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鹅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鹅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白鹅教学设计

白鹅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设计特色:利用网络平台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它作为一种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使他们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一、读一读。说一说,感知古诗大意

1 引趣导入。①(出示谜面)“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师:猜对了,它就会跟大家见面。(设计意图: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师: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鹅在水中游泳唱歌,他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咏鹅》。(板书课题,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

2 感知诗意。①播放课件(网络首页面设置骆宾王的图片以及《咏鹅》的“古诗吟唱”和书法欣赏),让学生边听舒缓的乐曲,边看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②师:同学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就是这幅图画,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③师:谁能完整地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画面连成几句话?

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优美的意境:有一个美丽的湖,湖边长着嫩绿的草,开着鲜艳的花。湖水清清的,水中有几只大白鹅,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面上,红红的脚掌正悠然地拨动着。湖面上泛着微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光。偶尔,大白鹅昂头叫两声,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美的形象跃然而出。(设计意图:借助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色,从而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开拓了思维,训练了语言,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①师:读好一首古诗,必须读出节拍,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请大家先读一读,然后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行诗、一句诗或整首诗读给同桌听。②(播放录音)听读整首古诗。③师:相信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请大家自己练习读。(垒)全班同学有节奏地朗读。⑤小组、个人比赛读。

(设计意图: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不懂这些,靠老师的讲解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三、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领悟古诗情趣

①欣赏动听的歌曲(古诗词吟唱)和美丽的画面。②师:你们觉得大白鹅可爱吗?你们喜欢吗?骆宾王喜欢大白鹅,就写下了这首诗。那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白鹅的喜爱呢?比如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背诵有关鹅的儿歌、跳天鹅舞、讲鹅的故事等等。③纳入校“古诗词吟唱会”班级表演节目。(设计意图:在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教师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在高度的兴奋和激动之中。)

四、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巩固古诗

[教学反思]

(1)古诗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现在的时代较远。写的人和事都和学生实际相距甚远。这些都给小学生学习古诗,体味古诗意境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古诗教学应该打破常规,调整课堂结构,改变古诗教学由老师牵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做法,利用网络提供学习的平台,通过色彩鲜艳的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提供给学生学习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让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达到学生喜欢学习古诗的目的。

白鹅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找准问点,循“点”而问

课堂提问,问题要精当。教师应细读文本,找准提问的切入点。比如,文本的重难点、空白点、点睛点,作者的动情点,还有学生理解的模糊点、疑惑点,体验的冲突点……把准问点后,教师便可循“点”而问,以问促思,以问促悟。通过“问”,除了引导学生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揣摩文本行文思路、体会遣词造句的匠心、把握作者情感基调外,笔者以为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问——思辨互动,激活课堂。

通过“巧问”,促进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思辨,可创设出一种灵动的课堂氛围。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将相和》教学中有这样精彩的片段。

师:请大家找出比“理直气壮”更勇敢的词?

生■:撞。

师:这儿为什么用“撞”,而不用“磕、碰”?

生■:“撞”的力量是很大的。

生■:这说明蔺相如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用“撞”更能表现蔺相如的勇敢。

师:那么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

……

由“撞”字切入,问点小,但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却十分广阔。“真撞”和“假撞”,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联系前后文。这就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问——激发想象,深化认识。

提问设计,应当特别关注文本中具有培养想象力功能的“点”,可利用文中插图引导或文本的空白点提问。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教师可抓“四处”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文字,想画面,你都看见谁了?他们也许去了哪里寻找燕子?也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贝蒂小姑娘是怎么寻找小燕子的?而后,创设情境,想象:如果你是小贝蒂的爸爸、妈妈,看看到这一切,你会怎么说?小贝蒂又会怎么说?……如此,循“点”而问,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问——整合资源,读写结合。

教师的提问设计,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学生信息存量,更应当促使他们重组信息,整合资源,读写结合。请看课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处。

师:当我们学完本文后,回荡在我们耳边的是那充满爱的声音——

生■:“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师:联系我们学过的文章,你还听到哪些关于父母爱的语言呢?

生■:《钓鱼的启示》……

生■:《落花生》……

……

师:联系自己的生活,用心感受,你又听到哪些关于爱的声音,或理解了父母哪些爱的举动呢?

如此提问,从文本出发,步步推进,层层拓展,为本单元习作的思路打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读写结合。

二、合理变通,转化提问

同样的目的,同样的问题,如能变通发问方式,可以更加吸引听者,不至于让人产生听觉疲劳。

(一)变“直问”为“曲问”。

如《白鹅》一课,根据小泡泡提示,应引导学生感受过渡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在全文中的作用。如教师这样问:“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即是直问。如改为曲问,就可以先从“这只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里呢?”入手,再请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所在的片段,然后再问学生:“是否可以把第二自然段去掉,为什么?”

相比较,教师变直问为曲问,不仅激发孩子的兴趣,且降低孩子对新知的理解难度,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

(二)变提问为圈画批注

教学中倘若是要引导学生找准课文重点词句的问题,可以转化为阅读时的圈画、批注训练。如教学《山中访友》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一读课文,画出文中含有“朋友”一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谈发现。

二快速读文,圈出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再谈自己的发现。

(三)变提问为动手操作。

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的提问,可转化为阅读教学中的操作训练。如教学《詹天佑》一文:“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子的?火车怎样爬上“人”字形线路?怎样上坡?上了坡以后又如何北上?对上述问题,可让学生借助文中“人”字形线路的插图,拿双笔帽的圆珠笔代替火车,作上坡操作。这样既生动形象,又简单有效,学生在乐学中理解了课文,掌握了知识。

(四)变“师问”为“生问”

白鹅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我所在学校,是在新疆和田市的一所农村小学,农村孩子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胆小害羞,日常生活中又习惯使用维语,汉语语言环境差,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很差,汉语水平低,影响了其它科目的双语教学。在小学汉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学生要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首先要学会汉语拼音,为今后的汉语识字打好基础,为汉语口语交际做好准备。为了让民族小学生对汉语拼音感兴趣,必须给小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让学生爱学拼音,在学习拼音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刚入学的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乐意与他人交往,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说话不完整、表达不清楚等现象。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善于模仿、渴望交际的特点,从教学拼音开始就提出说好普通话等口语交际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训练,从而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启发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和自己的感受,再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汉语拼音教材中,每个字母一般都配有插图,我在汉语拼音教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说话训练。如,教单韵母“a”时,我先叫学生仔细观察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图上画了几个人?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小女孩发出了什么声音?小女孩的头型和字母有像的地方吗?然后进行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师: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这里很美。

师:美在哪儿?

生(指着图):树木、房子、草地、小女孩、小河、小蜻蜓、大白鹅、小鸭子都很美。

生:我想这里的空气一定很新鲜。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能告诉大家吗?

生:因为我看到这里的树木很多、很绿。

师:树木很多、很绿,用一个词怎么说?

生:树木茂盛。

师:小朋友,茂盛的树木不但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空气,还能美化我们的环境,你们喜欢这美丽的山村吗?

生(齐):喜欢。

师(指着图):山村的早晨实在太美了,让我们来到这美丽的山村看看小女孩、大公鸡、大白鹅在做什么呢?哪个小朋友的耳朵最灵,能听到好听的声音?

生:我听到小女孩唱坏母瑁公鸡唱o的歌。

(师出示唬o,e)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还很聪明,现在一边看画面,一边跟老师读:小女孩唱歌,弧弧唬淮蠊鸡打鸣,o、o、o;大白鹅拨水,e、e、e。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整体观察情境图,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把画面说具体;最后又一次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画面读准拼音,练习说话,将拼音教学与汉语口语培养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识字教学中,汉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识字教学的同时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益,而且能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因此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发现构字规律、识字方法、掌握书写特点,同时运用口语交际把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别人。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方式,用汉语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并教给其他同学。而不明白的同学也可以向小老师发问,这样不仅让学生正确识字,也训练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如,学习“告”字;先让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再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有的学生说“告字上面是牛字一竖不露尾巴,下面加个口”,有的学生说“我是先把上面一部分拆开成一撇和一个土字,下面加个口”,还有的学生说“我是用编字谜的方法来学习的,谜语是:一口咬掉牛尾巴”。学生在说方法的过程中,相互启发、补充,口语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接着让学生组词,“告诉”,我再启发学生用所组的词说话,学生说出了“我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使学生逐步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练习时,要求小学生用汉语把句子说完整、清楚、明白,同时注意矫正或改变学生的不良口语习惯。

三、课文教学中,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习课文是汉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自己对课文的解读,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交际话题,对学生进行汉语口语交际训练。

1、听课文录音。

听是说的前提,只有自已用心听,听懂了意思,才能为说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经常将与教材配套的听力材料,播放给学生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或者放一些与课文内容话题相近的故事、文章,让学生边听边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说话,既要求看谁说得合情合理,还要看谁说得流利通顺。这样的口语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重视民族小学生课文朗读 、熟读、背诵。

白鹅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阅读 效率 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考虑汉语的文字特点”,“尤其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本把握的能力。”阅读教学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那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把握好文本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解读文本时,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不能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教师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就会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有一次我听到一个老师在教学《乌塔》,让学生讨论“我们能不能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有的学生回答,不能,因为这太危险了,我们应该注意安全,不要让父母担心。这位教师不是正面引导学生去体会文本内涵,让学习乌塔独立的精神,让学生了解这一精神不是要在独自旅游的时候才能学到,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是也符合学生而言说:“是啊!现在的社会很复杂,我们不能学习乌塔独自去旅游,这样太危险了。”这就是教师在解文本时没有做准确,也就把文本内涵搞偏了。

二.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古诗教学四大步: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学法。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桃花心木》设计为两大板块,整合推进:第一板块,写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第二板块。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即“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抓住小女孩划燃火柴后见到的不同的幻象来描写,注重聆听和品味,使学生入耳,入目,入心,读出情,悟得法,教学很有层次性。不少的课重视设计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的问题还是从学写的角度设计的。如,“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20世纪科技成就?”“《花钟》的作者是怎么写出各种花的开放的?”

三.教学过程中要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阅读教学要摒弃单一模式的教学,提倡多元教学模式,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白鹅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 语言教学 规范 训练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人们说话、写文章等信息流通离不开语言。因此,如何正确而规范地使用语言,是幼儿教学工作中时时应注意的问题。幼儿教师正确地传递使用语言,实际上是将前人的文化(文明)信息及当时的社会现象准确地传递给幼儿的大脑记忆。幼儿语言教学涉及两个问题:一、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规范地传承使用语言;二、语言具有时代的特征性,如何判别、理解流行语言对幼儿教学工作的影响。针对这两个问题,现就个人在幼儿教学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做番梳理,试与诸贤商榷,交流探讨,共同促进幼儿语言教学工作。

一、读书识字不容易

前年参加一个教师培训学习,授课老师讲到美字,说“美,甘也。

据专家近期考证,美,从甲骨文的形态上看,非羊、大的合体字,而字形乃是一个头戴羽饰的人形,装扮得十分美丽。从形、义、语源的演变来看,美的本意来自以羽毛为装扮的舞蹈。 因此,美,起源于舞蹈。

美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传递引发的文化信息自然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念,寻根溯源,一曰味美为“美”,是“物质享受”的范畴,可以解释为古人有好东西吃就是美丽的,美好的事情;一曰与“舞”同义,是精神层面的需要,追求人类精神上的文明。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经考证比较,立现语境格调的高低,因此对幼儿教师来说,训练幼儿语言能力,规范教学用语不是一件轻松随意的工作。

二、借我一双慧眼辨别时尚语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网络语言更是把人看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长期浸于电脑网络世界的人,看网络语言简直是看天书,例如:菜鸟(技术水平差)、MM(妹妹)、7451(气死我了)……面对这些语言,我们只能徒叹,借用一句流行歌词,“不是我不明白,实在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说来是个笑话,仔细思量,反映出我们个别青年幼儿教师说话用词的随意性,不规范。在平日,幼儿教师之间说话同样有此类似的现象,比较热忠于“旧瓶装新酒”式的翻新与改造;或者处于逆反心理,正话反说,把原来的意思换成反面理解。

但是,如果把这些时尚语言带到教学课堂上去,显然不妥,容易造成幼儿认知上的混淆。为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教学上,说话用词应与时尚语言保持适当距离,以规范的语言循循善诱,使汉语的魅力成为幼儿的吸引力。

三、形式多样训练幼儿语言能力

如何训练幼儿语言能力?如何准确地规范地将前人的文化(文明)信息传承给幼儿,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严肃思考的问题和神圣的工作职责。我认为,首先要了解中国语言的特征、内涵及运行规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如蜜蜂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即使读一些与本专业联系不大的书,也是有益处的,因为知识的本身有它的共性,万物同源,读书的过程既是精神享受,同时是引发工作灵感的源泉所在。

其次,结合幼儿兴趣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法训练幼儿语言能力,这里,就个人从事幼儿教学工作中谈点体会和见解。

1、音乐训练法。音乐是陶冶人的一种艺术,针对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我适当地将一些日常教学工作、语言学习的内容用音乐进行。例如,上课前小朋友们吵吵闹闹一时安静不下来,我就坐在钢琴前弹起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的《母鸡和公鸡》乐曲,歌词是由我填写的,琴声一响,小朋友立即张开小口齐声唱:小朋友啊坐下来,坐下来,老师就要上课啦,谁先安静注意听,谁就是妈妈的乖宝―宝―。一曲弹下来,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在轻松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达到管理和语言训练的双重效果。

2、游戏训练法。要开阔幼儿的眼界,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就一定要把人类文化最精华的东西展现给幼儿,让幼儿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唐诗宋词拥抱,与李白、杜甫、坡对话,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及自然和谐之美相交流。上学期我教给小朋友一首骆宾王写的《咏鹅》诗,我先是通过电教形式让小朋友们学习了几遍,个个会背诵之后,再将全诗18个字分解变成游戏动作,三个小朋友扮装成三只美丽的白鹅,剩下的15个字根据诗的意境、背景,由15个小朋友分别装扮,并在头饰上涂上不同颜色,15个小朋友即是字的画意,又是诗意的组合再现,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幼儿对诗的欣赏力和理解力,同时又感受到汉文字的语言魅力。

3、讲、听故事训练法。幼儿爱听故事,掌握这个特点,我每个学期要花一个月时间进行“讲、听故事”主题教学设计。教学的方式:一是听老师讲,二是通过多媒体听故事,三是由幼儿复述,大家轮流“当一回小老师”,将故事的内容表演给小朋友看,目的是通过听、讲故事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嫦娥奔月”这则神话故事,我采用“模拟现场情景”进行教学设计,将故事的内容改编成四个剧幕场景,由七个小朋友以不同的角色完整地表述这则经典神话。

相关期刊更多

水禽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中华书画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务院参事室

中国家禽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