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夕美好的句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较浪漫的事:牵着你柔嫩的手,依偎着走过风霜;靠在我宽厚的肩膀,细数爱里的沧桑;躲进我坚实的胸膛,不再为爱的无措彷徨;爱我,不让你受伤!
3、今生我注定和你相遇相爱相知只要在一起什么苦都愿意今生我注定和你相遇相恋相守相依拥有着你我就觉得充满勇气只想永远爱着你!爱是牛郎织女痴情的等待,漫长的轮回,忠贞的相守。爱是你我绵绵的思念,幸福的拥抱,甜蜜的语言。七夕,爱的纪念日,爱你到永远,亲爱的,七夕快乐!
4、以上内容就是在一起两年感动句子以及情侣两周年纪念日情话。更多恋爱技巧的内容就在本站!
5、你是我生命中较闪亮的音符,我的生活因你而精彩!愿美好的乐章谱满我们以后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
6、我深深地恳求你不要把我逐出你的爱门之外,我一分一秒也不能缺少你的爱。只有赢得你的爱,我的生命才有光彩!
7、一心一意等着你,十分幸福拥有你,百分之百爱着你,千里迢迢难见你,十万火急发给你,百万人中找到你,千万不能失去你,真的好想你!
8、情长长,爱绵绵,今日恋情写美满;今夜想,昨夜盼,点点都是写思念;铃声响,信息到,衷心祝愿送美好;两个人,一颗心,甜甜蜜蜜活到老,新婚愉快!
那么,我们在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挖掘、延伸古诗文的内涵,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教学?我谈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活、拓展学生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创造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知识天空的强劲翅膀。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想象的人是幸运的,而懒于想象、拒绝想象的人则将很难进入作品,也无法领略美的意境。教学唐朝诗人林杰的《乞巧》时,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在学生反复吟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诗中的“碧霄”、“渡河桥”、“望秋月”、“穿尽”、“几万条”等一系列典型的意象、自然景物幻化成脑海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活动画面,让学生跟林杰一起融入那美好的画面中去看、去听、去想,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那动人的画面。接着,进入品读教学阶段。问:读了前两句,你觉得牛郎织女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好这两行诗吗?“七夕今宵看碧霄”,七夕节的晚上作者看到了什么?我们知道霄是天空,那么碧霄是指什么样的天空呢?你觉得这夜空美吗?你能把美的感受读出来吗?咱们一起来把这美的感受读出来吧。
“牵牛织女渡河桥”,人们在这美丽的夜空中想到了什么?(看图:牵牛织女图)在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人们望着深蓝浩瀚的星空,想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你能想象牛郎织女相聚时的情景吗?(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说得合情合理即可。
二、以疑促思,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鼓励学生缘疑质难、以疑促思,体现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调动激发创造的热情,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研究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提出各种创造性的见解。如在《乞巧》一文中提出“‘家家乞巧’”在哪里乞巧”这一问题时,犹如一块石头投向水塘,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学生在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得出的启示很多,诸如在窗前、在院中、在屋顶、在花园、在山中、在树上……他们领悟到,凡是能看到月亮的地方都是姑娘们穿针引线的好去处。可见,姑娘们希望像织女一样聪明、善良、心灵手巧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三、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善问
一、细观词题
标题是一首词的眼睛,词题往往包含很多信息:或直接点明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或提示词作的类型和内容等。许多词作蕴含的情感,细观标题便可知其大概。
[例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解答时,先细观词题“思远人”,可以初步看出本词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再联系全词综合考虑加以验证。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借助注释
命题者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往往在原词的后面附有注释:或交作的时代背景,或交代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作者的人生际遇,或交代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等。总之,出现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应看做是有效信息。解题时,借助注释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词人的情感。
[例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路点拨:注释说,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由此可知作者借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自己有心报国却生不逢时的复杂心情。
参考答案:上阙“道是天公不惜花”是扬,下阙“道是天公果惜花”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三、联系作者
高考所选作品,大多是大家之作,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鉴赏时先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及思想主张,知其人、论其世,对把握诗歌的情感将大有裨益。
[例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王安石变法是在宋神宗时期,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但宋神宗去世变法就结束,此词作于他所推新法遭到废除,落职出京之时。所以,联系词人人生际遇可知此句不仅是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之感,更有其壮志难酬之忧。
参考答案: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表现了作者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对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
四、捕捉词眼
词眼,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或句子。抓住了词眼,便抓住了解读词作主旨的钥匙。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字词虽然不是词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进行认真分析。
[例4]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只要抓住了词眼,便抓住了解读诗歌感情的钥匙。范词的词眼是“愁”,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之情;秦词的关键词是“久长”,重点强调的是感情坚贞与长久。
参考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五、分析意象
意象是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在诗词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义,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在把握词作的思想情感时,有时还要以解读词所运用的意象为突破口。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流水”“残月”“红豆”“落花”“梧桐”“长亭”等,都有相对固定的含意。因此,同学们在分析意象时,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便可迅速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
[例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思路点拨:尽管在诗词中“杨柳”“飞絮”的内涵是固定的,即“留别”“飘忽”;但也要依据词作的情境进行具体分析。从词作内容与其中“动离忧,泪难收”“人不见,水空流”“流不尽,许多愁”等字眼可见本词“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还有对春光易逝的留恋、感伤之情。
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及愁情别恨。
六、关注典故
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它可以使表达丰富而含蓄。鉴赏词作时,关注典故,有助于解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6]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O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O洲烟雨:指长满O草、烟雨空鞯姆绻狻"劬岛: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赐镜湖一角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翻出新意,以此句作结,表现他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
参考答案: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七、忠于原词
忠于原词,指对词作情感的解读,要将其置于一定的语境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阙”“阙不离篇”的解读原则,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不要主观臆断,乱贴标签,任意拔高。
[例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
陆 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相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陆游的诗词作品广为人们所熟悉,但此词对思想内容的考查理解,同学们很容易贴上“收复失地,壮志难酬,年华老去”等标签。陆游诗词创作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但时有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爱国主义是他创作的主旋律,但他也有大量诗作写日常生活、朋友交往、琴棋书画,丝毫不涉江山社稷、民生疾苦。这就告诉我们对诗词的理解最重要的不是从作家出发,而是忠实原词,从作品实际出发。
参考答案:表达了词人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词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但又担心故乡变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和伤感。
风轻轻吹,有叶子应声而落
一叶知秋,季节的冷暖如世事跌宕
人生此起彼伏,褪得繁荣,方得慈悲
慈悲,即是人心温柔,善待诸事万物的来来去去
一叶知秋
相传梧桐是灵树,能知时知令。清《花镜》言:“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宋代立秋日,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即高声奏曰“秋来了”,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
唐宋时立秋之日民间百姓皆戴楸叶,以应时序,还有将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花的风俗。可见报秋的不只是梧桐叶。现时里我还看见马褂木树叶落了几件“黄马褂”,柿树上也现出两片红叶,而林间最早群叶明黄的一棵杨树,万绿丛中像是先知先觉的圣贤,它们也都在知秋报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立秋:“七月节,立,建始也。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天自此开始,万物内敛而涵养,大千草木收敛起茂盛恣肆张扬的叶绿,开始消减绿意直至叶黄叶落。
生长在大地上,每一样草木的叶子都真切地身体力行着时令的节律、节气的脉动和时光的行板,都在对光阴一一做着表明。每一样草木之叶都是秋的知音知己知心,每一片叶子的成长都是时光的印证、节气的印证。
一棵树的树叶即可表征春夏秋冬四季的行程呐。至此时,最先萌生的叶子为苍绿,叶绿沿着生长的次序是苍绿、墨绿、翠绿、嫩绿。就是每一片叶子也有季节的变化,这变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潜移默化逐渐生长的日日新,由新绿到老绿、由淡绿到浓绿,再渐次枯黄和凋落,如若让一片叶子写下自己的二十四节气,那一定是知根知底的熨帖、亲切和精彩。
草木春秋,每一天的叶子都不一样,阳光要热烈到足够、雨水要滋润到足够,才得秋之丰收;足够生长了春夏阳光雨水的叶子,对秋天的懂得才会足够。时至立秋,叶子是切身明了、真实经历、如实感应和体验的,即使它微不足道,它依然在世界的春秋里生长着自己的春秋,又怎能不知不懂秋之来临?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作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我觉得这也是叶子的懂得。凉风来了,叶子应声落;白露生成,附着于叶子上;寒蝉鸣叫,是要在叶子间。原来一叶知秋,也是指这份相知。这样与秋相知,与秋之风物相知,与时光与世界相知,天地即显得多情有信。
一叶有灵,最懂得日月的变换、时令的真情。它懂得时令的真情就尽情成长,懂得日月的变换就珍重光阴,懂得自然的慈悲就自行修行。由青春到苍黄,由繁荣到凋零,这不是衰败,而是长大是熟成,是自修自满的一程,是对自己对季节对光阴对大自然的成全是前行,根本而言,依然是长生长新的不息生生。
一叶知秋,不只在立秋,那是个日臻的过程,立秋时就是个及早提醒。一叶知秋,也不带悲意,而是知音的体己可心,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是对春夏的成全、对秋冬的圆满,是季节有情、一叶证之。叶之知秋,自然而然,其实无可诠释,我们惟有学习和认知。
秋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到来的,叶子是随着时光的脚步一步步遇见秋的,芥一样的生命,也是知秋的吧,像这样通过感知季节冷暖、树叶绿黄和草木枯荣,通过先人的智慧和对二十四节气的感受,来认识秋、感知秋、体会秋,也充实着丰盈着自己生命与内心的秋,只是我的果实不是谷子玉米芝麻大豆,那生长着坚实而来的善良仁义,就是我美好的秋收。
暑气退却,天空还以明澈,白云舒展
以处暑为界,草木们静候着历经三季的结局
一定会有个结果的,无论形式
纵使万物皆空,唯因果往复不止
从开始到最后,各得其所、各安其命
何以自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处暑:“七月中,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书《群芳谱》亦言:“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处暑是反映气温由高到低变化的一个节气,表示炎热的酷暑即将过去,凉爽的金秋正式来临。果然,处暑时节,济南立秋十二天的高温预警解除,金风初送爽,终于可说一声天凉好个秋。
处暑时节,寻思着处暑之“处”,觉得挺有意味:处暑处暑,何以自处?《说文解字》言:“处,止也。”“处暑”就是“出暑”“去暑”“末暑”之意。此“处”,是消减和退却、是终止和潜藏,也是存在是前行、是新的开始。
无论是暑气的结束,还是秋意的来临,都是一种自处,酷暑以躲藏和结束而自处,金秋以开始和丰饶而自处,季节以四季轮回而自处;春与夏、夏与秋、冷与暖、阴与阳、荣与枯、节气与节气、时光与时令,各各自处又相生相得。二十四节气就是时光之环中的一个个节点,特立标识着季节时令,让人更真切地与大自然如实认知、适时顺应、和谐相处。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即指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万物开始萧瑟凋零;黍、稷、稻、粱等农作物开始成熟。如此,老鹰以猎鸟、天地以冷肃、庄稼以成熟的方式自处,也这样与秋相处。
“立秋处暑天气凉”、“立秋三场雨,扇子高挂起”、“处暑雨,粒粒皆是米”、“处暑高粱白露谷”、“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流传来的这些谚语至今依然实用,都在直接陈述着雨水、庄稼、草木、凉热、冷暖、天气在处暑里的自处和相处。
处暑秋意渐现,暑热浊蒙的天空开始变得湛蓝悠远,云彩也由灰污变疏白、由浓重变轻盈,而变为民间“七月八月看巧云,蓝天白云爽人心”的巧云白云,有些秋高气爽的意思了,秋空秋云如此自处和相处。
“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忙。”说的就是处暑的草籽渐趋成熟,众庄稼众作物众瓜果众草木也都在积极走向成熟和丰登,“金七月银八月”就是它们的自处。这时天地有了清气,秋虫受感应而由立秋的单调幼稚叫声转为现在的繁声如水,那咭咭哝哝嚯嚯嗻嗻的清鸣就是它们的自处。
处暑时节沿袭下来的一些民俗,像“七夕”节的乞巧活动,像“中元节”的庆赞和祭祖活动、农历七月十五“鬼节”的祭祀和“放河灯”活动,像出游迎秋活动以及处暑吃鸭子吃鱼宴吃盖浇饭的食俗等,既是人在处暑的自处,也是人与节气与秋天隆重的亲密相处,身为自然之子的我们,以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对人生的自重而自处。
一年一度一处暑,一年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度。世间有大义,千百年过去,仍无改人与自然这份诚实守信、相和相应的至亲相处。真诚的懂得和认知,忠诚的遵循和顺应,即是对天地对自然对自生深情而庄矜的相信相处。“处”字本义还有自持与自我安置之意,在相处自处中,众生善于自持、各得其所、各安其命。
《尔雅》称七月为“相月”,这个“相”是天地与万物的互爱互助、相连相通和相护相生,众生相处,万物熟成,天行健地势坤,厚德载物。万物都在自己的路上,皆有信有时,当立则立,宜处自处,生命这般自足自重,众生方有尊严从容,才有山河安然、岁月可敬。
白露一到,草木们醒来便会露水沾颜
最衬得起白露的楚楚动人,是蔓草萋萋
最当得起美好喜悦的相遇,是适我愿兮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叶尖有光影似光阴,有时明,有时暗
白露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里这样的句子优美得太过深入吾心,以至于一提起白露节气,我就想起《诗经》念其白露为霜,觉得那诗经那白露那意境美得相得益彰,就自以为是地将诗经亦作了白露节气名号的缘起。
露水并不是仅从仅在白露时节生,只是此时的露水更为晶莹清艳丰沛,是美名特封的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清亮的白露为天地更添一味清秋意蕴。
白露,天生带着一味不食人间烟火的楚楚动人的美。露仅以白冠名,即美得不可方物,平添一段风流。一直以为白露在《诗经》里最美,也一直觉得《诗经》里写及的露水均当在白露节气为好,一己私心里便自以为美地默念一声白露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这一番重章叠唱将渴慕的眼神、婉约的伊人、清宁的秋水与苍青蒹葭上的白露阳光相和,清婉多情而无颓然哀伤,遂成白露风景的千古绝唱。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湛湛露斯,在彼丰草。”“湛湛露斯,在彼杞棘。”《诗经·小雅·湛露》里的这份歌唱,加深着露水的清湛印象。这也是对白露的乐歌,湛湛白露与“显允”的君子互见其义,露水湛湛寓情之殷殷德之昭昭,一样可歌。
《诗经·小雅·蓼萧》里“蓼彼萧斯,零露湑兮”“蓼彼萧斯,零露瀼瀼”“蓼彼萧斯,零露泥泥”“蓼彼萧斯,零露浓浓”的递进起兴,那抒写有致、章章推展而祝颂的,也是白露之美,是对大自然的溢美。
《诗经》里将露水写得最为清嘉可人的莫过于《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且不论两情相悦,整篇更像是对草露美人的赞扬。字字珠玉,亦像是草露自己的清歌。那零露漙兮和瀼瀼,那清扬婉兮婉如清扬,都如人所愿使人喜悦。这是最美好的遇见,惟诗经堪作源头。
那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嘿本寓所的湖边草地上,曾看着朝露待日晞的美景,忆起白露节气家乡的草尖露珠,更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曾在秋夜草丛冷露的清凉里与远方亲人私语,《诗经·邶风·式微》的“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是来应景的诗意。异国他乡,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怀想的是祖国故园的清露明月,也算不枉一份冰心思想。
曾想着、是诗经将白露美化了还是那青青蒹葭那蓼彼萧斯那美妙蔓草那在彼丰草那为霜白露那瀼瀼泥泥浓浓湑兮漙兮的零露比兴了诗经之美?还是先民那本真的自然美好情怀赋予诗经以诗魂、赋予草露节气以美神?我相信兼而有之。
诗经的本意,白露的本色,节气的底色,心灵的原色,精神的质地,都在世间的纯真、清好、干净、纯粹中融会提升。白露之美诗经之美自然之美,就这么世代流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诗意了人间多少荒烟蔓草岁月的心灵旅程。
白露,我喜欢通过《诗经》找到你;《诗经》,我爱着白露就是爱着你;节气,我读着《诗经》照着白露而温柔庄矜地触摸你印证你诠释你依恋你。如果生命必得历练长夜漫漫,那么,当朝阳升起,我甘愿汲取星光、怀抱露水,对诗经解语,为节气祝颂,向阳光涅槃,向光明朝圣。
秋分,站在秋季的中央,正正好
秋月此时最明,秋水此时最妙
秋阳秋风和煦正好,秋叶秋花丰实清高
更有秋收秋耕秋种的忙碌和期许
劳作与丰收,是民生最美满殷实的皈依
秋以为期
秋分时节,秉持一份清秋清气,再读及《诗经·氓》,格外喜欢那单纯的四个字:秋以为期。在我,此时秋的一切都可期盼,都是人之期待、秋之期许的如期实现。
最喜欢秋分之秋,又淳朴又娇娆,又丰实又清高,又沉静又光荣。在之前的那些节气,就对秋分怀持期待,那也是切实笃定的等待,还有比春夏秋冬自然轮回更顺其自然的自然吗?而秋分亦如愿地真正到来,那颗忠贞的心,端的风情款款、温润如玉。
古籍《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寒暑平的秋分,无春的幼稚夏的炎热,也无暮秋的凋零严冬的冷酷,正是人说的“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美好宜人的时节”,果然如期如意。
秋月是此时的明。《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说的就是秋分祭月的古风。最初的祭月节定在秋分日,后为取圆月之美而调至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月了,让人膜拜至今,中秋佳节亦成年年团圆天伦之乐的期许。
秋水是此时的妙。但见古诗意中的秋水即可明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水泻明河,迢迢藕花底。”“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怎秋水文情,春山媚妩,都属氤氲。”再没有什么水堪比秋水那明净清澈优雅的好。
秋阳秋空秋云是此时的灵。“其容清明,天高日晶”。阳光不徐不厉,和煦正好;晴空一碧如洗,湛蓝纯粹;秋云随意舒卷,轻灵曼妙。而秋风是此时的清,秋声是此时的安,清清安安都是人间美好的心愿。
秋叶秋花是我大爱的此时的美。春萌夏荣的叶子黄黄红红,性情升华,铅华洗尽,如期自新。恰桂花为清秋添香,秋菊为秋花代言,吾偏爱那漫山遍野清秀洗练的野,那是海子诗里“野兽的琴”“安详燃烧的灯”“和平与情歌的村庄”“大地彩色的屋顶”,美不胜收。
当然,最美最好的还是这时节秋天的田野。“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秋分棉花白茫茫。”“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齐鲁大地上,且不说苹果梨子石榴红枣的累累硕果,且不说茄子丝瓜辣椒萝卜等菜蔬的当令熟成,那些谷子稻子大豆高粱芝麻花生棉花都在等着丰收呐,一年里最重要的两茬庄稼玉米和小麦于此交接,收好玉米、清空土地、施肥灌溉后就该种小麦了,开始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遍地充溢着丰收的喜悦,那是最为动人的人间烟火,是民生最美满殷实的皈依。
多喜欢,这秋花秋果秋草秋风秋月秋阳秋天秋地,这一年一度的期会、这长在长新的季节,约定着、结盟着、生长着多少有约无约的忠实情义。世事虽无常,人心多变故,但、总有些法则无可改移,总有些感情无从辜负,总有些美好无所离弃,世界自有着万变不离其宗的唯心主义,那些生生不息的恪守与前进才是真正的意义。一如当下好个秋,尽可期许。
一、基础训练营(3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正月(zhēnɡ)
掺和(cān)
翡翠(fěi)
水浒传(hǔ)
B.骡马(lǘ)
似的(shì)
藏戏(zànɡ)
吞咽(yàn)
C.搅和(huo)
汤匙(chí)
嘟囔(nɑnɡ)
哄堂大笑(hōnɡ)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北京的春节真热闹!腊八这天,家家都会áo
là
bā
zhōu
(
)。除夕夜家家dēnɡ
huǒ
tōnɡ
xiāo(
),
biān
pào(
)声日夜不绝。yuán
dàn(
)这天,男人们午前到qīn
qi(
)家、朋友家bài
nián(
),而小孩子最喜欢逛庙会,因为庙会上有sài
jiào
chē(
)和sài
luò
tuo(
)的。
3.选字组词。(6分)
水(
)
(
)刑
(
)洁
(
)索
搅(
)
陪(
)
凉(
)
牵(
)
元(
)
(
)售
云(
)
(
)夜
4.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5分)
万(
)(
)新
(
)(
)不同
万不(
)(
)
(
)灯(
)彩
(
)(
)分文
两(
)三(
)
(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____________,显出一派____________的气象。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__________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____________,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5.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1)过新年,小孩子(
)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
)可以放鞭炮。
(2)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3)今日腊八粥的颜色(
)是深褐色,(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4)春节(
)很快乐,(
)一眨眼工夫就过去了。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仁儿的红色外皮没有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11分)
7.日积月累。(8分)
(1)你知道下列古诗与哪个节日有关吗?这些节日有什么风俗习惯?请连一连。(4分)
《寒食》
春 节
赏月、吃月饼
《十五夜望月》
七夕节
禁火、吃生食
《迢迢牵牛星》
寒食节
贴对联、贴年画
《元日》
中秋节
穿针乞巧
(2)根据语境填写诗句。(4分)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我还能写两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
③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言实践。(3分)
过年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收到了不少压岁钱。有人拿钱去买烟花爆竹玩。请结合当前我市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8分)
9.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2)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藏戏的开山鼻祖。
(3)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___,课文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件事。
(四)
阅读检阅台(19分)
(一)
【材料一】
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端午节,中学生乐乐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她一直低头玩着手机,兴奋时还笑出声来,旁若无人。母亲责怪她没和家人聊聊在学校的近况,埋怨道: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手机不离手,到哪里一坐下来就开始玩手机,也不知道在玩什么。”父亲也感叹道:“唉,怪不得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三条信息。(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你在正确理解【材料二】画线句子的基础上,以乐乐好友的身份,写一段劝说乐乐的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
500响鞭炮。
12.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_______,涉及面之________,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度端午节的__________。(3分)
13.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4分)
(1)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语言很精练,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当时的情形。(4分)
(1)正面描写龙舟竞赛时的激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观众的反应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习作百花园(30分)
16.我们祖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这些节日一定曾留给你许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节日中发生的某件事写下来。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C
2.熬腊八粥 灯火通宵 鞭炮 元旦 亲戚 拜年
赛轿车 赛骆驼
3.饺 绞 皎 绞
拌 伴 拌 绊
宵 销 霄 宵
4.象 更 截 然 得 已 张 结 身 无 面
刀
(1)张灯结彩 万象更新 (2)万不得已
(3)截然不同
5.(1)不但 而且
(2)不是 而是
(3)之所以 是因为 (4)虽然 但是
6.(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3)示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
(4)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二、7.(1)
(2)①不知秋思落谁家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8.示例:燃放烟花爆竹虽然能营造喜庆的气氛,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同事燃放烟花爆竹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不如将过年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一些有用的书籍,也可以捐一些给有困难的人。
三、9.(1)老舍 时间
(2)活化石 唐东杰布
(3)万事如意年年高
(4)沈从文 等粥 喝粥
四、(一)10.(1)中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娱乐和学习。
(2)大部分学生10岁以前就开始“触网”。
(3)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都上网且大部分上网时间
较长。
11.示例:乐乐,手机确实很好玩,但是我们不能过度玩手机啊。那样既影响了学习,又伤身体,还会淡化亲人间的情感,甚至可能还会误入歧途,你说呢?
(二)12.多 广 盛况
13.(1)不能。“撑”的速度没有“划”的速度快,且“撑”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应是站在船上的,而龙舟竞赛的桨手是坐在船上的。因此用“撑”这个动词不恰当。
(2)不能。“摇摆”的幅度大,且没有节奏感,“挥动”有节奏感,用“挥动”写带头人的动作符合他的身份特征。
14.主要写了出城看划船、河上赛龙船、胜利者领赏三个
场面。
15.(1)示例:船头的带头人,挥动着手中的小令旗,嘴里大声地叫喊:“一二,一二……”桨手们齐声应和。锣鼓声、呐喊声,响彻天空。
(2)示例:岸边的人们为选手们呐喊助威,发出震耳欲聋的加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