造工艺区分大致可以分为夯土建筑、土坯建筑、窑洞建筑等。生土建筑以其天然的物理性能具有蓄能。隔热、隔声、防辐射等功效。生土可以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吸附,泥土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身体健康,生土还可以还原于大地使之能够循环利用。生土建筑还具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与自然和谐、低污染等优势。所以在地球环境遭到破坏日益明显的今天,生土建筑不失为一个在建筑形式上很好的选择。

生土建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形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陪伴人类一路走来。远古人类当时还没有能力和技术去建造房屋,他们只能居住在天然的洞穴中,来避寒取暖,躲避野兽。在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中国出现了半穴居,后来又发展成为地上建筑。我们从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当时人们已掌握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在其后的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生土材料的特性所以夯土技术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得到广泛发展,比如青海的“庄窠”,福建的土楼。同时土坯建筑在中国也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在新疆、宁夏、青海、福建、等地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土坯建筑。

生土建筑与地域性建筑、生态建筑、地下建筑、覆土建筑,绿色建筑等都有很多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的定义都在随着人类的认识在不断改变,人类对于生土建筑的定义也应随之改变。现今对生土建筑的定义虽然比较多,但各自区别不大,如其中一种定义为:“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仅作了简单加工的以原生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这个概念它抓住了材料的特点,若将生土建筑的定义进行延伸可能会更宽泛更包容些。如:以运用低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创造符合生物圈的良性循环为目标,尽量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构筑物。

从技术角度来浅析生土建筑

对于生土建筑的性质,为何要发展生土建筑,这里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简单阐述,从而为生土建筑的发展提供些理论依据。首先来看看什么是技术,关于技术在《辞海》中的定义是:“(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2)除操作技术外,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技术是人类为了生存和不断改善其环境而从事的各类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中间产物,是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能力。技术的发展,是人的欲望与技术的一种互相作用。技术正是在人类的欲望不断满足,一个欲望满足后又会有一个或者几个新的欲望促进下发展的。许多技术其发明的动机是善意的,然而在后来的运用中却产生了与初衷相悖的结果。比如众所周知的海洛因当初是作为一种镇静止疼药,后来发现其上瘾的副作用而后渐渐成为的。

技术的快速任意发展带给人类短暂的幸福和满足后,其弊端在工业文明时期便很快表现出来。工业文明的生产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为代价,认为技术的进步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人们很快发现其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大批量灭绝,已经影响到人类的长远生存问题。而人类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原始时期,由于当时技术简单粗糙所以对自然少有伤害,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

很多技术在发展的同时都对自然产生着破坏,因为它们的每一次运用都在改变着自然界,自然界的特点是它的天然性和无人干涉性。既然技术具有反对自然的特性,这就说明技术虽然被用来造福人类,但技术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也表达过类似的见解。

现今人类已经看到了无论何种高科技、高技术如何发展,都不可能无所不能,这是因为自然规律不能打破,技术是有边界存在的。既然高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的同时,更多带给人们的是恐惧,灾难,那么就需要一种既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能够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技术,这必然将成为今后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这时低技术产品的优越性便逐步显现出来:低技术产品表现在建筑方面最合适的代表恐怕就是――生土建筑,这个在地球上已经成功伴随人类发展几千年的建筑形式,其优点大致为以下几点:㈩节约能源,主要是因为生土材料具有可回收的特性;(2)施工方便,(3)造价低廉,就地取材使其非常经济,(4)冬暖夏凉,由于生土具有导热系数小和热惰性好的优点,使得夏季白天室内的温度明显的低于室外温度,而夜间热量慢慢扩散,使室温又不会太低,冬季室内温度也明显高于室外。综合以上的优点也许它便是我们所追寻的能与大自然相和谐的建筑形式之一。

分析泽普县胡杨林宾馆方案设计

2000多年以前,张骞出使西域后,汉军曾在现今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屯田,后受西域都护府管辖。200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已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繁华城镇。泽普是维吾尔语“漂着金子的河”的意思。这里光照充足,水源丰富,土地肥沃,还是新疆重要粮、棉和大红枣生产基地。泽普县总面积989km2,总人口20.15万,有维吾尔、汉,塔吉克、回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9%。

在泽普县城西南35km的大漠戈壁深处,奇迹般地生长着一片壮美的胡杨林,这就是叶尔羌河畔的璀璨明珠――金胡杨国家3A级森林公园,泽普胡杨林宾馆便坐落在其中。众所周知新疆大多数的胡杨都生长在大漠中,呈现缺水、干旱的特点。而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在叶尔羌河冲击扇上缘,三面环水,在碧水的映衬下胡杨林显得更加葱葱郁郁,这也是泽普县金胡杨国家森林公园与众不同之处。景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集静态区、休闲区、田园风光区,冰水游览区于一身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胡杨林宾馆的设计可以使游人在观赏胡杨林的同时,也能享受休闲度假的乐趣,引领当地民俗风情旅游的新时尚。

该项目由新疆玉点建筑设计院院长刘谓先生于2008年主持设计。原方案为两栋都为弧形平面的建筑,以环抱的姿态朝向主要街道来欢迎八方来客。其中一栋楼为局部三层,另一栋楼为二层。本建筑设计强调土生土长的建筑材质并就地取材,将新疆喀泽普地区当地的夯土技术和材料与混凝土技术相结合。这样既能够满足建筑抗震要求,又能节约资源降低造价。这种夯土墙面的装饰追求类似胡杨树身的材质以及农家小院的墙体,使墙面凸凹不平。建筑一侧的屋面高低错落,而另一侧屋面浑圆夸张。都没有规律的向空间伸展、延伸,这样会使客房的室内空间各不相同,充满趣

味。设计师努力将屋顶,侧墙、底板融为一个有机体,所以整栋建筑就如同从地下生长出来的一样,极富生命力。

设计师又在建筑物周围布置相当于一层楼高的大片木质葡萄架,其粗犷和模仿树杈形状的搭架方式,体现出胡杨林景区中各个生命体自由生长的蓬勃生命力。同时葡萄架又将建筑物向周围进行延伸,使建筑物能更好的与周围环境交融,在夏天架子上面种植的葡萄等植物不但能提供给游客们一个纳凉的场所,更是给建筑物创造了一个“灰空间”,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空间的连贯性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的感觉。“灰空间”的运用手法还同时增加了建筑空间的层次,使原先形体略显简单的宾馆,层次感更加丰富。众所周知维吾尔族特别偏爱葡萄和葡萄架。凡是有维吾尔族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它们。那碧绿的大叶片儿和翡翠、玛瑙般晶莹的串串葡萄,在棚架的支撑下,形成了充满温馨的“灰空间”。就像维吾尔族著名歌唱家巴哈尔古丽在歌曲里唱的“葡萄一串歌一串,甜甜的歌儿迎宾客,欢迎远方的朋友们,葡萄架下坐一坐”。当宾客们围坐在葡萄架下吃着瓜果,馓子,听着动人的音乐旋律和节奏鲜明的鼓点,看着优美的民族舞蹈,会忘却所有烦恼和忧愁,享受到仙境般的逍遥和幸福。

设计师还引入了水景,这也是本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设计师让水体如同一个美妙的音符在场地中游走,由宽到细自然渐变。它不但能与宾馆及周围景色巧于因借、倒影成趣,它同时还能起到组织人流和空间的作用,给人明确的方向感。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嚣,静的和平,还有韵味无穷的倒影。她同时还能为植物、鱼,微生物等提供生存之地。由于亲水性是人的特性,特别是儿童,这样又能给游容提供一个近水、嬉水的场所。

本工程于2009年12月竣工,很遗憾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工期,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建成后与原方案有所差别。最终建筑面积4636m2,地上局部2层,总耗资500万元。宾馆共有60套标准客房,其中包括家庭型套房,农庄型套房、单人间等,每层设有多功能咖啡厅,茶室,并在顶层设有大开间的多功能娱乐厅,客房、建筑的公共厅廊、楼梯间等,窗户均采用落地窗与竖向条窗相结合,视野开阔,景致优美。实际工程又加入了维吾尔族民居中“晾房”这个元素(晾房主要用途是用来晾晒葡萄干),将它运用在建筑的局部,使建筑的立面效果更加强烈,也使游客增加宾至如归的感觉。最后设计师突发奇想将原施工用的两座塔吊买下并将其永久保留,使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塔吊的存在仿佛在诉说此建筑还未完工,它是富有生命力的,它还在不断的自我建设中。

从胡杨林宾馆的方案设计中我们或许可以感觉出设计师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一个尽量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破坏、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也同时在关注人们在建筑室内、室外的感受来进行建筑设计。这与现今大多数建筑师喜好设计讲究贵、新、奇的创作思维不同,设计师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建筑师为此所肩负的责任、感触到生土建筑的生命力。也许这便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与设计灵感互相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虽然很遗憾有众多因素在制约、干扰着方案的实施,但不管怎么说建筑还是完成了,虽然没有原设计的那么完美、和谐,但它至少是设计师所传达的一个讯号。它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体验到生土建筑所带来的快乐和惬意,从而爱上生土建筑;让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重新审视生土建筑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推广生土建筑。

结语

我们也许能够从现今人类所定义的任何一种建筑类型中找到生土建筑的影踪。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今的各种低技术、高技术建筑都是由最原始,最简易的生土建筑发展而来。生土建筑可能算是各类建筑的鼻祖,它既然能伴随人类几千年发展并沿用至今,就足以证明它的优越性。

地球从原始的太阳星云中积聚形成一个行星到现在,目前某些科学家估计其年龄为45.5亿年。而人类却在刚刚摆脱茹毛饮血生活的几千年中,就将地球破坏得伤痕累累,让地球如此不堪重负。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全人类需要共同实现的生态文明。全社会都应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而我们各位建筑设计师或准建筑设计师所能做的是要运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使生态文明、绿色环保等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用实际工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生土建筑,让更多的人爱上生土建筑。

最后运用古文中的一句话:“万物不能越土而生,人亦万物中一物”,愿生土建筑能够伴随人类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小虎,本源――论生土建筑的现实意义,西北美术2003年1期。

2 李生英,王晓丽,李维青,以吐鲁番为例谈新疆生土建筑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2卷第2期

3 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P43。

4 姜振寰,技术哲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P88。

生土建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窑洞;土建筑;陌生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204-01

一、生于土的陕北窑洞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干结疏松的土质,为生于土的陕北窑洞掀开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一种建筑形式是必然要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修正,是这种建筑文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更为的贴近。独特的自然条件成为窑洞文化的始祖。

黄土地的独特的深厚土层,成为窑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土层深厚,土粒质地均匀,结胶性能好,可塑性强,垂直性好直壁不易坍塌。(2)黄土高原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空气干燥、雨水小等气候特点,为窑洞的穴居干燥提供了最佳的居住条件 。(3)黄土地的深厚土层具有良好的蓄热和散热的功能,冬暖夏凉成为窑洞独特的特质。(4)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特征,致使植被稀少,多风沙天气,黄土地特有的沟壑有助于减少风沙的侵袭。(5)深厚的黄土层易于施工,节省材料,占地面积小,易于建设。

二、融于土的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产物,而窑洞体现着黄土文化的深层含义。从早期的原始建筑到今天的现代建筑,虽然它们自身没有像“语言”一样主动表达任何意义,然而建筑却能体现人的精神风貌。黄土地的文化造就了窑洞的建筑形态。传统的窑洞空间从外观上看是圆拱形,虽然很普通,但是在单调的黄土为背景的情况下,圆弧形更显得轻巧而活波,这种源自自然的形式,体现了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的理念。

以院落为单元,或以成排连成线,沿地形变化,随山顶势,成群,成堆,成线地镶嵌于山间,构图上形成台阶型空间,给人以雄浑的壮美感受。黄土窑洞作为一种建筑形式,是由点、线、面等要素组合的单位空间,作为一个单位空间来说是相对静止的空间,然而对于整体空间来说它是动态的空间。建筑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建筑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的,从而成为整体空间的一部分。建筑本身也是组成环境不可缺少的元素,协调统一的建筑才能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建筑在环境上能够与大自然有机的结合,与周围环境取得和谐的配合,才能给人以激情。黄土地突出、强调窑洞的竖向线条使窑洞使窑洞产生一种飘逸而上的感觉,一种西北汉子粗狂直抒胸臆的情怀,使人联想到勃勃的生机气息。建筑应是自由活波的没有束缚的,没有任何框架限制的,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促显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西北人的气质。

三、站在土上的“陌生化”

一切行为、动作、言谈等,一旦经过多次的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东西,变成带有机械性的、自动化的东西。这种自动化现象使人进入了机械性的领域,人的反应活动成了一种机械反应,因而不是把人带入麻木不仁的状态就是越过直觉直指认知。“陌生化”就是打破惯性思维,引领人们去发现周围世界的奇特性,从熟悉的甚至是已经麻木不仁的状态中找寻而又非同寻常的事物,摆脱审美疲劳,重新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建筑要实现“陌生化”的效果,就是要不断地创新,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不断研究人的认知和感受。

陕北窑洞居民至今未摆脱中国传统的民居形式,如围合的院落,平面布局遵以严格的等级制度等。黄土地特有的文化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自然为主,营造绿色的自然生活空间,尽力满足居民的各项需求。首先从技术上,合理的环境设计可以对建筑的通风、取暖和采光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从感官上,周围环境适当的表达能给建筑使用者带来舒适愉悦的氛围。“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这种“协调”应包括两层含义,有空间意义上的协调,也有时间意义上的协调,二者应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时空坐标系统”。当代建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把环境空间看成建筑的“主角”,而人又是环境空间的“主角”。建筑应抓住环境的本质来实现,强化建筑、环境和整个空间的联系和特征,并在对话中取得融合。

四、结语

窑洞的“陌生化”最关键的在于不断创新,而对于建筑设计者而言,创新意味着要不断突破思维模式,不断研究人的认知和感觉,不断开阔视野,让生于土、融于土、站在土上的建筑艺术在创新的模式上融于生活。

参考文献:

[1]杨雨佳.陕北窑洞窗户图案研究[J].大众文艺,2010.

生土建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吐鲁番 环境 民居

Turpan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folk house

Abstract:Turpan Uighur houses in dry climates is the use of local raw materials, adapted to the local climate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the creation of its special architectural features is unique and has a good climate adaptat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green building.

Key Words:Turpan,environment,folk house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吐鲁番民居是维吾尔族在干燥气候地区利用本地原料、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而创造的,具有良好气候适应性的原生态绿色建筑。吐鲁番地区的干旱少雨、冬冷夏热、多风,促成了其特殊的建筑基本特征,例如生土建筑,半地下空间等。

不论是世俗建筑还是宗教建筑,维吾尔族因地制宜地按照环境和气候特点来建造适于使用的建筑。吐鲁番的维吾尔族百姓根据当地的特点,如气候干燥、土质良好的特点,设计出带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土拱平顶房屋。由于土的热惰性比较好,这种房屋就可以抵御夏季的炎热和冬季的严寒。由此形成了吐鲁番地区民居建筑的独特性和独有特征:

一.民居建筑的材料

生土建筑是吐鲁番民居建筑的一大建筑类型,也是极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独具风格的空间形态,它不但可以就地取材、方便施工,而且造价低廉、节省能源,再加上生土具有“呼吸”的作用,所以可以在室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湿度和温度环境,由此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生土建筑很容易地能消解与自然中,十分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

平民的民居房屋可能大部分是用干草泥土的砖和一些木杆所构成。镶贴台基和门墩以及其他突出建筑部位的瓷砖,有灰色的和绿色的。屋顶铺设着厚厚的一层高粱杆,房屋从下往上糊着一层厚厚的泥土,屋顶上盖着瓦和其他粘土。

二.民居建筑的装饰特征

吐鲁番民居的室内装修比起疆内其他地区的民居要简朴很多,强调以实用为主,唯独雕花的大门很华丽,它是吐鲁番民居建筑的亮点,是集中了功能性、观赏性和装饰性为一体,恰当、生动地反映了当地居民的审美。

民居的基本生活单元为民居房屋平面布局中的必备部分。各室的外廊相连而组成一体,小窗户、厚厚的墙体,高高的台基是当地民居中常用地方材料在冬日严寒、夏日炎热的情况下保持室内冬暖夏凉和干燥的习惯手法,利用厚厚的墙体挖洞设龛——充分地开辟和利用有限的室内空间,其中壁龛和壁炉都是具有很强的室内装饰效果。大量使用地方材料,积极地适应外界气候变化而将高档的外购材料经过精选、节俭、合理、有效地使用在建筑的重点部位上,例如:柱头、栏杆、檐头、窗门楣及室内装饰上,一次形成大体平淡、重点装饰、外简内秀的建筑装饰特征。

装饰和图案均是以植物茎叶、藤蔓、蓓蕾、花朵果实为创作的题材,没有任何动物或者人物的装饰造型。在室内的装饰中还采用了较多的“软装饰”,例如:地毯、挂毯、帘子、花布墙裙等。其色彩在墙体上的运用,大部分面积以白色、赭石色、蓝色为主色调。色彩在柱头上、柱脚、栏杆、栏板、屋檐下、门窗楣等重点装饰部位变化多样,丰富而华丽。扶壁柱、檐头和其他主要墙体更以砖或者经磨制的异型砖拼砌出各种拼花图案。院内分区井井有条,柱廊下、门、台阶、室外楼梯的空间经过精心细致的处理,运用丰富色彩显得优美舒畅。

三.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

由于吐鲁番的炎热,为了躲避高温的折磨,当地人们将庭院布局设置成内向型封闭或者是半封闭的形式,建筑平面采取“一”字形、曲尺形、对立形或者是三合院式的布局。为了降温,他们的空间非常注重空气的对流通畅,往往采用建筑之间的空庭上采取高架棚予以覆盖,由此便可以形成大片的可以乘凉的阴影。高架棚——室内外延化和室外内处理,可以很好地创造出阴影。在房前屋侧架起大而高的凉棚,共有两种形式:①依傍型:宅子前面或者其一侧架起凉棚,或者两个住宅对面而建,中间架起凉棚,好处有二:第一、使阳光无法直射到墙面;第二、走出房屋的人可以在阴影之下活动;②独立型:3-4m,通常高出屋面50-150cm,它通常以土块或者砖砌柱子架起,其高差所形成的的空隙或者是敞开通常以花格墙围合,保证空气自下而上的对流。 有的高架棚高出屋面1-2米——屋前有高大宽敞的空间,夜间可以住人,夏天住在高架棚下——因此高架棚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二起居室或者是卧室。

为了克服围墙在围合后产生的空间闭塞和空气流通不畅——在围墙的砌体上设置各式各样的花格式通透的砌体形式、高低组合、虚实有致。即形成了透风墙。

生土建筑和土木建筑是吐鲁番民居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它可以很容易地解决食物容易变质的问题,而且还为某些不方便在室外操作的家务事选择一处相对凉快的场所。半地下室是为了白天利用自然采光。

高台基、厚墙、小窗户、平屋顶:①民居大多数以土坯砌筑墙体。土壤——大孔性湿陷性土质,稍微潮湿,砌体的强度即会降低并逐层的剥落,为此可以用卵石作为基底并提高基台以决断水分渗透。②适应土墙的力学性能,据寒暑温差极大、冬夏季节特长的奇寒酷热风沙日较多,为此采用厚实的墙体,小窗户甚至面向院内的建筑墙体不开窗户,可以形成冬天保温夏天隔热的舒适效果。③干旱少雨、冬天极少降雪和不考虑卸载雨水的处理,采用草泥屋面的平屋顶。

晾房:为通风顺畅——晾房置于高处且争取四周空荡无阻,可以借房顶做晾房。以土坯砌柱,在柱子间砌筑镂空土坯墙体,上架设简易顶棚,四壁都透风。

不露天的露台和无阳光的阳台 :①民居为平屋顶,也有楼房——底层面积大,楼层面积小,形成退台处理;②晾房建于屋顶之上的一侧和利用地形做成依坡退台,借层上升的爬坡屋。由此,二层的房前,一层的房顶就形成了露台,在此搭起棚架形成不露天的露台;③楼房前的高架棚处理成与房顶等高或更高一些,由此,二楼设置的阳台也没有阳光照射,形成了无阳光的阳台。

结语

环境是地域建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特色风貌展现的舞台,也是制约建筑继续发展重要因素。吐鲁番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是在对地域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的逐渐适应中形成的,具有良好气候适应性的原生态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杨晓峰.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传统民居及村落环境[J].建筑学报,2007年4期

生土建筑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建筑学可持续发展现实途径

近年来“生态建筑”的概念在房地产开发商和大众传媒的的宣传而渐渐为民众所熟悉。生态建筑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绿色建筑。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Ecology)概念,并为这一新学科下了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植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保罗·索莱里将生态学(Ecology)与建筑学(Architecture)相结合,建立“生态建筑学”(Acrology)的概念框架,并指出任何建筑或都市设计如果强烈破坏自然结构都是不明智的,主张对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最适宜的设计和利用,反对使用高能耗,提倡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时至今日新一轮的全球生态热把生态建筑学再次推向了建筑学科的前沿阵地。

1生态建筑学的意义及现状

生态建筑学是由于生态危机和建筑学发展危机而被推向历史舞台的,目标是通过平衡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创造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人工生态环境。整体有序、永续利用、循环利用、反馈平衡、有偿使用可以概括生态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是必然的,只是在远古和农业时代对自然的干扰较小,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不至于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工业社会之后随着人类对石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量索取,伴随而来的空气污染、水污染、气温变暖,造成了自然环境急剧恶化。

生态建筑学的理想状态就是尽量把人类的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通过生态补偿性设计达到正干扰和负干扰的平衡。一方面,人类要通过对自然的索取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又不能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生态学的关键问题是探讨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套用到生态建筑学上就是人类建筑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平衡问题。理论界曾经以生态学思想结合建筑学科探讨过很多生态建筑学的可能范式。比如,从生态空间的动力学和静力学来探讨生态建筑学的自然范式、以场所的概念来探讨生态建筑学的社会范式等。同时还涌现了很多基于材料学、节能、可再生能源等具体环节的研究与实践。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建筑学的内涵涉及广义建筑学的范畴,涵盖从宏观的区域规划到室内环境设计的广度。

实际上传统建筑学并非完全背离现代生态建筑学原理,有些常规性性设计恰恰包含了很多生态设计的要素。比如,在建筑设计中所倡导的甚至被写入规范的自然通风、天然采光、节能设计等等。但是现实是到处可以看到考虑一点生态设计的就打着生态建筑、生态园林、生态等等的招牌。生态建筑学很容易就沦为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标签或者是有些部门光耀政绩的噱头。因此,所谓生态建筑学就成为了一种理想或者说类似于人类自律的道德准则。什么样的设计才可以说是生态设计并无定论,资源零耗用和污染零排放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从现实角度来看把生态建筑学尽快更多地溶入到常规性设计中更加可行。考虑到人们的观念、科技发展、利益权衡等因素,生态建筑学的理想还任重道远。本文力求从观念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政策要素等诸方面探讨生态建筑学发展的现实途径。

2生态建筑学发展的现实途径

2.1观念要素生态建筑学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共生的途径,走到今天已经为很多人所共识。实际上,从室内装修污染到城市热岛、光污染等都已实实在在地摆在普通民众面前。但是有还有很多问题虽然短时期内没有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比如说资源的无节制利用、人类建设对生物系统的破坏、城市发展对历史遗存的威胁等等,这些问题的长期积累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生态建筑学从长远来说是保护人类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用这样的观念来指导建设决策和设计过程,将对生态建筑学的良性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民众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公共建设的决策中,甚至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毕竟生态和建筑两个因素和每一个普通人息息相关,生态建筑学不仅需要决策者和专业人员的关注,更应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所以,我们的生态建筑学观念还需要普及,需要用科学的态度渐渐使生态观念深入人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浮华宣传。我们期待着有一天当面临生态和发展的抉择时,大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生态建筑学的态度和观点。因此,观念要素是决定生态建筑学发展的关键。

2.2经济要素在经济社会中价值规律决定着市场的选择。生态建筑学必然也会面临价值取向的问题。从宏观来说生态建筑学应该是经济的,但是人们往往容易被短期利益所蒙蔽。历史上有很多民居建筑用很质朴的地方材料加上合理的设计同样可以做到很“生态”。另外是否经济也不能单从造价来看,更应该结合使用过程的能耗及维护成本进行综合评估。

当今有一些房产打着生态牌而卖出了高价,这种现象可谓喜忧参半。不可否认,一些新型生态材料由于还没有被广泛使用、高科技材料研发成本分摊、缺乏规模效应而使价格过高。如太阳能光电材料,它们不仅能吸收太阳热能,还能将其转换为电能,支持建筑内部用电,有些甚至还能将多余电力输入电网,并且得到相应报酬。但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推动人们对生态建筑的选择。当生态建筑作为人们自觉的选择,经济要素一定也将成为伴随生态建筑学良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2.3科技要素虽然科技并不是生态建筑学的决定要素,但是科技确实为生态建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一大批新型建材的不断涌现,其中运用最广泛的的就是节能保温材料和太阳能光电材料。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认为的所谓绿色建材并不一定是生态的。例如木材,对于森林覆盖率低的国家来说,木材虽然天然,但却并不生态。而作为传统建材的砖经过略加改造却可以是很生态的。生态建筑学的科技因素当然还包含设备、构造的运用。这些新科技的运用很可能暂时增加了建造成本,但是随着广泛的运用将逐步降低。新晨

2.4政策要素生态建筑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政策导向。值得庆幸的是我国已经陆续制定了相关的节能设计标准,对材料、设备、构造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是正因为生态建筑学的综合系统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为此我们还需不断修改或调整相应的规定。例如,前些年各地大搞的玻璃幕墙就是一种很不节能的材料,同时还加剧了城市的光污染,新规定中已经明确限制了玻璃幕墙所占的比例。另外一个例子是经常有规划道路切断了山脉与水系的连通,破坏了生物自然繁殖与迁徙的通道。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需要有更加细化的相关生态设计标准来进行规范。另外,就生态设计本身来讲也缺乏可量化的标准,这也需要相关政策制定部门进一步去完善这些标准同时大力扶持新型节能建材、和太阳能光电产业的发展。

3结语

生态建筑学的发展使很多生态设计已经融入到常规性设计之中,但是真正的生态建筑所提倡的“双零”离我们还很遥远,还需要政府部门、设计师和公众的同努力。在这个过程的初期,政策导向和优惠扶持也许更加重要,如优先发展建筑节能产业,逐渐形成人们自觉选择的良性循环。我们期待的结果是生态建筑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沿着生态建筑学的道路,我们的生活环境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帕高·阿森西奥.生态建筑[M].广州:百通集团,2001.

[2]荆其敏.生态建筑学[J].北京:建筑学报,2000(7):6-11.

生土建筑范文第5篇

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采伐和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也越来越多,因而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生态系统逐渐开始发生退化,譬如环境污染、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土地退化等等。面对着这些愈发严峻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人们渐渐开始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深刻思考。对于建筑而言,由于其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废弃垃圾、污染气体以及噪声等,同时建筑物本身也是一种能耗非常高的事物,其中所必要的照明系统、供暖空调系统、动力系统以及生活或办公设备系统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若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当代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必须要考虑到生态文明这方面问题,要学会充分利用自然、发展自然、让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即是发展绿色建筑。这既是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人们对建筑品质的更高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够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健康和舒适的建筑环境。因此可以说,基于生态文明进行建筑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类型

1)生土建筑。生土建筑的最主要优点是能够利用覆土来充分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从而令建筑更加节约能耗。同时,生土建筑还有许多其他优点,如防尘、防震、防风暴、防噪声、防放射性污染以及防大气污染等,以及其非常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态化绿色建筑。

2)节能节地型建筑。节能节地型建筑的设计出发点是力求节约更多的能源与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能源与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譬如将建筑物中的一些生活废弃物进行再利用等。节能节地型建筑的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它需要建筑设计者不断利用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来充分开发与利用自然中安全和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从而取代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以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个更加健康与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空间。

3)生物建筑。生物建筑的设计出发点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待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它将建筑物视为一个生物般的有机体,并对其中的种种建筑学问题进行深刻研究。比较有名的生物建筑设计概念如“蜻蜓农场塔”,它的设计理念和特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a.对种种传统和自然材料的建造方法进行了重新审视与研究,在采暖与通风等方面采取的并非机械设备,而是自然技术;b.无论是在建筑的总体布局方面还是在其室内的细节设计方面,都深刻体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使建筑物显得非常温和;c.利用科学与合理的方法来确定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注重人们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对建筑环境的影响,而非只注重建筑技术方面的问题。

4)自维持建筑。自维持建筑是一种基本可以完全独立维持全部运作的建筑,它一般只需要接受来自外界的自然环境输入。自维持建筑并不与煤气、水、电等市政管网相连,它是利用太阳能、风能、雨水等自然资源来为自身运作提供必需能源,并同时能够处理自身所产生的废弃物。如果用生态系统观对自维持建筑进行描述的话,它可以被称之为一种近乎封闭的生态系统,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调节的功能。

3基于生态文明的建筑设计要点

1)注重建筑的总体布局。基于生态文明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应当要将建筑的整体布局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一般的生态化绿色建筑要具有较大面积的绿化带和景观带,并且还要对人们的生活区、娱乐区与商业区等进行科学划分。如北京市碧桂园生态小区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化绿色建筑群,它在设计之时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把人与自然紧密相连,既凸显出了时代感,又充满传统文化气息。北京市碧桂园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科学合理,它主要分为中轴景观带、宅间绿地景观、滨河景观带以及东面休闲运动区四大分区,每个分区既独立又相连,充分体现出了“生态化”理念。

(2)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基于生态文明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应当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即舒适化原则、运用自然原则和自我调节原则。舒适化原则就是要求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之时要尽量将其设计得更加舒适、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令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更加优质、温湿度环境更加适宜、视线环境更加广阔、光环境更加充足以及声环境更加安静等;运用自然原则就是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风能、雨水等自然资源来代替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从而减少建筑的能耗,并为人们创造出一个更加健康的建筑环境;自我调节原则就是要让建筑本身具有较好的自我调节功能,使其能够对通风、采光、温湿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以及能够进行自我净化、减少污物和噪声排放。

(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基于生态文明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应当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雨水等。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它在建筑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进行烧水可以大大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或有毒气体的排放;其次,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发电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某些用电高峰时节的建筑用电问题,方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再者,利用太阳能蓄热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冬天采暖,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消耗。风能和太阳能一样,也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小型或者微型风力发电机发电能够为建筑提供绿色电能,以及合理利用风能还能够为建筑室内提供优质的空气质量,从而改善室内环境。雨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资源,在建筑当中合理利用雨水系统能够节约很多能源,如在一些高层建筑当中,就可以利用屋顶花园雨水储存与利用系统来进行水资源的储存与循环利用,这在北方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建筑设计当中尤其值得推广。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