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女儿

教育女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女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女儿

教育女儿范文第1篇

女儿上小学后,就与公交车打上了交道。第一年,她由爷爷奶奶接送,到了第二年,两位老人有事回了老家,女儿就开始独自坐公交车上下学,如今她已经独来独往三年了。开始,我还为女儿的独立感到高兴,但很快就发现“放飞”的女儿滋生出了一些坏毛病、坏习惯。

“逃票”事件

一天下午,我从街上坐公交车回家。到三八亭站时,正碰上女儿就读的学校放学,一群孩子背着书包叽叽喳喳地上了车。我发现女儿也在其中,但车内人多,我坐在后面,女儿没有发现我,我也懒得喊她。这时,监车员清点人数,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投币,就问:“还有谁没投币呢?”这时,女儿说:“阿姨,是我,我今天没钱了,明天一定补上!”监车员一听,说:“你们这些孩子经常逃票,没钱就下车,走路回去!”我正想站起来替女儿投币,但转念一想,这孩子怎么没钱?她妈妈每天除了给她坐车的钱外,还会在她的书包里再放5元给她零用。难道真如监车员所说的那样,她逃票?

我这边还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女儿那边就强词夺理上了:“谁逃票了?你说话注意点!”监车员见女儿态度强硬,又是个小孩子,就吓唬她:“逃票的就是你,你再不下车,我就去学校告诉你的老师。”这时,我坐不住了,刚想站起来,却发现女儿并没有被监车员吓住。她毫不示弱地说:“好啊,你去告诉我们老师吧,我也去你们公司告诉你们领导你贪污票款。有一次,我看见你没把乘客的钱投进钱箱,你拿着买麻辣豆腐吃了。”

车上的乘客听女儿说得有模有样,有的就信以为真了。这时,监车员急了,说:“你这孩子咋睁着眼睛说瞎话呢?我什么时候拿票款买麻辣豆腐吃了,有哪个能作证!?”女儿听到车上乘客的议论,劲头更足了,又大声说:“有啊!我的同学们都看见了。你们说,是不是?”这时,和她一起上车的那群孩子就帮着女儿瞎起哄:“是的,我们都看见了!”“我们都要去告她……”

监车员被女儿和这群孩子气得快哭了。这时,女儿突然发现了坐在后面的我。我狠狠瞪了她一眼,她吓得不做声了。下车时,当着女儿的面,我向投币箱里补投了一元车费。

回到家,没等女儿把书包放下,我就教训起她来:“你给我站住!小小年纪,怎么变成这副德性!逃票,多丢人啊,还理直气壮的,太不像话了!”

妻子听我在客厅发火,就从厨房跑了出来,问:“怎么回事啊?一回来就发火。”

女儿委屈地说:“我没有逃票,我是真没钱了!”

我问:“那你妈妈给你的钱哪儿去了?”

女儿哭诉道:“今天学校组织我们给灾区捐款,我怕同学们捐的比我多,老师不表扬我,我就把所有的钱都捐了。结果,我就没钱坐车了。”

听女儿这样一说,我知道女儿不是真心想逃票,心情缓和了许多。但是她在公交车上的表现,让我很担忧。现在孩子还小,但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怎么得了?作为家长,我不能不管。我说:“你把身上的钱全部用来献爱心,出发点是好的,你做得对,但是你的动机不纯。因为你怕同学捐的比你多,怕自己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你的这种想法,本身就是自私的,就是捐得再多,也是为自己着想。”

女儿听后,一声不吭。我接着说:“当你发现自己没有回家的车费时就逃票,企图蒙混过关。当监车员发现后,你才不得不站出来承认,这说明你还不诚实。上车前,为什么不给司机和监车员说明白呢?为什么当时不找同学借呢?”

这时,女儿不服气地说:“我找同学借了,但大家刚捐了款,都没有钱。我不对监车员说,是怕她不让我上车。我不会逃票的,她不说,我明天也一样会多放一元钱补上的。”

我问:“那你在车上为啥要顶撞监车员,说人家贪污了呢?”

女儿说:“爸爸,你也看到了,是监车员先说我经常逃票的。我说她贪污,那也是故意吓唬她的,谁叫她先污蔑我呢!”

我见女儿还不承认错误,只得改变策略,一分为二地说:“是,监车员的言语有些欠妥,这是她的不对,但你作为学生,应该懂得礼让。就依你说的,你不是真心要逃票,但你没有投币,这是事实。难道监车员说你两句不应该吗?而你又做了什么呢?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怂恿同学和你一起诽谤人家。你知道这是什么性质吗?弄不好,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幸好,人家见你是小孩子,不与你计较。”

经过我的一番开导和教育女儿终于低下了脑袋,说:“爸爸,我错了。”

为了让女儿记住自己的错误,第二天女儿放学后,我还特意带她到公交公司找到那位监车员,向她说明原因并赔礼道歉。如今,那位监车员和我女儿成了好朋友。

“让座”事件

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上街。女儿为了给我们占座位,公交车还未停稳,就急不可待地蹿上了车。她不仅给自己占了一个座位,还为我和妻子各占了一个。我和妻子上车时,只见女儿还在不停地喊:“这两个位置是我们的,你们不要坐,不要坐……”妻子见女儿喊得起劲,赶紧过去落了座。我平时坐车,就是有个把空位,也懒得去坐。女儿见我犹豫,就喊:“老爸,快坐,快坐。”我只好坐下。公交车驶过一站,上来一位老奶奶,站在我女儿和一位小伙子之间。我对女儿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要她起来让座。但女儿把头侧过去,装作没看见。我只好说:“蕾蕾,你起来把座位让给奶奶坐吧!”这时,她不情愿地说:“那个大哥哥都不让,为什么要我让呢?这年头,还有哪个学雷锋啊?”

孩子这样说话,让我觉得她的思想有问题,但车上人多,我不便教训她,只好自己起身,把老奶奶拉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下车后,我对女儿进行了严厉批评。女儿不服气。我们逛了一会儿街,临近中午,就准备回家了。因为我批评了女儿,坐车回去时,她已经没有了来时的积极性,故意放慢脚步,嘴里说:“懒得管你们了。”我和妻各自提着大包小包上了车,车上已没有了座位。女儿幸灾乐祸地把身体斜倚在驾驶台的扶栏上,手里拿着甘蔗,不紧不慢地嚼着,眼珠子却不安分地对着车里的人溜溜地打转,那样子就像一个刚入行的扒手。

突然,我发现女儿不吃甘蔗了。她似乎盯住了一个目标,然后三下两下挤到了一个坐着的乘客旁。不一会儿,公交车到站,那个乘客提着个大袋子就下了车。女儿毫不费力地落了座。我感到奇怪,这孩子怎么知道人家要下车呢?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女儿落座后,还向手里提着东西的妻子喊:“妈妈,到我这里来。”然后,她用手指了指旁边的一位大妈,意思是要她妈妈站到大妈的身边去。妻子不解其意,说:“我站在这里很好,你坐吧。”

公交车又到了一站,那位大妈果然奇迹般地下了车,但位置被旁边的一位乘客坐了。女儿嘟囔了一句:“唉,真是个大蠢包!”我知道女儿是对她妈妈没有明白她的意思,错过了座位而不满。但妻子不知女儿在嘟囔谁,竟然还傻傻地笑着。我见了,真有点哭笑不得。

我对女儿在公交车上表现出的机灵劲儿,还是挺欣赏的。但是她的一些行为和说话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却并不让我欣赏。孩子虽小,但如果现在不抓紧对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将来她就有可能变成一个自私自利、缺乏社会公德的人。

回家后,我把女儿在公交车上的表现对妻子说了。妻子开始不以为然:“孩子机灵点有什么不好?长大了不会吃亏。”我说:“你只看到好的一面。难道她的自私狭隘、公共道德意识淡薄,你一点没看出来?”妻子说:“我看孩子现在还小,就没有像你这样深层次地去想。那好,这工作你就来做吧。”

我把正玩游戏的女儿叫进了房间。见她有点不耐烦,为引起她的兴趣,我说:“刚才你在公交车上表现‘优秀’,你妈妈夸你机灵哩!”女儿一听是在表扬她,就来了精神,说:“那当然,同学们都说我是占位高手。”这时,我不解地问:“那,你是怎么知道人家马上就要下车的呢?”女儿一听,高兴地说:“爸爸,难道你没看出来,他是一个刚从外地打工回来的民工,刚下火车,搭公交车到汽车东站坐长途呢。”“那旁边的那个大妈,你又怎么知道人家也要下车呢?”我又不解地问。女儿哈哈一笑,卖关子:“爸爸,你说呢?”我说:“我知道还问你干吗?”女儿说:“告诉你吧,她家就住在法院那一片,我坐车经常看见她在法院门口下车。”听女儿这一说,我不禁暗暗佩服起她来,小小年龄却有很强的观察力。见女儿情绪不错,我话题一转:“在公交车上,你很机灵,但爸爸妈妈都不赞许。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时,女儿撅起了嘴。我只好慢慢开导她:“因为你行为的动机和你上次在学校捐款一样出现了偏差。你帮爸爸妈妈占座位,出发点是好的,但你在占座位时,不考虑大家的利益。公共场所,我们要讲究社会公德。爸爸要你把座位让给老奶奶,你装作没看见,还说怪话,做得太不应该了。平时,爸妈和老师是怎么教育你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难道你忘了吗?还有,你在公交车上啃甘蔗,把渣子吐在车内,也是缺乏社会公德的表现,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这些,老师就没有教过你吗?”

女儿觉得我说得在理,就点了点头,但又不服气地说:“我在学校表现很好的,老师经常表扬我。”

思考和纠错

孩子这一说,立刻引发了我的思考:造成孩子缺失公德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难辞其咎。学校、家庭往往鼓励孩子做好事,却忽视了引导孩子做他该做的事。因而,对该做的事,孩子不是自觉地去做,而是为了获得表扬才去做;对于不该做的事,孩子不是自觉地不去做,而是受到纪律约束,担心被批评而不敢去做。客观地说,以纪律约束和以表扬奖励为主要手段培养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不稳定、不长久的。一旦离开了学校和家庭,没有了纪律约束和表扬鼓励,这种文明习惯就不见了。

教育女儿范文第2篇

重庆沙坝区的“甜妈”甘霖最近成了网络红人,她的爆红源于一个疯狂的举动:女儿写作文《桃花》,不知道桃花长啥样,什么味道,“女儿对大自然太陌生了。”于是她索性包下了一座山,“我想让她在这里近距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不少网友着实被“甜妈”土豪般的大气雷倒了。“难道孩子说没见过火星,还得包下火星吗?”但也有许多家长对“甜妈”的遭遇感同身受:南京一位初中老师布置了一份课外作业,让孩子第二天上学带一只鼠妇,结果不光是孩子,家长也是一头雾水,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就是一种常见昆虫;扬州一媒体的小记者进行素质测试,很多人不知道花生是长在土里的……这样的结果确实令人尴尬。

据了解,在电子产品大行其道的今天,美国硅谷的IT精英们却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手机等产品,而是送他们去城市郊区的“零科技”学校,让孩子们使用纸和笔,在菜园里培育和观察植物生长等等。而在国内,有一些学校也开始重视这部分内容,自然课和部分拓展课均会涉及有关和自然亲近的教学,如上海的一些小学就专门为孩子们搭建“菜园”,供孩子们种植蔬菜,并让孩子们自己命名……这种贴近自然与生活的学校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甜妈”式家长的支持和赞赏。

媒体评点:为了女儿写作文,就包下20多亩地,投入是否太大?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与其纠结于此,我们更应该关注或反思的是,今天的孩子为什么连“桃花长啥样,香味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事实上,早有人指出,今天的中国教育,一不面向生活、二不面向自然。孩子们不仅整天埋头于题山书海中,就连一年一次的春游也往往被以“安全”为由剥夺。须知孩子成长的营养不仅仅来源于学校与书本,是时候直面“五谷不分”的现状、回应“天性教育”的呼唤了!(王烽,光明时评)

教育女儿范文第3篇

2、在任何时候都要坚信:“方法会比困难多一点”。

3、不管怎样,你都是要学会培养自己有一项业余爱好或特长。

4、想哭的时候就哭出来。

5、不要忘记:“一份耕耘乃至九份耕耘,你得到的收获依旧是零,惟有十分的耕耘,你才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教育女儿范文第4篇

担任上海闸北八中校长的刘京海,是成功教育的创始人。他认为:差生之所以学习差,是因为经历了学习反复失败的过程,反复的挫败让他们失去了自信心,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差生变成优秀生,方法非常简单――老师得把差生当成天才来教育,不断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在反复成功的体验中,培育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成功。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教育却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刘京海刚到闸北八中时,八中是臭名昭著的“差生集中营”,学校收的是全市成绩最拙劣的一群。有顺口溜说:“八中八中,大门朝东;流氓成群,打架成风。”成功教育在闸北八中推行后,八中的教学成绩在全市达到中上水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委员陈至立、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后到闸北八中视察,并号召在全国推广成功教育。

刘京海的成功教育吸引了香港富豪慈善家田家炳。田先生捐资500万元在上海闸北建了田家炳中学,指定刘京海出任校长……

刘京海到香港讲学,追逐他的媒体一片惊呼:“差生教育差生,效果非常显著……”

原来刘京海读小学时也是差生;无独有偶,他的女儿也曾一度是差生,但最终考进了复旦大学。作为著名教育学家,刘京海是如何把女儿培养成才的?相信他的家教方式能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简单几句话,差生顿变优秀生

闸北八中的教师大会,校长刘京海满脸忧虑:“有些老师说,一二年级狗熊、英雄分不清,三四年级开始分清了。于是师生们与父母纷纷瞪大眼睛找狗熊,结果越找越多。”

话说得有趣且深刻,老师们会心地笑了。刘京海仍是十分严肃:“三四年级,是差生形成的高峰期。为什么呢?因为10岁左右正是孩子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的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从成人那里得来的,如果家长老师天天骂学生笨,摧毁了学生的自信心,孩子自然就成了狗熊。”他沧桑的脸上露出幽默的微笑,“有些家长说,孩子是我生的,我为啥不能骂他笨。我回答说,如果孩子是你老婆和别人生的,你可以骂他笨,正因为他是你生的,你不能说他笨。教育嘛就一个夸字,昧着良心夸孩子好,夸得他对学习有了兴趣,夸得他有了自信心,他真的就学习好了。这叫弄假成真。”

开完会,刘京海回到家,系上碎花围裙做饭。这时,妻子施月芳阴沉着脸走进来。她刚从学校开家长会回来,女儿思灏的考试成绩在班里倒数第10名,老师又气又急,把她批评得无地自容。她回家见了丈夫自是一肚子气:“亏你还是研究差生教育的专家,自己的女儿都成差生了:”像所有的上海男人一样,刘京海也怕老婆,一见夫人生气,慌忙低头认错:“妹妹成绩不好是我的错,我一定戴罪立功。”“妹妹”是上海人对女儿亲昵的称呼。

刘京海站在厨房里发呆:天哪,女儿也成了狗熊?她本来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怎么会成绩差呢?他认为,想让孩子成绩好,那就得在一二年级甚至学龄前便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坐得住, 听课时注意力集中。

每天去学校接送女儿时,刘京海反复强调认真听课的重要:“有一个小朋友上课专心听讲,考了100分。”“上课认真听,事半功倍;不认真听,下课再努力也补不回来,事倍功半。”

为培养女儿注意力集中的习惯,刘京海还买来复杂的拼图。有一幅拼图是日本一所大学的校园风景,亭合楼台之间,点缀着几棵高大的樱花树。这拼图有3000多块,而且樱花和樱花的区别极小,小思灏全神贯注地拼了整整15天才大功告成。

学钢琴和画画也不失为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好方法。刘京海问女儿:“喜欢画画还是弹琴?”小思灏说画画。刘京海问为什么,他心里认为女孩子弹琴比较像大家闺秀。小思灏说,幼儿园里的几个小伙伴因为学琴老挨父母打。刘京海笑了:“挑你自己喜欢的学才能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孩子天生都爱画画,大人不骂他画不好,他自然会画下去。小思灏也不例外。星期天一大早,父母还没起床,她就坐在阳台上,对着满天的朝霞画母鸡、公鸡,画妈妈、爸爸。她的每张画,妈妈都会拿去向同事炫耀。

一天,刘京海带女儿去逛动物园,指着老虎狮子说:“妹妹,如果你能把整个动物园的动物全画下来,爸爸给你开画展!”小思灏画了60多张画,果真把飞禽走兽全画下来了。刘京海高兴地把这些画贴在楼道里,挨家挨户敲门,请邻居来看女儿的画展。小思灏兴奋得脸都红了,还一副大画家的样子,签名送了爸爸一张画。

画画不仅培育了小思灏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还提高了她的观察力、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她的自信心。

看见女儿已养成坐得住、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刘京海放手不管了。思灏的成绩本来一直很好,没想到才三年级,竟也成了狗熊!问题出在哪里?

家庭教育误区最多,莫不是父母不经意间的一些话,伤了女儿的自信心、影响了女儿的学习成绩?刘京海突然心中一激灵:有一天,女儿在家里边写作业边唱歌,正写论文的刘京海听了心烦,头也不抬地说:“妹妹,你唱歌可真难听!”一句话定终身,女儿从此再也不唱歌,也就真的不会唱歌了。刘京海后悔不已:自己的一句话,没准把小歌星扼杀在摇篮中!他十分愧疚:在学校,自己对老师一再强调要称赞学生;而回到家,自己却很少表扬女儿。

这天晚上,刘京海让女儿把数学试卷拿过来,一一指着上边的试题问:“你会做吗?”小思灏点头:“因为马虎才得了82分。”刘京海说,既然你全会做,那我把分数还给你,他郑重地在卷面上写了100分。

小思灏的眼睛亮闪闪的,兴奋地拿出语文试卷。作文的题目是《可爱的玩具》,要求写出玩具的名称、玩法和玩的效果。刘京海认真读女儿的作文,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还摇头晃脑地读出声。他对妻子说:“你看这开头,语言流畅,充满诗意。妹妹真是天才呀!”妻子将信将疑。小思灏一脸疑惑:“爸,我作文才得了20分!”刘京海说:“那是因为本来有三项要求,你只写了玩具的玩法,没写名称与玩的效果。”小思灏眼睛更亮了:“爸,你真觉得我有写作的天分?”刘京海认真地说:“那当然!爸是语文特级教师,还从来没看走眼。”

父女聊得十分开心。刘京海问:“你觉得以你的实力,在班里成绩应该排多少名?”女儿想了想说:“前十名。”刘京海和女儿拉钩:“英雄所见略同”

一个多月后,施月芳再去开家长会。老师拉住她的手,不停地感谢:“谢谢家长配合,思灏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十名!”

施月芳回到家,对丈夫说:“我没配合老师呀!”刘京海“嘿嘿”一笑说,我可配合了,昧着心夸奖妹妹作文好,她愿意写了,写得多了,自然就写好了。

是的,想让孩子学习好,就得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刘京海很注意在琐事中培育女儿的自信。女儿第一次煎鱼,

他连说好吃;女儿第一次自己从学校回家,他赞不绝口,还兴奋地要女儿说说是怎样过马路的。小思灏说,我让一个叔叔拉着我过马路,那家伙是坏人,过了马路还不松手,我就低下头咬他一口,撒腿就跑! 刘京海笑出了眼泪,说,你真是人小鬼大,明天还自己回家!

小思灏就从这些小事中寻到成就感,成就感又激发了她在学习中渴求更大的成功,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她读重点初中、重点高中,成绩总在全校前三名。

同班有个男生,不管如何努力,都排在思灏的后面,绝望之下,他给思灏取绰号“灭绝师太”。灭绝师太是金庸武侠小说里武功盖世的人物。

高三时,别的家长急着给孩子请家教,各科从头到尾让家教给孩子再讲一遍。刘京海认为大可不必,只找了一位语文老师给思灏的语文把一把脉。老师查出阅读理解是思灏的弱项,然后有针对性地让她做些练习。高考时,思灏语文得了139分(满分为150),她的高考作文《文化的传承》刊载在《文汇报》上。刘京海拿着报纸,一边读一边叫好:“‘有一种文化,其实无所谓好坏,但你得尊重她……’哇,我写不出来:”

思灏考上了复旦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世界经济,香港的中文大学也要录取她。刘京海心里盼着思灏去香港读书,但他很尊重女儿,只帮她分析两个学校的优劣,让她自己作决定。思灏从小就有复旦梦,选择了复旦。

女儿读大一时,刘京海总问:“有没有男朋友?”思灏说没有。父亲说:“谈一个嘛。谈恋爱也需要学习,没有恋爱经验,将来你怎么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男人结婚?”女儿有了男朋友后,刘京海开玩笑说:“最近换人了吗?”思灏笑道:“爸,我可没那么花心。”妈妈一听紧张了:“妹妹,你可别让别人骗了。”刘京海说:“别人骗她?哼,她不骗别人就是好的。”

正因为父亲给了很多自由,思灏没有成为书呆子,她知道上海哪一家餐馆的菜好吃,穿衣也十分时尚漂亮。刘京海夸道:“妹妹,你该去开一个班,教人如何搭配衣服。”

思灏烦恼时,会一个人坐火车到杭州,在西湖边柳树下静静地坐一天,看湖里的天光云影。刘京海知道了,也称赞说,这小姑娘,好玩,有个性。

是的,刘京海希望女儿的生活丰富多彩。他拿出两万元鼓动学经济的思灏炒股票:赔了是老爸的,赚了是你的!

在父亲的支持下,思灏还去摆地摊卖足球。刚卖了几只足球,城管就来了,思灏立即笑着递上一个足球说:“您这么帅气,肯定喜欢踢足球。”城管说:“我不会踢足球。”“那就送给您儿子吧!”“我还没结婚。”思灏眼珠一转说:“不收也得谢谢我呀。”城管说:“谢谢了。”看着姑娘大大方方地背着足球走了,城管愣了:怎么没有没收她的东西,反倒是我谢她呢?

大一读了一个月,思灏回到家,皱着眉对父母说: 当初报世界经济专业时,只因为它是复旦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不想浪费分数才报的;现在才发现自己对经济一点兴趣也没有,我要回来读高中,明年考清华大学建筑专业。

妈妈大惊失色,一迭声说:“你疯了,考上复旦还不上! ”

女儿涨红了脸:“上不上是我自己的事!”

刘京海心里明白,女儿这个年龄正是反叛期,父母要想横加干涉,她肯定偏要做到底。他沉吟了一会儿,诚恳地说:“自己的事情当然自己做主。但是,你能不能读完这一学期再作决定?”

女儿点点头。

一个学期读下来,思灏不想退学了。她顺风顺水地读完大三,要升大四了。

一天在饭桌上,思灏突然笑嘻嘻地说:“我要休学,休一年。”她说出这个决定时一点压力也没有。因为,连她初中要好的同学都知道,“你父亲不会反对你休学的。”但同学说,不过,你妈妈肯定反对。

果然,妈妈惊得筷子差点儿掉下来,惊愕地看着女儿:“你没得精神病,好端端的休什么学?”

女儿是绩优股,休学归来去考研

思灏理直气壮地对妈妈说:“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总是对学生说,休学是你们的一种权力,你们可以在自己认为任何合适的时候停下来,去做想做的事,学校随时欢迎大家再回来。”

刘京海开心地笑了,称赞女儿:“不错,你终于觉醒了。虽然你是应试教育下的好学生,但你没有磨灭个性,还知道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

“什么什么?”丈夫的话比女儿的话还让施月芳吃惊,她气呼呼地说:“我嫁了一个怪人,一辈子和怪人生活在一起, 已经够倒霉了。但更倒霉的是,我自己还生了一个怪人!”

父女相视而笑。

施月芳对女儿失望极了:“这么好的专业你不读,到底要做什么……”

复旦世界经济系在证券金融界名声极大,毕业生全进了一流的公司,年薪都是几十万元。思灏只要拿到毕业证,要找收入极高的白领工作可谓易如反掌。

思灏说:“读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我不快乐。我要停下来看一看,看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思灏这个思路还是受了父亲影响,她希望能像父亲那样生活――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忙碌。

大多数父母都会急功近利,为高薪、为社会地位去逼孩子读世界经济专业。刘京海却认为,孩子如果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一定没有创造性,一定不能成大器。他对妻子说:“我们不等妹妹挣家用,让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她才快乐,才有创造性。”

女儿会不会拿不到复旦大学毕业证书?施月芳忧心忡忡,瞪丈夫一眼:“都是你惯的!”

刘京海赞赏地看着女儿,问:“休学一年有啥打算?”

思灏说:“读一些早就想读却一直没时间读的小说、散文,到北大听半年真正感兴趣的课程,再到一些地方去旅行。”

“安排得挺合理。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刘京海举起茶杯,“妹妹有个性,有头脑,是爸的好女儿。”

“谢谢爸爸!”思灏端起茶杯,眼睛湿润了。

思灏休学的事在复旦大学让很多人吃惊,亲戚们更以为她疯了,甚至路上遇见她时目光充满了怜悯。可不管思灏行事在常人看来如何怪异,但亲爱的老爸却永远理解她、尊重她……

当然,思灏也有选择错、做错的时候。这时候,妈妈会唠叨,爸爸却像旁观者那样,看着她折腾,说:“让她折腾去,折腾完了就明白了。大人讲道理,孩子是永远听不明白的。只有在体验中,她才能明白一些道理。即使走了冤枉路,也值。成长嘛,总得付点代价。”

休学的一年里,思灏学了很多东西,跟着调酒师学调酒,到东北学滑雪,还背着包走,在吉普车的后备厢里坐了七天七夜终于到达罗布泊的腹地。下车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支起相机架,拍一张自己号啕大哭的照片。

在尼泊尔境内看到高耸云端的银白色的珠峰时,思灏深深地迷醉了,她徘徊在原始森林里忘了一切,也忘了和家里联系。

一星期没接到女儿任何消息的施月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天在家里流泪:尼泊尔有游击队在打仗,报纸说那儿山洪暴发了;女孩子孤身一人,会不会被坏人骗了?会不会出车祸……

刘京海也慌了,他动用了一切关系,找海关,找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还发动思灏的同学到网上去找。

女儿终于平安归来,施月芳抱着黑了瘦了的女儿失声痛哭。思灏连连认错,哄道:“妈妈长大了,不哭不哭。”

归家的思灏滔滔不绝地向父母讲述自己的历险记。在尼泊尔住饭店时,和店老板聊得投缘,老板亲自开车送她到机场;上飞机时,工作人员从她的行李里查出一把军刀,思灏用英语说:“女孩子出门会遇到坏人,没有刀防身怎么行呢。我们中国有句俗语: 宝刀配美人。美人出门一定要带刀。”工作人员愣了,竟让思灏把军刀带上了飞机。

妈妈的眼泪还没干,又笑了。

爸爸欣慰地笑道:“不错,妹妹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了! ”

休学一年让思灏接触到各阶层的人物、新疆的奇异民俗,在北大听课的经历让她脱胎换骨。重回复旦读大四时,她如饥似渴地去听讲座,去图书馆读书,连一向枯燥的经济学课本也学得津津有味。求知欲之所以空前强烈,是因为她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考文化学研究生。以前读高中,是为了考大学,甚至是为了保持自己在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地位;上了大学,也只是为成绩读书;而现在,她第一次为自己的爱好而读书!她第一次发现,读书是那么快乐的事!

教育女儿范文第5篇

    儿子小时候种花,不敢用手和泥,刘墉就和了一堆稀泥,强迫儿子把手伸进去;儿子看电视他要管;儿子打电话他要限制;为了锻炼儿子的胆量,他把儿子送到曼哈顿“毒蛇猛兽出没”的地方上中学,每天路上要花 3 个小时;儿子考上哈佛大学,他带着儿子跪在爷爷坟前说,你的孙子考上了哈佛大学 !

    刘墉这种“强权教育”让儿子出类拔萃的同时,也让父子关系一度变得很紧张。儿子对刘墉说:“你为什么老是管着我,而对妹妹却那么温柔 ? ”儿子开始跟刘墉唱反调,大学报了心理学系,他对刘墉说:“你知道我为什么报心理学系吗?因为你有病,将来好给你治病。”

    正是这些啼笑皆非、可笑又可爱的情感纠葛,才使刘墉有了更多的教育子女的独家心得。他总结自己的教训说,以前,对儿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后来才发现,这使出儿子养成了做事不负责的坏习惯。父母过度包办就会使孩子不懂礼貌、不懂得珍惜,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事。

    教育孩子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对于这一点,刘墉有着切身的体会。儿子虽是哈佛博士,可经常不务正业,到动物园给狮子、老虎照相。一天,刘墉去看舞台剧,发现那个忽而辣妹、忽而扮小丑的演员竟是儿子。他气不打一处来,回家跟妻子说养了个“没用”的儿子。朋友开导他:这有什么奇怪的?你年轻时不就很调皮吗 ? ”刘墉想,还真是的。时代不同了,做父母的应该“与时俱进”。后来,他对儿子放宽了,给他自由,效果反而更好。儿子跑到阿拉斯加拍立体电影,又出书又做公司,事业做得很成功。

    在教育孩子方面,刘墉非常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朋友暗示刘墉,父母太聪明了,孩子往往比较笨。比如,一个聪明的妈妈,在孩子只张了一下嘴就冲过去说,你要喝奶吗?好,来了,喝吧。那孩子根本用不着讲话,怎么会有语言天分呢?后来,刘墉慢慢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女儿的成长中,尽可能地放开手脚,让她自己管自己。夜里两三点了,女儿还在洗澡、听音乐,他提醒了一遍,便不管了。第二天,女儿哈欠连天地去上课,自然就会意识到生活有规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女儿 12 岁时,迷上了露脐装。他对女儿说,露肚脐娃娃是可爱,可这会不会着凉感冒呢?不用多说,女儿一下就知道爸爸的意思了。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女儿可以趴在地毯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做功课,“她有本事这样每科照样拿 A ,我有什么话可说呢?”刘墉说,女儿—边听音乐,一边上网,一边做功课,她能一心多用,不正好适应了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吗?

    刘墉给了女儿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在某些必修课上,他的要求还是非常严厉的。一次,女儿学汉语发音不准还咯咯直笑。他板着脸,命令她一遍遍重来,不读准不罢休。他认为,学中文是华裔后代的必修课,来不得半点马虎。

    表面上,刘墉是个“强势”父亲,实际上,他与儿女的沟通非常有趣。一次,刘墉感到刘轩弹钢琴时错了一个音符,儿子说没错,刘墉就把他的头拍了一下。事后一看,是自己弄错了,他开玩笑地给了刘轩 5 块钱赔偿他的“精神损失”。而刘轩又退回 2 元钱,说:“爸爸,你打得不够痛,应该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