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训课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物流;上机实训;教学
物流上机实训是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对物流上机实训课的高期望与物流上机实训课的低体验形成巨大反差,探索物流上机实训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物流上机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十分必要。
一、物流上机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目前,很多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都为物流实践教学提供了硬件支持,建设了规模不一的物流实训室,但这些物流实训室基本都是定位于教学演示或情境模拟,能与行业企业对接,真实体现物流企业操作环境的实训室寥寥无几。当然,这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结果,很多院校在建设实训室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满足教学要求,体现教学特点或展示作用,很少考虑真实的物流企业是怎样的环境或工作场景,这就使学生在经过实践教学的学习后,仍然与物流企业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物流上机实训课上,学生就常常抱怨操作过程太过繁杂,与物流企业实际情况差距太大,脱离实际等等。
(二)物流上机实训教学设计有缺陷
物流上机实训课一般依托于某一软件,学生通过软件的学习来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机实训课容易沦为单纯的操作演练课。上机实训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在教师机上演示操作内容,实际应用的关键细节,或软件操作上无法精确考核的内容,学生根本没有兴趣。然而不同企业的管理软件千差万别,通过这样的教学教给学生的知识,很难在学生未来的工作中进行迁移。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达到物流上机实训课的教学目的,单纯通过这种简单演示是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另外,在物流实训中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这样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没有真正学到实训要求的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只是针对某项技能进行强化训练,指导老师对于物流流程的系统控制以及物流专业技能的拓展往往难以掌控,学生也只能了解某项单一的专业技能,而对行业企业对物流流程的规划以及物流资源之间的相互衔接与整合利用往往难以全面掌握。
(三)学生对物流上机实训课的高期望与物流上机实训课
的低体验的反差
上机实训是物流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上机实训学生可以掌握物流软件的一般结构与常规操作方式,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应的理论课程的理解。学生普遍对上机实训课抱有很大兴趣和较高期望,而实际情况往往造成学生高涨的热情与上机实训课带给学生的体验形成巨大反差,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消失殆尽,转而变成抱怨与实训课上的不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期望进行管理,把学生的期望值调整到适度的水平,避免由于过高的期望值造成对学生后续学习积极性的挫伤。在实训课开始之初就对学生进行预告,上机实训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告诉学生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等。
二、物流上机实训课应对策略
(一)原理与操作并重
单讲操作,对教师要求低,学生也易于控制。然而软件的核心在于其蕴含的流程与内在的管理思想,如果摈弃精华,而只注重表层可见的操作,无异于买椟还珠。原理的讲解并不容易,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对于原理的讲解往往也与理论课接受度不同,所以在上机课讲理论需要技巧和更好的呈现方式。比如,当操作进行到一定程度,要求学生按照实训内容,画出流程图,这是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在实训中的角色去分析理解,这时把软件的总流程图展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完善流程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原理的接受程度更高。
(二)明确上机目的,合理设置任务
相对于理论课来说,学生对上机实训课普遍感兴趣,但是如果老师不设定任务,单纯让学生自由地操作,学生很容易各自为阵,不按指定的内容操作,而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操作,久而久之他们会觉得无事可干,从而失去对上机实训课的兴趣,也有部分学生把心思花在上网与玩游戏上,浪费了课堂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没有学会应掌握的技能,教师也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设计好每次上机操作教学的课时,并且编制出每节课的上机指导。上机指导主要包括上机目的、上机准备、上机内容、上机步骤。其中上机准备可依据上机内容而定;上机步骤中应有明确清晰,使学生有所依据地进行操作。
为了让学生明确上机目的,可采用任务驱动法。即在每节课开始时布置任务,向学生介绍整个实训课的安排和考核方法,将操作要达成的目标,要考核的内容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完成什么任务,怎样去完成,这样学生有目的性的上课,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训软件的操作当中。指导教师可以设置探讨性的问题提出任务,比如实训目的是什么、实训有什么要求、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等问题,适时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教师要进行任务的基本过程演示,演示主要操作步骤和要领。
(三)阶段考核和过程考核评估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系统运作过程,而上机实训课的教学效果尤其需要靠不断信息反馈来相互促进。教师应设法从各方面获得信息反馈,通过阶段考核和过程考核评估学生综合成绩。
(四)合理使用软件操作手册,控制实训进度
物流上机实训一般分流程操作,逐步进行的,从最初比较枯燥的基础设置到后期的订单管理、合同管理等实质易过程,中间包含的操作内容较为繁琐。操作过程一般比较容易,按照操作手册的说明,学生自行阅读也可独立完成具体的操作部分。由于物流上机实训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由于一节课的内容没跟上后面的操作也没法正常运行,这样容易造成落后于进度的学生可能会自暴自弃。为了给这部分学生提供机会赶上进度,这时可将软件配备的操作手册与学生共享,让学生参照操作手册,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训练学生学会使用操作手册,帮助学习软件;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参 考 文 献
[1]肖怀云,李正锋,吕玉兰.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计[J].物流科技.2008(7):81~82
关键词:金工实训;问题;改革措施
金工实训课是高职院校机械、电气、汽车、化工等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过程,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够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职业意识和素养,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从事相关岗位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在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现代学徒制,这就对工科类专业的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为契机,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工科类专业的发展需要,笔者以金工实训课为突破点开展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并希望借此带动整个专业群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一、我院金工实训课的开设情况
金工实训课一般开设于大一上学期。据统计,2016年秋,我院共有7个专业,9个教学班,共367名学生于第12周~第16周期间参加了金工实训课程的学习,如表1所示。除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机器人技术两个专业实训两周外,其余专业的实训时间都是一周,金工实训课周学时为26,各班在整周实训期间,其余课程都安排停课。
我院金工实训课共开设车工实训(普通车床操作)、钳工实训、焊工实训(手工电弧焊)三个项目,每个项目由两名实训指导教师轮流指导。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工种开设不足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院机电实训中心初具规模,现有普通车床、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线切割机、直流电焊机、电阻炉、机器人实训工作站等较为齐全的实训设备。但是目前我院金工实训课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普车、钳工、手工电弧焊三个传统机械加工项目,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机械加工方式,不利于消除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误区,也不利于实训设备的充分利用。
2.实训时间偏少
如表1所示,我院大部分专业金工实训时间只有一周,在此期间需要完成三个实训项目的教学和考核,平均每个实训项目只有一天半时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实训项目要花半天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及操作示范,还要花至少半天时间安排考核、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只剩下很少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操作和练习,所以学生学习不深入、不扎实,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够好。
3.设备数量不够
由表1可见,每周参加金工实训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为70~130人,三个项目实行滚动教学,每个项目平均每天也有20~40人参加学习,部分实训项目的设备数量现在还远远不够,这导致每个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很有限,得到的操练机会还很欠缺。
4.教师技能不高
我院参与金工实训课教学的6名教师中,只有1人取得了所教工种的技师职业资格。实训指导教师的操作技能普遍不高,且大多缺乏企业工作经历,虽然教师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操作技能的欠缺导致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基础,无法给学生提供深入的实训操作指导。
5.教学理念、方法、内容落后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还停留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基础上,学生处于被动的机械操作状态,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空间。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的工种上,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涉及较少,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程、企业实际需求、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联系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操作的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个别学生操作,其余学生只能在一旁观摩的情况,甚至一部分学生在操作区域外玩手机或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教学质量不高。
三、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1.增加课时量,实训时间灵活化
各个专业金工实训课的课时量应加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对每个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与此同时,应增加实训耗材的经费预算,提高对学生考核的要求,促使学生做出更好的作品。
金工实训课不需要完全集中在一周或几周内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这样的排课方式会导致其他课程停课,压缩了其他课程的学时。教务处对有金工实训课教学计划的专业进行排课时,可以预留出某一天或某几个半天不排课,学生可以抽无课的几个半天时间到实训车间进行学习。为了鼓励教师教学和创新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金工实训课的指导费用可以适当提高。
2.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聘请操作能力强的企业兼职教师
学院应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或参加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对于到企业锻炼或参培的教师,要预先规划好具体任务和目标。如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学院可与企业沟通,让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拜师学艺,参与企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使教师在提高操作水平的同时,还能增与一线技术工人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在锻炼期间能真正融入企业环境。
此外,学院还可聘请周边企业中技术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的技术工人到学院兼职任教,担任金工实训及其他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这将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融合,增强教师对学生实训的指导效果。
3.增加先进制造技术项目训练,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搭建联系
目前,我院金工实训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三个实训项目,学生缺乏对先进制造加工技术的认知。结合我院现有的实训设备,可优化实训项目的设置,适当减少传统项目的学时,增设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及特种加工设备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对机械制造有更全面的认识。
对于机械类专业而言,把数控加工与普通机床加工结合起来进行实训,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增强教学效果。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及简单零件的加工等较基础的教学内容在金工实训课程中就可开始学习,这将为后续开设的数控编程及加工类课程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4.扩大教学信息量,注重传递工匠精神
金工实训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很少,教师一般只作简单讲解,学生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操作过程中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机电实训中心设置的理论教室,使用图片、视频、课件等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之前,对该工种有全面的认识,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每次课后还应布置相应的开放式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或网络的资源做进一步钻研。
在理论及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学生认识到一线技术及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应具备的职业精神。要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e极参与实训,培养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树立对专业发展前景的信心。
5.融入企业文化,开展班组化教学
金工实训课教学和学生管理可融入企业的生产及管理制度。教师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班组,推选出班组长并让其负责班组的日常管理,教师以班组为单位分配不同的实训任务,班组成员共同努力、协作完成,教师也以班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班组化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及学生管理的效果。
6.实训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联系
金工制件的选择,可以是协助企业加工的零部件,也可以是教师自行设计的产品零部件。各个小班组进行生产任务分工,负责加工不同的零部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编制各零部件的加工流程和工艺文件,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各小班组完成产品后,产品质量的检验也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在各小班组自检完成后再进行互检。学生在检验过程中尝试对产品的检验要点、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归纳,这能锻炼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7.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联系,融入创新设计与制造
金工实训的部分工种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制造产品。教师在进行最终考核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技术熟练度及工作态度,为学院参与各级各类机械技能大赛选拔优秀的苗子。对于优秀的学生,可组建兴趣小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培训,指导学生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做好准备。
8.与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金工实训课的教学应与学生考取各工种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如在进行焊工训练时,可将实训项目与考取中级焊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结合起来。在金工实训课上,教师安排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及技能训练,在本课程结束后,另抽专门的时间,组织职业资格考试,使学生在获得课程学分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结语
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及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大力推进,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为其就业打好坚实基础,是相关专业教师要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金工实训课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步步将设想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对金工实训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能辐射带动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专业的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洪晓东.高职金工实习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33-135.
[2]何理瑞.高职院校传统金工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高教论坛,2009(3):120-121.
[3]马永杰,马红梅.高职院校金工实训教学改革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3):51-52.
【关键词】项目教学;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块化;项目操作
1.引言
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广,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电子技能实训课教学在电子技术专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色,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创造性的开展实验和实训教学,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具备良好的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研究背景、任务及目标
2.1 研究背景
电子技能实训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好电子技能离不开印刷板的制作、安装和焊接、电路的调试以及有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从传统讲授式教学走向行动导向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电子技能水平的提高,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原则。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很快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我们“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改进教学为中心,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我,促进教学改革”为目标创新教学方式,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采用能力测试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任务完成、项目实施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力求充分发挥实训教学的优势,探索加强实训环节教学的教学模式,促进电子专业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促进我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项目研究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来自生产实际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项目教学、练讲结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材料。教材采用“模块-项目-任务”结构形式,促进了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实施步骤配有大量实操图片,直观演示操作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实际动手操作。从传统讲授式教学走向行动导向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学生很快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使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本项目注重研究对学生爱岗敬业、沟通合作等素质和能力培养。在每个实践项目中都以实训卡片的形式展现,包括仪器仪表、操作步骤、要点提示、数据记录和处理;每个课题中还都设置有操作注意事项等环节,以养成学习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等。练习拓展的内容与企业生产密切结合,让学生很快胜任企业工作。
2.2 研究的任务及目标
1)结合电子技能课教学要求,通过对电子技能课项目教学法进行初步的经验和成果总结,制定出电子技能实训课“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研究项目教学考核体系,确立几个典型的模块项目,进行集体备课、集中上课、全体听课、评课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组装与调试。
2)探索并完善项目教学方法,研究项目教学组织和项目教学评价体系,总结理实一体的教学经验。通过实践课堂授课,落实实训课教学成果,探究适合中职电子专业学生电子技能的方法手段。通过教学项目承载,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将学校机电专业课程体系由学科体系向工作过程体系转变,实现了由“先理论后实践”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转变,形成了“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以职业领域和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构建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
4)开发电子实训教材,形成理实一体化的电子实训教材。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编写以项目教学、练讲结合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材料。根据中职生《电子技能与实训》工科教材编订适合中职生电子动力操作能力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用书。
5)编制生产性实训任务书。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新增加了生产性实训和企业专项实训两大模块,以企业生产性任务作为学生实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缩小企业与学校的差距。充分体现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深入实训车间、企业、车间,以问卷调查、谈话、考察等方法研究用人单位对阶段实习、顶岗实习的要求,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研究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2)行动研究法:从课题调研、设计开始,通过实践研究,不断反思和修正研究方案,在行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实训,积极探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并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验证性研究。
3)案例分析法: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个案作为案例,加以解剖、研究分析、提炼,形成初步结论。
4)经验总结法:在自身培训学生提高技能的基础上,从理性和实践层面上总结、提炼,形成有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辅之以调查问卷法和经验总结法等,以行动研究推动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4.研究过程
4.1 论证准备阶段(2011.9-2011.10)
组建课题组,明确成员的分工,进行调查问卷,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做好课题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为了了解学校原有的技能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课题组对学生、教师、企业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2012年9月对我校10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50名学生接受了问卷调查;2012年9月,对我校机电部32名教师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2012年10月,利用我校实习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对20家企业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发现,三方面都对学校原有技能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评价方式表示不满意,都认为职业技能必须按实际工作环境和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形式,才能符合当前的实际要求,应该使技能教学体现直接为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的职业特性,着眼于培养企业第一线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突出能力的培养目标。
根据调查问卷,对我校中职生电子技能实训课做详细地分析,并且给出科学、合理的意见,结合老师培养需要选定课题。项目负责人在教改实验项目研究中主要承担包括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人员的遴选、研究的实施、听课评课、阶段性总结、提出下一阶段改进意见、组织后一阶段研究计划的实施、课题结题,最后制定出电子技能实训课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案。
4.2 研究应用阶段(2011.11-2012.8)
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分析讨论,确定模块内容,确定项目实施对象进行课题个案实验。根据个案实验成果,组织教学资源,编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召开课题研究汇报会,组织开展课题的中期评估检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实验过程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扩大课题应用研究成果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4.3 总结提高阶段(2012.09-2012.10)
认真总结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申请专家进行鉴定,将成功的经验以常规形成确定下来,组织研究成果的的推广工作,通过课题组努力,圆满完成结题验收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5.研究成果
5.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按照本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按照课题研究的思路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边研究边教学,经过一年多时间,由此引发的变化很多。
首先,教师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手段充分调动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其次,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一方面所学知识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从创设问题中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授课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2 项目课例分析
为了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掌握所学基本电路模块,我们以“迷你小音箱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年历电路”、“调频收音机、对讲机”、“抢答器电路”、“声光控节能开关”等的设计、组装、调试作为教学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把这些实用产品带进课堂进行演示,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学习兴趣,增强了职业岗位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下面以“迷你小音箱电路的组装与调试”项目制作过程为例讲解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按任务结构形式完成。
项目三:迷你小音箱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1:识图
(1)认识各元器件及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
(2)学习电路结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电路在产品中的作用。
(3)识读电路原理图、装配图、印制电路板图。
任务2:安装
(1)核对元器件。
(2)检测元器件。
(3)安装电路。
1)元器件的安装。
2)电路组装,按印刷电路板图插入元器件。
3)整机装配。
任务3:调试
(1)通电前对印制电路板进行安全检测。
(2)电路故障的检测与分析。
(3)示波器检测。
(4)万用表检测。
整个过程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只是解惑者,回答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5.3 主要成果
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法引领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和《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设计方案和课件;成熟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模式以及用该教学模式讲授部分教学案例的影像资料;突出了以学习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初步完成了《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市级精品课建设方案和《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校级示范课建设方案。
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职业技能培训经验,整理出版了《电子产品调试工》(中级)、《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中级)两本技能培训教材。这两本书打破以往传统教材先理论后技能训练模式,将电子产品和电子测量仪器操作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机嵌入每个项目训练课题之中,教学中采用练讲结合的教学方法,由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完成项目操作,达到规定的目标。让学生始终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理论时毫无兴趣等现象。
选取了有代表性几个模块项目完成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高二学生学工电子制作培训,在学工教学中加以推广。
5.4 标志性成果
(1)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学生技能水平提高了,理论水平有了提升,大赛成绩也一年比一年突出,真正体现了竞赛与教学互相促进作用。近年来,学校参与各级技能大赛的学生数量、工种较以前增加,成绩也是稳步提升,在今年的全国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青岛市参赛,在电工电子组比赛中,取得了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其中电子产品装配项目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
(2)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具有代表性项目组装与调试,展示学生部分工作成果。
1)迷你小音箱的组装与调试。
2)数字万年历电路组装与调试。
(3)根据教学案例实验成果,组织教学资源,整理出版了《电子产品调试工》(中级)、《电子测量仪器及应用》(中级)两本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这两本书打破以往传统教材先理论后技能训练模式,将电子装配和电子测量仪表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有机嵌入每个项目训练课题之中,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由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完成项目操作,达到规定的目标。让学生始终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理论时毫无兴趣等现象。
(4)从传统讲授式教学走向行动导向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电子技术水平的提高。完成岗前培训、技能培训鉴定。组织完成校内和实训基地学生中级电子产品维修工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操作训练项目和理论训练项目中采用了一些以往的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试题目,兼顾学生考工。
6.研究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电子技能实训课项目教学在实训室完成,保障课堂教学与实训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将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根据项目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实现课程项目化、学习自主化、教学互动化、技能训练专业化。
1)深入企业调研,与企业深度融合,建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新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
2)课程设置模块化。把电子技能与实训分为五大模块,分别为常用仪表的使用与操作模块、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模块、焊接工艺知识与焊接技能模块、电子整机装配工艺模块、电子整机调试技术模块。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例如《电子整机装配》每周六节课,三至五周为一个阶段完成一个教学模块,同一模块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一位教师主讲。
3)教材与资料一体化。结合教学实际,自编讲义,作暂用教材,然后,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编写出“宽基础、活模块、精专业”的教材和资料。
4)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一体化。能力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实行过程控制,采用等级评价制,具体考核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完成能够体现若干项操作技能水平的工件,或调试、维修、故障诊断,同时解答与技能考核相关的理论问题,对考核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独立解决,从而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5)定期开展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比赛,评选设计制作小明星,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6)在校园和周边社区开展小家电维修服务,为同学们和居民提供了方便,锻炼了自已的组织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能力,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提升了学校知名度,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7)教学管理一体化。由专业教师兼管专业教室,使专业教师与专业教学设施“零距离”接触,激发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热情,方便教科研活动,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
8)选取了有代表性几个模块项目完成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高二学生学工电子制作培训,在学工教学中加以推广。
9)师生各类技能竞赛成绩较往年突出。近年来,学校参与各级技能大赛的学生数量、工种较以前增加,成绩也是稳步提升,在今年的全国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青岛市参赛,在电工电子组比赛中,取得了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其中电子产品装配项目获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
7.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技能实训课教学中采取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有用的,但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实施中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师资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应对学生的各种未知问题,使学生的行为掌控在教师的视野之下。
2)对教学条件的要求。一个项目所需要的所有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一般应该具备,最好是实际的东西,没有实际东西,教具、模型或仿真软件必须具备。
3)对教材的要求。目前符合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现成教材很少,需要组织人力、物力编制校本教材。
4)对教学进度的要求。“项目教学法”主要以学生工作为主,进度往往很慢,难于控制。
5)对班级人数的要求。人数太多教师指导起来不方便,实验设备数量也要求多,资金和管理不太容易。
8.结束语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电子技能实训课项目教学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总的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在实验阶段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改进,使电子技能实训课真正起到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学生们能够学得自己想学的感兴趣的课程。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才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韦立.项目教学法对中职电子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思考[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
关键词:电工技能 实训课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62-01
1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开展电工技能竞赛,使学生在竞争中得到提升
在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专业电工技能竞赛,通过电动机拆装以及电路板焊接等专业性竞赛来对学生的工艺以及速度等进行比拼,使学生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也使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现代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争强好胜心理,在普通教学中可以大规模采用。
1.2 以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课堂中的训练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应用联系起来,从而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学生对简单的操作没有兴趣。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先以教材中的实例为课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分解。并以此为依据举出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故障,同时还有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以及相关的处理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实际生活例子与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例如生活中的接导线现象、电灯泡的忽明忽暗现象以及闸刀熔丝的熔断现象。通过这些实例,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学生也会在训练中找到更充足的学习劲头。那么此时学习电工技能训练也就容易得多了。
1.3 在电工技能训练中多加入一些生活实例,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一般的电工技能实训来说,其内容是相当有难度的,而且相应的训练过程也十分枯燥乏味,尤其是对于电子线路的维修及安装来说尤其如此。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并且性格也不稳定。因此这并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培训教学时可以将电子门铃、声控灯等一些电子产品拿出来供学生研究。由于这些电子产品具有线路成熟、制作简单且成功率高等特点,因此采用这些具有实用性的产品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贴近生活,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减轻对电的恐惧心理,同时也可以激起学生对学习电工技能实训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得到极大提高。
2 教师应当具备较好的知识结构
对于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学来说,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且对自己所教的学科相当了解。对于电工知识的产生、应用、组织以及发展都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电工技能实训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庞大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当丰富的操作经验以及较高的电工技能操作,比如焊接技术、室内线的连接以及接线技术。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规范的操作和动作示范,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观察和模仿。学生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练习来达到掌握电工技能操作技巧的目的。
教师应当具备较为完备的知识面,不仅要掌握电工技能的相关发展状况还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电工技能知识。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时要能够积极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相结合,从而促进电工技能实训知识的有效吸收和消化。
3 在实训教学中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就有必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包括教师怎么教的方法还包括学生怎样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并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1 做好课堂实验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对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对于电工技能的实训教学来说,并不是在黑板上进行电路的安装和运转,而是要教师在课堂上做好相关的实验演示。在有些电路实验中,学生可能对线路的功能和相关构成不能有效理解。因此教师应当要反复模拟电路的运转,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电路留下深刻的印象。
3.2 运用比较教学法不断加深学生对电路的印象
在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教师应当要积极采取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区别联锁和自锁,比较直流电机、步进电机以及伺服电机之间的区别。通过比较,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电路学习的印象。
3.3 强化对学生学法的相关指导
对于一个好的教师来说,其作用不仅仅是能够教书、教学生,最重要的是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电动机控制相关线路进行接线的技能实训中,往往在最后的通电试车阶段出现了种种故障,从而导致学生最终不能有效通过。所以,教师在这一方面的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检查线路并进行有效排查,从而能够有效地分析问题的所在进而解决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时要使学生养成课前积极预习以及课后及时巩固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听课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生要能够及时地和教师交流,教师应当悉心给予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必要时还要积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4 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媒体
在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教学媒体是承载以及传播教学信息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对于电工技能实训教学来说,一般比较常用的教学媒体是仿真教学系统。通常以变压器、步进电机、直流电机以及伺服电机等作为具体实例。学生运用这样的仿真系统可以较好地完成相关的训练内容。
第一个方面,可以很容易地了解电路的外形,这不仅包括电路的外形,同时还有相关器件的外形。学生可以很清晰地进行对照器件的型号、名称以及相关的作用和功能。
第二个方面,通过显示的三维动画,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电路各部分的结构外形以及相关的拆装顺序,使学生能够对电路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第三个方面,学生可以从零件库中选择特定的零部件并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组装,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意识。
第四个方面,通过语音解说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和相关原理,从而加深学生对电路机理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王正锋.电工技能训练[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实训课教学
我们常常说“理论要联系实际”,的确这句话很有道理。计算机实训课是职业学校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经过几年的教学,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定人定机,宣布机房纪律
机房里学生要有固定的机位,这样便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对于机器维护也非常必要。所以学期初,计算机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及能力,合理安排好学生固定机位。机位安排要注意将爱玩、爱讲小话的学生分开,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与反应稍慢的学生合理搭配。
以上做的工作是起防范的作用,为了更好保证正常的上课需要,最终还是要靠上课教师正确的引导,因为只有良好正常的计算机实训环境,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
二、上机内容具体,目标明确
现如今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有的甚至厌学,处于无目标,无动力,无求知欲,无学习兴趣的状态。这是典型的学习动力动机障碍。这就要求我们计算机教师必须尽力发掘学生学习动力动机,在布置实训内容时努力为其创造学习动力动机。这就意味着计算机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研究每堂课的上机内容与学习形式。
分组合作学习可以很好地提高实训课堂效率,前提是要有结构合理的实训项目。计算机教师可以在课前先编印好上机实训内容。实训项目不可太多,内容应具体、充实并具有延伸性,一定要有具体且明确的实训要求。作业中设计的操作项目要既有重复又有一定难度,因为重复是遵循巩固性教学原则的必要举措,它有助于熟练操作。但又要避免简单的重复,要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其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实训项目的难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逐渐递增。上操作课时,教师将课前编印好的上机内容以纸质形式下发给学生,或用教学操控软件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传给学生。同时教师说明本次实训课的目的、要求,将实训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讲解清楚。
三、实施情感陶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逆反心理强的学生,要人格感化,做到真诚、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用教育者高尚的人格来触动、感化熏陶他们,促进他们的思想转化,达到激励积极进取之效果。这要求教师对每一次课都要认真对待,充分准备。不仅技术要精湛,语言表达要准确、感人;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亲切和蔼。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多辅导,不歧视他们,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较高的威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凝聚学生的心,唤起学生的情,转化学生的“行”。
在实训内容上也要充分体现良好的情感陶冶,多选用积极向上的素材,如果能有一定的人生哲理则更好。让学生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达到心灵上的一种洗礼。
四、分组合作,正确评价
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他们就可以在小组中互帮互助,共同协作。这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在小组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其他同学共同提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小组讨论探索,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老师可以巡回辅导答疑。另外,各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比赛竞争,以此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最大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对上机课的热情就会大增,上机操作能力当然也能提高了。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后,教师一定要留出时间来及时评价。学生在实训中经过一番努力,无论是掌握的相关技能,还是劳作的产品,得不到一个公正地的评价,他们会灰心丧气,会对此项技术或技能,甚至这个专业失去信心和好感。因此,做好实训课中学生行为的评价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育人的需要。
五、坚持实训作业检查,实施教后评价
每次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教师一定要做到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对每位同学的实训作业都要批改并计分,并将实训作业成绩作为本科目总成绩的一个部分。这个分数除了能对学生起督促检查作用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作业中指出学生操作的不足并认真给予纠正。最后要在学生作业后,给出中肯的建议,针对学生情感意识较弱的特点写上恰当的评语,或表扬,或鼓励,或用诙谐的语气批评。笔者个人认为,评语部分对学生来说其实很有促进作用,这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在乎与重视。在以后的实训课学习中就会更积极主动。
六、结语
其实要上好一门课,教好一个学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还有好多需要我们注意和学习的地方。但无论怎样,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都要时时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要用教师现场的控制管理能力以及个人的教学魅力,使计算机实训课有序进行,使学生在实训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唐武.《职高生现状分析及培养思路》
[2]叶青青.《让计算机教学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