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情诗词名句

爱情诗词名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情诗词名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爱情诗词名句

爱情诗词名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爱情诗词 水 意蕴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炙热、最深沉也是最美妙、最动人心弦的,爱情诗作为记载人类最美好情感的见证,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主题。那么“水”是如何和爱情发生关联的?“水”的意象在爱情诗中又有哪些特殊的意蕴和文化指向呢?本文将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美好情感之烘托

古代先民们缘水而居,有水的地方就有鲜活的生命。水在人们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随处可见,也就成了诗歌中连带反映的必不可少的意象,刚开始时也许是无意识的,但重复多了就自然而然成了诗词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逐渐成为诗歌的原始意象:即指在人类早期形成的,带有一定文化含量的意象,是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经验的心理残迹。水具有纯洁、柔性、清丽、温婉、柔韧等特性,因而往往被赋予美妙的意象,婉转明净的水面,加上水边绿洲的垂柳、红蓼、绿草等在水光映射下摇曳生姿、风姿无限,本是人间最美好的浪漫处所,故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产生于此再正常不过。因而“水”也就有美好心境、美好情感烘托之意蕴了。《诗经》开篇首《周南・关雎》中男子对美丽的女子一见倾心,希望如关雎鸟一样一唱一和,而水边的“参差荇菜”左右摇摆,如同男子的心旌漾荡,不能自已,思念是苦涩的,但绝对是美妙的;《郑风・溱洧》中,仲春三月时节鲜花盛开,溱水洧水涣涣汤汤,充满无限春意和生气,如同男子四射的生命力,女子手中的芍药花鲜艳光亮,恰似容光焕发的脸庞,值此大好时光,青年男女自由结伴游玩,互赠芍药;东门池畔,男子在人群中早已选定了自己的情人,水成为了他们欢乐相聚的见证(《东门之池》);冬天的水冰冻三尺,刺骨寒冷,因此《匏有苦叶》中的女子希望在坚冰融解之前能够与心上人共偕连理;南唐词人冯延巳《谒金门》中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名句,水面本是风平浪静,猛然间被什么东西搅动,漾开阵阵涟漪,象征女子内心的平静被打破,泛起波澜,“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哦,原来盼望已久的夫君终于要回来了,枝上的喜鹊在声声报喜!宋代欧阳修词《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门前涨潮的溪水犹如女子心中高涨的情愫,奔腾撞击,因为要与心上人约会,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因为欢爱的短暂,故而生出“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浪,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的愿望,“红菡萏”在“花底浪”的轻轻撞击下摇曳生姿,无限浪漫,充分享受着爱情的美好。近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更是一路用“水”咏情,“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抒发对美好爱情的深情眷恋。

流水浩荡无际、绵邈悠远的意境,犹如情感的悠久、绵长,“水”之意象又与情深意长有着某种关联。男性笔下的友情也多有此作,比如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个典型。在爱情诗词中,爱情的一往情深往往很多用水意象来表达:如建安诗人徐斡的《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唐代才女李季兰《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一以流水无尽烘托相思无尽,一以海水有涯反衬相思无涯,极写感情之深;李清照《凤凰台忆吹箫》中“念武陵人远,烟锁重楼。唯有楼前水,应念我、终日凝眸”;晏殊《蝶恋花》中“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柳永的《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等均深切地表达了爱情之绵邈深长。

二、失意情感之陪衬

水能益人,也能害人;能引发人的美好联想,自然也会使人想到其反面意义,“水具有运行的持续、延绵不断性,因而水每每被联想与表现青春年华易逝,容颜易老的不可复返性,从而让人在怀古悼今、怀旧自伤的感叹中,涌现出对人生爱情追求不如意的无限情感。”[1]撇开爱情诗的局限,更有失去故土与家园之痛,如李煜亡国后所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而在爱情诗词中,“水”意象最多的是喻指女子被弃或相思无望,作为失意情感之陪衬。《国风・召南・江有汜》中女子是一位商人妇,那商人离开江沱返回家乡时将她遗弃了。她满怀哀怨,唱出了这首悲歌。全诗以“江有汜”“江有渚”“江有沱”喻己在情感上的沟沟坎坎,发出“大江都有小河、小沟、小港”之歧,何况人之爱怎能无风风雨雨的悲凉,以及“之之归,不我以”的悲痛。《卫风・氓》中则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喻女子被弃的苦海无涯。《邶风・柏舟》中有“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殷)忧”,以这飘飘荡荡不能休的水流来衬托被弃女子的愁思,有如千斤烦恼在心头。也有用水流的长远、深重来衬托相思的沉重和辛酸,用水流的各自东西喻覆水难收,如李白《妾薄命》和《白头吟》。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J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以上阕的“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来陪衬“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沉重和辛酸。清代田玉娥《送外》:“渡头千树老,江上一帆秋。无限临歧意,东西水自流。”言感情无法挽留,正向东西各自流去的水,不可阻止。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唐婉去世四十多年后,再次来到给他们两人留下美好记忆的沈园,写出词意十分悲凉感情真挚的怀念诗:“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昨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前两句有物是人非之慨,后两句由桥下之水直接引发的情思:唯有桥下绿水更令我伤心,这里曾是我们双双照影之处啊!此情此景,物是人非,天上人间、哪堪回首?其情之深可催人泪下。明人瞿佑说,这首“诗意极哀怨”“凄苦不忍多读”,可见水的烘托有多大艺术魅力!

三、距离与阻隔之象征

诗缘情,“物以情观”“情以物兴”。“人的感情总会因事物而触发,又用这种强烈的感彩去观物、择物,从而产生艺术联想,进行艺术构思,创造表现诗人思想感情而又富于感染力的艺术形象,其形象既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又是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投射。”[2]在交通工具落后的古代,辽阔的水面阻碍着人们的行动。因此,站在此岸遥望彼岸,心中自然引发遥远之意,充满惆怅与恍惚,水也就成了恋人心中的距离与阻隔的象征。最有代表性的品就是《秦风・蒹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中主人公来到水边,翘首伫立,透过薄雾和芦苇丛,凝望着河的对岸,那里就是“伊人”所在的仙乡琼楼。在主人公眼中,“伊人”是那么飘渺不定,居无定所,虽目之所及,身却难以到达,所以在“白露为霜”“白露未”“白露未已”的时间进展中,反复追寻,不断求证,一会“i从之”,一会“i游从之”,但结果却是“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b”,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但却难觅踪迹,无法接近。这隐约飘渺的意境,加之主人公不为艰辛反复追寻的身影,令千百年来的读者为之动容,为之感叹!而“秋水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也早已超越了情爱的范围,成为人们慕悦和向往之情的指代了。《周南・汉广》也是一首“求之不得”的情,樵夫偶见汉江对岸有个漫游女,不禁对她产生了无限爱慕之情,可是想追求她却难之又难。男子反复唱到:“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浩浩汉江成了爱情的阻隔(象征世俗的桎梏),求之无果,只好退而求其次,只要能接近她,即使在她出嫁时为她做个马夫,为她打点嫁妆,也甘心情愿。可见,水带给上古青年男女无数的情思与希冀,但结局又多是求之不得的遗憾和痛苦,对情感和的呼唤在苍茫大水上显得格外强烈而无奈。《诗经》中“水”的这一象征成了后代诗词创作的一个原始意象,许多诗人在诗中都有应用。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诗是歌咏牛郎织女为天河阻隔、长久相思的名作。诗篇描写了织女的机织生活,写她因相思而无心织布,泪零如雨。“最可感慨的是:诗中并未怨恨河汉宽阔无边,而是着意强调它‘清且浅’,两人相距并不遥远,却只能隔着轻盈闪烁的水光含情相视,无法交谈。这才是最让人心摧骨损的创痛、地老天荒的遗恨。”[3]唐代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开头两句揭示地理距离,象征阻隔,有憾恨之意,“日日思君不见君”句则将这种憾恨之意和盘托出,令人想见女主人公徒自伫立江头,翘首企盼的怨望情态。跌宕之间,深情毕见,以江水之永无竭时,比喻离恨之永无时日。全词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虽为水阻隔却仍然坚定和执着,这正是爱情如水的真正意蕴。

当然,爱情诗中的水意象所具意蕴远远不止上述所列几种,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分析和探讨,如“言志时象征道德”说,“清水”“浊水”分别指代清明政治与黑暗,等等。但总括起来,无外乎烘托爱情的美好和甜蜜、情感失意时的衬托和点缀以及象征爱情(也可以超越爱情)的隔绝与阻断,由此可见,水意象在爱情诗词中屡屡出现,形成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水文化。

注释:

[1]王立:《水与中国文学――传统文化物我关系一瞥》,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第75页。

[2]霍彩霞:《爱情诗与水意象》,文学教育,2008年,第9期,第37页。

爱情诗词名句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古诗词;兴趣;情感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文选入的古诗词年代久远,有着时代的烙印,今人与古人之间横着一道鸿沟。要深入理解这些作品,对中职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

1.通过诵读激发兴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音乐感,基本上都可以配乐吟唱。要读出古诗词的音韵美,必须注重朗读技巧,将诵读教学贯穿于教学始终。开始可以听录音或者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学生自主讨论,对难以理解的教师给以点拨,弄清楚整首诗的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出诗词节拍,然后让学生按节奏朗读,体会古诗词的节奏与韵味。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诵读,从中获得艺术享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歌曲激发兴趣。古诗词大都可以配乐而唱,一些歌曲中也采用有名的古诗词为词,如王菲的《天上人间》,配上现代音乐,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我们在学习这些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听听这些歌,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流行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就背下了这些诗词,并乐在其中。

3.通过观摩激发兴趣。古诗词大都是古人有感而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带学生浏览刻有古诗词名句的景点,让学生仔细观摩并评论诗词。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举办诗歌朗诵会激发兴趣。中职生喜欢参与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多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诗歌,制作成幻灯片,并自行配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音乐伴奏,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即是说读诗时要尽量还原出诗人创作时的情感状态,这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情感的重要性。

1.通过爱国诗歌体验情感。古诗词中有很多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中职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爱国诗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其誓死报国的精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了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了其壮志未酬的情怀……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与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爱国精神,引导学生在诵读这样的诗篇中感受古人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也易于接受,这些感人至深的诗作也会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通过表现亲情的诗歌体验情感。亲情是人世间最稳定的感情,是人间的至情。古诗中有很多表现亲情的诗句,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用平实的语言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成为脍炙人口的诗句。这样不仅能感染学生情感,还能引起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人间真情的可贵,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3.通过表现友情的诗歌体验情感。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是弥足珍贵的。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都寄托了诗人对挚友的美好祝福与不忍分离的心情。诵读这样的诗篇,学生能感受到古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4.通过歌颂爱情的诗歌体验情感。爱情是古诗词中的永恒主题,中职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大量的爱情诗。苏轼的《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秦观的《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等,这都是对真挚爱情的歌颂,是人间真情的自然流露,让人读起来淋漓尽致并深受感染。

5.通过表现人道主义精神的诗歌体验情感。古诗词中有大量的反映人民疾苦,关心百姓命运的诗篇,如白居易的《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表现了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体现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姜夔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诵读这样的诗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体验古人的情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中职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激发兴趣,体验情感是比较注重的方法,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投入学习,在体验情感中达到情感共鸣,从而领悟古诗词意蕴。

参考文献:

爱情诗词名句范文第3篇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题解),以及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在讲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时,均认为诗作“诗人将笔锋从自身转向对方,从此处转向彼处,虚拟设想别离之后对方的相思情况,采用了古诗中常用的‘从对面写起’的笔法,即所谓‘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将诗句理解“(对方)晓起揽镜,只担心因相思之苦而青春消逝、容颜憔悴;(对方)凉夜吟咏,也应因为心情悲愁而觉得月色凄寒、孤寂冷清。”认为“这样写,既写出了对方对诗人的灼灼思念,更曲折地表现出诗人对对方的一怀深情。既可收一石双鸟之效,又可见抒情婉曲之妙。”中学的教材亦沿袭上述注解。然而,围绕作品主题,笔者认为,上述对颈联的理解有不妥之处,现提出来,希望各位教育界同仁批评指正。

关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主题,旧注家多说有具体政治寓意,现在多数人把它作为爱情诗对待,笔者也倾向这一说法。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平常之中见不朽,流传千古;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古今传诵的名句,表达着至死不渝的绵邈深情;未句“篷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在无望中流露出执着的希望与追求。以上三句确定了诗歌的爱情主题,而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通过对作品主人公具体行状的描述,加深了绵绵情思。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动作的出发者,“揽镜”与“夜吟”并非指同一个人物,两种迥异的情态不会在同一个人物即“对方”身上表现出来。一场真挚缠绵的爱情,应当由两个人来共同完成,尤其是诗人(化身为诗作中的男主人公)通过写对方(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具体情思来反映彼此之间真挚的感情,亦离不开对男主人公真诚感情的描写。以下试论析之。

首先,“晓镜”,晓起揽镜,顾镜怜影,“云鬓”,女子丰美如云的鬓发,将“晓镜但愁云鬓改”理解为“(对方,诗中的女主人公)晓起揽镜,只担心因相思之苦而青春消逝、容颜憔悴。”理通言顺;而“夜吟应觉月光寒”中的“吟”字,使我们不禁想起了李白的《月下独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代“吟”者,或为失意,或为思家,或为恋亲,或为怀友,或为抒情,或为言志,或为助兴,墨客骚人,舞文弄墨,吟者不一,但多作为男性的形象出现。女性教育在盛唐也只是作为点缀升平的象征,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不可能大规模实行,女子“吟”的机会非常渺茫。

其次,关于本诗的主题,如前所叙,是抒发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而女性对恋人思念的情态,在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和李清照的词《凤凰台上忆吹萧》“……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等作品中,都是以一种含蓄和内隐的方式曲折地表现出来的。

第三,与岑参并称的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代表作《燕歌行》有云“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铁衣借指出征的战士,玉箸比喻思妇的眼泪,“远戍”“应啼”由战场写到了闺中;二句“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一反前句人物描写顺序,先写,次写征人,“欲断肠”“空回首”,通过对主公具体形状的描述,从战事转写征人及妻子的两地相思,幽怨缠绵,气氛悲凉,将真挚美好的感情与不息的战争联系在了一起,真实地再现了士卒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内心情感的种种变化。

爱情诗词名句范文第4篇

一、诗歌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诗歌教学仍然存在着应试现象,缺少一定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分析,轻感悟

传统的诗歌教学着眼于应试,对诗歌的人文性重视不够,主要是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都淹没在僵硬的课文分析之中,只见部分的局部拼凑,不见部分和部分的整合,部分和整体的有机联系。往往一首韵味十足的唐诗被肢解成七零八落的拼盘,一首情文并茂的现代新诗被分析得索然无味。诗歌鉴赏这一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被程式化、标准化。这样,只会剿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最终瓦解鉴赏。语文学习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让学生自己走进诗歌,感悟诗歌。如一位特级教师教《雨巷》一课,教师在进行精读诗歌环节,设置了一个非常大而自由的问题:“你觉得这首诗在写什么,或者说它在表达什么?”把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的感悟也就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这是一首爱情诗,作者在寻找他心目中的女神;作者在寻找解脱,在寻找一个和自己心灵共通的人;这是绝望到了极点的发泄,这是走向死亡的声音……”这样的课堂学生才真正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艺术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诗歌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人文归属。

(二)重识记,轻诵读

为了学生在中高考中取到较高的分数,有些教师就参照中高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有选择地识记,包括文本、文学常识、关键字的理解、重点字句的含义、重点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等等。尽管有不少人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过抨击,但由于它容易在应试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就使人不想为而为之。但诗歌教学仅仅识记一些考试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诗歌讲究格律、注重押韵等,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时间紧等原因,教师对诗歌阅读得不够充分。如在教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时,有的老师首先介绍背景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然后让学生读一遍,自己范读一遍,再然后翻译、讲解、总结,最后背诵整首词。这首优美的古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理解读、想象读等多种方式诵读达到感悟词意,感悟意境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重视鉴赏和诵读,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和节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当然,也应该进行必要的识记。

(三)重理解,轻应用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协调发展。语文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诗歌的教学也应注重实践,学以致用。

而现在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学习文本,理解文本,把一首诗理解透了,背熟了,这首诗也就差不多学完了。这样教学不仅使知识呈静态散射状,缺少动态的应用,而且远离学生的生存现状。这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得不到加强,开放性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比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的老师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首先介绍背景,关于王维的人生经历,关于他所处的时代氛围等,然后让学生先读一遍这首诗,然后自己接着再读一遍,再然后就开始翻译诗歌;最后总结:这首诗全力描写山中秋天的晚景,作者通过非常热闹的文字,描绘的却是一幅幽静的图景。这首诗是诗人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在诗的尾联,表明了诗人希望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这样的诗歌教学只重理解诗歌,使本来应充满诗情画意,使人联想翩翩的诗歌,变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了。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优秀文化魅力的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应用技能。

二、诗歌教学的改进策略

诗歌教学是一门需要文化功底的艺术,需要老师熟练地运用各种策略,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教学中不断转变观念,累积经验,形成有效的教学系统,提高教学质量。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吟诵诗歌是开启欣赏诗歌大门的钥匙。反复地吟诵,可以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激发联想和想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热情,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吟诵可以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作品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的实感。

1.示范阅读,渲染气氛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示范,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配乐诗朗诵,来渲染气氛,以声传情,把学生带入诗境,使他们的身心被一种情绪所包围,燃烧他们炽热如火的激情,激发他们想要融入其中抒感的强烈欲望。诵读的最大优势是通过声音的刺激,通过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双向互动,唤起脑海中已有的语言积淀和相关的知识储备,而这些是诗词鉴赏的必要前提。所以,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例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不妨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在背景音乐下,教师进行情真意切的范读,让学生在音乐的指引下“进入”天上的街市,去感受天上街市的美轮美奂。

2.读准节奏,尝试感悟

教师范读完,让学生读时,一定要读准字音,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在优美的旋律中,在准确掌握字音,基本熟悉诗词的基础上,在强烈鲜明的节奏中,才能体会诗中的情感。朗读时节奏也很重要,这种体悟不光要凭借学生语感的自发的感知,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例如在《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中,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一定要读准“明了”、“闪着”、“现了”“点着”等几个词语的重音,把握好诗歌内部的停顿,才能感悟诗中描绘的静谧安详的夜空。

3.读准基调,读出感情

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每个文本一般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或高亢,或平和,或低沉。教师上课时所持的情感基调,应该与文本的情感基调相一致,否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倾向:把严肃的变成活泼的,把低沉的变成高昂的,把平和的变成高亢的或低沉的。”所以,朗读诗歌时必须把握住诗歌的情感基调。需要注意的是朗读感情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是在对诗意不断深入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的。如余光中的《乡愁》就应该用深沉、深情的朗读基调;的《沁园春·雪》则要用慷慨激昂的朗读基调。确定好朗读基调后在诵读中还要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和不同的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二)想象联想,品味意境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只有入境,才能悟神’。”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形成的。其高度凝炼集中与丰富的想象密不可分。因此,感悟诗歌意境,就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借助形象思维的方法,再现其中的事物,从而获得真正的艺术感受。

1.引导学生还原想象,感悟诗歌

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的思想内容推想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要让他们具备一种还原想象的能力。这样才能与作者达到心灵的共通,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意境美。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从字面看,出现的景象似乎只有竹林、桃花、鸭群、蒌蒿等。经过反复诵读,借助画面展开想象,学生会发现一道道情趣盎然、绚丽多彩的景观:一片竹林, 三两枝桃花开得正艳,春水融融的江面上,几只鸭子正在戏水,河岸上长满蒌蒿,嫩嫩的芦芽刚刚破土。再比如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学生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夕阳西下,在重重叠叠的山峰中,炊烟袅袅直上天空,一座孤独的城早早地关闭了城门。引导学生对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行还原的想象,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定向联想,把握意象

虽然说诗歌的模糊性、跳跃性特点给诗歌的情感理解带来障碍。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文学文化信息储存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定向联想,从而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诗歌的意象是作者表达情志的具体载体,只要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稳定的。如:月:思乡,怀人;:清高人格的写照;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松:孤直傲岸;莲:清白的象征。如果学生熟悉这些意象,会给他们理解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在教学《在山的那边》时,就应该先找出“山”和“海”这两个意象,在明确了它们在诗中分别暗示着“重重困难”和“理想境界”时,该诗也就很好理解了:它告诉人们,只要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就能达到理想境界,走向成功的彼岸。教学《乡愁》时,也应该先找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知道它们分别暗示着“通信”“探亲”“哀思”“乡情”,再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就很容易感悟到诗中那浓浓的家国之思。

3.引导学生相似联想,理解诗歌

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相似事物的回忆,称为相似联想。例如由夕阳想到人生垂暮,由江上浮萍想到人生漂泊。相似联想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性。一般的比喻都是借助相似联想,以苍松翠柏形容坚强的意志。诗歌意象不仅与作者的情感具有相关性,有的还带有相似性。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就能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人抒发的情怀。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似那骤雨里的浮萍。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狂风中的柳絮和骤雨里浮萍的情态,深入体会在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王朝,不可避免的亡国悲剧,而作者自己的命运就更难说起。从而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三)模仿创造,活学活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诗歌的教学也应注重实践,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而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模仿,模仿更进一层就会创造。

1.模仿创造

模仿创造的常用方法有仿写和改写。“仿写”即立足前人创作的基础上,以一定的语言材料为范本,根据一定的要求重写一个类似范本的语句或语段。具体练笔时可模仿其用词、句式、修辞手法、段落格式、主要内容、思想情调等。如此仿写练笔虽具一定的限制性,但仍为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对于初涉诗歌写作的同学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帮扶作用”。“改写”就是以原作为依据,适当改变原作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的一种写作方式。例:一位教师教学《石壕吏》后,引导学生将其改写为散文。改写后,文章中不但增加了一些如背景的交代、差吏抓人的情景、人物神态的刻画、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等内容,而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如孩子的啼哭声,门被踢开的情景,老妇人被抓走时满腹心酸的回望等等。如此情节的增补,不但忠实于原作的精神,而且使原作的诗意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活学活用

要求学生将古诗词中的名言名句运用到作文和口语表达中。古典诗歌讲究押韵、讲究格式,对初中学生来说,虽然模仿训练还有一定难度,但积累一些名言名句用于日常的表达与写作中则是不无裨益的。中国三千多年浩如烟海的诗歌积淀下了无数的优秀诗句,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注意积累,多读、多记,多模仿,多运用,多借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总之,诗歌是文学的精灵,是性灵的艺术。诗歌教学能激发热情,感召人生。诗歌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语文教师应努力使诗歌教学的课堂展现出蓬勃生机,用“诗歌营养”浸润学生的五彩生活。

三、诗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还在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驾驭能力、专业功底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所以诗歌教学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

(一)不断提高诗歌理论修养

有些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诗歌理论修养,平时也需要加大诗歌的阅读量。如果教师没有厚实的诗歌艺术功底和驾驭诗歌的理论厚度,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备课和讲授就只能扒教参、讲教材,课堂干瘪程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上课要投入十足的情感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流泻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可以说,“情”是诗歌生命的第一要素。诗歌教学中,教师不能光引导学生进行文字的理性分析,教师自己也要完全融进诗人的情感空间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感染,跟随教师,一起去感悟诗人的心灵世界。

(三)用优美的语言诠释诗歌

教学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在使用这种工具的时候,应适时适量地融入一定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语文教学的语言本应如此,诗歌教学的语言更应如是。教师讲解和点拨的语言,除了做到精当以外,还应该优美。诗歌的意境一般都很美。如果你用平淡、单调、古板的语言去解释诗歌,会使诗歌的味道大打折扣。诠释诗歌需要优美的语言,宛如走上舞台的美人需要合体的华服。优美的语言能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让学生被感染,沉浸其中,如痴如醉。需要注意的是,优美的语言并不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词藻。优美应该建立在准确、恰当的基础上,并且富含情感。

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真意,想象诗歌的情境,最大限度地与诗人在诗意上达到沟通。从而使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今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观念,不断探索,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诗歌教学充满生机、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魏国良.现代语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谈胜轶.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审美特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07).

[3]赵国忠.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相关期刊更多

北方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总工会

女性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

幸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出版社;武汉市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