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一、班级概况: 

我班开学初原有25名幼儿。现有23名幼儿,其中2名幼儿由于生病请假时间较长,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要求下学期再入园。 

在新生刚入园时我们班老师与家长进行了交谈,在交谈中,我们对每一个幼儿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并做好了详细的记录,使幼儿来园时,我们就对他们的情况有了一个了解,为幼儿入园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入园以后,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为了缩短幼儿的分离焦虑,我们班的老师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玩耍。引导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在家园天地中,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入园的各项工作,使家长们能够在家也帮助幼儿尽量缩短分离焦虑,通过一系列活动我班幼儿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也都放心的把幼儿送到幼儿园。 

在班级工作中,我班老师以大局为重、积极工作、不分彼此,处处以幼儿园的工作为重,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我们每天早早到班上把教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尽职尽则地把工作做好。正是我班老师这种高责任心及奉献精神,一学期来,我班无任何责任事故发生。 

二、教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班两位教师共同商议,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幼儿园是幼儿生长学习的场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围绕这一《纲要》精神,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本学期针对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不强的特点,我班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服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及每日接送孩子入园离园的时间,与家长建立沟通的桥梁,渗透《新纲要》精神,让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家长也纷纷表示支持与赞同。在园里,我们老师通过正面教育,树立榜样,奖励等形式教育幼儿,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一学期下来,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提高,人人会穿衣、穿裤、穿鞋、叠被子,还有一些孩子会系鞋带、塞衣服,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班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们也都很满意。 

环境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和本班的特点,我们布置了与主题有关的“我上幼儿园啦”、“秋天到”、“可爱的小动物”“冬天不怕冷”。在布置中,我们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等等。引导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观察、发现、探索,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家长工作: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老师们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为此,我班把家园配合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在早晚接待中,对于有问题的孩子,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一致的教育方法。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宣传幼教新动态,介绍一些好的文章,让家长也从中学到不少育儿的常识和理论经验,还在上面公布教学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所学的内容,也便于回家进行督促、辅导,对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这学期,我们还认真地开好家长会和家长访园日活动。通过一学期的家园联系,我们和家长之间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关系,赢得了家长的信任、赞誉和支持。    1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这一学期中,我班老师尽心尽力,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回首所做过的工作,我们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以孩子为中心,以工作为重心,将《新纲要》精神贯彻到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继续为幼儿园大集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吴丽芳  徐晓峰

2010.1.15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谚语学习

20世纪80年代至今,建构主义思潮在国际教育界影响巨大,带来了教育观念上的重大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入我国后对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该理论“一直没有逃脱过批评”,但不能否认,其理论思想对改变我国传统消极的教育方式有许多积极意义。

1建构主义理论背景

建构主义的心理学渊源是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在其理论基础上,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和卡茨、维果斯基等都对该理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带来的一个景观是,基础教育研究的重心,从课程转向了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与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外语学习必然是融入社会文化的学习。而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因素在Steinberg看来,主要包括:智力的加工处理、记忆和动作技能。作为成人的大学生,其外语学习也有其自身特点。在智力加工处理方面,成人已过了语言关键期,语言习得机制渐渐衰退,所以大脑接受语言能力不如儿童,他们更多依靠自我发现总结语言规则来掌握语言;记忆能力已有所衰退;成人控制发声器官的运动神经也在10到12岁开始衰退。面对这些特点,成人外语教学中,教师就不能采取单纯的机械模仿的练习方式进行教学,而应发挥成人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接触语言,使之形成有意义的刺激,而且有必要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来弥补不足。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因此,根据语言本身的特点及成人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外语教学也应改变传统强调外部刺激和灌输的方法,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和同伴给予帮助和支持,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并有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3具体案例

3.1问题呈现

在德语一年级精读教学中,学生在德语学习初级阶段中容易出现几个问题:1)学习被动。延续以往传统,教什么学什么,不教就不学。复习也只为完成任务。2)有心无力。有些学生希望学习更多,但在初级阶段不知什么材料适合自己。3)方法不当。学习内容孤立,割裂整体性。有些只背单词或句子,孤立对待文本内容;又有些喜欢钻牛角尖,孤立而偏执地研究某些语言现象,忽略了语言是社会生活整体的一部分。4)流于表面。很多学生忽略语言的文化性,不曾深究语言背后的文化根源。5)信心不足。因德语语言体系复杂,很多人信心不足,不敢开口。

3.2案例设计

针对以上问题,又结合学生对谚语很有兴趣的现象,笔者试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尝试设计一种教学实践,即通过学习谚语来学习。实践对象:大学德语专业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教学目标:初级目标:掌握几条谚语。高级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学习思路,结合语言学习与日常情境,全方位练习语言技能,锻炼表达与沟通能力,增强学生跨文化理解。具体过程:1)推荐书目: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初推荐一两本介绍德语谚语的书并传阅。内容浅显且有趣味性,并有来源出处解释及场景应用实例;2)布置任务: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编写两分钟演讲的创意故事,应用任意一两条谚语,内容形式不限;3)提供指导:编写后先由老师进行语言修改和指导;4)进行实践:上课开始两分钟学生上台脱稿演讲;5)社会互动:讲完台上台下提问互动,并讨论该谚语文化内涵;6)成果评价:教师从整体内容、思想、表现形式、表达能力等宏观角度进行点评;7)汇编整理:再次修改文稿;8)成果检验:全班完成后,将已有或前几届的谚语故事汇编,谚语与正文分离。每位学生为新故事寻找适当的谚语,并相互交换故事。过程中同学间可相互交流协助;9)成果保存:制作合集以便分享及留念。

3.3设计解读

在这个实践中,教师鼓励学生以原创的方式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讲述,在该情境中,学生不仅学到谚语,练习语言,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想。演讲和检验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仅有益于语言提高,更有助于自身思路开阔。交流的过程也是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最后的汇编成集,也是社会性协商的一种体现,即实现资源共享。以谚语为载体,是因为心理学上有所谓的“门槛效应”。心理学家费里德曼的一项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小步的积累能够带来大步的提升。从小故事入手,简单有趣。在大一第二学期实施是因为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起自己的理解。第一学期时学生尚处于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逐渐入门的过程,基础较弱;而到了第二学期,学生对该语言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虽不全面,会表达一些,但可能不是太敢表达或表达不完美。以演讲为形式,是因为学习科学家发现,当学习者外化并表达自己正在形成的知识时,学习效果会更好。但学习者并不是一学习某一知识就能清晰表达。

学习者需要在知识尚未成型时就开始尝试进行表述,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使得学习与表达在反馈中相互加强,齐头并进。因而,让学生在大一下学期知识体系尚未完全成型的时候尝试该练习,既与其兴趣点一致,也结合了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能够学以致用,对语言学习有更深的体会。表达对学习很有帮助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产生了可能的反思或元认知[7]———对学习过程和知识的思考过程。通过实践中的修改、互动、评价、检验等环节,可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学习他人优点,拓宽自己的思路。教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因此,在案例设计中,教师退居二线,给学生提供自我理解和创造的空间,给予建议和修改等支持;学生则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发挥主动性创造力,主导学习过程。学习科学已经令人信服地证明:当人们积极参与自我知识建构时,他们对知识理解会更深、更概括,动机更强。

3.4案例评价

该教学实践已在2011年和2012年经过两次试验。第一个实验班将谚语融入到了学生生活故事中,并构成了一个青春爱情系列;第二个实验班,则将谚语融入到自己喜爱的书籍电影中,并构成了一个书评影评系列。通过现场检验与学生访谈,结果表明,总体效果理想。总结来看,该教学实践基本达到了最初设定的基本目标:1)契合并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信心;2)巩固语言基础,综合训练听说读写;3)加强学习效果,刺激了外化和表达;4)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5)引发反思,拓宽学习思路;6)锻炼临场发挥及应变能力;7)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尽管总体效果理想,仍有一些问题值得下次改进。比如:1)推荐书目有限,还可增加网络资源;2)修改过程中,除针对语言表达问题,还要注意多面评价;3)在互动环节,要考虑如何激发更多学生提问;4)成果检验手段还可更丰富;5)除了访谈,可进行系统的问卷调查,以便做出更好的改进。

4结语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第一、在常规工作方面,首先我们能够圆满完成院团委,学生会布置的工作任务。

1.运动会组织的拉拉队,亲友团为我系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铺垫,后勤工作虽小但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2.研讨会的圆满举行。我系的“感悟张家港精神”主题研讨会在院系都收到了很好的反响,院学生处的评价更是颇高,这不仅说明我系学生的综合素质之高,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我们部各成员的能力;

3.元旦汇演组织的亲友团也为我系的节目带动了气氛,此次是新干事参与组织的第一次活动,气氛活跃后勤的服务都做得较到位。

第二、组织及参与活动。

本学期本部没有组织什么活动,主要考虑到其他各部已组织的活动,学习时间较紧张,没有时间参与过多的活动,学生会组织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进而从中有所收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我部计划明年组织一些即有新意又有影响力的诸多活动,比如拔河比赛VS智力问答VS才艺表演,新形式的辩论会等。

第三、部内管理。

新学期,新气象。组织部又输入了新血液,新纳了五名新干事。新干事的加入为组织部带来了新的活力,容入了新精神,新思想。是组织部,是建工系的新生代。部内成员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只有相互配合才可以把工作作到最好这是不容否定的,因此我们很注重成员间的关系。我们系虽然人数是最好的,但我们并没有因为人数少而甘于落后,正如我们建工系,虽然班级少,学生少但我们从没有落在其他系的后面过。

以上是我对本部的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在工作中我们还有许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望各领导给予批评指正,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从本质上得到提高和改善。

总之,或许我们部的工作没有其他部做得好,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组织部的每以为成员都在用心去做事,用心去为全系的每一个人服务,我们的工作或许最的还不够好,但我们会争取做得更好。

开学至今,团总支组织部在院领导与老师的指导下,在院团委的帮助下,在主席的带领下,遵循严谨、务实、团结、奋进的宗旨与原则,团结协作,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全力发挥部门作用,积极履行部门职责,认真完成上级组织交予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同学的认可与好评。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恳求领导老师审批指导。

一、组织部的内部建设

在新学期伊始,我系进行了团总支学生会的招新工作,吸收了一批11级新生,经过严格的审慎选拔,其中三名11级新生的加入为组织部注入了新的鲜血,并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培养和锻炼新成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在部长高飞和两名副部赵清风、项依静的带领下,组织部有计划的进行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内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分工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及时解决部内成员心中的疑惑。不仅使大家更快的适应了角色,而且增强了组织部内部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大家在交流中增进了感情,在工作中提高了能力。在轻松、愉快、严谨的工作氛围中体会到了家的温馨。

二、主要工作总结

(一)做好充足准备,迎接大一新生

在我们大一生活刚刚结束之际,又迎来了一批大一新生。为了能够让大一的学弟学妹们感受到我院、系的热情好客,我们提前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比如场地、横幅、标语以及人员的安排。让学弟学妹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二)做好与新生各班团支书的沟通交流

为认真完成上级团委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尽所能的去提高团员活动的质量,我们对各班团支书进行了指导与培训工作。帮助学生干部彻底的明白自身职责,提高工作能力,配合我们团总支的工作。

(三)接转新生的团员档案整理工作

新学期伊始和往年一样,新生的入学团组织关系的转入与基本情况的登记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虽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将新生团员关系及时入档。

(四)团费的收缴与注册工作

根据院团委通知,我部组织各班团支书收缴本学年的团费以及团员证的注册工作,并对各班收缴团费进行清点、核实上交院团委。

(五)宣传组织参加全国各项比赛

为丰富我系全体学生的业余爱好和才艺展示,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各项活动,给我系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得到了全面发展,并以次提高我们的身心素养和知识文化水平。

(六)运动会的成功举办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又一次成功召开,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我们大二负责我系个项目的比赛准备工作,使我们对运动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一负责后勤工作。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大一的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但也做得不错,毕竟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需要学习。

(七)篮球、足球的比赛

经过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我们成功的结束了我系篮球、足球的比赛。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感受到了每个成员之间必须有团队意识、合作意识,需要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八)组织我系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接到院团委通知,我系将于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四日上午八时在素教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献爱心活动。我们通过班级宣传方式以班级为单位报名或在现场报名方式。通过无偿献血活动,体现了我系广大同学有着浓浓的爱心情意,综合突显出我系同学的素质之高。

(九)组织策划迎新晚会

迎新晚会的成功与否与我们团总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与宣传部积极组织宣传本活动,迎新方案的策划、节目的选择、场景的布置每一步都必须细心谨慎。半个多月的努力使我们在迎新晚会上看到了成功的收获。

(十)学代会的成功召开以及代表证的收取

在这学期十二月份,我系团总支学生会成功举办了第五次团代会、第九次学代会,完成了换届选举,组织部在学代会后工作开始有大二向大一转移。学代会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信,我们的留下证明了我们付出了努力并得到了他人的认可。我部门负责收回各班级的代表证,基本上全部收回。

(十一)学生证的注册

临近学期末,为确保我系学生能够享受半折优惠购取火车票。我部通知各班收取学生证并负责注册。

(十二)例会会议纪要

每周我系团总支学生会都要召开例会,会上我们认真听取上周的不足以及本周的工作安排并作记录。我们通过上周的经验教训,引以为戒,努力做好下周的工作,以此来更好的完善我部门。

综合来说组织部的工作向来比较复杂、仔细,需要部门成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热情,需要团队意识、合作意识,需要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经过这段时间,我认为部门只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与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同时也感谢其它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三、不足与展望

回顾这一学期组织部的工作,我们按时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不否认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由于工作经验的不足导致在开展工作时遇到一些细节上的疑问,在工作流程和材料的分类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与各班团支书的协调沟通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与院团委老师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高职院校;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7-4067-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高职院校的教学也相应地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做为我院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工具软件操作、网络基础等方面,该课程特点知识面广、内容丰富、操作性和实践性强。其中,计算机操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 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定位不一,目标不明确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做为非计算机类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并做为我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不清楚做为公共基础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他们专业有什么内在联系,往往导致对公共基础课程不够重视;而对于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也不可能很好地了解所担任班级专业要求,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目前,我院所有专业所授课程内容和课时均相同,但其课程性质则由各专业自行设定,其中艺术类专业把该课程定性为考试课程,即学生只要求参加由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成绩合格即可获取学分,没有通过的学生则需进行重修补考;而其他各专业则为考证课程,即学生需参加全省统一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获取该课程学分。

我院于2010年对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做了一些改革,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划分为考试课程和考证课程,它们之间的区别除了考核方式不一外,对担任考证班级的教师也是一种挑战,学校规定考证班级的一次性考试通过率达到85%以上,否则,本学期该课程的课时量将按90%计算,由于有了通过率的硬性指标,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担任考证班级的课程,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而相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必然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

1.2 学生基础良莠不齐

学生素质的特点跟课程教学息息相关,通过几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发现,不同的生源计算机基础水平有很大差异。我校生源按入学基础学历有职高、高中、中职等,按地区可分城市和农村两类。其中,职高生的计算机水平明显好于中职生,中职生的计算机水平明显好于高中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大多对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如基本的文字录入、电子表格简单使用、浏览网页等,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和操作不够系统、深入、全面;而来自农村的学生相对弱些,有的接触过计算机,有的没有接触过,有的甚至“只闻其名,未见其物”,进入大学才第一次接触电脑。

由于职高、中职学校已开设过类似的课程,只是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差别,目前,我校该课程教学对所有各专业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势必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程度不一,部分知识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教学过程中,他们会认为是重复学习,对课程的吸引了逐步降低,甚至导致失去兴趣,而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学生似乎难度又偏大了,造成无所适从,跟不上教学进度,也导致慢慢自卑而放弃。因此,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同于普通高中那样对象整齐单一,而是面对不同基础多层次的教学对象,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摸清教学对象的底数采用分层次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懂、学会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

1.3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的教学同样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技能强的课程,它的理论性东西比较抽象,不容易描述,不应强要求学生在理论课上都理解完整,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势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课堂内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抽象乏味[2]。我校既有多年担任该课程教学工作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又有初次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年轻教师。老教师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固定的教学方式,但对新形势下或当下的大学生特点分析不够准确,尤其是近两三年来,学校自主招生了很多中职学校的生源,其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复杂学生结构的新形式;而年轻教师则因经验不足,难以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不能很好地参透课程教学内容,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够完善,这都将影响其教学效果。

1.4应试教育突出,实用性不足

为了提高教学班级的考试通过率,很多教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练量的习题来应付考试题目,而忽视了课程内容的教学。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纳入等级考核与毕业证的发放挂钩,这样迫使学生一味的追求过级,学生也乐意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考试通过率,迫使学生花费很多的精力在应付考试、总结考试经验上,而忽略了对计算机本身的运用[3]。出现了很多学生通过了等级考试,却连简单的用word表格制作个人简历无法完成的怪现象。

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门非常实用和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如何把解决实际现实问题体现到在教学过程中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5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师生比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安排。我校每年招收非计算机类新生3000余人,行政班级约80个,以两个行政班为一教学单位,即大约40个教学班级,目前,承担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的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十余位教师,这些教师还需担任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失衡的师生比导致这些教师根本无法在同一学期承担全院的所有教学任务,因此,部分专业在大一第二学期才开设本课程。

本课程课时量为60,每周4个课时,共15周完成课程教学。大一第一学期新生由于新生军训,于第4周才开始正式上课,整个课程将于19周才能结束,而全省统一的等级考试时间则安排在第18周周末,这无形中导致学生课时被压缩了。且大一新生很多没有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所有的课程内容均需在短短有限的教学课堂上消化吸收,无法也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而在大一第二学期,该课程在第15周就结束了,距离等级考试时间尚有3周的空档期,学生没有了学习环境和场所,导致无法正常复习和学习的延续,势必影响考试效果。

2 教学改革措施

2.1明确学习目标,有所取舍

在计算机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的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改变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思想观念,缓解等级考试带来的学习压力。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设置,让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建立起适应当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2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学习,充分体现不同素质学生的特点,可实施分层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进行分类。首先,打破以往以专业班级为教学单位的传统分班形式,而在新生开学之初,对全校新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的摸底测试,通过考核结果,将学生分为A、B两个不同等级,即A等级为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而基础较差的则组成另一组教学班级;相应地,不同等级的教学班级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也采取差别化,对于A等级教学班级可以加强office高级办公操作的内容,而B等级教学班级则把windows操作和基本的office软件的操作使用做为主要内容。

这样可以充分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能做到有的放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满足了他们对学习高层次计算机操作的要求,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可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模式,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也要根据不同的班级和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整,教学方式要灵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才能确保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之间应加强交流和学习,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定期进行教学法研究和专题讲座,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提高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及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4实行立体式教学

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我们逐步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我校教师编写了一套与高职院校相适应的教材,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指导与测试》教材,利用网络教学的便利优势,于2006年建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该网络课程进行了改版和更新,于2008年升级为院级精品网络课程,现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之外还能进行自主性学习,网络课程中有在线留言功能,教师对学生的疑问可以随时进行解答,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4]。

同时于2010年,我院引进了广东省高等教学考试管理中心《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该系统的将每个章节知识点进行了细分,分析了每个知识点的难点、重点,有相应的视频讲解,同时对主要知识点安排了练习,可以进行现场改卷评分,也有有相应的练习视频讲解;在每一章结束后,还有单元测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在所有课程内容讲解完成后,平台提供了综合测试和强化训练两个栏目,使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有效复习。该平台的知识点和各项练习都可以反复操作,并能进行现场改卷评分,使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到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2.5多方协调,科学安排教学资源

由于绝大部分大一新生没有拥有自己的计算机,在有限的课堂上要消化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计算机操作存在很大的难度,上述的第一学期课时被无形压缩和第二学期出现空档现象,更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建议学校能在课余时间开放没有教学任务的机房,以便学生充分利用空闲资源进行课程学习。但由于学校制度问题,机房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分分属不同主体,学生使用机房需提出申请,教务处进行审批,机房管理部分才开放机房。这就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和利益关系,希望学校能从制度上解决好这一问题。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措施和对策调整,学生的学习面貌有望得到改善,其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习兴趣也很浓,本人所授班级等级考试通过率均达94.5%,取得不错效果。总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就能取得好的效果,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同时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赵洁.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探讨[J].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27-29.

[2]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改革与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48-149.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 问卷调查 建议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翻译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校,因此,高校翻译教学的优劣不仅影响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翻译人才的培养。穆雷曾就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等方面对我国20世纪的翻译教学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1]。笔者所在高校地处新疆南疆地区,本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对外交流等相对闭塞,这些因素给笔者所在高校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授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一门以翻译实践为基础,进而延伸至了解翻译理论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科阶段要求以实践为主,适当了解翻译理论知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该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发面都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有必要对该课程教与学的各方面开展调查研究,找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该课程教学的良性循环。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问卷调查

本研究以塔里木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汉族学生(因我校英语专业有汉族本科和民族本科两个层次)作为调查对象,就翻译课教学与学习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就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并对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本次问卷调查共提出22个问题,大致分为六组,其中19个问题是单项选择题,其余3个问题是开放式选择或问答题。第一组3个问题主要是针对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第二组3个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对所使用的教材及学习资料的看法;第三组5个问题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教师个人及讲授方法的意见及建议;第四组4个问题调查学生个人努力提高翻译技能的程度、练习的方法及效果的评价;第五组2个问题了解学生对翻译课程考查方法及题型设计的看法;第六组5个问题旨在了解学生对整个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总体印象及相关建议。

此次调查的问卷发给53名学生,收回48份有效问卷。访谈是在10名学生中展开的,他们是从提供有效答卷的学生中随机抽取的。其中包括6名女生,4名男生。访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座谈了解一些问卷中无法表现的细节,有利于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问卷结果统计如下: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在课程设置、教材学习资料、教法、学法、课程态度及个人努力程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观点,通过访谈的辅助,分析调查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程设置

75%认为不合理,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学生希望能加大课时量,通过大量实践训练提升翻译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大多数希望能将课程安排时间调整为大三的两个学期来上(我校安排该课程的上课时间是大三第二学期和大四第一学期),他们希望大四时有更多的时间去找工作和复习考研。有11%认为合理,14%认为基本合理,认为应该加大理论课比重,他们对于翻译效果或翻译质量的评价没有什么概念,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加入有关翻译质量评价方面的内容。

(二)教材及学习资料

75%赞成或基本赞成,25%不赞成。我校使用的翻译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基础教程》和《汉英翻译基础教程》,两本教材分两学期使用,先开设英汉翻译,后开设汉英翻译。在问卷调查和相关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学生认为没必要分成两门课来上,可以合并为一门课,分两学期上,只要侧重点不同即可;还有一些学生对于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大多只是片面地浏览教材的内容、目录、出版社等来评价;另外,持反对态度的学生主要认为学习参考资料过于单一,希望增加辅助教材的使用。

(三)教师个人及讲授方法

58%赞成或基本赞成教师的授课方法,42%不赞成。主要表现在:课堂实践训练较少,教师讲解偏多;课程授课速度过快,学生翻译思维跟不上等。

(四)课程态度

令人吃惊的是,有83%的学生表现出对课程无所谓和不喜欢,而且他们大多都认为英译汉比汉译英简单。通过访谈了解到,主要问题出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大三的两个学期和大四的上学期课程分布过于密集,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没有太多的时间开展翻译实践练习,导致学习效果不好,进而引起对课程的反感情绪。

(五)课外学习时间

调查发现,44%的学生每周花不到5小时的时间练习翻译技能,47%的学生练习时间在8-10小时之间,8%的学生每周练习时间在10小时以上。

(六)个人努力的效果

有78%的学生认为自己努力的效果不显著,17%的学生觉得有一定的效果,还有5%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通过访谈了解到,之所以学习效果不明显,一部分原因是和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有关,另外和学习认真程度有比较大的关系。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议

从问卷调查结果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翻译课有比较高的期望,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合理,尤其是教学大纲存在一定问题;再者,就是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介于此,我依据相关研究以及自己近今年翻译教学的实践,对《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与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应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我校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够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不够明确,所涉猎的课程纷杂,多而不精,容易造成学生学得多却收获少的现象,该建议已经讨论过,目前正在调整中。另外,对于教学大纲,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仅对翻译课兴趣不浓厚,对其他专业课的态度也基本如此。经了解,由于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大一、大二两学年课程安排相对宽松,而学生在大四要毕业实习,所以大三课程任务较为繁重,一些学生学习开始吃力;而大四第一学期1-9教学周在外毕业实习,10-18周返校完成本学期的课程学习,这就继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习不再是乐趣,而是苦差事。为此,有必要进行课程改革,目前首先应对教学大纲积极调整,调整课程设置情况。另外,应将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进行调整,才可改善教学效果。

(二)应积极调整课程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基础的摸底,我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应该将英译汉和汉译英融合在一起,这样可系统讲解英汉语言的特点以及英汉互译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许卉艳教授也曾建议翻译课分两学期完成:即第一学期适当介绍翻译理论流派及相关历史,重点放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以及词句的选择及翻译技巧方面;第二学期注重各种文体的语篇翻译,涉及题材、体裁要广,内容要紧跟时代,还可增加译文赏析及对比分析内容[2]。我对此观点表示赞同。此外,应根据南疆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按照新大纲编写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翻译教材和学习资料[3]。

(三)应努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积极调整授课内容。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可以向学生推荐风格相同的翻译范文,尝试构建自己的语料库,检查他们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4]。开展讨论式课堂,进行小组合作翻译,并尝试让学生练习互评译文,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学生完成作业时的优点和不足,善于表扬学生,不足之处,应作为重点给学生集体讲解。教师还可以开展适量的翻译欣赏课,或让学生欣赏翻译一些名家的译作,总结心得体会等。

(四)加强翻译测试的研究与改革

翻译课程是专业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有适量的翻译实践训练等,这些方面都应在课程考核体系中有所体现。目前的翻译命题方式单一,多为词、单句和段落翻译,无法系统、明确地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巧运用能力,也难以有效地与相应的教学阶段接轨[5]。建议在考试中丰富命题方式,扩大试题的覆盖面、题型多样化、突出考试重点,全面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葳.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实践[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许卉艳.论英语专业翻译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6).

[3]文军,俞森林.新世纪呼唤统编翻译教程改革――次翻译调查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6).

[4]王树槐.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9).

[5]徐莉娜.关于本科生翻译测试的探讨[J].中国翻译,1998(3).

课题: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本科教学工程项目(RWJG1305)资助。

作者简介: