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岩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金矿床; 热泉型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397-01
一、成矿地质条件
区域成矿带位于环太平洋金铜多金属成矿带饶河―延吉古生代、中生代铂、钯、金、铜成矿带内的老爷岭元古代、中生代铁、金及多金属成工作区内。
工作区位于北东向敦化―密山岩石圈断裂和近南北向牡丹江岩石圈断裂之间。沿该带见有后期花岗斑岩类岩脉及花岗岩类小岩体侵入,为以金为主的多金属成矿提供了热液来源,韧性剪切带提供了成矿空间,其成矿、控矿条件极为有利。
从1/20万化学测量在工作区内圈出的金、锑、铜、铅单元素异常看,锑属前缘指示元素,且面积较大。
从区域重力场反映,证实本区以晚太古代―中元古代构成的隆起区,岩石密度比东部和西部中、新生代岩石密度大。在重力场上表现为梯度带。此带为黑龙江省东南部一带以金为主多金属矿最佳成矿位置。
二、工作区地质特征
1、地层
工作区内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pt2hl),为一套动力变质岩。呈近东西向不规则状分布,出露面积约250km2。中生界下白垩统猴石沟组(k1h),岩性为砂岩、砂砾岩。新近系中―上新统船底山组(nc),主要由气孔状和致密块状伊丁石化橄榄玄武岩组成。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h),为近代河床、河漫滩相堆积。
2、岩浆岩
区域内出露的侵入岩主要有古元古代花岗闪长岩(pt1γδ)、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t3―j1γδ)、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t3―j1γ)及早侏罗世花岗斑岩脉(j1γπ)等。
3、构造
工作区位于佳木斯―兴凯微地块兴凯隆起与牡丹江中元古代裂谷带街接部位。测区东南为北东向延伸的敦密岩石圈断裂,西部为近南北向的牡丹江岩石圈断裂。
4、围岩蚀变
工作区围蚀变非常发育,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冰洲石化、辉锑矿化、绢云母化及高岭土化等现象。硅化主要为灰白色,细脉状、面状产出。碳酸盐化主要为白色,脉状分布。
工作区内矿化类型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岩石中褐铁矿化较普遍,大部分呈黄褐色、深褐色,粉沫状分布。黄铁矿化主要呈粒状、细粒浸染状分布,有时见小的团斑状出现。
二、矿床特征
1、矿体
金矿体赋存于破碎蚀变带中。矿体规模受破碎蚀变带控制。工作区内共发现金矿体1 条,金低品位矿体1条,金矿化体2条。现分述如下:
a、金矿体
金矿体主要产于破碎蚀变带中,位于北沟村东山上。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黑龙江岩群北沟岩组(pt2bg)片岩和后期侵入的花岗斑岩,其破碎蚀变带就产于片岩与花岗斑岩接触部位。带内蚀变矿化较发育,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其次为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冰洲石化、绢云母化及高岭土化等现象。金矿体宽度为1 米,金品位3.61×10-6,控制长度为15米,金矿体产状为110°∠63°。
b、金低品位矿体
金低品位矿于上述金矿体的顶板,宽度为1米,金品位为1.90×10-6。
c、金矿化体
金矿化体有2条,一条位于上述金矿体的底板,宽度为1米,金品位为0.4×10-6。另一条在上述金矿体北西5米处,平均宽度为1.33米,金平均品位为0.54×10-6。
2、矿体质量及类型
含矿岩石主要为构造角砾岩,角砾成分主要为花岗斑岩。脉石矿物主要为微晶状石英,次为玉髓及少量蛋白石、粘土、长石、绢云母等。金属矿物有自然金和少量黄铁矿、褐铁矿。其矿石类型为贫硫化物构造角砾岩型矿。
3、矿床工业类型和成因类型
1)、工业类型
本矿床含矿围岩主要为硅质岩,次为石英单脉及网脉,上部含矿层为上硅质岩呈面状产出 ,下部含矿层为似层状硅质岩脉及密脉---网状硅质岩脉。参照我国现行的岩金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本矿床工业类型属于石英网脉型金矿床。
2)、成因类型
a、泉胶砾岩具有热泉成因特征,砾石成份复杂,成熟度低,排列杂乱,大小悬殊,形态各异,分选性差,磨圆度中等,具有潜爆成因,胶结物为硅质对角砾和砾石熔蚀、交代现象,具有热液成因。
b、矿石化学成份上sio2含量高,主要由sio2组成,fe2o3
c、Au/Ag比值为0.5,与热泉成因金矿床和现代热泉沉积物中的Au/Ag比值相当。
综上所述,本矿床成因类型为与火山机制有关的热泉型金矿床。
三、找矿标志
1、近矿围岩蚀变标志
①黄铁矿化
发生于黑龙江岩群(pt2hl)与花岗斑岩脉的内外接触带上,矿化岩石为各种片岩及花岗斑岩脉本身。有时可见黄铁矿化与硅化、碳酸盐化同时并存,并可见细脉状石英脉和碳酸盐脉发育。
②硅化
测区内硅化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发生在花岗斑岩脉内部,构造裂隙发育地区,花岗斑岩脉与黑龙江岩群(pt2hl)的内外接触带上,在此硅化带内发育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的有利线索。
③绿帘石化
发生于黑龙江岩群(pt2hl)地层中,绿帘石化岩石出露十分普遍。
④碳酸盐化
主要发育花岗斑岩脉内部,沿其构造裂隙呈方解石脉贯入为主,其次沿裂隙呈面状\膜状产出。
2、地质特征标志
测区的内生金属矿产绝大部分产在围岩蚀变发育的花岗斑岩脉岩与黑龙江岩群的内外接触带上,接触带上蚀变尤为强烈,矿体与围岩没有明显界线,,所以花岗斑岩脉岩与黑龙江岩群的内外接触带上是本区内生金属矿产的找矿标志之一。
3、地球物理、化学标志
1)、通过地球化学土壤测量,在掩盖区发现Au的异常含量高,具有浓集中心,分带性明显,并伴有As、Sb、Hg、Ag等元素综合异常,是寻找本类型矿床的间接找矿标志。
2)、Au含量较高,具分带和浓集中心的次生晕异常与视电阻率异常相吻合时,一般为矿致异常。
3)、在泉胶砾岩出露区,Au、Cu含量达到异常级,Au/Ag比值
关键词:金融机构 营销战略 发展障碍
一、现代金融机构营销战略的演进过程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营销导入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前,银行完全处于卖方市场,虽然市场上有许多的金融机构,但服务内容大多一样,很难形成产品差异化,营悄对于银行而言相当陌生。后来,商业银行的市场优势地位发生了动摇,由于其它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储蓄业务领域展开了激励竞争,改变了原有银行业垄断格局。一些有远见的银行逐渐意识到银行提供给客户的金融产品具有规模经济性,同时也意识到金融业的服务是在与消费者高度的接触中进行的,服务方式、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服务环境、服务人员、服务质量对消费者的体验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意识到金融产品提供与消费的不可分性。许多银行便开始借鉴工商企业的做法,使用广告和促销手段,可竞争对手也紧随其后,纷纷仿效。1958年,全美银行协会会议第一次公开提出了金融业应该树立市场营梢观念,对当时的银行经营进行了客观分析,扭转了金融从业人员对营销观念的排斤态度,银行营销管理时代正式到来。
(二)20世纪60-70年代的营销传播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银行零售业务竞争不断加剧,一些银行进一步认识到金融产品的时效性,如果金融产品服务推广不够及时,就可能引起顾客的厌烦甚至对该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为此开始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注重对金融服务需求回应的即时性,试图把公关活动变为营梢管理,以促进金融产品的梢售。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获得加强,营梢管理作为银行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1973年,一些英联邦银行均设立营稍部,从事营梢研究和统计活动。从此,研究市场营销,建立营梢机构,开展营销活动等成为精明的银行十分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
(三)20世纪80年代的营销创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一些银行逐渐意识到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方法以区分自己和竞争者,开始从创新的角度考虑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事实上,金融产品服务类别的多样性、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实际内涵动态发展性、风险与收益兼备性的特征,都要求银行业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并在创新中强化风险管理,紧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强化产品的附加服务和功能的延伸拓展。一家银行若要长期维持产品和服务特色优势,必须注重品牌营梢,实施产品服务的系列创新。西方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以及各国间金融业发展不平衡,使得商业银行绕过金融管制,提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可能。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银行致力于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等方面创新,拓展其金融产品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客户更深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西方银行界研究证实,一种新的金融产品推出后,竟争对手在半年内就可以掌握,由于金融产品缺乏专利保护,银行之间可以相互模仿采用,开发新产品的银行便失去原创优势。一些银行开始意识到,应该有所选择,实行差异化营销,通过市场细分定位避免因盲目投资造成资源损失,通过产品、服务、人员、渠道、环境、过程、形象的差异化建立起竞争优势。
(四)20世纪90年代后的营梢扩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银行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营梢管理改革。银行逐渐认识到营销管理不单是广告、促销、创新或定位,而必须视为整体,只有当银行的各种营销职能以及营销部门与其它部门协调一致为顾客服务时,才能达到银行与消费者双赢局面。与此同时,银行业服务与消费者的关系持续是可以通过建立产品、工具、服务、客户关系体现的。为了保持银行的优势地位,获得持久业绩,就必须加强对营梢环境调研和分析,制定适合本银行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策略,制定中长期和短期的营销计划。同时不断创新服务营销、交易营梢、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网络营销等新概念和新路径。一个完整而有效率的市场营销应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中期的金融产品推出、营梢策略组合以及后期的售后服务、营梢风险监控等方面,不仅要将市场营销的竞争、成长理论运用于银行业各类企业成长发展策略,而且还要考虑到银行业的高风险因素,研究风险管理与营梢联动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展网络营梢和国际营销成为可能,金融机构营销发展的方向将大大拓展。
二、我国金融机构营销的障碍分析
(一)市场体系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机构营销策略的制定和价格组合的正确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金融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交易机制还不成熟,利率的确定虽然已经考虑了资金供求关系、物价因素、公众储蓄意愿和通货膨胀等因素,但市场化程度依然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机构营梢策略的制定和价格组合的正确选择。
(二)金融机构营销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使我国银行业汇率风险进一步增加。另外,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人民币升值挤压部分外向企业利润,也增加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中资银行海外发展需要在营销战略上、营销管理上、营销技能上做全面准备,从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国际化经营。
转贴于
(三)金融机构营销地区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看,我国金融业创新的空间还有待拓展,再加上营销管理水平不高,营稍幅度极为有限。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市场运行环境,直接影响到营销的创新和效果。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网点多集中在沿海及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城市金融网点过于集中,竞争激烈,收益相对较小。
(四)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偏弱。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总体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个别银行的指标可以和外资银行相抗衡。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的收益率平均值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见下表),表明盈利能力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但从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员工人均利润等指标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较弱的原因除了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外,存货款业务占比过大和冗员过多也是重要因素。
三、若干建议
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竞争压力,虽然具有先天优势,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但由于缺少个性化的服务,很难进一步吸引消费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加强内部管理外,扩大经营范围,加快金融创新,实施营梢策略,将会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汇率;进口;进口结构;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63―04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地发展, 1994年汇改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维持了较长时期的经常账户顺差,且增长迅速,其中贸易顺差所占比例在80%左右,可以说我国经常项目国际收支不平衡实际上表现为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现了长时间的经常账户逆差。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站在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角度,更多的是探讨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和对贸易顺差的影响,不太重视对于进口的研究,并且多注重汇率影响出口行业进而影响GDP总量增长和拉动就业的问题,而较少用一种发展的结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的视角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尝试对汇率和进口进行分析。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方面,Boyd(2001)根据8个主要发达国家1975年到1996年的季度数据,通过结构协整向量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汇率变动对大多数国家的进口产生了显著影响。Taufiq(2005)利用1974年至1998的数据,研究了汇率变化对美国向日本和加拿大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汇率变动会对出口产生影响,其结果表现为负影响。Rose(1991)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五个主要OECD国家的贸易收支方程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实际汇率对贸易收支几乎没有影响。Bahmani-Oskooee(1998)对欠发达国家长期贸易弹性的研究也认为马歇尔一勒纳条件不成立。
卢向前,戴国强(2005)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cointegrating VAR)的分析方法,对1994―2003年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着显著的影响。曹垂龙(2006)认为,虽然我国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的特点,但是人民币升值会使进口价格和企业成本下降,可抵消绝大部分因人民币升值给出口的消极影响,汇改后,FDI仍然大规模增长,出口所受影响不大,因而在总体上人民币升值会对进口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陈学彬(2007)使用脉冲响应和协整分析等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国内真实收人增加,中国进口增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中国出口下降、进口微幅上升,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并不显著。贺力平(2008)的研究认为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并没有显示出相对于非汇率因素的突出作用。安辉,黄万阳(2009)的研究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收支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刘尧成,周继忠,徐晓萍(2010)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得出了汇率变动对进口的影响成立的结论。
3有关汇率和进口的描述性分析
3.1汇率变动与进出口价格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使用美元结算,因而美元指数的变化会影响大宗商品的价格,这就可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否能有效影响进出口价格的疑问,使用2002年1月到2013年11月的月度进口商品价格和汇率的同比指数构造折线图。
从上图可以发现,汇率指数的同比增长率与进口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基本上体现出了一种反向的关系,这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但是进口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在大部分实际里处于100以上,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通胀反映在了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在这段时间内存在普遍的上涨,国内的通胀有一定的输入型通胀的成分。
将出口商品价格总指数的加入图中,我们发现出口商品价格总指数基本是随汇率指数变动而变动,但是其波动幅度比较小,这可能与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比较高有关(见图2),进口商品在国内经过加工或组装后再出口,当汇率上升时进口商品价格降低,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减小了因汇率变动导致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3.2进口结构
将我国进口额排名前四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机械及设备和原油的2002年1月到2013年11月月度数据按月进行加总,得到四类商品加总的月度进口额,与同期各月度进口总额数据构建折线图如下,可以发现,四类商品的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非常的高,这四类产品构成了我国主要的进口品。
四类产品的月度进口情况见图5,其中机电产品进口额最高,其次是高新技术产品,最后的机械及设备和原油的进口量大致相同,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在金融危机之后仍然保持着较高速度的增长。
纺织品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纺织品进口数量的变化可以比较有效的反应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2002年至2013年棉机织物、丝织物和针织或钩编织物进口情况见图6,数据表明,2002年到2013年,我国棉机织物、丝织物和针织或钩编织物进口额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大的变化。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还有很长要走。
中国“影子银行”在现阶段的主要动力在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受到特定条件限制时的市场选择。从特定角度说,银行理财业务实质是一种利率市场化的试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接近无风险资金的市场价格,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总体上处于同一水平(例如,2013年1月6日的7天拆借利率为3.6%,同期1个月的理财产品年收益率约为4.13%,远远低于同期民间融资利率水平;根据温州金融办公布的数据,同期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高达26.2%)。当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银行可以通过自主定价的方式吸收存款,理财产品可能会逐渐萎缩并出现其他形式的金融创新。因此,中国当前的“影子银行”体系更多的是金融结构变化背景下、融资多元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特定表现。
中国“影子银行”在当前环境下的意义在于修正金融抑制,提高金融体系效率。当前两成的理财产品和四成的信托产品投向实体经济,满足了实体经济大量的资金需求,使得社会储蓄向社会有效投资的转化更为便利。中国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的占比始终偏高,不仅使得金融体系的风险在银行体系大量积聚,也限制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银行理财、信托和财务公司等中国“影子银行”的存在,在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途径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工具,发挥了商业银行的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合理的领域,在更为市场化的资金运作链条中,资金实现更为市场化的配置。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非传统业务的金融创新并非近来才出现,只是在“影子银行”这个舶来品尚未出现之前这些产品有多种其他的称谓,如资金体外循环等,而“影子银行”的出现似乎为这些金融创新附加了更多的负面含义。从金融结构的发展趋势看,应该逐步淡化“影子银行”的概念,更多将其看作是非传统融资市场和非银行信用中介的创新,对这些金融创新的风险特征和功能效率分类讨论,采取不同的监管政策,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同时最大化其促进金融结构改进的作用。
第一,“影子银行”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创新。在当前金融结构市场化和社会融资多元化背景下,应避免简单搬用“影子银行”的概念,而更多地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非传统银行业务健康发展角度来规范和引导这些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