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完成000万元,占年计划000%;比去年同期增长000%;2销售收入:目标数为0000万元,上半年完成0000万元,占年计划0000%;比去年同期增长0000%;3工业总产值:目标数为0000万元,上半年完成0000万元,占年计划的000%;4存货周转天数:目标数000天,上半年实绩0000天,1实现利润:目标数为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加速000天;5应收帐款周转天数:目标数00天,上半年实绩00天,比去年同期加速0天;6产销率:目标数为00%,上半年实绩00%。
二、上半年工作的总体评价:
(一)重点品种销售下滑。
再加上各地医药市场整顿这把双刃剑,由于受到国家宏观环境的影响。导致有些医院对正常的业务工作都不予接待,给我销售带来了重重困难。早在年初,公司为强化新品推广力度,着力培育新的增量市场,对销售队伍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强化市场的开发与渗透,力争通过高投入、高压力及与之匹配的激励机制,使我专科用药销售再上一个新台阶。但由于医药行业宏观环境的影响,专科用药的销售与我预期还有一定的差异。与此同时,设置了专职人员梳理、强化渠道跟踪管理,开拓维护公司普药和激进用药市场,实现与现有医药业态相衔接的工作机制。
利用企业的产品优势、品牌优势,抓好销售队伍、销售市场建设的同时。积极寻求对激进特色品种的总和区域,充分借助商的渠道优势、网络优势和机制优势,扩大我产品的销售。
企业跟踪的5个重点产品:000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均有所下降。但我激进丸剂类品种异军突起,上半年。因疗效确切、易于吸收,市场前景被商看好,一些多年没有生产的老产品如00丸、000丸、000丸已成为商热力推介品种,销售市场陆续打开,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二)新产品开发和科技进步效果显著。
企业加大了新品研发的跟踪力度,根据二个开发(即市场开发、新品开发)一起抓的原则。并对已取得产品生产批件的品种着力做好产业化的前期准备工作。上半年,获得00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00生产批件、中药9类00片、00生产批件等,同时进行了包括0000等新产品的大生产工艺参数摸索工作,为这些产品顺利投放市场做好工艺技术准备。
还建立gmp长效管理机制,与此同时。组织全员进行相关文件的再学习和考核,要求每一位员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并且强化对进厂原料、出厂废品质量检验,加强生产现场的监控考核,确保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减少不必要的生产过程中的利息上升。
主要产品一次合格率均达到考核指标,今年上半年。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100
(三)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继续深化预算管理,今年。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和生产成本。同时,面对近年来行业显现的基本特征,即毛利率屡往低处走、销售量增利减增销不增效、利润空间不时下降的实际,从企业内部挖潜入手,强化全员节约意识,让每个部门、每个流程、每个岗位订出降本增效的目标、措施,责任到人。同时,还在降本增效量化考核取得效果的基础上依照四定原则(即:定项目、定目标、定责任人、定考核办法)制定了00项降本增效量化指标,并修订了相应的考核方法,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推销本钱、营销本钱、管理利息等,挖掘内部潜力,从而控制和减缓了利息费用上升的势头。
三、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看到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总结上半年的工作。也要看到目前存在问题: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没有松动,企业经营风险上升,市场开发难度增大,企业资金紧张,市场竞争激烈。下半年我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全面、正确地分析、掌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全力以赴、振作精神、克难攻坚;工作的着力点仍然是市场开发、降本增效、技术进步这三项工作,具体措施为:
跟进有力措施,1市场开发工作:分析研究市场。继续抓住四个方面也就是抓主产品销售、抓主销区销售、抓商销售、抓快批,倾全公司之力,确保全年指标完成,开创营销工作的新局面。
尤其是重点品种的终端市场网络建设,第一:继续抓好市场网络建设。巩固现有市场的同时,全面开展第三终端及低端市场的促销工作,结合农村市场由于新农合政策出台而显现的500亿商机,以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构建工作的启动,制定相应推进计划及工作措施、销售激励政策、市场开发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力争取得高端、中低端市场双赢。
销售工作要巩固原有市场份额,第二:公司所有工作要继续围绕市场、加强服务。同时针对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顾客的情况,采取积极灵活的销售战略,对竞争性品种实行产品扩张战略;对高附加值的品种实行稳定地市场开发战略;对特殊规格品种实行差异化销售战略。做好主导品种销售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新产品的市场开发,进一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
关键是调动一线营销人员的积极性,第三:继续抓好营销队伍的管理。能否做好下半年的销售工作。激发他主观能动性。销售部、市场部经理蹲点困难地区,抓全面工作的同时,定点对销售回款大幅下滑、重点品种下降量大、新品及低端市场开发能力弱的区域,给予指导、协助,尽快扭转销售下滑局面。
加强重点客户维护,第四:高度重视营销风险。及时掌握客户的动态信息。各地区定期反馈重点客户的经营状况和同类品种的相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深入开展以目标利息管理、技术进步为核心的降本增效工作,2降本增效工作:依照建设节约型企业的要求。强化质量、平安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质量、平安事故。
利用现有的工作机制总结、确认上半年降本增效的效果经验,第一:年初制定的定性、定量指标的基础上。加以巩固并以此带动相关指标的控制力度,切实把工作做深做细进而消化外部有利因素。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市场开发提供有力保证。第二:继续开展原材料比质比价采购,完善辅料、包装资料供应商质量审计和限价推销制度。要密切关注重点原、辅材料、包装资料的市场变化,预测价格走势,确
保年初降低推销利息目标的实现。
确保有效益、有市场的产品增长的同时,第三:要合理安排好生产。着力完善能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拓展思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尝试。可能的范围内,努力争取外部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力争使能源管理上新台阶。
3技术进步:
确保研发目标的实现,第一:首先对在研新产品进度进行跟踪考核。其次是对新获批准证书的产品工艺线路和工艺参数进行摸索、优化,使其尽快投放市场。
一、总体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3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1户已开复工,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7%。其中全部开复工3户,部分开复工18户,企业开复工人数为1461人。
二、疫情对企业的主要影响
1.复工人员短缺,招工困难,生产不饱和,另外,城际公交不通,县内到市内通勤人员较多,导致市内人员不能及时复工;
2.大部分企业复工时间后延,只有少数是全部开工,影响生产进度和交货时间;
3.受交通管制影响,材料采购不能保证按时到位,也无法正常发货,导致销售渠道不畅,资金回笼时间延迟,使企业(缴税、社保缴费等)资金周转压力加大;
4.设备检修、维护配件供应中断,个别大型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导致产能有所下降。
三、本地医药和纺织企业运行情况
我县暂无此类企业。
四、本地3月份工业报表工作存在的问题
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人员多数为一线生产工作人员,统计人员及财务人员未及时上班,如果本月对疫情控制较好,这部分人员基本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对3月份统计报表影响不大。
五、给政府部门的建议
1.急需口罩、消毒液、枪式测体温计等防护用品,是否可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购买信息,以保证复工人员的防护需要;
2.企业资金回笼慢,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比较大,是否可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短期内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关键词] 财务报告 创新 XBRL
网络经济下,财务报告的价值是通过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来体现的。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对加强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决策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到处充满着经济决策,而无论是管理,还是决策,都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信息,约占企业管理信息的70%以上。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信息的最终和综合表现,财务报告的网络化,使得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价值量的连续和综合,构建了完整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财务报告的创新
1.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财务报告的价值有限
传统手工会计产生于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商贸活动,完善和发展于20世纪中叶的工业社会。它是一个手工会计数据处理系统,会计人员借助于笔、算盘和凭证、账簿及报表对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依据会计制度,按照复式记账法进行会计处理,最终生成财务报告。在传统的手工会计存续的漫长历史时期,它不仅与当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促进了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经营管理的提高,会计信息系统所需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改善经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数据处理的效率低下,数据处理的差错率高,及时性差,导致财务报告的不准确和时滞对信息使用者的管理和决策支持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所能实现的价值有限。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会计信息孤岛,所产生的财务报告并未实现实质的创新和根本变化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普及使用,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纪元。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形成,实现了会计记账、算账和报账的自动化,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财务报告向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辅助决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部分地改变了会计核算的内容、方式、方法,促进了会计自身的发展,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的建立为企业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只是会计数据处理历史上的一种进步,并未实现财务报告的创新和革命性的变化,距离现代企业管理对它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会计信息孤岛。所谓会计信息孤岛是指“会计信息系统依据会计科目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数据进行分类采集、汇总、加工、储存和报告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使用者决策需求的状态。它主要表现在对外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不够及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分离;对内企业业务活动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相分离及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会计信息的分离”。由此可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未能与企业组织其他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集成起来,使得企业组织各个业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重复存储,引发了企业组织中数据的不一致,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成本。而且无法直接从企业组织其他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提取数据,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也就做不到数据的实时处理和会计信息的实时支持。另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只采集和存储了那些符合会计确认条件的交易和事项,财务报告只能提供财务信息,而不能提供非财务信息,即系统所能输出的信息内容十分有限。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和浏览的信息的主要方式,由于财务信息的重要地位,其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必然。
二、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报告的创新――XBRL
1.XBRL的含义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一种全新的财务报告语言,通常被译为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局限于特定操作平台的国际标准,通过它可以实现财务和商业报告数据及时、准确、高效和经济的存储、处理和交流。XBRL是在XML(可扩展的标记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报表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它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特定的标签识别和分类,促进统一信息的财务数据在不同的计算机平台和财务信息使用者之间共享。是一种专门用来编制企业报告、在网络环境下披露企业信息、提高信息利用能力的标准化语言。
XBRL是由XBRL国际指导委员会倡导并推动其发展。目前世界各国共有250多个机构参加了该组织。XBRL国际指导委员会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德勤、安永和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微软、IBM、J.D.Edwards、SAP,以及其他技术与金融公司资助。自从1998年XBRL诞生时起,XBRL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2.XBRL的特点
XBRL根据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将财务报告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数据元,再根据信息技术规则对数据元赋予唯一的数据标记,从而形成标准化规范。以这种语言为基础,通过对网络财务报告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可以将网络财务报告中不能自动读取的信息转换为一种可以自动读取的信息,大大方便了对信息的批量需要和批量利用。它以扩展标志语言(XML)为基础,将数据的显示格式、内容格式及结构标准化,用于企业信息的披露。它规定了企业报告信息的表达方法,规范了网上企业信息的披露途径。
3.XBRL的优点
XBRL的优点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XBRL能自动、清晰地转换信息使用者选择的包括数字和文字的所有企业信息, XBRL数据一经创建及首次格式化,无须第二次键入或重新格式化为任何特殊的列报形式,这大大降低了处理、计算和格式化财务信息的成本,提高财务报告编制效率,减少人工出错的风险。企业的内部信息系统将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整合并以最低的成本形成标准化的财务信息及财务报告。基于XBRL架构的财务报表信息具有标准格式,一次生成后,就可以直接在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构、银行、互联网站,以及出版印刷单位之间流通,各个机构根据自身需要提取数据进行处理利用,满足了不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二是为财务数据提供更广泛的可比性。在建立了具有广泛通用性的XBRL分类体系后,财务数据可以进行纵向的和横向的比较。企业可以高效便捷地分析财务结果,更专注于为企业提供管理及预决策支持。三是能够适应变化的会计制度和报表要求和跨平台使用。因为XBRL将财务数据细分为基本的元数据,在此利用和处理都是以元数据为对象,变化了的会计制度,以及报表格式只是处理过程不同而已,原有的XBRL的文档只需按照新的规则进行重组就可满足新的会计制度和报表格式的要求,自动生成具有可比性、一致性的数据。XBRL便于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通过XBRL对数据进行标注,赋予数据以语义,使信息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之间进行传输和交换,促使数据信息在互联网进行传输。四是具有向下考察(DRILL-DOWN)特征,XBRL标记的财务报告通过适当运用提问搜索工具,信息使用者可以自顶向下考察数据源及至相关的支持这些数据的权威性文献。
三、XBRL在我国的应用――任重而道远
XBRL作为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增加了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透明度,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财务报告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能力。它的应用必将会给我国财务报告的披露带来历史性的变革,成为企业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中国证监会从2002年5月份开始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并于2004年1月,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通过,确定了采用XBRL的技术规范,依据国际最新的XBRL2.1规范和FRTA的相关规定编写,使得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的报告披露有了合法统一的规范,2005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获准成为国际组织的会员,这是我国内陆地区首次以单位身份加入国际组织,在实际的推广应用中,目前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为主要推动力量。
XBRL在我国正处于推广的初期,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国内缺乏XBRL标准的专家和权威;与XBRL国际组织联系较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中,只定义了工业企业的财务报表科目的分类信息;目前情况下上市公司不是直接采用基于行业标准(如XBRL定义)的报表文件并将这些文件直接用于报送和;许多公司报告中缺乏必要的链接;在浏览报表时易发生不便查看有关报表附注,不能灵活链接到相关站点等情况。因此,推广和完善XBRL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在组织结构方面由政府主导开展XBRL研究和标准制定;加紧开发应用程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体系;积极传播XBRL知识,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等。社会各方包括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上市公司、投资公司、软件公司、各类企业等需共同构建一个XBRL信息和流通的平台,以提高资源共享度和降低相应的成本投入,从信息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来推进我国XBRL类财务报表信息利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tanleyZarowin,WayneE.Harding.Finally,Business Talks the Same Language.JournalOfAccountancy,Aug2000
[2]饶艳超:对在我国推进发展XBRL的几点建议[J].上海会计,2004(2):39_40
[3]万淑玲: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0_151
本章目标
通过阅读本章,您可以了解到:
1 为何以及如何进行中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标研究;
2 五个有代表性行业的中外领先企业如何编写社会责任报告;
3 中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标研究对报告撰写的启示。
第一节 报告对标思路和框架
一 总体思路
为了具体地分析如何编写高质量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本章将针对有代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具体研究,为此,从五个重要行业中分别选择两家领先企业,即国外企业与中国企业各一家。通过五组对标的研究,概括不同报告的特点和优缺点,了解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不同模式,来把握不同国家、行业、企业之间社会责任报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揭示对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启示。
二、行业选择的思路
在对标选择方面,首先考虑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业,即所选的行业必须是对经济、社会、环境有着重大影响、有着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存在利益相关方普遍关注的社会责任议题。同时,所选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包含传统行业也包括新兴行业,既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传统倡导者,又有最新崛起的参与者;既有国有企业主导的,也有私营企业主导的,这些行业所涉及的社会责任议题既具有普遍性,又是典型的。为此,本章选择电力、石油、钢铁、物流、金融五个行业。
第一组对标选择的是电力。由于属于公共事业部门,电力行业历来与环境、民生问题密切相关,有着直接而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外在的社会期望和压力使电力行业一直是社会责任报告的主导力量之一。第二组对标选择的是石油行业。由于石油行业与环境问题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对国家、社会,居民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石油企业与许多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有关,长期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石油行业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领先者。第三组对标是钢铁行业。钢铁行业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环境有着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行业,有着人数众多的雇员、广泛的社会影响,与电力一样,钢铁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是社会责任报告的积极参与者。第四组对标是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物流虽然不是传统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流,但由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物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且其经营的区域范围延伸至世界各地,联系着为数众多的企业与个人,因此,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新兴力量。第五组对标是金融业。金融是个传统行业,但由于其经营产品的特点,传统上被认为与环境或消费者没有直接的关系或会造成深刻影响,因此,与石化、公共事业、制造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相比,社会责任报告的金融企业一直不多,但近年来,金融行业成为社会责任报告增长最快的部门。物流与金融同属服务行业,与电力和钢铁行业相比,社会的期望和压力相对较小,但企业创造价值和提升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激励了社会责任报告的。
三、企业选择的思路
在确定所要研究的行业后,再从这五个代表性的行业中,从国内和国外企业中各选一家领先企业,即企业的规模、影响、竞争力或社会责任报告的表现在业内基本处于领先地位。
在电力行业,从国外企业中选择法国电力集团,就在于其在世界电力行业的龙头地位以及对法国的影响力,它是法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人民和环境影响巨大,而且还因为其在社会责任报告方面的突出表现。而国内企业选择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不仅因为它对中国能源战略实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人民生活、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着一般企业难以比拟的影响,而且,还因为其作为中国首家社会责任报告的中央企业,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石油行业,从国外企业中选择壳牌石油,不仅因为其在财富500强的领先地位,对世界能源领域有着重要影响,还因为壳牌石油在财富500强的社会责任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而国内企业选择中石油,是因为中石油作为特大型的综合性能源公司,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着特殊的企业性质和重要地位,而且多年来,中石油一直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积极探索企业持续发展之路,以能源推动发展,以责任构建和谐,是国内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和报告方面的优秀实践者。
在钢铁行业,安赛乐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经营范围遍及世界各地,雇员人数多达近10万人。安赛乐长期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社区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方面有着突出贡献,并且在所选的报告中,这是唯一非独立的报告,是在年报中的一个部分,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宝钢股份作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以及“世界级钢铁公司”,从2003年开始环境报告,从2005年起依据规范的GRl2002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是国内制造业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方面的佼佼者,对其报告的研究有助于把握制造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趋势。
在物流行业,TNT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快递邮政服务供应商,如何在服务业中树立典范,通过其报告中所披露的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特别是人的方面的管理,能够为众多服务行业的企业报告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中远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创下了“七个第一”,特别是作为第一份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典范榜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毫无疑问,对这份报告的分析,能够展现一份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全景,能够为航运及其他行业的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撰写提供良好的范本。
在金融行业,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于2005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是国内银行业的第一次尝试,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尝试将金融业的经营特点与社会责任问题相融合。而花旗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机构,报告突出了金融企业在全球经济中以及在社会进步中所承担的企业公民责任。对这两份金融企业报告的分析,相信能为更多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撰写提供一定的思路。
1.1评估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责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履行社会责任日益成为企业的共同挑战和追求。特别是2010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标志着社会责任管理新时代的来临,也使得政府、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媒体、社区等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期望的结果,又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的过程;既是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的重要依据,又是企业深入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全球社会责任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传播社会责任理念、提升社会管理、改善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
2009年起,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民政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安监总局八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工经联每年召开一届“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率先搭建起中国工业领域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这是国内首个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旨在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工作展示和交流平台。
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召开“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在此次会上,共有43家企业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推动更多企业编制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前两次评估的基础上,组织此次评估工作,形成((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报告》。
1.2评估目的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评估的目的在于:
・提高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社会责任报告水平;
・发挥国内首个社会责任报告的集中平台作用,增强其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的有效性;
・推进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促使企业建立报告定期机制;
・促进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推进社会贯任管理;
・透过报告从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和现状,使政府部门及有关机构有针对性地支持、引导和监督中国工业企业及协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1.3评估方法及技术路线
依据《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GSRI-CHINA2.0),制定《2011报告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框架表》,经过评估准备、实施、专题研讨和分析、综合评估报告撰写、综合评估报告等五个阶段,对集中的43份。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
2.基本情况
2.1报告企业情况
2.1.1企业性质
本次提交社会责任报告参加综合评估的企业共有43家。根据企业性质分,中央企业(含分、子公司)12家,占27.9%{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1家,占48.8%;民营及外资企业10家,占23.3%。与2010年相比,2011参加报告评估的单位增加了15家,其中民营及外资企业增长幅度最大,由去年的3家增加到今年的10家。
2.1.2企业规模
根据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名单,在本次提交社会责任报告参加综合评估的43家企业中,有25家进入了中国500强,占58.1%,比去年增加了3家;参加报告集中的未进入中国500强企业18家,占41.9%,比去年增加了13家。这表明大型企业是参加报告集中的主体,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积极加入到报告集中的行列。
2.1.3行业分布
本次参加集中的43家企业,涉及煤炭、电力生产和供应、钢铁、有色、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10多个行业。其中钢铁、有色行业的企业最多,有8家,占18.6%;其次为医药、医疗器械制造和煤炭企业,各5家,占11.6%。与2010年相比,参与报告集中的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增加了木材加工、建筑、咨询等行业。
2.2报告基本情况
2.2.1名称构成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有39份报告的名称为“社会责任报告”,占报告总数比重的90.7%;其余4份报告的名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占报告总数9.3%。这表明今年集中的报告名称与去年一样,仍然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
2.2.2编制依据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普遍参照了一种或多种国内外社会责任报告指南或规范。具体见下表:
分析表2-1显示,参照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编制的报告数量最多,占46.5%;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编制的报告次之,占44.2%。从明显居于前两位的情况看,中国工经联《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三版)是参加本次评估的报告中普遍采用的编制依据。中国工业企业在注重运用《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同时,也重视国际报告规范的运用。
2.2.3篇幅分布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篇幅在11-30页的有3份,占7.0%;31-50页的有12份,占27.9%;51-60页的有9份,占20.9%;61页及以上的有19份,占44.2%。这表明,今年提交参加评估的报告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量较大,内容比较充实。
2.2.4次数
本次评估的报告中,首次报告的企业有12家,占27.9%;2次及以上的企业有31家,占72.1%。这表明多数企业具有报告编制和的经验,越来越重视报告的编制与,编制与社会责任报告呈常态化趋势。
3.报告质量的六维评估
3.1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性包括编制说明、高管声明、公司简介、责任管理、责任实践、责任展望、报告附录等七个方面。统计结果显示,42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完整性较好,绝大多数报告覆盖了七个方面的内容。
3.1.1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包括周期、时间范围、范围界限、参考依据说明等四方面。编制说明四个方面内容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覆盖率为79.2%。其中时间范围覆盖率最高,为85.7%;范围界限覆盖率最低,为73.8%。这说明参评报告在编制说明方面普遍比较规范,普遍能够披露报告的基本参数信息。
3.1.2高管声明
高管声明包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承诺、主要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等4个指标。高管声明中指标平均覆盖率为81.5%,但各具体指标覆盖率的差异较大。其中主要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5.2%;对社会责任的认识的指标覆盖 率次之为92.9%;在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仅为52.4%。这表明参评报告基本上有高管声明部分,在高管声明中对社会责任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企业开展的社会责任实践和绩效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于社会责任工作方面的计划披露相对较少。
3.1.3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包括公司名称、主营业务、总部所在地、所服务的市场、公司性质等5个指标。
公司简介指标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92.4%。其中公司名称、主营业务的指标覆盖率为100%;公司性质的覆盖率最低,为76.2%。这表明参评报告对公司名称、主营业务、总部所在地等基本信息的披露非常重视。
3.1.4责任管理
责任管理包括公司战略、治理架构、公司治理机制、社会责任组织管理、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社会责任能力建设、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参与、社会责任监督、社会责任考核、社会责任组织实施和运行程序等10个指标。责任管理指标平均覆盖率仅为54.8%,并且呈现出差异较大。其中公司战略、治理机构等指标覆盖率均在80%以上;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监督、社会责任考核的指标覆盖率均在35%以下。这表明大部分报告注重披露在公司治理方面信息,对于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等方面信息的披露相对较少。这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备的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较为滞后;尤其缺乏对社会责任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缺少社会责任能力建设机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工作。
3.1.3责任实践
责任实践包括科学发展、公平运营、环保节约、安全生产、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合作共赢、和谐劳动关系及社区参与和发展等8个方面。责任实践方面指标覆盖率总体上非常高,平均覆盖率为92.9%。其中科学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100%;公平运营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76.2%。这表明参评企业报告对责任实践的披露非常全面,与《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八方面的主要责任要求也非常吻合。可见《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对中国工业企业开展社会责任实践和报告编制都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3.1.6责任展望
责任展望包括描述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工作目标和描述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工作计划。在责任展望方面两个指标的覆盖率分别为71.4%、83.3%。这表明参加评估的报告,大部分披露社会责任展望方面的信息,能够对企业下一阶段社会责任的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进行介绍。
3.1.7报告附录
报告附录包括报告评价、指标索引和报告反馈3个指标。42份报告在报告附录方面的指标覆盖率较低,平均指标覆盖率仅为38.1%。其中报告反馈的指标覆盖率为52.4%;指标索引、报告评价的指标覆盖率都在35%以下。这表明多数报告在信息反馈、指标索引、相关方评价等方面披露的信息还不够丰富,不利于读者快速地了解报告的主要内容,向企业反馈阅读信息,以及对报告的内容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了解。
3.2内容实质性
内容实质性包括科学发展、公平运营、环保节约、安全生产、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合作共赢、和谐劳动关系、社区参与和发展等八个方面的指标。从统计结果来看,多数报告覆盖了八个方面的指标,其中科学发展、环保节约、安全生产、合作共赢、社区参与和发展的指标覆盖率较高。
3.2.1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包括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纳税总额、企业向利益相关方支付的资金,捐赠和其他社会投资、企业活动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财务负担、企业研发投入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企业获得专利数量及年增长率、政府给予企业科技创新的重大财政支持等10个指标。
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高,平均覆盖率为69.3%,仅次于社区参与和发展,本部分指标平均覆盖率比去年高出8.2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纳税总额和向利益相关方支付的资金、推进新型工业化、责任投资项目的数量与金额等指标覆盖率非常高,都在95%以上;研发投入及占营业额的比例指标覆盖率为81.0%,较去年高出3.2个百分点;因自然灾害引起财务负担的指标覆盖率最低,为4.8%,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四川九洲集团等少数几家企业披露了该项指标。这表明报告在科学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非常全面、丰富。企业积极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开展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益。
3.2.2公平运营
公平运营包括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次数、参加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人次和覆盖率、违反竞争法规受到处罚的次数、侵犯产权受到处罚的次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次数和投入等5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低,平均覆盖率为16.2%,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次数和投入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35.7%,组织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次数、参加反对商业贿赂培训的人次和覆盖率等方面的指标覆盖率都在30%以下;违反竞争法规受到处罚次数的指标覆盖率较低,为9.5%;没有报告披露侵犯产权受到处罚的次数的信息。
5.2.5环保节约
环保节约包括按重量和体积计的原材料总量、采取节约措施和提高利用率所节省的原材料、环保总支出和总投资等16个指标。环保节约指标平均覆盖率为39.6%,具体到各项指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通过采取节能措施和提高利用效率所节约的能源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2.9%;采取节约措施和提高利用率所节省的原材料、废气排放量等指标覆盖率均在60%以上;直接能源消耗、循环用水和再生水的百分比以及总量、废水排放量以及重大溢漏的数量与体积、环保总支出和总投资等指标覆盖率均在50.0%以上。这表明多数报告对于企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实践绩效(如改进生产工艺、添置节能设备、开展各种宣传等)进行了详细的信息披露。
3.2.4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包括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数量、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培训人次和覆盖率等8个指标。该部分指标整体覆盖率不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39.6%,并且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次数与死亡率指标覆盖率最高,为61.9%;安全生产培训人次和覆盖率指标相对较高,为54.8%;重大设备事故次数的指标覆盖率为23.8%;没有报告披露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受到处罚的信息。
3.2.5顾客与消费者权益
顾客与消费者权益包括产品的国家抽查合格率和送检合格率、产品满意度调查或测评结果等6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总体较低,平均覆盖率为24.2%,与2010年基本持平。其中产品满意度调查和测评结果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57.1%。这表明多数报告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进行详细的披露。
3.2.6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包括合同履约率、采购合同中有关社会责任要求的条款数量、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导或培训的次数等3个指标。该部分指标覆盖率不高,指标平均覆 盖率为33.3%。其中采购合同中有关社会责任要求的条款数量和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标或培训次数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高,为40.5%,合同履约率的指标覆盖率较低,为19.0%。与2010年相比,对供应商、经销商进行社会责任指标或培训次数的指标覆盖率有很大提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推进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
3.2.7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包括员工总数及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水平构成、劳动合同签订率等19个指标。该部分指标整体覆盖率比较高,但每个指标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员工福利待遇分项统计的指标覆盖率最高,为90.5%,按类别统计的员工年均培训小时数的指标覆盖率为76.2%,员工参与社会保险的种类及覆盖率的指标覆盖率为66.7%。这说明多数企业重视与员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重视员工发展,积极开展员工培训,努力为员工提供较好的福利待遇。
3.2.8社区参与和发展
社区参与和发展包括参加相关社会团体、担任的相关职务等7个指标。社区参与和发展方面指标覆盖率整体较高,指标平均覆盖率为75.6%,与2010年基本一致。其中参与扶贫、教育、卫生、文化建设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指标覆盖率最高,为100%,较去年高出3.7个百分点;社区服务投入指标覆盖率次之为97.6%,较去年高出1.3个百分点;参与防灾救灾活动的投入和成效指标覆盖率90.5%;员工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次和工作时数的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42.9%。这说明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重视社区参与和发展,能够积极融入当地社区,为社区提供服务,促进社区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3.3绩效可比性
绩效可比性涉及纵向可比、行业内可比和跨行业可比三个维度,包括跨年度绩效对比、绩效实现程度的描述、采用了行业或国家标准、采用了报告的跨行业规范(编制报告的一般性规范)等4个指标。绩效可比性指标平均覆盖率较高,具体指标间差异较大。其中反映纵向可比的跨年度的绩效对比覆盖率最高为97.6%,较去年高5.0个百分点;其次为反映横向对比的采用行业或国家标准覆盖率为88.1%。这表明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重视跨年度绩效的对比、采用行业或国家标准等方面信息的披露。
3.4内容可信性
报告可信性主要包括利益相关方评论、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数据来源声明等3个指标。内容可信性的指标覆盖率不高而且差异较大。其中数据来源声明的覆盖率相对最高,为59.5%;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指标覆盖率次之为26.2%;相关方评论指标覆盖率为21.470,较去年增加6.6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参评报告在保障内容可信方面较去年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相关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或审验。
3.5报告可读性
报告可读性的评估从信息清晰定位、信息清晰表达、信息饱和度、色彩搭配、版式设计等五个维度进行,具体包括信息导航工具、信息表现形式、报告篇幅、报告的色彩搭配和报告的页面布局等5个指标。报告可读性指标覆盖率比较高,平均指标覆盖率为64.3%。其中,篇幅适中指标覆盖率为83.3%,表达形式丰富、页面布局合适等指标的覆盖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73.8%和64.3%;信息导航工具指标覆盖率相对较低,为47.6%。这表明多数报告能够以比较友好易读的形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便了利益相关方从报告中获取所关注的社会责任信息,但是对于一些利益相关方阅读的细节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6报告创新性
报告创新性的评估主要从理念、形式和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共计有8个指标。
3.6.1报告理念创新
报告理念创新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行业特色、自成体系、便于传播等4个指标。报告创新理念的指标覆盖率较高,平均覆盖率为58.9%。其中报告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指标覆盖率为90.5%;报告理念能够自成体系指标覆盖率为76.2%;报告体现行业特色、报告理念便于传播等指标的覆盖率均在50%以下。这表明多数报告编制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自成体系,但是在体现行业特色和便于传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6.2报告形式创新
报告形式创新包括展示理念、便于传播等2个指标。报告形式创新的指标覆盖率差距较大。其中报告形式能够展示理念指标覆盖率为83.3%,报告形式便于传播的指标覆盖率仅为19.0%。这说明报告形式创新能够很好地展示社会责任理念,但传播性仍需增强。
3.6.3报告结构创新
报告结构创新包括展示理念、体现行业特色等2个指标。报告结构创新指标覆盖率不高,而且差异较大。其中50.0%的报告形式能够展示理念,19.0%的报告体现行业特色。说明部分报告结构创新方面能够展示报告理念,但体现行业特色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主要发现和建议
4.1主要发现
发现一:影响扩大
本次参加集中报告的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明显增加,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企业的性质和类型更加趋于多样化。
1.涉及的行业明显增加。今年参与报告集中的行业共有15个,行业分布更加广泛。
2.覆盖的地域越来越广。今年集中报告的主体覆盖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涉及14个省(区、市),山东省和四川省的企业今年首次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
5.企业的性质和类型更加趋于多样化。今年首次有外资企业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集中报告的行列。
发现二:质量较高
报告总体结构普遍比较完整,内容丰富、贴近工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编制普遍比较规范,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整体上体现出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1.结构完整。参加集中的大部分报告包括编制说明、高管声明、公司简介、责任管理、责任实践、责任展望和报告附录等报告基本组成部分,体现出较好的完整性。
2.内容丰富,信息量较大。从报告篇幅看,本次集中的报告中,50页以上的占65%,30页以下的报告仅占7%;从报告内容看,报告披露的信息比较全面和丰富,但是量化指标的披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编制比较规范。报告编制比较规范,大部分报告能够参考国内外一种或多种社会责任指南或规范作为编制依据,但是有少量报告未参照任何规范编制,对国际报告规范的运用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4.披露的绩效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大部分报告能够与企业往年绩效进行对标,并且具有较好的行业可比性,但是跨行业可比性还有待加强。
5.报告披露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可信度。部分报告披露了多种用于保证信息可信度的方式,但是报告总体上应进一步加大披露用于保证信息可信度的方式和措施。
发现三:肾扣《指南》
本次集中的报告普遍重视《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 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的指导作用,注重将《指南》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容融入到报告中。
1.将《指南》作为编制依据。本次集中的43份报告,有20份报告参照《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社会责任指南(第二版)》编制,占报告总数的46.5%,是采用最多的报告编制依据。
2.报告框架与《指南》要求一致。部分报告参照《指南》中“工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参考框架”确定报告的结构、编制报告的内容。
3.将《指南》主要内容融入报告。本次集中的报告普遍披露了《指南》要求工业企业履行的主要社会责任以及构建社会责任体系方面的内容。
发现四:积极实践
参加报告集中的企业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体系,逐步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实践。
1.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本次集中的报告中有90%以上的报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表明工业企业普遍认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体系。部分报告披露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组织实施和运行程序等方面的进展。
3.逐步将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报告普遍反映了企业结合自身运营的需要,将社会责任要求与企业运营逐步融合,积极推进社会责任实践,不断取得更好的绩效。
发现五:事后编制
本次集中的报告基本采用“事后总结”的方式编制,对企业上年度社会责任实践进行总结,难以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推动企业全面提升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和水平的强大作用。
报告普遍采用事后编制模式。大多数参评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只是注重以总结的方式披露企业年度生产经营工作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无法系统梳理出企业创造综合价值的主要领域、优先方向和核心战略,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战略价值被普遍忽视。
4.2改进建议
第一,深刻认识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价值。企业应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理解,深刻认识到社会责任报告在传播理念、提升管理、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企业可通过参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培训、报告编制经验交流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等活动深化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识,学习和借鉴编制报告的先进经验,努力编制和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
第二,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在结构完整性方面,应加强对社会责任能力建设、社会责任监督和考核方面的信息披露,增强报告的完整性。在内容实质性方面,增加在公平运营方面的信息披露,深入分析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履责措施和绩效,增加报告指标披露的广度和深度。在绩效可比性方面,应加强披露信息的横向对比性,尤其是跨行业标准的对比;增加对企业上一年度的履责绩效承诺进行有效回应的披露,增强报告的绩效可比性。在报告可读性方面,增加对信息导航工具的使用,使得报告内容更加清晰。在报告可信性方面,积极采用利益相关方评论、第三方评价或审验、数据来源声明等方式,增强报告的可信性。在报告创新性方面,应从理念、结构、形式三方面挖掘报告创新的潜力,也要突出行业特征和企业特色,增强报告的创新性。
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利益相关方参与报告编制。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日常沟通机制,使利益相关方沟通规范化、程序化;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探讨其关注的社会责任议题,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并在报告中进行披露,提升报告内容针对性和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有条件的企业可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引入利益相关方代表,增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