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故事

社区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故事

社区故事范文第1篇

职业:高家园社区党委书记

经历:在社区服务已经12年

王青文

她的笑很感染人,温暖而又爽朗。12年的社区工作,王丽华就带着这样的笑容,为高家园的居民们做了很多事。其间她对工作尽职尽责,给了居民们亲人般的关爱。“我在这个社区住了24年了,对这儿特别有感情。能给居民们做点儿事心里很高兴,就像是给家人做!”

让“老”社区充满活力与正气

2000年,当时在北京电子管厂工作的王丽华通过了全市首次招募社区工作者的考试,如愿进入高家园社区居委会。

对高家园,王丽华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她1988年结婚后就一直在这里和公婆一起住,和街坊邻居们都很熟、很融洽,甚至有种亲人般的情感。带着这份情感,她在高家园社区一千就是12年。

高家园社区有个特点,国企退休人员多。社区刚成立时大部分人无所事事。王丽华先从组织活动和社团抓起,想方设法活跃大家的精神生活。很快,太极拳队、合唱团、越剧队、京剧队、舞蹈队,柔力球队都办起来了,并且很快便风生水起:太极拳队曾到太庙表演过;合唱团更棒,拿过大大小小很多比赛的奖,几年前已“升级”为酒仙桥街道合唱团,去年还拿过北京市社区合唱比赛第三名……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的王丽华非常重视。她在组织党员学习中发现,对这个老年人居多的党员队伍,总是念报纸、读文件,并不受欢迎,大家或者找理由请假,或者边听边睡觉,学习效果很难保证。意识到这一点后,王丽华开始寻找新的思想教育方式。她请来社区里的一位退休教师、70多岁的符先生给社区党员讲课。大家想听什么,符老师就讲什么。开始时讲过国企改制,后来物价开始上涨,大家议论纷纷,不能接受,他就讲为什么要涨价,讲国家的难处和用意;符老师还讲国际国内形势,讲台海关系,讲人口问题、能源问题。这样的讲课让老百姓了解到了很多以往不了解的,更加体谅国家的不容易,更加理解国家的政策,效果非常好。

符老师讲得特别生动,大家都听得入了迷。有一年冬天,会议室因故没暖气,两个小时的讲课过程中,没人中途离开,甚至没人上厕所。结束时有人问:下回什么时候讲?就这样,王丽华把枯燥的思想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有说服力,社区气氛也随之日益和谐、充满正气。

大大小小的事没有她不操心的

在王丽华心里,社区居民就是她的亲人。作为一个1988年入住的老旧小区,高家园社区的住宅中没有做防水设施,所以管道漏水发生的概率很高,并由此造成了邻里的一些摩擦和纠纷。甚至有的住楼上楼下的邻居,因为漏水,从上一辈闹到下一辈,几乎到了不可调解的地步。有一位教师也因此而常年备感烦恼。他找到居委会,王丽华帮他找矛盾另一方的房东,“找多少回都不露面,还挺横的。我就说,你要是不来、不签字,我就老找你。”后来,房东终于来了,“既然他来了,我就不能让他走!”最终王丽华终于做通了那家房东的工作,双方签了调解协议,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那位老师感激得直想给她下跪!

不只是漏水,各种麻烦、纠纷都会找到王丽华,哪怕是节假日。有一次,有居民因邻里纠纷来找她,当时她腿受伤骨折正在休养,但她坚持让爱人用车推着到那家去解决。有一对母女,矛盾很深很激烈。女儿离了婚,带着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母女矛盾甚至闹到女儿一度想抱着孩子一起寻死。王丽华为此很焦急。在冷静分析了她们之间的矛盾之后她决定,以30多岁的女儿做突破口。“我跟她讲,你是大学生,知识很多,很有能力,但是你的能力在处理家庭问题方面没有体现出来!”一次次的开导、劝解,女儿慢慢地醒悟了。之后王丽华又做通了她妈妈的工作,终于使这对母女间的关系冰雪消融。

还有一位大妈,因为身体不好,基本无法参加社区的活动,长期不接触外界。加上性格原因,经常与家人吵架闹不愉快。王丽华针对她的情况,让家庭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和她结成对子,并且让她尽量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心情开朗起来的大妈,在处理与家人关系方面慢慢地有了改变。

因为把居民看成亲人,所以对于他们的需求与困难,王丽华从来没想过哪是分内哪是分外,“不管谁来找我,我都会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绝不会推!”

“我们小区绝不能出现这样的悲剧”

高家园是个严重老龄化的社区,60岁以上的人竟达总人口的36%。而且不少人的子女不在身边甚至远在国外。

这种情况下,王丽华和同事们向老人们伸出了温暖的手。有一位70多岁的大爷,老伴去世后,家里只剩下他一人,因为身体不好,基本没有自理能力。王丽华他们隔三差五就会去他家,刷碗、刷厕所、洗衣服,什么活儿都干。老人感动得直流泪。

让老年人“一帮一”互助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社区的组织下,凭借“结对子”,空巢老人无人探望、照料的问题得到了缓解。“我们今年计划所有的空巢老人全结成对子,如果有结不成对子的,党员全包了!”王丽华说得很坚定。

高家园的“一帮一”现在已经实现了500户,而“全覆盖”怎么也得超过1500户。“这是个很大的工程,但高家园八九十岁的人太多了,这件事必须做,老人在家里去世很多天都没人知道的事,我们这儿一个都不能出现!”

采访手记

从去年开始走基层采访以来,去过高家园多次。社区里的气氛很祥和,走进的每一个家庭都很温暖,见到的每一个人也都很良善友好。每每感觉,这一定是个模范社区,而这模范中一定有社区工作者不寻常的付出。

那天的采访中,这个猜测得到了证实。我了解到高家国社区是酒仙桥街道的一个窗口,曾经得到过“北京市先进居委会”等多项荣誉。而领导者王丽华本人,也曾获北京市“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荣膺“百姓心目中的好党员”等称号。

那天的一个小插曲尤使我印象深刻。采访中,居民杨素珍大妈忽然到访,给王丽华送来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真诚解难好书记为民服务暖民心”。原来,杨大妈家也遇到了管道漏水的问题。这一次漏了3天3夜,正常生活都受了影响。找楼上住户、找物业解决未果后,扬大妈找到了王书记。王书记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事马上跑到她家,即刻着手解决,仅用半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杨大妈激动地告诉我:“其实她不光是对我们一家好!在这儿住挺福气的!有事儿就找居委会,就像一家人似的!”

我知道,偶然撞上的这个小插曲真的绝非偶然。

新镜头

快乐生活 美好邻里 幸福家园

高家园社区

开展“法律服务需求调查”

近日,高家园社区召开党支部、自治组工作会,进行“高家园社区居民法律服务需求调查”。会上发放了调查问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调查问卷涵盖了婚姻、家庭、继承、赡养、财产分割、邻里、物权、医疗、消费、食品安全、意外伤害及妇女、老年人、青少年权益等,鼓励居民写出自己最想知道的法律知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该项调查是高家园社区为满足居民对法律的需求,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而推出的。它是使社区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对构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平台的一种积极探索。

据悉,此次发放调查问卷共100多份,回收率达百分之百。下一步社区将会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法律服务大讲堂”、“送法进家门”等服务。

苑国达

东城区永外街道松林里社区

筹集善款 爱心大接力

4月23日晚6点,松林里社区的工作人员站在辖区院门口的马路上向来往的居民呼吁向灾区人民捐款,这已经是社区连续第五天在辖区内为边疆灾民设站筹款了。灾情牵动着社区居民的心。为了完成此次街道布置的任务,营造社区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爱心大接力的良好社会氛围,社区所有工作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在中海紫御、三元街路口、小花园西侧三个点进行宣传,并设置了爱心捐款箱位。在捐款现场,一些老年人抱着自己的孙子孙女,一起将捐款放进了捐款箱。现场,有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手里拿着1元的零钱,没有数有多少钱,全部投进了捐款箱。不久,又拿着一个存钱罐,里面全是1角、5角的硬币,共有50元,全部拿出来捐给灾区。难能可贵的是,多数人捐款不愿意留下姓名。有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也加入了此次捐献活动。这份爱心令人感动。他们说,捐钱不多但表心意,希望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居民的积极响应,此次捐款任务圆满完成。

彭立昭

93岁高龄老人参与社区健步行

社区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伍练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

引言

“溢洪道”就是指用来帮水库没有办法继续容纳的洪水排洪的建筑,溢洪道建筑平时不常运转,但却是水库安全运转不可或缺的建筑物。因此,必须要加强以及重视溢洪道建筑的相关设计。

1 伍练水库现状溢洪道存在问题

伍练水库现状溢洪道布置在大坝的右侧,经开挖山坡而成,总长约60m,实测控制堰处的宽度为2.3m,属开敞式宽顶堰,堰项高程54.6m,侧墙高约0.5m,陡槽段现状的宽度约为2.5m,已长满杂草灌木,无消能防冲设施。溢洪道侧墙为浆砌石砌筑,表面未用水泥砂浆批挡,建筑质量较差且高度不够。通过进一步计算本工程下泄校核工况洪峰流量时,经调洪演算溢洪道过流宽度不够,侧墙高度不够,现状溢洪道起不到防护作用,溢洪时可能发生冲蚀坡脚造成侧墙塌落的事故,严重威胁着水库泄洪安全。

2 设计标准

伍练水库为小(2)型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P=5%,校核洪水标准为P=0.5%。其主要建筑物等级为V等,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的有关规定,溢洪道为水库主要建筑物,其泄洪能力应该达到校核洪水标准,校核标准为P=0.5%,消能防冲设施设计标准应达到P=5%。

3 加固措施

溢洪道设计最大泄量56.1m3/s,重建后仍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总长96.246m,共分为5段:引水段、溢流段、陡槽、消力池、海漫段。引水段长7.746m,进口宽12.0m,出口宽8.0m,采用M7.5浆砌石侧墙,顶高程57.52m,M7.5浆砌石底板厚0.3m。溢流段长6.5m,宽顶堰侧墙顶高程57.52m,采用M7.5浆砌石侧墙。陡槽段长38.0m,纵坡i=1:6.23,陡槽底板采用C20砼,厚0.3m,陡槽段侧墙采用M7.5浆砌石砌筑。消能形式为底流消能,采用挖深式消力池,长18.0m,深2.0m,两边侧墙用M7.5浆砌石砌筑,墙顶宽0.5m,墙内坡为垂直,消力池底用0.7m厚C20砼铺设,前后各设一齿墙。海漫段长25.0m,用0.3m厚干砌石铺设。溢洪道布置详见设计图纸。

4 溢洪道设计有关计算

4.1 溢洪道陡坡水面线

陡坡明槽长38.0m,坡比i=1:5,陡坡明槽各断面水深采用PC1500水利水工程设计计算程序集“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计算程序D-7”计算,计算结果如表1:

4.2 侧墙高度计算

溢洪道侧墙的主要作用是约束槽内水流,保证两岸山坡不受冲刷。边墙的高度由计算水深,考虑掺气影响并加上安全超高确定,安全超高取0.5m,考虑掺气后水深利用以下公式求解:

4.3 消能工复核计算

4.3.1 消力池段计算

根据溢洪道出口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伍练溢洪道消能防冲设施采用底流消能,消力池消能防冲采用20年一遇(P=5%)设计洪水标准,相应下泄流量40.5m3/s,下游尾水位为52.43m。消力池长度和深度计算采用理正工程水力学计算软件- “消能工水利计算”,计算结果如表3。

4.3.2 海漫段长度计算

4.3.3 溢洪道底板厚度计算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要求,引水段、溢流段及陡槽按最小厚度0.3mC20砼浇筑。

消力池底板厚度应根据抗冲和抗浮要求分别计算,并取其大值,且消力池底板最小厚度不得小于0.5m。

式中:k1-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可采用0.15~0.2,本工程取0.175;q-消力池进口处的单宽流量[m3/(s.m)];?驻H-泄水时的上、下游水位差。

式中:k2-消力池底板安全系数,可采用1.1~1.3,本工程取1.2;U-作用在消力池底板底面的扬压力[kPa];W-作用在消力池底板顶面的水重[kPa];Pm-作用在消力池底板上的脉动压力[kPa],其值可取跃前收缩断面流速水头值的5%;通常计算消力池底板前半部的脉动压力时取“+”号,计算消力池底板后半部的脉动压力时取“-”号;?酌b-消力池底板的饱和重度[KN/m3]。

由以上计算得,本工程消力池底板厚度取0.70m,用C20砼浇筑。

5 结束语

溢洪道工程不仅是水库枢纽工程的重点,更是和水坝的加固设计相互制约与影响,此工程会影响着加固效果与加固投资,且对水库泄洪有直接的影响,要多方案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陈欢.水库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4(22).

社区故事范文第3篇

近年来,红古区紧紧围绕优势主导特色产业,按照“政府推动、科技示范、市场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把设施农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快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逐步拓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发展设施农业,对红古区这样一个耕地资源有限且日益减少的县区来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

1 红古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红古区设施农业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分散到集中、粗放到集约、低水平种植到高科技发展的过程,设施农业已由最初的试验示范阶段进入到应用推广阶段,并呈现出由最初的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目前的蔬菜、水果、畜禽等种养领域,由原先的一家一户分散发展到集中连片建设园区、基地,已基本形成了以设施蔬菜种植和畜禽舍饲养殖为主的设施种养格局。

红古区设施农业建设起步于90年代初,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建设,经历了设施农业建设三个期,第一个是90年代的一代日光温室建设和塑料大棚建设,建成一代日光温室0.07万hm2和0.07万hm2的塑料大棚;第二个是2002~2003年发展的二代日光温室,区政府补贴100万元专项经费大力发展二代日光温室,建成14 hm2二代日光温室;第三个是2008~2011年,建成红古区青土坡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共建成设施农业73.33 hm2,其中:日光温室64 hm2,高起架大棚9.33 hm2。基地分南、北两区,按照南区规模化、北区精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优质果蔬。近几年,基地全面实施“路网、渠系、电网、市场”基础工程和“无滴膜覆盖、保温被替代、卷帘机换代”科技推广工程。电网、渠系、路网、无滴膜、卷帘机配套率100 %,棉被替代率81 %,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广泛,经济效益明显。2010年,区委区政府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列为促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双千万元”扶持工程的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精心打造集红古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农民科普教育和职工技能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基地、现代农业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果对外宣传展示中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已建成2 606 m2的连栋智能温室1座;建成新型日光温室13座、第六代日光温室1座、巢湖式温棚4座、改造旧温室10座。

2 红古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1 设施农业发展形势日益紧迫

红古区人多地少,全区耕地面积0.44万hm2,农民4.8万,人均耕地面积0.09 hm2,由于高速公路建设以及大型项目占地,目前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造成失地农民增加,这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单纯依靠发展规模经营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制约,许多农户的发展都受制于土地规模的不能扩大,而不得不寻求其他出路。因此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已经日渐成为红古农民在有限的土地规模上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促进全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的途径。

2.2 设施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红古区一直致力于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全区设施农业向二代温室、半地下式温室、六代日光温室、连栋智能温室发展,设施农产品由以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园艺、花卉、瓜果、食用菌等领域扩展。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红古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截止2012年,全区共建成设施农业1 546.67 hm2,形成了春季大棚菜、夏季常茬菜、秋季复种菜、冬季温室菜常年供应、四季均衡上市的生产格局。

2.3 设施农业发展成效逐步凸显

一是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了种养结构,丰富了种植种类,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二是带动了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大转变。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广大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从而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设施农业生产中,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据调查,近年温室种植西红柿、黄瓜等传统蔬菜,平均收入在15万元/hm2左右;种植葡萄收入可达30万元/hm2;由于温室草莓上市时间好,销售额能够达到52.50万元/hm2左右;种植雪桃、木瓜的农户,收入可达到75~90万元/hm2左右。这些情况都说明利用设施,采取反季节种植的办法,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因此许多农民真正靠发展“温室经济”发家致富了。四是加快了农业新品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全区每年引进名优新品种200多个,引进新技术20多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0多个,每年与省农科院、甘农大、市农研中心开展农业技术合作项目20多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普及,全区已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0.39万hm2,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4个,其中:大白菜、荷兰豆等4个蔬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注册了“百合花”、“雨禾”、“金红古”等高原夏菜品种,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五是增强了红古区农业抗灾防灾的能力。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强了抗灾防灾的能力。设施农业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雨水分配不均和干旱缺水、积温不够、自然灾害频繁的突出问题,农业的整体抗旱防灾能力增强,农业效益成倍提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3 建议

今后要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在规划引导、调整结构、培育特色、科技服务、政策扶持、产业经营等方面实现突破,努力促进红古区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3.1 抓规划促引导,着力在壮大优势产业规模上下工夫

围绕建设0.07万hm2新型设施农业基地目标,加快构建平安镇以新型日光温室和高架大棚为主,花庄镇以新型日光温室和设施养殖为主,红古乡以高架大棚、钢架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生产格局,突出发展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六代日光温室、连栋智能温室,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开发、规模化生产。

3.2 抓引进调结构,着力在推广特色设施果树上求突破

重点要把雪桃、油桃、葡萄、杏子、大樱桃、木瓜等设施果树的引进推广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重中之重,扩大设施果树的种植规模,力争到2015年,使全区新型设施果树面积占总面积的15 %以上。

3.3 抓科技优服务,着力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用心思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立体栽培和生物防治等生产技术,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广无害化栽培新技术,加快绿色食品认证认定,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4 抓旅游培特色,着力在培育新兴产业上寻出路

深入挖掘马门溪龙、马家窑文化和大通河、湟水河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郊型观光旅游业。大力培育假日经济、节会经济等新的消费热点,开辟“红古一日游”线路,培育建设虎头崖民族风情旅游村、旋子生态旅游村、水车湾休闲生态园,每年建成10~20户高标准农家乐旅游点。同时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基地,通过举办推介会,发展全区休闲采摘旅游农业,充分展示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科技成果,扩大影响力,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社区故事范文第4篇

一、古交市农业生产及设施农业状况

古交市属土石山区,境内国土面积1500平方公里,全市辖七乡、三镇、四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万人。总耕地面积约22万亩,人均耕地仅1.05亩,耕地以旱坡地为主,水浇地约1万亩左右。气候为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时数2808小时,年最高气温达40℃,最低气温为-20℃,年平均温度9.5℃。年均降水量460毫米,雨量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结冰期从11月份开始,翌年3月解冻,冰期约5个月,冻土深度0.5~0.8米。无霜期平均158天,粮食作物传统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马铃薯、谷子、玉米、豆类、糜黍、蔬菜等,2011年农业总收入19533万元,占全市经济总收入1058488万元的1.85%。

目前,全市发展各类设施农业880余亩,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其中温室558.04亩,大棚239.15亩,小棚83亩。设施农业用地仅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0.4%。据2011年统计,我市日光能大棚蔬菜平均亩产值达到2~4万元,是露地蔬菜亩产值(3000~6000元)的6.67倍;是传统种植粮食作物亩产值(300~600元)的66.67倍。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潜力巨大,效益显著。

二、古交市设施农业发展的几种模式

1.集体牵头、个体经营模式

此种经营模式占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的19.93%。邢家社乡龙子村就这种模式,龙子村有耕地510亩,专业菜田485亩,设施农业(蔬菜)占地118亩。其中日光能温室50亩,钢架大棚40亩,小棚28亩,设施农业用地占全村总耕地的23.14%。2011年蔬菜产量250万公斤,该村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9800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5.47%。被评为农村“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其经营方式采用承包地归个户所有,由村集体牵头,组织农户投资建设设施农业及蔬菜生产与销售。农业部门进行技术指导、服务,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到2011年底,龙子村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有18个蔬菜品种已经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是古交远近闻名的蔬菜村。

2.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

该运作模式占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的43.55%。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老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园属此种模式,园区规划总面积1000亩,计划总投资1.2亿元。2011年已建成设施农业204.8亩,其中日光能温室102亩,日光能大棚102.8亩,有40亩日光能温室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受益。园区经营体制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农户既可得到稳定的土地佣金收入,又可赚取合作社打工收入,还可获得合作社股份分红收入。合作社制定了“八统一、一分散”的管理模式,即:统一建棚、统一划域种植、统一品种划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无公害认证、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分散生产管理。确保蔬菜生产高效益、蔬菜产品高质量。合作社还将在品牌上做文章,包装上下功夫,标准上求突破,销售上搞创新。把园区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古交特色的设施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基地。

3.煤焦企业转型发展设施农业高效模式

该模式占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的6.77%。例如古交市龙城向新公司是一个主产煤焦的企业,2011年公司全面关停煤矿和洗煤焦化企业,成立了龙城向新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向新高科技蔬菜园区。向新蔬菜园区占地面积600亩,按照园区的总体规划,园区内计划建设设施蔬菜300亩,其中日光能温室50座,塑料大棚100座,5000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温室一座;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净菜加工车间、蔬菜检验中心、果品采摘园等,总投资1.1亿元。2011年开发土地300余亩,新建日光能温室40.6亩,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园区内安排了82个农民工就业。

4.农户个体分散经营模式

该模式为土地承包户独立经营、自产自销,其设施较为简陋,科技含量低,种植品种多、面积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低下。个体分散经营模式占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的29.75%。

三、山区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古交市当前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水资源瓶颈

古交市的河川水浇地只有1万亩左右,二坡地发展设施缺乏灌溉条件,需要很大的投资引水上山,而且旱坡地实施设施农业条件差,需要平整改造后才能利用,限制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1.2科技水平较低

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学历偏低,一般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青壮年劳力多外出打工,年轻人、有文化的人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农民科技知识储备不足,对新技术、新的经营理念较为消极,一般是凭经验进行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应用较少。

1.3资金投入不足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如果没有一定的投入很难产生相应的规模和效益。而农民自有资金不足,想新建农业设施力不从心。

2.对发展山区设施农业的建议

2.1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政府部门要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强化服务;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管理组织机构,结合实际制定统一的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制定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如对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生产机具进行补贴,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等;在引导设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序发展的同时,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饲料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和吸引外资来开发设施农业,提高设施农业工业化水平;积极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促进产销的流畅和衔接,积极向外界销售信息,解决农民的销售难题。

2.2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自我积累发展为基础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制

近年来,我市在绿色转型跨越发展中,一些耗能高、污染大的企业相继关停,这些企业家在多年的经营中,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正在寻找资本投资出路,政府要创造条件,做好土地整合和流转,积极引导这些社会民间资本投资开发设施农业,并与农民组成合作社,既解决了富裕阶层投资去向问题,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农民们既可得到耕地的固定收入,又可安心的在外打工或到合作社工作。这也是解决偏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2.3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

设施农业需要全新的耕作方式和理念以及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组织农民到设施农业示范区实地参观学习,或聘请有经营管理水平的技术人员介绍经验并进行指导,使经营者和农民掌握先进的管理和种植技术。同时提高设施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推广我市当前发展起来的三种设施农业建设、经营模式,引导农民由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向联户连片成园区、基地规模发展。并扩大设施农业应用领域,由单一种植蔬菜,发展到蔬菜、瓜果等稀缺优良品种以及畜禽养殖领域。还可发展新型设施农业,变管护房为农民居住房,既可供农民居住,也可发展为休闲观光旅游农业。

2.4建设新型日光能温室

在提高河川耕地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家改造二坡地的扶持政策,对靠近城镇的二坡地进行改造,利用山区条件,建设半地下式日光能温室,这种温室可节约部分建筑材料,也利于山区防风,起到保温、保水、抗旱节水的作用。从而逐步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

2.5建立农业保险机制,用保险来稳定农业风险对设施农业生产的冲击和影响,以保持设施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区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昌马渠首 除险加固 施工设计

1、工程概况

昌马渠道工程位于疏勒河中游属酒泉地区玉门市行政辖区,距玉门镇45Km,距嘉峪关市170Km,距兰州市925Km,国道312线及兰新铁路东西向通过玉门镇,玉门镇至渠首有玉昌公路相通。该工程始建于1958年,并已进行四次改建,现状从左到右依次布置有:自溃坝、挡水坝、7孔泄洪闸、6孔冲沙闸、5孔进水闸,并在位于渠首下游0.9km的总干渠上设置由3孔闸组成的第一排沙闸。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昌马渠首建筑级别为2级,第一排砂闸为3级建筑物。

2、施工导流

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为4级,导流设计水标准为P=10%,昌马渠首上游14Km处为昌马水库,昌马渠首为上游水库调节、渠首节制引水的进水口,引水流量52m3/s。12月1日~次年3月31日昌马水库至昌马渠首段河道基本无水。

根据本工程现场及在不影响3月15日-11月30日灌溉,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新修临时引水渠及分期围堰进行施工。一期围堰全部利用砼挡墙挡水,主要完成进水闸、冲砂闸、第一排沙闸工程;二期上、下游围堰采用砂砾石填筑、铺设土工膜防渗,河水由一期完建的进水闸和冲砂闸通过,主要完成泄洪闸、自溃坝工程施工。

3、基坑排水

由于建筑物直接坐落在砂砾石基础上面,基坑渗水量较大,所以,基坑抽排水作为本工程的难点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抽排水,围堰闭气后,即进行基坑排水,排水按施工的要求,分为围堰闭气完成后的基坑初期排水,开挖基坑时的临时排水和开挖完成后的经常性排水。

4、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工艺

4.1 砂砾石开挖施工

昌马渠首除险加固工程砂砾石开挖包括进水闸、冲砂闸、第一排砂闸、泄洪闸、自溃坝及河道疏浚等工程。一期围堰合拢闭气、基坑排水后,砂砾石开挖即可全面展开,按照建筑物分为三个区同时进行开挖。砂砾石开挖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提前在开挖边坡轮廓线以外开挖截水沟,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采用1.6m3反铲挖掘机配20T自卸汽车运输,弃料运至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弃碴场,可利用土料运至施工场地附近,以不影响下一步施工为宜。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4.2 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工程除险加固的主要任务是:拆除原5孔进水闸,在此位置新建3孔闸孔尺寸6.5*2.4m的进水闸,拆除原6孔冲砂闸,在此位置新建3孔闸尺寸6.5m*4.8m;更换原有7孔泄洪闸的闸门启闭设备和供电线路等;拆除设置总干渠上的第一排砂闸的3孔闸室,新建3孔闸室;新建已毁自溃坝。新建进水闸采用3孔单孔净宽6.5m的胸墙式结构形式,闸室长9.0m,宽22.5m,闸底板高程1864.40m,闸顶高程1869.40m;新建冲沙闸为3孔单孔净宽6.5m开敞式结构形式,闸室长12.5m,总宽度23.1m,闸底板高程1862.40m,闸顶高程1869.40m;新建第一排沙闸采用3孔单孔净宽5.0m胸墙式结构形式,闸室长10.0m,闸底板高程1854.82m,闸顶高程1860.10m。进水闸新设3孔平板定轮工作闸门及启闭机,冲沙闸新设3孔弧形闸门及卷扬机启闭,泄洪闸更新7孔闸门及启闭机设备。自溃坝为顶宽3m,长50m的砂砾石坝,坝顶高程1868.0m,上、下边坡均为1:2,上游坝坡采用干砌石护坡,下游坝坡与原溢流坝堰下游陡坡相连;新建泄洪闸下游导墙长10m;延长泄洪闸后护坦30m,护坦板厚50cm,护坦末端设齿墙。对冲沙闸至上游丁坝间的约700m主河道进行疏浚,疏浚宽度30m,按1/100纵坡下挖约1.0m。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5、结语

通过以上的加固措施,可消除昌马渠首引水枢纽存在的的防洪、引水发电、灌溉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稳定疏勒河流域内的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杨俊柏,李平,任江龙等.新疆叶尔羌河中游渠首工程地基处理设计[J].水力发电,2007,33(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