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捕蛇者说译文

捕蛇者说译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捕蛇者说译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第1篇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

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介+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

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第2篇

一、直译的方法

翻译跟断句一样,先要细读原文,综合运用学过的古汉语知识,处理词义,弄懂句意,理清层次,领会段意,了解写法,掌握原文的全貌,还要了解原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路线。直译时可采用“对”“换”“留”“删”“补”“调”等方法。

(1)“对”,对照。即翻译句子时,对照文言句子,逐字逐句,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

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后汉书•李膺传》)

对照原文,可译为:社会就要大乱了,天下英雄没有超过曹操的。

伯乐一过冀州之野,而马群遂空。(《送温处士序》)

可译为:伯乐一经过冀州的原野,那里的马群就空了。

(2)“换”,替换。是指那些古今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一类词,在翻译时,要把古代汉语替换成现代汉语。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促织》)

例句中的“而”“翁”“汝”应分别替换成“你”“爹”“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例句中的“目”应替换成“眼”。

(3)“留”,保留。指文言文中,有些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基本词,如山、水、飞、游、小、长等,以及古代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人名、官职名、朝代名、器物名、年号、度量衡单位、数量词等,翻译时可以保留,不用翻译。如: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元丰”是宋神宗赵顼的年号,“七、六”是数词,“年、月”是基本词,“齐安、临汝、德兴”是地名,“迈”是人名,“饶”是州名,“尉”是官职名。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华山”均为山名,译时可保留。

(4)“删”,删去。主要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代替,如果勉强翻译,反而会使句子显得别扭或累赘,这就应当删去。如发语助词“夫”,凑足音节或起提宾作用的“之”“是”等等。如:

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识马,安能空其群耶?(《送温处士序》)

“夫”为发语助词,翻译时应删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之”只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应删去。

(5)“补”,补充。文言文中,存在很多省略部分,在翻译时补充上省略的成分,会把意思理解得更完整。注意:补出的省略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译时在第二、三、四分句前应分别补出省略的主语“异蛇” “异蛇”“草木”。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译时在“再”、“三”后应补出谓语动词“鼓”。

(6)“调”,调整。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在句式上有许多特点,比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词组后置等,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依照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它们调整过来。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可调整成“古之人不欺余也”的形式。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项脊轩志》)

可调整为“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的形式。

以上介绍的文言文直译的方法,可用一句话来巧记:

一 对 耳 环,一 溜 一 闪,不 掉。

这句形象、生动的语句,运用谐音,巧妙地将文言文直译的六种基本翻译方法包含其中。句中的“对”对应“对”字,即对照;“环”对应“换”字,即替换;“溜”对应“留”字,即保留;“闪”对应“删”字,即删去;“不”对应“补”字,即补充;“掉”对应“调”字,又“调”字常用有“diào 、tiáo”两个读音,故可理解为“调整”之“调”。具体如下图所示:

一 对 耳 环,一 溜 一 闪, 不 掉。

对 换留 删 补调

对照替换 保留删去补充 调整

二、意译的方法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需要用意译而不宜用直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有修辞的地方

1.比喻

例如:(1)“秋毫不敢有所近”(司马迁《鸿门宴》),句中“秋毫”若直译为“秋天里野兽的毫毛”就显得不合道理,而应意译为“最细小的东西”,才能明确。(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司马迁《屈原列传》),句中的“瑾”和“瑜”就不能直译为“美玉”,而应取其比喻义“高尚的节操”。

2.借代

例如:(1)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司马光《赤壁之战》)残:残暴。秽:污秽,比喻恶势力。除残去秽,即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此处的残秽指代曹操。(2)沛公不胜杓,不能辞。(司马迁《鸿门宴》)“杓”是盛酒器,这里代酒。

3.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

古人行文,或因有所顾忌,或由于谦恭,或为了求雅,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把要表达的意思,委婉地说出来,即所谓婉曲的修辞。

例如:(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句中的“日薄西山”是喻指祖母刘氏寿命将尽,用的是委婉说法。在翻译时可意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河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句中“山陵崩”是诸侯帝王死亡的委婉语。整句可意译为:一旦您死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3)“ 舒祺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之。”(《触龙说赵太后》),“填沟壑”即填尸于沟壑,指死。多用作婉辞。

4.用典故的地方

古人写文章,常用典故。例如:(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一句中就运用了两个典故: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能,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王勃此处是借这两个典故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中有个典故,说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它,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同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此处作者是借廉颇的遭遇说自己空有满腔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比痛苦心情。

5.“互文”现象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实际应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又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即“木兰到各处的集市备办各种战具”。

(二)人名、地名、官名、谥号、庙号、年号等专有名词虽可不译,但是各个领域中有一系列的习惯用语,翻译时也应该引起注意

例如:(1)古代官职任免升降常用一些专用术语。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除”,授予官职。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降级使用,贬官。(2)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特定称谓。如《论语・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后代称十五岁为“志学之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知命之年”,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三)有些句子,为了增强语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直译显得太呆板。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第3篇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重视积累,在积累中升华

(一)重视诵读积累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文言文复习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去朗读。文言文大多音韵和谐,内涵丰富,很适合朗读,而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具体的复习设计中,我们一定要把朗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读出新意境、读出新思想、读出自己新的理解。

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再到注释,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合作下进行研读品味。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理解文意才不会出错。文言文的断句很重要,要传给学生断句的方法。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句子理解的对错。断句有词组断句法和意义断句法两种,学习者要反复训练、反复琢磨、反复玩味。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

(二)重视文言词语、句式的积累

在文言文字词句落实上必须要打破一味死记硬背的模式,应着眼在运用上,体现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在复习文言文时,一般采用“注重字词,标记疑点;课堂质疑,师生释疑;联系旧知,推求词义;归类整理,练习巩固”的方法。曾经出现过的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联系、比较、整理。如虚词“之”“其”“而”等字用法,在文言字词的认读中,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在句的认读方面,初三学生要熟悉常见的文言句式,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三)重视方法积累

1.归纳和纠正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误

(1)词义不明常出错

文言实词数量很多,再加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可以说五花八门。那么我们应如何下手呢?

我认为应该先求其根本,再展开想象进行推断和猜测。

如文言文中的“间”字的义项不少:①中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隔离。“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③暗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④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⑤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2)省略成分不增补

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漏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这不合逻辑。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就应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照搬注释不变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其实,这里的“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翻译时不能照搬注释,应变通一下,把全句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珠玉、丝绸等物品……”,这就比较妥帖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曹刿论战》)中的“风烟俱净”。

(4)倒装句式不调整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在翻译时,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避免文言文翻译过程中的常见错误,翻译要力求原文字字落实,译文字字有据,这就必须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2.质疑和探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由“教书匠变成研究家”,“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有着鲜明的个性体验。语文教学要求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本,更要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文本,这样在教师正确引领下的多元解读,学生才能获得文本阅读的智慧,获得语文学习的高峰体验而不能把文言文教学限定在对教材的教学上,困于教材,墨守成规,就教材教教材,就教参教文本,用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解读,用教参上的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文言文 教学 注入 新的 活力

我校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县,文言文始终是困扰藏族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一大障碍,但文言文是必须要学习的,因为当前的现代文是在文言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学习,学生们可以从中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掌握不了古人语言中"魂"的东西,就不能学好现代文。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和"三贴近"原则,为了提高中学文言文教学质量,针对藏族学生的实际,我结合这些年来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教学中精心设疑,恰当诱导,把立足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上,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与学相结合,这样既加强了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里,就文言文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把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读出来,表现文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例《蜀道难》,通过诵读,能够疏通文意,体悟到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诵读《祭十二郎文》,文中的悲郁之情便了然于胸;读《六国论》,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便清晰可见;读《齐人有一妻一妾》,品味其中的语言"骄其妻妾""施施从外来",齐人的形象"活"了。当然,教师必须对文言文的诵读进行监督、指导,在示范朗读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点拨。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渐掌握停顿、重读、语气、语调、情感,从而体会文言文无穷的魅力。

二、培养记写、查阅、翻译的能力

首先是"记写",要求学生在课前动手将课文的注释摘要抄录到原文中相应的字、词句头上去。这样做,既疏通了文意,又加深了印象,且便于以后复习。

其次是"查阅",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工具书,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对相关的文学常识,文言常识等,查相关的资料,进行疏理、归类。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利于知识的积累。

再次是"翻译",我所教的藏族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翻译文言文的功底,可通过指导他们借助相关工具书、文章注释翻译课文。对翻译能力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口译;对翻译能力差的学生,要求他们笔译。通过翻译,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那些翻译有困难的学生,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三、比较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对词义、读音不同的字,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入朝见威王"的"朝"(读cháo;当"朝廷"讲)、"朝服衣冠"的"朝"(读zhāo,当"早晨"讲),通过比较,便于理解词义,读准字音。

对古今异议词,如《赤壁之战》中"诸人各顾妻子"的"妻子",这里,"妻子"是两个名词,"妻子儿女"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妻子"则专指妻子,通过比较,便于学生掌握"妻子"的古今含义。

换词比较,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中的"卷"、"飞"和"洒",能不能换成"刮""飘""落"?通过对比,"卷"体现了风势之猛,"飞"道出了风吹茅草的快,"洒"写出了茅草散落之广。体现了作者用词之精巧,如改用其它词语就索然无味了。

四、温故知新

很多学生学了后头,忘了前头,在讲新课时,我总是引导学生联系文言文教学中已学过的旧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把知识连贯起来,这样,讲过的课文越多,学生掌握得越多,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例如,"然"可以作词尾,与现代汉语的"的""地"相当。我讲到《鸿门宴》中的"默然"、《石钟山记》中的"森然"、《促织》中的"猝然"时,联系到《赤壁之战》中的"勃然",《黔之驴》中的"庞然"、《愚公移山》中的"杂然"、《捕蛇者说》中的"汪然"、《庖丁解牛》中的"怵然"等进行综合列表。这样,学生对"然"作词尾就掌握得比较牢固了。又如,我讲到《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时,让学生温习了《曹刿论战》中的"可以一战"、《捕蛇者说》中的"可以已大风"时,使学生明确"可以"是两个词,其中的"可"相当于能愿动词"能够","以"相当于介词"把、拿、用、凭"等,和现代汉语中的"可以"截然不同。而且学习文言文句式,也可采取这种比较方法,借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当然,课后的巩固也十分重要,可布置学生做一定量的配套练习来进行复习;也可以布置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延伸训练,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通过"温故知新",同学们对文言文的感性知识越学越具体,对词汇和句式的积累越学越丰富,越学越实在,因而越学越深刻,越学越有兴趣。

五、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给上好文言文课注入了活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通过声色影画面,能够拓宽想象空间;通过音乐品味,可以美化内容意境,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捕蛇者说译文范文第5篇

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谓语一般置于主语之后,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这种句子就是谓语前置句。

常见的谓语前置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为突出疑问的重点,谓语前置。例如:

①谁与,哭者?(《礼记》)

“哭者”是主语,“谁与”是谓语,说话人为强调自己提问的部分,即“谁与”,故将其置于主语之前。翻译时按“哭者谁与”的顺序处理,译为:哭的人是谁呀?

②子耶,言伐莒者?(《吕氏春秋》)

“言伐莒者”是主语,“子耶”是谓语,为了突出说话人对受话对象的疑问,故将其置于主语之前。翻译时按“言伐莒者子耶”的顺序处理,译为:说要讨伐莒国的人是您吗?

2.感叹句中,谓语是感叹的中心,为了增加感彩,谓语前置。

①甚矣,汝之不惠!

“汝之不惠”是主语,“甚矣”是谓语,智叟以为愚公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人,说话时将表示程度的谓语提到了主语的前面。翻译时按“汝之不惠甚矣”的顺序处理,译为:你实在太不聪明了。

②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孟子》)

“死矣,盆成括”一句中“盆成括”是主语,“死矣”是谓语,是孟子对盆成括未来人生走向的预测,是孟子讲话的重点,因此前置。翻译时按“盆成括死矣”的顺序处理,译为:盆成括到齐国当官,孟子说:“盆成括就会死了。”

③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

“先生之言”是主语,“亦太甚矣”是谓语,为了突出重点,加强感叹的语气,谓语前置。翻译时按“先生之言亦太甚矣”的顺序处理,译为: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

3.陈述句,为突出陈述重点,谓语前置。

①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一句中“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主语,“宜乎”是谓语,齐宣王对自己的做法感到迷惑,为了强调百姓的误解也是有道理的,说话时故意将“宜乎”放在了主语的前面。翻译时按“百姓之谓我爱宜乎”的顺序处理,译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思呢,我确实不是吝啬财物才拿羊换下牛的,(但是)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有道理的。

三、定语后置句

定语本应是主语和宾语前的修饰成分,而文言文中有时却将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这就是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有四种基本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好事者”是定语,“少年”是主语中心词。翻译时按“村中好事者少年”的顺序处理,译为:村中好事的少年,驯养了一只促织。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荷担者”是定语,“子孙”是宾语中心词。翻译时“子孙荷担者”按“荷担者子孙”的顺序处理,译为:(愚公)于是带领着能挑担子的三个子孙。

2.“中心词+之(而、有)+定语”的格式。例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高”“远”是定语,“庙堂”“江湖”是宾语中心词,两个“之”是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按“高庙堂”“远江湖”的顺序处理,译为: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廷做官),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3.“中心词+之(而、有)+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马”是主语中心词,“千里者”是定语,“之”是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按“千里马”的顺序处理,译为:千里马,吃一次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

②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缙绅”是主语中心词,“能不易其志者”是定语,“而”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翻译时按“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的顺序处理,译为:阉党作乱时,能不改变志节的权贵,整个天下能有几个人呢?

4.“中心词+定语(数量词)”的格式。例如:

①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核舟”是宾语中心词,而数量词“一”是它的定语。翻译时按“一核舟”的顺序处理,译为:(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

四、介词短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一般将介词短语置于动词后,这就是介词短语后置句。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介词短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

1.表示方式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①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

“祭”是动词,“以尉首”是介词短语作状语。翻译时按“以尉首祭”的顺序处理,译为:建筑坛台来结盟宣誓,并用将尉的头作祭品。

②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策”是动词,“以其道”是介宾短语作状语。翻译时按“不以其道策之”的顺序处理,译为:不按照一定的方式来驱赶它。

2.表示原因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于勤”“于嬉”是两个表示原因的介词短语,“精”“荒”是两个谓语。翻译时要将介词短语置于谓语之前,译为:学业由于勤奋而精进,由于嬉戏而荒废。

3.表示时间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将军向宠……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于昔日”是介词短语作状语,“试用”是动词作谓语。翻译时按“于昔日试用”的顺序处理,译为:向宠将军……过去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很能干。

4.表示比较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于弟子”是表示比较的介词短语,“贤”是谓语,是一个比较点。翻译时按“于弟子贤”的顺序处理,译为: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5.表示被动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于是”是介词短语,表示被动。翻译时要置于动词前,译为:(他)不被世俗拘束,向我学习。

6.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后置。例如: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乎是”是介词短语,表示对象,“疑”是动词作谓语。翻译时“乎是”应置于“疑”之前,译为:我曾经对这件事产生过怀疑。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下列各句中,属于谓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B.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豫州今欲何至?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5.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问女何所思?

6.下列各句中,不属于介词短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7.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下列各句中,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C.国之儒子之游者。

D.父母唯其疾之忧。

10.下列对文言文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译文:赵国有一个人为鼠患而发愁,就到中山国那里去索要一只猫。

B.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

译文:我们将挨饿,受冻,不是因为没有鸡而生病了吗?

C.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译文:这不是你明白的道理。我担忧的是鼠患,不担忧没有鸡。

D.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译文:我粘起知了来,那还有什么不得心应手的呢?

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常识之倒装句(下)》

1.B(B项与例句为谓语前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2.D(A项为宾语前置句,B、C两项为定语后置句)

3.B(B项为定语后置句,A、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4.D(D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C两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5.A(A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B、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6.C(C项为是定语后置句)

7.A(A项与例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D两项为定语后置句)

8.B(A、C两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